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理论性质剖析-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心理学理论性质剖析

传播心理学是一个含义不确定的概念,正是由于这种含义的

不确定性,导致了传播心理学在基本理论假设,研究对象,研究

内容,学科定位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混乱, 因此有必要对传播心理

学的理论性质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传播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的合法性进行论证,这种论证对于界定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明确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认清学科基本假设及逻辑起点, 建其学科体系,定位其学科位置及确认传播心理学存在的价值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对传播心理学的理论性质有一个清晰深入的理解,首先应该明确传播心理学的概念,其次要对传播心理学

的基本假设或者逻辑起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次应该明确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最后需要正确认识传播心理学与心理学、传播学、新闻心理学的关系。

、传播心理学的概念辨析

关于传播心理学的概念,目前的研究中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传播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也有研究者认为“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变化”。敬蓉认为“传播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研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政治、经济、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

动规律的科学”。刘京林认为“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规律即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韩向前关于传播心理学概念的界定是从大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的,“其研究范畴包括人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看出,对传播心理学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和理解,这就造成了传播心理学定义和内部理论上的不统一。

因此有必要树立一种大的传播心理学观念,融合和统一传播心理学的定义和内部概念。所谓的大的传播心理学观念是指放宽传播心理学自我封闭的界限,对研究对象进行完整的认定,从而提供对人类传播心理的全面理解。它有助于克服对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那种切割和分离的理解,有助于提供人类心理的全貌。大的

传播心理学观念倡导方法与对象的统一,鼓励方法的多样性,倡导方法和思想的统一,突出科学思想的地位。在传播心理学学科建设方面,大的传播心理学观念有助于推动传播心理学理论建设。它容纳多元化的理论探讨,强化对各种理论框架的哲学反思, 以促进不同理论基础间的沟通。传播心理学,可以理解为对传播

心理的研究,还可以理解为对传播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在前两

类研究中,对传播的心理学研究显然在领域上大于对传播心理的研究,如果再加上关系的研究,传播心理学的空间会更广阔。即使在一门学科内,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研究取向。还是回到开放

社会科学的思想,我以为学科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学科内能“兼容并包”,能“众声喧哗”,

肯定是这门学科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这门学科步入繁荣的前提条件。

二、传播心理学逻辑起点的考评

根据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它的内部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者说逻辑体系。

例如“库恩的范式”、“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劳丹的研究传统”、“夏皮尔的信息域”。而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 则要由一个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该学科的起始

范畴,也就是指理论体系的开始对象。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指科学应该从何处开始。我们认为传播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互动的传播。传播是人类互动的一种形态。传播的过程是指传播者借助各种中介如语言、符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的观念、知识、商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人际互动和相互作用的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是传播活动和接受活

动的结合点。“传播是传播者和受众活动中多边多向, 多种形式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研究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必须以互动为前提。”从社会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传播者和受众都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人,人有其社会性,有其共性的和独特的心理活动规律。传播学只是从宏观上研究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规律,在其研究体系中,传播者处于主导地位,虽然日益重视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研究,但研究内容和课题大都是描述性的研究结

果,而对传播活动中作为人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较少。社会心理学

以交往作为其研究的起点,而交往的本质是互动,只有充分了解交往双方的社会心理特征,交往双方才能有效互动。传播心理学作为介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应在借鉴社会心理学研究起点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空白,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找到本学科的出路。

三、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考察

由于传播心理学内涵的复杂性,传统的研究中对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考察说法是不统一的,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前面所说的“传播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人的心理变化”等等。鉴于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和心理

学的交叉学科,而心理学又被界定为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所以,我们可以把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纳为: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规律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具体的研究内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传播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所以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法则去阐释传者与受众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应当是传播心理学主要的研究范围。刘晓红副教授就传播心理学主要研究范围作过较为深入的调查。她认为在所有的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中,只要涉及到媒体从业人员的活动和受众的活动,都必然涉及心理

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五大类(1) 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研究。包括职业

学科,它已承担了它的传播学和心理学都不能解决的边缘问题研 究,它已有自己不与其他学科相混淆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任务、 内容、理论框架,据此,我们可以提‘传播心理学', 可以用‘传 播心理学'这一名称来讨论与‘传播心理学'有关的问题了。

对于学科,大家各有一些标准,并以此来衡量学科的能否成立。

其实,学科以及学科的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是人类文化的塑造。

华勒斯坦等人在《开放社会科学》 中向我们揭示的一个事实就是: 对社会科学知识所作的制度性区分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心理;媒介作者的背景和特征及其对媒介内容的影响;

媒介工作 者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及其对媒介内容的影响,

媒介 工作者的职业角色、伦理道德及其对媒介内容的影响等。

(2) 对 受众的研究。包括影响受众接触媒介的各种因素,如动机、

的媒介观念、受众的人口特征、受众的媒介接触特征等。 (3) 对 传播过程的研究。 包括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加工过程; 媒介从业人 员对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 (4) 对传播后果的研究。包括由媒介 内容所导致的后果,由媒介接触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5) 对传播 研究方法的研究。但是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不应只限于以上内

容,对此还需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四、传播心理学与新闻心理学关系探查

五、传播心理学合法地位论证

综合以上论述, 虽然有学者认为: “传播心理学虽然还未成

熟,还未出现所谓可认定已成‘系统科学'的著作,

但作为边缘

”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