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概述习题含解析

【精品】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概述习题含解析

第一节环境概述读下列图片,完成第1~3题。

1.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四幅图中属于交通环境的是( )A.①B.②C.③D.④3.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④的环境主体是( )A.生物B.人类C.植被D.水体解析第1题,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

第2题,高铁属于交通运输方式中的铁路运输,属于社会环境中的交通环境。

第3题,对生态科学而言,“环境”是生物环境。

答案1.D 2.B 3.A阅读材料,完成第4~5题。

《山海经·五藏山经》载“高山,其木多梭,其草多竹”(高山即六盘山);《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成枯”(关东指渭河平原及函谷关以东地区,在六盘山南)。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渭河平原及其附近地区从周朝到汉朝间环境发生了变化,体现出( )A.环境的主体不同,内容和形式也不一样B.环境不是从就有的,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C.环境在空间上随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而扩张D.环境在时间上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拓展5.六盘山附近地区由“多竹”到“大雨雪”,主要是要素变化造成的( )A.大气B.土壤C.生物D.交通解析第4题,这一时间段中,渭河平原及其附近地区的环境变化是全球气温冷暖变化的具体体现,属于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排除C、D两项;不论是周朝还是汉朝,这里环境的变化均不能体现其主体是人还是生物。

第5题,竹子是亚热带典型的植物,说明当时这里气候温暖,大雨雪说明冬季气温寒冷,气温是大气环境要素之一。

答案4.B 5.A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A. 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 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C. 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D. 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答案】C【解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C 对故选C2.(1)从武汉第1例确诊病例到2月27日全国各省累计确诊78824例新冠肺炎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的原因是()①武汉是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交通发达②时值春运、春节、寒假期间流动人口多③武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④武汉河湖广布气候湿润2.(2)专家预测未来武汉会发展成为继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后的新一线城市专家推测的依据不可能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解武汉是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交通发达利于病毒传播①观点正确时值春运、春节、寒假期间人口流动人口多速度快②观点正确武汉河湖广布气候湿润不利于病毒传播④观点错误不符合题意武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③观点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武汉为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形成的城市有京广铁路经过水陆空交通便利武汉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云集人口、人才优势明显经受了疫情防控的磨练和考验行政效率高、防灾能力强 ABC都是武汉发展的有利条件不符合题意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气候非常适宜对武汉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 D符合题意3.(1)该社会发展阶段()3.(2)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植被破坏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A. 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答案】C【解析】(1)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故选C【答案】A【解析】(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是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图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故选A4.(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4.(2)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 史前文明时代B. 农业文明时代C. 工业文明时代D. 环境文明时代【答案】A【解析】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因而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原始文明时代【答案】B【解析】资源曲线的上升意味着资源种类的丰富和资源数量的上涨在生态文明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但依然增长该阶段早期环境质量没有明显的改变同时环境质量的改善也不是资源曲线上升的原因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获得资源的种类与数量增加导致了资源曲线的上升5.(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5.(2)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A. 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 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C. 酸雨污染、气候变暖D. 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答案】D【解析】(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降雨后含有大量泥沙的径流入河有水土流失问题工厂污染直接排放入河流有水环境恶化水污染问题 D对故选D【答案】C【解析】(2)图中问题①产生的后果是水污染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②产生的后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河道泥沙淤积洪水灾害增多 C对河水污染不一定引发赤潮现象水土流失与臭氧层出现空洞无关 A错植被破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大 B错植被破坏不是酸雨现象形成原因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不是气候恶化 D错故选C6.(1)这四处风景地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6.(2)松赞林寺景观图反映的各种环境要素中最主要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1)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四处风景地中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是社会环境元谋土林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千湖山是洼地积水成湖属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是自然环境故选C【答案】D【解析】(2)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是社会环境其中松赞林寺主要是藏传佛教寺院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宗教信仰所以D正确故选D7.(1)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但仅仅十几年后某科普杂志就披露了DDT的危害又使它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7.(2)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 的成分这说明其危害具有()A.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 过程的不可逆性C. 规模的全球性D. 影响范围的区域性【答案】A【解析】(1)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特点故选A【答案】C【解析】(2)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 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 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故选C8.(1)导致2014﹣2016年埃博拉疫情比以性严重得多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发生地()8.(2)一个地理兴趣小组准备研究埃博拉疫情的流行与贫困的关系下列哪个研究方法最好()A. 公共卫生系统脆弱B. 人口密集C. 交通比较便利人口流动频繁D. 气候湿润风力强劲【答案】C【解析】2014﹣2016年非洲交通比以前便利加之疫情发生在三国接壤地区人员流动频繁导致疫情容易扩散【答案】D【解析】A、采访埃博拉患者和家庭成员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能代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故不符合题意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不能研究埃博拉疫情的流行与贫困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利用疫区人口流动大数据不能研究埃博拉疫情的流行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埃博拉的发病率与当地社会经济数据联系起来可以很好的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可以研究埃博拉疫情的流行与贫困的关系故正确9.(1)根据图示木本植物类型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9.(2)“复吕”、“泉英”地段草本植物种类多、长势好林木更高大主要是因为()9.(3)时至今日“山之侧”的林木多由原生林变为次生林且覆盖率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A. 东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青藏地区【答案】B【解析】(1)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习性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特征图示山麓地带分布着榆树为落叶阔叶树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华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故选B【答案】D【解析】(2)复吕、泉英地段生长有柳树为喜湿、耐寒树种光照、热量、土层对其生长影响较小水分对其生长影响较大故选D【答案】C【解析】(3)山之侧位于低海拔地区是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华北平原人口众多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可能性最大为扩大耕地而不断垦殖导致原生林减少覆盖率下降 C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生物入侵等都为自然变化过程 A、B、D错故选C10.