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7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7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注意:对芒果的净效应并不确定
消费者选择理论
26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原来的最优点 在A
芒果的数 量
PF下降
替代效应: 从A到B,买更 多的鱼和更少的 芒果
收入效应: 从B到C, 买更多 的这两种物品
在这个例子中, 对芒果的净效 应是负的
A C
B
鱼的数 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
27
主动学习 4
两种情形中的替代效应
鱼的数量
21
收入增加的影响
芒果的数量
收入增加使预算 约束线向外移动
如果这两种物品都
B
是“正常物品”,
A
赫雷会多买些这两
种物品
消费者选择理论
鱼的数量
22
主动学习 3
低档物品与正常物品 收入增加会使正常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低档物品
的需求量减少
如果鱼是正常物品,而芒果是低档物品 用图形表示出收入增加对Hurley的鱼与芒果的最
预算约束线:
表明一个人消费与闲暇的权衡取舍 取决于她如何分配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 1小时闲暇的相对价格是她一小时工资能购买
的消费量
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她相同满意程度的消费和闲暇的“消
费束”
消费者选择理论
33
应用 2:工资与劳动供给
在最优点,闲暇与 消费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工资
消费者选择理论
34
应用 2: 工资与劳动供给
工资增加对劳动的最优供给量有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 (SE):高工资使闲暇相对于消费更昂贵
她会减少闲暇时间 那就是说,会增加劳动供给量
收入效应 (IE):更高的工资使她能负担得起更多的
两种物品 她会增加闲暇时间 那就是说,会减少劳动供给量

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知道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选择了解可以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可以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种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和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然接受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以及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似乎是毫不相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可以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一种描述和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理论框架,它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价格、产品特性、品牌声誉、个人喜好等,并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做出最理性和最有利的选择。

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描述。

首先,消费者会对市场上的不同产品进行认知和评估,了解它们的特性、功能和价格等因素。

然后,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筛选和比较这些产品,找出那些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可能会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和评价,或者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更多信息。

最后,消费者会根据评估和比较的结果做出决策,选择一款产品进行购买。

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即消费者会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大满足和价值的产品。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消费者会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寻找到价格与产品价值相匹配的产品。

其次,产品的特性和功能也是消费者的重要关注点。

消费者会评估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消费者还会考虑品牌声誉和口碑信息,以及自己对特定品牌的好感度。

最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兴趣也会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那些与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相契合的产品。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对企业和市场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以提高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市场分析师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预测和解释市场上的消费行为和趋势,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总的来说,消费者选择理论是解释和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框架。

它强调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综合考虑和效用最大化原则,并提供了一种分析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方法。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课件

