浅谈自主性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主学习

赵小伍安徽省石台县莘田中心学校245112

[摘要]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转变他主性、被动性为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本文就自主学习的提出、及其所包括的三方面含义进行了简单的陈述。

并着重论述了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自主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励性评价策略。最后本文论述了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兴趣方法实践评价注意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内涵

教育要以人为本,学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①可见,新的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自主学习解释为:“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我国的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坚持学’。”它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

这种主动性是相对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而言的,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学生基于内在的

需求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他直接来自学生的主体。从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方面来说,在其内心深处,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苦差事,而是一种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成长、发展、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只是在教师的推动下学习,很少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的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要我学”则基于外部需求的基础上,这种外部需求有来自教师的,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是外部强加的。

2、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

独立性在教学中的表现是:“我能学”,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首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不能替代也是替代不了的。我们只能让他们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让他自己掌握知识,教师应把他们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适应他们实际情况和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其次,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说,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内在潜能,同时也有独立学习的欲望。教育的作用应促使学生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也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认识监护的学习

当“我要学”愿意去学,也“能学”时,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他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活动之前,学生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进行审核,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与传递---接受的学习方式相对应的,过于强调单一、被动、灌输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受动性,依赖性一面上,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当成被动接受的客体,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它最大的缺陷就是过分突出强调他主学习,强调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受外在控制的行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种强调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转变这种强调过分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习成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和提升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由被动、他主转为主动、自主学习,从而使教育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下面是本人在实现自主学习中的几点教学策略,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我要学”的内在诱因。因为当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究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使大脑感管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对语文学习的高度注意,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深刻,想象变得更加活跃。并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弘扬。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来源于学习中他们感受到的情趣。实践证明,善于激发情感、拨动心弦、富有趣味的教学,是语文教育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如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感到温馨,身心舒适,从而产生想学的念头;又包括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教师的形象、语言、品行、态度和机智,都会使学生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有童真童趣,善于蹲下身子看学生,善于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乐于同学生沟通和交往,自觉融入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让学生产生乐意学的情趣,无形中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自觉主动学习的力量。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学生间关系,使之建立团结互助的班风,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②、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正如一本好书会使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百读不厌。教师要利用教材的内容和配图,唤起学生对学习教材的直接兴趣。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居多,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情境,美好人物、心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美,用美震撼学生幼小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出,将学生引入情境,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③、借助灵活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学生乐于参与,并能从中获得情趣的满足,智慧的挑战,同时也获得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如果一成不变,过于形式化,教学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失掉了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不同的文体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型,有的课文可以只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仔细品味,有的课文体会感悟情感;或联系学生实际,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或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