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示范文本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f425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1.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1.建立并完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管理流程,建立顶板管理档案,做到责任到人、管理有序。
2.加强顶板稳定性预测和监测工作,针对煤矿不同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确定合理的顶板稳定性评估方法和监测指标,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裂缝等问题。
3.加强煤矿顶板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设备,确保煤矿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煤矿顶板巡查和检测工作,定期对煤矿的顶板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变形和松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5.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顶板管理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支护设备,掌握顶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6.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交流和分享顶板管理的经验和问题,共同解决顶板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
7.加强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8.加大对顶板管理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煤矿进行处罚,对优秀的煤矿予以表彰奖励,形成促进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 1 页共 1 页。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若干规定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若干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b3f4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e.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若干规定1. 引言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秩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规定。
2. 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明确矿方和矿工在顶板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加强顶板的监测、评估和治理,在确保矿工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保障矿山正常生产。
3. 职责和责任3.1 矿方的职责和责任•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顶板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顶板管理专业人员;•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经济支持,保障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顶板危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对矿工进行日常的顶板管理工作督导和检查。
3.2 矿工的职责和责任•遵守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顶板管理工作职责;•掌握顶板管理相关知识,熟悉煤矿顶板安全规范;•及时上报顶板的异常情况和危险隐患,配合矿方开展顶板管理工作;•在矿方的指导下,正确佩戴和使用头盔等个人防护装备;•遵循矿方的指导,参与矿山的安全应急演练,提高逃生自救能力。
4. 顶板管理工作内容4.1 顶板监测•矿方应建立健全顶板监测体系,并配备专业设备和人员;•定期对矿山各区域的顶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数据准确性;•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4.2 顶板评估•根据矿山煤层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特点,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评估应包括顶板的强度、变形和断裂等方面的指标;•评估结果应为顶板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对已制定的措施进行评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4.3 顶板治理•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顶板治理方法;•治理方法包括加固支护、降低顶板荷载、改善采矿工艺等;•严格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治理质量;•对治理后的顶板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可作为治理效果评估的依据。
矿井顶板管理一般规定范本
![矿井顶板管理一般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ac96b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d.png)
矿井顶板管理一般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井顶板管理,保障矿工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矿山企业和采矿权人。
第三条矿井顶板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矿井顶板管理应采取防治结合、源头防控、全过程控制的措施。
第五条矿井顶板管理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矿井顶板事故的能力。
第二章顶板监测第六条矿井顶板监测是矿井顶板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进行全面且持续的监测。
第七条矿井顶板监测应包括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形式。
第八条矿井顶板监测应使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设备,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
第九条矿井顶板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三章顶板支护第十条矿井顶板支护是保障矿井顶板稳定的重要手段,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一条矿井顶板支护应采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措施,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第十二条矿井顶板支护工作要进行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第十三条矿井顶板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四条矿井顶板支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第四章顶板管理责任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矿井顶板管理机构,明确顶板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六条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负总责,做出重要决策。
第十七条矿井顶板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监督检查矿井顶板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矿井顶板管理人员应维护矿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矿井顶板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矿井顶板事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章处罚和监督第二十条对违反矿井顶板管理规定的矿山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一条矿山企业应接受矿井顶板管理的日常监督和不定期抽查。
第二十二条对于发现的矿井顶板问题,矿山企业应积极采取整改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矿山企业遵循,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模板
![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aa61d4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c.png)
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防止顶板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全部煤矿的顶板管理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规定内容。
第二章顶板管理组织与职责第三条公司设立顶板管理组,负责煤矿顶板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第四条顶板管理组的职能和职责如下:1.订立煤矿顶板管理方案及相关措施;2.定期组织对煤矿顶板进行检查与评估;3.记录和分析顶板变形与破坏的情况,及时采取预警和掌控措施;4.组织开展顶板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5.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建议,并引导煤矿进行改进;6.其他与顶板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三章顶板管理措施第五条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订立煤矿顶板监测方案,确保顶板变形得以及时发现和掌握;2.设置顶板支护标准,明确支护料子的使用要求与规范;3.配备顶板管理专职人员,负责顶板管理的日常工作;4.订立顶板巡检制度,定期对煤矿顶板进行巡检,记录巡检情况,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5.建立顶板变形与破坏报警机制,当发现顶板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6.开展顶板管理培训与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顶板管理的认得和意识;7.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第四章顶板管理流程第六条煤矿顶板管理应依照以下流程进行:1.订立顶板管理方案,明确管理目标和掌控措施;2.配备顶板管理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3.定期组织对煤矿顶板进行常规检查,记录变形与破坏情况;4.分析检查结果,评估顶板安全情形,及时采取预警和掌控措施;5.汇总分析数据,制作顶板管理报告,提出改进建议;6.依据报告和建议,订立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7.定期回顾改进成绩,总结经验,不绝优化顶板管理工作。