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无差异曲线:一条表 示给消费者相同满 足程度的消费组合 的曲线。
在I1上的A、B以及
其他消费束使 Williams感到同样 快乐:他在它们之 间无差异。
芒果的数量 Williams的一条无 差异曲线
B
A
I1
鱼的数量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 (MRS): 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
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如果PF 下降到$2, 600
预算约束线向外移 500 动,Williams会买 更多的鱼和更少的 芒果。
新最优点
150 300
600 鱼的数量
350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鱼价格的下降对Williams两种物品的最优消 费有两种效应:
➢ 收入效应
PF 的下降增加了Williams收入的实际购买
能力,允许他购买更多的芒果和鱼。 ➢ 替代效应
档物品 如果土豆的价格上升,
➢ 替代效应:少买土豆 ➢ 收入效应:多买土豆 如果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那土豆是一种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 量增加的物品。
应用1:吉芬物品
应用 2: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预算约束线: ➢表明一个人消费与闲暇的权衡取舍 ➢取决于她如何分配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 ➢1小时闲暇的相对价格是她一小时工资能购买 的消费量 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她相同满意程度的消费和闲暇的 “消费束”
内容提要
收入效应是由于价格降低使消费者状况变好 而引起的消费变动,它反映在从较低无差异曲 线向较高无差异曲线的移动上。 替代效应是由于价格变动鼓励更多地消费变 得相对便宜的物品而引起的消费变动,它表现 为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向有不同斜率的点的变 动上。
内容提要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教学课件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教学课件
the limit on the consumption bundles that a consumer can afford
2020/12/10
back 5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The rate at which a consumer is willing to trade one good for another
2020/12/10
back 8
Normal good
A good for which an increase in income raises the quantity demanded
2020/12/10
back 9
Inferior good
A good for which an increase reduces the quantity demanded
back 11
Substitution effect
The change in consumption that results when a price change moves the consumer along a given indifference curve to a point with a new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Chapter 21 th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In this chapter you will
see how a budget constraint represents the choice a consumer can afford
learn how indifference curves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a consumer’s preference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29
Utility Theory
▪ 简朴旳两种商品旳均衡
MU1 MU 2
P1
P2
if : MU1 MU2
P1
P2
if : MU1 MU2
P1
P2
把钱用完 均衡条件
▪ M: 消费者旳收入 ▪ P1: 商品1旳价格 ▪ P2: 商品2旳价格 ▪ Q1:商品1旳数量 ▪ Q1:商品2旳数量 ▪ MU1:商品1旳边际效用 ▪ MU2 :商品2旳边际效用 ▪ λ :每元钱旳边际效用
逐渐下降。
14
货币旳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一般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旳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币收入量中旳很小部分,支出旳货币旳边际效用旳变 化非常小,能够略去不计。
消费者用货币购置商品,就是用货币旳效用去互换商 品旳效用。
P1Q1P2Q2I P1Q1P2Q2IP1Q1P2Q2I P1Q1P2Q2I P1Q1P2Q2 IP1Q1P2Q2 PI1Q1P2Q125I
对于消费者,一样旳一元钱购置商品1旳边 际效用不大于商品2旳边际效用。
这么: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 这两种商品旳购置量
▪ 降低商品1, ▪ 增长商品2。
▪ 意味者:总效用会增长。
▪ 直到两种商品旳边际效用相等时,
便取得最大效用。
30
Utility Theory
MRS12
P1 P2
这么: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 这两种商品旳购置量
西最佳吃?
9
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旳大小能够用基数(1,2,3,……)来表达,能够计量并加
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旳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TU TU MUX ,MUY X Y
• 设定消费者收入为I,则有 XPX + Y PY ≤ I,表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消费者均衡—所得分配
• 消费者均衡—所得分配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 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消费品的购买支出获 得最大效用。 • 这个均衡条件为:消费者所购买各种物品的 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他们的价格之比。或者 说,各种物品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相等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假设有若干产品组合
组合 食品单位 衣物单位
A B D E G H
20 10 40 30 10 10
30 50 20 40 20 40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我们可以对坐标上点的效用进行比较
Clothing (units per week)
• 边沁对经济学的贡献
• 效用的思想 • “但是我种植了效用之树。我深深地种植了它并使它广 泛传播”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都是对消费者满意程度的衡量 方法。 • 基数效用 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效用。 • 序数效用 以效用值的大小次序来表示满意程度的 高低,但效用值的大小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采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和 均衡分析方法。
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序数效用论中两个基本工具
•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 用来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 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 预算线(budget line)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1. 引言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旨在解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消费者选择理论探讨了消费者的偏好和决策过程,并研究了价格、收入以及其他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假设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选择理论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偏好最大化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购买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或福利。

消费者因为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所以会对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同的效用。

3. 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说明了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次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考虑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

边际成本是指购买一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所需支付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

消费者会综合考虑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4. 收入与替代效应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其购买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收入增加会使得消费者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从而提高满足感。

替代效应是指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会调整购买决策,寻找替代品以提高效用。

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价格来做出购买决策,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

5. 购买者行为与市场竞争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购买者的行为对市场竞争产生重要影响。

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务。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消费者的选择则通过购买行为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企业和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

6.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在市场营销和策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决策过程,来制定合适的产品定价、市场定位和推广策略。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汇编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汇编

Figure 1
The Consumer’s Budget Constraint
Quantity of Pepsi
500 B
250
C
Consumer’s
budget constraint
A
0
50
100
Quantity of Pizza
The budget constraint shows the various bundles of goods that the consumer can buy for a given income. Here the consumer buys bundles of pizza and Pepsi. The table and graph show what the consumer can afford if her income is $1,000, the price of pizza is $10, and the price of Pepsi is $2.
2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Figure 1
The Consumer’s Budget Constraint
• Same satisfaction
• Slope of indifference curve
–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Rate at which a consumer is willing to trade one good for another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过一系列的决策过程来选择最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这一理论包括了多个因素,如需求、价格、品质、信任度等,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往往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需求是决定消费者选择的首要因素。

消费者通常会先确定自己的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一位买家需要一台电视机,那么她会首先确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电视机,例如大小、功能等。

消费者还会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兴趣等因素,这也会对选择产生影响。

其次,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预算来选择商品或服务。

如果一个商品的价格过高,消费者可能会放弃购买或选择其他代替品。

因此,生产商和销售商需要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品质和性能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通常倾向于购买高品质、耐用、安全的产品或服务。

他们会通过查看产品的规格和检查产品的质量来评估产品的品质。

此外,消费者还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口碑来判断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以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

消费者对品牌和信任度的认可度也对选择产生影响。

知名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信任度,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这些品牌的产品或服务。

品牌的声誉和过去的客户满意度会对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使他们作出选择。

最后,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还会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售后服务、购买便利性等。

好的售后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购买便利性则可以减少购物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综上所述,消费者选择理论涵盖了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求、价格、品质、信任度和其他因素进行选择。

