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第3讲两个剑桥之争
评述两个剑桥之争——基于分配理论分歧角度
评述两个剑桥之争——基于分配理论分歧角度作者:徐礼颖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8期徐礼颖【摘要】本文针对剑桥大学新剑桥学派发起的,美国新英格兰剑桥地区“新古典综合派”应战的两大学派的争执展开详细的评述,选择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论述,首先本文就争执的起源进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原因分析,接下来分别概括“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理论及其依据,最后本文就“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进行列举和概括,并得出启示和总结。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剑桥学派分配理论引言凯恩斯之后,在对凯恩斯的继承和发展上,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与以罗宾逊夫人卡尔多等人为首的新剑桥学派就资本论,分配理论和发展理论等众多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个剑桥之争得实质是如何发展现代经济学的问题,形式上则表现为作为凯恩斯主义的两个支派怎样做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问题。
在如何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这个问题上,两个剑桥学派之间同样充满着分歧,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他们在凯恩斯的基础之上提出各自学派所代表的基本分配制度。
两个剑桥之争在经济学历史上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对于分配角度的研究给出的结论是很少的,所以本文基于分配角度研究。
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的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公平的观点,我国要创造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
“剑桥资本争论”指出了新古典理论在资本计量、技术再转折和资本倒流等关键问题上所遇到的逻辑悖论。
这是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将凯恩斯经济学嫁接在新古典的价值和分配理论之上,从而忽视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竞争关系。
相反,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则强调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关系。
因此,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才是解决争论的出路一方面要建立具有公平竞争力的要素市场,大力改革垄断性行业,营造各类经济共同发展的公平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要推动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关注三农问题,逐渐缩小城乡差距等问题。
当代西方积极学流派
一、名词解释1、“两个剑桥之争”:是指20世纪中期出现的以琼•罗宾逊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与以萨缪尔森、索洛为首的美国剑桥市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经济学家关于对凯恩斯理论的理解以及如何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争论。
2、创造性毁灭:是熊彼得论述的经济增长的一种机制。
在因“创新”而引起的竞争过程中,许多新资本被投入,同时那些“适应”能力太差的企业被淘汰、被毁灭。
“创新”所掀起的风暴,通过“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推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造成了对旧资本的毁灭。
这就是创造性毁灭过程的含义。
3、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即哈耶克在某著作里所称作的“自发秩序”,哈耶克借以用此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制度实质,这种秩序必须是自发的和不断扩展的。
(这个概念是哈耶克一生思想的精华,但书上没有,我找了一些其他资料,得出这一句话。
)4、弗莱堡学派:弗莱堡学派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倡导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经济人道主义。
强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要以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反对社会市场经济中垄断的存在,提出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
5、功利主义:即利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
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
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6、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流派。
供给学派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论及其政策主张,注重供给,主张让市场机制更多地自行调节经济。
供给学派是一个偏重经济政策的流派。
7、购买力平价:是卡塞尔提出的一种理论,即在浮动汇率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应当按照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相等的原则来确定。
购买力平价分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
8、新剑桥学派:又称“英国凯恩斯主义”,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在英国的一个重要分支。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题库43简答题
3.叙述卢卡斯批评。
Describe the Lucas critique.答:(1)卢卡斯批评是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
卢卡斯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
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
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2)卢卡斯强调了人们如何形成未来预期的问题。
预期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预期影响着各种经济行为。
例如,家庭根据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决定消费多少,企业根据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决定投资多少。
这些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
因此,当决策者估算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对政策变动做出什么反应。
