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诱变育种
合集下载
第九章 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
43
密闭、 低温 避光
154
室温、避光
二、诱变的方法
1.化学诱变剂要配成溶液,用浸渍法、涂抹法、 注入法、熏蒸法、施入法。 2.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安全问题, ②防止处理后的继续反应,所以要终止反应; ③处理时的T、浓度。
第三节
倍性育种Ploidy eeding
一 、多倍体育种
(一)、多倍体的概念及种类 1.通过使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来培育新品种的 一种育种途径。我们称之为多倍体育种 (Ployploid Breeding) 2.多倍体的种类: 同源多倍体(autoployploid)、 异源多倍体(alloployploid) 同源异源多倍体(auto- alloployploid)。 见图10-1
多倍体产生方式 (G.Ledyard.stebbins.1971)
George Ledyard Stebbins, Jr. (January 6, 1906 – January 19, 2000) was an American botanist and geneticist who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 4.常用的化学诱变剂:
• ①烷化剂:能使生物DNA分子上的H原子烷基 化从而改变其性状,EMS、DES、芥子气等…… • ②碱基类似物;以假乱真,充填到DNA分子之 中,使DNA复制时发生偶然上的配对错误,从 而引起突变。T的类似物Bu,A的类似物AP,U 的类似物MH...... • ③其它诱变剂,HNO2对生物大分子有脱氨作 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复制错配对等
主要果树作物辐射诱变照射剂量
诱变育种
3 )营养器官照射:用枝条、块茎、鳞茎、球茎
、块根、幼芽等进行辐射处理。
照射处于活跃状态的新生组织,效果较好; 受照射器官内芽原基所含的细胞越少越好;
组织充实、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芽条,照
射后易于成活。
4 )花粉照射
先将花粉收集于容器内,经照
射后立即授粉(适合花粉生活
力强,寿命长,花粉量大);
或者直接照射植株上的花粉( 田间照射、上盆后进行室内照 射、切花照射)。 优点:很少产生嵌合体
病性、枝型、叶形、果色、果形等大量的变异。诱变频
2、育种程序简单,变异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诱变多为一个主基因的改变,后代稳定快。 如一、二年生草花, F3 可稳定,3-4年即可出 品种。 园林植物多数采用无性繁殖,变异易固定。
3、可有效改良品种的单一性状,保持其它优
良特性
原因:诱发突变多为点突变。 4 、打破原有的基因连锁,有利于基因重组 5、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改变植物育性
一、射线的种类
物理诱变
x 射线 射线 中 子 射线 射线 紫外光 激光
各种射线的特性 射线 紫外 线 源 低压水银灯 性质 低能非电 离辐射 不带电荷 不带电荷 带负电荷 不带电荷 危险性 危险性较小 必须的屏蔽 玻璃即可 透入组织的深度 很浅 很多厘米 几毫米到很多厘米 几个毫米 很多厘米
6、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以掌握,有利突变频率较低
突变位点随机;突变方向偶然(有益或无益)
7、改良的性状有限 诱变往往是点突变,对某些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改 良作用不大。 8、变异性状具不稳定性 诱发的突变有时会发生逆突变,使已产生的突变又恢 复成原来的性状。 容易产生嵌合体,不利于性状的稳定。
近年来,诸如激光、电子束、微波等新的诱变 剂也开始在育种上应用。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
《诱变育种》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诱变育种的应用
农业育种
抗逆性改良
通过诱变育种,可以培育出抗旱 、抗盐碱、抗病虫害等具有较强 抗逆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 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品质改良
诱变育种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特性,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 、纤维长度等,提高农产品的营 养价值和加工性能。
02
加速育种进程
03
解决传统育种局限
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提高突变频 率,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 期。
传统育种方法难以实现的一些性 状改良,如抗病、抗虫、抗逆等 ,可以通过诱变育种实现。
诱变育种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发展
自20世纪初开始研究诱变育种,经历 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最早的诱变育 种实践可以追溯到1927年美国科学家 通过X射线处理烟草种子,成功获得 了突变体。
DNA损伤修复机制包括同源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等。这些修复机制在维持基因组 稳定性和防止突变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因突变与表型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包括 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这些突变可 以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 而影响表型变异。
表型变异是指基因突变导致的个体或 群体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可 观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的适 应性、生存和繁殖能力产生影响。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或生 物诱变剂诱发遗传物质发生突变,从 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 方法。
特点
突变率高,可创造新的遗传资源;可 大幅度改良品种性状;方法简单易行 ,适用范围广。
诱变育种
(一)选择材料的原则 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 杂合子材料; 易产生不定芽; 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
(二)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1. 科、属、种的敏感差异; 2. 品种间敏感差异; 3. 不同发育阶段差异; 4. 不同组织器官差异。
(三)影响植物材料敏感性的因素
1、氧:如果使种子或植物在完全无氧的空气中受 照射,则诱变效率可以提高,而染色体损伤相对 减少。如希望产生较多的染色体畸变,最好在有 氧的条件下处理。 2、含水量:在种子辐射处理时,欲得到较高的诱 变率,可将种子含水量调到1.3——1.4%左右;如 希望得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则可钭种子含水 量降低水平。
1. 2. 3. 4. 5. 6. 7.
烷化剂:(EMS、EES、MMS、PPS、 PMS、DES、NEH、NEU、NTG) 核酸碱基类似物:(5-BU、5-BUdR) 丫啶类(嵌入剂):溴化乙啶( Br ) 无机类化合物:(H2O2、LiCl 、MnCl2 、 CuSO4 、亚硝酸) 简单有机类化合物 异种DNA 生物碱 (秋水仙碱)
hv
康普顿Compton散射:
其过程与光电吸收不同。能量相当高的光子与物 质作用时,产生比光电子能量高得多的反冲电子和能 量减弱的散射光子。反冲电子在穿过物质时能引起电 离,同时散射光子根据本身的能量值也可由于光电吸 收或新康普顿散射而与物质相互作用。 hv
电子对的产生:
光子能量大于1.02百万电子伏的硬射线能 与原子核相互发生作用,结果产生一个正电子 和一负电子,光子整个消失,这叫电子对的产 生。负电子可使介质中的原子电离并消耗其全 部能量。正电子存在的时间很短,当其速度近 于或等于零时,则和一个负电子结合而转化成 光子,这叫光化辐射。
连锁基因的连锁关系很难打破;
(二)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1. 科、属、种的敏感差异; 2. 品种间敏感差异; 3. 不同发育阶段差异; 4. 不同组织器官差异。
(三)影响植物材料敏感性的因素
1、氧:如果使种子或植物在完全无氧的空气中受 照射,则诱变效率可以提高,而染色体损伤相对 减少。如希望产生较多的染色体畸变,最好在有 氧的条件下处理。 2、含水量:在种子辐射处理时,欲得到较高的诱 变率,可将种子含水量调到1.3——1.4%左右;如 希望得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则可钭种子含水 量降低水平。
1. 2. 3. 4. 5. 6. 7.