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和营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消费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选择,而消费者选择理论则为我们分析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框架。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是研究消费者决策背后的心理和经济动力,对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其对需求分析的影响。

二、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比较收益理论和心理成本理论等。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在获得单位商品的满足后,考虑下一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递减时,消费者便会减少购买数量。

比较收益理论则认为,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比较时,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效用来做出选择。

心理成本理论则强调了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决策中,考虑到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非经济成本。

例如,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某个品牌的手机时,可能会考虑到品牌形象、口碑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商品的价格和性能。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价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商品的价格和性能等方面,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实践应用,旨在了解市场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获取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对商品的偏好和需求差异。

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例如,一家手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价格更低、功能更实用的手机型号。

同时,需求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的意义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理论

现代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理论
现代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理 论
汇报人: 2023-12-02
目 录
• 消费者选择理论概述 •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 • 消费者预算约束与选择 •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 消费者选择的扩展与前沿话题 • 案例分析与应用
01
消费者选择理论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如何根据自身偏好和资源约束进行商品和服务的选 择。
研究。
应用
消费者选择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市 场营销、政策制定、产业分析等 领域,为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
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02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 数
偏好与偏好的性质
偏好
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之间的选择倾向。
偏好的性质
传递性、反身性、完备性。
效用函数与效用曲线的概念
效用函数
描述消费者从消费不同数量的商品或 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曲线
描绘消费者在不同消费组合下的效测量
通过调查问卷或实验经济学方法获取消费者对不 同商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
间接测量
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消费习惯来推断其 偏好。
推导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习惯或调查数据, 推导出其效用函数形式和参数。
03
消费者预算约束与选 择
案例二:在线购物的兴起与消费者选择的变化
总结词
随着在线购物的兴起,消费者的选择发生了 重大变化,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和便利。
详细描述
在线购物提供了更多的商品种类和品牌,同 时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进行价格比较和产品评 价。此外,在线购物还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方 式和物流选择,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然而,在线购物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隐 私保护等问题,需要消费者谨慎选择购物平 台和商家。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消费者理论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消费者理论

原来的最 优点
新最优点
150 300
600 鱼的数量
350
消•曼费昆者微选观择经理济论学第二十一章消费者理论
24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鱼价格的下降对Hurley两种物品的最优消费有两种 效应:
▪ 收入效应
PF 的下降增加了Hurley收入的实际购买能力,允 许他购买更多的芒果和鱼
▪ 替代效应
PF 的下降使芒果相对于鱼的价格上升,会使 Hurley买更少的芒果和更多的鱼
▪ 当消费者多买某种物品时,他只能买更少的其
他物品
▪ 工作时间更长意味着更多收入,更多消费,但
更少的闲暇时间
▪ 减少储蓄会增加今天的消费,却会减少未来的
消费
▪ 本章我们考察消费者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做出选择
消•曼费昆者微选观择经理济论学第二十一章消费者理论
1
预算约束: 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
▪ 例如:
Hurley把他的收入花在两种物品上 :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例如:左脚鞋, 右脚鞋 {7只左脚鞋, 5只右脚鞋} 等同于 {5只左脚鞋, 5只右脚鞋}
消•曼费昆者微选观择经理济论学第二十一章消费者理论
17
不那么极端的例子:近替代品与近互补品
百事可乐 的数量
近替代品的无差 异曲线不是很弯

热狗面包 的数量
近互补品的无 差异曲线非常
Hurley的几条无差 异曲线
相对于 I1 上的每个消
费束(如消费束 A), Hurley更喜欢I2 上的每 个消费束(如消费束C)
他对I1 上的每个消费束
(比如消费束 A) 的偏好
要大于I0 上的每个消费
束 (比如 D)

经济学原理之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之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之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研究了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最优的选择。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消费者会在追求最大满足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偏好和预算限制进行购买决策。

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来评估不同商品的效用,并将有限的预算分配到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上。

这意味着消费者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自身的收入来决定购买多少数量的商品。

在消费者选择理论中,有两个关键概念:边际效用和预算约束。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而预算约束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预算限制。

消费者选择理论利用边际效用和预算约束来解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当消费者增加某种商品的购买量时,其边际效用会递减,也就是说,额外的满足程度会逐渐减少。

消费者会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前提下,购买不同商品组合,以使整体的满足程度最大化。

另一方面,预算约束则表明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限制。

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的影响。

消费者需要在预算约束下进行选择,以使得购买的商品总额不超过可支配的收入。

基于以上观点,消费者选择理论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认为其边际效用相对较高,从而更倾向于购买更多的该商品。

相反,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认为其边际效用相对较低,从而减少购买量。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消费者会在有限预算下选择购买多种商品。

