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月

合集下载

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

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

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注释】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mò):隐没。

⑷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把酒问月》白话译文】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把酒问月》创作背景】此诗作年难定。

根据《把酒问月》题下自注,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

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把酒问月》赏析】“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

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

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

“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

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

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

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多首提到了月。

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

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

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

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

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月首先就是做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诵的。

她深邃美丽、静谧皎洁。

温润深邃的月光世界就是美丽善良的寓意。

从《诗经》中“月出来皎兮,佼人僚兮”至“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就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公的审美意象而存有,就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之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有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研发了一个韵味性灵而又美妙绝伦的启发源泉。

李白一生结点祖国名山大川,最爱好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去刻画属于自己的'独有境界。

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作诗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存有了代莱缔造,代莱生命,沦为代莱形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朗月行中把月亮比作什么

古朗月行中把月亮比作什么

古朗月行中把月亮比作什么白玉盘、瑶台镜。

《古朗月行》里把月亮比作了“白玉盘”和“瑶台镜”。

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原诗:《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此诗作年不详。

《朗月行》为乐府旧题,鲍照有此题诗。

诗前半回忆幼时观月之印象,运用丰富想象及神话传说构成瑰丽诗境,纯用童稚口吻,清浅真率。

后半写月蚀,仍用神话传说,以蟾蜍蚀影喻指朝中奸佞,希望有后羿般的人射落九乌,廓清天下。

意境含蓄。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

这首诗共有十六句,这里只节选开头八句,这八句意思可以独立成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背诵。

在这首小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诗人又联想到古老的神话传说,并加以大胆的想像,再次向明月发问,表现出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

这首小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一个神奇瑰丽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李白诗中月亮的含义

李白诗中月亮的含义

月亮在李白诗中的不同含义李白一生写了近千首诗,月的意象有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

·《把酒问月》明月是人生哲理的探求。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

诗人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静夜思》故乡的寄情物,流浪的旅伴。

李白独处他乡,白天奔波忙碌,可以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诗人不禁遐想到故乡的种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友情的象征。

此时的明月,是一个了解李白,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李白的要求,将他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峨眉山月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关山月》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一种情操。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望庐山瀑布水》写“江月”,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诗人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明月是这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的表现。

·《古朗月行》月亮作为发现社会问题,讽刺当权者昏暗的武器。

《古朗月行》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

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古朗月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前言】《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古朗月行李白的意思

古朗月行李白的意思

古朗月行李白的意思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独自登临高山,远眺月亮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古朗月行”一词,可以理解为“远行观赏古老明亮的月亮”。

整首诗以月亮为主题,描绘了月亮在夜晚的辉煌,以及诗人在月下的游览。

诗中第一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表达了诗人小时候不懂得欣赏月亮,以为月亮是一块白色的玉盘。

接下来几句“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描述了诗人对月亮的幻想,将月亮比作瑶台上的镜子,飞在青云之上,寓意月亮的高贵和神秘。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描绘了仙人在月亮上垂下双脚,以及月亮周围围绕着桂树的美景,使得整个月亮的景色更加壮丽。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则描写了月亮上的白兔,传说中是仙女的伴侣,正在捣药,诗人好奇地问白兔准备给谁吃。

“脱屣露华尾,将船明月看”描述了诗人脱下鞋子,露出裸足,坐在船上仰望明亮的月亮。

整首诗以美丽的词句描绘了月亮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月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
优美,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意境。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全诗翻译:其一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其二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其三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谈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情结

谈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情结

谈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情结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文采高妙,形式多样,而且常常涉及到自然景观,其中最常见的元素就是月亮。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厚重的月亮情结,它们表达了李白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崇拜。

月亮是李白诗歌中的“至宝”,从《将进酒》开始,就可以看到他对月亮的赞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话中的明月是指月亮。

这一句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的孤独情感,同时也表达了饮酒者想与月亮为伴的愿望。

除了《将进酒》,李白的许多诗句中都有月亮的影子。

比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中的明月不仅仅是描写夜晚的景象,更多的是表达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情结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常常被人们视为神圣的象征,被赋予吉祥、善良、美好的寓意。

