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圆》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能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能说出半径与直

径的关系,会画圆。

2、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

圆规,圆片,圆形物体,圆形、椭圆形和正方形车轮、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圆规,圆片,圆形物体、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动物园召开动物运动会(出示动画),猜一猜谁会得冠军。生活中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认识圆。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圆?(硬币、瓶盖、钟面、圆桌、扣、圆形饼干、铁饼、光盘、……)(平静的水面上荡漾的圆形波纹,向日葵、光环、圆形的中国结等)

4、圆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比有什么不同?(曲线围成)

二、探索与发现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折一折,请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认识来源于实践.)

(2)量一量,用直尺量一量刚才的每一条折痕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活动,逐渐形成表象,对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起到了一个积极促进作用.按照新课标要求:应该在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体现“做中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发挥空间,让学生实际操作代替教师演示、学生看的做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

生: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师:我们把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电脑动态显示)师:每一条折痕都相等,且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叫做什么?

生: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电脑显示)学生画出一条直径,标上字母“d”。

用同样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半径。

三、探索讨论,理解圆的特征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圆心、直径和半径,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又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请学生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和验证的方法向大家汇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机会.在合作交流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提出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

4、课件演示,加深理解(通过旋转,重合等动态演示,加深理解圆的特征)。

5、探究画圆的方法

怎样画圆呢?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圆。谁说一说画圆的方法。为什么每个同学画的圆大小不一样?(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不同)请你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想:圆的大小由谁决定?圆心决定圆的什么?介绍用绳子画圆的方法?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发明了圆规。介绍圆规的发明演变过程(查找资料)

四、解决问题:

1、量一量圆形物体的半径或直径。

2、填空:儿童自行车外轮胎的直径是22厘米,半径是()厘米。

3、

厘米

4

站?为什么?

5、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课件显示)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能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教者设计练习题的目的所在,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所在.)

小结: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的

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

“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圆(曲线围成的)

d=2r 或 r=d/2

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受数学美

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应看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立足从过程与凝聚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圆的认识”一课正是我所作的一次粗浅尝试。

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

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在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