烷化剂:(EMS、EES、MMS、PPS、 PMS、DES、NEH、NEU、NTG) 核酸碱基类似物:(5-BU、5-BUdR) 丫啶类(嵌入剂):溴化乙啶( Br ) 无机类化合物:(H2O2、LiCl 、MnCl2 、 CuSO4 、亚硝酸) 简单有机类化合物 异种DNA 生物碱 (秋水仙碱)
hv
康普顿Compton散射:
其过程与光电吸收不同。能量相当高的光子与物 质作用时,产生比光电子能量高得多的反冲电子和能 量减弱的散射光子。反冲电子在穿过物质时能引起电 离,同时散射光子根据本身的能量值也可由于光电吸 收或新康普顿散射而与物质相互作用。 hv
电子对的产生:
光子能量大于1.02百万电子伏的硬射线能 与原子核相互发生作用,结果产生一个正电子 和一负电子,光子整个消失,这叫电子对的产 生。负电子可使介质中的原子电离并消耗其全 部能量。正电子存在的时间很短,当其速度近 于或等于零时,则和一个负电子结合而转化成 光子,这叫光化辐射。
连锁基因的连锁关系很难打破;
第09章 诱变育种
二、化学诱变剂处理方法
常用方法浸泡法,另外有注射涂抹、熏蒸法 等。可处理种子、茎、叶或花序部分,但根系对 药剂敏感,不能从根系吸收诱变剂。
不同诱变剂诱发的突变类型和频率是不同的。 注意诱变剂的浓度,处理持续时间。
化学诱变剂特点:
1. 诱发突变率较高(点突变),而染色体畸变 较少
2.具有一定专一性,对处理材料损伤轻,有的 诱变剂只限于DNA的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变异 3.需要渗透组织内部具有局限性(腊质化角质化) 4.方便成本低,但具有致癌的危险性
• 思考题 • 1、主要物理诱变剂的种类、辐射源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 2、试述辐射诱处理的材料与相应的处理方法? • 3、什么是照射强度和剂量强度?其单位是什么?如何进行新旧单位
的换算?
• 4、如何确定最适宜的辐射剂量? • 5、主要化学诱变剂的种类、性质和诱变原理是什么?使用中应注意
哪些问题?
图7-1嵌合体的形成方式
诱变育种的实例
瑞典由Bonus经X射线处理育成的矮秆抗倒 的Pallus,中国育成的盐辐矮早三。 大麦对白粉病抗性是用诱变方法获得了抗 性基因ml-o, ml-o基因对白粉病免疫的, 该基因与坏死斑点性状紧密连锁。 各种作物经常诱发早熟突变体,如早熟大 麦突变体Mari品种的熟期提早8d。
4.敏感部位
二、诱变剂量的选择
一般在改良个别性状时,处理剂量要求稍 低些(早熟性),若期望产生较多类型的突变体, 则采取较高的剂量(降低株高)。 三、处理群体的大小
突变率是很低的,可能只要万分之一到百 万分之一。
四、种植和选择
通常M1不进行选择。 M2 大群体,选择单株, 但无益突变较多,注意株高、早熟性、抗性。 M2优良株系选择单株。
第三节 理化诱变剂的复合处理
常用方法浸泡法,另外有注射涂抹、熏蒸法 等。可处理种子、茎、叶或花序部分,但根系对 药剂敏感,不能从根系吸收诱变剂。
不同诱变剂诱发的突变类型和频率是不同的。 注意诱变剂的浓度,处理持续时间。
化学诱变剂特点:
1. 诱发突变率较高(点突变),而染色体畸变 较少
2.具有一定专一性,对处理材料损伤轻,有的 诱变剂只限于DNA的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变异 3.需要渗透组织内部具有局限性(腊质化角质化) 4.方便成本低,但具有致癌的危险性
• 思考题 • 1、主要物理诱变剂的种类、辐射源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 2、试述辐射诱处理的材料与相应的处理方法? • 3、什么是照射强度和剂量强度?其单位是什么?如何进行新旧单位
的换算?
• 4、如何确定最适宜的辐射剂量? • 5、主要化学诱变剂的种类、性质和诱变原理是什么?使用中应注意
哪些问题?