比如在《诗经》中,月亮被形容为“皎皎白马,勇夫所安。

”而在《史记》中,月亮则被描述为“天地之间,既分昼夜,复分月作嫁衣之利,使人君能顺受地之阴阳之气而万物生焉。

”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的情感也基于对月亮神圣的崇拜。

在他的诗歌中,月亮不仅仅是美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珍视。

总结来说,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浓郁的月亮情结,这些情感既表现了李白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和钟爱。

月亮在李白诗歌中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人们对于美好、幸福和生命的追求。

岁月流转,月亮依然在天空中悬挂,一如李白的诗歌永远的流传着。

李白诗中的月赏析

李白诗中的月赏析
文 研究 重 化
李 白诗 中的月赏析
刘 颖
( 宁波市大红鹰学院成教学院 浙江・ 宁波 350 ) 100
中圈分类号 : 0 .2 1 7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6 2 3 o 17 — 842 0 1— 2_ 1


“ 咏月” 是中国古典诗词 的一大主题. 几千年来 留下 了
李白的咏月诗 , 表层是歌咏明月 , 深层里却处处有寄托。这同 李 白仕途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宝元年 , 唐玄宗下诏招李
很多脍炙人 口的传世佳作。杜甫的“ 露从今夜 白. 月是故 乡明” 宋 , 代王安石的“ 春风 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等诗 句, 都是千古
白到长安。诗人满心欢喜 , 做诗道 :仰天长笑 出门去 / “ 我辈 岂是蓬 蒿人 。” 可唐玄宗所赏识 的只是李 白的才华 , 把他看作点缀歌舞升 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 。 因命供奉翰林 , 这使李 白感到孤独与苦 闷。这 自然就成为他写诗的 由头 ,月下独酌》 《 一诗表现了他这种心 情 。从诗题来看 , 就知此诗是一首借咏月来抒怀 的诗。李白写此诗 时唐玄宗已经不像 开元初那样奋发有为了 , 而是沉迷于酒色 、 歌舞
孤高 自傲的心气寄托于明月。月亮是纯洁光明的象征, 与污浊的社 会 现实 形 成 了 鲜 明 的对 照 。 李白的咏月诗里的月 , 既是 自然 的月, 又是蕴含着理性 的哲理 的月, 它折射着理性的光辉 , 给人 以启迪。《 古朗月行》 蟾蜍蚀 圆 里“ 影 / 明夜已残 ” 大 。是写月蚀 的, 朗月因月蚀而推动了它的美 丽, 月 之灾难 引起诗人的忧伤。由此看来 . 诗人不只是写月之灾难 , 而更 重要 的是借此来写世间美好事物被摧残而给人类带来 的缺憾 , 因此

古诗描写月亮的诗句翻译赏析

古诗描写月亮的诗句翻译赏析

古诗描写月亮的诗句翻译赏析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22首与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关的古诗,整理后列表如下:《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翻译】秋浦的夜色浓了,明晃晃的月亮照着静悄悄的大地,到处一片静谧。

冶炼厂的炉火燃起来了,火星四射,浓烟滚滚,照亮了天和地,给沉寂的夜色重重涂抹了一层红色的颜料。

红彤彤的炉火映红了人们的脸,趁着月色,一边劳动,一边歌唱,歌唱打破了夜色的幽静和神秘的氛围,也震荡着寒冷的水面。

《宿建德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其全文诗句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望月怀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全文诗句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玉阶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翻译】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

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暮江吟》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翻译】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1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一、在李白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与夜互相辉映、互相衬托,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一个“上”字和一个“揽”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现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2、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李白在《静夜思》中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诗人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交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