消费者会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来确定购买组合,以使总体效用最大化。

他们可能会将较高边际效用的商品购买量提高,而将较低边际效用的商品购买量减少,以获得更大的满足程度。

综上所述,消费者选择理论通过考虑边际效用和预算约束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这一理论对于企业和政府制定市场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西北大学2004研)答:预算约束线又称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指对消费者可以承受(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物品价格既定时)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假定以I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1P 和2P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1X 和2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相应的预算等式为:1122P X P X I +=。

上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总支出。

而且,可以用1I P 和2I P 来分别表示全部收入仅购买商品1或商品2的数量,它们分别表示预算约束线的横截距和纵截距。

此外,上式还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12122P I X X P P =-+。

式中的预算约束线方程表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12P P -,纵截距为2I P 。

2.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西北大学2004研;北京科技大学2008研) 答:无差异曲线指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偏好、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12U f X X =,。

其中,1X 、2X 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U 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7 5
I2 I1
0
5
7
右脚鞋
27
预算线及其移动
预算线(budget line)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 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 同商品的组合。 对于X和Y两种商品而言,如果消费者花光全 部收入单独购买这两种商品, 则:PX •X=PY •Y 即:Y/X= PX /PY 这说明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Y/X|等于商品X 与商品Y的价格比率的绝对值| PX /PY | 。 预算线向右下倾斜,因而其斜率是负的。

48
21.4.2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消费(元)
5,000
C
3,800
2,500 2,000
A点虽然很悠闲,但 钱太少,C点虽然钱 比较多,但太忙了, B点是最优点。
B A
I3 I2 I1
0
30
50
60
100
闲暇的小时数 49
工资增加
(a) 对有这些偏好的人来说… . . . 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工资
消费
1. 当工资 上升…
I2
BC1
BC2 I1
2. …闲暇时间减少… Hours of Leisure 0 3. …劳动时间增加
0
劳动供给小时数
50
工资增加
(b) 对有这些偏好的人来说… 消费 工资 . . . 劳动供给曲线向下倾斜.
BC2
1. 当工资 上升…
BC1
I1
0
I2
闲暇的小时数 2. …闲暇时间增加…
年老时的消费 预算约束线 $110,000
17
无差异曲线任意一点的边际替代率



考虑ΔX→ 0的情况,ΔY / ΔX趋近一个极限值,即 dY/dX=lim ΔY/ ΔX, 其中 dY/dX这个导数值是无差 ΔX→ 0 异曲线任一点的斜率。 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任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需要 求过该点的切线的斜率即可。 所以: MRSXY=-dY/dX=MUX/MUY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__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解析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__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解析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

他的收入为100美元。

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A. 收入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D. 需求弹性【答案】B【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

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

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B. 2, 2C. 4, 1D. 4, 2【答案】B【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MRS=MUx/MUy=Px/Py.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A. 两种物品都更少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答案】C【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选择理论》课件

