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家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在六月份时为大家讲过一回课,今天再次与家长们见面感到很亲切。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关于这个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发展得非常好。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性格的问题都很重视。但从我工作情况来讲也经常碰到一些孩子,在我接触孩子的过程中,也确实感觉到孩子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他们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都不同。

比如说对待周围的人,有的孩子就非常热情、大方,特别愿意与别人交往,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围的人,就是把愿望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就表现得特别害羞,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表达出来。

在幼儿园里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孩子特别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认真负责任的;可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在劳动过程中偷懒、也不太负责任。

对待玩具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对待玩具就特别爱惜,知道怎样保护玩具,这样的孩子对玩具不只是单纯的摆弄,还要探索,争取去发现玩具新的玩法,对玩具越玩越有兴趣,玩法也就越来越多;而有的孩子对玩具好象就无所谓,态度漠然,更不要提去努力发挥其它玩法。

对于公共财物,孩子也是表现出种种态度。有的孩子非常爱护公家财物,用完后放回原处;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

对待集体活动也这样。有的孩子特别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如果活动没有参加上,他会感到非常惋惜,在集体活动中也是表现特别的积极主动;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对集体活动淡漠。

孩子对待自己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对待自己比较谦虚,做什么事都愿意一起商量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有的孩子不是这样,而是把自己的意向强加给别人,特别愿意让大家都听自己的。在幼儿园表现得尤其突出,有的小朋友特别愿意统治大家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小领袖,如果大家不听,他就会很不高兴;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

上面所提到的表现实际上都是性格的表现。性格是人们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的稳定特征。幼儿园规程中提到: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就是说活泼开朗的性格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

到底活泼开朗性格是什么样?活泼指什么?开朗指什么?

我们说活泼就是孩子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开朗是指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周围的事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非常热情,而且乐于与别人交往。

活泼开朗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反映德育成果的整体效应。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家长需要在孩子幼年时期努力培养孩子,使他朝气勃勃、具有积极的愉快情绪、能够主动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材料,并且用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游戏、对周围事情有积极态度进取的精神、活泼大方而且不忸怩、能够在家人和老师的面前讲出自己的愿望和想法、遇事能听取成人的劝告。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呢?

1. 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2. 重视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3. 要善于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

4. 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做工作,因人而异。

活泼开朗的性格与健康的体魄关系密切,精神饱满是健康体魄的体质基础。家长也会发现孩子在健康的时候情绪是非常好的,如果孩子生病了就会影响他的情绪和活动。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首先要给孩子丰富的营养,同时要保证孩子睡眠;另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参照系数。

营养健康问题家长们可以容易得到相关资料。我在这里不再赘述,想从合理的制度及性格的影响上多说一点。

孩子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是否系统化、正式化对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孩子一天的生活应该是有规律的,在生活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对孩子有秩序规定的化,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大,可以促进他神经系统很好地发展。如果孩子能够按照时间去作息,这样便于孩子养成定性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作息习惯,孩子就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家长不用督促孩子了。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缺乏主动性,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做;或者表现为你为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他才肯做;或者表现出他不喜欢做这件事情。如果让孩子的生活长期系统化、定型化,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就会形成一个动性,而这种动性,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有了这种定性,孩子会习惯的做一些事情。不可能产生任性或者提出这样那样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很好,做什么事情都按照规律去做,可是怎么得了一场病以后就全变了?

归根究底,孩子的情绪受健康情况的影响。生病意味着要打破原来的生活规律,也就是说他的系统化受到了影响,所形成的动性受到了破坏,这样孩子对做事情就产生了一种超越限度的想法和做法。

孩子生病了就要特殊照顾。孩子就想在这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也认为既然孩子生病了,那就迁就他一些吧。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产生了退步。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定性,即便孩子病好了,也会认为:“我要得到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如果得不到我就哭闹,装病。”这样孩子就形成了另一种定性。

