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汪行福【期刊名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年(卷),期】2015(052)004【摘要】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有多种理解,其中最有影响的三种理解分别是:把它理解为不符合现实的“虚假意识”;把它理解为服务于统治秩序的合法化模式;把它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意义和主体的生产.无论意识形态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把历史地形成的观念和制度自然化.拉康虽没有使用意识形态批判之类的概念,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转换成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拉康认为“自我是他者”,人类的一切经验和表达不是源于自我,而是植根于先于主体而存在的无意识语言结构.自我或主体从根本上说是分裂的,为了弥合这一分裂,人们不得不一再地被迫投入到误认之中,这些误认构成了原型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想象认同产生于对镜像中自我的完满形象的误认,象征认同产生于对象征秩序中主体作用的误认,而实在界的创伤和裂痕既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也是抵制意识形态自然化最终实现的障碍.精神分析通过揭示自我误解的必然性和自我认同自然化的不可能性,以特殊的方式为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批判作出了贡献.【总页数】13页(P17-29)【作者】汪行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意识形态批判与无产阶级革命——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分析2.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视域中的历史认知模式理论疏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历史基础3.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路径探微4.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警示5.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警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分析三阶段

精神分析三阶段

精神分析:内驱力、客体关系和主体化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曾奇峰造神活动是人类精神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表面上看来,造神是制造了一个有别于人自身的客体,而实际上是人通过造神把自己作为主体从一切对象中分离了出来。

人类因此获得了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这个“别的自我意识”就是上帝或者神的自我意识。

或者换句话说,造神是人类试图摆脱完全自然状态的一种努力,这一努力还为人类精神的进一步进化,也就是无神论的出现留下了伏笔。

在基督教中,神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不仅制造了人,而且还关注着人的一切活动,控制着人类发展的一些极重要的方面。

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进行另一种心理学上的解读。

所造之神的特征反映了造神者的潜意识的愿望。

每一个民族的神话里都有无所不能的神,潜意识里,人是希望自己无所不能,以便能对抗自然界里无处不在的危险与灾难。

但在对神的实际态度上,东西方人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心中的神是人永远不能企及的,没有人信基督教或天主教是为了成为上帝;而东方人的某些神则只是人的榜样,可以通过修炼把自己变成神或仙或精。

人与神的分离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为控制提供了条件。

这类控制包括:似是而非的上帝对人类的控制;人类对环境的控制;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控制;等等。

人与神的关系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精神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反宗教的。

但在其最基础的结构和方法层面却使用了西方的造神式的心理模型,这个模型我们称之为客体化--控制模型,亦即通过制造和分离客体的方法来凸显主体,从而达到主体控制客体的目的。

精神分析在这一新的参照背景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弗洛依德试图把人的一部分精神活动从人的整体精神活动中分离出来,以便实现整体对部分的控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把人的部分情感客体化,为此他创造了一系列的词汇,来描述那一部分需要分离出来的情感的特征:俄底浦斯情结是人类情感的胚胎形态,人类一切情感的发端。

精神分析模式

精神分析模式

二、精神分析模式的理论基础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1)本能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将本能分为生 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 (2)人格结构理论:早年提出人的精神活动由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三部分组成。晚期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 (3)性欲理论:认为力比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性驱动力,将人的 一切心理问题归结为性的问题。人格发展的5阶段:口欲期、肛门期、 性蓓蕾期、潜伏期、生殖期。
• 1、处置原则 • 第一、社会工作者对潜意识的看法不等于案主对潜意识的看法。社工 不应直接将自己对潜意识的看法告知案主,要引导案主陈述自己的想 法与感受,避免案主产生抵抗情绪。 • 第二、社会工作者要进行“近距离体验的同理”。案主在治疗中希望 得到小时候未曾有过的照顾和接纳。此时社工要放弃专家的角色,将 自己嵌入案主的经验之中,帮助案主形成和维持自身客体移情,让案 主感到安全,并对案主当前需要及问题与早期经历之间的关联给出同 理性解释。这种近距离的体验可帮助案主重新开始其原本陷入僵局的 发展,从而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激励其动机,推动治疗。 • 第三、案主会将病态的内化的客体关系、发展缺陷等带入治疗情景之 中,这是自我成长的第二次机会。社工要从建设性角度考察案主,强 化自身结构,形成新的自我一致感和自尊,建立新的心理结构和更大 程度的自我一致感,才能促进案主摆脱精神折磨。
• 个体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理论 •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不同意弗 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并且在心灵世界中有两个新发现,“向上意志” 和“自卑是人类进步的原因”。指出人的目标 是克服自卑、追求优越,但由于个人生活环境 的不同,其实现手段和策略会不同,从而形成 了个人的生活风格。 •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把人格分为意识、个 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并根据力比多的趋向 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 其对分析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否认俄狄浦斯 情结,区分出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1838-1917)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

