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

合集下载

测量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角度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 度(°)B. 分(′)C. 秒(″)D. 弧度(rad)2. 在测量工作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垂直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角度3. 下列哪个仪器用于测量水平角()。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4.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的主要原理是()。

A. 三角形的稳定性B. 三角形的相似性C. 三角形的全等性D. 三角形的不等式5. 在测量工作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6. 测量学中,测量坐标系通常采用()。

A. 笛卡尔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坐标系D. 柱坐标系7. 在测量工作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8.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传播规律遵循()。

A. 叠加原理B. 独立原理C. 相似原理D. 等效原理9. 在测量工作中,测量精度的单位是()。

A. 米(m)B. 毫米(mm)C. 微米(μm)D. 纳米(nm)10.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不包括()。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精度D. 分辨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角度测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___。

2. 测量工作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_______误差和_______误差。

3. 测量学中,测量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坐标系。

4. 测量误差的传播规律遵循_______原理。

5.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包括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_______。

6. 在测量工作中,测量精度的单位是_______。

7.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

8. 测量工作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9. 测量学中,测量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坐标系。

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1.什么是测量学?测量学的本质是什么?答:测量学是研究和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科学。

(坐标与高程)2. 测量学的任务包括哪两方面?答:测定:指定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地面点的测量数据活着把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比例缩合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和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规划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造物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依据。

3. 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答:距离、角度(水平角)、高差。

4.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相对高程?绝对高程?答: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平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水准面:让海水面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封闭的静止曲面。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5. 测量学怎么建立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答:X轴方向指向北方向,Y轴指向东方向,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按顺时针编号。

与数学的区别:坐标轴互换,方向相反。

6. 测量工作应当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答:三个原理: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第二章1. 水准测量的原理?答: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根据竖立在两点的水准尺上的读数,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两点的高差,从而由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另一点的高程。

如:已知地面点A点高程Ha欲测B点高程,则必须测出点A、B的高程差Hab,为此可将仪器安置在AB两点间等间距处,利用水平仪建立一条水平视线在测量时用该视线截取已知点高程点A上所立标准尺之高度a截取位置高程点B上所立标准尺高度bhab=a-bHab=Ha+hab=Ha+(a-b)得出B点高程2. 什么是视差?视差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消除?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原因:目标成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部重合。

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绪论⼀、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以及地表(包括地⾯上各种物体)的⼏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地球的形状和⼤⼩,为地球科学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将地球表⾯的地物地貌测绘成图;将图纸上的设计成果测设⾄现场。

三、测量⼯作分类测量⼯作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使⽤测量仪器和⼯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测定点的坐标,或把地球表⾯的地形按⽐例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的位置在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的依据。

四、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然形体:是⼀个不规则的⼏何体,海洋⾯积约占地球表⾯的71%。

⼤地⽔准⾯:设想处于完全静⽌的平均海⽔⾯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

⼤地⽔准⾯:设想处于完全静⽌的平均海⽔⾯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

五、参考椭球体及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体⼀个⾮常接近⼤地体,并可⽤数学式表⽰的⼏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

它是⼀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形成的形体,故⼜称旋转椭球体。

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体外表⾯,是球⾯坐标系的基准⾯。

六、测量⼯作的基准线和基准⾯测量⼯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测量⼯作的基准⾯—⼤地⽔准⾯。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参考椭球⾯。

七、确定地⾯点位的⽅法地⾯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点在⽔准⾯或⽔平⾯上的位置(X,Y)及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H)来确定。