好了以后,孩子还想得到他病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如果孩子得不到,他的性格自然就产生一些变化。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只要合理地要求家长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坚决不满足他,就可以使他性格慢慢转变过来。

第二点,培养孩子良好性格要重视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儿童的性格形成是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交替形成的。一个合理的教育可以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是很重要的。

孩子年龄小,性格还没有定型,在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住房条件、家庭条件、孩子用具、人际关系、周围环境等等)。如果说在孩子没有定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发挥环境对孩子的作用,就能使孩子性格的萌芽朝好的方向发展。科学研究说明,最初形成的性格倾向至关重要。最初形成的性格倾向如果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并且能很好地往下发展,就能够定性,为他以后的性格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反,如果环境方面不够好,那么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则起到消极的作用。我想着

重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在孩子和环境相互作用中关系最密切。心理学解释为在同样的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同,会引起性格发展上的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于不同性格的培养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下面分别地谈谈。

比如说以大人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孩子的表现一般为很有礼貌、谨慎、精神容易集中。但是这种孩子也表现出盲同,容易受别人暗示,容易受别人驱使,善于服从,从小害羞、忧郁、畏缩。自信心和自尊心比较差。

以孩子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在这种亲子关系生活下的孩子一般是比较积极,善于表现自己,自信心比较强。但是这种孩子攻击性比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受约束,不愿意服从,比较固执。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地溺爱、过分的照顾和保护,不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这种孩子性格多半是消极的,依赖性比较强,没有责任感、没有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到一点事情犹豫不决,这种孩子常表现为娇气、任性。

两面性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下成长的孩子表现为: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忽冷忽热的,一会可能过分地严厉,有时可能过分地迁就、放纵。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是琢磨不定反复无常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半性格是不稳定的,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良好的性格很难形成。

理想型的亲子关系。即爱而不骄,严厉而慈爱,父母与孩子的态度可以交融在一起。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员,孩子的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独立、直率、活泼、大方、开朗,有协作精神、有活动的能力,而且善于和同伴相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同导致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我对大家讲我亲自观察到的母亲和儿子。有一天我在公园里散步,看见一个妈妈带着3岁多的孩子,我看了他们的活动有一些想法。

首先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想吃冰棍。”妈妈说:“我也想吃,你看看哪有。”这么

一句短短的对话既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又交给孩子一项任务。大家都知道3 岁多的儿童注意力不稳定,而且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这个孩子一边走一边看结果把想吃冰棍的事给忘记了。而且他被公园里的景色所吸引,注意力转移了。

接下来我又看见这孩子围着妈妈转,“我累了。妈妈抱抱我吧!”妈妈说:“你都这

么大了,抱着你会让人笑话的。我看你在幼儿园比赛时还得第一呢!咱俩比赛吧,看谁得第一!”从这句话就能听出这个孩子对妈妈提出来的也是不合理的要求。这个妈

妈做得好是因为不去纵容孩子,让孩子自己活动。

再往前走,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孩子看见有个大孩子在玩一辆车。这个小孩感兴趣站在旁边看那个车,当时这个孩子没有说话,妈妈跟在孩子后头。妈妈说:“这车

多好玩呀!你去问问哥哥这是什么车。”这个孩子过去问哥哥。在问的过程中还跟着

车跑,这个妈妈也以极大的兴趣来跟着这个车。妈妈又说:“这车怎么玩呀?”孩子

又与大孩子搭话。这样,小孩子与大孩子就玩上了,妈妈也与他们一起玩。

这个故事说明家长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而且抓住这个机会教给孩子与人的交往技能。这里面表现出这个妈妈既是母亲又是朋友,妈妈引导孩子敢于尝试和探索,而自己掌握了这车的玩法。后来妈妈要求带孩子走,孩子不动,妈妈说:“对哥