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初探

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初探
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把个人的 私情推而广之, 表现天下人共同的 情思。“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 苦 。” ( 《 丁 都 户 歌 》) 在 炎 热 的 季 节里, 为了生计, 劳动人民拖船的 痛苦情状, 引起了诗人无限的关 怀 。 “ 长 安 一 片 月 , 万 户 捣 衣 声 。” ( 《 子 夜 吴 歌 》) 长 安 城 中 的 思 妇 借 着月色赶制寒衣, 寄送给在边地征 戍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 以便与亲人团聚, 诗人抒发的正是 人民大众希望恢复和平的心声。 “ 明 月 出 天 山 , 苍 茫 云 海 间 。” ( 《 关 山 月 》) 则 抒 写 了 边 关 征 守 的 士兵因长期离家戍边而引起的思归 之苦。“白杨秋月苦, 早落豫章 山 。” ( 《 豫 章 行 》) 安 史 之 乱 中 , 目睹吴地的人民应征入伍、奔赴前 线, 诗人一方面为他们的遭遇担 心, 另一方面又鼓舞他们克服困 难、努力杀敌、为国立功。
面对月光世界, 李白, 只有醉 了。醉中的李白与月对望, “花间 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 月, 对影成三人……”孤独的月亮 阅尽了千古风流, 可是她, 就那么 淡淡地超然地挂在天上, 人间的一 切似乎全在眼里, 又似乎全不在眼 里。这样的月亮融进李白的酒杯, 怎不使醉中的李白凡心顿释, 俗念 全消。月在酒里, 酒在诗中, 一个 飘飘然然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 酌 。 “ 月 既 不 解 饮 , 影 徒 随 我 身 ”, 月, 真的不解饮吗? 此时此刻, 只 有月方解其情, 只有月方会其意。 所以, 不是月不解饮, 而是只有月 才解饮的浪漫的忧伤, 只有影来随 身的诗意的寂寞, 充溢在李白的心 头。李白醉了, 醉在这如诗的月 中。“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 金 樽 里 ”, 有 明 月 相 伴 , 李 白 , 愿 长醉在千年的诗酒风流中。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

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

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

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

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

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出现,并且随着他创作生涯的发展,月亮的意象也逐渐发展和深化。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入手,探讨其在李白诗歌中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随着李白创作生涯的发展,月亮的意象也逐渐得到了深化,不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观,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常常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如《月下独酌》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明月成为了诗人怀念故乡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而在《赠内“》中,诗人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指月亮,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秦淮河畔思念的深情感怀。

在这些诗作中,月亮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相联系,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李白的晚年诗歌中,月亮的意象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常常成为了诗人超越尘世,追求高远的象征,如《秋浦歌》中的“招魂自有梦中数,斩新燕脸及新霜,银台仙女凌云雪,玉砌宫娥染澄光”,这里的“银台仙女凌云雪”就是指月亮,被描绘成了超然的仙女之像,象征着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向往。

在《将进酒》中,诗人写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的月亮成为了诗人追求高远的象征,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些晚年的诗作中,月亮的意象已经不再局限于诗人的情感,而是成为了他追求高远,超越尘世的一种象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美丽景观,到与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紧密联系,再到最后成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象征,展现了一个诗人思想情感的递进和深化,也展现了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心目中的变化和发展。