(1)有关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俗称白色污染②无法回收利用③大都难以降解④仅造成视觉污染10.(2)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有()①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②用塑料袋购物③参加植树活动④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⑤使用一次性餐具⑥节水节电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A【解析】(1)一次性塑料污染俗称白色污染大都难以降解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回收利用该污染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还会带来不良刺激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深层次的破坏故选A【答案】C【解析】(2)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参加植树活动、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节水节电都是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而用塑料袋购物会增加塑料污染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间接破坏森林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都不是环保行为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指出历史上柳州适宜于古人类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11.(2)分析1949年以来推动柳州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11.(3)推测柳州近年来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主要措施11.(4)说明柳州市空间结构确立组团式发展的主要依据【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2.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分布着诸多第三纪(7000万年以来)残留湖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与黄河的直线距离也仅有8公里在该地建起的工业园区将污水排进腾格里沙漠深处造成严重污染相关责任人已经受到法律追究请就这一事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并分析事件处理方式对今后环保工作的作用【答案】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地下水污染湖泊对植被造成危害影响居民生产生活对环保工作的作用对环保工作有利严格执法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对排污行为做到警示作用【解析】这一事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对土壤、水源、植被、居民生活等方面分析13.(1)简述怒江成为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的条件13.(2)简析“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的原因13.(3)简述实现怒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答案】(1)有利怒江水量大自然落差大水能丰富且集中多峡谷利于建坝不利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解析】(1)有利条件怒江水量大自然落差大水能丰富且集中多峡谷利于建坝不利条件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答案】(2)怒江流域地表起伏大降水多种植面积扩大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解析】(2)怒江流域地表起伏大降水多种植面积扩大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答案】(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等【解析】(3)实现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等14.【环境保护】投资8亿多元的巴中市津桥湖(下图)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预计2019年3月完工这将是位于主城区中心内的唯一人工湖这里原是巴河支流的一条长约2千米的臭水沟两岸10多万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沟十多家建筑公司产生的弃土乱堆乱放垃圾成山、污水横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该项目周围数十栋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多家商业楼盘先后开业健康步道、休闲广场、儿童乐园、音乐喷泉、生态花园等设施逐渐建成简要分析说明津桥湖建成后的经济社会意义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答案】经济社会意义建成城市湿地公园既形成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又改善人居环境土地增值带动周边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城市湿地公园是市民休闲观光、运动健身及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提升了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有较大的社会意义(价值)生态环境影响水文方面形成湖泊水量增大水的自净能力增强改善水质形成的湖泊可调节城区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适当减轻巴河夏季洪涝灾害压力生物方面利于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及两岸植被和生态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气候方面形成人工湿地空气湿度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地形(地貌)方面平整土地处理弃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塞环境方面建设排污管道清运弃土、垃圾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解析】津桥湖建成后的经济社会意义可以从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等方面分析津桥湖建成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水文、生物、气候、地形、环境等方面分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有关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俗称白色污染②无法回收利用③大都难以降解④仅造成视觉污染1.(2)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有()①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②用塑料袋购物③参加植树活动④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⑤使用一次性餐具⑥节水节电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A【解析】(1)一次性塑料污染俗称白色污染大都难以降解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回收利用该污染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还会带来不良刺激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深层次的破坏故选A【答案】C【解析】(2)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参加植树活动、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节水节电都是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而用塑料袋购物会增加塑料污染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间接破坏森林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都不是环保行为故选C2.以下有关环境问题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财富及产品成正比B. 先污染后治理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C.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D. 环境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表现最为严重【答案】C【解析】生活质量的提高除了经济条件还要考虑环境质量 A错先污染后治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活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在生产的同时就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B错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C对环境问题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严重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条件都比较好环境治理较好环境问题相对较少 D错故选C3.(1)图中曲线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3.(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A. 先污染后治理B. 边污染边治理C. 可持续发展D. 人地不协调【答案】A【解析】(1)观察图示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发展环境质量先降低后升高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先污染后治理故选A【答案】D【解析】(2)图示反映了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故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故选D【答案】A【解析】(3)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所以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只有发展水平高才能在财力、治污防污新技术、清洁生产能力等方面予以保证故选A4.(1)汝箕沟矿区煤层长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4.(2)汝箕沟矿区煤层长期自燃的危害有()①矿区PM2.5升高②大气保温作用减弱③土壤肥力下降④臭氧层遭到破坏A. 纬度低气温高B. 海拔高太阳辐射强C. 降水少风力大D. 漏风供氧条件好【答案】D【解析】(1)贺兰山汝箕沟矿区开矿历史悠久小煤窑众多矿区开采遗留的废旧巷道和采空区为通风及供氧提供良好条件且煤层的瓦斯含量高大量瓦斯涌出参与燃烧导致煤层长期自燃故选D【答案】B【解析】(2)煤层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烟气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使矿区的PM2.5升高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地表高温改变了土壤性质导致土地变贫瘠与臭氧层破坏无关故选B5.消失的楼兰古国给我们的启示是()A. 干旱地区不能进行经济建设B. 控制人口是关键C.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D. 