图7-1嵌合体的形成方式
诱变育种的实例
瑞典由Bonus经X射线处理育成的矮秆抗倒 的Pallus,中国育成的盐辐矮早三。 大麦对白粉病抗性是用诱变方法获得了抗 性基因ml-o, ml-o基因对白粉病免疫的, 该基因与坏死斑点性状紧密连锁。 各种作物经常诱发早熟突变体,如早熟大 麦突变体Mari品种的熟期提早8d。
4.敏感部位
二、诱变剂量的选择
一般在改良个别性状时,处理剂量要求稍 低些(早熟性),若期望产生较多类型的突变体, 则采取较高的剂量(降低株高)。 三、处理群体的大小
突变率是很低的,可能只要万分之一到百 万分之一。
四、种植和选择
通常M1不进行选择。 M2 大群体,选择单株, 但无益突变较多,注意株高、早熟性、抗性。 M2优良株系选择单株。
第三节 理化诱变剂的复合处理
诱变育种课件
二、诱变育种的本质
提示:杂交 育种的本质 是基因重组
key:基因突变
物理诱变剂:Y射线、X射线、 β射线和中子
基 因 突 变
化学诱变剂:烷化剂,碱基 类似物,抗生素等化学药物
三、诱变育种的特点及优缺点
诱变育种的特点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优点:可 提高突变频 率,加快育 种进程,获 得所需要的 优良性状。
航天育种
• 由于太空处于微重力状态,高真空、中离 子、真空射线及太空中的交变磁场对种子 产生辐射诱变效应,促使基因突变,培育 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休息一下看会视频
化学诱变育种在鱼类育种上的应用
• 鱼类化学诱变试验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诱变 剂及适宜的浓度和处理方法,得出处理后 发生变异的规律,在育种实践中已有应用, 但尚处于理论和技术的研究阶段。 • 今后研究方向:提高突变效率,研究诱变 方法;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 水生生物辐射与化学诱变育种潜力很大, 前景看好。 练一练吧
当神舟六号航天飞船搭载着两位英雄宇航员成功 返航时,一些特殊的乘客也回到了地球。他们是一些: 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等。 在太空周游了115小时32分钟,返回地球后,搭载单位 的科研人员将继续对它们进行有关试验。 回答: (1)作物种子从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能出现 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 空中的宇宙射线等 辐射后,其 基因 发生变异。请预测 可能产生的新的变异对人类是否有益? 不一定 ,你判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
缺点;经诱 变有害的个 体多,有利 的个体少, 方向难以控 制
四、诱变育种的应用
物理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的方法
园艺植物现代育种技术—诱变育种(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三、辐射育种
植物诱变育种中,目前常用射线种类有X射线、β射线、γ射线、紫外线和中子。利用这些射线照射植物有机体,使之产生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对这些变异进行鉴定、培育和选择,最后育出新品种的一种途径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辐射源
辐射诱变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四、化学诱变育种
化学诱变育种是指采用化学诱变剂,处理一定的植物材料,以诱发植物遗传物质的突变,进而引起特征、特性的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对这些变异进行鉴定、培育和选择,最后育出新品种的一种途径。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化学诱变的操作步骤
药剂配制
药剂处理后的漂洗
药剂处理
试材预处理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五、多倍体育种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诱变育种是人为地采用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选育成为新品种的途径。
诱变育种的概念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一、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1.提高变异频率,扩大变异谱,创造新类型
利用辐射诱发突变,变异频率较自然突变可提高100-1000倍,变异类型多,范围广,并引起有机体形态上、结构上和生理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植物高突变频率和广泛的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离子诱变育种
利用离子注入机将低能重离子注入植物体内,通过离子束能量对生物体的作用,离子本身最终能停留在生物体内,对生物的变异产生重要的影响,起到诱变的效果。
第三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二、诱变育种的遗传基础与类别
诱变育种中根据诱变因素可分为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两类:
物理诱变主要指利用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物理诱变的处理方法又分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
诱变育种
牛佳 11S02802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诱变育种
主要内容 概念 特点 类别 基本过程
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 因素诱发菌种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 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 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 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 提高突变率,扩大“变异谱”、创造新类型
* * *
适于改良品种的个别性状 育种程序简单,年限短 变异的方向和性质不定
诱变育种的类别
物理诱变:利用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 ★ 化学诱变:应用有关化学物质诱发基因和染色 体变异
★
Hale Waihona Puke 辐射育种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辐射诱变的新技术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
诱变育种新技术
微波诱变育种:
①震动引起摩擦 ②具有传导作用和极强的穿透力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
①直接作用 ②间接作用
空间诱变育种:空间环境的显著特点是高真空、 微重力和强辐射。
适宜剂量和剂量率的选择
照射剂量控制
剂量强度: 单位物质吸收的剂量。 照射剂量: 伦琴(R)表示,是X和γ-射线的剂量单位 库伦/千克(Coulomb/Kg),相当于3.876*103R(新) 吸收剂量:拉特(Rad)表示 戈瑞(Gray),相当于1J/KG或100Rad(新) 中子流量:单位平方厘米的中子数(n/cm2),也可用Rad来表示。 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物质的吸收剂量 (R / min)