他称这种活动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

但是意动不是离开客体和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它一定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种内容。

譬如看必有所见,听必有所闻,思维必有所思及的对象。

所见、所闻和所思及之物是内容,见、闻、思维等就是意动。

布伦塔诺以为内容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物理学的对象,意动才是心理学的对象。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

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有相当大的影响。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单子论是莱布尼兹最有名的哲学论述,莱布尼茨在《论自然本性》中把实体阐述为单子,他说“实体的本原,在生物那里就是灵魂,在别的东西那里就是实体的形式。

这种本原与物质相连就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一'的实体,但凭它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单元,也就是这种本原,我名之为单子。

”单子=实体本原=简单实体=实体形式在莱布尼茨看来单子具有其固有的本性-知觉和内在的本原-欲望:知觉:莱布尼茨的基本规定是“知觉是一个单元中的对繁多性的表达”,也就是一个单子对所有其他单子或者说由单子构成的宇宙的表达。

知觉作为一种表达,其主体是单子,其对象是宇宙中所有的单子。

知觉是单子的一种自主活动,它不是由外部事物对知觉者起作用引起的。

欲望:莱布尼茨的规定是“欲望是从一种知觉到另一种知觉的倾向,是单子内在本原的活动”,也就是说单子具有自发性。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以上的分析中,认同主要是一些次自体。他们建 构关系并依赖关系而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关系对
于心理生存这么重要的原因。 自体发展的第四个发展阶段是持续一生的自
体化阶段。
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建立一些将会
增强这些认同的关系。到了每一个认同成了
自体的一部分时,这个过程便有助于个体整 体的“自体价值感”的形成。
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
基本界定: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
的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 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 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起源于克莱因,在把精神分 析运用于儿童的治疗中,通过游戏她发 现儿童并不是把能量用来控制情欲冲动, 而是使用更多的能量构建他们的人际关 系世界。在儿童的内心当中存在着一个 内在关系世界。且这种关系是以母子关 系为原型,它是所有客体关系的基础。 较之弗洛伊德的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所 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在寻求试图了解此一新领域的同时,克莱茵摘 取弗氏理论作为其研究发现的脉络背景并保留 本能驱力的概念。她以本能的脉络背景探讨其 创新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
克莱茵认为: 婴儿在子宫内处于一种完美状态, 当他出生那一刻起就经历着第一次创伤。 基本观点: 生与死相互斗争,生命是被“创造与毁灭之 间强大而神秘的内在斗争”所控制着。
投射性认同 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 或作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 “接收者被迫以一种与投射者释放出来的感 受一致,与投射性幻想中的感受一致,且与投射 性幻想中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一致的方式来思 考、感受和行为”。
自体,从它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是丰富的且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里 包括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理论是佛洛伊德的独创, 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 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 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 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 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是在意识和 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 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人是意识不到的, 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 根据佛洛伊德的理论,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 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 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但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 的、盲目的,但却是广阔有力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 的内在动力。无意识占主导地位,是起支配作用的。
现当代结合
例如郁达夫的《沉沦》 例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一个病态的青年 灵与肉的冲突,也是人格分裂的表现,是本我和
超我矛盾冲突的表现。主人公因是弱国子 民而受歧视,因性的压抑而走向变态,时 而在被窝里犯罪,又偷窥房东女儿洗澡, 偷听情侣密谈,进而走进妓院,这是本我 人格的反映,而主人公也为自己的行为内 疚,忏悔,以致打自己耳光,可以看出超 我人格的作用。主人公的苦闷是力比多发 挥作用的结果。
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着重于读者反应下精神分析,认为所有文学反应都是由人 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控制。文本的“原义”是一 种动力的过程,而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创造。 读者与文本之间是本我幻想和 自我防御的关系,而文本 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场所。所谓本我幻想是说艺 术作品只是一个掩体,遮盖了一些作者的隐藏性的意识, 并且是作者与读者之间隐秘的串联场所,具有一种潜在的 “转换功能”。所谓“自我防御”是指通过作品中的转换 功能,自我防御发挥作用,把欣赏者潜意识的羞耻恐惧扫 除,而转换成意识领域或社会公认的“体面形态”,,转 换或曲解作品的本义,一方面使作品适应欣赏者的个性模 式,另一方面又使他们的个性模式在一种公开”体面”艺 术中得到确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背景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 叔本华和尼采的反理性哲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精神病医学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背景
(一)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哲学 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
组成的。而人也是由单子构成,这种单子称作“精神 单子”。 精神单子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封闭的存在物,它的知 觉、认识只能来自自身,不会来自外界。它的感觉经 验、观念都作为一种潜在的东西存在于心灵中,按照 “欲望”这一内在原则,从较低级、不清晰的知觉逐 渐向较高级、较清晰的知觉状态过渡。 当精神单子处于沉睡状态时,就只具有无数的“微 觉”,微觉是无意识的,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 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须使本我宣泄但又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原则。 只有在自我的协助下,本我通过位移、升华才能摆脱超我
的压抑同时又得到社会认可。 位移指本能在不能获得第一对象时,转移到另外一个对象
上去。 升华指在自我的帮助下,本我以社会可以接受的形态和现
实得到了宣泄。
升华
超我 自我 本我
压抑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弗洛伊德的创造学说
性本能是人类创造的源泉,创造过程 即性本能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得 到位移或宣泄的过程。 性本能以伪装的、隐蔽的形态出现, 因此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文 学创造和其他文学活动的隐蔽形态, 追溯被伪装的或位移的性本能。
精神分析学说的意义
█创造源于性本能和创造是以伪装的形式、形态出现, 为解释人类的虚构、想象活动,以及人类为什么需要 甚至热衷于这类活动,找到了一种说法;
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背景
(三)叔本华和尼采的反理性哲学思想
“精神分析并不是首先迈出这一步的。要指出我
们的前辈,可以指出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尤其要首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者是( )。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 )。