卢卡斯认为,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比如依靠标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这种影响。
(3)卢卡斯批评给我们两个教训。
狭义的教训是评价不同政策的经济学家需要考虑政策如何影响预期,从而影响行为。
广义的教训是政策评估是困难的,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经济学家应该确实表现出必要的谦虚。
1.古典宏观经济模式的要旨是什么?其分析思路是怎样的?(武汉理工2003研)答: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
其四个假设条件如下:(1)个体利益最大化。
(2)理性预期。
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包含3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
1西方经济学流派介绍
1西方经济学流派介绍——剑桥学派剑桥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
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十九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该书继承十九世纪初以来的英国庸俗经济学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
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该书一出版,就被吹捧为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相提并论。
马歇尔的学说,通过其忠实门生,特别是庇古,在教学和著作中加以阐发和传播,形成学派,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
剑桥学派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所谓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在经济现象之间,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分;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
在分析的同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使用所谓局部均衡法;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都是由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这两类动机支配的,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剑桥学派的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
他们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流派中重点提纲总结
流派总结by包目录目录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1凯恩斯主义 (1)2新古典综合 (3)3两个剑桥之争 (7)货币主义经济学 (8)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1)供给学派 (15)奥地利学派 (17)新凯恩斯主义 (18)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凯恩斯主义一、产生背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经济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产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加剧。
学术背景:古典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解释经济衰退和萧条,也无法提出解决经济危机的对策。
西方经济学陷入了第一次经济理论危机。
二、“凯恩斯革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或是凯恩斯革命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最重大的事件。
《通论》掀起的凯恩斯革命包括:研究方法上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革命;理论上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政策上对自由放任主义的革命。
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复活了重商主义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用总体经济分析法取代了古典学派的个体经济分析法,创建了宏观经济体系。
*衡量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销售收入(A)减去使用者成本(U)法:国民收入=∑(A-U)支出法:国民收入=消费(C)+投资(I)收入法:国民收入=付给生产要素的总值+企业家的收入(即净利润)*区分了总收入和净收入,定义了消费、储蓄、投资这些总量以及它们与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些总量概念的定义和它们之间数量关系的界定是宏观经济学分析的起点。
*第一次明确地把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凯恩斯认为的二分法:一方面是单个行业或厂商的理论以及关于既定数量的资源在不同使用上的报酬和分配(微观);另一方面为整个社会的产量和就业量(宏观)。
✓克服了古典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
✓注重短期分析方法。
理论上的革命:✓前提假设上:1、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充分就业均衡,是资源的充分利用。
2、凯恩斯的前提假设是非充分就业。
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不适合用于一般通常的情况,是各种可能的均衡状态中的一个极端的点。
(整理)两个剑桥之争.
论两个剑桥之争张昊(经济学1102 学号2011090189)【内容提要】两个剑桥学派之争,就是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以及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之间关于凯恩斯分配观点上的争论。
两个著名学派之间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大的推动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资本,边际革命,凯恩斯分配理论两个剑桥学派,是指的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的剑桥)教授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及意大利学者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剑桥之争”的由来,50年代,在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的热潮中,凯恩斯学派内部由于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分歧,结果导致了一场争夺凯恩斯主义正宗地位的论战。
论战的一方以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缪尔森等人为主要代表,另一方以美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等人为主要代表。