人只能被动的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楼兰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于公元4世纪之后突然销声匿迹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最后造成王国的消亡所以消失的楼兰古国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故选C6.(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6.(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①滑坡、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 地方病B. 土壤次生盐碱化C.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 公害病【答案】A【解析】(1)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会导致地方病的产生因此地方病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公害病是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的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如破坏地表植被)以后者为主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措施而引起的 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滑坡泥石流发生于山地地区山地岩石本身的不稳定性山地地区洪水的多发性是该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可能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①错误火山爆发台风完全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异变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④错所以②③可能是由人为原因诱发故选B7.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有()①改变气候类型②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交换③向大气释放废热④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征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D【解析】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对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动但不会改变气候类型①错误对局部的水热产生影响但不会对全球热量和水分成产生影响②错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向大气释放废热从而会对气候产生影响③正确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征进而影响到气候④正确故选D8.“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故事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有()①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两者不能兼顾②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③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④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B【解析】“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故事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有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故选B9.(1)北方城市来说树穴裸露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9.(2)树穴铺设树池篦子后可以()①减少降水对树穴的冲刷②保持树木根部土壤疏松③阻止其他植物生长④减少水污染A. 扬尘增加B. 生态破坏C. 酸雨多发D. 土壤盐碱化【答案】A【解析】(1)读材料可知树穴是人行道的树脚留出供树呼吸的方形小槽而北方城市在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因此树穴裸露容易使扬尘增多故选A【答案】A【解析】(2)树池篦子可以有效减少降水对树穴的冲刷减少行人踩踏的影响保持树木根部土壤疏松①②正确故选A10.(1)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10.(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 甲—资源B. 乙—环境C. 丙—生物D. 丁—经济系统【答案】D【解析】(1)据图观察甲、乙、丙、丁之间的因果关系废弃物排放进入甲(环境)人类又从环境中获得乙(资源)丙表示人口指人类通过产业活动和消费活动利用资源ABC错误丁表示可持续发展中除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外的经济系统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据上题可知甲表示环境而人类又从环境中获得乙(资源) P过程表示人类从环境获得资源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资源可能会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对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与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均表示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ACD错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1.【环境保护】河砂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料过去的30年间我国城市化率从20%跃至61% 中国水泥产量占全世界总量的六成河砂需求量大开挖门槛低获利丰厚我国河湖饱受滥采盗采的伤害河湖深坑密布水流紊乱千疮百孔可开采河砂资源日益匮乏不少地方甚至已经枯竭分析河湖过度采砂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答案】过度采砂改变原有的河(湖)床地形河(湖)床深度增加破坏了河(湖)生物的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减少采砂搅动河(湖)底污染水体威胁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改变原有的水文环境使河(湖)水流素乱河(湖)周边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土地干涸树木枯死破坏航道危及航行安全等【解析】过度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河床形态变化、河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河湖水体变化及对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等角度分析12.(1)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12.(3)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土地荒莫化, 全球变暖【解析】(1)读图可知废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污水排放造成水污染火车等产生的噪音造成噪声污染乱砍滥伐造成土地荒漠化地球出汗表示全球变暖乱砍滥伐植被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所以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莫化、全球变暖【答案】(2)火山爆发, 海啸【解析】(2)读A图可知火山爆发和海啸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答案】(3)全球变暖、冰JI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排放大量CO₂, 乱砍滥伐使森林咸少对CO₂吸收量减少【解析】(3)读图B可知全球变暖、冰JI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据图A分析产生这些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排放大量CO₂ 乱砍滥伐使森林咸少对CO₂吸收量减少13.(1)布瓦凯市以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但有近100万人缺水请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13.(2)科特迪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请指出科特迪瓦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答案】(1)自然原因地势较高附近河流不能自流到城市内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大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析】(1)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布瓦凯地势较高附近河流的水不能自流到布瓦凯布瓦凯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答案】(2)环境问题荒漠化危害土地退化贫困加剧【解析】(2)科特迪瓦为热带草原气候区过度开发造成土地荒漠化严重荒漠化造成土地退化贫困加剧。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题九十九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题九十九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题九十九第1题【单选题】读“1991~2007年我国逐年排放SO2情况”图,我国SO2排放量居高不下,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能源消费结构特征B、生产技术水平C、环境保护观念D、人口众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中国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②靠天养畜,过度放牧③大水漫灌,土壤盐渍化④过度开采地下水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反映某环境问题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及主要原因是( )A、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B、资源枯竭—掠夺性开采C、环境污染—不合理的生产方式D、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丧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煤烟型污染,尤其严重的是( )A、北方冬季B、北方夏季C、南方冬季D、南方夏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的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乱扔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这会对周围居民造成( )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污染【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习题第一章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习题第一章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及答案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什么是环境1.概念: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①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环境的组成(1)生物要素:森林、②________、野生动物等。