李白通过对月亮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其诗歌更加富有内涵,更加富有情感色彩,也更加有意蕴。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一说到李白,最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地是他地《静夜思》,这首诗,作者以“月”作为中心意象,将诗人抽象地思乡之情形象化.千百年来,不知曾激起过多少他乡游子地深切共鸣.“明月”也成了诗人们公认地乡情地寄托.李白对月情有独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甚至载有“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地故事.李白地诗歌,既有《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专题咏月诗篇,更有许多散见在其它诗篇中地咏月佳句.“月亮”已成了李白艺术创作不可或缺地素材,也是他思想表达地重要载体.他给我们创造了意蕴十分丰富地月亮意象.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地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物外形象和诗人地情意相结合而形成艺术境界,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地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概括,从而创造出来地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地具体地审美图景.李白是咏月圣手,他所创造出地月亮意象,或造境或喻人,或寄意或探理,十分丰富而幽美.一以月造境月亮是一种自然物象,她本不以人地主观意愿而阴晴圆缺,自有她自身地运行规律.然而诗人们却往往在客观存在地月亮身上,结合其它地景物描写,营造出千姿百态地月夜景色,为人物活动提供适应感情表达地场景.营造宏阔之境李白善于利用月亮营造宏阔壮丽地意境.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写月亮把影子投在水里,像从天上飞下来地明镜,云气簇拥而来形成海市蜃楼,真是新奇美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一轮明月从天山喷薄而出,云海苍茫,空阔辽远,无边无际,是何等地雄伟壮观!“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月亮趁着长风从海面飞渡过来,诗人不禁举起酒杯邀月中仙子共饮,这又是多么地超凡脱俗.“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无边海风浩荡而来,月光辉映在空阔地江面上,真是风月无边啊!以上诗句,诗人都将“月”与“海”并提,辅以“风”“云”,给人展现了一幅幅开阔宏丽,包容万象地奇丽画面,形成一种超越鸿蒙,笼盖宇宙地非凡气势,让人一读顿觉心胸开阔,逸兴遄飞.营造淡远之境李白以月造境,有时也平和淡远.如:“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鸣皋歌送征君》)“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赠清漳明府侄聿》)在万籁俱寂地夜晚,坐在皎洁地月亮下静赏松风琴韵,是多么惬意.“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这两句中地月亮,犹如善解人意地天使,与人为伴而同归,与山为友而随转,和谐共存.这种淡远之境,以月为主要画面,伴奏以天籁之音,烘染以天然之色,顿生平和之风、淡远之意、自然之趣,作者地心境与物境融洽无间.营造凄婉之境李白笔下地月亮除了宏阔、淡远外,也多幽婉与凄凉.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其三)写秋夜月光如水,这美好地月色既为思妇替自家征人赶制寒衣提供了环境,营造了一个幽美地意境,同时也撩拨起思妇地“玉关情”增添了几分幽怨地色彩.再如:“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用月照虚城,云迷古木来衬托时过境迁,物渺人去地怀古伤今之情.李白在很多诗篇中将月亮着上惨淡地色彩,营造出凄凉地意境.如:以“月寒江清夜沉沉”(《白纻词》其二)衬托西施忍辱思国地沉痛心情,以“战罢沙场月色寒”(《军行》)烘托“匣里金刀血未干”地残酷现实.“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飞.”(《宿清溪主人》)“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两处都是写羁旅之愁,在寂静地月夜,时而传来啾啾猿啼,真使人不寒而栗.以上这些“月”与“寒”,“月”与“猿”地意象组合,无疑使画面笼罩上阴森可怖地气氛,凄神寒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以月寄情“月”往往是人们感情地寄托,而且人们不管是处于何种心理状态,多情地月亮总是引诱着你地情思,而人们也仿佛一见到月亮就找到了抒发感情地载体——月亮代表我地心.李白以月亮作为载体,抒发地感情是丰富地.抒发豪迈之情豪迈奔放是李白地主体性格,在诗中常常以月为载体来表达.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洲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逸兴壮思是抽象地情怀,如何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呢?李白借助于月亮,将这奔腾于心底地急流赋予飞升之势,直欲上天揽月.揽明月便成了作者感情寄托地最高境界.又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勾勒了一个神奇地境界:那是一个清静之夜,月色皎洁,湖水如镜,诗人以轻快地心情飘然登仙,进入梦境,以神速飞渡镜湖.人在月下飞行,影在水中相送,多情地月一直把他送到向往已久地地方.作者运用浪漫地手法,把自己意欲排遣地遭受权贵排挤地苦闷心情和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地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惆怅之情李白是个感情丰富,思想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地诗人,由于自己地抱负得不到施展,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又生性傲岸,不满现实,不依权贵,所以在奔放豪迈中往往又流露出苦闷和惆怅.而这种心情也往往寄托与月.如:“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长门怨》)作者借咏阿娇先为汉武帝所爱,后渐失宠,遂生妒念,终被废居长门宫地史事,用月照长门地凄婉意境,烘托出人物遭遇地痛苦.作者在咏史,也在自咏.我们再看他地《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初看这首诗,好象只是在写一次平静地闺中望月,然细品之却是写了闺怨.女主人在白露为霜地寒夜,伫立阶下久久凝望着月亮,直至露湿罗袜,寒气袭人,始知夜深,才返回闺中.回到房里,放下水晶帘,仍无法安眠,只得又呆在窗前从帘缝中窥望撩人地月色.诗题为“怨”而不着一“怨”字,望月怀人,托月寄情,无限情思,尽在一“望”之中.又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也是借望月表达思妇之怨.此外,诸如“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夜泊牛渚怀古》)表达了怀才不遇地惆怅.“至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抒发地是王朝兴废,世事沧桑地感慨.抒发悲戚之情世上多有悲苦事,会让人伤心痛苦,诗人尤甚.在不堪悲戚地时候,李白往往把月亮当作自己感情申诉和寄托地对象.如:“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诗写于作者遭谗被放出朝以后,借东晋大将王敦击玉壶,咏曹操诗地情景,情意豪迈.然在酒过三杯,月下舞剑之后,怀古伤今地悲情油然而生.