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6年第1期总第87期
HUNDRE D SCHOOLS I N ART
110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1-0110-03
论琵琶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朱苏华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本文将琵琶及其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置于中华文化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探
讨,从琵琶的名称和形制、演奏姿势和方式、乐曲表现内容三个方面的发展演变,阐述了琵琶
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琵琶;发展历程;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The D evelop m en t a l Course and Cultrura l Con ten t of P i pa
ZHU Su-hua
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 ogy)研究音乐的本体以及形成
这些音乐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缘由,这给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带
来了积极的影响,并促使其开始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
在整体的文化框架中进行探讨①。琵琶(p i pa)是由外来的曲
项琵琶吸收了中国汉琵琶的长处,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古老
的弹拨乐器。纵观琵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它是我国汉族中
原音乐文化与西域国家及边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融合的产
物,体现了集各民族之精华并以汉族特色为主的音乐文化②。
据此,本文将琵琶及其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置于中华文化
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探讨,从琵琶的名称和形制、演奏姿势和方
式、乐曲表现内容三个方面的发展演变,来阐述琵琶的发展历
程及其文化内涵。
一、名称和形制的发展演变
1、名称的来源及演变
最早出现的秦琵琶,诞生时叫作“弦鼗”,在有了琵琶之
名以后,才被改称为秦琵琶。据史料记载,琵琶的称谓始于我
国汉代,汉武帝派遣乐工参考琴、筝、筑、箜篌等木质弦乐器,
制作了一种圆盘、直柄、四弦、十二柱的乐器,当时取名为琵
琶,即后世所称的汉琵琶。
不过,汉代文献中涉及到琵琶这一乐器时,都写为“枇
杷”,可见琵琶最古老的第一个称呼是“木”旁的“枇杷”,而这
个名称显然无法用实义来解释。另外,琵琶在古代还曾被称
为批把、鼙婆和鞞婆等,且上述所有琵琶的异名都是无法拆开
的“异字同音”词,这又完全不同于我国古代以单音命名乐器
的传统。由此推断,对琵琶名称的来源,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外来词的“音译”③。
琵琶这一名称经历了由统称抱持式弹拨乐器到专称曲项
琵琶的演变历程。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是多种抱持式弹拨
乐器的总称。直到唐代以后,琵琶才成为曲项琵琶的专称。
2、秦、汉琵琶的形制演变
秦琵琶与汉琵琶皆为我国本土乐器,形制上共有圆盘直
柄,但秦琵琶无品无柱、弦数不详,而汉琵琶则为十二柱、四
弦。经过历代的演变,秦琵琶发展成以三弦为代表的无柱弹
拨乐器,而汉琵琶发展成阮、月琴和秦琴等有柱弹拨乐器。
3、曲项琵琶的形制演变
(1)、曲项琵琶向曲项多柱琵琶演变
现认为曲项琵琶发源于伊朗,以梨形音箱、曲项、四弦、四
柱为形制特征。据考证,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传入
中国北方,并于公元551年前传到南方④。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的大迁移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曲项琵琶在唐代得到空前发展。基于梨形音箱的优美造
型,曲项琵琶充分汲取了汉琵琶多品柱的特点。晚唐至宋代,
曲项琵琶逐渐向曲项多柱琵琶发展,进而两者共存。宋元时
期,琵琶广泛应用于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伴奏,故将琵琶扩
①
②
③
④
参见周显宝著《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音乐研究———应用民
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一文,载于《音乐研究》,2002年,
第4期。
参见陈惠清著《琵琶艺术发展完善的历史轨迹》一文,载于
《音乐研究》,1996年,第4期。
参见孟文涛著《“琵琶”之为名是外来词音译的考证》一文,
载于《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1期。
参见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年版,第129-131页。
11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6年第1期总第87期
HUNDRED SCHOOLS I N ART
大音域、增加品柱更是势在必行。到了元代,新型曲项多柱琵
琶已完全取代了曲项琵琶。
(2)、曲项多柱琵琶向现代琵琶演变
明清时期,琵琶形制为四相十品(即十四柱)或四相十二品(即十六柱)。这种形制的琵琶尽管运用平均律,但是有第七品与第十一品两个特殊的品位,在琵琶常用的小工调(D 调)中,它们发出的音是中立音(3/4音)↑4(↑Fa )和↓7(↓Si )。然而,传统琵琶的柱位设计存在局限性,它只适应于D 调,不能自由转调。