哥说再见。”孩子还是不动。实际上就是反映孩子没玩够,孩子特别想玩,所以不愿

意走。妈妈自己往前走,并对孩子说:“哥哥和你玩,哥哥把车借你玩,你都不谢谢

哥哥。走时都不跟哥哥说一声再见。谁还愿意和你玩,应该和哥哥说再见。”这个孩

子照着妈妈说的去做。

从这件事中看到这位家长善于抓住孩子心理的变化,善于观察孩子心理的变化,又根据这种情况适时地做一些工作,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后来我就看见这个妈妈与孩子一边走一边聊天。在这个暂短的活动过程中表现了孩子对社会的适应性。大方、热情、爱说话,乐于与别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发现、掌握一些新的玩法,同时也掌握了礼貌待人。在整个的过程中表现出这个孩子活泼大方,而这种活泼大方的性格与母亲是很有关系的。

我们所看到的母亲的教育并不是在说教。有的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就不愿意和人交往,不会与别人交往,就愿意自己玩。”我们对孩子的教导方式不要局限于说教,主要是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然后根据孩子心理活动反映给孩子,适时的做工作。所以我想说这个母亲如果能够这样坚持下去,这个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就已经萌芽并健康发展。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必然会有很大的好处。

下面这个问题是要加大孩子与父亲交往的密度。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在我做教育工作的这些年里,和我在平常所看到的材料里面,都能体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接受教育的源泉多半是母亲。孩子与母亲交往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与父亲的交往时间。不能否定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母亲对孩子照顾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但孩子缺乏了父爱,很少和父亲交往,这也是孩子接受不全面的教育意向。

有一项研究是这样说的,如果说缺乏父爱的孩子性格发育问题多,来自母亲的溺爱,缺乏独立性比较明显。男孩子常常会缺少男性的特征,而女孩子难以了解男孩子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和女性的不同,为他以后全面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科学家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当然有的父亲工作很忙,整天见不到孩子,走的时候孩子没有起床,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星期六、星期天也在忙工作,没有时间和孩子接触,这也是一种可能。有的人认为教育子女是母亲的事,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今天我特别高兴,在座有很多父亲来参加这个活动。咱们可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另外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常常认为男性多为勇敢、坚强、成熟、开拓、追求,而女性多为柔弱、多情、温柔、富有同情心。事实上男女性别的差异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传统文化方面的因素。现在普遍认为两性应该趋向融合,也就是说要形成一种双性化的性格模式。

父亲与孩子多一些时间的接触可以促进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关于时间问题,只要我们做父亲的心里想到这件事,想到父亲对孩子受教育所担负的责任,将业余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比如吃饭的时间可以和孩子聊天,在一天中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说说话,和孩子玩玩,就会有一些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对孩子的态度采取的方式上母亲和父亲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父亲比较宽容大度、随和开朗,再加上父亲精力充沛比较喜欢运动,而且还喜欢变花样,所以特别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

我通过观察发现,父亲带出来的孩子和母亲带出来的孩子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和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父亲和母亲也不一样。父亲倾向于以积极的姿态去处理问题。也就是说他往往考虑幼儿行动动机的时候比较容易从好的方面去想、去考虑,在解决问题时,又容易用到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语言去教育孩子。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孩子在做事情上就能积极活跃,乐观。与父亲在一起多的孩子就更加容易变得勇敢自信。我想讲一个我从材料上看到的例子:一个父亲在培养孩子性格方面他是怎么做的。我看到这个材料后感觉到,他的做法和平常的母亲做法是不一样的。而且包括他在每件事上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他的孩子以前胆小,非常懦弱。他说孩子形成这样一种性格不能排除一些遗传因素,

作为父亲要千方百计地和孩子在一起活动,他认为增加对孩子活动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带全家野游。让孩子在地上打滚,在花丛里抓蝴蝶,爬上树抓鸟,甚至下水抓鱼。有一次遇到一个很陡的山坡,有曲折而上的台阶,爸爸对孩子说:“你敢不敢从台阶边上的地方爬上呀?”孩子犹豫,当时他作一个示范,怎么抓住树枝爬上去,然后下来对孩子说:“我这样上比从台阶上快得多,男孩子就应该勇敢。”孩子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跟着上,上去之后看姗姗而来的妈妈,他就对爸爸说:“真有意思!下次咱们还冒险。”