(2)非生物要素:大气、水、③________、矿藏等。

3.环境的分类(1)依据:人类对环境④______________。

(2)类型:分为⑤________环境和⑥________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对⑦________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⑧____________的。

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反过环境也会⑨________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⑩__________越大。

2.关系发展:最初人类与环境是⑪____________的,但是随着⑫____________的发展和⑬____________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⑭__________的后果。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什么是环境1.下列选项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①大漠盐湖②农田③工厂④极地苔原⑤岩石⑥畜群牧场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②③⑥D.④⑤⑥2.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环境早已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类型越越少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考查点2 人类与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人类决定环境的发展变化D.人类应服从环境的自身规律4.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方法技巧练图示法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了实现北京未宜居城市的定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目标。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练习: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归纳整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练习: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归纳整合 -含解析

章末归纳整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潜在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解析由于尾矿矿渣库在江河上游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本区夏季降水较多易发洪水和泥石流、滑坡等,一旦含有硫酸和铅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会造成水污染危及用水安全。

所以必须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行洪通道,防止矿渣对江水造成污染。

(完整版)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六环境保护夯实基础第一部分环境与环境问题1.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B.若以人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C.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环境问题中,明显属于①环节后果的是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4.引发酸雨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5.将①②③④⑤⑥(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的序号填入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结构图,选项与序号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a—⑥b—④c—⑤d—③e—①f—②B.a—④b—⑥c—⑤d—③e—①f—②C.a—④b—⑥c—①d—③e—⑤f—②D.a—④b—②c—⑤d—③e—①f—⑥6.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7.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有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田B.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洞庭湖畔围湖造田D.禁止捕捞鱼虾8.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9.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文字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①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④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完成第10~11题。

1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11.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陡坡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高考文综地理选考选修6:环境保护练习01~20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文综地理选考选修6:环境保护练习01~20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文综地理选考【选修6:环境保护】练习01~20题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九洲江全长168公里,流经广西境内陆川、博白两县10镇,汇入广东湛江饮用水源地——鸺地水库。

前些年,九洲江上游发展起2000多家养殖企业,粪便直排,九洲江一度污水横流。

2014年粤、桂两地联手治理九洲江,本着既让河流复健康生命,又要保百姓生计,实行“河长制”治水管水;3年整治成效初显,水清了、岸绿了,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推断九洲江“河长”围绕养殖户治理养殖污染采取的措施。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

重庆涪陵具有丰富的页岩气,但页岩气埋藏深,渗透率低,与常规天然气开采相比,页岩气开发区具有钻井数量多,资源消耗量大,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影响范围大以及环境事故风险高等特点。

分析重庆涪陵页岩气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页岩气开采中水污染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习惯习俗,是喜庆、祝贺的标志。

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带给大家节日的喜庆,却同时也隐藏着许多危害。

2018年全国多数大中城市出台了“禁燃令”或“限燃令”,这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争议,有的拍手叫好,也有的认为不能一禁了之。

简述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主要危害,并针对燃放烟花爆竹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具有动态平衡性,与人类自身“共生共荣”。

“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生态要素合理配置。

贵州省政府扶持贫困石山区农民,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

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

分析威宁县建设石坎梯田的自然背景和意义。

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人教版选修6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及答案

【地理】人教版选修6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选项属于天然环境的是①大漠盐湖②农田③工厂④极地苔原⑤岩石⑥畜群牧场A.①②④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1.B天然环境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要素组成,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有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

因此,选B项。

2.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环境早已出现C.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类型越来越少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答案:2.D人文遗迹是古人留下的人工环境;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环境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人类环境的概念不能等同于自然环境;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人工环境的内容将不断丰富;公园是人工打造的,是人工环境。

因此答案选D项。

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我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答案:3.A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4.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规模的全球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答案:4.A人工合成的DDT在大规模使用的几十年中人类只知道它在杀虫方面的特性,却没有预见到它对环境方面产生的危害,故本案例反映的是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5.关于资源、生态、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其实是相互联系的B.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就是自然资源C.要保护自然资源就无法保护自然环境D.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无任何关系答案:5.A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它们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自然资源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自然环境的大部分要素也是自然资源,但二者不能等同;保护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是一致的;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是有关系的。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题八十四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题八十四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题八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生态破坏( )A、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B、洛杉矶出现的光化学烟雾C、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声D、土壤污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说明( )A、只有经济高度发达,才能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B、发展经济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C、必须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D、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严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中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乙图所示湖区,坡度最大处位于( )A、北部B、东南部C、东部D、南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中国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②靠天养畜,过度放牧③大水漫灌,土壤盐渍化④过度开采地下水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环境问题在工业文明以后新发生的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CO2的温室效应③水土流失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移风易俗C、减少固体垃圾污染D、节约木材,保护森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根据观测,2011年大气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继续创出新高,达到工业革命前的140%。

其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使用矿物及生物质燃料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③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为主④可固定二氧化碳的沉积作用减弱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概述习题含解析【精品】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概述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①滑坡、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1题,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的农产品会导致地方病的产生,因此地方病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公害病是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的,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如破坏地表植被),以后者为主。

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措施而引起的。

第2题,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由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

它们都是自然灾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森林火灾都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

答案1.A 2.B读计算机模拟的人口、自然资、环境污染发展趋势模型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丙表示( )A.自然资B.人口自然增长率C.人口死亡率D.环境污染4.图中乙曲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随着人口增加自然资不断减少B.生产力的发展C.人口政策导向D.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解析第3题,图示四条曲线仅表示三个地理事物。

因人口发展趋势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再结合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对应关系及各曲线形状,推断乙为人口死亡率;因自然资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消耗而逐渐减少,故对应甲曲线;在前期因不侧重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污染减轻,故丙表示环境污染。