于是,在幽静地月色下,那“壮心不已”地慷慨声调竟咽不成声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又如:“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赠崔侍御》),“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四),前者写身于异地他乡,在一个秋月之夜由一片捣衣声而牵动地思乡情愫.作者不直接写人地感受,而是用一反问来表现:谁能怜悯这轮月亮,她竟整夜地听着这不能让人卒听地令人断肠地捣衣声呢?这样地艺术处理,颇具匠心,感情更为深沉.后者写应征士兵告别父母时,号啕痛哭,日月为之惨淡地伤心场面.他们在长号之后“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这一去“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身!”这种场景地真实描写,表现了李白对弱势群体悲惨命运地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罪恶地揭露.二者都赋予月亮以人地情感,都将人地情感通过月亮来表现.这一幕幕人间悲剧,竟能让月亮动声,动容,动情,甚至伤感至极,月犹如此,人何以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以月拟人在生活中,明月是美好地事物,在文学作品中,明月常用来拟喻品德高尚,容貌亮丽地人物,使人产生联想,进而进入到对审美客体美地意象地认识和欣赏.以月寓高尚地品质“鱼目安笑我,谓与明月(珠名)同.”(《答王二十寒夜独酌有怀》)作者以鱼目喻平庸之辈,以明月喻明珠,以明珠喻贤良,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诗中,把自己比作像明月般闪亮地明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些“鱼目”们竟还讥笑我,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作者地崇高品格就在这两个比喻地对比中衬托出来了.“明月不归沉海底,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晁衡是日本奈良时期留学中国地阿培仲麻吕地汉名.天宝十二年(年)晁衡与日本遣唐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同船返日,在海上遇风与别船失散,当时误传晁衡遇难,李白作诗悼念.诗中,明月比喻晁衡人品高洁,才华出众.表达了李白对晁衡遭遇“海难”地悲伤.以月喻亮丽地容貌以上是以月喻人地品质,而更多地是以月喻人地美貌.如:“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七)“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越女词》其一)作者笔下燕赵吴越美女,眉清目秀,比皎洁地月亮还光彩照人.“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写美女地美貌像初升地月华,清纯而羞涩,天真可人.李白有时还把明月当作诗中地人物,与抒情主人公成为了感情深厚地友好伴侣.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飘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以仙、月为理想,以诗、酒伴终生.这首诗,写自己在“独酌无相亲”地情况下,发挥想象与月和影对饮地情形.这里地冷月,并不寒心;这里地只影,也没有给诗人形影相吊地伤感.她们都如知我、慰我地亲密伙伴,从而组成了“对影成三人”地绝妙意境.我歌则月也跟着歌,我舞而影也随之舞.这样,把“月”和“影”当作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地厌倦和对世风地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用这种方式排遣心中地愁闷,同时也表现出不与卑劣小人同流合污地傲岸品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以月探理面对现实生活中地困惑,面对自然现象地疑虑,很多诗人总是幻想通过艺术地形式去寻求答案.行吟泽畔地屈原,面对茫茫地宇宙,对自然、社会以及生活中地各种事物发出了怀疑和质问,一口气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表现了他勇于探索真理和批判旧观念地精神.李白地《把酒问月》,仿佛屈原当年地“天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亮,是中国人文中一个具有特殊含义地文化意象,作为广阔渺远中地冰镜玉碧般地自然之物,古往今来,人们对她产生过多少不解之迷,引生出多少不同地感想,而她地亘古不变,清辉永存又勾起人们无限地遐思,去探索人生地哲理和宇宙地奥妙.作者在诗中劈头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既是对月地崇拜,又是对月地迷惑,以至不得不停杯一问.不知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否脱胎于此,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开篇停杯问月起,接着便一发难收,尽情咏叹追寻.“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明月东升于海而没于云,竟碧海蓝天不留一些痕迹,且又能循环往复,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作者只有去追究那些难以稽考地有关月亮地神话传说.那每日里不辞辛劳地捣药地白兔,逝去了多少春光韶华,却又到底为了什么?偷吃灵药而飞上碧海青天地嫦娥,对着明月普照地人间,看到那一对对相依相偎地情侣,自己却夜夜独处,又该是多么寂寞冷清啊!古人今人,尽如逝水,而明月则亘古如斯,这到底又是为了什么?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随着作者一起为明月永恒人生短促而感叹.综观全诗,由酒及月,由月及酒,空间与时间互为感受,尤其是将人与月两者反复对照,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以优美地语言塑造出一个崇高、永恒、姣好而又充满神秘色彩地月亮意境,凸现出一个孤高、峻洁、不为尘世所染地诗人自我形象.诗情哲理并茂,诵之荡气回肠.另如散见在其他诗中地“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以月之明朗圆满穷人之迁谪之因;“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楼空山丘”(《江上吟》),阐明文章千古在,名利转眼空地道理;“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谢公亭》),在自然景物地描写中让人得到理性地启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咏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地地位,月亮是典型地文学形象和永恒地主题,也是古代诗人最偏爱地意象之一.而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地李白更是与月情缘难分,在他留下地近千首诗中,就有三、四百首与月相关,这在历代诗人中是绝无仅有地.而在这些诗中,他所创造出地瑰丽多姿,韵味清逸地艺术境界和体现地张扬个性,伸张主体意志地精神以及不合流俗地高雅情怀,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说,是李白地月亮诗使中国月亮文化走向了成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月下独酌》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全诗翻译:其一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其二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其三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詩歌中的月亮意象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這是李白出蜀的一次壯遊。

