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1理清结构思路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考点1理清结构思路

考点一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高考作品结构题从其内容看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整体考查,即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组材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查作品结构的特色题型——句段结构分析题。

除此以外,还有直接与综合两种。

直接考,就是直接要求分析句段在结构中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与内容、主旨理解以及表达技巧放在一起综合考查。

另外,分析散文中穿插性材料作用题也会涉及作品结构,应予以关注。

题型一把握结构思路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结构体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

具体命题形式为结构思路和线索,本题型重点复习结构思路,线索在“重难突破”中攻克。

(2012·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题点2词句理解题课件(共29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题点2词句理解题课件(共29张PPT)

含意角度理解。
表层 意思 深层 意思
裁缝和其他工作一样,是辛苦的。做什么工作都是辛苦的。
专题三
题点1 词句理解题——三思一抓,三联一依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7-


4.“抓住”关键词,揣摩词义、句意 关键词,是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不是取决 于它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句 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 补等修饰成分,它们是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 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 表达效果和目的。
专题三
题点1 词句理解题——三思一抓,三联一依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5-


1.思考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①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 关的词语。②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③主观情采浓烈或理解 上容易产生偏差的词语。这些词语如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 或某个局部的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所谓“重要句子”,一是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句子,如总结 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的句子;情感强烈的句子,表达作者观 点态度或文章中心的句子。这类句子,牵涉到对全篇的理解和对作 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结合文章结尾处“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 干事物人情”,作者认为自己与别人的世界中间有一层隔 膜。
这篇散文由实到虚,写出了生活中的窗子隔开了生活中的 世界;观念、习惯中的“窗子”分开了自己与别人的世界,同 时,窗子兼具象征、比喻意味。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三(二)散文阅读三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题型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三(二)散文阅读三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题型课件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段(层)意概括。先审读题干,明 确概括的区间为文章二至六段。阅读这些段落,可知概括 对象分别是小径、荷塘、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物;再进一 步读文,勾画重要词句,包括景物意象、修饰语等;最后 分别概括每幅画面,列举景物意象,归纳其特点。
[教你审题]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1·湖北卷)请概 题干中有“××段”“概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三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 3 题型 内容要点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 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 出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 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有 3 大题型:概括段 (层)意、概括主旨和概括特定指向信息。
[教你审题]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4·湖南卷)概括 要注意区分“概括”“主旨”
Hale Waihona Puke 全文主旨。和“概括”“分析”“思想情感”
(2012·山东卷)你认 “感受”的差别;“概括”“主
为本文表达了怎样 旨”要全面些,除了要求“概
的思想感情?请结 括”“思想情感”外,还要表
合文本作简要分 述写了什么形象的特点,反映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 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 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 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 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 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 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散文阅读2概括内容要点课件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散文阅读2概括内容要点课件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 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 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 ——生拌, 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 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 “紫苏就是给 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 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 “尽管掐吧,紫 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技法探究
JIFATANJIU 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原因概括类题型,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 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如上面[例 1]中 问的是四堡雕版及文化衰落的原因。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家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 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 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说到底,散文往 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 尽量把“因”找全。如上面[例 1]中“果”就是四堡雕版及 文化衰落。
“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 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 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 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 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 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 „„一如 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 2012 精选集》 ,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年,有删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讲+概括散文要点与主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讲+概括散文要点与主旨

(3)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 有些文章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全文的基础上,划分 文章层次,归纳各层大意,进而提炼出中心主旨。 (4)从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入手。 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看法,同时又能揭 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5)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 适当借助注解,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地了解事物、人物、活动的 时代背景,进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 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 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 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 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 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答案: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 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 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③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 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
思维解析:
第一步:审清题干,题干明确指出该题概括的信息点是“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 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 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 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地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 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 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2散文阅读

专题二散文阅读——散体文章自由笔,形散神聚格调新散文文体近几年在课标全国卷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高考考纲规定的考查范围内。

因散文不易读懂,因此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从读懂四类散文文本切入,然后分考点突破,在每一考点中,再分题型进行系统复习;对每一题型,先通过典题,揣摩解题思路,再学习相关技法。

这样有理论,有技法,有训练,形成解题能力。

一、研究考情明命题点下面以2015年湖北卷、2016年天津卷为例,列举高考散文阅读的考点:1.从阅读材料的选取方面看高考散文类文本特点(1)选材范围方面: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

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2)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

多数作品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2.从命题方面看高考散文类文本命题规律(1)稳中有变。

“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变”是指探究方向每年都有所变化。

纵观这些年的高考题,散文文本的考点主要有: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其中理解词句含意、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

