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

1.概念

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

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

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

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

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

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

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

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

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4.1 52.5

Contestant 47.0 50.3

Experiment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3.5 50.6

Contestant 41.3 66.8

3.对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的解释

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假设

行为者和行为者的行为者是有“因果关系”(causal unit)的。观察者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行为者上,当引起行为者的行为的环境因素是不明显的,或者是不为人知的。

Taylor and Fiske(1975)

两个行为者的知觉显著性,这两个行为者处于一个获得知识?(getting-acquainted)的谈话中,呈现在多个观察者中。(图见53页PPT)

任务:判断谁以谈话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结果:更易见到的行为者被判断为有更强的主导角色。(结果图表见54页PPT)

与之相似的,Lassiter & Irving(1986)

要求被试观看警察审问嫌疑人的录相:

录相对准疑犯,归因于疑犯;

录相对准警察,归因于警察。

2)归因过程的双梯级模型(Quattrone,1982;Gilbert&Malone,1995)

人们总是自动的首先进行内部归因;

那时,他们总是有意识的努力进行过程中的第二步,他们开始思考行为可能的环境原因;努力进行完第二步后,他们可能会运用环境的信息,将他们最初的判断打折扣。

除非前后的信息是强制性的,或者具有显著性的,要不人们是不会进入第二步的。

(有一个说明的图见57页PPT,可能会有帮助哟~)

3)文化规范假设

在所有文化中的人看上去都会有一致性偏差(将行为推断为内部原因的倾向)

但是在西方的人们更倾向于将内部的信息列入考虑的范围:

个人主义的文化使人们社会化为喜爱内部归因,而不是环境归因;

对比而言,集体主义(经常是东方)的文化更加强调组员的互相依赖,以及组内规范的一致性。

(有一个说明的图在59页PPT)

四.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

1.概念

成对物(dyads)在每天社会的相互作用:

自己——别人;行为主体——观察者;

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

行为主体倾向于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环境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将同样的行为归因为内部原因。

或者是:

将别人的行为看做是内部原因导致的,与此同时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更关注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2.对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的解释:

1)信息的水平

行为主体和观察者加工的是不同的信息;

行为主体知道更多的有关于他/她的行为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所以他/她可以更容易的达到环境因素的归因。

2)知觉关注

行为主体注意到了那些影响他们行为的环境因素;

而观察者注意到行为主体

Storms(1973):

假设:行为主体和观察者对行为的解释是可以被改变的,如果改变他们的视觉方位(观察点)一个有两个陌生人(行为主体A和B)参加的知识获得(getting-acquainted)的对话;每个人被一个观察者(A或B,不同于前面的A和B)所观察,同时也被两个相机(A或B,不同于前面的两个A和B)所拍摄。(具体条件可见63页PPT,很明确)

行为主体和观察者被要求对三种情况下的谈话中的,内部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进行等级评价:I:没有录象(控制组);

II:同样的视觉方位

在评定前,观看录像,录像基本上是简单重复了被试的原始的视觉方位:

观察者A和行为主体B观看录像机A的录像;

观察者B和行为主体A观看录像机B的录像:

III:相反的视觉方位:

在评定前,观看录像,录像基本上是与被试的原始的视觉方位相反的:

观察者A和行为主体B观看录像机B的录像;

观察者B和行为主体A观看录像机A的录像。

(结果图请看66页PPT)

1)在所有的条件下,内部归因都比环境归因要高(基本归因偏差)

2)在条件I和II下,观察者的内部归因要高于行为主体的内部归因,行为主体的环境归因要高于观察者的环境归因(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

3)在条件III下,行为主体的内部归因要高于观察者的内部归因,观察者的环境归因要高于行为主体的环境归因(当行为主体和观察者的观察点转变时,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也随之反转了)

3.主体与背景(McGill,1989)

解释的变化是因为有着因果关系的背景的变化;

行为主体和观察者对一个给定事件的解释的不一致,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因果关系背景

事实:学生X选择心理学做为专业

解释:

行为主体:“为什么我选择心理学(“主体”),特别的(与其它专业相对,“背景”)?”

观察者:“为什么我的朋友(“主体”),特别的(与其它学生相对;“背景”)选择了这个作为专业?”

五.自服偏差

1.两个例子

1)Kingdon 19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