这个父亲讲,一个人是不是勇敢,不应该只表现在活动中。还应该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应该主动大胆热情的,这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所以经常带着孩子出入一些有交际的场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个孩子变得非常大方。他说孩子到饭店里就可以和服务员打招呼,到公共场合中可以找到和他同龄孩子一起玩,在孩子不断交际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了交往,而且到了乡下以后又能找到乡下的孩子,跟他们打得火热。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参加一次会议。等会议开到11点快结束的时候,有个人逗孩子,让他到台上宣布会议到此结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真的爬到台上然后大声地宣布:“我宣布会议到此结束。”当时让主持人非常尴尬,底下的人哄堂大笑。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父亲的做法与别的母亲或一般人不一样。他说:“对这种有伤大雅的举止我一般都是默许的。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因为孩子一些不经意的举止伤了大人的脸面而就对他动怒,因此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当然,我说这件事不是想让所有的父亲都去模仿这个父亲的做法,但是这种想法有可取之处。他的这种做法和一般母亲的做法不一样。我也经常看到一些由母性带着孩子的场面,紧紧拽着孩子不撒手,比如说台阶,家长不允许孩子有新奇的做法和举动。还经常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哪有你这样闹的,这样淘气的。”母亲一般把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作为照顾孩子的座右铭。

要不要呢?作为儿童年龄小,需要这样。但是由于女性生理上的一些特点,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出来的男孩缺乏男孩子的气概。我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社会不提这个事,所以我要大胆地提一下,我们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除了母亲要付出一些努力,父亲也要付出一些努力。

当然我这里不是指父亲表现得粗暴的样子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或是上手就打,要不就拿脚踢,我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我强调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做父亲的能以男子汉的特点去感染自己的孩子,那么对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些成年人表现得很忸怩,也很不开朗,都会追朔到他的童年时代。今天的父母一生中多半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发挥我们男性的特点,为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发展起着一个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点:善于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

关于培养孩子良好情绪,可以从很多方面做工作。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讲:

1.爱孩子。

2.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3.教孩子调整心态。

4.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良好情绪和情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非常必要的条件。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身体各个器官活动协调一致,真正发挥其身体机能的潜能。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有益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学前

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复杂的情绪经验,他的这种情绪体验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能够经常处于一个乐观的情绪之中,能够体验每个情感,那么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就容易培养。

在家庭中怎样激发孩子这种良好的情绪呢?

首先,家长要正确理解对孩子的爱,要理智地去爱孩子。对孩子过分地溺爱,过分地保护往往使孩子自私,心中没有别人。家长都是特别爱孩子,所以往往是孩子要求什么,只要你能做到,就一定满足他。你当时对孩子的要求也没有认真地考虑到他的合理性,当孩子第一次无理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就会继续下去。长此以往心中就形成了一个观念:我的要求必须要得到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我就要发脾气。故而表现出任性、不满,通过各种办法达到最终的结果──大人必须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种事情的坏处,孩子小的时候体会不到,而将来孩子要走向社会去工作,他在社会上就是不受欢迎的人,而孩子也会终身痛苦。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和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另外不要给孩子东西太多。如果给孩子的东西太多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会使孩子感觉只要我想得到的东西我得到了,那么我就快乐,人生的快乐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这一点家长也会有体验。如果你不能事事都满足孩子,当然这种满足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就拿玩具来讲,不是说给孩子很多很多的高级玩具孩子就高兴,如果孩子对这个游戏感兴趣,哪怕只是简单的材料,孩子也会玩得非常快乐。因为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愿意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游戏。东西不够了,他自然就要找东西代替,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孩子拥有太多的东西就不会动脑子,他不去思索、想办法,什么都是拿来主义,这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另外,不要对孩子过分地帮助。只要没有太大危险的就应该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尝试。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前面所说的可以说是符合这种要求),就会产生健康心理过剩的要求。这种健康心理过剩,有两个特点:一、对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压抑。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我给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你还是不满足呀?”这个时候孩子对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压抑;再有就是特别害怕,不愿意去接触人间的艰苦。甚至说是平常是事也感觉到是痛苦的事,神经过敏,这种孩子表现就是畏缩,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家长常常觉得:我们应尽量满足孩子,让孩子快乐,可实际上孩子并不快乐。