《消费者选择理论》课件

偏好的变动与传递Biblioteka 01 02偏好变动
消费者的偏好可能会随着时间、个人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可能源于消费者自身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外部因 素的影响。
偏好传递
偏好传递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偏好可以推及其他相关商品或 服务,例如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偏好可能会延伸到该品牌的其他产品。
03
弹性与稳定性
偏好的变动和传递程度因个体而异,有些偏好相对稳定,而有些则容易
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消费者
行为。
03 消费者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理解预算约束的概念和类型是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础。
详细描述
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面临的财务限制。根据预算约束的性质,可以分为固定预算约束和可 变预算约束。固定预算约束指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而可变预算约束则指消费者的收入和 支出可以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最优选择的基本原则
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约束下,会选择能带来最大效用的商 品组合。
边际替代原则
消费者会按照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一种商品替代 另一种商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增加或减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影响其消费 选择,产生收入效应;而商品价格变化则会影响消费者的 购买选择,产生替代效应。
偏好的形成机制
个人经历与环境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受到个人成长经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 因素塑造了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学习与适应
消费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形成对商品或服务的偏好,同 时也会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偏好。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七篇高深(de)论题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复习题1.某消费者收人为3 000美元.红酒1杯3美元,奶酪1磅6美元.画出该消费者(de)预算约束线.这条预算约束线(de)斜率是多少答:因为预算约束线(de)斜率等于两种物品(de)相对价格,因此这条预算约束线(de)斜率为1/2.图21-1 某消费者(de)预算约束线2.画出消费者对红酒和奶酪(de)无差异曲线.描述并解释这些无差异曲线(de)四个特征.答:由于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偏好,所以它们有某些反映这些偏好(de)特征.下面我们描述大多数无差异曲线(de)四个特征:特征1: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de)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特征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特征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特征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图21-2 某消费者(de)无差异曲线3.选出红酒与奶酪(de)无差异曲线上(de)一点,并说明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告诉我们什么答: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de)比率,即无差异曲线(de)斜率.在上图中,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de)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红酒替代奶酪(de)比率.由于无差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在一条既定(de)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de)边际替代率都不相同.特别是,由于人们更愿意放弃他们丰富(de)物品,并更不愿意放弃他们不多(de)物品,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在图21—3中,在A点时,由于消费者有大量(de)红酒而只有少量(de)奶酪,所以他愿意用3杯红酒来换取一磅奶酪,所以A点(de)边际替代率等于3.图21-3 凸向原点(de)无差异曲线4.说明消费者(de)预算约束线和红酒与奶酪(de)无差异曲线.说明最优消费选择.如果1杯红酒(de)价格是3美元,而1磅奶酪(de)价格是6美元,在这种最优时边际替代率是多少答:在最优消费选择时,无差异曲线(de)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de)斜率,也就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de)那一点.本题中无差异曲线(de)斜率是奶酪和红酒之间(de)替代率,而预算约束线(de)斜率是奶酪和红酒(de)相对价格,因此,消费者在作出自己(de)消费选择时把红酒和奶酪(de)相对价格作为既定(de),然后选择使他(de)边际替代率等于红酒和奶酪相对价格(de)那一点.因此当红酒价格为3美元,奶酪价格为6美元时,最优边际替代率是2.5.消费红酒和奶酪(de)人得到提升,因此,收入从3 000美元增加到 4 000美元.说明如果红酒和奶酪是正常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再说明如果奶酪是低档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动.答:当消费者收入从3 000美元增加到4 000美元后,预算约束线向外平行移动,由于红酒和奶酪都是正常物品,因而消费者对它们两者(de)需求量都会随着收入(de)增加而增加.如果奶酪是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后,消费者对奶酪(de)需求量会减少.6.奶酪(de)价格由1磅6美元上升为10美元,而红酒仍然是3美元1杯.对一个收入为3 000美元不变(de)消费者来说,红酒和奶酪(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和替代效应.答:由于1磅奶酪(de)价格由6美元上升到10美元后,红酒(de)价格依然是3美元1杯,奶酪和红酒(de)相对价格由原来(de)2变为3(1/3).奶酪价格上升使得消费者(de)购买力下降,所以原来(de)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新预算约束线变得更为平坦.奶酪(de)价格上升对消费者(de)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当奶酪价格上升时,消费者(de)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消费者会减少对奶酪和红酒(de)购买量.现在考虑替代效应,当奶酪(de)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放弃一磅奶酪可以得到更多(de)红酒,因为现在奶酪比红酒更贵了,所以消费者会少买奶酪多买红酒.7.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奶酪吗并解释之.答:一般而言,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de)购买量会减少.但是当奶酪是一种非常强(de)低档物品(也称吉芬物品)时,奶酪价格上升有可能使消费者购买更多(de)奶酪.当奶酪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红酒和多买奶酪.同时,由于奶酪相对于红酒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de)红酒和更少(de)奶酪.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致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消费者对奶酪价格上升(de)反应是购买更多奶酪.8.假设一个只购买红酒和奶酪(de)人得到了1 000美元食品券以补助他1 000美元(de)收入.