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共57张PPT)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59171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5.png)
生物学特性
1.形态
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0.4-0.9〕 µm ×(1-3)µm,无芽 孢,周生鞭毛,一般无 荚膜,少数有包膜。
光滑型的细菌大小均
培养和生化反响
• 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生长 PH为6.8~7.8.本菌属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在普 通营养琼脂上生长的菌落为圆形、光滑、湿润, 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有时可出现粗糙型的 菌落。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菌落小至中等,透 明或半透明,乳糖不发酵,与志贺菌的菌落相似 ,有些能产生硫化氢的菌株,在SS琼脂上形成 中心黑色的菌落。
检验方法
• 别离培养 常规的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能有效地别离 沙门菌。常用肠道鉴别培养基〔MAC或EMB〕和选 择培养基〔SS等〕,强选择性培养基〔孔雀绿和亚硫 酸铋等〕仅适用范围于爆发流行时。
别离培养
〔1〕血液和骨髓:血液5ml或骨髓液 0.5ml胆汁葡萄糖肉汤或胰化蛋白大豆肉 汤中,35-37℃孵育,假设有生长〔多 在2~4日内出现〕那么移种至血琼脂平 板和SS培养基中。
V-W变异:是指沙门菌失去Vi抗原的变异。初次别离得到的具有Vi 抗原、O抗原不凝集的沙门菌称V型菌;Vi抗原局部丧失,与O抗原 血清发生凝集又可与Vi抗血清凝集者称VW型菌。 Vi抗原完全丧失 ,与O抗原血清发生凝集又与Vi抗血清不凝集者称W型菌。V-W变 异的过程是V型菌经人工培养,逐渐丧失局部Vi抗原而成为VW型, 进而丧失全部Vi抗原而成为W型菌。
2〕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由鼠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有发热、恶心呕吐 、水样泻,严重者致脱水、休克、肾衰而死亡〔主见 于婴儿、老人等〕,但,大多2~3天自愈。
3〕败血症 :常由猪霍乱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 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引起。有高热 、寒战、贫血等严重病症。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 下者。
志贺氏菌的鉴定要点
![志贺氏菌的鉴定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3ae9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e.png)
志贺氏菌的鉴定要点志贺氏菌(Salmonella typhi)是引起伤寒病的致病菌,其鉴定对于诊断和防控伤寒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菌落特征、生物化学反应、免疫学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志贺氏菌的鉴定要点。
一、菌落特征志贺氏菌的菌落形态多样,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 形态: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缘整齐或呈波浪状。
2. 颜色:菌落表面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
3. 粘液性:菌落表面有时出现透明的粘液层。
4. 反射性:菌落表面有时呈金属光泽。
5. 直径:菌落直径一般为2-3毫米,但也有较大的菌落。
二、生物化学反应志贺氏菌的生物化学反应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常用的方法包括氧化/发酵反应、代谢产物反应、酶反应等。
1. 氧化/发酵反应:志贺氏菌能利用葡萄糖产生酸和气体,而不能利用乳糖产生酸和气体,这是其与大肠杆菌等其他肠道细菌的区别之一。
2. 代谢产物反应:志贺氏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硫化氢和尿素酶等。
3. 酶反应:志贺氏菌具有一些特定的酶活性,如葡萄糖酶、麦芽糖酶和内切酶等。
三、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志贺氏菌鉴定的重要手段,包括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1. 血清学方法:通过检测志贺氏菌特异性抗原和抗体的反应来鉴定菌株。
常用的方法有血清凝集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技术检测志贺氏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如vi抗原基因和fliC基因等。
除了上述的菌落特征、生物化学反应和免疫学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鉴定要点需要注意:1. 样品的处理:鉴定志贺氏菌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避免污染和细菌数量的剧烈变化。
2. 培养基的选择: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和XLD琼脂等,以利于志贺氏菌的生长和鉴定。
3. 防止交叉反应:志贺氏菌与其他细菌在某些生物化学反应上存在交叉反应,需要进行鉴别。
4. 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志贺氏菌检测
![志贺氏菌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97a45b4f25c52cc58ad6be05.png)
C群:也称鲍氏菌群,有15个血清型,分解甘 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各型内无交叉凝集。 D群:也称宋内氏菌群,仅有一个血清型。分 解甘露醇,有鸟氨酸脱羧酶,迟缓发酵乳糖。 有Ⅰ(S相光滑菌落)、Ⅱ相(R粗糙菌落)之分。
福氏志贺菌在HE琼脂平板上的菌落 特征蓝绿色大肠埃希菌红色较大
二、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菌落形态学
关注菌落的形态、大小、边缘、突起、颜色、 质地等等,都是区分细菌的重要手段。
福 氏 志 贺 氏 菌 的 菌 落 特 征
宋内志贺菌乳糖迟发酵菌株 在麦康凯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细菌在肉汤培养基中的生长
均匀浑浊生长是什么意思?