1.出发菌株的选择: 出发菌株———用来育种处理的起始菌株 ◆出发菌株应具备:
①对诱变剂的敏感性高;
②具有特定生产性状的能力或潜力;
诱变育种
主要内容 概念 特点 类别 基本过程
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 因素诱发菌种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 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 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 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 提高突变率,扩大“变异谱”、创造新类型
* * *
适于改良品种的个别性状 育种程序简单,年限短 变异的方向和性质不定
诱变育种的类别
物理诱变:利用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 ★ 化学诱变:应用有关化学物质诱发基因和染色 体变异
★
Hale Waihona Puke 辐射育种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辐射诱变的新技术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
诱变育种新技术
微波诱变育种:
①震动引起摩擦 ②具有传导作用和极强的穿透力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
①直接作用 ②间接作用
空间诱变育种:空间环境的显著特点是高真空、 微重力和强辐射。
适宜剂量和剂量率的选择
照射剂量控制
剂量强度: 单位物质吸收的剂量。 照射剂量: 伦琴(R)表示,是X和γ-射线的剂量单位 库伦/千克(Coulomb/Kg),相当于3.876*103R(新) 吸收剂量:拉特(Rad)表示 戈瑞(Gray),相当于1J/KG或100Rad(新) 中子流量:单位平方厘米的中子数(n/cm2),也可用Rad来表示。 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物质的吸收剂量 (R / min)
1.出发菌株的选择: 出发菌株———用来育种处理的起始菌株 ◆出发菌株应具备:
①对诱变剂的敏感性高;
②具有特定生产性状的能力或潜力;
第九章_诱变育种
(2)局限 ➢ 有利变异少。 ➢ 难以综合改良。 ➢ 诱变的方向和性质尚不能控制。
株高变矮 果皮变深
熟期变早
辐射引起甘薯叶和块根的变异
作物种类
谷物 油料作物 经济作物 蔬菜 果树 饲料作物 观赏植物
总计
我国植物诱变育种成就 (1966-2001)
1966-80 1981-85
130
42
19
6
第九章_诱变育种
特点
(1)优点 ❖提高突变率,变异范围广。突变率可达3%,比 自然突变高100-1000倍。突变类型多,还可能产 生新基因。 ❖对单一性状改良有效。如早熟性、株高等。 ❖多为点突变和隐性突变,易稳定,育种年限短。
热中子,极早熟大豆哈75-222,比原品种早32 天;原丰早( γ射线,早40天);印度,热中子, 蓖麻早150天(270天→120天);大麦白粉病抗 性基因mlo。
❖ 要求射线能量大、射程远、穿透力要强, 如中子、 χ 、γ等。
❖ 优点是方便,可集中处理大量材料,无污 染(有严格防护)。
60Coγ射线种植房,慢照射
(三) 辐射处理方法
2、内照射:将放射性同位素(P32、S35)直接 引入植物体内,由它放射出的射线在体内进 行照射。
❖ 易造成污染,应用受到限制。 ❖ 优点:剂量低、持续时间长,大多植物都可
➢2003年4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正式 启动。(福建,2005年重大育种专项)
➢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 载试验,在水稻、小麦、棉花、番茄、青椒和芝麻等作物上 诱变培育出30多个品种通过审定,还获得了一些罕见突变材 料。青椒:个头非常大,可当水果。水稻:福建农科院(特 优航一号,II优航一号)、华南农业大学(抗病材料)。
第九章 诱变育种
多为点突变和隐性突变,易稳定,育种年限短。
热中子,极早熟大豆哈75-222,比原品种早32 天;原丰早( γ射线,早40天);印度,热中子, 蓖麻早150天(270天→120天);大麦白粉病抗 性基因mlo。
(2)局限 有利变异少。 难以综合改良。 诱变的方向和性质尚不能控制。
株高变矮
(二)辐射诱变的机理
• 1 、物理作用阶段
生物有 机体内的遗传物质某分 子部位受到不同能量辐 射后,可能产生不同的 核物理效应。 “光电效应”
和“康普顿一吴有训效应”。
而当受到的辐射能量足 以使该电子脱离原子核 吸引 , 则会导致“离子对 生成”。这些变化均是 在物理状态下进行的。
光电效应:入射的光量子把它的全部能量转 移到一个原子体系的电子上,使电子脱离原子 而运动,释放出来的电子统称光电子,光电子 能使与其相遇的原子产生电离。
hv
2、化学反应阶段 当被照射后的遗传物质分 子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后,则形成“离子 对”及“自由基”,其活跃程度大大增强, 带不同电荷的基团极有可能发生分解或聚 合反应,从而导致新的化学成分产生。 由于活的生物组织含有约 75% 的水, 因此水就成为电离辐射的最丰富的靶分子。 直接作用: H2O ------ OH - + H+ 间接作用: H2O ------ OH ● + H● -------H2O2 + HO2 ●
155
第二节 辐射育种
(一)物理诱变剂的种类及其性质
物理诱变剂:各种辐射线。因此,物理 诱变通常称为辐射诱变。 根据辐射线照射植物体后是否引起物质 的电离,可分为电离辐射线和非电离电离辐 射线。目前用于作物育种的大多是电离辐射 线。
χ射线(伦琴射线):最早用于诱变的射线。由x光机 产生的电离辐射线,其能量和穿透力与χ光机的工作电 压有关。工作电压低产生的为软χ射线,穿透力较弱, 适于花粉外照射;工作电压高产生的为硬χ射线,穿透 力较强,适合小块组织、愈伤组织的外照射。 γ射线(丙种射线):是一种短波长、能量高、穿透 力强的电离辐射线。农用γ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60Co、
热中子,极早熟大豆哈75-222,比原品种早32 天;原丰早( γ射线,早40天);印度,热中子, 蓖麻早150天(270天→120天);大麦白粉病抗 性基因mlo。
(2)局限 有利变异少。 难以综合改良。 诱变的方向和性质尚不能控制。
株高变矮
(二)辐射诱变的机理
• 1 、物理作用阶段
生物有 机体内的遗传物质某分 子部位受到不同能量辐 射后,可能产生不同的 核物理效应。 “光电效应”
和“康普顿一吴有训效应”。
而当受到的辐射能量足 以使该电子脱离原子核 吸引 , 则会导致“离子对 生成”。这些变化均是 在物理状态下进行的。
光电效应:入射的光量子把它的全部能量转 移到一个原子体系的电子上,使电子脱离原子 而运动,释放出来的电子统称光电子,光电子 能使与其相遇的原子产生电离。
hv
2、化学反应阶段 当被照射后的遗传物质分 子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后,则形成“离子 对”及“自由基”,其活跃程度大大增强, 带不同电荷的基团极有可能发生分解或聚 合反应,从而导致新的化学成分产生。 由于活的生物组织含有约 75% 的水, 因此水就成为电离辐射的最丰富的靶分子。 直接作用: H2O ------ OH - + H+ 间接作用: H2O ------ OH ● + H● -------H2O2 + HO2 ●
155
第二节 辐射育种
(一)物理诱变剂的种类及其性质
物理诱变剂:各种辐射线。因此,物理 诱变通常称为辐射诱变。 根据辐射线照射植物体后是否引起物质 的电离,可分为电离辐射线和非电离电离辐 射线。目前用于作物育种的大多是电离辐射 线。
χ射线(伦琴射线):最早用于诱变的射线。由x光机 产生的电离辐射线,其能量和穿透力与χ光机的工作电 压有关。工作电压低产生的为软χ射线,穿透力较弱, 适于花粉外照射;工作电压高产生的为硬χ射线,穿透 力较强,适合小块组织、愈伤组织的外照射。 γ射线(丙种射线):是一种短波长、能量高、穿透 力强的电离辐射线。农用γ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60Co、