A.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潜意识3、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石是( )。

A.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潜意识4、弗洛伊德把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 )。

A.普遍的生命能量 B.伊底 C.力比多 D.比力多5、弗洛伊德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主我6、自我的办事原则是( )。

A.快乐 B.现实 C.道德 D.压抑7、本我的办事原则是( )。

A.快乐 B.现实 C.道德 D.压抑8、超我的办事原则是( )。

A.快乐 B.现实 C.道德 D.压抑9、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 )。

A.压抑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10、“个人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焦虑的事件的实际存在”的防御机制是( )。

A.压抑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11、“将自己内心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使人不愉快的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的行为”的防御机制是( )。

A.压抑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12、“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防御机制是( )。

A.反向形成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13、人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的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的、自己能接受的解释的防御机制是( )。

A.反向形成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14、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5~12岁的儿童处于( )。

A.肛门期 B.性器期 C.潜伏期 D.生殖期15、“本我中受自我与超我抵制的能量不能有效地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发泄出来以满足自我的本能欲望,因此必须转换对象和改变方向,企图以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的防御机制是( )。

A.升华 B.投射 C.否认 D.合理化16、荣格理论的基础是( )。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所驱 动的,这种心理动力学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一理论对于理 解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主要观点
潜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由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所驱动的,这些欲望 和冲动受到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压抑。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派 •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法 • 古典精神分析应用领域探讨 • 批判与反思:古典精神分析局限性及挑战 • 未来发展趋势:整合与创新
0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 的一套心理学理论,旨在探究人类心 理深层的无意识和动机。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领导更好 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构建健康的 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 忠诚度。
创新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远程技术 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 展,精神分析治疗可以通过远 程视频等方式进行,为患者提 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途径。
量化和标准化评估 工具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心理状态,未来将开发出 更加量化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提高治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象。
03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 法
自由联想技术
自由联想概念
自由联想是一种让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技术,通过引导患者说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内容,包 括回忆、幻想、感受等,以揭示潜意识的冲突和动机。
实施步骤
首先,治疗师会要求患者放松身心,然后让患者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不加以评判或打断。治疗师会倾听并记录患者 的陈述,通过分析其中的主题、情感和象征元素,来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所在。

拉康“三界”理论下类型片母亲形象的主体建构——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情感类电影的视角