第五章顶板管理安全措施第七条煤矿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1.供应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3.加强应急预案和演练,提高应对顶板事故的本领;4.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5.配备必需的应急设备和工具,以备突发情形的处理;6.加强对顶板支护料子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安全;7.订立顶板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利。
2023年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2023年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0d0e8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7.png)
2023年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场经济和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制定并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一、建立健全煤矿顶板管理的责任制度1. 矿长或者矿企的主要负责人要对煤矿顶板的稳定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 煤矿必须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煤矿顶板管理工作。
3. 煤矿顶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煤矿顶板的管理规程,并监督执行。
二、加强煤矿顶板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估1. 所有煤矿必须建立顶板稳定性监测系统,定期对煤矿顶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煤矿管理部门要建立顶板稳定性评估制度,对煤矿顶板进行定期、综合性的评估,确保顶板的稳定。
三、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技术支持1. 煤矿顶板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和应用各种顶板管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煤矿企业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煤矿顶板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完善煤矿顶板管理的法律法规1. 相关部门要制定和修订煤矿顶板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规定权责,保障煤矿顶板管理的顺利进行。
2. 加大对煤矿顶板管理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责任。
五、加强对煤矿顶板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1. 煤矿顶板管理人员要接受煤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考核,不合格者要及时调整或者辞职。
2. 煤矿顶板管理人员要坚守岗位,保证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1. 煤矿顶板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信息系统,集中管理和分析煤矿顶板的相关信息。
2. 煤矿企业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煤矿顶板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宣传和教育1. 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矿工对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煤矿管理部门要加强顶板管理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煤矿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八、加强煤矿顶板事故的调查和处理1. 所有煤矿顶板事故都要进行严肃的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四篇)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c32b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e.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长期稳定发展。
为了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以下规定:一、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1.明确煤矿顶板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
2.制定煤矿顶板管理的工作细则和标准规范,明确煤矿顶板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
3.建立煤矿顶板管理信息系统,对煤矿的顶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二、加强顶板监测与预警措施1.在煤矿的进出口、巷道交叉口等重要地点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对顶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加强对煤矿顶板的巡查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建立煤矿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三、强化煤矿顶板支护工作1.对于顶板质量较差的区域,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采用适当的顶板支护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
2.加强对顶板支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采用优质的支护材料,并建立支护材料的管理制度,确保其质量。
3.加强对顶板支护工程的检测和评估,对顶板支护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其稳定性。
四、加强对矿井地质条件的研究和评估1.建立煤矿顶板地质调查和评价制度,对矿井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地质隐患点,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加强与地质部门的协作,共同研究矿井的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地质探测和地质预测方案。
五、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1.组织煤矿从业人员进行顶板管理的相关安全培训,提高矿工对顶板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2.加强对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向广大矿工传递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3.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安全知识竞赛,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以上是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通过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加强顶板监测与预警措施,强化煤矿顶板支护工作,加强对矿井地质条件的研究和评估,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本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13ab4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b.png)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井工矿井顶板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第三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所有从事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合格的岗位证书。
第二章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第五条矿长负责组织和领导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并对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第六条管理人员负责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第八条所有人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确保安全。
第三章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内容第九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顶板的稳定。
第十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进行定期检测,对顶板进行强度测试和质量检查,确保顶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一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警示体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警示牌,提醒人员注意顶板的安全。
第十二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机构和技术要求第十三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十四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使用符合标准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第十五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工作要进行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矿长和有关部门负责对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要依法惩处。
