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
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上课讲义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1.概念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
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Questioner 54.1 52.5Contestant 47.0 50.3Experiment Group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Questioner 53.5 50.6Contestant 41.3 66.83.对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的解释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假设行为者和行为者的行为者是有“因果关系”(causal unit)的。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完整版
课件内容第1 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第2 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3 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4 章社会化第5 章态度及其测量第6 章社会知觉第7 章刻板印象与归因第8 章自我概念第9 章价值取向第10 章沟通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斯旺(Swann ,1992 )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偏爱确认自我概念的反馈。
图8-2 同伴交往偏好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五、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
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 deception) 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
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三、自尊的测量四、自我效能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一)自尊的结构詹姆斯(1892) 认为,自尊即个体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波普(Pope, 1988) 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
此与罗杰斯早期的观点一致。
库泊史密斯(Coopersmith, 1967) 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
第三节自尊波普(Pope,1988) 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③家庭方面的自尊;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
张静(2002) 认为自尊由自我效能( 或自我胜任) 和自我悦纳( 或自爱) 组成。
魏运华(1997) 发现,儿童的自尊结构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等六个因素组成。
蔡建红(2001)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由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交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亲密、演讲、体育运动九个因素构成。
2024年度-《社会心理学》课件(1)
《社会心理学》课件•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认知•社会动机与情感•社会影响目录•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应用01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行为表现及其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03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01早期社会心理学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到19世纪欧洲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0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形成。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自变量进行操作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具有典型意义的个体或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揭示其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某一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或记录人们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02社会认知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直觉判断和解释的过程。
定义影响因素种类包括知觉者的经验、动机与兴趣、情绪等。
包括对他人的表情、言语、举止等的知觉,以及对社会事件、社会关系的知觉。
030201社会知觉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策略包括保持形象的一致性、讨好与自我提升等。
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偏见包括接触假说、社会干预等。
消除方法刻板印象与偏见03社会动机与情感1 2 3社会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C3归因历程社会行为解释970929.
第三節 歸因偏誤 【一】成功失敗後所做的不同歸因 【二】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的歸因 【三】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 【四】歸因過程的擬人化歸因偏誤 第四節 文化與歸因 【一】文化與一致性偏見 【二】文化與其他歸因偏見 【三】歸因是文化產物
一開始,不是言語,不是行動,也不是那條 愚笨的大蛇,而是「為什麼」。為什麼夏娃 要摘那顆蘋果?她厭煩了嗎?她好奇嗎?她 受人指使嗎?是亞當抬她上去摘那顆蘋果的 嗎?如果不是他,又會是誰呢?
~John le Carre, The Russia House, 1989
一、歸因面向與重要性
歸因(attribution)指涉行為因果的詮釋歷 程,也包含從結果推論原因的判斷歷程。為了 預測他人行動,我們需掌握人類行為基本原因 的面向:
(一)原因所在(locus of causality):在大 多數原因知覺中,行為歸因的重要議題是內在狀 態或外在力量。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s)包括個人內在所有原因,例如心 情、態度、人格特質、能力、健康、喜好或願望。 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s)包括個人外 在所有原因,例如他人壓力、金錢、社會情境的 性質與氣候等因素。 (二)穩定性:有些外在原因穩定,例如禁止闖 紅燈的規則與法律;有些外在原因則很不穩定, 例如周末郊遊往往受到天氣很大的影響。
四、Bem的自我知覺理論 self-perception theory