拉康“三界”理论下类型片母亲形象的主体建构——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情感类电影的视角

2023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结合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通过镜像理论引申出主体理论的核心——关于主体构成的“三界”理论。

拉康“三界”学说是指“能指”统治的“象征界”、产生“镜像”误认的“想象界”及以“缺场”表征在场的“实在界”三大秩序[1],而所谓主体,就是“象征界”“想象界”“实在界”的统一体。

拉康提出的三元理论模型,涵盖了整个存在界,既是人类现实性的三大界域,也是组成人类所有经验的三大秩序,打开了一条从精神分析理论通向跨学科影视批评理论的道路,为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家庭情感类电影中人物形象的主体性建构和心理嬗变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解析视角。

一、“象征界”:“他者”凝视下的空洞能指在拉康的“三界”理论中,“象征界”代表了人类生存的一种最基本秩序。

“象征界”的存在,其根本点在于语言的介入。

而语言所包含的想象维度和符号维度,分别指涉了索绪尔曾深入阐释的能指与所指概念。

①在语言介入、人们获得表达权力之后,所有人随之置身于能指之网组成的“象征界”——这一被能指所统治的秩序,覆盖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支配着人们的无意识。

主体的欲望为得到满足,不得不承认并遵守“象征界”的统治秩序,自愿接受并沉溺于能指的规则与束缚中。

(一)女性“他者”化在最初的意识中,父亲是法则与权威的代表,父权同样也是象征秩序的代表。

每个个体都必须在认同及顺从这一秩序的前提下,“内化父法所代表的超我的严律”[2],才能被主体化,获得主体性的身份,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

一直以来,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关系使二者的话语权呈现出了男强女弱的差异,就像波伏娃在存在主义的理论框架上所提出的“女性其定义参照来自于男性”[3]。

为了实现并深化对秩序的绝对支配,父权制自建立伊始便按照“他者”的理想来描摹女性形象。

因此,在“象征界”秩序下所浮现的抽象化、符号化的女性形象,负载的其实都是男性所定义和支配的内容,是男性凝视下用男性话语塑造出的空洞能指。

简答题请简述经典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异同

简答题请简述经典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异同

简答题请简述经典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的特点及
异同
经典精神分析利用的是自由联想,更多的是使用心理学理论进行解析,与咨询者有一定的距离,甚至不会去观察咨询者,经典精分主要是做诠释,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你的问题映衬出来,让你看清楚自己的症状是什么,再给你进行专业的诠释,所以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是来访者提供自己的情况,资料,而咨询师要做的是整合,给出精神分析的专业诠释和反馈,所以经典精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偏于理性,比较远离来访者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内驱力并不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客体关系中有其所推崇的驱动力理论。

但这些客体关系中驱动力的表述,在我看来有些牵强,并没有得到我的更多的共鸣,他们显得没有太多的说服力,没有清晰的心理能量释放的途径和方式。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及发展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及发展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与经典精神分析传统
• 1873年,当时弗洛伊德l7岁,德国考古学家海因 里希· 谢里曼拼接零碎的历史和文献线索,确定古 代城市特洛伊位于现在土耳其的沿海平原。或许 没有其他事件比这更激发弗洛伊德的想象力。 • 弗洛伊德的咨询室变得像是考古学家的办公室, 堆满了古老雕塑和古玩。弗洛伊德的挖掘之处不 是土地,而是病人的心灵;他使用的工具不是铲子 和刷子,而是精神分析的解译。
• 他在189 7年给弗里斯的一封信中 宜称,这些性经历中的大部分很可 能从未发生,只是愿望和渴求的记 忆被错当成了关于事件的记忆。
本能驱力理论
• 弗洛伊德认为刺激有两类,外部的(例如威胁生命 的捕猎者)和内部的(例如饥饿)。外部刺激可以 避免;而内部刺激则不断增长,心灵的结构是为了 容纳、控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释放内部刺激。 • 内部刺激中最为核心的是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 性本能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产生的广泛的一系列 紧张,需要通过活动获得释放。例如,口欲力比 多产生于口腔,造成了对吸吮活动的需求,然后 指向并依附于某种东西(通常是个体外部的东西), 例如乳房(客休),需要这种东西来满足。
精神分析理论及发展
教科学院 甘霖
第一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理解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的概念本身源自真实存在的人类经验。 • 精神分析的概念来自对分析过程的体验、对参与 精神分析的双方,都会激起强烈情感、高度消耗 能量、深入个人内心的体验. • 精神分析的概念与这种体验深深相连。 • 它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充满着生动的体验,并 可不断地在他们生活的日常行为中实践应用。 • 精神分析思想有助于把不同领域的体验联结在一 起:过去与现在,清醒与睡眠,思维与情感,人际 事件与最隐私的幻想。
• 精神分析的目标是揭露人类内心中被压抑的原始 冲动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总体特征,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构造。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人格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本文将介绍这五大理论,分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以及比格斯的社会认知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发展理论中最为经典的一种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结构组成的,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最初形态,代表着个体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自我是人格的中心,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则是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包括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个体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冲突和挑战,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和挑战,人格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荣格认为人格是由个体的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面组成的。