因此,西方经济学界把这场论战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①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两个剑桥之争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一、经济背景(一)英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呈现长期慢性经济萧条。
当时英国奉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
采取对策是财政货币双紧政策致使英国政府面对萧条和失业。
新剑桥学派认识到必须重视现实的经济生活,研究造成经济实效的内在经济原因,强调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政府调控政策的作用。
(二)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不但利用给自己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速经济发展通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全面干预取得西方和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使大部分美国经济学家相信实行“混合经济制度”是正确和可靠的。
二、英美在学术传统上的差异(一)英国经济思想史上存在浓厚的改良主义传统,而美国则没有这种传统。
(二)美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实行一种“企业化”管理,而英国则崇尚传统的“文化修养”之风。
两个剑桥之争与宏观微观经济学结合问题
“两个剑桥之争”与宏观微观经济学结合问题2003-9-12“两个剑桥之争”曾在经济学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本文拟就这场争论中的一个基本线索——宏观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做一点探讨。
[1]一、问题的由来在西方经济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没有明确的划分,经常混合在一起。
19世纪70年代,微观经济学在边际革命中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后经马歇尔的大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学领域仍然只是一些零星的碎片,新古典正统的宏观方面只有一个货币数量论而已。
事如琼·罗宾逊所述:“正统学说包括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原理和货币学说。
在原理部分,主要论题是供需影响下的市场行为,商品相对价格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收入的确定……货币理论部分则很不相同。
这部分要研究一般物价水平,而且必须包括像通货膨胀和商业循环这些麻烦的问题。
”[2]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宣告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它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并且在通常情况下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的结论。
经济理论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
在古老的一极,价格机制作为“看不见的手”左右着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使经济主体实现最优化,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是理论家们津津乐道的伊甸园;新生的一极则主要是宏观方面的,凯恩斯并没有自己的价值或价格和分配理论。
并且,凯恩斯断言,人类社会已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了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均的魔鬼。
如何将这两个极端结合起来,建立起统一的微观宏观经济学体系成为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新古典综合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有必要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以前的以价格分析为中心,着重点放在由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替代效应上的微观经济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学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所谓的新古典综合。
按照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六版中提供的定义,“新古典综合乃是这样一个体系,它把总收入决定论跟更早些的古典相对价格理论及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在一个运转灵便的体系里,配合以用来实现古典理论的高度就业假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则古典理论便回复到它原来本有的状态,而且经济学家们又重新满怀信心地讲述古典的真理和社会经济原理。
论两个剑桥之争
论两个剑桥之争(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创新1001班 2010090066)路锦【内容提要】【关键词】一、引言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后,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掀起了一场“凯恩斯革命”。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逐渐成为风靡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的“新经济学”。
为适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凯恩斯的追随者们纷纷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进行注释、补充,极大地促进了凯恩斯理论的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经济波动理论、动态经济学、增长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开来,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流派,被统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发展到1950年末至1960年代初,凯恩斯的追随者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形成了两大主要流派:一派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其特点是把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理论结合起来。
另一主要流派是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斯法拉,卡尔多等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他们强烈反对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正统凯恩斯主义的IS-LM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并努力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分析方法”。
新古典综合派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新剑桥学派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