⼋、地⾯点的⾼程地⾯点的⾼程:地⾯点沿铅垂⽅向到⼤地⽔准⾯的距离。

绝对⾼程(海拔):某点沿铅垂线⽅向到⼤地⽔准⾯的距离。

相对⾼程:某点沿铅垂线⽅向到任意⽔准⾯的距离。

⾼差:地⾯上两点⾼程之差。

h ab=H b-H a=H‘b-H’a⾼差与基准⾯的选取⽆关。

九、地⾯点的坐标地⾯点的坐标常⽤地理坐标、平⾯直⾓坐标或地⼼坐标表⽰。

(⼀)地理坐标以参考椭球⾯为基准⾯,以椭球⾯法线为基准线建⽴的坐标系。

地球表⾯任意⼀点的经度和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可表⽰为A(L,B) 。

测量学复习参考资料

测量学复习参考资料
⑽等精度观测情况下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的计算 ⑾导线坐标计算 ⑿视距测量计算 ⒀地形图的应用
鲁恒
测量学复习题
一.填空
1.水准管的分划值表示水准器的 起来越 。 2.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 其中 是不精确的,但它可以用 观测的方法测定。 。分划值越小,则气泡越 三种。 仪简单地测定,而 , 。 但缺点是 。 ,因此主 则要用天文 ,其定平
6.试述用微倾水准仪做水准测量要取得满意的结果,要注意哪些问题?
7.什么是等高线的等高距和平距?等高线的特性有哪些?
8.什么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鲁恒
9、简述地物符号的种类及使用条件,并举例说明。
10、什么叫水准管轴?什么叫视准轴?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有什么关系 ?当气泡居中时,水准管轴在什么位置上?
31、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相对误差 D、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鲁恒
32、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水准管轴不 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 D、指标差和对中误差 33、在全圆方向观测法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归零差 B、测回差 C、2C互差 D、方向差 3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 A、选点、测角、量边 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丈量 、水准测量、角度测量 D、选点、埋石、绘草图 35、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i=5% ,从坡脚A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 A、10mm B、20mm C、25mm D、15mm
鲁恒
16、由图中数据可确定( )点为最低点
17. 若A、B两点的纵、横坐标增量分别为:△xAB= -81.400, △yAB=+0.421m,则A、B边坐标方位角为( )。 A、-0°17′47″ B、359°42′13″ C、180°17′47″ D、179°42′13″

测量大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测量大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测量大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元素是()。

A. 经度、纬度、高程B. 经度、纬度、方向C. 经度、纬度、时间D. 经度、纬度、速度2. 在水准测量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差D. 测量面积3. 地形图上等高线表示的是()。

A. 地面上同一高度的点连成的线B. 地面上同一坡度的点连成的线C. 地面上同一方向的点连成的线D. 地面上同一距离的点连成的线4. GPS测量中,用于确定接收机位置的卫星数量至少需要()。

A. 2颗B. 3颗C. 4颗D. 5颗5. 在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人为误差D. 理论误差6.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形起伏程度的指标是()。

A. 坡度B. 高差C. 坡向D. 坡面7. 经纬仪的主要功能是()。

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差D. 测量面积8.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统是()。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面坐标系D. 圆柱坐标系9. 在地形测量中,用于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图示方法是()。

A. 等高线B. 等深线C. 等温线D. 等压线10.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面坡度的单位是()。

A. 度B. 米C. 百分比D. 弧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设备可用于地形测量()。

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接收机D. 经纬仪2. 测量学中,误差的类型包括()。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3. 地形图上,等高线间的距离表示()。

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高差C. 地形的起伏D. 地形的坡向4. 在GPS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定位精度()。

A. 卫星的几何分布B. 大气条件C. 接收机的精度D. 地面的反射5.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形特征的图示方法包括()。

《测量学》总结复习详解

《测量学》总结复习详解
测距原理 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传播的时间 t2D,计算待测距离D:
1 D c t2D 2
测距方式: 脉冲式(直接测定时间) 相位式(间接测定时间)
四、直线定向 1、标准方向(3个) 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含义及其与三北的关系
2、方位角、象限角含义 3、坐标方位角推算:
三、四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和观测限差
等级 标准视线长度 (m) 三 四 前后视距差 (m) 前后视距差累计 (m) 红黑读数差 (mm) 红黑高差之差 (mm)
65 80
3.0 5.0
6.0 10.0
2.0 3.0
3.0 5.0
三角高程测量
二、 1、原理
如图
三角高程测量
Dtanα α i
M
v B hAB HB
四、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概念。
1.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和表示方法;
坐标系(测量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不同)
2.测量工作的实质(即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五、掌握测量的基本工作 即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 六、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即“从整体到局部”、 “先
控制后碎部”、 “由高精度到低精度”和“步
步检
第二章 水准测量与水准仪
(折光系数一般在 0.13—0.16 之间)
D2 D2 两差改正: f C r (1 0.14) 0.43 (m m) 2R R
D 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当两点距离大于300米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及大气
折光对高差的影响,所以加两差改正:
H B H A D tg i v f H A S sin i v f
平面控制