个体的意识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知,个人无意识则是个体个人经历的积累和未解决的心理问题,集体无意识则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和符号系统。

荣格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个体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些需求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个体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能逐渐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个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罗杰斯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

4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4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儿童进入潜伏期,他们的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 滞或退化的现象。这时期的儿童学会了要兼顾快乐 原则和现实原则。这一进步的积极意义是儿童学会 了道德观念,培养了羞耻的情感。它的消极意义是 压抑作用开始启动,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 德、习俗、宗教、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 之中。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很少再有性欲的表现。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3)前生殖器期(3-6岁)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这时已经有了“性生活”,主要指的
是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和伊
莱克特拉(恋父情结)。p86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4)潜伏期(6-11岁)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2)肛门期(1-3岁)
除吸吮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泄时所产生的轻 松的快感,使儿童进一步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注意到生 殖器官。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明显地带有性欲的色彩。但这个时 期尚不属于生殖器期,因为占优势的不是生殖器的本能, 而是肛门的本能 。p86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6.弗洛伊德的方法论
总之,弗洛伊德的方法是认真地倾听病人的谈话, 通过把病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观念提到意识的平面, 使以往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势力与留在意识平面上的 势力在同一场所“相遇“,从而分析出问题的症结。 p92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二)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1.童年经验的重要性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以上是弗洛伊德学说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 可以看出,①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②心理的发展是有 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③ 儿童早期的性经验与家长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的 教养态度和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揭示,反映了在常态情 况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趋势。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 中,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理性欲的发展偏离 常态,于是出现了力比多的非常态发展形态:停滞和退 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裔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

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至1876年开始在布吕克教授领导的生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并接受医学临床方面的训练,于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旋至维也纳公立医院研究幼年一成年脑(特别是延髓)的个体发育。

1885年旅居巴黎,就学于神经病理学家夏尔科,认为神经症可以求助于心理治疗。

1886年返维也纳,研究歇斯底里症(或称癔病)及其治疗。

1900年以后,声誉日隆,信徒众多。

1909年,被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校庆,即席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因之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30年,获歌德奖金。

1936年任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

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离开了维也纳,1939年9月21日死于英国。

弗洛伊德致力研究精神分析60余年,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年)、《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年)、《精神分析引论》(1916—1917年)、《群众心理与人类“自我”分析》(1920年)、《自我和伊特》(1923年)、《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弗洛伊德自传》(1935年)等。

《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LecturesOnPsycheAnalysis)初版于1917年,1922年英国伦敦乔冶一艾伦和昂温公司出版了JoanRiviere,翻译的英文版,193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译本,高觉敷译,198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了此书。