《诱变育种》课件
04 诱变育种的挑战与前景
面临的挑战
突变频率低
自然突变或诱变处理的 突变频率通常较低,需
要处理大量材料。
突变的不定向性
突变通常是不定向的, 可能涉及多个基因位点, 难以实现精确的基因改
造。
突变的有害性
突变可能导致产生新的 有害基因或丧失原有优 良性状,影响突变体的
筛选和利用。
突变后处理难度
突变后处理工作量大, 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进行突变体的筛选、鉴
定和繁殖。
发展前景
提高突变频率
通过改进诱变方法和技术,提高突变 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定向突变
利用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定向突 变,提高育种精度和效率。
拓展应用领域
诱变育种不仅应用于植物,还可应用 于动物、微生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与其他育种方法的结合
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 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物的生产菌种的改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诱变育种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1927年缪勒发现X射线能诱发果蝇变异后,诱变育种逐渐 成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诱变育种技术 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已成为创造新种质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 手段之一。
发展
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诱变育种 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如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使 得诱变育种更加高效、精准。
案例三:生物诱变育种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结词
利用某些具有诱变作用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处理微生物细胞,诱发基因突变,进而筛 选有益突变体。
详细描述
生物诱变育种常用的微生物包括某些细菌、放线菌等,这些微生物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诱 变作用的代谢产物。在微生物育种中,生物诱变育种常用于抗生素、酶制剂等工业微生
作物育种学-诱变育种ppt
剂量率:单位时间内(小时、分钟、秒等)所受的剂量
诱变育种方法
三 、 诱变处理方法 外照射 物理诱变剂的处理方法: 内照射 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浸渍法、注入法、涂抹法和滴液法、熏蒸法、施入法
两种以上物理诱变因素复合处理 理化诱变因素的复合处理: 物理诱变因素与化学诱变剂复合处理 辐射诱变因素与修复抑制剂的复合处理
M₂代总株数T:
T=n㏒(1-P)/㏒[(1-Pm)+Pm(1-α) ]
n
α:突变分离频率 Pm:M₂代突变穗系频率 P:事先设定的成功概率,指M₂总群体为T时获得至少一个突变体的成功概率 n:从每一M₁代株上采收的种子粒数;采用一粒法时,n=1,采用少粒法时,n=2...
诱变育种方法
M₁代的种植管理 要点:
————2013级农学2班
实验室分析技术
离体鉴定筛选技 术
鉴定筛选抗病、抗逆 (如抗盐碱等)突变 体
诱变育种方法 主要诱变育种方法:
常规法:
诱变处理
早期世代的 种植和处理
其他:基于加倍单倍体体系的诱发突变技术
诱变育种方法
谷物作物
油料作物和 纤维作物
主要诱 变育种 作物:
豆类作物
无性繁殖作 物
Thank U!
作物育种学
————作物诱变育种组员:目录1 2 3
作物诱变育种概述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诱变育种概述
概 念
基 本 特 点
成 就 与 发 展 趋 势
辐射诱变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化学诱变
化学诱变剂是靠各自 的活性基因,靠他们 特有的化学特性直接 与生物分子进行特定 的化学反应,从而引 起生物化学分子性质 的改变。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九章诱变育种
9.4 空间诱变育种
9.4.1 概念:空间诱变育种(又称太空 育种,航天育种)航天育种也称为太 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 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 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 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 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
9.4.2 原理 1 空间辐射:高能粒子 2 微重力 • 随着“神七”搭载物渐渐公布于众,作为
952无性繁殖植物一突变体的分离选择技术组织培养法953诱变育种的成就直接利用合计叶子花大丽花2222荷花现代月季3535小计6666中国诱变诱变育成的园艺植物品种数各种诱变因素育成品种一览表x射线中子激光电子化学诱变复合处理世界总计31466755415146251533444312117中国总计1814297970766520344其中果树林木13146复习思考题请比较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的优点和缺点
9.2.3.3 辐射对细胞、染色体及DNA的作用:
• 对细胞作用 1 细胞分裂活动受抑制或在分裂早期死亡,有机体
生长缓慢。
2 引起细胞膜的破坏
3 使细胞质结构成分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使细胞新陈代谢所需的一些酶失活从而引起细胞 功能的衰退。
4 细胞核显著增大,染色体出现团块,核仁和染色 质的空泡化,使正常的有丝分裂遭到破坏。
重大科研项目的航天育种材料也在人们的 急切关注下,逐一亮相:三峡“鸽子树”, 三清山秀丽槭、青钱柳等濒危植物,大连 普兰店千年古莲种,深圳蝴蝶兰、袋鼠花、 球根海棠等园林植物,都搭乘“神七”太 空遨游。一时间,这些观赏植物相聚“神 七”,在浩瀚太空中经过辐射之后,等待 着植物育种专家的检测和研究。
9.5 诱变材料的培育与选择
(二) 内照射:辐射源被引进到植物体 内部的照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这样吗???用实验结果说明。
以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和内蒙古农科院的‘“Co.一y射线 源进行照射,剂量分别为:0、20、40、60、80、100、120、 140KR,照射时的含水量经水分平衡后为12.5%,水分平衡 是将种子贮存在一个处于半真空条件下的千燥器中,干燥器 内放入甘油占75%的甘油和蒸馏水混合剂。
照射后以玻璃板垂直发芽法,在25士1℃的种子发芽箱内 发芽,根据发芽速度的不同,每日调查发芽数,待种子不再 发芽时测量根长,以求发芽指数。
本试验以VID50(使活力指数下降50%的剂量)作指标,预
测种子繁殖植物的适宜辐射剂量。以活力指数大小代表种子
的活力,活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幼苗生
长势(根长和幼芽长),Gi为发芽指数。
我国于1987年开始进行航天搭载育种,由此育成了大 田作物、蔬菜和花卉作物共50多个物种的300多个优良新 品种。
特点:诱变作用强、变异幅度大、微突变类型多和有益变 异多等优点.