食品券不能用于买红酒.在收人为2 000美元时,消费者(de)状况会变好吗用文字与图形解释之.(a)约束不受限制 (b)约束受限制图21-4 1000美元食品券答:如果这个人习惯于把收入中(de)大部分用于购买奶酪,那么1 000美元食品券带来(de)约束就不是限制性(de),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de)状况会变好.如果这个人喜欢(de)奶酪支出只占收入中(de)一小部分,而红酒占得更多,那么1 000美元(de)食品券就给他带来约束性限制,因为奶酪消费占到了收入(de)一半.他(de)最优配置在折点,因此在收人为1 000美元时,1 000美元食品券迫使他消费更多(de)奶酪和更少(de)红酒,因此1 000美元(de)食品券没有使这个消费者(de)状况变好.问题与应用1.杰尼弗把他(de)收入用于咖啡和牛角面包上(这两种物品都是正常物品).巴西早来(de)寒流使美国咖啡价格大幅度上升.A.说明寒流对杰尼弗预算约束线(de)影响.答:寒流使美国咖啡(de)价格大幅度上升,因为较高(de)咖啡价格缩小了杰尼弗(de)购买机会,因此杰尼弗(de)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图21-5 价格变动B.说明假定牛角面包(de)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答:咖啡价格上升对杰尼弗(de)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咖啡价格上升后,杰尼弗(de)收入购买力下降了,因为状况变坏,杰尼弗将减少对这两种物品(de)购买,所以收入效应使杰尼弗减少了咖啡和牛角面包(de)购买量.现在考虑替代效应,当咖啡价格上升后,牛角面包(de)消费相对于咖啡(de)消费变得便宜了,这种替代效应会使杰尼弗选择更多(de)牛角面包.假定牛角面包(de)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是杰尼弗会比以前消费更多(de)牛角面包,更少(de)咖啡.C.说明假定牛角面包(de)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答:假定牛角面包(de)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寒流对杰尼弗最优消费组合(de)影响是同时减少咖啡和牛角面包(de)购买量.2.比较下列两对物品:①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①滑雪板和滑雪板上(de)皮鞋固定装置在哪一种情况下你预期五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而在哪一种情况下你预期无差异曲线是非常凸向原点(de)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相对价格(de)变动反应更大答:当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时,无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因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完全替代品,所以它们(de)无差异曲线完全是一条直线.当两种物品是完全互补品时,无差异曲线是非常凸向原点(de),因为滑雪板和滑雪板上(de)皮鞋固定装置是完全互补品,所以两者(de)无差异曲线是非常凸向原点(de).当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时,消费者对它们相对价格(de)变动反应更大,所以消费者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相对价格(de)变动反应更大.3.马罗只消费奶酪和饼干.A.对马罗来说奶酪和饼干都是低档物品吗并解释之.答:对马罗来说,奶酪和饼干都不是低档物品,因为即使马罗(de)收入增加后,马罗也不会减少对它们(de)消费量,因为马罗只消费奶酪和饼干. B.假设对马罗来说奶酪是正常物品,而饼干是低档物品.如果奶酪(de)价格下降,马罗饼干(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他(de)奶酪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并解释之.答:奶酪(de)价格下降使马罗(de)状况变好,因为奶酪是正常物品,而饼干是低档物品,所以马罗会要把他购买力(de)提高用于增加奶酪(de)购买,减少饼干(de)购买.4.吉姆只买牛奶和点心.A.在2001年,吉姆赚了100美元,牛奶为每夸脱2美元,点心为每打4美元.画出吉姆(de)预算约束线.答:见图21-6图21-6 吉姆(de)预算约束线B.现在假设2002年所有价格都上升了10%,而吉姆(de)薪水也增加了10%.画出吉姆(de)新预算约束线.与2001年(de)最优组合相比,2002年牛奶和点心(de)最优组合会如何答:与2001年(de)最优组合相比,2002年牛奶和点心(de)最优组合不变,因为点心和牛奶(de)相对价格未变.图21-7 吉姆新(de)预算约束线5.考虑你关于工作多少小时(de)决策.A.画出假设你(de)收入不交税时(de)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假设纳15%税时(de)预算约束线.答:图21-8 我(de)预算约束线B.说明税收如何引起工作时数增加,减少或不变.并解释之.答:征税(de)效果等同于工资下降,因为工人(de)可支配收入减少了.首先考虑替代效应,当征税时,我(de)工资减少了,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便宜了,这就会鼓励我用闲暇替代工作,换言之,替代效应会使我由于更低(de)工资而减少工作时数.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税收增加时,我(de)可支配收入下降,我会移动更低(de)无差异曲线上.现在我(de)状况比以前变坏了.只要工作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我就倾向于增加工作时数,减少闲暇.收入效应会使我由于更低(de)工资而增加工作时数.经济理论对于征税会导致我增加还是减少工作时数没有给明确(de)答复,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会增加工作时数,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我会减少工作时数,如果两者效应相等,我(de)工作时数会不变.6.莎拉每周有100个小时不睡觉.用一个图说明如果她每小时赚6美元、8美元和10美元时(de)预算约束线.再画出工资在每小时6~8美元之间时使莎拉(de)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e)无差异曲线,以及当工资在每小时8—10美元之间使莎拉(de)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倾斜(de)无差异曲线.图21-9 莎拉(de)预算约束线答:(a)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图21-10 莎拉(de)无差异曲线7.画出某人决定工作多少(de)无差异曲线.假设工资增加了,这个人(de)消费会减少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并讨论之.(提示:考虑收入和替代效应.)答:首先考虑替代效应:当这个人(de)工资增加时,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他用工作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这个人由于更高(de)工资而增加工作时数.在图21—11(a)中,当工资增加时,消费增加,闲暇减少了.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这个人会移动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现在他(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由于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de)消费和更多(de)闲暇.在图21—11(b)中,当工资增加时,消费和闲暇都增加了.(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图21-11 工资增加后(de)工作—闲暇决策8.假设你有一份工资3万美元(de)工作,而且把一部分收入存人年利率5%(de)储蓄账户.用一个有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de)图说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你(de)消费如何变动.为了使事情简单,假设你不为收入纳税.A.你(de)薪水增加到4万美元.答:图21-12 消费—储蓄决策假设薪水增加到4万美元,我(de)购买力提高了,因此预算约束线向外平行移动,同时我也移动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上,由于消费是正常物品,所以我对收入增加(de)反应是购买更多(de)消费品.B.你银行账户(de)利率上升到8%.答:(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图21-13 利率提高后(de)消费储蓄决策当银行账户(de)利率上升到8%时,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并且变得更陡峭了.