再有,让孩子对合理的要求有自己选择和抉择的权利。童年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时期,你要想让孩子过得快乐、幸福,就得让孩子自己去思索、判断。当然孩子年龄小,判断和抉择的能力都是很弱的,我们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他们作抉择,但是在帮助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代替孩子做抉择,这样我们可以保护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可以使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很好发挥,孩子是最开心愉快的。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比如说,现在的家长想要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小提琴家,或者在某个方面有所发展。有的家长说:“我让孩子学钢琴,并不是想让他成为钢琴家。我是想让孩子有一门本事。”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家长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很对的,但是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理想化模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冯巩曾经说过,他特别想让他的孩子学画画。他找到美术学院做教授的表姐,教他三岁的孩子学画画,没想到孩子一画画就哭。后来他发现孩子对象棋感兴趣。就及时地让孩子去看,让孩子去学。还请了专门的老师来教他。冯巩做得就非常好,他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及时地引发孩子,而他作这个抉择是经过孩子异常痛苦的抉择后认识到了这个错误。有的时候我们

也经常看到孩子想玩这个,家长却偏偏不让,非让他玩那个。有的孩子不喜欢一些事,家长就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去做。这种做法往往没有什么好效果,培养孩子作抉择的权力就需要引导他。开始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在做一些事的时候应该讲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一个事情是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然后让孩子按照他的决定去做。做完以后再来思考做得是对还是不对,再评价是好是坏,让孩子自己得出一个结论,逐渐地提高他做决策的权利。

有个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小孙女看见别人用筷子吃饭,孩子只有两岁也想用筷子,孩子尝试过认识到用筷子并不舒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正确的做法。让孩子自己决策可以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活泼开朗性格才有可能培养好。

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还要调整孩子的心态。孩子的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给孩子调节自己的情感,保证孩子心情舒畅。心情愉快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

让孩子亲自感受自己表达的情感。比方说孩子哭。有的孩子可能一边哭,一边说,有的孩子只是闷头的哭。例如:玩具坏了。有的孩子回家后大哭大闹;也可能回家对妈妈说:“我的玩具被谁弄坏了,我与他打起来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的孩子则

不是这样。孩子性格不一样表现也就不一样,有些孩子善于把事憋在心里,不会宣泄出来,也不会表达出来。

首先我们家长要倾听孩子述说,另一方面要引导。在行为上引导他克制自己的情绪,另外还要教给他把情感表达出来。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对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说,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你没有办法玩了。我很不高兴。”这就是告诉孩子怎样去表达。孩子年龄小,未必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另外也要教损坏东西的孩子学会说:“我把东西弄坏了,很对不起,我下回小心。我让妈妈给你赔一个。”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平衡了,在得到心理平衡以后,他的不快就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你发现孩子不爱说,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更加内向,追根溯源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教给他很好地去表达。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教给孩子表达是很重要的。

另外当孩子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实际上也不过是因为一些小事),家长要引导他克服困难。比如说孩子画画,把墨水溅到纸上,孩子自然不高兴,或是干脆不要画了,或者哇哇大哭,或者不说不言语,一天下来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启发孩子怎样弄拙成巧。把墨水变成小鸟,小花。这种弄拙成巧不仅解决孩子克服困难,而且有利于孩子自立,将来成就事业。从小培养孩子有这样一种本事,不光是对性格有帮助,而且对将来成就事业也是有好处的。