第六章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奖惩机制第十七条对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做好工作。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10355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d.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煤矿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提高矿工的安全保障,我们制定了以下若干规定:一、煤矿顶板管理责任的明确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顶板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顶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共同制定煤矿顶板管理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同时,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对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二、煤矿顶板管理制度的完善煤矿企业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
制度应包括煤矿顶板稳定性监测、应急预案编制、检修维护等内容。
制度的执行要求应具体明确,以便矿工能够清楚地了解和遵守。
此外,煤矿企业要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制度始终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三、煤矿顶板稳定性监测的加强煤矿企业应配备专业的顶板稳定性监测仪器设备,定期对煤矿各处进行顶板稳定性监测。
监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煤层顶板地质构造和顶板岩层的调查和研究,及时发现潜在的顶板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支护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
四、煤矿顶板管理的人员培训煤矿企业要加强对顶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煤矿顶板稳定性知识、应急处理方法、仪器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应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和岗位进行分类,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培训班、实地操作等,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煤矿顶板管理的安全防护设施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矿井和工作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包括安装杆塔、加强锚杆、设置支架等。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要加强警示标识和警示措施的设置,提醒矿工注意安全。
同时,要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六、煤矿顶板事故的应急预案煤矿企业要制定完善的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流程。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范文(4篇)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cca18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d.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矿山运营稳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企业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顶板监控和预警,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顶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和技术能力。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落实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日常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抢险救援。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置顶板安全隐患。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顶板监测与预警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配备先进的顶板监测设备,并建立相关的监测系统,定期进行顶板监测和数据分析。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工作面推进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顶板预警指标和预警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和预警顶板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顶板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顶板变形和位移的趋势,及时调整工作面的开采方案。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顶板监测报警机制,确保报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相关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置。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业化的顶板监测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监测设备,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顶板监测设备的培训和使用操作指导,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第三章顶板安全管理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支护工艺,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采掘工艺和支护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程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当保持采掘工作面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防止其对顶板的影响。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范文(4篇)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c36ca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2.png)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顶板管理,防范和减少煤矿顶板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煤矿的顶板管理工作,包括井下矿井和露天矿。
第三条煤矿应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四条顶板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章顶板监测和评估第五条在矿井开采之前,必须进行顶板勘探和评估工作,确定煤层、岩层的厚度、强度等参数,并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第六条顶板监测应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顶板运动的情况。
监测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准确可靠。
第七条顶板监测数据应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估,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适时调整和处理。
第八条顶板评估应定期进行,对顶板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九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顶板,应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第三章顶板支护第十条顶板支护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措施。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措施包括:立柱支护、预拱支护、锚杆支护、注浆支护等。
第十二条顶板支护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质量可靠。
第十三条顶板支护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经过合格的安装和检验,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顶板支护工作应严格按照支护方案进行,不得随意改变。
第四章顶板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五条煤矿应制定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在发生顶板事故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救援和处理,保障人员安全。
第十七条顶板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在顶板事故处理过程中,要保持通讯畅通和信息共享,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章顶板管理责任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第二十条煤矿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十一条煤矿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某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范文(4篇)
![某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62c0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e.png)
某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顶板的管理,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煤矿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四条煤矿应当加强顶板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顶板安全隐患。
