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道德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和道德的关系

——电影《廊桥遗梦》

真正的爱情如诗和其他艺术一样是情感的,起于直觉的,这应归于美的范畴。《廊桥遗梦》中通过爱情来表现美与道德的纠葛,给人以极大地思考:当爱情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如何选择,才能真正诠释爱的真谛,实现美与道德的融合与统一?

这是关于一位摄影家与一位有夫之妇的故事。女主角法茜嘉与男主角金罗拔仅通过四天的相识相知相处就发生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这么肯定的事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情。而若用那个小镇上旁人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令人鄙夷,不守妇道,应遭排斥的婚外情。影片以法茜嘉的孩子在清理她的遗书时,通过读母亲在日记本里告诉这段令她终生难忘与怀念的故事展开。最开始知道教他们信守承诺的母亲竟然一直隐藏了这么一段伤风败俗的往事时,这对兄妹难以接受,甚至以此为耻。读信的过程也就是法茜嘉与罗拔四天恋情的展开,中间穿插的这对兄妹的一系列情感态度变化其实也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对影片中男女主角的情感与做法的一种反映与思考。最后电影的结局是看完信后,兄妹俩被母亲的这段爱情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明白了“爱”,也学着去爱他们的伴侣。

影片中的爱情真的美得震撼人心。就像主人公罗拔说的:“遇到你才知道,我今生所做的就是朝向令我们找到彼此的地方。”在与罗拔相处的仅四天时间里,法茜嘉也深深感觉到他能看透她的每一想法,不管她想什么。她变得比以前更像她自己。也许四天时间就产生了所谓真爱,这听起来很滑稽,会让旁人质疑这种爱根本不存在。但正因为这么不可思议且别人追求一生也找不到的这种爱发生了,且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更让他们感到无比幸运,彼此惺惺相惜着。我相信爱情的力量!

可是毕竟这有违道德,不管是在那个无比传统的小镇,还是在如今的社会,这种行为都是不符合道德要求,为人所不齿的,他们不得不在其中做选择。

第四天晚上意味着这是他们还能这样相处的最后一晚,黎明时分

罗拔就要离开了。决定走与不走,他们彼此痛苦着,难以做出取舍。其实这就是美与道德的冲突所带来的选择。美的判断可以不受道德准则的局限,美与道德不冲突,这些说法都仅只能发生在艺术审美上。在现实生活中,美与道德的矛盾就会鲜明地表现出来,而此刻必有一方占上风。影片中的爱情美好得让相爱的双方宛如活在诗里,活在梦中,但现实中的道德评判标准也是那么坚硬决绝。若是选择爱情,他们一起离开,不管这爱情多么旷世美妙,无可置疑的是在那个传统的小镇,他们终将背上不道德的骂名。与此同时,善良的法茜嘉想到了她的丈夫和孩子,若她不顾一切地走掉,她的家人将受不了闲话而不能够在这个熟捻的小镇活下去。她将因为给即将成人的孩子树立了坏榜样而无比内疚。而不管她离房子多远,她依然会想起这里,这种负罪感会一直存在于她心中,最终她将会因内心痛苦而开始怪罪这份爱情,这样即使那美好的四天也会因此而变成错误,而这是最让她无法承受的。法茜嘉设想到了这可怕的后果,这些担忧与束缚让她无法和罗拔一起离开,只因为她想永远保留这美妙的爱情,她想今生也像此刻这么爱罗拔。

这让我想到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她不顾一切,抛弃身份,抛弃孩子与佛伦斯基在一起,她把爱情当做信仰,当作生命的全部,而她的生活与结局都是悲惨的。她终日活在那个上流阶层的鄙视中,源自母性的对孩子深深的愧疚和“认为自己不道德”的负罪感如十字架般压制着她的精神。当她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爱情上,而佛伦斯基却退缩逃离,最终她失去仅剩的爱情时,活着对她来说也就没有了意义。美最终在与道德的竞争中灰飞烟灭,爱因为背负不道德的骂名而悲惨逝去。可以说相比于安娜,法茜嘉是明智的,更理性的,当然这种理性必是要付出无比疼痛的代价的,正如把两颗已生长在一起的心活活撕扯开一般,何况还是自己亲手呢!不管内心多么挣扎与痛苦,可是彼此在对方心口上留下的刻骨铭心也将永远无法抹去了。

法茜嘉最终还是选择留下,在农场里将她的一生献给她的家人与孩子。但这并不是爱情对道德的妥协,也不是因为服从了道德,爱情得以崇高与美好。如果认为影片是在宣扬爱作为形式需服务于以道德为内容这一主题的话,这无疑是片面的。影片中的爱情与道德之间已

经实现了在最高的境界中的融合与统一。

在后来法茜嘉明白爱情的神秘是纯正与绝对的,若他们一起走,罗拔和她所有的将消失。而她想把这美好的一切分享,若他们走了,谁也不会看见这里面的美好。她选择抓紧他们两人存在于内心,在心里最动情的地方守着他,她发现这样反而让她感到安全,因为不管多少年后,他们彼此都感到不再是两个人,他们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爱情的伟大与圣洁得以实现。所以最终法茜嘉是用审美的眼光来坚定了她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而这带给她的力量远远大于最初用内心思虑的的道德来逼自己留下时的,甚至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她是毫无力量的。例如她痛哭着让罗拔在自己动摇决定时替她做留下的选择。还有在影片中最后一刻,当法茜嘉紧紧抓住车把手想要打开车门和罗拔离开时,若罗拔的车晚一秒开走,她是一定会冲出去的,因为坐在车里的她已经开始后悔错过这一生这么肯定的唯一的事了。

儒家美学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只是麻木地遵守道德规则,而是有恰当的情感反应。这里善良的法茜嘉的决定遵守了道德要求,却违背了她的真情实感,所以法茜嘉是痛苦而无力的。而在那封信里,多年后的法茜嘉说要不是罗拔她不可能在小镇上呆上多年,正是因为认识到爱情的神秘,并想要保护与分享这份爱情的美好,法茜嘉最终安心留下。前后两种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爱中的审美给抽象的道德规范以真实的情感基础,并有助于培养道德意识,爱可以净化人心,让人趋于高尚。有爱的人不会去做不道德的事,很多犯罪的人也因为受到爱的感化而走上正途。《悲惨世界》里的来阿让,便是受到主教的宽恕,得到爱,从此走上正途。另外道德内容又会有助于形成审美经验,即如何更好地认识与实现美,影片表现出的则是法茜嘉认识到爱的真谛,她把生命献给家人和孩子,而把剩下的都给了罗拔,实现爱情荡涤人心的崇高与美。而这也与中国儒家美学对美与善的深层关系的体认,即只有建立在人的真实感情基础上,才是真正道德的这一观点完全统一。所以最终他们的爱情由此升华而神圣,美得到最绚烂的绽放,美与善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与统一。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和法茜嘉的孩子最终能看到这封信并被深深感动的原因。

可见,审美和道德在最深的根底,同时,在其最高的境界中,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