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414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414人教PPT课件
选修1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除
• 1、守旧势力阻挠变法 • 2、王安石坚持变法的“三不足”精神 • 3、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 • 4、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变法失败。
【合作探究】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 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 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

(3)遭到旧势力的反对。(4)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5)变法者个人:改革意志坚定,命运相似。
背景
根本 异 目的
性质
结局
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时期
废除旧制度,
挽救统治危机,部分调整
建立新制度
生产关系。
封建化的运动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 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成功
失败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 对改革的认识。
• (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
• (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
影响。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
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 必然会危及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 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 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沉重负担 家破人亡
财政收入,
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积贫”的现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象有所改善。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全力支 持大臣王韶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取得了 收复河湟(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 汉地2000里的大胜利。神宗在接受朝臣的 祝贺时对王安石说:“当初我信心不足, 幸赖你助我,才有此成功。”神宗把佩戴 的玉带赏赐给王安石。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x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x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1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及失败的原 评价王安石的 因、经验教训。 历史作用。 2.难点:评价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与
局限性。

2
知识点一 变法的命运
1.各派态度 (1)守旧派:激烈反对,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 (2)王安石:坚持“__三__不__足__”精神,坚持变法。 (3)宋神宗:随着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态度__动__摇__。
12
史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 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 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 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史料三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 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 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 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2.表现:北宋国力得到增强。
8
[误区警示] 保甲法的目的 (1)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加强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是 将兵法的作用。
9
知识点四 变法的评价
1.性质 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__生__产__关__系__进行局 部调整。
2.进步性 (1)增加了政府的__财__政__收__入__,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北 宋_积__贫__积__弱___的局面有所改善。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 的进步。 (3)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续资治通鉴长编》
13
思考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前的“政治缺 失”与“人民疾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史料二,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3)根据史料三,指出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 (1)“政治缺失”:集中军权和行政权的举措使国家 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人民疾苦”:土 地兼并盛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赋税盘剥沉重, 农民不堪重负。 (2)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3)变法使农民破产,他们怨声载道,这不利于变法的进 行。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632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632人教PPT课件
王安石是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 关系的?他的理财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哪些 人?
(1)调整关系:抑制地主兼并土地,限 制他们对农民的盘剥,打击他们的特权; 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保障他们的生产时 间;增加封建国家的收入。 (2)主要针对大地主、大官僚、大富商。
探究问题二 王安石为什么要采取 强兵之举?
温故 知新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 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战争不断。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 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局面,调
免役法 (募役法)
整封建国 以钱代役,官僚地主不例外。 家、地主
和农民的
市易法
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 关系,发
以稳定市场。
展生产,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数量、质量收 税,官僚地主不例外。
巩固封建 统治。
均输法
设发运使,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 近采购。
整顿太学
重编教科书,优秀 学生可直接为官。
(教育制 设武学、医学、律
度)
学等专门学校
惟才用人
(选官制
提拔有志于改革 的官员,打破按资 升迁成规
度)
1、培养和 选拔具有 真才实学 的人才;
关注人 才的选 拔、培 养和使
2、为变法 用,为
制造舆论; 变法造
3、使许多 舆论。
低级官吏
和下层士
大夫得到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

(二)集中行政权: 1.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 (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 2.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 地方。
(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1.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大部运送中央,消除地方割据 的物质基础。 2.由文臣到各地担任司法官员,死刑中央复核,地方司 法权收中央。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元 结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历史链接:中国古代历史纪年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 先秦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繁荣
陈桥兵变
宋太祖(927---976)
历史链接:北宋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的?如何评价?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一)集中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杯酒释兵 权) 2. 将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由皇帝直 接掌握禁军, 3.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 权,互相牵制; 4.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 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 5.军事布局方面“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1.使中唐以来重臣专权、武将拥兵和藩镇割据的 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 3.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巨大; 2.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 灵,战斗力下降; 3.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工作难以开展。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备课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课 时
2.“积贫局面的改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准
教 法
三个要点:(1)积贫局面改变的主要表现;(2)富国之法的
分 析
成效;(3)富国之法的缺陷。教师可利用教材插图和“资 当
料回放”,结合上一课变法措施引导学生列表分析变法的
堂 双
成效及局限。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 选修1
4.结果
分 析
宋神宗死后,________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当 堂
司马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 选修1




