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2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及读写。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分数知识,如分数的读写、分数的意义等。
(2)情景导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存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存在,并尝试用分数表示出来。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并在全班分享。
3. 讲解示范(1)教师对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进行讲解,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示范。
(2)讲解分数的读写规则,让学生跟读、模仿。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分数卡片、用分数表示物品等。
(2)组织学生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讲解。
6. 总结提升(1)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并提出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1)布置一些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2)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
2.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 分数的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分数乘以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
5. 分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体积、速度、比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性质、加减乘除运算。
2.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4. 应用:讲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面积、体积、速度、比例等,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分数的再认识(二)》分数的意义PPT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5.观察图像并回答问题。
1.直尺的刻度表示体现了哪些数学知识点? 2.如图所示的直尺,最小刻度是多少,用分数单位如何表示? 3.从左到右,越靠近0的刻度对应分数越小,越远离0的刻度对应的 分数越大,这个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能否用分数表示3.2cm?
课堂总结
1.把整数“1”平均分成几份,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 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不同的。 4.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的 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2、分数大小相同,分数单位一定相同。( X )
3、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一定相同。( √ )
4、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一定相同。( X )
5、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大。( X )
6、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1 ,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X )
3
1 3
1 3
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4.观察图像并回答问题。
整体一共有多少方格? 根据图像,可以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 橙色方块占总体的份量用分数如何表示? 绿色色块呢?
1
1
4
4
4
4
1
1
1
1
1
5
5
5
5
5
新课探究:活动二“分数墙”
1
1 2
1
1
2个
1
13 2
是1
1
3
1
4
4
1
4
1
1
3
3
1 21 31 4 Nhomakorabea1
3
3个
1 3
是1
新课探究:活动二“分数墙”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运算。
2.能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意义,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分数的概念和方法。
3.能够用分数解决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分数的应用和解决日常问题。
2.分数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1.请同学拿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子的大小来确定分数的大小。
3.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2. 分数的加减运算1.让同学拿出两个分数进行加减运算。
2.通过分数化为通分数进行运算。
3.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分数运算。
3. 分数的应用和解决问题1.带领学生分析、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概念、意义以及应用范围。
2.引导学生与同学、家长等分享使用分数的经验和幸福感受。
3.给出生活、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数应用和解决。
4. 分数的混合运算1.进行分数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例子。
2.让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五、教学步骤1.分类讨论和组内讨论,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方法。
2.分小组进行应用训练和答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3.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分数运算活动和小型比赛,进一步提高分数应用能力。
4.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分数混合运算能力,开展掌握分数运算的能力比赛。
5.总结复习计算,巩固分数计算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采用问答、小组讨论、个人应用活动等形式进行,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通过作业、上课表现、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积极反馈学生优秀表现和成长,鼓励拓展分数运算的应用领域和深度。
七、教学建议1.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案例和偏难题,极大提升学生认识和掌握分数的能力和水平。
2.教师要深刻理解和应用分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以身作则,展示分数的魅力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内化分数的应用精髓。
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简化分数的概念。分数是表示整体被分割成若干等份后,取其中几份的数。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分享食物、计算时间等。
举例: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以2/3为例,说明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4/6,分数大小不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3个小朋友要分享一块披萨,他们应该如何平均分配?通过这个案例,展示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分割或分享食物、时间等的情况?”(如:将一块披萨平均分给几个朋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数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分数在购物打折时如何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3)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较多,学: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数除法:乘以倒数。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4)分数的应用:将分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
突破方法: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1/4,那么还剩下多少?
二、核心素养目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同时,也会涉及到约分和通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分数的模型和一些实际问题,以及黑板和粉笔作为教具。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掉了其中的3份,还剩下多少?让学生们尝试解答。
2. 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会用分数的模型来解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并且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演示。
3. 讲解约分和通分的概念:我会用实际的例子来解释约分和通分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基本性质:1.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和通分的方法:1. 约分: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但分子和分母较小的分数。
2. 通分: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但分子和分母较大的分数。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分数表示下面的实际问题,并解答: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和小华一共有 \( \frac{3}{3} + \frac{5}{3} =\frac{8}{3} \) 个苹果。
5-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5-5-2分数的再认识(二)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的运算规律4.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数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案例分析:分析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物品、比较大小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数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分数的重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 辅助资料: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案例分析等。
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 )- 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2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分数的再认识,包括分数的化简、分数的比较和分数的大小关系等。
具体内容如下:1.分数的化简•了解分数的约分概念•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2.分数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3.分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分数大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够根据分数大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二、教学方法1.听讲法介绍分数的化简、比较和大小关系等概念,让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
2.实例分析法用具体的例子去解释分数的化简、比较和大小关系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和方法。
3.组织练习法让学生参与到分数的化简、比较和大小关系的练习中来,提高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约分和分数化简•掌握分数比较和大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够根据分数大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分数化简、比较和大小关系的相关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化简的概念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求解方法•掌握分数大小比较和排序的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约分和化简的概念,并能够成功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掌握分数大小比较和排序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准确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时间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复习上节课听讲法10分钟分数的化简看例子讲解法20分钟分数的比较组织练习法20分钟分数的大小关系组织练习法5分钟课堂总结听讲法六、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2.教学PPT3.实例练习题4.知识点总结表七、教学评估1.学生评估:通过教学过程的课堂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应用能力。
2.教师评估: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课后练习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讲、看例子讲解和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成功掌握了分数的化简、比较和大小关系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分数
2.学生能初步掌握分数的相关概念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数的认识和掌握
2.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二)教学难点
1.分数的计算方法
2.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回忆分数的概念
2.展示四种不同颜色的球,介绍所有球的数量,然后请同学计算每个颜色球出现的概率。
(二)讲解
1.教师讲解分数的定义,基本符号
2.教师呈现简单的分数,并举例子说明分子、分母的含义
3.分数的性质:分数运算规律、分数的比大小
(三)练习
1.教师示范计算有关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2.学生继续完成相关的分数运算题目练习。
(四)拓展
1.教师教授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教师展示较为复杂的分数和小数问题,并由学生通过应用上述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
1.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再次强调所给出的问题中出现的知识点。
2.学生与教师共同回答提问。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对分数的认识还很模糊,但通过互动的方式,能够对分数的定义、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下一节课中会继续对分数知识进行拓展,并加强对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的掌握,更好地为学童提供帮助和指导。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2. 师:再看这道题:用图形表示出 所对应的整体数量可能是哪些图形?