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在地分别位于英国剑桥和美国剑桥,所以这两派之争又被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二、新古典综合派概述(一)新古典综合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新古典综合派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西方国家政府为了避免再出现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大危机,纷纷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至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演变成公私两方面的主动性和控制权相互结合的混合经济,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的经济。
西方经济学流派简介
二、供给学派旳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一) 萨伊定律 生产产品发明需求; 某些货品生产过少,别旳货品才形成过剩。一般来说一种产品供给不
足一种产品供给过剩旳情况不会永久存在。
(二) 税收政策旳影响 美国政府增长税收,造成工人工作主动性和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储
蓄和投资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停滞; 美国政府旳福利支出,劫富济贫,造成美国旳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下降。 过高旳边际税率使个人投资者旳革新、发明、发明精神丧失殆尽,对
技术上,将有限资源配置到无数个相互冲突旳目旳上,难以到达。
政治上,计划经济与民主政治不相容; 法制上,集体主义难以实现法治。 社会上,集体主义破坏个人自由。
政府行为必须受到事前要求并宣 告旳规章制度旳约束;法律面前 人人(机会)平等;
集体主义旳计划当局往往不受以 往要求约束;为不同旳人提供不 同待遇,以法律形式掩盖人治。
13
三、当代货币主义旳经济政策
当代货币主义者以当代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反对国家过多敢于经济, 以为经济自由是经济政策主张旳基调,强调正确旳货币政策旳主要作 用。
正确旳货币政策应该能制预防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旳主要根源,为 经济运营和发展提供稳定旳北京,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因引起旳比 较主要旳干扰。
12
(三)经济自由论
(一)市场机制旳合理性
社会资源要得到优化配置,就必须合理利用有关每个社会组员需求旳 完备知识,而这些知识分散在无数个体中间,所以经济决策应该分散 化。
为防止个体决策旳误差,信息要在决策主题之间通畅无阻旳传递,市 场机制恰能完美地分散信息。
(二)对集体主义旳批判来自经济上,集体主义损害了市场机制旳作用,所以是低效旳;
6
(三)滞胀理论
通货膨胀与失业加剧并存。 凯恩斯旳理论无法解释滞胀,新古典综合派从微观解释: 1. 微观部门供给异常。 2. 微观财政支出构造变化。 3. 微观市场旳不完全性和劳动力市场旳不完全性。
西方经济学流派
西方经济学流派摘要:西方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
如果将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各流派。
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关键字:凯恩斯经济学货币学派通货膨胀正文:一、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 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主要思想:1) 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
2) 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均衡。
3) 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4) 政策含义: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的机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5、凯恩斯学派:1930年代全世界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出现了极高的失业率,使古典学派的理论架构破灭。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揭示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发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张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5.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是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变化。
其政策主张有:崇尚“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应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反对过多社会福利,反对通货膨胀,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等。
6.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
浅析“两个剑桥之争”
浅谈“两个剑桥之争”【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剑桥大学新剑桥学派发起的,美国新英格兰剑桥地区“新古典综合派”应战的两大学派的争执展开详细的评述,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论述,首先本文就争执的起源进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原因分析,接下来分别概括“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理论及其依据,最后本文就“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进行列举和概括。
【关键字】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两个剑桥之争;凯恩斯主义我们现在所说的两个剑桥之争是以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美国新英格兰剑桥地区为基地,横跨欧美澳亚四大洲的一场关于如何发展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
为什么会是“两个剑桥”呢? 这主要从英国的剑桥大学说起,以琼•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为中坚力量,英国的伊特韦尔、克莱格尔、纳提、斯蒂德曼,美国的内尔、戴维逊、哈里斯、温特劳布、明斯基,意大利的盖莱格南尼、斯巴芬塔,澳大利亚的哈考特、阿西玛科卜洛斯,印度的巴杜里、巴位杜阿吉,加拿大的策姆斯等人助阵,这些人以挑战者的身份向美国新英格兰剑桥地区的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支派发起学术的抨击,另一个支派以保罗•萨缪尔森、罗伯特•索洛、詹姆斯•托宾、弗兰科•莫迪格里安尼为中流砥柱,牵涉到美国的勒纳、斯阮、里弗哈利、费洛森,英国的米德、哈思、布劳格等人,剑桥是由其基地得名,其实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内部的争执。
一、两个剑桥之争的开端“两个剑桥之争”所囊括的理论内容和范围,是从资本理论开始,进而扩展到价值理论、配置理论、分配理论、增长理论、发展理论、积累理论、效用理论、行为理论、均衡理论、数理方法论。
、国家干预论、制度理论等等。