分 析
1.原因
当 堂
课 (1很)农重田要水的利作法用:,不促仅进保了证农了业农生业产灌发溉展,。对_____防__洪__抗_也灾有
双 基 达
新课标 ·历史 · 选修1




分 析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当 堂







主 ●新课导入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历来就有不少争议,褒贬皆
有。有人认为他是“1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有人

2019秋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19秋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解析:例如,青苗法的实施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有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二是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

免役法使得那些缴纳一定费用的人能够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史书记载,两浙富户交的免役钱是过去的7倍。

免役钱对穷人来说也是沉重负担。

答案:C2.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推断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用人不当解析: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求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 项正确;根据材料“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不能说明宋神宗反对变法,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用人不当,D项错误。

答案:B3.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农田水利法促进了荒地开垦,保证了农业灌溉,符合题干中“耕桑富”“河淤开亿顷”的信息,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北宋中期,宋神宗曾对王安石说:“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宋朝实行均田限田的措施B.宋朝“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措施C.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D.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解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背景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社会危机的现状主要是由于宋代设官较多,分化事权导致,故B项正确;北宋是不抑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此时王安石还没有变法,故C项错误;D项不是导致材料中状况的原因。

高中历史第4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课件全省公开课一等奖

高中历史第4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课件全省公开课一等奖

(5)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执行不善等原 因,不断出现违背变法本意的事件,引起农民的不满。
2.教训 (1)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 (2)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 能促使改革成功。
探究点二 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
(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 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 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 本改变,负担依然集》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
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
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司马光和赵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
[答案] 主要从王安石的性情以及用人失误等角度进行评价。
材料三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 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 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 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清单一 失败的结局 1.守旧派的指责
变法的命运
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 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 坚持“三不足 ”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 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 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 被迫辞职。 4.结果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2)邓广铭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 [答案] 主要从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对历史的贡献等角 度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设计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

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

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提示: 变法。 看法。 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宋神宗支持 因为他们代表不同集团的利益,因而对变法有不同的
归纳综合
整体图示
纲举目张
王安石变法在一没有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大的利
益,也不可能真正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改革遭到了守旧派
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 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 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 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
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 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据材料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
提示:
(1)大地主、高利贷者。
(2)封建国家。
积弱局面的改善
1.表现:北宋国力得到增强。
2.原因
(1) 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既 兵农合一 ,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实现了__________ (2)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增加。 (3) 保马法:使马匹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大大节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标要求
目标分解
掌握 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理解 (1)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 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历史作用 (2)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既得利 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是王安石变法 失败的主要原因
学 探究学案
变法的命运
(2)变法的不足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变法的命运”是遭到失败。

2.“积贫局面的改变”表明变法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效。

3.“积弱局面的改善”表明变法在军事方面取得成效。

对应学生用书P391.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被迫辞职。

4.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深化认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上述几点原因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等因素有关。

它之所以遭到保守派贵族的激烈反对,根本上是因为其改革触及了大贵族、大官僚和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2.具体表现[深化认知]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除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有所加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具体表现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化认知]虽然王安石变法不免有其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P40探究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评价[史料探究]材料一《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质课教案_8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质课教案_8

(1)积贫局面的改变
富国之法
作用和成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局限
的措施
农 田 水 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
政府财

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政收入
方 田 均 税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增加,