第4题,人口数量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6环境保护第⼀章练习题(含答案)选修六环境保护夯实基础第⼀部分环境与环境问题1.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事物的周围事物B.若以⼈为中⼼事物,其他⾮⽣命物质就是⼈类⽣存的环境C.这⾥所说的环境就是⽣物界的环境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事物的周围事物2.能促进⼈类与环境统⼀的⽣产活动是A.⼭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C.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D.过量抽取地下⽔读“⼈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环境问题中,明显属于①环节后果的是A.⽔⼟流失B.⼤⽓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4.引发酸⾬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5.将①②③④⑤⑥(①改善环境质量;②⼈类与环境统⼀;③控制⼈⼝数量,提⾼⼈⼝素质;④对⽴;⑤物质资料⽣产;⑥统⼀)的序号填⼊⼈类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结构图,选项与序号对应正确的⼀组是A.a—⑥b—④c—⑤d—③e—①f—②B.a—④b—⑥c—⑤d—③e—①f—②C.a—④b—⑥c—①d—③e—⑤f—②D.a—④b—②c—⑤d—③e—①f—⑥6.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黄⼟⾼原⽔⼟流失B.全球变暖C.中南半岛湄公河⽔质污染D.华北平原⼟壤次⽣盐渍化7.下列属于⼈类与环境相统⼀的⼈类活动有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B.建设“草、⽔、林、机”配套的⼈⼯草场C.洞庭湖畔围湖造⽥D.禁⽌捕捞鱼虾8.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类影响⼩D.环境变化是⼀个动态过程9.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字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①竭泽⽽渔,岂不得鱼,⽽明年⽆鱼;焚薮⽽⽥,岂不获得,⽽明年⽆兽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林不童⽽百姓有余材也③为⼈君⽽不能谨守其⼭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④起来望南⼭,⼭⽕烧⼭⽥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分析,完成第10~11题。

地理人教版高中选修6 环境保护人教课标版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地理人教版高中选修6 环境保护人教课标版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虽然环境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把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后,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成为净化的天然水C.河道中适量的藻类和其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D.地理环境的净化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环境将趋于恶化2.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3. 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A.氮和磷等B.甲基汞C.铅D.氰化物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4~6题: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5.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重金属B.甲基汞C.氮、磷等营养元素D.有机氯农药6.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7.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一次船舶碰撞溢油事故。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图示信息表明()1.(2)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A.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B.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C. 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D. 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1)图中显示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植被指数越低说明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故选C【答案】B【解析】(2)图中显示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植被指数越低说明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故应该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这样既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护草地植被 B正确故选B2.(1)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2.(2)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A. 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B. 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C. 加剧了人地矛盾D. 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答案】D【解析】(1)材料显示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故选D【答案】C【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故选C3.(1)图甲反映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何种关系()①对立②统一③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④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3.(2)图乙中能反映图甲的是()A. ①③B. ②④D. ②③【答案】A【解析】(1)产生洪水的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正是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人类与环境之间产生对立关系环境反馈于人类的是灾害因此①③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2)图乙中能够反映图甲内容的是人类对环境的索取和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图乙中 D表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A表示的是人类活动对人类对环境的索取 B表示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因此A、C正确故选B4.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 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 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 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人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D. 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答案】D【解析】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D对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就是环境观不只是对环境的认识 A错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正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B错人不可以把自己当成自然界的主宰 C错故选D5.下列关于天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环境指不受人类影响全部为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B.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畜群牧场都属于天然环境C. 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抄不属于天然环境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动属于人工环境因为人类影响大6.(1)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水土流失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6.(2)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1)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水环境恶化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与气候变暖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恶化故选B【解析】(2)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该地区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则人类随意地排污水使其他生物和下游地区受灾也违背了公平性原则故选B7.(1)该循环经济模式符合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是()7.(2)该生态工业园区()A. 公平性原则B. 統一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共同性原则【答案】C【解析】(1)结合某地生态工业国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分析该生产属于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将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C【答案】D【解析】(2)甘蔗的生产区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该产业园区属原料导向性工业园不属于以电子产品研究开发为主的高科技园区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属于清洁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有利于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故选D8.(1)在图中 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8.(2)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贫困、人口增长和环境退化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往往是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根源图中显示b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可能会出现由于人口高增长导致对生态压力过大现象从而陷于题中所说的怪圈之中故选B【答案】C【解析】(2)加拿大为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质量较高目前基本不在“PPE怪圈”故选C9.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列和制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三同时”是指()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C.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统一D.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答案】A【解析】“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10.(1)该图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10.(2)该图反应的人类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类中心论C. 人地伙伴论D. 人地相关论【答案】B【解析】(1)从该图语言可以看出人类过度捕杀野生动物没有考虑自然规律过度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把自然环境作为任意开发的对象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人类中心论故选B【答案】D【解析】(2)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代际公平跟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环境空间上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人与人、国与国、人与生物之间是平等的该图反映的是同在一个空间属于代内公平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其中________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1.(2)江苏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_______ 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______、人才和管理经验等11.(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2.(1)从地形类型来看东北地区以 ________ 山地、丘陵为主青藏地上区以________ 山地为主12.(2)图中①、②两条河流结冰期较长的是________ 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12.(3)以上两地区工业较发达的是________ 试分析其原因①________ ②________ 12.(4)________条件是制约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12.(5)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大水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不但种植面积大而且分布纬度高(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请简要评价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12.(6)右图中铁路线通车以后大大促进了青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请评价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答案】(1)平原, 高原【解析】(1)从地形类型来看东北地区以平原山地、丘陵为主青藏地上区以高原、山地为主【答案】(2)①, ②【解析】(2)图中①是黑龙江结冰期较长②是长江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答案】(3)东北地区, ①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 ②工业基础好【解析】(3)左图是东北地区右图是青藏地区其中工业发达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原因是①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②工业基础好【答案】(4)热量【解析】(4)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终年太阳高度角较小获得光热较少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热量条件是制约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答案】(5)有利条件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病虫害少不利条件纬度高热量不足【解析】(5)水稻喜湿喜热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将太平洋的水热带到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使得该地区水热充足且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答案】(6)优势条件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高原雪域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宗教文化建筑不利条件生态脆弱高寒缺氧环境承载量小旅游接待能力差市场距离远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解析】(6)评价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如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游览价值地理位置及其交通通达度旅游设施完善程度和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承载量大小等西藏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游览价值高这是其开发的有利条件但地理位置偏僻距经济发达地区远交通通达度尚低旅游业起步晚旅游设施完善程度低接待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等这是西藏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针对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景区环境承载量较小的情况发展旅游业须重点防范不文明游客游客污染环境、破坏文物等的负面影响13.(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位置上 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①回补地下水②地下热水③污水处理厂13.(2)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可以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增加地热资源B.消耗沼气C.发展温室农业D.节约电能13.(3)该度假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该度假村水资源利用促进了其发展旅游业这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答案】(1)②, ③, ①【解析】(1)读图可知 A物质有67℃温度给游泳池、洗浴中心和冬季供暖对应的应该是②地下热水 B是由污水转变来的最可能为③污水处理厂然后会到农田 C的水来自鱼塘最可能直接①回补地下水【答案】(2)C, D【解析】(2)地热资源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因此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无法增加地热资源 A错误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重点在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没有消耗沼气B错误利用一定的水温可以发展温室大棚发展温室农业 C正确热能的提供可以为当地节约电能 D正确 C、D符合题意【答案】(3)不同温度地下热水的利用, 污水处理后再利用【解析】(3)水资源利用示意图中明显存在不同温度的地下水有不同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有水处理厂分布可以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答案】(4)生态可持续发展【解析】(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14.(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利缓解城市哪些问题14.(2)如果将海绵城市蓄积的水放任不管可能会产生哪些水环境问题【答案】(1)缓解城市内涝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紧张(增加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解析】(1)海绵城市建设有利缓解的城市问题主要从城市内涝、水资源紧张、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缓解城市内涝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紧张(增加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答案】(2)削弱海绵城市吸吐水的功能地下水放置时间过长水质变差产生新的污染【解析】(2)海绵城市蓄积的水放任不管产生的水环境问题主要从海绵城市吸吐水的功能、地下水水质、水污染等方面分析海绵城市蓄积的水放任不管会削弱海绵城市吸吐水的功能地下水放置时间过长水质变差产生新的污染。