“两个剑桥之争”涉及的经济思想体系,则是从古典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从新古典到凯恩斯主义。
“两个剑桥之争”的实质是如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或如何发展现代经济学的问题,但在形式上却表现为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的两个支派怎样做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问题。
02第二章新剑桥学派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15
新剑桥学派经济理论
的“过去是不能召回的,未来是不能确知的”两句话, 就完全概括了新剑桥学派分析方法上的历史时间性特点。
⒉运用规范分析法,强调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分析 新剑桥学派认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 分配,只要涉及分配就必然要分析社会阶级关系和社会制 度等。因此,他们特别重视规范分析。例如,在收入分配 理论中,他们把社会阶级划分为工人和资本家,考察这两 个阶级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 他们强调的不是商品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是技术和制度 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增长给收入分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5
新剑桥学派经济理论
新 剑 桥 学 派 的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有 琼 · 宾 逊 ( Joan 罗 Robinson)、卡尔多(Nicholas Kaldor)、斯拉伐(Piezo Sraffa)和帕西内蒂(Luigi Pasinetti)等。其中琼· 罗宾逊 和斯拉伐是新剑桥学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琼· 罗宾逊(1903—1983),是新剑桥学 派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她1922年入剑桥大 学攻读经济学,1925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 学位。1929年返剑桥大学任教,1965年升任 剑桥的政治经济学教授。这是马歇尔与庇古 曾经拥有的头衔,是一个西方经济学者所能 琼· 罗宾逊 达到的最高地位。她还是英国皇家学院院士。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6
新剑桥学派经济理论
琼· 罗宾逊早年就是凯恩斯的学生。在凯恩斯发表《就 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前,琼· 罗宾逊就以《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一书闻名于西方经济学界。她的主要著作有《就 业 理 论 引 导 》 ( 1973 ) 、 《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 (1942)、《资本积累论》(1956)、《经济增长论文集》 (1962)、《经济哲学》(1963)、《经济学的异端》 (1971)、《经济论文集》(四卷,1951 ~ 1973),以及 与约翰· 伊特韦尔合著的《现代经济学导论》(1973)等。 其中,在《资本积累论》和卡尔多在《几种不同分配理论》 中所提出的经济增长的模型,标志着新剑桥学派的开端。 而《现代经济学导论》则是按照新剑桥学派观点,系统阐 述经济问题的一本论著。
西方经济学考试答案资料(远程教育)(推荐5篇)
西方经济学考试答案资料(远程教育)(推荐5篇)第一篇:西方经济学考试答案资料(远程教育)2、(多选题)市场失灵是指 ABCDA.垄断阻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B.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C.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不完全。
D.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3、(多选题)如果某企业对其他经济单位造成不利的外部影响,则 BCA.该企业私人边际成本高于社会边际成本。
B.该企业私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
C.政府应对该企业征税以消除外部影响。
D.政府应给予该企业津贴补助以消除外部影响。
5、(多选题)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造成BD A.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B.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对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D.对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减少。
7、(多选题)吉尼系数可以从洛伦茨曲线中计算,吉尼系数变大时表示 CD A.洛伦茨曲线向OY线移动。
B.洛伦茨曲线向OPY线移动。
C.洛伦茨曲线弯曲幅度较小。
D.洛伦茨曲线弯曲幅度较大。
8、(多选题)生产者剩余的主要特点是BC A.生产要素供给者感觉多得到了收入。
B.生产要素供给者实际多得到了收入。
C.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超过了供给。
D.对生产要素的供给超过了需求。
10、(多选题)利息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可以鼓励人们储蓄。
B可以促使投资更加合理化。
C.以抑制通货膨胀。
D可以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
14、(多选题)限制价格是运用政府职能所规定的? A.支持价格。
B.保护价格。
C.最高限价。
D.指导价格。
19、(多选题)当基尼系数接近于1时,表明 ABDC A.社会收入分配接近于不平等。
B.社会收入分配比较不平等。
C.社会收入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D.政府应当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使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23、(多选题)可以形成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 AC A.提供不同于别人的优质服务。
B.控制价格。
C.独特的产品包装。
D.操纵价格。
24、(多选题)有害的外部性 ABD A.会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
何为两个剑桥之争
“两个剑桥之争”一、争论原因:(一)经济背景1、英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呈现长期慢性经济萧条。
当时英国奉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
采取对策是财政货币双紧政策致使英国政府面对萧条和失业。
新剑桥学派认识到必须重视现实的经济生活,研究造成经济失效的内在经济原因,强调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政府调控政策的作用。
2、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不但利用自己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速经济发展通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全面干预取得西方和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使大部分美国经济学家相信实行“混合经济制度”是正确和可靠的。
(二)英美在学术传统上的差异1、英国经济思想史上存在浓厚的改良主义传统,而美国则没有这种传统。