二、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3、志贺氏菌的生化特性: 本菌属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 多不发酵乳糖,仅宋内氏菌迟缓发酵乳糖。 靛基质产生不定,甲基红阳性,VP试验阴 性,不分解尿素,不产生H2S。与肠杆菌科 各属细菌相比较,志贺氏菌的主要鉴别特 征为不运动,对各种糖的利用能力较差, 并且在含糖的培养基内一般不形成可见气 体。根据生化反应可进行初步分类。
志贺氏菌属的四个群
根据抗原构造的不同,按最新国际分类法,将本 属细菌分为四个群、39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A群:也称志贺氏菌群,有10个血清型。不发酵甘露 醇,无鸟氨酸脱羧酶,与其他各群细菌无血清学 联系。 B群:也称福氏菌群,已有13个血清型(包括亚型和 变种)。最近又发现3个亚型(1c、4c、5b)。发 酵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抗原结构较复杂, 各型间有交叉凝集。每一福氏菌型具有二种抗原, 即型特异性抗原和群抗原,前者只存在于同型菌 株中,后者有许多种,存在于福氏各菌型中。例 如福氏1b型除含有1型特异性抗原外,尚含有4、6 群抗原。
二、志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志贺氏菌的检验
![志贺氏菌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2d926927d3240c8447ef60.png)
免疫性: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免疫期短,也不稳定。
四、志贺氏菌的检验
1、增菌 称取检样25g,加入装有225mLGN增菌液的500mL 广口瓶内,固体食品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打碎 1min,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粉状食品用金属匙或玻 璃棒研磨使其乳化,于36℃培养6~8h。 培养时间视细菌生长情况而定,当培养液出现轻微混 浊时即应中止培养。 2、分离和初步生化试验 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HE琼脂平板或SS琼脂平 板1个;另取1环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 琼脂平板各1个,于36℃培养18~24h。 志贺氏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呈现无色透明不发酵乳糖 的菌落。
麦康凯琼脂平板
EMB平板照片及原理
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葡萄糖半固体各1管。一般应多 挑几个菌落,以防遗漏,经36℃培养18~24h,分别观察结果。
动力试验
三糖铁(TSI)琼脂试 验的原理
1. Pseudomonas aeruginosa:Motile 2. Staphylococcus aureus:Non-motile 3. Bacillus subtilis:Motile
3、血清学分型
挑取三糖铁琼脂上的培养物,做玻片凝集试验。 先用4种志贺氏菌多价血清检查,如果由于K抗原的 存在而不出现凝集,应将菌液煮沸后再检查; 如果呈现凝集,则用A1、A2、B群多价和D群血清分 别试验。 如系B群福氏志贺氏菌,则用群和型因子血清分别检 查。福氏志贺氏菌各型和亚型的型和群抗原见表1。可先 用群因子血清检查,再根据群因子血清出现凝集的结果, 依次选用型因子血清检查。 4种志贺氏菌多价血清不凝集的菌株,可用鲍氏多价 1、2、3分别检查,并进一步用1~18各型因子血清检查。 如果鲍氏多价血清不凝集,可用痢疾志贺氏菌3~12型多 价血清及各型因子血清检查。
各类细菌的分类鉴定
![各类细菌的分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5d6562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5.png)
④V~W变异:失去全部Vi抗原的变异。
变形 杆菌 属
G-b
有周身鞭 毛(摩根 菌属的部 分菌株在 30℃以上 不形成鞭 毛) 无芽孢 无荚膜
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平板:迁徙扩散生 长(普通变形和奇异变形),可被0.1% 苯酚、4%硼酸、5%~6%琼脂及同型血清 或胆盐所抑制。普罗威登斯菌和摩根 菌属无迁徙生长现象。
H2O2(+);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分 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 凝固酶。
①蛋白抗原:SPA蛋白 (存在于葡萄球菌表 面,结合在细胞壁的黏 肽部分,具有抗吞噬作 用),有种属特异性。
②多糖抗原:有型特异 性。
1.侵袭性疾病:①皮肤及软组织感 染(毛囊炎、疖、痈);②全身性 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③呼 吸道感染;④医院内感染
伯菌
属
G-b
无鞭毛 无芽孢 有荚膜
血平板:圆形,凸起,灰白色,不溶血的菌 落。有时菌落呈黏液性,用接种环挑取时呈 长丝状。
肠道选择培养基:乳糖产酸菌落。
液体培养基:浑浊生长,可形成菌膜与黏性 沉淀物。
糖类发酵:发酵乳糖;h2o2(+);脲酶(+);OX(-);鸟氨酸(-);动力(-)。
本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 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可用 碳青酶烯类、B-内酰胺类抗 生素/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 类进行治疗。
糖类发酵:发酵乳糖;
OX(-);DNA酶(-);
^夫
尼亚
菌属
G-b
无荚膜 无芽孢 有周鞭毛
糖类发酵: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可利用枸橼酸盐、乙酸盐和丙二酸 盐作为唯一碳源;
H2S(-);山梨醇(-);DNA酶(-);赖氨酸( +);
埃希菌、志贺菌属
![埃希菌、志贺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42ea75e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8.png)