二、辐射处理的方法和剂量 1、辐射处理的方法和部位
①方法:内、外照射两种 外照射: 指被照射的种子或植株所受的辐射来自外 部某一辐射源。如用X光机进行X光照射;用 C060源进行γ射线照射,用原子反应堆、加速器 或中子发生器进行快中子或热中子照射等。
紫外线: 是一种穿透力小的非电离射线。在2500—
2900nm范围内的波长效力最大,因为这是核酸 的最大光吸收区域。因其穿透力有限,在植物试 验中其用途只限于处理孢子或花粉粒。
辐射剂量单位:(自学)
航天育种:
利用太空微重力、高能粒子、高真空、缺氧和交变 场等综 合物理诱变因子进行诱变和选择育种研究。
二、诱变育种的发展概况
Muller用X射线进行果蝇诱变试验 . 1930年以后 大量开展植物诱变育种(小麦、大麦、玉米豌豆、烟草) 1940年以后 开始化学诱变育种 。
1930-1950 辐射育种进展缓慢,一些人就具有怀疑。但 是诱变因素 不断增加,发现了r、B、α中子等辐射因素。
1950-1979 诱变育种受到广泛重视,育成品种101个(大 田作物68个,观赏植物33个)。激光诱变开始应用。“国际原 子能利用”机构成立。
诱变育种的核心: (1)手段-理化因素 (2)目的-诱发变异。 (3) 方法-选择
2、辐射育种的概念: 利用射线照射植物(牧草)诱发突变,进而培
育品种的方法称为辐射育种。 它是农业上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育种新技术。 概念的核心: (1)手段-利用射线 (2)目的-诱发突变 (3)选择
马建中等将中国北方主要牧草品种的辐射敏感类型分为敏 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3种类型。
鱼红斌等选用黄土高原54种牧草,用60Coγ射线照干种子, 发现各种牧草对射线的反应不同,且出苗率和幼苗高度与剂量呈 负相关。
辐射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
(1)育成大量植物新品种 ;
1995年 全世界在158种植物上辐射育成和推广了1932 个品种;中国利用辐射育成的品种达459个,占世界总数 的1/4。
收集24种植物的突变遗传资源1700余份,并对其进 行了鉴定、编制名录及育种价值的研究。
辐射诱变可使作物产生很多变异,这些变异就是新的 种质资源,可供育种利用。
机构(辐射育种): 国际原子能协会设在荷兰,现已开了20多次会
议。 我国1957年成立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1961改
为研究室。 有25个省区成立了研究所,102个单位参加形成
③诱导非整倍性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获得单体、缺体、三体 等,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材料。
小结 1、辐射育种的原理 2、辐射育种的特点及意义
第三节、诱变育种方法
一、物理诱变 二、辐射处理的方法和剂量 三、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
一、物理诱变 1、诱变的种类和特点
γ射线: 是原子核内的电磁辐射,由原子核蜕变时产生。 它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短、射程远、穿透 力强。因此一次可照射很多种子,剂量也比较均 匀.目前常用的γ射线是放射线同位素60C0产生的。
2、诱变的生物学效应(辐射作用的机理)
形态学方面:
①生长受抑制,产生畸形 ②通过辐射可使自交不育变为自交可育
细胞水平:
①细胞膜透性加大,外渗液(K+)增加,正常生理活动 发生变化
②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置、易位、桥联等。 ③生理生化物质改变:如酶及生长素类物质等,其中对
IAA(吲哚乙酸)影响最大,主要是抑制了由吲哚乙 醛→IAA的过程。
我国自1985年以来,诱变品种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 900万hm2左右,其中有6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均在70万 hm2以上。
水稻:原丰早、浙辐802、浙辐矮
小麦:川辐1
号、山农辐63 棉花:鲁棉1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推
广达2000万亩以上)
大豆:铁丰1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原武02等。
玉米自交系:
(2)提供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
X射线: 又称阳极射线,由X光机产生,也是一种电磁辐射,
放射出来的是光量子,波长长,射程近,穿透力 弱,不易处理大量种子。 β射线: 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所放出 来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流,在空气中、射程短,穿 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电离作用较γ、X强,是一种 有效的诱变源、目前大都用于浸种试验。
在较短时间内可选育出新品种。 4、处理方法简单、安全、有利于推广:
5、能改变植物育性,促进远缘杂交的成功:
①用射线处理远缘杂种的花粉,某些情况下可促进受精结实, 克服杂种不育性。
②促进单性生殖,创造雄性不育系。如:内蒙赤峰农科所用 γ射线2000R照射罗斯托维纳铁岭黄玉米杂种,在第三 代选出患大斑病轻的丰产不育系“双26”。
人工诱发突变的频率要比自然突变高上千倍。
二、特点(用途)意义:
1、能提高植物的变异率,扩大变异范围 自然突变频率较低,一般在十万分之几到百
万分之几左右,而辐射诱发的频率可达1/30左右。 比自然突变率高100—1000倍。同时变异类型多、 范围大,这是系统选育方法所不及的。
辐射引起的变异,有些是自然界中罕见的,如 印度用快中子引培育出的蓖麻新品种“阿鲁姆”, 生育期由270天短缩到120天。
(污染很大)。
②处理部位:
种子照射、营养子和萌动种子三种。
其中处理干种子最常见,优点是操作方便,能大量 处理,便于运输和贮藏,受环境影响小。 营养器官照射:无性繁殖植物可照射枝条、幼芽、 鳞茎、块根等诱发芽变。 花粉照射:可以照射收集到的花粉和活体植株上的 花粉。 子房照射:射线对卵细胞作用较大,照射子房不仅 可以引起卵细胞突变,而且还影响受精作用,故对后 代的变异影响也大。
2、能改变品种单一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 性状基本不变:
理化诱变经常是“小量突变”、“位点 突变”。因而在一个多种性状优良的品种只 希望改进一、两个不良性状时,采用辐射育 种效果较好。
如:在美国薄荷枯萎病为害很重,用杂 交育种等方法选育抗病品种都失败了,后用 热中子及照射,获得了十多个抗病品种。
3、辐射引起的变异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分离少, 稳定快,一般在第三代就可稳定,
②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对辐射也有差异:各种组织
中,以分生组织最敏感,性细胞>体细胞,卵细胞>花粉细 胞
③植物倍性不同,敏感性不同:
低倍体>多倍体 如:萝卜属2x的LD50为100千伦,而4x在100千伦时,尚有
81%存活
④植物结构不同,敏感性不同: 大粒种子>小粒种子,不带壳种子>带壳种子,