當個人自我內在線索不明顯時,有如旁觀 者一樣,通常需要根據行為以推論行為的 發生原因。 譬如說,看到某個男生常藉機接近某位女 生,可能判斷「這男生喜歡那女生」;見 到小朋友因跌倒而哭,會說:「好可憐, 一定很痛」。
這推論只適用於因適當刺激才產生的行為 (tact),我們並無法正確判斷其行為的真正原 因。或作一些行為是想得到一些東西(mand)。 譬如說,某個男生接近某位女生是由於女方家 很有錢,則我們不能推論他是否真的喜歡她。 反之,倘若不是因為女方家有錢,則我們較能 推論男生喜歡女生。
社会归因(社会心理学)ppt
角色认知
02
个体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和评价。
角色互动
03
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以实现角色期望和满足角色需求。
社会地位归因
经济地位
个体的经济状况,如收入、财富和职业等。
社会声望
个体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通常与经济地位相关联。
文化素养
个体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审美水平等。
社会权力归因
01
组织权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身份和地位,不同的社会 角色会导致人们对其产生不同的期望和行为反应。
详细描述
例如,在企业文化中,不同职位角色的员工会受到不同的期 望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管理层通常被期望具有领导力、决断 力和商业眼光等特质;而基层员工则被期望具有服从管理、 遵守规章制度和关注工作效率等特质。
实证研究内容深化
深入研究社会归因的实证问题,例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对社会归因的影响等, 深化对社会归因的认识和理解。
应用研究方向
应用于社会治理
研究如何将社会归因理论应用于社会治理中,例如社会舆情 分析、社会风险评估等,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促进社会沟通
研究如何运用社会归因理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例如在冲突管理、群体协商等领域应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 稳定。
社会态度的影响
社会态度稳定性
社会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会发生变 化。例如,当人们面临社会压力或新的信息时,他们的态度 可能会发生变化。
社会态度与行为
社会态度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例如,如果人们对某个群体 持有负面的社会态度,那么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排斥或歧 视这个群体。
社会心理学---第三节3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 第三单元 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概念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将获得的 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的 印象的过程。 • 社会知觉: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 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 社会知觉比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复杂---这是一个人 (知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知觉)。
第三单元 归因---控制点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罗特 (美国、J.Rotter, 1954)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 内控者⇒认为个人生活事件中多数事情的结
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他们 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 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内部,称为内控者。
外控者⇒认为个人生活事件中多数事情的结
第三单元 归因---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海德理论)
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的不变联系。
甲同学来上课,课堂乱;甲同学不来,课堂安静。
(二)折扣原则(凯利)
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 在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如果是甲和另外两名同学来的话,课堂乱,不来, 安静。那么,归因于三位同学的任何一位都不容易。
第一单元
小结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概念
•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课题 的形象,即外界事物在我们大脑中保留的形象。 • 印象形成:在新情境中遇到的人或事,用以往 的经验将其归类,让自己能够适应新情境,这 一过程就是印象形成。 • 第一印象:发生在人际互动的头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1.概念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
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Questioner 54.1 52.5Contestant 47.0 50.3Experiment Group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Questioner 53.5 50.6Contestant 41.3 66.83.对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的解释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假设行为者和行为者的行为者是有“因果关系”(causal unit)的。
观察者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行为者上,当引起行为者的行为的环境因素是不明显的,或者是不为人知的。
Taylor and Fiske(1975)两个行为者的知觉显著性,这两个行为者处于一个获得知识?(getting-acquainted)的谈话中,呈现在多个观察者中。
(图见53页PPT)任务:判断谁以谈话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结果:更易见到的行为者被判断为有更强的主导角色。
(结果图表见54页PPT)与之相似的,Lassiter & Irving(1986)要求被试观看警察审问嫌疑人的录相:录相对准疑犯,归因于疑犯;录相对准警察,归因于警察。
2)归因过程的双梯级模型(Quattrone,1982;Gilbert&Malone,1995)人们总是自动的首先进行内部归因;那时,他们总是有意识的努力进行过程中的第二步,他们开始思考行为可能的环境原因;努力进行完第二步后,他们可能会运用环境的信息,将他们最初的判断打折扣。
除非前后的信息是强制性的,或者具有显著性的,要不人们是不会进入第二步的。
(有一个说明的图见57页PPT,可能会有帮助哟~)3)文化规范假设在所有文化中的人看上去都会有一致性偏差(将行为推断为内部原因的倾向)但是在西方的人们更倾向于将内部的信息列入考虑的范围:个人主义的文化使人们社会化为喜爱内部归因,而不是环境归因;对比而言,集体主义(经常是东方)的文化更加强调组员的互相依赖,以及组内规范的一致性。
