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后保留的血液标本保存记录表修订稿
血液标本保存记录表
![血液标本保存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6b36b3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8.png)
血液标本保存记录表
备注:
1.保存方式及方法:每日工作结束后由夜班将各血液标本按顺序放入专用冰箱内保存,生化、外送及其他无盖标本需用保鲜膜密封。
同时将保存时间到期标本取出并装入黄色垃圾内,由工人统一作焚烧处理。
2.生化及外送标本保存日期为7天,血常规及血沉、血型标本原则上保存时间为3天、血凝标本为24小时,也可同生化标本一同废弃。
3.填写方式:生化(包括所有杂项和急诊、外送标本)××支、血常规+杂项(血沉及其他杂项如血型等)××支,血凝××支,总量为前述总数。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63c66851e79b8969022603.png)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3天以内的血标本,标本无溶血、无霉菌和细菌生长。
二、严格执行查对:对姓名、科室、床号、血型。
三、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做到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三者不分离。
四、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必须用两种方法鉴定,注意观察抗A、抗B试剂反应时间,严守标本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作好标记。
注意血清、血球比例适度,反定型时配制的2~5%红细胞悬液不能溶血。
五、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遵守正规操作程序,认真观察结果、反复确认,如果病人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多个献血员作交叉配血,发现不相合时要查找献血员之间的配合情况。
六、观察合血结果后认真填写报告单,并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报告单要求字迹工整、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七、如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八、严格核对制度,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登记签字。
整个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做到3项逐项核对,即合血前核对、合血时核对、合好血填单子时再次核对。
九、配血者标本及合血管保留7天后才能处理。
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冻保存。
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85133881c758f5f71f6727.png)
《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
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
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临检室血液标本储存及处理废弃记录
![临检室血液标本储存及处理废弃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2c1979565ce0508763213df.png)
存入时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存入人姓名 临检室样本冰箱 血常规+ 血凝 总存入量 保存时间 处理时间 处理标本量 处理责任人
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81658f2f60ddccdb38a079.png)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局),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输血协会下发了再次征求《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19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全文内容如下: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19 版)(征求意见稿)前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版)》自施行以来,对促进临床用血规范化管理和输血医学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患者输血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不断适应输血医学的发展要求,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规范进行系统梳理,按照保留现有体系框架、追踪临床输血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逐步提高标准要求、持续提高患者输血安全的思路,对规范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了《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19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正文包括总则、患者血液管理、输血前评估和告知、输血申请、输血相容性检测、血液出入库和库存管理、输血、输血后评价等共9章,对临床输血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是原则性规定,医疗机构在制定本单位操作规范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范》的附件一、二、三和四为规范性附件。
附件五为资料性附件,供医疗机构参考。
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医疗机构使用的技术操作规范。
如有关血液标准、规范与《规范》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以《规范》规定为准。
本《规范》自xxxx年x月x日起施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版)》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保障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工作。
第二条血液是有限的宝贵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合理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动员和鼓励其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6篇)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e9e68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f.png)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____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
须由____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
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血库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法)
![血库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23f253a98271fe910ef960.png)
10.操作过程中,①必须先排好试管,并做好标记;②每进行一步操作,必须进行一次核对。
11.结果判断必须先肉眼观察,再进行显微镜观察。注意观察弱凝集和排除非特异性凝集。
6.如果不凝集,可能是标本中含有肝素。如洗肾病人的标本或其他干扰存在,此时需多加2-4滴*2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或干扰因子。
7.0.85%氯化钠溶液启用时,及时贴上启用时间;超期的溶液要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怀疑污染到溶液时或配血结果可疑时,必须更新该溶液。
8.受血者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2%红细胞悬液要求准确,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后重新配制。
3.再滴入2滴*2凝聚胺溶液,轻轻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5秒。
4.3400rpm离心1分钟,然后把上清液倒掉,管底保留大约0.1ml的液体。
5.目测红细胞有无变成凝块,如果没有凝块,则必须重做,(请看注意事项6)。重做后仍然没有凝集现象出现,可能试剂失效。
6.各滴入2滴*3复悬液,并轻轻混匀,观察结果。若为凝聚胺引起的非免疫性凝集,应该在1分钟内散开;若是异体抗体所引起的免疫性凝集,则不会散开。
7.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如有凝集反应,表示不合,此供血者的血液不适合病人使用;如无凝集反应,表示供血者的血液适合病人输注。