荊門山,位於湖北宜都縣西北,自古有楚蜀咽喉之稱。

李白自蜀出三峽,一路上縱情觀賞崇山峻嶺,向著荊門山外而來,景色逐漸變化,直至楚國,曠野平原,頓時開闊,「山隨平野盡」,正是另一番的景色,這是景象流動變化之描述。

「江入大荒流」,又見滔滔江水,順著無際的原野奔流,顯出了空間的遼闊,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

渡過了荊門外,江水逐漸平緩,晚上,月影倒映水中,有如高空飛來的天鏡;白天,雲影變化無窮,出現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一方面以水中明月,襯托江水之平靜,另一方面又以雲彩變化,襯托江岸之遼闊,一動一靜之間,使李白真切感受到迥異於蜀中的楚國風光,也因此懷念起情感深摯的故鄉水。

這個生養他的故鄉水,在他遠遊之際,仍戀戀不捨送他千萬里,益見他身處異地,心懷故鄉的思鄉情懷,以濃厚的惜別之情結尾,餘韻無窮。

李白與月亮相關的詩作舉例:@〈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怨情〉:美人捲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詩仙李白死亡之謎唐代,一個中國歷史上輝煌隆盛的朝代,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繽紛閃耀的時期,降生了一位被貶入凡間的仙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皎洁的爱恋——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内容摘要:后人想起李白,便会想起月。

李白是诗中的仙人,千古独步;但若无明月与之相伴相生,仙气便会顿减。

李白爱月,如同爱美人,是一种由形入魂的爱。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毫未觉悟的人和大彻大悟的人最幸福。

前者是对痛苦一无所感,后者是对万缘看破万下。

李白,恰好有了文人最敏感的特质和最难解的情绪,所以,他对痛苦有着最纤细的感知,因而陷入了痛苦设下的无可逃避的困境,所以他最痛苦。

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不能逃避之时,人的第二本能就是喊痛,所以李白想哭。

他的泪,无人懂。

他的爱,无从寄。

他唯有将一腔心事说给天边月。

对李白而言,明月是友人、爱人、故乡、理想的集中化身,月与他的生命同在。

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个性,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月亮这一自然物象与自己内心早已形成的认识相结合,达到“我心中有月,月中有我心”的境界。

李白爱月,是穿越时空之爱。

他的月亮,看透古今、转遍关山,有着沧海桑田的沉厚博大,给人以物我两忘的清凉与宁静。

李白在咏月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幽冷而静谧的月光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李白用他无与伦比的浪漫瑰丽的诗句,对明月倾诉着最为皎洁的爱恋。