人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同步配套练习第一章检测

人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同步配套练习第一章检测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同步练习第一章检测(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此题共 20 小题 ,每题 2.5 分 ,共 50 分)1.以下地理事物中,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A.沿海滩涂、名胜遗迹B.极地、高峰及荒漠C.景色旅行区、水产养殖场D.天然草场、畜群牧场分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稍微 ,仍保存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多散布在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人迹罕至的地域。

答案 B2.人类对环境的正确态度是()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B.减少向环境讨取物质和能量C.协调人类自己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还原始相貌分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在发展中产生 ,一定在发展中解决。

正确的环境观应当是立足当前的实质 ,谋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 C2014 年太原市提出“改造一个旧城,建设一个新城,发掘一个古城”的“三城联动”规划。

太原市经过“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古城发掘”的城市规划 ,建设环境友善型城市。

据此达成第3~5 题。

3.“环境友善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善”重在重申()A.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峙B.人类与环境的和睦一致C.环境的客观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4.要建设环境友善型城市,就要增添绿地面积,以下举措中 ,能有效提升太原丛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是()A. 善待丛林 ,防备水土流失B.在太原以寒风沙源地植树造林C.增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D.增强城市公园、道路双侧的绿化工程5.以下表达中,有益于改良城市环境质量的有()A. 在硬件建设方面 ,要把保护古都风采、突出太原特点放在首位B.每日每平方米都有天气预告C.在市民中倡导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加意识、自律意识D.太原市大部分的公交车和所有出租车、环卫车及邮政车都使用洁净燃料分析第 3 题 ,环境友善重在重申人类与环境的和睦一致。

第 4 题 ,防备水土流失对增添丛林覆盖率没有作用 ,在太原以寒风沙源地植树造林对提升太原的丛林覆盖率起不到作用,在太原城市内部不可以建设自然保护区。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2021年整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2021年整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环境中,属于人工环境的是()A、高山草甸B、极地苔原C、农田水利D、原始森林2、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即是土地、水、森林等自然事物B、相对于人类而言,周围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是人类的环境C、人类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来改造环境D、全球环境的变化,全是人类不合理的改造自然环境造成的。