2、美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实行一种“企业化”管理,而英国则崇尚传统的“文化修养”之风。
3、英国剑桥派主要倾向于专心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专门问题,美国剑桥派更多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维护自己体系的正确性。
4、美国剑桥派主张经济理论研究的“科学化”,而英国剑桥派则坚持传统的经济学为人文学科的立场。
二、争论内容: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基本理论、政策主张不同(一)理论基础相同之处:都以凯恩斯理论为依据,认为凯恩斯理论侧重宏观的总量分析差异: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核心是收入分配理论,而且缺乏微观价值和分配论基础。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核心是AD-AS模型及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并用IS-LM模型概括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加以综合。
(二)分析方法新剑桥学派坚决反对均衡分析法,由均衡观向历史观念转变。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新古典的均衡观念,用均衡分析法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综合在一起。
(三)一些基本理论1、分配论:新剑桥学派反对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认为资本主义收入分配不合理,新古典综合派继承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认为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合理,2、经济增长理论:新剑桥学派主要通过收入分配的改变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
结论是利润越来越大,工资越来越小。
新古典综合派强调通过市场调节资本-产量比率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结论是利润率的下降,工资率的上升。
两个剑桥之争
一、争论背景
( 二 ) 学 术 背 景 : 漏 洞 如 何 填 补
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明显漏洞: 一方面,凯恩 斯在微观领域留下的空白日益明显,亟待 补充!另一方面,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确实 有可取之处,历史财富岂可轻易放弃!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解决问题 研究方法 政策建议
单个经济单位
资源有效配置问题 个量分析法
谁 是 凯 恩 斯 思 想 的 “ 嫡 传
第 三 讲 两 个 剑 桥 之 争
——
我毕业于美国 的 麻省理工学院, 也在剑桥市
我毕业于 英国的剑 桥大学
一、争论背景
( 一 ) 经 济 背 景 : 是 否 要 继 续 干 预
要不要继续干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进入了 相对繁荣时期。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 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 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比 1950年增加了1.24倍。其他工业化国家 如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等也都出现 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
两 个 剑 桥 之 谁 是争
凯 恩 斯 思 想 的 “ 嫡 传
——
《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 者们对其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 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导致了一场 争夺凯恩斯主义正宗地位的论战。 20 世纪 50 年代,其追随者们在把 凯恩斯经济理论“长期化”和“动态 化 ”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两个对立的学 派: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
2、菲利蒲斯曲线(60年代占统治地位)
3、对“滞胀”的解释(70年代) 个别微观部门价格上涨导致相关生产部门成本上升 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福利支出比重上升 微观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造成“滞胀”
(四)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
经济学科普: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是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在英国有琼·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在美国有:保罗·戴维逊、西德尼·温特布、阿弗雷德·艾克纳等。
新剑桥学派以历史的收入分配的结构分析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创立了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及经济增长理论。
新剑桥学派主张政府经济政策的根本点应立足于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实现收入“均等化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该派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并以此为根据,探讨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现存在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矛盾。
新剑桥学派概况在凯恩斯主义形成之前,新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长期任教,因此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
第二次大战后,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论战之中,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卡尔多、帕西内蒂等学者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主张,由于他们的理论观点完全背离了以马歇尔为首的老一代剑桥学派的传统理论,因而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等。
他们都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
其中琼·罗宾逊和卡尔多是这个学派的实际领袖。
琼·罗宾逊和斯拉法作为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成员琼·罗宾逊和斯拉法,在20世纪的20年代曾是马歇尔理论的积极支持者,但同时又发展了马歇尔学说。
例如,他们创立了垄断竞争理论。
在凯恩斯《通论》发表后,琼·罗宾逊转而追随凯恩斯,成为凯恩斯经济学的积极鼓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 三 讲
两
谁个
是剑
凯 恩 斯 思
桥 之 争
想
的
“
嫡
传
我毕业于美国 的
麻省理工学院, 也在剑桥市
我毕业于 英国的剑
桥大学
一、争论背景
(
一
要不要继续干预?