第五条煤矿应当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顶板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六条煤矿的顶板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稳定、综合防治的原则。
第二章顶板管理机构第七条煤矿应当建立顶板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顶板管理机构负责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九条顶板管理机构应当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顶板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第十条顶板管理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顶板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顶板管理机构应当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及时传达相关信息。
第三章顶板监测和风险评估第十二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顶板监测系统,对顶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
第十三条煤矿应当建立顶板监测指标,包括挠度、位移、裂隙等。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十五条顶板监测数据应当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十六条煤矿应当建立顶板风险评估制度,定期进行顶板风险评估。
第十七条煤矿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报告,明确风险等级和防治措施。
第四章培训和教育第十八条煤矿应当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顶板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煤矿应当定期组织职工参加顶板管理培训。
第二十条煤矿应当建立顶板管理知识库,提供相关参考材料和信息。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当组织定期考核,以确保职工对顶板管理规定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章安全措施第二十二条煤矿应当建立安全警示标志制度,提醒职工注意顶板安全。
第二十三条煤矿应当进行必要的顶板加固和支护工作,确保顶板的安全稳定。
第二十四条煤矿应当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做好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
第二十五条煤矿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施工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模版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d30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b.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模版煤矿顶板是煤矿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顶板事故往往是煤矿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我们制定了以下若干规定,以规范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执行。
一、煤矿顶板管理工作责任制1.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由各矿区和相关部门共同承担,各部门要明确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人。
2.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责任人要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责任人要加强对顶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煤矿顶板巡查和监测1. 煤矿应建立健全的顶板巡查制度,明确巡查的时间、路线和频率,并制定巡查记录表格。
2. 巡查人员要按时按规定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上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3. 煤矿应配置专职顶板监测人员,负责顶板监测设备的安装、运行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顶板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煤矿顶板支护和加固1. 煤矿应制定顶板支护和加固的标准和规范,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支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煤矿应配置足够的支护材料和设备,确保支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 煤矿要加强对支护工人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支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煤矿顶板警示和预警系统1. 煤矿应配置顶板警示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顶板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煤矿要加强对警示和预警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
3. 煤矿要对顶板警示和预警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五、煤矿顶板事故应急预案1. 煤矿应制定健全的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2. 煤矿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顶板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3. 煤矿要加强对应急救护人员的培训和装备,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并进行有效的救援。
六、煤矿顶板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1. 煤矿发生顶板事故后,要及时成立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文(3篇)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e2c7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0.png)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文1、一般规定1.1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重大顶板事故的发生,按照《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凡是属于____公司管辖矿井的采掘工程必须遵守本规定。
1.3各矿行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各级行政副职对分管业务的安全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要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1.4各矿要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加强矿压观测工作,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压显现规律,抓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1.5各矿在编制矿井重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包括事故处理预案)时,必须包括顶板管理的内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1.6矿井的每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根据所采煤层的可靠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矿压资料、施工装备和施工工艺等进行工程设计;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按照公司颁发的《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修订)执行,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
1.7矿井生产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采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顶板管理规定。
1.8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工程都要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临时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当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规程进行修改和补充,特别是遇有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及压力大地段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贯彻后,方可组织实施。
要加强对作业人员顶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防范顶板事故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到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文(三篇)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e0c35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d.png)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保障矿山生产和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包括井下顶板检查、支护设计、支护施工和检修保养等工作内容。
第三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矿山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第四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
第二章顶板检查第五条井工矿井顶板检查应当定期进行,按照矿山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包括日常巡查和定期全面检查。