中子: 是不带电的粒子源。 在自然界不单独存在,只有在原 子核受到未来粒子冲击产生核反应时,才从原子核里释放 出来。
产生的中子按能量大小可分为:超快中子、快中子、 中能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五种。
中子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当用 中子照射组织时,可产生下列几中作用: ①从照射物质中打出一个核来,形成反冲核,使物质的原 子核处于激发状态而发出γ。 ②引起不同的核反应,形成放射性同位素,产生次级放射 性等,故由离密度大。因此对处理材料能产生较多的诱变 效能。目前使用的多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式中Gt为第t天发芽增值数,Dt为相应的天数。 辐射损伤程度用VI%表示:
Vl%~Vl辐射Vl对照X100% 照射时的含按多靶单击模型
公式,应用计算机作出Vl%剂量效应曲线,并根据曲 线找出VID50值(适应辐射剂量值)。
Y为某一指标(如根长)的估值,r为敏感系数,D 为照射量,n为一常数,即击中靶数‘
浙江农科院的60Coγ射线种植房
慢照射 种植房 急照射的照射室结构与种植房相似
黑龙江农科院的60Coγ射线温室 (慢照射)
四川农科院的钴圃全貌 (慢照射)
内照射:
是将辐射源引入被照射种子或植株某器官内部。 通常是 用放射性P32、S35溶液浸种,或将P32、S35溶液注射到 茎、枝条、或芽中、或施于土壤中让植物根系吸收。 这 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保护条件,目前育种应用较少
和亚麻酸含量有直接关系。即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的种子耐辐射,相反则不 耐辐射。
三、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
1、植物(牧草)对辐射的敏感性概念: 就是指植物对射线的反应,是在完全相同的辐射
条件下,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破坏各组织损伤的程度。 提出问题(1)射线照射
(2)牧草的反应 (3)反应程度:形态(外观)、内在的生 理生化过程 (4)遗传性
另外,引起变量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的突变。在 射线的强烈作用下,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发生离 子化。
使基因上的某个部位,例如一两个含氮碱基的 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就可能引起基因变化,由一 个基因变成另一个等位基因,进而产生变异,基 因射线→化学物理变化(一基因→另一基因)
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如温度的剧烈变化,宇宙 线照射等都可以使植物出现自然突变,只是频率 低而已。
1990以后诱变育种开始与细胞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
以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和内蒙古农科院的‘“Co.一y射线 源进行照射,剂量分别为:0、20、40、60、80、100、120、 140KR,照射时的含水量经水分平衡后为12.5%,水分平衡 是将种子贮存在一个处于半真空条件下的千燥器中,干燥器 内放入甘油占75%的甘油和蒸馏水混合剂。
照射后以玻璃板垂直发芽法,在25士1℃的种子发芽箱内 发芽,根据发芽速度的不同,每日调查发芽数,待种子不再 发芽时测量根长,以求发芽指数。
本试验以VID50(使活力指数下降50%的剂量)作指标,预
测种子繁殖植物的适宜辐射剂量。以活力指数大小代表种子
的活力,活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幼苗生
长势(根长和幼芽长),Gi为发芽指数。
我国于1987年开始进行航天搭载育种,由此育成了大 田作物、蔬菜和花卉作物共50多个物种的300多个优良新 品种。
特点:诱变作用强、变异幅度大、微突变类型多和有益变 异多等优点.
二、辐射处理的方法和剂量 1、辐射处理的方法和部位
①方法:内、外照射两种 外照射: 指被照射的种子或植株所受的辐射来自外 部某一辐射源。如用X光机进行X光照射;用 C060源进行γ射线照射,用原子反应堆、加速器 或中子发生器进行快中子或热中子照射等。
紫外线: 是一种穿透力小的非电离射线。在2500—
2900nm范围内的波长效力最大,因为这是核酸 的最大光吸收区域。因其穿透力有限,在植物试 验中其用途只限于处理孢子或花粉粒。
辐射剂量单位:(自学)
航天育种:
利用太空微重力、高能粒子、高真空、缺氧和交变 场等综 合物理诱变因子进行诱变和选择育种研究。
二、诱变育种的发展概况
Muller用X射线进行果蝇诱变试验 . 1930年以后 大量开展植物诱变育种(小麦、大麦、玉米豌豆、烟草) 1940年以后 开始化学诱变育种 。
1930-1950 辐射育种进展缓慢,一些人就具有怀疑。但 是诱变因素 不断增加,发现了r、B、α中子等辐射因素。
1950-1979 诱变育种受到广泛重视,育成品种101个(大 田作物68个,观赏植物33个)。激光诱变开始应用。“国际原 子能利用”机构成立。
诱变育种的核心: (1)手段-理化因素 (2)目的-诱发变异。 (3) 方法-选择
2、辐射育种的概念: 利用射线照射植物(牧草)诱发突变,进而培
育品种的方法称为辐射育种。 它是农业上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育种新技术。 概念的核心: (1)手段-利用射线 (2)目的-诱发突变 (3)选择
马建中等将中国北方主要牧草品种的辐射敏感类型分为敏 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3种类型。
鱼红斌等选用黄土高原54种牧草,用60Coγ射线照干种子, 发现各种牧草对射线的反应不同,且出苗率和幼苗高度与剂量呈 负相关。
辐射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
(1)育成大量植物新品种 ;
1995年 全世界在158种植物上辐射育成和推广了1932 个品种;中国利用辐射育成的品种达459个,占世界总数 的1/4。
收集24种植物的突变遗传资源1700余份,并对其进 行了鉴定、编制名录及育种价值的研究。
辐射诱变可使作物产生很多变异,这些变异就是新的 种质资源,可供育种利用。
机构(辐射育种): 国际原子能协会设在荷兰,现已开了20多次会
议。 我国1957年成立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1961改
为研究室。 有25个省区成立了研究所,102个单位参加形成
③诱导非整倍性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获得单体、缺体、三体 等,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材料。
小结 1、辐射育种的原理 2、辐射育种的特点及意义
第三节、诱变育种方法
一、物理诱变 二、辐射处理的方法和剂量 三、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
一、物理诱变 1、诱变的种类和特点