XXXX医院
血库
文件编号:
ABCD-SOP-10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版序:abcd
页码:第3页,共4页
如果想进一步检测Anti-K抗体,则必须继续做辅助性的抗球蛋白试验,步骤如下:
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的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的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42f705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7.png)
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的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摘要:一、引言二、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的监管1.血液检查核对的重要性2.监管的具体措施三、持续改进记录表1.记录表的内容2.记录表的作用3.持续改进的实践与成果四、结论正文:一、引言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部对于血库领出血液的检查核对工作负有重大责任。
这不仅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护理部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并制定了持续改进记录表。
二、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的监管1.血液检查核对的重要性血液检查核对是确保患者用血安全的关键步骤,通过核对,可以防止血型不符、血液变质、输血感染等问题,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监管的具体措施护理部采取了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对血库领出血液的检查核对工作进行全面监管。
同时,也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责任心。
三、持续改进记录表1.记录表的内容持续改进记录表详细记录了每次血液检查核对的结果,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2.记录表的作用记录表不仅是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检查核对工作的总结和反馈,也是护理部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护理部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持续改进的实践与成果在持续改进记录表的指导下,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的检查核对工作进行了多次改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用血安全。
四、结论护理部对血库领出血液的检查核对工作进行严格监管,并通过持续改进记录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安全输血护理考试题(一)(定稿)
![安全输血护理考试题(一)(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67df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5.png)
安全输血护理考试题(一)(定稿)第一篇:安全输血护理考试题 (一)(定稿)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安全输血护理考试题(一)考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医师下达输血医嘱并开具输血申请单后,护士打印配血条形码,并进行两人核对无误后,携至床旁核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采集血标本并同输血申请单(大量输血携带大量输血审批表)一起送输血科。
2、_________ 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3、输血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必要时可进行四肢轮扎,每__________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4、大量输血一般指在________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量。
常见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血液应放于_______________中运输,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______________引起溶血。
6、输血时出血倾向的原因为长期反复输血或超过病人原血液总量的大量输血,由于库血中的_________破坏较多,使__________减少而引起出血。
7、输血前由__________医护人员对患者床号、__________、住院号、__________、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标签内容、____________、血液质量进行再次核对后备输。
8、严格把握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
9、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___________而引起不良反应,如为库存血,需在室温下放臵________________后再输入。
10、输血时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要与其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确认患者________及___________信息。
11、在输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使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2021年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
![2021年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43dd1bca45177232f60a2e9.png)
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精选5篇)在当下社会,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1 一、由血液中心提供的血液制品通过条码扫描入库。
(包括血液制品条形码、成分名称、血型、数量、取血与采血日期、有效期、供血者姓名)。
二、由常日班人员逐一核对、校验 (当天无常日班,由24小时值班人员执行)血液中心提供血制品的外观、血袋封闭及外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制备时间、有效期、储存条件)等。
合格后分别存入本科室血液制品专用冰箱贮存。
三、血液制品出入库、核对签收、领发登记的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四、每天晨交-班由血库当班人员电脑查询库存各血液制品数量、保存期、有效期、当日各血型备血量等予以口头及书面交-班,相关资料需保存一年。
五、由血库当班和24小时值班人员按时检查与登记储血冰箱、水浴箱温度,相关资料需保存一年。
血液制品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2 一、血源由市中心血站统一提供,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到血站取血时要写清楚取血联系单,以免取错血。
库血不够急诊取血时,电话通知血站时要详细说明血型及血量,送血的出租车费先由当班人员垫付,并在发票上签名(须有第二人核对签字)后交科主任到医院报回。
二、建立血液进出库核对登记及血库冰箱温度、室内卫生、消毒登记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
合理储血(最佳库存量为周用血量的50%),科学管理,杜绝浪费、滥用。
三、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连同病人血标本、会诊谈话记录、用血审核单提前一天送血库备血,急救用血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标本试管上贴上标签,写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
血库管理制度
![血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31996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7.png)
血库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严格执行用血“三统一”的管理规定,不私自采血供血。
2.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血库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3.要有备血计划,备有一定数量血液,保证临床需要。
遇到有急诊用血,血库存血不足时,及时与血站联系,进行急诊送血。
4.遇到疑难配血和稀有血型鉴定时,及时与市中心血站联系,请求技术帮助。
5.经常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用血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协助解决。