3、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题目.(1)工业“三废"的排放所属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2)下列不属于④环节的是()A、印度洋大海啸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B、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C、伦敦烟雾事件导致许多人生病和死亡D、海洋污染引起赤潮、使海洋渔业减产4、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A、露天采矿B、城市化C、战争D、破坏植被(2)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D、湿地遭破坏5、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题目.(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A、1%B、20%C、19%D、21%(2)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3)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6、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泄漏,造成31人死亡,203人受伤,13万人疏散,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B. 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C. 环境效益突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D. 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答案】A【解析】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 A正确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教训是惨痛的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老路 B错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时进行 C错误地球的自我调节有一定得限度不能任其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 D错误故选A.2.(1)习主席抵达时北京时间为()2.(2)会议期间()2.(3)阿根廷()A. 29日上午B. 30日上午C. 29日下午D. 30日下午【答案】B【解析】(1)阿根廷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相差12小时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9日晚19点4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习主席抵达时北京时间为2018年11月30日7点40分故选B【答案】C【解析】(2)会议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当地正午日影方向和北京相反巴拉那河正值丰水期当地日出方向与北京相同当地昼长变化幅度小于北京故选C【答案】C【解析】(3)A.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1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潘帕斯草原降水多不符合题意B.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不符合题意C.阿根廷西部山脉主要是板块挤压形成符合题意D.阿根廷东岸洋流为巴西暖流自北向南增温增湿不符合题意故选C3.(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3.(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3.(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土地沙化的是()3.(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如图中环境问题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答案】C【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净能力造成的【答案】A【解析】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土地沙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后出现的一种生态问题【答案】A【解析】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净能力造成的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土地沙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后出现的一种生态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可以看出如图中环境问题是烟雾事件是由于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故C 正确4.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问题在乡村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B. 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落后因此环境问题不如发达国家严重C. 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发展经济D.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全球【答案】D【解析】A、环境问题在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B、由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且生产技术落后故环境问题严重C、控制人口数量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跨地区甚至是全球性的5.(1)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5.(2)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5.(3)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A. 水汽输送速度加快B. 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C. 地下径流不断减少D. 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答案】B【解析】(1)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是利用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湿地调蓄径流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B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速度 A错下渗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增加 C错水循环的周期可能变长不会逐渐延长 D错故选B【答案】A【解析】(2)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A对径流速度减慢泄洪能力不能提高 B 错植物覆盖率提高利于雨水下渗 C错湿地有调节气候功能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不能减少暴雨频率 D错故选A【答案】D【解析】(3)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 D对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阶梯状分布的湿地、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对污染物没有吸收、降解功能 A、B、C错故选D6.(1)木兰围场沙、草、林并存的主要原因是()6.(2)木兰围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原因是()6.(3)促进木兰围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 东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B. 东部降水较多向西逐渐减少C. 东部河流众多西部河流稀少D. 东部临海西部靠近内陆【答案】B【解析】(1)木兰围场处于山脉接合部东部为山地西部为内蒙古高原处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抬升的斜坡地带来自渤海和黄海一带的暖湿气流遇到地形抬升在山地地区形成相对丰沛的降水形成森林景观而气流越过山地到达高原之后随着降水的减少形成草原和沙地向西北依次绵延铺展的自然景观木兰围场不临海河流较少故选B【答案】C【解析】(2)木兰围场依赖周围的山地地形可阻挡夏季暖湿气流北上这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原因之一该地是滦河的发源地而非华北地区的水源地木兰围场存在草原、森林可削减风力固定沙丘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该地曾是皇家猎苑故动植物资源丰富但不属于亚热带类型故选C【答案】B【解析】(3)木兰围场可利用多样的地形和植被发展“林—药”“林—牧”等多种方式的立体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这不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措施设立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木兰围场位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比较脆弱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破坏植被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知名度大量吸引游客可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故选B7.(1)1984~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③人均GDP波动下降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7.(2)2000~200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和人口发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是()7.(3)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非农人口年均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①正确土地和经济方面年均增长率大于0 说明规模扩大产值增加②正确③错误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④错误故选A【答案】A【解析】(2)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不会引起人口突然增加 B、C 错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D错误开发区大规模建设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A正确故选A【答案】D【解析】(3)图中土地年均增长率大于0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用地量增多可能导致土地供应紧张 D正确图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远大于人口年均增长率说明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非农劳动力过剩说法错误图中信息与交通是否通畅关系不大经济年均增长率高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居民购买力增加 A、B、C错误故选D8.关于环境问题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有()A. 乡村只有生态破坏而没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B. 乡村环境问题主要由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和农业生产不合理而形成C. 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严重D. 环境问题都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答案】B【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9.(1)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9.(2)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将()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②减少森林破坏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快递垃圾A. 公平性B. 持续性C. 共同性D. 重复性【答案】B【解析】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发展的观念【答案】D【解析】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将大大减少纸箱使用减少造纸而砍伐的森林也减少了快递包装纸而产生的垃圾②④正确由于共享快递盒重复使用次数多根据材料提示可知不会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①错误快递发送速度与快递包装没有多大联系使用共享快递盒不会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③错误10.(1)该地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10.(2)随着沙棘林的生长该地区()A. 20世纪60年代—年降水量偏少B. 20世纪80年代—牧场超载严重C. 20世纪90年代—气温年较差变大D. 21世纪初以来—全球气候异常【答案】B【解析】(1)据图中可知20世纪80年代草场载畜量最低而实际放牧量最高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这一时期由于牧区人口的增长较快人们开始追求经济效益实际放牧量急增过度放牧草场破坏严重造成草场载畜量急剧下降人地关系紧张故选B【答案】B【解析】(2)沙棘的种植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使日温差减小空气湿度增加故选B11.(1)近年来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①大量消耗资源②大量排放污染物③科教投人入不足④人口增长缓慢11.(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①社会保障建设②经济基础建设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④生态与环境建设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答案】A【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接近120 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发展缓慢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故选A【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六环境保护夯实基础第一部分环境与环境问题1.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B.若以人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C.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环境问题中,明显属于①环节后果的是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4.引发酸雨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5.将①②③④⑤⑥(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的序号填入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结构图,选项与序号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a—⑥b—④c—⑤d—③e—①f—②B.a—④b—⑥c—⑤d—③e—①f—②C.a—④b—⑥c—①d—③e—⑤f—②D.a—④b—②c—⑤d—③e—①f—⑥6.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7.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有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田B.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洞庭湖畔围湖造田D.禁止捕捞鱼虾8.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9.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文字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①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④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完成第10~11题。