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国库充
1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 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作用和主要成效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 维护了农村社会 主要表现: 西
保甲法
治安; 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 节省了大 部边境的巩固
量的训练费用
和开发
设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政府节省了大量养 马费用
将兵法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3)人才选拔的改变
3. 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四、教具准备与课时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多媒体课件 2、 1 课时
[ 讲授新课 ]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1.角色扮演,神入历史
( 1)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4
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值得肯定。
(3)局限性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1.积贫局面的改变 (1)原因 ①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业生产发展。 ②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农民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 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判断正误 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 ×)
提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 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以 及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虽然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
2. 王安石变法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的措施有方田 均税法、市易法和均输法、青苗法和保甲法。(×)
提示: (1)大地主、大官僚,高利贷者。 (2)封建国家。
2.积弱局面的改善 (1)原因 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了兵农 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设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④将兵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 历史地位: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预习交流 2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 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 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据材料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
请分析: 1.依据材料,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目标导航] 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重点)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重点)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

(难点)一、变法的命运1.斗争(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

(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

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最终废除新法。

[思维点拨]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等因素有关。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1.总体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2.具体表现措施成效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灌溉和防洪防灾,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得到了实惠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易错提醒]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善,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除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历史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总体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具体表现措施成效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

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提高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史论要旨]1.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是对封建社会财富分配方案的调整,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

3.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而失败。

[知识图示]主题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史料一(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①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史料二(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②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③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解读]①“富民”指大官僚、大地主;“贫民”指农民。

②说明王安石变法措施不当。

③说明新法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

[问题思考]依据史料一、二,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提示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甚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史论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原因①保守势力强大,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等保守势力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②改革派缺少凝聚力,不能团结一致地推行变法。

③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常常举棋不定,没有一贯地大力支持变法。

④王安石变法仅仅是封建社会内部当政的地主阶级代表主持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根本问题,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⑤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执行不善等原因,不断出现违背变法本意的事件,引起农民的不满。

(2)教训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②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

③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

主题二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史料一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

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①……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回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王安石变法简论》史料二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②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史料解读]①注意省略号的作用,它将史料一分为两层:前面论述王安石的阶级立场;后面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局限与影响。

②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问题思考](1)史料一对王安石变法与商业发展的关系持何种观点?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采用了哪些方法?提示观点:认为变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方法:阶级(阶层)分析、一分为二。

(2)史料二中邓广铭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提示主要从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对历史的贡献等角度进行评价。

[史论总结]对王安石变法的全面评价(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1.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哪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三不足”精神答案D解析面对守旧派的反对,王安石始终坚持自己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

2.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缓解了财政危机③彻底扭转了积贫局面④缓和了社会矛盾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题目材料反映出官府的府库充实,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成效。

但王安石变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也不可能彻底扭转积贫局面;题目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矛盾。

因此,③④的叙述均不正确。

3.王安石变法推行后,出现了“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

这主要得益于( )A.保马法的实施B.保甲法的推行C.军器监的设立D.均输法的推行答案B解析保甲法规定保丁平时维持社会治安,并实行连坐制度。

4.(2016·广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

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答案(1)做法: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2)同:一定程度上都遭到顽固派的反对,但都取得成效。

异:最终结果不同。

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被废除,最终失败。

解析第(1)问依据“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等信息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主要从结果和导致该结果出现的原因的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基础达标]1.(2017·泰安高二检测)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

下列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B.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C.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D.体现出王安石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只是对材料其中一个侧面的认识,D项最为全面。

2.(2016·宜宾高二期末)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推断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用人不当答案B解析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求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项正确。

3.(2016·天门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答案C解析王安石变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政权积贫积弱的局面,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故本题选C。

4.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 249.63万贯石,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 513.8万贯石多出1 700多万贯石。

这说明( )A.宋代冗官问题被解决B.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不复存在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财政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答案C解析从材料数据来看,北宋的财政收入明显增多,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

5.(2017·乐山高二检测)对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下图两个人争议较大的原因是(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过重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答案B解析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农民利息高低的问题,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剥削是否太重的争论。

6.(2016·北京高二检测)《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王安石曾上书指出:“……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