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2)坚持“主题辐射”原则。

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因命题点需知文体特征(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课件 (共14张PPT)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课件 (共14张PPT)
峨眉一中 段居洪
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 作者这样说(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 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③概括文意,说说××××为什么闻名遐迩。 其他提问方式:①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 式。 ③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 “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原因概括题”虽说难度不大,但答案组织要求高: 既要关注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答案各 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且不要遗漏要点。
峨一中 段居洪
4、常见提问方式 (1)、句、段作用分析: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 ×××× (2) ×××× 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无论哪种命题指向或提问角度,答题时必须联系文章整体,答案要具体、周 全。语句、段落作用分析题总结:作用分析题主要是针对分析综合考点而设置的 常见题型。要做好这种题型,须从三个方面建立模式: 1.知识模式(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 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 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 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
高考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用题 (一)、语句作用题 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 分析。 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 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二)、段落作用题 语句、段落命题特色 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 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 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 的作用;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材料。 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 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达技 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 题干只笼统地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板块一 专题三 第二讲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板块一  专题三  第二讲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备考方略•突破] [演练巩固•提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备考方略•突破]
考点分解 重难突破
题型一 局部内容概括 一、归纳概括文意的原则——————————————————————— “局部概括文本内容”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 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有两种考 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不 管哪种考法,都要遵循如下原则:
[备考方略•突破] [演练巩固•提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备考方略•突破]
考点分解 重难突破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 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 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 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 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 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 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备考方略•突破] [演练巩固•提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备考方略•突破]
考点分解 重难突破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 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 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 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备考方略•突破] [演练巩固•提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备考方略•突破]
考点分解 重难突破
[文本助读] 1.写作背景 鄂温克这个人口较少民族是新时代变化的缩影——他们结 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从最初的狩猎民族变成了 大森林的守护者,从砍伐人变成了守林人,成了保护生态 环境、坚守大森林的民族。这篇散文正是写的这批森林的 守护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 第2节 分析文章 结构思路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 第2节 分析文章 结构思路课件

[方法点拨] 线索类
1.熟记常用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等。 2.抓线索的方法:①了解散文的分类和表现手法;②注意文章标题;③注意文 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④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
思路类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以段为单位标出段意,或概括段意。 3.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解文章思路。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 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 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 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 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 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答题步骤] 线索类
第一步,指出线索。 第二步,分析作用。如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楚、情节集中、揭示主题 等。
思路类 第一步,概括各段大意,划分文章层次。 第二步,用分条或表次序的词语组织答案。
结构类、组织材料类 第一步,指出结构方式(或组织材料的方式)。 第二步,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句段作用类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内容或全文主旨回答在内容上的作用。 第二步,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指出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三步,指出技巧手法及作用。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 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 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 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 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2018高考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技巧

2018高考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阅读1.1概括局部内容1.1.1概括局部内容要注意3点(1)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

并且还应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段”,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2)概括段意,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

①关键词语往往指每段首、段尾的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

阅读时,需要标示出来。

②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3)在概括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并注意按分值确定答案的要点数量。

【答题模板-概括局部内容】先摘取关键词再整合作答。

此题问“哪些方面”,应有几点答几点。

1.2概括中心意思1.2.1整体概括要注意4点(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从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显示文章的主旨。

(3)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答题模板-概括内容要点】对原因的概括,一般要分点作答,有几点答几点。

【答题模板-概括全文主旨】如果要求用一句话,其答题方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1把握整体思路文章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大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大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大全第一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大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Ⅰ 掌握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和审答规范一、掌握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基本方法1.有关归纳、概括知识的概述阅读理解文章,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述是关键。

甚至有人这么说: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归纳、概括能力上。

归纳、概括能力是考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谈到归纳内容要点这个问题时,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归纳和概括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归纳和概括的含义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所谓归纳,就是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点,在共同点里总结出带有共同性的论断。

概括不一定都要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

由此看来,概括有时要用到归纳的办法,但又不等同于归纳。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文章局部的。

所谓“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

归纳内容要点要求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能条分缕析,说明它有几层意思,并能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