考虑储蓄利率上升对我消费(de)影响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情况考虑.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储蓄利率上升增加了我(de)购买力,因而我可以享受更多(de)消费,所以收入效应使我增加消费.现在考虑替代效应.在更高(de)利率条件下,我放弃一单位消费可以得到更多(de)储蓄回报,所以替代效应会使我减少消费.9.正如正文中所讨论(de),我们可以把人(de)一生分为两个假设(de)时期:“年轻”和“年老”.假设人只在年轻时赚钱,并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便老年时消费.如果储蓄利率下降了,你能说出你年轻时(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吗你能说出你年老时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吗并解释之.答:按题目(de)意思,人一生(de)收入分为年轻时(de)消费和储蓄,储蓄是年轻时(de)收入减去年轻时(de)消费量.当年老时,人们将消费他们所储蓄(de)钱,包括储蓄所赚到(de)利息.如果储蓄利率下降了,我年轻时(de)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动要考虑低利率(de)收入与替代效应.先来考虑替代效应.当利率降低时,相对于年轻时(de)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de)成本高了.因此,替代效应会使我年老时消费更少,而年轻时消费更多.现在来考虑收入效应,当利率下降时,我会移动更低(de)无差异曲线上,因为现在(de)状况比过去变坏了.由于两个时期(de)消费都是正常物品,我就倾向于在两个时期都减少消费.因此,收入效应会使我年轻时和年老时(de)消费都减少.当然,最后(de)结果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如果低利率(de)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我会增加年轻时(de)消费,年老时(de)消费会减少,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会减少年轻时(de)消费,年老时(de)消费也会减少.10.假设你所在(de)州每年给每个镇500万美元援助.使用这些货币(de)方法现在没有限制,但州长建议各镇把这500万美元完全用于教育.你可以用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这个建议对你们镇教育支出(de)影响.两种物品是教育与非教育支出.A.假设你们镇除了州政府(de)援助外,惟一(de)收入来源是每年1 000万美元(de)财产税,画出现行政策下你们镇(de)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在州长建议之下(de)预算约束线.答:图21-14 预算约束受限制(de)预算约束线B.在州长建议之下,你们镇用于教育(de)支出会比现行政策下多吗并解释之.答:在州长建议之下,我们镇用于教育(de)支出会比现行政策下多.因为州长(de)建议使我们镇(de)预算受到了约束,我们镇用于教育(de)支出至少是 500万美元,而在这之前,我们镇绝不可能把镇政府收入(1 000万美元)(de)一半用于教育.C.现在比较有相同收入和相同州政府援助(de)两个镇一少年村和老年村.少年村有大量学龄人口,而老人村有大量老人.在哪个镇上州长(de)建议最能增加教育支出呢并解释之.答:在少年村,州长(de)建议最能增加教育支出.因为少年村需要(de)教育支出更多,而非教育支出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州长(de)建议不会给少年村带来约束性限制.老年村(de)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老年村需要(de)非教育支出更多,教育支出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州长(de)建议不会使老年村增加多少教育支出.11.(这个题有挑战性.)福利制度给一些需要帮助(de)家庭提供了收入.典型(de)情况是,给没有收入(de)家庭提供了收入.典型(de)情况是,给没有收入(de)家庭(de)支付最大;然后,当家庭开始有收入时,福利支付逐渐减少,最后就没有了.我们考虑这个计划对一个家庭劳动供给可能(de)影响.A.画出假设福利计划不存在时一个家庭(de)预算约束线.在同一个图上画出反映福利制度存在(de)预算约束线.答:图21-15 福利制度存在(de)预算约束线B.给你(de)图加上无差异曲线,说明福利制度会如何减少该家庭(de)工作时数.根据收入和替代效应进行解释.答:(a)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图21-16 福利制度存在(de)劳动供给决策当福利制度增加了家庭(de)收入时,使得家庭(de)预算约束线平行外移,并且移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上.福利制度对家庭工作时数(de)影响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行分析.首先考虑收入效应:当家庭收入增加后,家庭(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只要消费和闲暇是正常物品,家庭倾向于用这种福利来享受更高(de)消费和更大(de)闲暇.换言之,收入效应使家庭(de)工作时数减少.现在考虑替代效应,由于福利制度(de)支付随家庭收入(de)增加而减少,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家庭用消费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家庭增加工作时数.C. 用你(B)中(de)图说明福利制度对该家庭福利(de)影响.答:福利制度增加了贫困家庭(de)购买力,改善了他们(de)生活水平,使得他们能够享受更高(de)消费水平和更多(de)闲暇.但由于福利支付随着贫困家庭收入增加而逐步减少,这种实际税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贫困家庭(de)工作努力.12.(这个题有挑战性.)假设一个人开始时收入为1万美元,不用纳税,而超过1万美元时任何一种收入要交纳15%(de)税.(这是现实中美国所得税(de)一种简单化表述.)现在假设国会考虑用两种方法来减少税收负担:降低税率并提高不纳税收入(de)量.A.如果她(de)收入从3万美元开始,降低税率对她(de)劳动供给有什么影响根据收入与替代效应用文字进行解释.你不必用图形.答:降低税率等同于增加她(de)工资.当税率降低时,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她用工作替代闲暇.换句话说,替代效应使她由于更高(de)工资而更勤奋地工作,因此替代效应使她增加了劳动供给.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税率降低时,她(de)工资增加了,现在她(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因为闲暇是正常物品,她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多(de)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倾向于使她减少劳动供给.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她就增加劳动供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她就减少劳动供给.B.提高不纳税(de)收入量对个人(de)劳动供给有什么影响还是根据收入与替代效应文字进行解释.答:提高不纳税(de)收入量相当于增加了个人(de)工资.当一个人工资提高后,他对此(de)反应是增加劳动供给还是减少劳动供给要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考虑.首先来考虑收入效应,当一个人(de)工资增加后,他(de)预算约束线外移,并且移动到更高(de)无差异曲线上.现在他(de)状况比以前变好了.由于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de)消费和更多(de)闲暇.因此收入效应使他减少劳动供给.现在来考虑替代效应.当一个人(de)工资增加后,相对于工作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而这就鼓励他用工作替代闲暇.换言之,替代效应使他由于更高(de)工资而增加劳动供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他会减少劳动供给,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他会增加劳动供给.13.(这个题具有挑战性.)考虑一个人要决定消费多少以及为退休储蓄多少.这个人有特殊偏好:她一生(de)效用取决于她一生中两个时期内最低(de)消费水平.这就是:效用二最小量(年轻时消费,年老时消费)A.画出这个人(de)无差异曲线.(提示:回忆一下表示带来两个时期相同效用水平消费组合(de)无差异曲线.)答:图21-17 无差异曲线B.画出预算约束线与最优点.答:图21-8 预算约束线C.当利率上升时,这个人储蓄更多还是更少用收入和替代效应解释你(de)答案.