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需掌握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需掌握的内容
一、古代中国与希腊自然观比较。1、地理环境影响自然观。中国位于资源优越却与世隔绝的东亚地理环境中,周边的环境却不利于异质人口的大量繁殖,也不用担忧被周边的异质人口和异质文化同化。希腊土地贫瘠,地形险恶,全境80%以上布满巴尔干半岛特有的崇山峻岭和深峡险谷,人口的相当比例能脱离农业,集中到城市中生活,为科学研究创造条件。2、从“道,可道,非常道”说起。与古希腊相比,中国少了一种对自然事物的精细描述方式。在对自然规律的可言说性质上,古代中国不清晰,追求模糊,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倾向于突出其神秘性,少了客观性。而古希腊在这方面则较清晰,追求自然规律的可言说,有一种确定性。3、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观中的创新因素。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注定了其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轮回中涅磐又重生的命运,长久下来人们形成了一种世界是个大轮回的自然观,觉得道是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的,并且它“非常道”,故无需去发现去研究。希腊的社会形式是城邦民主,公民有权通过公开的辩论追求真、善、美,很少束缚和禁区。4、知识的掌管者决定民主的自然观。中国古代产生的帝制自然观,奉行愚民政策,知识只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而古希腊采用拼音文字,使得知识不再为特权阶层垄断。有知识、有觉悟的全体市民和王权、贵族的对峙,使希腊社会产生了民主的自然观。5、其他自然观差别简述。首先是自然哲学方面,古代中国在五行和阴阳学说上有重要的理论推理,但是没有为了理论而沉湎于抽象的推理,也不具有种类繁多、比较极端的理论。古希腊则有重要的理论推理,为了理论而沉湎于抽象的推理,同时又种类繁多的、鼓吹极端的见解。辩证法方面,古代中国对辩证法中的某些辩论技巧和合法性感兴趣,更注意系统和关系。而古希腊则对形式逻辑和对论证的纯抽象分析感兴趣,更注意部分和结构。哲学科学风格上的总倾向,古代中国更关心社会和价值,更注重实效,更关心可行与可被利用的东西,追求圆满、中庸的解释与答案不大关心基础性的问题,也没有为了理论而追求抽象思维的观念。古希腊则更关心自然和人的认识本身;更专注于基础性问题,有为了理论而追求抽象思维的观念,追求极端、激进的答案。古代中国哲学服务社会的特征更强,而古希腊认识自然本身的特征更强。自然的始基古代中国比较无形,注重关系和功能。古希腊比较有形,注重本体和结构。6、两种自然观的共性。虽然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自然观有如此多的差异,但他们也有很强的共性。这些共性表现为以下几点:总体上都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统一的;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并且认为这种演化都是从某种混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
二、机械论自然观的内容、产生原因与背景及影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产生的原因是:1,新兴科学的哺育与牛顿的贡献。早期的机械论自然观把科学作为直接载体, 蕴含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近代前期自然科学主要是力学得到充分发展, 力学的辉煌成就引导人们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客观世界2,机械的大量使用。由于钟表, 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流行, 使得人们倾向于用力学的或机械论的观念看待一切, 甚至把整个宇宙也看成是一只硕大的机械钟。3,新哲学体系的提炼。产生的背景(P36页);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机械论自然观的统治作用,机械论自然观与还原论,它是自然观发展中的一次进步, 第一次将自然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在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自然观。
三、评价作为方法论的还原论。方法论的还原论是科学认识与研究所必需的方法论手段。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实质上是一种还原论的方法论。这种还原论的方法论不仅体现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纲领之中,而且还体现在它的根本原则和累积式的科学进步模式之中。
首先,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知识“合理重建”的纲领是一个还原论的纲领。他们所谓的科学知识的“合理
重建”,就是试图揭示科学知识和感觉经验的逻辑关系:表明科学概念可以还原为感觉经验的概念,科学理论可以还原为基本的经验命题。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根本原则,即“经验证实原则”显然是以还原论为前提的。因为逻辑实证主义者假定科学理论可以还原为基本的经验命题,所以他们认为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再次,就科学发展模式来说,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国套箱”式的直线累积发展模式,同样也是还原论的。毫无疑问,逻辑实证主义者采用自然科学中的还原论方法,尤其是数学与物理学的方法,力图使科学哲学做到概念明确、分析严密、具有高度的确定性,使之成为一门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学科,这种尝试当然是雄心勃勃的,而且这对于深化科学哲学乃至整个认识论的研究,的确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逻辑实证主义的还原论的方法论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困难:第一,尽管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但是它的内容广泛地涉及到人、社会历史和文化,因而属于人文学科。第二,历史主义者用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观察渗透理论”,从而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者强调的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的截然区分及其纯粹的观察或经验基础。第三,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描绘的直线累积发展的科学进步模式并不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的历史,他们只看到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一面,忽视了科学发展的间断性和革命性的另一面。
四、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它经历了从古代朴素自然观、17—18世纪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到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科学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科学化。20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他包括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形成;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现代辩证自然观的确立;当代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出现四个历史进程。
五、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P46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人能够主动作用与自然、改造自然,而自然又往往会对人的作用产生反作用甚至是报复,因而导致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的形成。人是由自然界分化产生的,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2、人与自然走向对立:原始文明是向自然神顶礼膜拜;农业文明时候是人对自然的初步开发;工业文明时候是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3、人与自然对立的后果是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六、试论生态危机是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造成的直接后果。人是追求无限的有限存在者。对无限性的追求集中表现为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对最高价值的追求。可见价值观指导着人之追求无限的方式和方向。而价值观即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追求无限的方式和方向,并造成不同的文化后果。因此说,当今的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涉及现代人的人生价值选择问题。具体来说,是近代以来西方人的价值观追求在推动人类文明迅速进步的同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西方近代价值观是从反对中世纪的价值观出发的。中世纪创造的物质文明不高但是精神文明水平很高。经过文艺复兴,“凡人的幸福”得到肯定,西方文化向人道化和世俗化转变,开始冲破中世纪的价值观。总之,人是目的。这样就确立了近现代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基调。怎样运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