该书共3编28讲。

第一编叙述过失心理学的内容,第二编阐述作者对梦的假说以及释梦的技术,第三编阐述神经病心理治疗的原理。

1(该书内容丰富,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决定于潜意识的欲望,但他也说:“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我们来说,意识的属性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4-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4-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同时,当时的奥地利在文化上仍然是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9-1901)陈腐伪善的 道德和华而不实的风气占统治地位,特别是 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宗教气氛非 常浓厚,社会禁忌十分严格,尤其是两性关 系的禁忌更甚,人们正常的性冲动、性驱力 得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地压抑,造成 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部紧张冲突的状 态,以致犹太人家庭中的神经症和精神病发 病率日益增加。
2.无意识的实质和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提出了幼儿性欲的思想。他认为,人在 诞生之时性功能就开始活动了,这种活动在人的婴 幼时期就有显露的迹象,最有力的例证就是人的恋 母情结,又叫俄狄普斯情结(Oedipus-complex)— —弑父娶母。出走。弗洛伊德认为,这个出自人类 早期的神话不是偶然的。幼儿的恋母情结跟人类自 身进化史是分不开的。但在文明社会中,这样以母 亲或父亲为性欲对象的感情是绝对不容许的,于是 从其萌生之日起便被严重压抑。压抑是无意识形成 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 题,
关于俄狄浦斯情结
• 俄狄浦斯(Oedipus 或 Œdipus,有时拼为 Oidipous) 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 (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 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 亲。 • 对于异性生身亲长的性卷入的欲望,以及与之相 伴随的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在所有人身上都存 在,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隐没在无意 识里,既没有道德观念,也缺乏理智思考,只想直接 发泄,但与社会文明相悖,只能压抑或移置。
1.从研究歇斯底里症获得启示
对安娜· 奥的病例及弗洛伊德自己的医疗实践,使他 确认无意识及其活动的存在。
弗洛伊德通过对过失的研究,认为人们经常发生的过 失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口误(说错话)、笔误 (写错字)、读误(将文章读错)、听误(将别人的话听错) 等;第二类指遗忘,如忘记约会、忘记地名和他人的 姓名、忘记自己曾立下的誓言、决心等;第三类是误 放、误取或丢失东西等。这些过失虽经常发生于我们 的身边,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它的含义及发生的原 因。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2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2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我国新课程改革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_____。

A : 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B : 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C : 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D : 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是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以及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依据题项,只有 B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

2、单选题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_____。

A : 严重惧怕B : 原因不明的惧怕C : 非理性惧怕D : 持久性的惧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解析]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3、简答题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方法: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4、单选题在幼儿语言障碍类型中,“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哪种语言障碍的症状?_____A : 口吃B : 失语症C : 语言发展迟滞D : 发音异常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口吃的症状。

发音异常在语言障碍中最常见,包括音的替代、省、添加、歪曲及齿音不清等。

失语症是因脑部受伤而致言语功能异常,不能了解语言,亦不能使用语言。

语言发展迟滞是指说话时语句破碎且字句少。

5、单选题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_____A : 教育方针B : 教材C : 课程标准D : 课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这种说法看似容易,其实并非如此。生活会以种种方式置我们于难以自作主张的境地;然而一个正常人却能 够再作决定时尽量不伤害到别人以及自己;他能诚实地正视困难而不觉歉疚;也能理性地接受自己岗位上的责任, 而不至于迷失自己。
这种人能够尽量利用最充分的潜力生活,而免除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恐惧。他也能完美地表达爱和感受爱 (以及接受爱的回报)。他对自己对别人一样地诚实。
2.泛性论:
弗洛伊德把从对精神症病患的研究得出的有关性的情结与结论,扩大应用在婴幼儿的摄食、排便等生理活动 中,甚至推广应用到人文学科领域中,违反了具体对象应作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一般科学原则。弗洛伊德对于 无论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应用同一规律,同一思维模式,也即他的泛性论去加以分析说明,虽 引起过一般人不同于不同学科专家的重视与争论,因而使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它在理论上 局限与错误始终是明显存在的。
3.本能论: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最不清楚的,但他重视本能,强调本能,并对本能加以归类却极其明确。
相关书籍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始终贯穿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是违反道德和 伦理的,因此必须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的愿望而退缩回来,不得不从享乐主义原则回到现实主义原则;而 想象的、幻想的王国却是一个避难所。艺术家就像一个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回来, 钻进他自己想象出的世界中。他的创作、艺术作品,正如梦一样,是“潜意识”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尽管 弗洛伊德的这些思想如同他的整体精神分析大厦一样缺乏坚实的基础,并且没有充足而严密的科学证明,但他却 受到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盛赞。可以夸张的说,随便翻开西方任何一本文艺评论的书,我们能够找到弗洛伊德 的名字或看到他的影子,因为许多艺术家正是以这个理论所提供的原则去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 3 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客体: 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

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精神分析运动在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再次迎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

弗洛伊德开创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最初受到其追随者和学生的支持与推崇后逐渐步入暮年,精神分析运动的后继者们在传承学科统绪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批判和创新,使精神分析这门学科在新的时代精神与哲学思想的浸淫下得到不断完善自身和日益扩大影响。

关系精神分析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年轻也最具反叛精神的一种继承,它肇始于 1983 年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Greenberg & Mitchell,1983) 一书。