答:(a)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图21-19 利率上升后(de)消费和储蓄决策首先来考虑替代效应.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de)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de)成本低了.因此,替代效应使她年老时消费更多,而年轻时消费更少,因此替代效应使她储蓄更多.现在考虑收入效应.当利率上升时,她移动到更高(de)无差曲线.她现在(de)状况比过去变好了.只要两个时期(de)消费都是正常物品,她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在两个时期享受更多消费.因此,收入效应使她储蓄更少.第八篇宏观经济学(de)数据第二十二章一国收入(de)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de)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de)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de)1美元收入.因此,交易对经济(de)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de)贡献.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de)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de)贡献大.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de)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de)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de)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de)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de)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de)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de)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de)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de)贡献更大.3.农民以2美元(de)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de)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de)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de)贡献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终物品(de)价值,因为中间物品(de)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de)价格中了.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de)物品卖了100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de)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de)东西(de)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5.列出GDP(de)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de)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de)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de)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de)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de)外国物品 (进口).国内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de)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了净出口.6.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实际GDP,而不用名义GDP 答:经济学家计算GDP(de)目(de)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实际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de)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de)能力.这样,实际GDP是比名义GDP衡量经济福利更好(de)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ck
Giffen food
A good for which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raises the quantity demanded
back
back
Perfect complements
Two goods with rightrightangle indifference curves
back
Normal good
A good for which an increase in income raises the quantity demanded
Key concepts
Budget constraint Perfect substitution Perfect complements Income effect
Indifference curv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Substitution effect Giffen good
Chapter 21 th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In this chapter you will
see how a budget constraint represents the choice a consumer can afford learn how indifference curves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a consumer’s preference analyze how a consumer’s optimal choices are determined
back
Inferior good
A good for which an increase reduces the quantity demanded
back
Income effect
The change in consumption that results when a price change moves the consumer to a higher or lower indifference curve
Normal good
Inferior good
See how a consuncome and changes in prices decompose the impact of a price change in an income effect and a substitution effect apply th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to four questions about household behavior
back
Substitution effect
The change in consumption that results when a price change moves the consumer along a given indifference curve to a point with a new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back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The rate at which a consumer is willing to trade one good for another
back
Perfect substitutes Two goods with straightstraightline indifference curves
back
Indifference curve a curve that shows consumption bundles that give the consumer the same level of satisfaction
back
Budget constraint
the limit on the consumption bundles that a consumer can affo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