6.血液保存管理:6.1.每天检查冰箱温度,做好记录.6.2.不同血型血液分栏存放,有明显标示。
6.3.冰箱定期清洁消毒,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监测。
7.工作室和储血室要保持清洁,每天要进行紫外线消毒。
8.配血和发血:8.1.需输血的病员,由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取受血者自凝血2~5ml送交血库做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其标本试管应贴有标签.如需大量用血或因科研需要用血,应提前两天通知血库准备(急症例外).收标本时要检查标签、血量、有无污染和溶血,凡不符合要求者应退回科室重新抽血.8.2.接到输血处方后,要仔细逐项查对输血单与标本试管的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是否相符,然后取同型库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小儿科或血型有疑问者,要复查病员与献血者双侧血型,再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无误。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有任何差错。
输血单血型要填写清楚并签全名。
8。
3.对已发出的血,一律不能退回血库.如因特殊情况需输异型血者,必须经临床主治医师同意,输血量不得超过600毫升。
8。
4。
购买“A”型、“B”型标准血清时,应保证血清效价准确可靠,要经常检测标准血清有无污染、沉淀,以防影响血型鉴定结果。
8.5。
发血后,病员与献血员的配血标本应保存一周(2—60C)以备查对。
9.做好出入库记录,每月按时与市中心血站对帐,核实准确无误后将记帐单报院财务科。
10.发血记录、申请单、帐目等材料保存10年。
血库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1.在检验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2.监督检查标准血清的效价,指导并参加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3.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储备,确保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原始记录
![交叉配血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26b155e45c3b3567ec8b6d.png)
检测项目:收样日期:年月日
送检单位:
样品编号:样品数量:样品质量:
检测地点:检测日期:年月日
检测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6月发布)
血型检测方法:交叉配血方法:
血型试剂生产厂家:批号:效期:
交叉配血试剂生产厂家:批号:效期
储血温度:RBC:2-8℃血浆:≤-20℃
发血日期:年月日
交叉配血结果:
5
6
7
姓名
住院号
血型
种类及数量
配血者
审核者
病人信息编号
8
9
10
11
12
13
14
姓名
住院号
血型
种类及数量
配血者
审核者
病人信息编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姓名
住院号
血型
种类及数量
配血者
审核者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91278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f.png)
护士在输血过程应执行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 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
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 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
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 其是交叉配血单及输血同意书,要放入病 历中永久保存。
输血过程中的护士如何保护自己免患医 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中级以上
请
医师
科主任
管 理
≥1600ml
科主任
医务科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 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 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 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品种
保存温度
保存期
8.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22±2°C 24 小时内输注
9.新鲜液体血浆(FLP)
4±2°C 24 小时内输注
10.新鲜冰冻血浆(FFP) -20°C 以下 一年
11.普通冰冻血浆(FP)
-20°C 以下 四年
12.冷沉淀(Cryo)
-20°C 以下 一年
13.全血
4±2°C
第五章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第二十二条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品种
保存温度
保存期
1.浓缩红细胞(CRC) 4±2°
ACD:21 天
CPD:28 天
CPDA:35
2.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4±2°C 与受血者ABO 血型相同
3.红细胞悬液(CRC3) 4±2°C
(同CRC)
4.洗涤红细胞(WBC) 4±2°C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6篇)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804a5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b.png)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____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
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____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
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____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范本(2篇)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6490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4.png)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范本(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
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
(2)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
(3)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2.取血查对制度(1)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因子)、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荡,勿加温,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
3.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
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的背面。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3)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复查与核对制度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复查与核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efd0b1cc22bcd126ff0c46.png)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复查与核对制度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受血者的最后检查站,因此严格把关,认真复查、仔细核对是提高安全用血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1.将供血者的血液及受血者的标本仔细核对其姓名、床号、血型、编号等,准确无误后准备配血。
2.交叉配血前再次复检供血者及受血者的血型,有疑问时采用反定型证实。
3.配血时标明主次管,标明供血者及受血者用于配血的试管,并认真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4.配血后再次核对供血者及受血者的血型是否正确。
5.配血完毕后再次核对供血者及受血者的标本是否完全正确,并保存备查。
6.登记时再次认真对配血单的各项记录,准确无误后,签名发血。
7.两人以上值班时,由两人核对签发,一人值班时应认真核查后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