该书指出,精神分析学科已完成“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即理论核心由驱力转向关系,其认识论则由实证主义转向建构主义。

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动力,寻求关系是人类的根本动机。

不同于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常见的理论派别分裂倾向,关系精神分析自创立之始就反对教条主义与门户之见,倡导各派别理论之间观点的整合,主张积极借鉴新的哲学思想与外部学科知识。

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各派别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精神分析师可以在一个宽泛的理论假设基础上捐弃派别之成见,共同推进学科之进步。

由于关系精神分析体现出其时代性与包摄性,使其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理论建构日益多样化,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精神分析运动的主要势力。

不同的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在保持以关系作为理论核心的同时,在具体理论方面则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

总的说来,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理论形态有三种即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

一、整合性元理论关系精神分析的整合性元理论的特点是整合性与归纳性,其目的在于: 梳理精神分析的所有关系模式的共同点,强调各种理论中所包含的关系主题,从最根本的元理论层面将各种理论引导到共同的关系假设上。

关系精神分析开创者米切尔(Mitchell,1988) 提出了最具代表的整合性元理论,包括关系基质(relational matrix) 概念、关系-冲突模式和互动层次(interactional hierarchy) 理论等。

(一) 关系基质———关系模式的整合工具米切尔认为,精神分析内部存在两种综合性的理论模式,一是驱力模式,二是关系模式。

虽然关系模式的诸理论家们都认为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单元,但他们却忽视彼此理论间的相似处,而互相攻击对方的理论,抱有门户之见。

因此,关系模式实际上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为了整合关系模式的诸理论所具有的关系思想,米切尔提出“关系基质”的概念,用以包摄宏观意义上的“关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对于关系模式内部的分裂和竞争的局面,米切尔认为,关系模式的诸理论家主要是在关系的性质与意义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Mitchell,1988) 。

他们围绕着人类经验的关系本质这个共同难题,使用天生的关系(relational by design) 、目的的关系(relational by intent) 、内隐的关系(relational by implica-tion) 三种基本策略,从不同视角予以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策略是将人的关系性当成一种先天存在和基本前提,它所关注的是人如何将这种关系性展示出来,即各种互动模式,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与沙利文的人际精神分析正是这种策略的主要代表。

第二种策略是直接将与他人的关系当成人类个体终生寻求和努力的目标,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最能充分地反映这种策略。

第三种策略是将人的关系性当成人类个体形成和维持其稳定和统一的自体感的主要手段,最能代表这种策略的是温尼科特的心理发展理论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这些策略各自强调人类经验的关系本质的不同维度: 互动模式、客体和自体。

因此,它们都只能看到人类经验关系本质的某个侧面或维度而非全部。

只有将它们整合起来才能建立一个能够与驱力模式相对应的人类经验的解释系统,并以此作为驱力模式的替代物。

米切尔以一种整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三种基本策略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它们所强调的不同方面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而这个共同事物是指人类经验的关系本质。

其中强调天生的关系的理论家提供了用以理解自体和他人之间的各种具体互动的工具,他们聚焦于自体与他人这两极之间的空间,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极; 强调目的的关系的理论家提供了用以探索和理解关系场域中的客体极(object pole) 的工具; 强调内隐的关系的理论家提供了用以探索和理解关系场域(re-lational field) 中的自体极(self pole) 的工具。

具体而言,任何“客体”都与某种特殊的自体感相关联,任何“自体”也都不能单独地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基质之外,而且自体和客体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空间之内进行互动的。

这三种维度的组合形成一种具有自体、他人以及它们之间空间的基本关系构型(relational configuration) 。

人类的心理就是由这种基本的关系构型所构成的。

尽管对关系模式内部各种理论派别的整合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但是具体的整合工作却面临着一个实际的困难。

由于各种理论派别的精神分析学家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来描述人类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各自的理论体系,从而导致整个关系模式内部的术语和概念纷繁而复杂,而且这些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异常复杂。

为了处理这种术语和概念的混乱状态,米切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整合性的核心概念即“关系基质”,关系基质是一种组织原则和解释临床资料的框架,并直接对应于驱力模式中的“驱力”概念。

关系基质包含着先天设定、动机性目的与涉及自我界定的内隐人际过程。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是在关系基质或互动场域中形成的,个体努力在关系基质或互动场域里寻求联系、维持联结和分化自体,并因此而深深地植根于其中; 所有的意义都产生于关系,没有任何东西是天生的,身体体验也只能在关系情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研究的基本单位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能被用来建立和维持与他人联系的关系基质。