(有一个说明的图在59页PPT)四.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1.概念成对物(dyads)在每天社会的相互作用:自己——别人;行为主体——观察者;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行为主体倾向于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环境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将同样的行为归因为内部原因。
或者是:将别人的行为看做是内部原因导致的,与此同时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更关注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2.对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的解释:1)信息的水平行为主体和观察者加工的是不同的信息;行为主体知道更多的有关于他/她的行为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所以他/她可以更容易的达到环境因素的归因。
2)知觉关注行为主体注意到了那些影响他们行为的环境因素;而观察者注意到行为主体Storms(1973):假设:行为主体和观察者对行为的解释是可以被改变的,如果改变他们的视觉方位(观察点)一个有两个陌生人(行为主体A和B)参加的知识获得(getting-acquainted)的对话;每个人被一个观察者(A或B,不同于前面的A和B)所观察,同时也被两个相机(A或B,不同于前面的两个A和B)所拍摄。
(具体条件可见63页PPT,很明确)行为主体和观察者被要求对三种情况下的谈话中的,内部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进行等级评价:I:没有录象(控制组);II:同样的视觉方位在评定前,观看录像,录像基本上是简单重复了被试的原始的视觉方位:观察者A和行为主体B观看录像机A的录像;观察者B和行为主体A观看录像机B的录像:III:相反的视觉方位:在评定前,观看录像,录像基本上是与被试的原始的视觉方位相反的:观察者A和行为主体B观看录像机B的录像;观察者B和行为主体A观看录像机A的录像。
(结果图请看66页PPT)1)在所有的条件下,内部归因都比环境归因要高(基本归因偏差)2)在条件I和II下,观察者的内部归因要高于行为主体的内部归因,行为主体的环境归因要高于观察者的环境归因(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3)在条件III下,行为主体的内部归因要高于观察者的内部归因,观察者的环境归因要高于行为主体的环境归因(当行为主体和观察者的观察点转变时,行为主体与观察者偏差也随之反转了)3.主体与背景(McGill,1989)解释的变化是因为有着因果关系的背景的变化;行为主体和观察者对一个给定事件的解释的不一致,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因果关系背景事实:学生X选择心理学做为专业解释:行为主体:“为什么我选择心理学(“主体”),特别的(与其它专业相对,“背景”)?”观察者:“为什么我的朋友(“主体”),特别的(与其它学生相对;“背景”)选择了这个作为专业?”五.自服偏差1.两个例子1)Kingdon 1967:对那些在州竞选中成功或是不成功的美国政治家进行采访;要求他们总结他们成功或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发现:成功者: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自身的因素,比如说努力的工作,对选民的贡献,竞选的策略;建立的好名声失败者:将他们的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比如说是政党对选区的捏造,和他们的对手相似的名字,民族和州的倾向,以及没有钱。
2)Lau and Russell(1980)对1977年秋天的33场主要的垒球和足球赛的报道进行系统的研究;赛后对队员和教练的归因的区别,明显的依赖于他们的队伍赢了或是输了。
(结果见73页PPT,其实猜都能猜到结果是什么,无非是赢了归因于内部,输了归因于外部,真无聊的实验:/)2.自服偏差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的倾向;两方面的自服偏差:1)自我抬举因成功而得到好评2)自我保护否认失败的原因两种微妙的自服偏差的形式1.自我设限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如果我们做不好这项任务,我们可以怪罪于环境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能力;2.防御性归因重大灾难的受害者倾向于将他们的不幸归因于他们的命运。
两种防御性归因的形式:A)不真实的乐观人们总是认为好的事情可以更多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自己的同龄人身上;而那些不好的事情总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他们的同龄人身上;B)公正世界信念人们假设坏的事情发生在坏人身上,好事则发生在好人身上比如:其它人的悲惨消息3.对自服偏差的解释:保持自尊;自我表现和印象管理关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在其它情况下的信息—>正向的结果是被希望的—>负向的结果不是被希望的第三节归因理论的应用归因理论在帮助我们认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时有着相当的实践价值。
归因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的关系并不是直截了当的。
归因理论的应用:动机临床心理学亲密关系一、动机的归因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Weiner,1986;1995)1.例证:事件(考试失败)—>成功来源于努力—>因果归因—>责任判断—>未来的期望—>行为;2.动机的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定位:原因所在的位置:内部vs外部;稳定性:原因的暂时性:不变的/稳定的vs可变的/不稳定的;可控性:原因受到意识影响的程度:可控的vs不可控的原因可以理论上被分为八个类别:2位置*2稳定性*2可控性(有一个对各种原因的分属的表,在82页PPT;还有一个对学业和社会失败的归因的例子,在83页PPT)四种“经典”的原因在行为动机上: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内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任务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归因及其影响:位置:自豪,自尊;稳定性:希望,没有希望;可控性:(自己管理的)害羞,罪恶;(别人管理的)生气,感激,遗憾;(有一个对于归因如何影响人们对于惩罚的事件的观点的图在85页PPT,看了其实还是挺有用的)3.Weiner的理论可以解释每天对原因的知觉吗?人们是将原因组织为以上假定的维度的吗?有其它维度存在的证据己经被找到,比如:无意的/有意的;积极/被动的态度这些维度是分离的还是相关的?高度/权重特定的原因可以被标记在三个维度上,从而跨越人和情境吗?“人造的”?(这个不知道怎么译了,不知道对不对,大家看一下,在86页最下面)二、归因与临床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是非常多样化的两种在临床上的运用:诊断——判断问题的本质治疗——干预使发生更加具有适应性的机能错误归因:错误的对于某人行为归因的问题可以纠正己经存在的机能不良Storms & Nisbett 1970失眠者被给予“唤起”的假药,结果入睡得更快;另外的失眠者被给予“放松”的假药,结果入睡时间较比往变得更长。
失望的归因方式:将自己归因为负性事件的原因,将这样的原因看做是稳定和扩散性的,并伴随着失望。
(90页有一个关于失望者和乐观者对归因的不同,可以看一下,其实想也想得到是什么内容的)治疗带来的提示:让人们将负性的结果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特定的因素;很多的研究都提示减少对失败的不稳定的归因(缺少努力)可以促进表现;归因在治疗里的作用最好被看作是一个可以辅助其它形式的治疗的技术(认知中的),而不要将它单独看做一个治疗方法。
三、归因与亲密的关系朋友关系/婚姻关系归因可以让我们懂得关系的满意和破裂。
归因是如何影响关系的满意的?满意的伙伴:关系增加归因——缩小那些负向的,放大那些正向的伙伴的行为比如:她回家晚了因为交通堵塞;他给我买花是因为他真的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