第六条井工矿井顶板检查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人员应当熟悉顶板的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检查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第七条井工矿井顶板检查应当注重以下内容:(一)顶板的坚固程度和稳定性;(二)地质构造的变化和影响;(三)水文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变化;(四)矿层变动和采场进度;(五)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状态。
第八条井工矿井顶板检查应当及时记录检查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危险以及采取的措施,做好相关资料和证据的保留。
第九条井工矿井顶板检查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章支护设计与施工第十条井工矿井顶板支护应当按照矿山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支护设计应当合理、稳固并符合实际情况。
第十一条井工矿井顶板支护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一)井下地质条件和顶板的性质;(二)采煤工作面的进度和采煤方法;(三)周围矿体的压力和变形情况;(四)地下水的涌出和渗透情况。
第十二条井工矿井顶板支护施工应当按照支护设计和矿山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和操作经验。
第十三条井工矿井顶板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四条井工矿井顶板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范本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c454d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9.png)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范本一、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1. 煤矿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顶板管理部门或设立专职顶板管理人员,负责煤矿顶板的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2.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煤矿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管理流程和工作要求,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 煤矿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顶板管理方案,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和措施,保证矿井的稳定。
4. 煤矿企业应加强顶板监测,在矿井生产期间及时发现煤层顶板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 煤矿企业应严格控制矿井的进退风系统,保持矿井内气流的稳定,避免因气流变化导致的顶板事故。
二、顶板支护管理1. 煤矿企业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煤层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严格按照支护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支护的质量和可靠性。
2.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支护材料的选用和施工质量的检查,防止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材料或施工不合格的现象发生。
3. 煤矿企业应定期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和更换老化、损坏的支护设施,保证支护设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三、顶板监测与预警管理1. 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系统,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并培训专业的监测人员,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煤层顶板的异常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煤矿企业应定期进行顶板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信号和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顶板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
四、顶板事故应急处置管理1. 煤矿企业应制定完善的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
2.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3. 煤矿企业应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应对顶板事故。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本(2篇)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f9bb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1.png)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井工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顶板管理工作,保障职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三条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井下安全生产。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井工矿顶板管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设立专门的顶板管理部门。
第五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规范和操作手册,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第六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七条井下各个工作区域都应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标注安全区域和禁止区域。
第八条井下作业前,顶板管理部门应组织安全会议,明确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第三章工作要求第九条井工矿井的顶板应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测,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第十条井下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进行操作,不得随意采取行动。
第十一条井下作业前,必须检查和确保各种防护设施和安全装置的完好有效。
第十二条在顶板存在威胁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支护和补强,保障人员安全撤离。
第十三条井下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无阻。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落实。
第十五条监督检查应包括现场巡查和文件资料审核两个方面。
第十六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记录,不得推诿和拖延。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反顶板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第五章安全保障第十八条井工矿井的顶板管理工作应与其他相关管理工作相配合,建立紧密合作机制。
第十九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井下人员的自救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十条井下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防护用品,并进行定期检验和更新。
第二十一条对于发生的事故和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其他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00c94e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f.png)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一、总则为加强煤矿顶板管理,提高顶板安全质量,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遏制事故扩大,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煤矿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安全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开采作业中的顶板管理工作,包括煤矿井下和地面作业。
三、顶板管理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安全是第一生产力,顶板管理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
2.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和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
3. 调动全员参与:顶板管理工作需要全员参与,任何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关注顶板安全,及时发现和报告隐患。
4. 综合治理:顶板管理工作不是单一的工作,需要综合利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全面治理。
5. 精细管理:细化管理措施,执行到人、到岗、到位,严格要求各环节负责人落实责任。
四、顶板管理责任1. 矿长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制定顶板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标准,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负责顶板管理工作的整体进度和效果。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煤矿的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顶板管理方案、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情况,提出改造设施的建议。