《工程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及复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及复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绪论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单选题】(C)是在一个城市及其邻近地区建立若干覆盖所辖地区的连续运行基准站,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满足定位导航、城市规划、国土测绘、环境监测、等多种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社会要求。

A.RTKB.网络RTKC.CORSD.VRS3.【单选题】(B)技术在大范围内获取地表数字高程,毫米到1~2厘米量级的地表形变信息,在地面沉降监测、山体滑坡监测以及地震、火山、冰川活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RTKB.InSARC.CORSD.测量机器人4.【单选题】在东海大桥施工平台导管架吊装施工中,基于(A)的工程放样技术发挥了极大作用。

A.RTKB.InSARC.CORSD.测量机器人5.【单选题】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是工程(A)阶段的测量工作。

A.规划设计B.施工建设C.运营管理D.竣工验收6.【多选题】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B C D)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A.方案研究B.规划设计C.施工建设D.运营管理E.竣工验收7.【多选题】依据《测绘学名词》、《测绘基本术语》、《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各阶段所进行的(ABCDE)等的科学与技术。

A.控制测量B.地形测绘C.施工放样D.变形监测E.建立专题信息系统8.【判断题】精密工程测量代表着工程测绘学的发展方向,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建设是促进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的动力。

测量期末考试知识点

测量期末考试知识点

《测量学》课程期末考试知识点(一)第一章 绪论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测量学、地物、地貌、地形、测定、测设的定义? 测量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定与测设。

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内测绘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的学科,测量学将地表物体分为地物和地貌。

地物:地面上的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

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造物的位置在湿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铅垂线、参考椭球面和法线的定义是什么?水准面:假象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物体重心与地球重心的连线称为铅垂线。

参考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由地表任一点向参考椭球面所作垂线。

3、外业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基准面: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4、测量中点位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地理坐标系、直角坐标系(高斯坐标、假定坐标)5、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是什么?水平角(方向)、距离、高差6、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与数学坐标系统的不同之处?为什么这样规定?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一象限位置相同,二→三→四象限顺时针编号。

在数学上使用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照常使用。

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怎样建立的?将中央子午线东西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球柱面上,再将该横椭球柱面沿过南、北极点的母校切开展平,便构成了高斯直角坐标系。

8、北京某点的大地精度为116°20′,试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相应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①6°:N=Int ((L+3)/6 +0.5) Lo=6N-3 Lo 为中央子午经度②3°:n=Int((L/3)+0.5) Lo=3n9、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定义,两点间的高程如何计算?决定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改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测量学复习资料 2

测量学复习资料 2

《测量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任意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

确定点位的测量方法分为(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4. 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5. 三、四等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对向)观测;目的是消减(球气差)的影响。

6.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前一测站的高差读数),又有(后一侧站的高差读数)读数。

7. 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90°)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8. 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垂直),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9. 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方向观测法)测角。

10. 决定一条直线方向的基本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三种。

11.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标准差与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

12. 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

13.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14. 由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测线上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角值范围为(0°~360°)。

15.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一条边的方位角)和(一个点的坐标),观测数据是(水平角)和(两点间距离),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各个导线点的坐标)。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Q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2.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3.系统误差: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H线的锐角,用R表示。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

5.定位:就是建筑外廓各轴线交点放样到地面上,作为放样基础和细部的依据6.轴线桩:为建筑工程提供依据7.水平桩:控制基层深度的桩8.比例尺:图上长度比实际长度9.坐标正反算: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反算I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求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其方位角。

10.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11.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到低精度°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高程O4.测回法适用于竖直角测最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方向观测法适用于水平角测量测站方向数大于2个以上。