第十五页,共29页。
防治原则
• 疫苗免疫预防已在畜牧业领域中开展了 广泛研究
• 大肠埃希菌很多菌株都已获得耐一种或 几种抗生素的质粒,耐药性非常普遍。 进行药敏试验。
• 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第十六页,共29页。
志贺菌属 (Shigella)
• 形态染色
– G-杆菌 –宽0.5-0.7 µm 长2-
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 右侧为对照(--++)
第七页,共29页。
▪抵抗力
➢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 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 粪便中存活更久 ➢对煌绿、胆盐敏感。作为肠道致病菌分离培养基中 的抑制剂
➢对漂白粉、氯敏感。作为饮水消毒剂
• 内毒素------肠壁植物神经------肠蠕动失调、 痉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 所致疾病
– 菌痢
•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 传播途径:粪-口 • 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 免疫性
– 免疫期短,不稳固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3)微生物学检查及 血清学诊断
第二页,共29页。
肠道感染细菌
一、共性
1、均为革兰阴性,形态相类似的杆菌 2、无荚膜、芽胞,除痢疾杆菌外都有鞭毛,能运动
3、营养要求不高,抵抗力不强
4、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多种糖
5、抗原构造复杂
6、大多都以内毒素致病,引起的疾病多样化
第三页,共29页。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志贺氏菌检测技术和鉴定要求
![志贺氏菌检测技术和鉴定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8596f9b844769eae109ed27.png)
生化特性
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福氏6型和鲍氏 13、14型的部分菌株会产生少量气体)。大 多不发酵乳糖,仅宋内氏菌迟缓发酵乳糖。 靛基质产生不定,甲基红阳性,氧化酶、VP 试验均阴性,不产生H2S和尿素酶。根据生化 反应可进行初步分类。
常以甘露醇和乳糖发酵特性来区分志贺菌的生化群
常以甘露醇和乳糖发酵特性来区分志贺菌的生化群
A群:痢疾志贺菌,甘露醇、乳糖、棉子糖及鸟氨 酸脱羧酶均阴性。
B群:福氏志贺菌,棉子糖和甘露醇阳性(其 中4、 6型常见甘露醇阴性的变种),乳糖及鸟氨酸 脱羧酶阴性。
C群:鲍氏志贺菌,甘露醇阳性,乳糖、棉子糖及 鸟氨酸脱羧酶(除13型)均阴性。
D群:宋内氏菌,甘露醇和乳糖(迟缓)阳性,鸟 氨酸脱羧酶阳性。
血液:
当怀疑为菌血症时,静脉采集5~10ml血液, 按1:10比例加入血增菌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其他标本:
疑似痢疾爆发疫情病原学检测时
➢ 外环境样本可采集患者的污染衣物、剩饭菜、可 疑食品、抹布、污水、井水等,采集的标本应立 即按1:10的比例接种GN增菌肉汤,置37℃增菌 6~8h。
➢ 媒介昆虫如苍蝇类,用消毒蝇拍拍打10~15只/份, 装入9mlGN增菌肉汤中,尽快送实验室,置37℃增 菌4~6h。
志贺菌属抗原分类
血清分类
菌名 群
型
亚型
志贺菌 A 1~12
生化特性
甘露醇 鸟氨酸 脱羧酶
—
—
福氏菌 B 1~6,X、y 1a,1b,1c,2a,2b,3a,3b,
变种
3c,4,4a,4b,4c,5a,5b
+
—
鲍氏菌 C 1~18
+
—
宋内菌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https://img.taocdn.com/s3/m/64e30d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Mic伪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hygi叨ewe Examination of Salmonellae , Shigellae , and diarrhoea causative 及cherich血coli妙means of thed泣agnostic typing phage set for enterobacteriaceae前言本标准对GB/T4789.31一1994袭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GB/T4789.31一19料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T1.1一2000对标准文本的格式和文字进行修改。
―规范原标准中的“设备和材料”。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4789.31一19944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中国疚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晓青、付萍、计融。
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法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结果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品、食物中毒的检验,也适用于食品从业人员的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带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墩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1a9f023b767f5acfa1c7cdfb.png)
(1)原理: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PA、PB)与肠热症患者血清做定量试管凝集试验,以出现“2+”凝集的最高血清稀释度为效价,测定相应抗体含量,用以辅助诊断肠热症。