γ射线: 是原子核内的电磁辐射,由原子核蜕变时产生。 它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短、射程远、穿透 力强。因此一次可照射很多种子,剂量也比较均 匀.目前常用的γ射线是放射线同位素60C0产生的。
2、诱变的生物学效应(辐射作用的机理)
形态学方面:
①生长受抑制,产生畸形 ②通过辐射可使自交不育变为自交可育
细胞水平:
①细胞膜透性加大,外渗液(K+)增加,正常生理活动 发生变化
②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置、易位、桥联等。 ③生理生化物质改变:如酶及生长素类物质等,其中对
IAA(吲哚乙酸)影响最大,主要是抑制了由吲哚乙 醛→IAA的过程。
我国自1985年以来,诱变品种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 900万hm2左右,其中有6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均在70万 hm2以上。
水稻:原丰早、浙辐802、浙辐矮
小麦:川辐1
号、山农辐63 棉花:鲁棉1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推
广达2000万亩以上)
大豆:铁丰1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原武02等。
玉米自交系:
(2)提供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
X射线: 又称阳极射线,由X光机产生,也是一种电磁辐射,
放射出来的是光量子,波长长,射程近,穿透力 弱,不易处理大量种子。 β射线: 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所放出 来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流,在空气中、射程短,穿 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电离作用较γ、X强,是一种 有效的诱变源、目前大都用于浸种试验。
在较短时间内可选育出新品种。 4、处理方法简单、安全、有利于推广:
5、能改变植物育性,促进远缘杂交的成功:
①用射线处理远缘杂种的花粉,某些情况下可促进受精结实, 克服杂种不育性。
②促进单性生殖,创造雄性不育系。如:内蒙赤峰农科所用 γ射线2000R照射罗斯托维纳铁岭黄玉米杂种,在第三 代选出患大斑病轻的丰产不育系“双26”。
人工诱发突变的频率要比自然突变高上千倍。
二、特点(用途)意义:
1、能提高植物的变异率,扩大变异范围 自然突变频率较低,一般在十万分之几到百
万分之几左右,而辐射诱发的频率可达1/30左右。 比自然突变率高100—1000倍。同时变异类型多、 范围大,这是系统选育方法所不及的。
辐射引起的变异,有些是自然界中罕见的,如 印度用快中子引培育出的蓖麻新品种“阿鲁姆”, 生育期由270天短缩到120天。
(污染很大)。
②处理部位:
种子照射、营养子和萌动种子三种。
其中处理干种子最常见,优点是操作方便,能大量 处理,便于运输和贮藏,受环境影响小。 营养器官照射:无性繁殖植物可照射枝条、幼芽、 鳞茎、块根等诱发芽变。 花粉照射:可以照射收集到的花粉和活体植株上的 花粉。 子房照射:射线对卵细胞作用较大,照射子房不仅 可以引起卵细胞突变,而且还影响受精作用,故对后 代的变异影响也大。
2、能改变品种单一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 性状基本不变:
理化诱变经常是“小量突变”、“位点 突变”。因而在一个多种性状优良的品种只 希望改进一、两个不良性状时,采用辐射育 种效果较好。
如:在美国薄荷枯萎病为害很重,用杂 交育种等方法选育抗病品种都失败了,后用 热中子及照射,获得了十多个抗病品种。
3、辐射引起的变异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分离少, 稳定快,一般在第三代就可稳定,
②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对辐射也有差异:各种组织
中,以分生组织最敏感,性细胞>体细胞,卵细胞>花粉细 胞
③植物倍性不同,敏感性不同:
低倍体>多倍体 如:萝卜属2x的LD50为100千伦,而4x在100千伦时,尚有
81%存活
④植物结构不同,敏感性不同: 大粒种子>小粒种子,不带壳种子>带壳种子,
中子: 是不带电的粒子源。 在自然界不单独存在,只有在原 子核受到未来粒子冲击产生核反应时,才从原子核里释放 出来。
产生的中子按能量大小可分为:超快中子、快中子、 中能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五种。
中子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当用 中子照射组织时,可产生下列几中作用: ①从照射物质中打出一个核来,形成反冲核,使物质的原 子核处于激发状态而发出γ。 ②引起不同的核反应,形成放射性同位素,产生次级放射 性等,故由离密度大。因此对处理材料能产生较多的诱变 效能。目前使用的多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式中Gt为第t天发芽增值数,Dt为相应的天数。 辐射损伤程度用VI%表示:
Vl%~Vl辐射Vl对照X100% 照射时的含按多靶单击模型
公式,应用计算机作出Vl%剂量效应曲线,并根据曲 线找出VID50值(适应辐射剂量值)。
Y为某一指标(如根长)的估值,r为敏感系数,D 为照射量,n为一常数,即击中靶数‘
浙江农科院的60Coγ射线种植房
慢照射 种植房 急照射的照射室结构与种植房相似
黑龙江农科院的60Coγ射线温室 (慢照射)
四川农科院的钴圃全貌 (慢照射)
内照射:
是将辐射源引入被照射种子或植株某器官内部。 通常是 用放射性P32、S35溶液浸种,或将P32、S35溶液注射到 茎、枝条、或芽中、或施于土壤中让植物根系吸收。 这 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保护条件,目前育种应用较少
和亚麻酸含量有直接关系。即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的种子耐辐射,相反则不 耐辐射。
三、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和辐射剂量:
1、植物(牧草)对辐射的敏感性概念: 就是指植物对射线的反应,是在完全相同的辐射
条件下,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破坏各组织损伤的程度。 提出问题(1)射线照射
(2)牧草的反应 (3)反应程度:形态(外观)、内在的生 理生化过程 (4)遗传性
另外,引起变量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的突变。在 射线的强烈作用下,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发生离 子化。
使基因上的某个部位,例如一两个含氮碱基的 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就可能引起基因变化,由一 个基因变成另一个等位基因,进而产生变异,基 因射线→化学物理变化(一基因→另一基因)
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如温度的剧烈变化,宇宙 线照射等都可以使植物出现自然突变,只是频率 低而已。
1990以后诱变育种开始与细胞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