6.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Hffi塞__________ ,读数操作步骤.7.测量误差源于仪器,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外界条件O8.导线测景内业计算目的是一确定地面坐标,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坐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9.测量误差按性质分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1.等高线分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种。

13.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是指定位,和放样__________ 。

14.测设建筑物轴线平面点位利用极坐标法,角度交汇½,距离交汇法,直角坐标法方法。

三、判断题(0是对1是错)1 .地面上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程测量中,下列哪项属于大地测量范畴?A. 地形测量B. 建筑物变形观测C. 地籍测量D. 高程控制测量答案:D2. 下列哪种仪器不属于工程测量仪器?A. 水准仪B. 经纬仪C. 全站仪D. 望远镜答案:D3.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角度?A. 度(°)B. 分(′)C. 秒(″)D. 均正确答案:D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高程测量方法?A. 水准测量B. 三角高程测量C. 光电测距高程测量D. 重力测量答案:D5.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距离?A. 米(m)B. 千米(km)C. 厘米(cm)D. 均正确答案:D6. 下列哪种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A. 水准测量B. 三角测量C. 极坐标测量D. 距离测量答案:B7. 下列哪个软件不属于工程测量数据处理软件?A. AutoCADB. Civil 3DC. MapGISD. Photoshop答案:D8. 下列哪个参数表示全站仪的精度?A. 测角精度B. 测距精度C. 测高精度D. 均正确答案:D9.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面积?A. 平方米(m²)B. 公顷(hm²)C. 平方千米(km²)D. 均正确答案:D10. 下列哪个参数表示水准仪的精度?A. 测角精度B. 测距精度C. 测高精度D. 均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程测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地形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地籍测量、高程控制测量2. 全站仪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组成。

答案:测量主机、电子手簿、反射棱镜、三脚架3. 地形图的比例尺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答案: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4. 三角测量中的基本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1.名词解释题(1)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曲面。

(2)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

(3)参考椭球面:各国为测绘本国领土的需要,选择一种椭球定位方法,使椭球面与本国的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该椭球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4)绝对高程: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6)直线定线: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延长线上定出若干点,以便丈量距离。

(7)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方位角: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与其距离平均值的比值。

(8)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反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9)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所夹的角度。

(10)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北端顺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11)视准轴: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12)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中点纵向圆弧的切线。

(13)圆水准器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水准器球心所作的直线。

(14)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相邻两个分划间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15)水平角:测站与两个观测目标所组成二面角。

(16)竖直角:观测目标的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度。

(17)经纬仪竖轴:照准部旋转中心的轴线。

(18)经纬仪横轴:通过经纬仪望远镜旋轴的直线。

(19)正镜:即盘左,观测者面向经纬仪,当竖盘在望远镜的左侧。

(20)倒镜:即盘右,观测者面向经纬仪,当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

(21)横轴误差:横轴理论上应垂直于竖轴,它不垂直于竖轴的偏差。

(22)视准轴误差:视准轴理论上应垂直于横轴,不垂直造成的偏差。

(23)竖盘指标差:当经纬仪望远镜水平且竖盘指标水准管汽泡居中或具有自动归零开关的仪器归零开关打开时,竖盘指标所指的度数与理论值之差。

(24)真误差:真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值的差。

(25)中误差:中误差是各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的平方和取平均值再开方,也称均方差。

(26)相对误差:某个量观测的误差与该量最或然值的比值。

测量期末考试知识点

测量期末考试知识点

《测量学》课程期末考试知识点(一)第一章 绪论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测量学、地物、地貌、地形、测定、测设的定义? 测量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定与测设。

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内测绘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的学科,测量学将地表物体分为地物和地貌。

地物:地面上的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

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造物的位置在湿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铅垂线、参考椭球面和法线的定义是什么?水准面:假象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物体重心与地球重心的连线称为铅垂线。