3. 生产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顶板管理工作,执行顶板管理方案,组织人员进行顶板巡检和隐患排查,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4. 按规定配备、注册的专业资质的顶板管理人员负责常规巡检、安全监控、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五、顶板管理措施1. 安全技术规程制定煤矿顶板安全技术规程,明确各类作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2. 顶板定期检查每日巡检一次,周报一次,月报一次,季度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顶板变形、裂缝、开裂、脱落、龙门架位移等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
3. 顶板支护按照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每天对顶板支架的稳固性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更换。
4. 顶板监测对关键部位进行定期的顶板位移及压力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5. 应急预案制定和不断完善顶板安全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情景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模版(三篇)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2511b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5.png)
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井工矿井顶板的管理,确保井工矿井运转的安全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井工矿井中所有与顶板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井工矿井的顶板管理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科学合理、全面有效。
第四条井工矿井的顶板管理人员应全面负责井工矿井顶板的监测、预测、灾害防治等工作。
第五条井工矿井的职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主动参与顶板管理工作,配合管理人员完成各项任务。
第六条井工矿井的顶板管理应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第二章顶板的监测与预测第七条井工矿井顶板的监测应定期进行,每日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巡视,确保顶板的安全状态。
第八条井工矿井顶板的监测工作应包括测量地表沉降、松软带的探测、地震监测等项目。
第九条井工矿井顶板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建立顶板监测档案。
第十条井工矿井顶板的预测工作应依据顶板监测数据进行,对顶板可能发生的变形、裂隙、塌陷等情况进行预测。
第十一条井工矿井顶板的预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井工矿井顶板的预测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井下作业人员,并做好安全警示工作。
第三章顶板灾害的防治第十三条井工矿井顶板灾害防治工作应制定详细的方案,包括监测预警、强化加固、事故应急等方面。
第十四条井工矿井顶板灾害防治方案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可行,确保有效。
第十五条井工矿井顶板灾害防治应注重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十六条井工矿井顶板灾害防治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第十七条井工矿井发生顶板灾害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抢修。
第四章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第十八条井工矿井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井下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熟悉井工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第二十条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仔细检查顶板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
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范文
![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f161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7.png)
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范文煤矿的顶板管理是保障矿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规范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确保矿工在工作过程中不受顶板事故的影响,制定若干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煤矿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矿工的安全意识和顶板管理水平。
一、工作人员要求为了保证煤矿顶板管理的高效进行,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
首先,面授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煤矿安全培训,并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其次,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煤矿顶板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熟悉顶板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最后,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勇敢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求,工作人员才能有效地执行顶板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的安全。
二、体系建设为了强化煤矿顶板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备的体系,包括体系机构和工作流程等。
首先,要成立一个顶板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和职责。
该部门要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流程,包括顶板巡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环节。
这套流程应该能够全面覆盖顶板管理的各个细节和环节,确保工作的高效顺畅。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记录和归档。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为今后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巡查与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顶板隐患,煤矿需要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
巡查应该包括定期巡视和不定期巡查两种形式。
定期巡视是指按照一定的频率对煤矿的顶板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不定期巡查是指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工作面的顶板进行抽查,以确保顶板管理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监测工作则是通过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位移等异常情况。
只有通过巡查和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发现顶板的安全隐患,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四、预警和应急处理在顶板管理的过程中,煤矿需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山压力不断增大,加之顶分层工作面的增多,顶板管理难度在不断增加,采煤、掘进及巷修工作面顶板管理及巷道日常维护已成为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各级领导必须把顶板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在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必须布置、检查、总结顶板管理工作。
公司、矿都要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公司每半年矿每季度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业会议,及时总结顶板管理工作经验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完善防范措施,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每年在安全技措工程中,必须安排顶板管理项目和资金计划,从投入方面逐步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第二条:公司总经理、各矿井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总经理要定期听取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生产、项目、安全等部门的顶板管理工作汇报。
矿长要定期听取矿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开拓、安全等部门的顶板管理工作汇报。
督促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主要技术措施和资金、顶板事故控制指标落实的情况,及时做出顶板管理工作的决策和指令。
凡忽视顶板管理工作,安全技措资金和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超过年度顶板事故控制指标的单位,要追究矿、区队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并给予1-3万元处罚。
第三条:分管顶板管理工作的公司副总经理、矿井副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负责健全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落实和领导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分管副矿长尤其要抓好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掘进工作面贯通、开口、过构造带等关键环节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四条:公司、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上的领导责任。