(2)试验方法:为单管稀释法。准备4排小试管,每排7支并标记,另取中号试管1支,加生理盐水3.8ml及被检血清O.2ml,混匀,即为1:20稀释,总量为4ml。然后取出2ml按每管0.5m1分别放人各排小试管中的第1支试管中。再于上述中号试管内加生理盐水2ml混匀,此种血清即为1:40稀释,吸取此稀释度血清2ml,按每管0.5m1分别加到各排小试管中的第2支试管中。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到各排小试管第6支试管为止,第7支小试管只加入0.5ml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然后按表2-5操作。
注意事项
1.加入诊断菌液时,由对照管开始往前,每管各加O.5ml。
2.结果观察时不要振荡试管,先观察,必要时再轻摇试管使凝块从管底升起,最后按液体的清浊,凝块的大小进行记录,对照管(不凝集)与试验管同时对着光线往暗处看液体透明度和凝集块。
3.“H”凝集呈絮状,以疏松之大团铺于管底,轻摇试管即能荡起,而且极易散开。
结果判断、解释和报告:
①分离培养未见可疑菌落或经鉴定不符合志贺菌属鉴定依据者可报告“未分离到志贺菌属细菌”。
②经分离鉴定后符合鉴定依据者,可报告“分离出××志贺菌”,若进一步做多种生化反应及因子血清分型后,可报告:“分离出××志贺菌×型”。
(2)沙门菌属的分型鉴定:如果生化反应及形态学检查疑为沙门菌,可选用沙门菌的多价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首先选用A~F组多价“O”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在试验时应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血清凝集试验在5~10min内不出现凝集者可确定为阴性。但若生化反应比较典型,应考虑选用Vi凝集试验。若凝集,则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洗下,制成浓厚的悬液,加热100℃、30min,再与A~F组多价“O”诊断血清做凝集试验。若与A~F组多价“O”血清发生凝集,应再与沙门菌单价因子血清分别做玻片凝集试验,以确定该菌株属于哪一组。一般先选用本地区检出率最高菌型的相应血清做玻片凝集反应。
志贺氏菌属和埃希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和埃希氏菌属](https://img.taocdn.com/s3/m/a9c5df72804d2b160a4ec01e.png)
四、 防治
1.控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特异性预防:注射伤寒、甲乙副伤 寒三联菌苗预防,但副作用大,口 服活菌苗在试用阶段。 3.用抗生素治疗,但停药过早容易复发。
2.抗原构造:有O、H、Vi抗原和菌毛抗原。 (1)菌体抗原(O):LPS, 耐100℃数小 时。为分组的依据,A-E组对人致病, 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 (2)鞭毛抗原(H):为蛋白质,65℃10 分钟破坏,为分型依据,H抗原刺激机 体产生IgG抗体。 (3)毒力抗原(Vi):少数新分离的菌株 有Vi抗原,有抗吞噬作用。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物质:侵袭力与O 抗原、Vi抗原有
关,内毒素为其主要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1.肠热症(typhoid fever):即伤寒、副 伤寒,由s.typhi or S.paratyphi引起。消化 道感染,传染源是病人、带菌者。
免疫性:肠热症后可获牢固免疫力。细胞内寄
生菌,主要是细胞免疫。 2.急性胃肠或食物中毒 由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 乱沙门氏菌引起,产生肠毒素致病。 3.沙门氏菌菌血症 多由猪霍乱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 菌引起 。
第十章 肠道杆菌
肠道病原菌 经消化道感染的病原菌包括:肠 杆菌科细菌、弧菌属、幽门螺杆菌、 空肠弯曲菌等。 肠杆菌科共14个属,对人有致病 作用的主要是沙门氏菌属、志贺氏 菌属和埃希氏菌属。
第一节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E.coli)
一、生物学性状: 1.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 类,在EMB培养基上呈紫黑色菌落。 2.抗原构造:用O抗原分群(170群), 用H抗原、K抗原分型。血清型表示法: O:K:H ,如O157:H7。
二、致病性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三)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三)](https://img.taocdn.com/s3/m/33527c5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c.png)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三)5.4.1 沙门氏菌分型鉴定按GB4789.4举行。
假如判定为时,应得出完整的血清学分型鉴定的结果。
5.4.2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鉴定 5.4.2.1 按GB4789.6和GB4789.36举行。
分别的菌株应当同时被同样的几个噬菌体裂解后,用分型噬菌体实验,这些菌株应当具有相同的裂解模式,同时测定IRTD噬菌体的裂解状况。
5.4.2.2 ,应有肠毒素实验的证明。
5.4.2.3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典型的生化特性为:实验阴性、无动力、产气或不产气(O124血清型亦可以为有动力、不产气),靛基质实验阳性。
可进一步做豚鼠角膜实验,结果应当为阳性,质粒电泳应证实具有120~140MdaI大质粒,PCR实验证实具有ipaC或ipaH基因。
5.4.2.4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典型的生化特性为:乳糖、蔗糖产酸,产酸并多数产气,阴性,靛基质阳性,山梨醇迟缓发酵。
PCR实验证实具有产志贺毒素基因strl,stx2和溶血毒素基因hly。
IRTD的E-2噬菌体裂解实验,能被IRTD的E-2噬菌体裂解(裂解程度包括从CL到少数几个噬斑)。