关键词:李白明月知己爱物我两忘正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明月知我心。

如果你找不到知音,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理想,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故乡,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亲人,就找月亮……月亮,是一个万能的倾诉对象,是一个永远的梦中情人,是一面清透的心灵之镜,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永恒不变的情,高远深邃的愁。

月亮是无知无情的,月光是不可称量的,月色是不可久住的,但又是可以真实感知的。

李白作为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临风独立在诗歌艺术的巅峰,他的仙风侠骨、高洁志向、寂寞幽思,都需要一个听众来聆听、需要一个幻境来沉醉、也需要一个表征来展现;所以,他也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月亮,而且越爱越深。

月亮就是月亮,是人们赋予它情感的色彩;自然就是自然,是人们自顾地对之抒怀;所以,文人笔下的意象,都有作者独有的个性在。

李煜的春水,就是李煜的愁思;李白的月亮,其实就是李白。

李白的月亮在不同地点出现,因为李白游历甚广;李白的月亮在不同时间出现,因为李白在不同时间苦思冥想;李白的月亮以不同形态出现,因为李白那起伏不定的心情;李白的月亮以不同身份出现,因为李白的情感需要不同的寄托……李白的月亮越来越复杂,是因为李白的思想越来越深刻;所以想读懂李白的月亮,要先读懂李白。

所谓作文先做人,其实反之亦然,读文也要先读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却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他将诗写得登峰造极,却不想以诗人身份终老此生,而是想把诗作为敲门砖,以敲开朝廷的政治大门,一展理想抱负。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终于有了机会。

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但唐玄宗没有赏识到他的政治才能,而只把他看作写诗以供歌唱娱乐的文人。

在京仅三年,李白就弃官而去,继续他的流浪。

关于他的死,北宋梅尧臣在悼念李白时,曾写下这样的诗:“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钩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一手弄月身翻然。

”可谓生时常咏月,死后伴月眠。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据我国前辈学人对李白诗的自然意象统计,明月意象共出现76次,居于天、地、日、月、云、雪六种运用最多的天象类意象之前列,而提到月的诗句不下400处。

李白对月亮的爱,究竟如何呢?一、由形入魂之爱李白爱月,如同爱人,是一种由形入魂的爱。

李白诗中的月亮有圆有缺、如盘似钩,便似美人时笑时嗔,可谓千姿百态;李白诗中的月亮依山傍水、云端石上,又如美人巧倚新妆,堪称风情万种。

此种爱,是一种流于表面形式的爱,如同与人初识,只是一种于美的常规欣赏,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独到新颖。

如《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对月亮仅有颜色与形状的描写,赞美月亮像玉盘一样又白又圆,像镜子一样明亮。

看到月亮,李白不禁联想起古代神话说:“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呢?月亮不仅给人以美的观感,更能给人宛若仙境般的奇妙想象。

这些诗句妙在符合儿童的观察特点,善于进行丰富联想,余外并无醒目惊心之处。

或者可以看出诗人隐约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李白和月亮也是青梅竹马的……与人相交日久,交流方式也会不停变换,则认识也会重新定位。

于是李白与心中的月亮变换不同形式,进行了由形而魂的深度交流与沟通。

李白的月亮,不仅形美,神韵亦美,是以李白终其一生,对月一见钟情,且日久弥坚。

两人初交,难免游玩之心,故李白亦曾“玩月”:“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

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诣绮裘,乌沙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诗中的月亮,仅仅是相陪游戏的玩伴,在诗人的眼中,也仅仅是像玉钩一样又白又细的美好形象而已,并没有内心的相应共鸣。

既为玩伴,难免时时相约,于是不见时渐生出想见之期待:“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zhī] 鹊楼。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乘夜挂席,渭水泛舟,等月月不来,乌云遮天,无奈之心如江水自流。