(二) 关系-冲突模式关系基质概念解决了关系模式的理论核心问题,而对各种理论的整合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处理驱力与关系基质之间的关系。

关系精神分析认为,以关系基质为主的理论模式与驱力模式在根本上是互斥的,在概念上是完全不相容的。

在此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一种摒弃了驱力概念的整合性关系模式,他称其为关系-冲突模式。

米切尔通过对精神分析运动发展史的系统总结、对各学派理论家观点的全面回顾,提出三种主要的理论模式(Mitchell,1988) 。

古典精神分析代表的是驱力-冲突模式,它以驱力为核心,强调驱力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

驱力-冲突模式在本质上是一元论的,它认为人类心理是由本能驱力及其派生物所构成的,否认意义是经由互动而产生的; 同时,它非常强调心理冲突,即本能驱力与防御之间、具有兽性本能的个体与文明社会之间以及伊底、自我与超我等基本人格结构之间的冲突。

在古典精神分析之后的主要理论模式是发展-抑制模式(developmental-arrest model) ,发展-抑制模式是关系模式的一种变式,它最大程度地强调婴儿与母亲的最早期关系,重视个体的内部发展需要和心理发展所必需的环境供给,认为正是童年期正常发展过程的受阻才导致个体后来的心理障碍的发生。

但这一模式在抛弃驱力概念的同时也忽视了冲突的重要性,并且仍具有心理一元论的特征(Mitchell,1984) 。

它的一元论特征表现为: 和驱力-冲突模式一样,只注重分析师对被分析者造成的影响,并不考虑被分析者对分析师所能造成的影响,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只关注照看者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而忽视照看者本身受到的影响,即只关注患者与婴儿这一元而基本忽视分析师与关照者这一元。

在吸收前两种理论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关系-冲突模式,它既像驱力模式那样,认为人类经验中的首要心理斗争是强烈的欲望和恐惧之间的冲突; 同时它又像发展-抑制模式那样,认为心理的基本成分是关系基质而非驱力的派生物。

关系-冲突模式在本质上是双向的、二元的、互动的,它认为心理是互动性质的,心理的基本成分是关系基质而不是驱力的派生物,同时强调冲突的重要性,并且用关系的术语来描述冲突。

关系-冲突模式继承了发展-抑制模式对关系的强调,但抛弃了其一元论主张而提倡互动论。

(三) 互动层次理论为了进一步阐明各关系模式内部的一致性,米切尔还进一步提出互动层次理论,表明不同关系模式理论所强调的概念重点实际上都是反映人际互动及其所包含的关系性(relationality) ,因此可以纳入同一个框架之中。

互动包括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 非反省性行为(nonreflective behavior) 、情感渗透性(affective permeability) 、自我-他人构型(self-other configuration) 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

这些互动层次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过程依次出现的,它们在不同水平上组织着人类经验,反映出人类行为的关系性(Mitchell,2000) 。

非反省性行为是指人们彼此实际相互做了些什么,即那些非反省性、前符号性(presymbolic) 的行为,比如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双方通过身体或表情来建立与维持关系。

情感渗透性是指那些穿梭在可渗透边界之间的强烈情感的共同体验,情感本身具有感染性,因此它很容易就能跨越个体间的边界而建立起情感联系,情感在关系的建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自我-他人构型是指那些组成自我-他人构型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是根据他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的,比如一个人身兼父亲、丈夫与儿子的三个角色,个体依据他在各种情境下的角色以及他与相关他人之间的关系来组织他的行为模式。

主体间性是指具反思性与能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认可,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需要被另一个人类主体认可为主体,在表达自身的主体性与寻求他人认可的依赖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而持续的张力。

自我的主体性有赖于另一主体,这体现了人与人关系中的主体间性。

根据互动层次理论,精神分析师们虽然强调的具体重点不尽相同,但只要涉及人类的互动与关系,不论是婴儿的依恋类型还是分析师与患者间的共情,也不论是自体-自体客体的关系还是相互认可的关系,其区别只在于互动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其本质依然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诸关系理论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它们都是宏大的关系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社会建构理论。

关系精神分析的第二个主要理论形态是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的特点是以建构主义的视角看待精神分析情境和日常生活过程,注重分析师的参与性与双方的互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