对于产志贺毒素和溶血毒素其他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菌,根据5.4.2.3的程序举行鉴定。
5.4.2.5 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具有大肠埃希氏菌的典型生化特性,eαe基因(黏附屏蔽基因)的PCR实验为阳性。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αe实验也可为阳性。
EAF(黏附因子质粒基因)或物(菌毛捆绑形成基因)的PCR实验可进一步证明。
5.4.3 志贺氏菌分型鉴定 5.4.3.1 挑取上的培养物,按噬菌体裂解模式,选用相应的志贺氏菌分型因子血清,做玻片凝集实验。
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见表3。
表3 噬菌体实验的结果和志贺氏菌血清学分型鉴定的结果 5.4.3.2 如按噬菌体裂解模式结果为福氏志贺氏菌1~5型,先用福氏多价血清做凝集实验。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鉴定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f85bc62d0d233d4b14e69fe.png)
• 生长特性:
培养基,环境,染色,同肠杆菌科特点;
菌落形态:
BAP:圆,光,湿,灰白,某些菌株溶血;
选择培养基:通常,发酵乳糖,有色菌落,EMB 上有金属光泽。
• 实验室鉴定:
初步鉴定; KIA:A/A,产气,H2S(-); IMVC:+ + - -
特殊病程: 标本采集:未使用抗生素前提下 第一周分离阳性 血液90% 粪便10% 第三周分离阳性 血液50% 粪便85% 尿25%
使用抗生素后:骨髓,玫瑰疹
• 生长特性(growth characteristic)
染色:G-,直杆,较细长,周鞭毛
菌落形态:
普通培养基:光滑型,粗糙型
选择培养基:略小,乳糖不发酵, 多数可产H2S(SS上菌落中央黑色)
治疗用药:碳青酶烯、抑制剂复合类或头霉 素
AmpC -内酰胺酶:
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
特点:染色体、质粒编码,诱导酶,非边界 耐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1,2,3代,头霉素) 对抑制剂不敏感。
治疗用药:碳青酶烯,头孢4代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 分类
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5个种,大肠埃希氏 (E.coli)最为常见,以下主要叙述。
• 重要性:
肠外感染: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病原菌,以及其他各类 感染包括菌血症、肺部感染、腹膜炎、腹部手术继 发感染等。
肠内感染: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质粒介导,LT、ST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O55、O111等血清 型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溶原噬菌体编码 Vero毒素(VT-1,VT-2),常致溶血尿毒综合症 (HUS)。代表菌O157:H7。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资料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27dc59b1a37f111f1855b31.png)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124.236.7.*质量手册目录01质量手册说明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03科室简介04授权书05批准令06公正性申明07修改记录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09组织和管理10投诉地解决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12纠正措施13预防措施14内部审核15管理评审16人员17设施和环境18检验前程序19检验程序程序文件目录001 程序文件目录002 批准令003修改爷01 文件控制程序02计算机管理程序03 合同评审程序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11 仪器管理程序12 仪器校准程序13 样本管理程序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22、满意度监测程序23、标识控制程序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25、质量保证程序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29、试剂管理程序30、结果报告程序作业指导书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08粪便标本采集09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09临检室标本采集手册汇总)10精液标本的采集11 KX-21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2 Miditron仪器操作规程13粪便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14脑脊液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15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16 ABO血型鉴定作业指导书17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18 