生:可以画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五份,涂上两份。
生:还可以画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五份,涂上两对分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所对应的整体 “1” 的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可能不同。
2. 学会用图形表示指定分数所对应的整体数量,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分数的再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 “拿铅笔” 的情境和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过程,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师:非常好!那如果知道了一个分数和它所对应的部分数量 ,能求出整体数量吗?比如,一个分数是,它所对应的部分数量是 9,那么整体数量是多少呢?
生:因为部分数量是整体数量的,所以整体数量是 9÷=24。
设计意图: 通过逆向思维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的理解和应用。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是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本节内容将引导学生探讨分数的性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魅力。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4. 分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分数的实际应用。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探讨分数的分类和运算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测试:进行阶段性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版5上数学同步教案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动手操作画一画等直观手段,便于学生理解分数
的意义
1.复习旧知从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教学
2.通过学生动手活动,激发学生自己探索新知的欲望,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度量体会分数
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分数墙”吧
探究二:
师:观察“分数墙”,你能填出空格中的数吗?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么填的。
生:这里是把一行看成是一个整体,第二行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第三
行是把它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由此往下,第几行就是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几分
之一。
讲解的很详细,大家都写对了吧。接着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分数墙”,可以横着看也可
的认识为活动探究,理解概念中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
出示课件
探究一
师:用附页 3 中的图一的纸条长为单位,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几个纸条长?赶快
动手试一试吧。
二、
师:一起来看同学们的测量结果吧。
探究
生 1:我用纸条长为单位,量宽时,刚好 3 次量完,说明书的宽是 3 个纸条的长度。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四、 课堂 小结
2、 3、分子是 1 时,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4 每个分数都可看做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 同学们课下请把你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结束语:师: 状元成才路,助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策略 单位。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3. 通过观察“分数墙”,自己概括出新知识,体会成功的乐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 65-第 66 页 1、1 从度量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于5.2《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即分数的再认识。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分数的比较、转换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分数的转换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比较和转换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比较和转换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分数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分蛋糕、分水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些情景。
2. 讲解:然后我会讲解分数的比较和转换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应用: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分数来解决,以此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清晰地展示分数的比较和转换方法,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分数的比较和转换的题目,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分数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教学内容中的分数的比较和转换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分数进行比较和转换,比如在购物时比较价格,在工作时转换工作量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分数的性质和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理解分数的本质。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本质,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分数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分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分数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讨论。
3.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对分数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4.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成一个分数的框架,包含分数的定义、性质、比较方法等关键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
2.难点: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分数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课件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提升
通过微课作为正式课堂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来 提高自己。
课前预学和课后作业均采用微课、在线教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分析理 解能力、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方面及时跟进指导。
说板书设计
分数再认识(二)
11 111 像 2 ,3 ,4 ,5 ,6 ,···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1
1
8
8
8
8
1
1
1
1
1
9
9
9
9
9
1
1
10 10
1
1
1
10 10 10
1 4
1
6
1
7
1
8
1
9
1
1
10 10
1
2
1
3
1
4
1
1
5
5
1
1
6
6
1
1
7
7
1
1
1
8
8
8
1
1
1
9
9
9
1
1
1
10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把整体“1” 平均分成 几份,每 份就是几 分之一。
3个
1 3
是多少?
照样子,再说几个。
3个
1 3
是
1,
4个
1 4
是
1,
8个
1 8
是
1,
10个110是 1……
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如
1 >1 23
,18
>1 1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部分。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以及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活动。
但同时,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如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3.互动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数知识,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3)分数运算的符号理解:学生对分数运算中的符号含义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举例:
-难点突破:使用图形、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将分数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如用水果、剪刀等道具表示分数。
-针对分数大小比较的难点,设计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2/5和3/7的比较,可通过找到它们的公倍数或相同分数形式来比较。
在讲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的比较还是感到困惑。我尝试用图形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似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难点,但我觉得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巩固这一部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我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在小组中缺乏表达的机会。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分数பைடு நூலகம்小比较和运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增强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模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提高学生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 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 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单位,以及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单位等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区分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和应用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单位的概念,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区分和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单位的概念,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区分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教学新课: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单位的概念,以及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定义。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的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再认识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
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
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的分数吗?通过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
(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
(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