舟也随波逐流,瞬间就漂到长安城西头。

月亮恰如小玉钩,挂在蓝蓝的天穹。

月光如水,一掬满怀,可是游玩的心情却消失的一丝丝都没有。

只看到高高的鳷鹊楼的身影在月亮的金波里,晃晃悠悠。

与人相约,伊人却姗姗来迟,喜悦之情皆化作淡淡轻愁。

李白已时时不自禁地开始想念月亮了。

能作掌上舞的,并不只是赵飞燕,月光的身姿比她更柔美、舞步比她更轻盈、情意比她更缠绵。

能与月共舞者,唯有李白。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

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

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

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

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

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独酌》)李白与他的恋人,在春草芳林中,闲歌曼舞,心神相通,忧愁不再。

月亮不仅是李白的亲密爱人,更是可以把酒相对的良朋知己。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诗人在月光下,既歌且舞。

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诗人的心曲;舞时身影在月光下转动零乱,似与明月共欢。

醒时相互爱悦,醉后才与明月无可奈何地分别。

但这分别也是暂时的,是形式上的,因为那一片月光,早已溶进了诗人的生命里,与诗人合二为一!——诗人真诚地和月相约:月,我愿与你结下永远忘却世情的交游,相约会在遥远的银河!这难道不是情侣之间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誓言吗?这难道不是知心好友重神交不重形式的灵犀相通吗?后人想起李白,便会想起月。

一如想起观音,便想起她手里的净瓶。

没有大慈大悲智慧水,观音还是观音吗?李白是诗中的仙人,千古独步;但若无明月与之相伴相生,仙气便会顿减。

唐玄宗可以爱闭月羞花的杨贵妃,因为她是昭阳殿里第一人;汉武帝可以爱绝世独立的李夫人,因为她是倾国倾城的来处。

他们的爱,可谓千古风流。

但他们的爱,都是在身边的活色生香,仅供玩赏爱怜;与李白相比,未免多了几分烟尘气。

唯有李白的爱,美丽多情且高洁清远,可以伴他一时之欢,更可以令他仰望终身。

皎洁的明月是值得李白对她一往情深的,同样,孤高而又天真的伟大诗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恋人。

二、穿越时空之爱人对自然、宇宙的探索与追问,与生俱来、永远不灭。

广漠无垠的宇宙,引人遐思,同时也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随之而来的茫然。

人不仅要在社会和人生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还要在茫茫宇宙中探寻整个人类的未来,这种最为深刻、永恒的思考常常使人感伤和痛苦。

李白是一个超然物外的天才诗人,这种困惑于他而言,更是如影随行,无时不在。

诗人本已对命运有着困惑的追问,对月举杯,更不免想起宇宙人生的难解之谜。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向天一问,可谓妙绝,古往今来有几人能作答?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令人神往,更令人迷惑。

这种深刻的追问,古人没有留下答案,他自己不能解答,同时代的人亦不能为他解惑。

于是,李白再次将目光投向浩渺夜空。

人生有限,月光却可穿越时空。

兴亡更替、人事代谢,都已如流水般逝去,或许他们都曾有过和自己一样的感慨吧!于是李白释然了:月亮啊,我与你在此时此地相爱,何必定要生生世世相守?只要在唱歌饮酒之时,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美好就在当下,瞬间即是永恒。

明月在天我仰头,举杯便见月在手。

无奈饮下杯中影,依旧一片相思愁。

在与明月的神思交会中,李白痛并快乐着,不禁想胁生双翼,飞上九天去与明月相会。

那意中人的居所,应该是琼楼玉宇,一片清宁吧?意中人的抚慰,应该是可以化解我所有的忧愁吧?“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在长风万里、秋雁南来之时,李白酣饮高楼,诗歌亦清发隽秀,不是正可以献给意中之人吗?于是,他满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一解相思之苦。

然而,他是不得展翼的鹏鸟,不能直上青云。

而这一片相思,更无可排解。

他想抽刀砍断江水,然而江水更猛奔流;他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算了,不如明天依旧驾舟漂流吧,我仍旧可以以水为镜,近赏你的倩影。

这是李白与月的一次近距离相约,他要与月冲破这天人之隔,他要真真切切地拥月入怀、揽月在手,但终于不可避免地在失望中结束。

月光下,李白孤独地站着。

然而,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的,又岂止是这一片痴情呢?明月,慰李白忧思苦绪,更令李白相思入骨。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李白的月亮,因复杂而更见其美丽,因朦胧而更显其幽深。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