对内容要点的提炼概括过程就是理解分析综合的过程。

提炼概括的结果如何,标志着对文章内容准确理解的程度如何。

2.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 (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
⑪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1942年2月在桂林(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叙写寒夜的黝黑,以及“我”在黑夜里慢慢分辨清楚各种物象的感觉, 经验真实,笔触细致,并为下文铺垫,引出“灯”这一写作对象。 B.文章选材丰富,而且角度各异,分别写了平房灯、雪夜灯、姐姐灯、穷人灯、 恩人灯等五种灯光,现实与回忆交错,联想广远,跨度极大。 C.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巨时期,“灯”除有想象中的普遍意义,也应有时代意义, 文章不仅启发人们思考人生问题,也给缺少抗战信心的人鼓气。 D.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一语,意在强调我们不仅要靠“灯光” 指引心灵,更要激励自己成为“灯光”,为人燃着,予人恩泽。
这个窟窿是我和三弟挖的,当时只有锨头大,半墙深。为找一把小斧头我 们在刚打好的墙上挖了一个洞。墙打到一XXX高,再填一层土就可以封顶时,那 把小斧头不见了。
“会不会打到墙里去了。”我望着三弟。 “刚才不是你拿着吗,快想想放到哪了。”三弟瞪着四弟。 四弟坐在土堆上,已经累得没劲说话。眼睛望着墙,愣望了一阵,站起来,捡 个木棍踮起脚尖在墙中间画了一个斧头形状。我和三弟你一锨我一锨,挖到墙 中间时,看见那把小斧头平躺在墙体里,像是睡着了似的。
⑥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 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 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 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励。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 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或许已经有人,从黄沙梁抽走了他们给予它的那部分。有的房子倒了,有 的路不再通向一个地方,田野重新荒芜,树消失或死掉。有的墙上出现豁口和洞, 说明有人将他们垒筑的那部分抽走了。其他人的劳动残立在风雨中。更多的 人,没有来得及从黄沙梁收回他们的劳动。或许他们忘记了,或许黄沙梁忘记了 他们。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二: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二: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二: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典例分析】【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北京的“大”与“深”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

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

“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

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

初进北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

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

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

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

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

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

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

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此的吧。

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

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

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

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2018年高考语文散文考查要点(一轮复习总结)

2018年高考语文散文考查要点(一轮复习总结)

2018年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2 概括内容要点课后对点集训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2 概括内容要点课后对点集训

专题十二散文阅读 2 概括内容要点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横岭苍茫李御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

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

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

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

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

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

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

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

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

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

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

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

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

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2散文阅读考点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考点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

高考常见内容概括往往是原因概括和特点概括。

(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复习目标1.掌握散文局部、全文归纳概括的方法。

2.提升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整篇中心的能力,能够应对主要概括题型。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

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6分)全文筛选概括①从概括范围看,考查分局部与全文两个角度。

②从概括类型看,主要有内容概括和特定概括两种。

以后者为主,后者主要有原因概括和作用概括两种小题型。

上海卷《我和父亲》第⑨段、第⑬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5分)局部筛选概括2021 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局部筛选概括知识图要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并参照“知识图要”导图思考其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1.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节选自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1)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冽;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2)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答此题主要采用摘录关键词语法。

第一问属于形象概括题,答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概括有关根河的描述。

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名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

高考常见内容概括往往是原因概括和特点概括。

(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

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

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

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

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

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

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

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⑧其实并非如此。

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

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

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

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

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

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

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

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

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

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

”我相信他的话。

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

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⑫那么,谁救四堡呢?(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

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答:【解析】本题考查对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的分析概括。

对其原因的分析集中在第⑥至⑪段,逐段概括,然后根据内容划分层次:第⑥段“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是现代商业对其的冲击;第⑧段“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是现代人对先人留下东西的不重视;第⑨段“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是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第⑩⑪段是写专家与政府对这种文化的不重视。

综合以上即是“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答案】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④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原因概括原因概括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论),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

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散文大多是作者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

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

第三,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

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

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特点概括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特点概括“步走”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方向。

明确是什么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形态、气味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2.概括物象特点“三层次”层次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层次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层次三,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区域。

题干中关键词出现在原文中的区域往往是要点所在区域。

第三步,根据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题型二 整体概括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概括。

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6·高考天津卷)阅读《在母语的屋檐下》(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一[例2]),完成后面问题。

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从答题区间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将之概括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由标题的含义可知文章强调的是母语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通读全文,母语的意义可概括为:和少年时代的伙伴用家乡话谈起来感到过瘾,母语与世界的关系,母语可以抒发感情,母语可以守卫民族文化,母语可以让人找到安全感,母语创造了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共同精神财富。

【答案】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

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

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

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概括情感态度散文作品阅读中的“概括情感态度”类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考向:1.情感变化类。

题干要求多有“情感变化”字眼,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第17题“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情感梳理类。

如2014年北京卷第20题“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3.情感认定类。

题干要求多有“情感”“如何”等关键词,如2014年四川卷第16题“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因为有这些考向,所以解答此类题需要: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具体考向。

第二步,掌握各类概括情感态度试题的技巧。

1.情感变化类题型,可采用捋线串珠法。

文学作品中,自然要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情感,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情感还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对于这种题型,最好的办法就是“捋线串珠”,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尤其是线的起端和终端;然后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作为彩珠,串到这根红线上。

串珠时,千万不要把珠子遗漏了,那样情感变化就有可能脱节,对于那些情感相近的词语,可以不串到线上,防止简单重复。

在全文的彩珠串完以后,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2.情感梳理类题型,可采用分类归纳法。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

对于涉及“哪些”情感之类的题干指向,最好的办法是先圈定和摘录出所涉及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所承载的感情倾向,分门别类,逐一感受体味,即可比较准确而便利地获取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