负责配备技术力量,确定岗位责任制,采用新的科技成果,组织制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编制年度顶板管理技术措施及资金计划,报公司总经理、矿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安全监察局长、各矿井安全副矿长对公司顶板管理工作负监察责任。
要按规定配齐人员,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
严格按三大规程及本规定,检查顶板管理工作及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
第六条:公司生产部、项目部,各矿井生产科、开拓科分别是公司和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所辖矿井或区队施工地点的顶板管理负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责任,各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现场解决顶板管理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公司、矿地测部门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对采掘工作面每月至少要做一次地质变化预报,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顶板事故。
设计部门要把好设计关,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理。
调度部门要随时掌握顶板情况变化,同生产、开拓技术部门及生产单位一起及时解决有关顶板管理的各种问题。
第七条:采、掘、修队长和技术员分别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和技术责任。
所有区队质量验收员负质量检查、监督、验收责任。
所有跟班队长、班长负责现场指挥工作。
要随时掌握顶板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并经常教育职工重视顶板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第八条:每个采、掘、修工作面必须有符合本工作面实际的作业规程,由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等部门审核、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向区(队)干部、工人贯彻,作为施工依据,并有学习记录及个人签字备查。
如遇情况变化,要及时修改补充,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方可贯彻执行。
作业规程编制按《鹤壁煤电股分有限公司生产矿井技术管理规范》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技术管理规定》中的统一格式和要求编写。
第九条: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河南省煤煤炭工业局下发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落实采、掘、修工作面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及敲帮问顶制度,坚持公司季检查,矿井旬检查、月验收,定期分析顶板管理和支护质量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的具体措施,并将吨煤进尺单价与质量等级挂钩,奖罚分明。
第十条:采煤、掘进和巷修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要加强支护,并及时挂梁和打临时柱,掘进、巷修工作面要坚持超前临时支护,任何人不得在无支护顶板下作业。
第十一条:所有采掘头面原则上严禁破顶施工,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破顶施工时,必须制定防冒顶专项措施。
巷道维修需要挑顶作业时,必须制定防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各矿井的矿长、总工程师直到采掘区队工人,都要接受顶板管理及矿山压力与支护知识技术培训,公司负责队长、技术员以上干部培训,工人由矿负责培训。
培训内容要包括矿压观测、顶板管理知识、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性能和有关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
第十三条:根据我公司顶板特点及管理办法,制定科研计划。
难度大的顶板管理课题要积极与上级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协作,组织技术攻关。
第十四条:积极推广应用顶板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使顶板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第十五条: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顶板管理方面的内容,要有符合工作面实际的支护设计和顶板安全技术措施。
遇断层、老巷等地质构造变化时要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第十六条:加强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的顶板管理。
初次放顶:即新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到工作面直接顶冒落高度达到采高的l.5~2倍,此阶段的垮落称初次放顶。
若老顶的初次垮落对工作面有威胁时,初次放顶阶段应包括老顶的初次垮落。
初次放顶时必须成立有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调度、安监部门和采煤队领导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并且每班都必须有领导小组成员和行政副职以上领导跟班指挥,检查工作面不安全因素和初放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初采期间,严禁反帮采煤,严禁工作面磨斜回采,严禁托顶煤和超高回采。
放顶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出切眼后,可根据煤的硬度、厚度、直接顶的岩性和厚度等条件,在初采初放措施中明确规定何时开始放煤、每次放多少,什么时候开始正常放煤等内容。
凡初次放顶期间直接顶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1.5倍时,要采用人工强制放顶措施,人工强制放顶措施需报公司审批后执行,其炮眼布置、数量、深度、角度、间距、装药量等参数在作业规程中要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只有在初放领导小组确认顶板冒落已符合有关规定,工作面可以正常回采时,初放领导小组方可撤出。
第十七条: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跟班队长、班组长进班后,必须首先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只有确认安全后,方可安排各项工作。
每个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顶板变化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认真检查作业地点顶板、煤墙、支架等情况,发现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采煤工作面必须配足配齐梁柱,严禁出现缺梁少柱现象,并且在上顺槽要有足够的备用梁柱,否则不准生产。
第十九条:工作面控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严禁提前回柱。
第二十条:工作面支柱要实行全承载编号管理,不准出现空载柱,放顶回撤下的柱子要打在新的切顶线上,以便增加工作面支护强度和切顶能力,减少顶板下沉量。
第二十一条:回采工作必须按作业规程要求及时打好贴帮临时柱,初撑力不得低于作业规程规定,崩翻的棚子要及时扶正打好,严禁空顶作业。
工作面严禁出现“丁”字棚。
第二十二条:工作面支柱要升紧打牢,不准打在浮煤、浮渣上。
排距、柱距、迎山角必须符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支柱的初撑力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否则要进行二次补液。
底软时,要穿柱鞋。
第二十三条:抓好工作面铺网和注浆洒水工作。
分层开采的顶分层工作面要坚持铺顶网,并按作业规程规定联好网。
顶、中层工作面必须进行注浆洒水。
中底分层工作面出现破网时,必须及时认真将网补好或重新铺设顶网,严防工作面流矸、冲矸,防止网下推垮型冒顶事故。
第二十四条:工作面严禁托煤顶开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托煤顶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长、总工程师批准后,才准托煤顶生产。
第二十五条:工作面上下机头要坚持基本棚和五对十根长钢梁配合支护,长钢梁要成对使用,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
第二十六条:上下顺槽距煤壁2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10m范围内打双抬棚,10一20m范围内打单排抬棚,巷道压力较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加固范围,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50KN。
第二十七条,使用铰接顶梁的工作面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水平楔,保证机道有一排水平楔,放顶时要坚持使用,按组计,每组不得少于3个。
第二十八条:工作面遇断层、过老巷时,要避免平行过,尽量减少破碎顶板一次暴露面积,并坚持超前处理。
对于松散顶板和破碎顶板要及时支护,尽量减少空顶时间和面积,顶板要刹严背死,严禁空顶。
顶板破碎带要增加支护密度和强度,严防顶板冒落。
第二十九条:人工分段放顶,段距不得小于15m,放顶时,必须两人配合,严格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并且在分段处打好收尾柱,严禁在顶板破碎或断层处分段接茬。
当顶板破碎或遇断层破碎带时,破碎带应分在同一段内。
第三十条: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统一指挥,并派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情况。
处理冒顶事故时,要保持后路畅通和冒顶区附近支架的完整和稳定性,严防在抢险过程中二次冒顶造成事故扩大和人员伤亡。
第三十一条:工作面结束放顶时,必须制定放结束顶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向所有参加施工的干部职工贯彻,并严格按措施执行,且每班必须有矿级领导现场跟班指挥。
第三十二条:加强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和管理,定期维护和检修,对漏液、缺爪、缺水平碗、平柱头、初撑力低、超期服役的支柱要及时更换,保证支护质量,严禁将单体柱平放或倒立。
第三章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所有巷道掘进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规定。
(一)煤巷部分:第三十三条:各掘进工作面在编制作业规程时,必须对顶板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施工过程中遇新开口、贯通、过构造带、改扩棚等都要补充制定专项技术措施,并经总工程师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架棚巷道开口抬棚要采用双暗抬棚支护,硬打硬上,并在抬棚梁下增打加强柱,保证抬棚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