参考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由地表任一点向参考椭球面所作垂线。

3、外业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基准面: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4、测量中点位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地理坐标系、直角坐标系(高斯坐标、假定坐标)5、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是什么?水平角(方向)、距离、高差6、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与数学坐标系统的不同之处?为什么这样规定?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一象限位置相同,二→三→四象限顺时针编号。

在数学上使用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照常使用。

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怎样建立的?将中央子午线东西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球柱面上,再将该横椭球柱面沿过南、北极点的母校切开展平,便构成了高斯直角坐标系。

8、北京某点的大地精度为116°20′,试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相应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①6°:N=Int ((L+3)/6 +0.5) Lo=6N-3 Lo 为中央子午经度②3°:n=Int((L/3)+0.5) Lo=3n9、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定义,两点间的高程如何计算?决定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改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测量学复习题 (答案重点全)

测量学复习题 (答案重点全)

资源与环境班测量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B )。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2.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A )。

A.1/5000 ;B. 1/500;C.1/10005.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A.96°B.276°C.6°6.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7.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8.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9.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B )。

A.方向;B.高程;C.距离10.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C )。

A.切线;B.法线;C.垂线11.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B )处。

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1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14.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15.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16.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A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17. 视准轴是指( B )的连线。

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工程测量复习一、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个选择10个判断7个问答3个计算2个二、教材知识点归纳1.名词解释1)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分带投影,将椭球面上图形转绘到平面的过程,是一种数学换算过程。

2)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指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通常称为绝对高程3)水准点:水准点就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4)水平角: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简称竖角。

6)钢尺量距是利用经检定合格的钢尺直接量测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又称为距离丈量。

7)直线的方位角:由标准方向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8)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观测,其误差保持同一数值、同一符号,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9)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观测,其观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致,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10)中误差:在等精度的观测系列中,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称为中误差。

11)相对误差:把误差的绝对值与其相应的观测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12)前方交会:A,B为已知坐标的控制点,P为待求点,用经纬仪测得α,β角,则根据A,B点的坐标,即可求得P点的坐标,这种方法称测角前方交会。

13)后方交会:在待求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ABC之间的夹角α,β然后根据已知点的坐标计算P点的坐标。

14)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

15)地图比例尺:地形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

16)视差:眼睛靠近目镜上下微微晃动时,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也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2.简答题1)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各轴线应满足什么几何条件a)轴线:圆水准器轴、竖轴、视准轴b)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c)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十字丝横丝d)水准管轴平衡性与视准轴2)水准测量都有哪些误差,怎么消除这些误差a)仪器误差: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在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相等,在高差计算中就可消除该项误差的影响水准尺误差:采取设置偶数测站的方法来消除,也可在前后视中使用同一根水准尺来消除b)观测误差;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读数误差:视差:操作仔细微调c)外界条件影响:仪器下沉:用双面尺法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尺垫下沉:选在坚实地面并将其踏实地球曲率:让前后视距相等温度的影响: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大气折光的影响:选择良好的观测时间,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观测3)经纬仪的使用:a)对中:张开脚架,调节脚螺旋使其高度适宜,并通过目估使架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量点。

测量学答案

测量学答案

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一、填空题、选择题提要(45分)1.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度测量、制图2.测量的遵循原则1)从整体到局部2)先控制后碎部原则3)检查原则(前一步测量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3.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概念理解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海洋或湖泊的水面在静止时的表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温和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与平均海水面一致的水准面)。

4.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的概念绝对高程: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垂直)距离(即海拔)。

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或某一工程项目当中自行任意选定的某一水准面作为起算面,而将地面点到该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高差:地面点间的高程之差5.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什么?大地水准面6.经纬仪安置包括的两项工作:对中、整平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及简历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8.等高线的种类、特性种类:等高线分为首曲线(基本等高线)、计曲线(加粗等高线)、间曲线(半距等高线)、助曲线。

特性:1)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相等;2)等高线应是闭合线,不在图幅内闭合,就在图幅外闭合,在图幅内只有遇到符号或数字时才能断开;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也不能重叠。

只有悬崖和峭壁处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或重叠,相交时交点成双出现;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合称地性线)成正交,与山脊线相交时,等高线由交处向低处凸出,与山谷线相交时,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5)等高线的平距越小,表示地面的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等高线分布均匀,表示地面坡度也均匀一致。