)
经
济 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进入了
景 相对繁荣时期。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
: 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
是 否 要
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 比1950年增加了1.24倍。其他工业化
(四) 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的出现
新剑桥学派
(一)政策主张的特点 1、重点:解决资本主义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2、重视财政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作用 3、对凯恩斯对付危机的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批评 新古典综合派频繁使用“相机抉择”政策干预经济
(二)抑富济贫的收入分配政策 1、抑富性政策主张 改革税制,实行高级差的累进税制减少富人的收入 没收性的遗产税和赠与税,避免贫富差距的代际累积
(2) 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的均衡分 析方法
(3) 强调收入分配,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4) 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 (5) 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
分析的方法
三、争论内容
三、争论内容(代表人物)
1
萨
缪 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界的
尔 森
最后一个通才,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
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经济学》(1948) ——销售量已达100多万册
新剑桥学派
罗宾逊(英,1956,《资本积累》) 卡尔多
(1956,《可选择的分配理论》)
斯拉法
(1960,《用商品生产商品》)
三、争论内容(主要理论观点)
3
新古典综合派
(一)双重经济论(混合经济论) (二)IS-LM模型
新剑桥学派
(一)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52)
斯拉法 “标准合成商品生产体系”表明:价 值
取决于技术条件,而分配取决于社会条件
(二)经济增长(56)
Y=W+P 体现并强调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三价)格变对动滞主胀要的取决解于释可变成本特别是货币工资率的变化,
货币工资率又决定于劳资双方谈判力量对比。当投资连续 增长,投资品与消费品生产的比例变化,造成利润上升、 实际工资下降时,就会促使工人提出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 导致物价-工资、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在这 种情况下,就是大量失业也难于制止物价持续上涨。
恩 斯 思
桥 之 争
想
的
“
嫡
传
《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 者们对其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 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导致了一场 争夺凯恩斯主义正宗地位的论战。
20世纪50年代,其追随者们在把
凯恩斯经济理论“长期化”和“动态
化
”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两个对立的学
派: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
三、争论内容(政策主张)
4
新古典综合派
(一) 50年代:审慎的补偿性宏观经济政策 (二) 60年代:充分就业的增长性经济政策
1、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奥肯差距” 2、充分就业预算与“顺经济风向行事”原则
(三) 70年代:政策主张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1、多重调节经济目标的提出及其相互协调(松紧配合) 2、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针对个别市场区别对待的政策) 3、宏观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 4、调节范围扩大(浮动汇率、外贸管制、消费指导、能源政策等)
分析方法: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综合 政策主张: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综合
2、折中主义
致力于弥合传统的、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3、灵活多变
不断吸收新理论来发展自己理论体系 随经济背景变化和理论进展,经常调整观点和政策建议
新剑桥学派
教材48页
(1) 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 动态化分析
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三)失业通货膨胀理论
1、标准凯恩斯理论(60年代以前) 2、菲利蒲斯曲线(60年代占统治地位) 3、对“滞胀”的解释(70年代)
个别微观部门价格上涨导致相关生产部门成本上升 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福利支出比重上升 微观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造成“滞胀”
(四)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
2、济贫性政策主张 根据经济增长率来制定工资增长率政策,改变或遏止增长
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者的趋势 实行广泛社会福利计划,帮助失业者和低收入家庭
新剑桥学派
(三)财产(资本)形成政策
1、实行有利于低收入者财产积累政策 2、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3、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经济发展 4、用财政盈余购买私人公司股票,抑制食利者阶层收入
1、阿尔文·汉森(1887-1975)——先驱者 2、约翰·理查德·希克斯(1904-1989)——独立者 3、保罗·萨缪尔森(1915- )——代表人物 4、詹姆斯·托宾(1918-2002)——资产选择理论 5、弗兰科·莫迪利安尼(1918- )——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 6、罗伯特·索罗(1924- )——资本理论和经济成长理论 7、劳伦斯·罗伯特·克莱因(1920- )——经济计量
继 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等也都
续 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
干
预
一、争论背景
(
二 ) 学 术 背
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明显漏洞:一方面,凯恩 斯在微观领域留下的空白日益明显,亟待 补充!另一方面,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确实 有可取之处,历史财富岂可轻易放弃!
景
: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漏
研究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8、阿瑟·奥肯(1928—1980)——奥肯定律
罗
琼·罗宾逊(1903-1983) 经济学的“持异见”女性
宾 逊 夫
人
庇诺·斯拉法(1898-1983):回归李嘉图 尼古拉斯·卡尔多(1908-1986):长期经济增长 卢伊季·帕西内蒂(1930-):深入的收入分配分析
三、争论内容(代表作品)
(四)充分就业政策
1、实行针对低收入者和失业者的职业培训计划,提高其就 业和收入水平
整个国民经济
洞
解决问题 资源有效配置问题 资源充分利用问题
如 何
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填
政策建议
自由放任
积极干预
补
二、争论焦点
我立志构建
一个“和谐统 一”
的经济学王国
我决定把凯前辈 的思想发挥到极 致,坚决与古典
经济学告别
新古典综合派
1、综合包容
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 主义宏观经济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