精液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19前列腺液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2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21粪便潜血试验作业指导书22尿液颜色测定23尿液透明度测定24尿液比重测定25尿液酸碱度测定26尿液蛋白测定27尿液胆红素测定28尿胆原定性试验29尿液亚硝酸盐定性试验30尿液红细胞测定31尿液白细胞测定32尿液沉渣检查33尿液干化学法筛选标准34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5网织红细胞计数36 KX-21血细胞分析仪作业指导书37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38血液常规检查生化组作业指导书01生化组组长职责02生化组岗位职责03生化组质量监督员职责04生化组环境检测和控制程序05生化组试剂管理程序06生化组质控品、校准品管理程序07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12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13总蛋白测定14血清白蛋白测定15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16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17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18血清总胆汁酸测定19血清尿素氮测定20血清肌酐测定21血清尿酸测定22血清葡萄糖测定23血清总胆固醇测定24血清甘油三脂测定2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测定26血清钙测定27血清镁测定28血清磷测定29血清肌酸激酶测定30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31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32血清载脂蛋白测定33血清淀粉酶测定34血清肌钙蛋白测定35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36脑脊液蛋白测定37血清脂蛋白a测定38血清钠离子测定39血清钾离子测定40血清氯离子测定41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免疫组操作指导书001免疫组能力检测表01免疫组组长职责02免疫组工作职责03免疫组岗位职责04免疫组质量监督员职责05免疫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06免疫组废弃物管理制度07免疫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124.236.7.*08免疫组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09意外事故的处理程序10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程序11 ELISA方法检测HAV-IgM抗体12 ELISA方法检测HAV-IgM抗体2 本站现在提供检验科全套SOP文件13 ELISA方法检测HCV-IgM抗体14 ELISA方法检测HDV-IgM抗体15 ELISA方法检测HEV-IgM抗体16 ELISA方法检测AFP17 ELISA方法检测HBSAg18 ELISA方法检测抗—HBS19 ELISA方法检测HBeAg20 ELISA方法检测抗-HBe21 ELISA方法检测抗-HBC22 ELISA方法检测CEA23乳胶方法检测ASO24乳胶方法检测RF25血清检测梅毒26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27异步免疫层析法检TB28热源六项标准操作规程29 ST-360酶标仪标准操作规程30 ST-360型全自动洗板机清洗与保养31 TDL-5型离心机32 Washer 430型全自动洗板机清洗与保养33 80-2型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附表:梅毒方法学编码附表二梅毒抗体室间质评试剂编码表附表三仪器编码Microsoft Word 文档推荐:免疫学SOP写作参考手册微生物操作制作指导书01细菌革兰氏染色作业指导书02细菌培养技术03临床细菌学室内质量控制04细菌分群初步鉴定05葡萄球菌属鉴定06链球菌属鉴定07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08奈瑟氏菌鉴定09非发酵菌鉴定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附表四PCR实验室作业指导书01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设置02基因扩增实验室平面图03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章程04样本编号的标准操作程序05室内质控记录图06操作程序07 工作人员档案记录108整改措施血凝组标准操作规程01血栓与只凝血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02 STA-R凝血分析仪操作说明03血凝标本采集04 CA6000仪器操作规程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06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07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08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09血浆D-二聚体测定20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标本接收分发室操作规程1、标本接收室工作职责…………………………………2、标本接收室生物安全管理程序………………………3、标本接收室废弃物管理制度…………………………4、标本接收室意外和事故处理……………………………5、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程序………………………………6、TDL-5型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7、标本的分离…………………………………………生物安全0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程序02生物安全术语与定义03检验科废弃物管理制度04检验科采血消毒灭菌制度附表: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记录表01仪器移交表02废弃物处理登记03不合格标本返回记录单04故障处理登记05仪器故障记录06检验科冰箱温度07水温箱温度08物资移交表09微生物培养皿制备登记本10压力锅登记本11仪器维护12质量失控处理登记13紫外线消毒记录14微生物标本处理记录本15培养箱温度。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d451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二)5.1 前增菌、增菌和分别 5.1.1 的前增菌、增菌和分别按GB4789.4举行。