9.地物符号种类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地物注记。

10.等高距、等高平距的概念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11. 经纬仪测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竖直角: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值(竖角)经纬仪测水平角:依次观测两个目标,并分别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该两方向的度盘,读数之差即为该两方向间的水平角。

测量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水准面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答案: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

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纬度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答案:高差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答案:100平方千米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答案: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答案:637110.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答案:首子午面二面11.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所组成的角度。

答案:赤道平面12.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13.测量学的任务是。

答案:测绘和测设14.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答案: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15.由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1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到360°17.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答案:直线定向直线定线18.距离丈量是用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的形式来表示。

答案:相对 1 分数19.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

答案: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2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答案:锐21.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真北22.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答案:180°23.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和。

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测量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测量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2、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

A,B两点之间的高差记为。

3、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km。

4、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

6、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米,与之前的数据相差米。

7、我国地处北半球,当罗盘仪磁针静止时,指向地球北极的是磁针的极;罗盘仪磁针上缠有铜丝的一端是磁针的极。

8、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9、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和容许误差。

10、测量误差大于______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

11、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12、控制测量分为和。

1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14、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测角。

15、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和。

16、地形图测绘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平板仪的安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工作。

18、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19、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20、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等高线的种类有_____、_____、间曲线和助曲线四种。

二、选择题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180°B 0°C 90°D 270°2、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 5 mB 0.1 mmC 5 cmD 50 cm3、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准面:假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大地平均高度的一个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一个封闭曲面。

(高程的参考面)
参考椭球面:非常接近大地水准面而且能用数学模型表达的曲面。

(地形图的参考面)
参考椭球体:参考椭球面所包含的数学形体。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高程、海拔)相对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假定高程)
水平角:地面上两相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竖直角:地面上的直线与其投影线(水平视线)间的夹角。

(垂直角)
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的连线。

直线定线:在水平面上标定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点,以便分段测量。

(分为目视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

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

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投影至参考椭球面上的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之比。

(分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地物:地表面上天然或人工的固定物体。

地貌:反映地面地势起伏状态的地形元素。

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地物的表示方法: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

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许多幅图后闭合;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因此,山脊线和山谷线应与转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

因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 。

第一章点的位置 ...
第二章高程测量高差(控制测量四等水准测量、限差)高差闭合差调整
第三章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盘左盘右作业方式消除哪些误差
第四章距离会计算
第五章误差的基本理论定义分类来源特性偶然误差的特性(正态分布)有界性、...
第六章控制测量里导线测量导线坐标的计算
偶然误差的特性:1.偶然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的限值,即超过这一限值出现的概率为零。

2.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3.绝对值小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绝对值大的偶然误差。

4.偶然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

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果在一幅图里没有闭合,必然在周围图幅里闭合。

3.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情况出现在陡崖和绝壁处。

4.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此时等高线的切线垂直于转变方向处的山脊线或山谷线。

5.同一幅图中的等高线间隔应相等,所以平距大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平距小的地方坡度大。

四等水准测量的校核:后前视距差、后前视距差累计、黑红面读数之差、黑红面高差之差。

盘左盘右取平均值可消除:竖盘指标差、横轴误差、视准轴误差、照准部偏心差。

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i角误差、调焦误差、地球曲率、大气垂直折光。

水准仪安平要求: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圆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测水平角步骤:1.在O点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将度盘调至盘左位置,粗略瞄准位于左侧的A点,拧紧照准部制动螺旋,调节水平微动螺旋,瞄准标尺,读出读数a1。

2.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至右侧B点,读数b1步骤同上。

则β1=b1-a1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
水准仪使用: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
3.照准标尺
4.精确整平
5.读数
导线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通过若干控制点的连续折线回到起点,形成闭合多边形2.附合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通过若干控制点的折线到另一已知导线。

3.支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既不回到原起点又不到另一已知导线的测量。

视差:在光学实验的调整过程中,随着眼睛的晃动,被测物和标尺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