1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11.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陡坡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13.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样做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1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益不足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自然生态日趋改善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5.下列不利于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举措是A.发达国家采取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发展中国家采取限制人口生育的政策B.我国东北地区保护沼泽地C.我国城乡养老体系日趋完善D.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在提高单产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扩大耕地面积16.阅读材料,并结合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会出现对应的环境质量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质量可能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和恶化,但到一定拐点时,环境质量又有可能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改善。

(1)若a、b表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两项指标,那么a、b分别代表什么?(2)b曲线拐点的发生一般需要较高的人均收入,在我国人均收入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3)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谐的发展观,以北京市为例说明应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公元3世纪以前,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

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河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默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材料二在新疆塔里木河沿岸,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胡杨林带。

千百年来,胡杨林和塔里木河相依相偎,形成一条绿色长廊,紧紧锁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急于扩张的沙舌,守护着南疆各族儿女的家园。

长期以来,人们堵坝扒堤,引水漫灌,砍伐了大片胡杨林,发展了农牧业生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近几十年来,流动沙丘步步逼近,蚕食着绿色走廊,大风、沙尘暴天气席卷全疆,上千农牧民举家迁徙,沦为“生态难民”。

(1)楼兰为什么会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2)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3)该地区的胡杨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什么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羊绒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内蒙古羊绒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50%左右。

世界上羊绒品质最高的阿尔帕斯羊生长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羊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多需要使用外国品牌出售,我国企业只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外国企业则从品牌和营销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山羊产绒率极低,羊绒为稀缺的天然动物纤维,全世界羊绒产量只有羊毛产量的1/300。

羊绒产量受草场载畜量的限制。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假设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球变暖对所示地区羊绒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哪些?(2)图中鄂尔多斯高原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导致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有哪些?(3)针对上述第(1)(2)题中出现的问题,请简述鄂尔多斯羊绒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9.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研究步骤如下:确定研究区域→收集资料,了解该区域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的优劣势信息材料:该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区域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3)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本区域时,发现该区域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第一部分环境与环境问题参考答案1.D 环境就是与中心事物相对并相关的周围事物;人类环境是以人为中心事物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故A、B两项错。

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地理环境,包括生物界和无机界。

2.C A、B、D选项表述的生产活动都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周围环境与人类对立起来;C选项表达的人类活动目的是防止风沙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使得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协调。

3.A 水土流失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

4.B 酸雨是人类排放的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

5.B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环境质量等,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B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故用排除法,可选B。

7.B 人类要与环境相统一,就必须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人类活动。

在较陡的坡地应发展林业,发展梯田易发生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易造成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洪涝灾害增加;在捕鱼期是可以适当、合理的捕捞鱼虾。

故选B。

8.A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模拟,故许多环境问题的危害是难预见的。

9.C ①要求人们不要竭泽而渔,②说明保护森林要砍伐和抚育相结合,③说明统治者应该保护好本国的山川植被,这些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④说明火烧山林,这样不仅会造成植被的破坏,而且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土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0.A 两幅图分别是该地的地形比例结构和农业用地类型结构饼状图。

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地形以缓坡、陡坡为主,但农业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显然是过度开垦的结果。

11.D A项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不适宜,因为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B 项陡坡地形,不适宜建梯田;C项全面封山育林,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项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可以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12.B 在这里森林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13.C 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

14.C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及环境危机。

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了各种问题,使人均耕地减少,加上建筑用地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使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人口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15.D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负增长,应鼓励生育,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我国南方地区不应为扩大粮食产量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D项不属于协调人地发展的举措。

16.(1)a代表经济发展,b代表环境质量。

(2)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实行循环经济战略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交通、通信、信息、旅游、商业、餐饮等社会服务行业;调整第二产业,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把污染企业搬迁出光农业,发展绿色农业。

17.(1)塔里木河给楼兰带来丰沛的水源;大片胡杨林保护了楼兰当地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2)自然原因:南疆深居温带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荒漠扩张。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生态环境恶化。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

(答出4点即可)18.(1)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该地区更加干旱,从而导致草场资源退化,载畜量降低,引起羊绒产量的减少,最终影响其羊绒业的发展。

(2)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不合理开采煤矿。

(3)合理放牧;培育良种羊;人工培育优质草场;退耕还草等。

19.(1)①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④红壤;⑤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含沙量较大。

(答出三点即可)(2)①以水稻为原料,发展食品加工工业;②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工业;③以水果为原料,发展水果罐头工业;④以淡水鱼为原料,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答出三点即可)(3)水土流失①大力发展立体农业;②护林植树,维护农业生态;③因地制宜,开发优势农业资源;④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