在食品格业从业人员的肠道沙门氏菌带菌检验时,采集的标本应增菌,不应前增菌。
食物中毒标本不应前增菌,所采集的标本同时做增菌和不增菌步骤。
5.1.2 志贺氏菌的增菌和分别按GB4789.5举行。
没有厌氧培养条件的试验室可以采纳BCT增菌液。
食物中毒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做增菌和不增菌步骤。
5.1.3 的增菌和分别按GB4789.6和GB4789.36举行。
食物中毒标本同时做增菌和不增菌步骤。
5.2 噬菌体实验 5.2.1 培养基的预备养分琼脂平板(含琼脂1%~1.5%,为防止变形杆菌的扩散生长,可按0.02%量加入),养分琼脂加热融化后,加入每个9cm平皿中20mL~25mL,放在水平台面上待其凝固。
翻转平板,在36℃±1℃培养箱内半开皿倒置约1h,或50℃±1℃培养箱内半开皿倒置约30min,以烘干培养基表面水分。
5.2.2 实验菌液的预备5.2.2.1 自挑选性琼脂平板上分离挑取2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检验时,挑取乳糖阴性产H2S或不产H2S的菌落,和乳糖阳性产H2S的菌落。
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时挑取乳糖阳性或乳糖阴性的菌落。
检验志贺氏菌时挑取典型或可疑菌落分离接种TSL半固体和养分琼脂斜面各一管,置36℃±1℃培养20h~24h后选取三糖铁底层产酸、斜面产碱,不产H2S,不产气无动力的菌落。
下述两种办法可供制备实验菌液时选用。
5.2.2.2 办法一:将待检菌落接种于养分肉汤管内,于36℃±1℃培养14h~24h。
挑取此肉汤培养物1满环(约5uL),稀释于盛有1mL~2mL的养分肉汤管内,使成为1:200~1:400稀释菌液,含菌量约为1×106CFU∕mL。
5.2.2.3 办法二:用接种针在鉴别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稀释于盛有1mL~2mL养分肉汤管内,含菌量约为1×106CFU/mL。
志贺氏菌检验方法
![志贺氏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c23447b9f3f90f77c61b51.png)
血清学分型
生化鉴定
志贺氏菌属分群及分型结果 报告
XLD琼脂平板
志贺氏菌
粉红色至无色,半 透明、光滑、湿润、 圆形、边缘整齐或 不齐,直径1 mm~2 mm。
沙门氏菌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 不带黑色中心,有些 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 泽的黑色中心,或呈 现全部黑色的菌落; 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 ,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力
志贺氏菌属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 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 为弱,对酸敏感 。
一般在潮湿土壤中能存活34天, 37℃水中存活20天,在粪便内(室温)存 活11天。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56-60℃10 分即被杀死,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很敏感, 1%石炭酸中15-30分钟即被杀死,对氯霉素、 磺胺类、链霉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麦康凯琼脂平板
无色至浅粉红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边缘 整齐或不齐,直径2 mm~3 mm。
培养物中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即可弃 去:
a)在三糖铁琼脂斜面上呈蔓延生长;
b)发酵乳糖或蔗糖的;
c)不分解葡萄糖和只生长在半固体表面的; d)产气的(福氏志贺氏菌6型可产生少量气 体);
e)产生硫化氢的;
志贺氏菌检验流程图
检样 25 g(或25 mL)样品+
GN增菌液225 mL
36 ℃±1℃,6 h~8 h
检样 25 g(或25 mL)样品+ 志
贺氏菌增菌肉汤225 mL
41.5 ℃±1℃, 16 h~20 h厌氧培养
XLD琼脂
MAC琼脂或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
36 ℃±1℃,20 h~48 h
挑取可疑菌落 TSI,葡萄糖半固体, 营养琼脂斜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汇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5145ac2524de518964b7deb.png)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续)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中心潘钦石一.细菌的鉴定步骤1.鉴定的概念:将一个未知的菌株按其生物学特性,经过与所有已知菌种进行比较后划归到一个已知菌种的分析过程。
2.对待鉴定的菌种要明确已经获得纯化培养或者该菌种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有单个菌落可以进行生化试验。
(我们这里一般都是预先纯化培养)3.对待鉴定的菌种进行革兰染色,观察形态(G+c,G–b,G–c,G+b),做触酶,氧化酶实验,然后按科,属,种逐步鉴定。
要注意对待鉴定的菌种选择一个合适的鉴定系统,临床常见细菌的快速简单的鉴定系统我们都已经设计好,参考鉴定质控单。