于是,随着琵琶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对柱位的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刘天华等演奏家首先将旧琵琶的十二品增加为十三品,变旧七品为新七品与八品,同时将旧十一品降低了1/4音。结果是,去掉了中立音,柱位就完全符合十二平均律①。30年代,程午加先生根据十二平均律的要求,试制了六相十八品琵琶。50~60年代,平均律半音品广为应用,并出现了六相二十四品和六相二十五品琵琶。至此,琵琶完成了由古代琵琶到现代琵琶的演进历程。
二、演奏姿势和方式的发展演变
1、演奏姿势发展的四个阶段
总的来说,琵琶的演奏姿势经历了从首向左下方斜抱、横
抱、首向左上方斜抱到竖抱的四个阶段②。
根据《敦煌乐伎》中所收集的大量琵琶壁画,推测北朝时期琵琶采用首向左下方斜抱为主、首向左平方横抱和首向左上方斜抱为辅的抱持方法。
隋唐时期,琵琶的抱持方式逐步发生了改变。隋代琵琶多为首向左下方斜抱,少数以首向左平方横抱。唐代是我国琵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从初唐到晚唐,首向左下方斜抱逐渐被首向左平方横抱所替代,并且倾向于首向左上方斜抱。五代、宋元时期,琵琶多为首向左上方斜抱。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琵琶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此时琵琶已完全定型为竖抱的演奏姿势,这是中国琵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2、演奏方式发展的两个阶段
很多的史料记载和图片都证实,中国本土的秦琵琶、汉琵琶皆为指弹。可以说,指弹是中国抱持式弹拨乐器演奏方式的一种传统。
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曲项琵琶则用拨弹。直到唐代末期,拨弹仍是曲项琵琶占主流地位的演奏方式,当时所用的拨子有木拨、铁拨和兽骨拨等。
唐贞观年间,曲项琵琶出现了指弹的演奏方式。宋代,拨弹与指弹两种演奏方式并存。元代以后,拨弹渐少,而指弹增多。至明清时,指弹完全取代了拨弹的地位。由此可见,琵琶的演奏方式经历了由指弹到拨弹再到指弹两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三、乐曲表现内容的发展演变
1、汉族音乐对乐曲表现内容的影响
曲项琵琶具有拨弹、音量大和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成为唐
代宫廷燕乐大曲的领奏与主奏乐器。琵琶曲有的以描述边塞
生活为内容,曲调悲哀凄凉,并保留了西域音乐原有的风格③;有的以表现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为主题,节奏明快,乐曲多由歌舞音乐加工改编而成,如《凉州》、《六幺》和《霓裳羽衣曲》等。随着唐代燕乐的盛行,汉族传统乐器与外来少数民族乐器逐渐融为一体。在这期间,曲项琵琶的演奏特色则由原先的粗犷豪放向汉族细腻含蓄的传统风格发展。
作为唐代宫廷燕乐支柱的琵琶艺术,在明清时期又以民间音乐的形式再度崛起。由于琵琶常为歌舞、戏曲和说唱的伴奏乐器,故琵琶曲多来源于民间的声乐曲牌和器乐曲牌。民间艺人和文人雅士对这些曲牌进行了仔细琢磨和反复加工,将原曲旋律加花或精减、结构扩充或压缩以及将原曲中的过门、衬腔演化为乐曲的一部分,最终使曲牌演变为器乐性较强的琵琶曲。
清末,古代琵琶曲和当时创编的琵琶曲得到系统收集、整理和出版。就乐曲的总体艺术风格而言,这些琵琶曲可以分为文曲和武曲两大类。其中,文曲以简朴动人的优美旋律表达了深刻的内在情感,格调细腻,如《月儿高》、《塞上曲》和《夕阳萧鼓》等。武曲则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表现了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内容,气势宏伟,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和《海青拿天鹅》等。
2、西方音乐对乐曲表现内容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和中国新音乐文化的诞生,涌现了以刘天华、朱英和王露等近代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全新创作,力图“以西为师、改进国乐”。在这些创作乐曲中,有的内容比较古雅,如《秋宫怨》、《长恨歌》和《潇湘夜雨》等;而更多的内容则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如《歌舞引》、《改进操》和《留东秋感》等。
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我国音乐院校作曲理论教学基本上采用了西方音乐体制,普遍缺乏传统民族音乐创作。于是,专业琵琶演奏者自己动手,以典型的器乐语言,将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外歌曲和乐曲编写成“改编曲”与“移植曲”,如《浏阳河》、《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故乡的太阳》和《月光变奏曲》等,这无疑给琵琶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令人欣喜的是,琵琶的创作于60~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作品。与前述改编曲和移植曲不同,这些作品内容上结合时代要求和群众的美学情趣,方法上借鉴现代多声创作的技术经验和结构原则,并对琵琶演奏技巧和琵琶语言予以大胆创新。乐曲表现内容较为广泛,比如,《花木兰》、《狼牙山武壮士》描写历史题材;《草原小姐妹》、《渭水情》反映现实生活;《火把节之夜》、《彝族舞曲》表现民俗风貌。
3、乐曲表现内容的新发展
①②③参见吴犇著《传统琵琶的特殊品位对乐曲的影响》一文,载于
《中国音乐》,1986年,第2期。
参见孙星群著《琵琶抱持法分段析》一文,载于《音乐艺术》,1989年,第1期。
参见曹月著《琵琶的诗性和诗性的琵琶———从〈琵琶行〉中解读唐代琵琶文化》一文,载于《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