4.按鉴定质控单的要求填写好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标本类型,标本编号,送检日期等。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填写好该菌种的菌落形态以及有无溶血。
5.复习革兰染色,触酶实验,氧化酶实验。
⑴.革兰染色:是细菌鉴定过程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染色方法。
首先要将待鉴定的细菌涂片,固定(目的:杀死细菌,改变细菌对染料的通透性)。
第一步:以结晶紫初染(染色液Ⅰ)第二步:以卢戈氏碘液媒染(染色液Ⅱ)第三步:用95%乙醇脱色(染色液Ⅲ)第四步:最后用稀释复红复染(染色液Ⅳ)⑵.触酶实验(H2O2实验):a.原理: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双氧水生成水和初生态氧,继而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
b.方法:一般用玻片法,就是挑取菌落在洁净的玻片上涂开,滴加3%过氧化氢数滴,观察结果(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
要注意不能在血平板上进行实验,这样易出现假阳性;另外陈旧菌落要是进行实验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还有不能在接种针或环上进行实验。
c.阳性对照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对照用链球菌;试剂要避光置4℃冰箱保存。
d.应用:绝大多数含细胞色素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细菌触酶实验阳性,链球菌属阴性。
临床常见细菌鉴定实验中我们一般用于区别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链球菌属(-)。
07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
![07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506f4d076eeaeaad1f330fb.png)
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一、目的对某一细菌的鉴定水平,可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价值:(1)决定治病方法;(2)作流行病学研究;(3)了解细菌与感染的关系;(4)进行学术交流。
二、原理根据肠杆菌科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等将肠杆菌科由属鉴定到具体种类。
三、标本不同病种及不同检查目的而定,可为脓汁、渗透液、咽拭子、血、脑脊液、食物、呕吐物、粪便等,置于无菌瓶内送检。
四、试剂及器材革兰氏染液、培养皿、培养瓶、生化鉴定管、标准血清、玻片、接种针(环)、酒精灯等。
五、鉴定程序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标本增菌培养分离培养(SS、麦康凯)观察生长情况,挑可疑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G—杆菌,氧化酶(—)纯培养(转种克氏双糖铁培养基)及做动力、靛基质、尿素、MIU肠杆菌生化编码管据结果初步报告血清学凝集试验(多价、单价进一步定属、分型)确定报告六、临床意义1、大肠埃希氏菌在肠道可分为致病性与非致病性,非致病性菌作为正常菌群存在,致病菌引起腹泻。
肠道作为致病菌外引起其他感染。
2、沙门菌可引起伤寒和副伤寒、败血症、食物中毒、肠炎等。
3、志贺氏菌多侵犯肠道引起菌痢。
七、全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要穿好工作衣,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严格按操作规程,结束后,用次氯酸溶液(0.2%)擦拭实验台、显微镜手柄、载物台,浸泡手,然后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八、标本处理废弃标本,培养基等统一由专门人员高压消毒处理。
九、参考文献诊断细菌学,李仲兴等主编、第一版、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
一、目的对某一细菌的鉴定水平,可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价值:(1)决定治病方法;(2)作流行病学研究;(3)了解细菌与感染的关系;(4)进行学术交流。
二、原理
根据肠杆菌科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等
将肠杆菌科由属鉴定到具体种类。
三、标本
不同病种及不同检查目的而定,可为脓汁、渗透液、咽拭子、
血、脑脊液、食物、呕吐物、粪便等,置于无菌瓶内送检。
四、试剂及器材
革兰氏染液、培养皿、培养瓶、生化鉴定管、标准血清、玻片、接种针(环)、酒精灯等。
五、鉴定程序
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鉴定
标本增菌培养
分离培养(SS、麦康凯)
观察生长情况,挑可疑菌落
革兰氏染色镜检:G—杆菌,氧化酶(—)纯培养(转种克氏双糖铁培养基)及做动力、靛基
质、尿素、MIU
肠杆菌生化编码管
据结果初步报告
血清学凝集试验(多价、单价进一步定属、分型)
确定报告
六、临床意义
1、大肠埃希氏菌在肠道可分为致病性与非致病性,非致病性菌作为正常菌群存在,致病菌引起腹泻。
肠道作为致病菌外引起其他感染。
2、沙门菌可引起伤寒和副伤寒、败血症、食物中毒、肠炎等。
3、志贺氏菌多侵犯肠道引起菌痢。
七、全防护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要穿好工作衣,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
罩,严格按操作规程,结束后,用次氯酸溶液(0.2%)擦拭实
验台、显微镜手柄、载物台,浸泡手,然后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八、标本处理
废弃标本,培养基等统一由专门人员高压消毒处理。
九、参考文献
诊断细菌学,李仲兴等主编、第一版、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