孩子心境不好,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如:有的孩子性格急噪,遇到不好的事情就发起脾气来,有的孩子哭,有的孩子闷在心里头,我们应该教给孩子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出去活动活动,玩一玩,看看书,用转移的办法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这样孩子一天都会特别高兴。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活得很有意义,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早上来到幼儿园这儿晃悠晃悠,那儿晃悠晃悠。幼儿园一起活动他也不积极响应。这就是孩子表现的不同,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喜欢,表现得非常快乐,快乐的人生活是充实的,他能自己从多方面去获得幸福。

幼儿的最大特点是活泼、好动、好模仿。孩子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尽管要不断地活动,也不会感到疲倦;孩子往往是因为活动太单调而才会感到疲倦。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坐不住,实际上孩子坐不住是正常的。幼儿时期孩子活动是最大的

快乐。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整天生活在摩天大楼当中,看不到真正的草地,看不见松软的泥土,体会不到自然的美和和谐,所以我们应该带孩子到户外去。让美丽的大自然陶冶孩子,变换无穷的大自然感染孩子。带孩子去郊游是好事,但要避免一些问题:1.不要带太多吃的。2.培养孩子爱好体育活动,智力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这样活动是一个不教而教,在走和跑的过程中都隐含着的体育活动,让孩子盲目地上各种特长班,对孩子的作用并不大。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能够使得孩子精力充沛,而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为活泼开朗性格提供一个精神动力。

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孩子活泼性格的培养。一个家庭应该有歌声和欢乐。我的同志去他美国的朋友家里,一进他的家,就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都放到孩子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且墙上也贴满了孩子的作品。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家长对孩子说话是蹲下来说的,这个美国人解释说他小时侯,他的母亲就是蹲着对他说话,面对面、目光对目光就会让孩子感觉到一种平等。孩子就能够得到自尊,使孩子感觉到他是平等、民主。我们中国的家长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孩子总是仰着头与你说话,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感觉到我与大人有很大的差距。

第四点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工作。

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冲动是孩子们共同的特性。孩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受了不同的教育,所以具有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性格方面的时候要注意到孩子的特点。有的家长用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问气质和性格有没有关系。肯定有关系。气质和性格是有密切关系的,所谓气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外部性格特征。一般来讲气质分为四种类型:1.胆汁质、2. 粘液质、3.多血质、4.抑郁质。

四种类型是不同孩子的不同特征。孩子一般是介于这些类型的综合类型。例如:

观察能力非常细,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如果别的小朋友找他玩,他会厌烦埝地把别人推开,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情绪不容易外露,上课安静,吃饭不大口、大口地吃。将物品整理得整齐,穿衣慢。这样的孩子是偏于抑郁质。

翻书非常快,喜欢活动量大的游戏,愿意逞能,上课坐不住,克制不住自己,答题不经过思考。这种孩子偏于胆汁质。

非常自制,做事情一定要做完,看戏的时候会安静的笑,他对新鲜的事并不急于表白,受了委屈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集中,这种孩子属于黏液质。

动作能力发得非常好,理解能力强,上课积极,注意力随兴趣变化变化,可以较快适应环境,喜欢和小朋友交往,愿意做领袖,这个孩子是偏于多血质。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扬长避短,去掉消极,发扬积极。

所以我们家长要研究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天真,性情一般表现在外边,针对孩子的特点做工作。

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两面性非常强。

1. 让孩子更多地参加集体活动,坚持让孩子上幼儿园。

2. 友谊对培养孩子性格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交技巧。

3.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不要去束缚孩子,不要用你心里想的模式衡量孩子。

4. 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 内容摘要: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性格的形成时期,所以要在小学时期就要培养小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必须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根据各自的特别,注意细节,多方引导,培养小孩拥有良好的性格,使他们长大后都能有成功的人生。 关键词:良好的性格家长培养老师培养 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人们常说的“三岁定一生”,就是说的儿童时期性格形成能影响人的一辈子。所以在小学时期就要让小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他的各方面都进行培养,特别是要在性格方面培养他形成良好的性格,使他的一生是成功、幸福和多姿多彩的一生。那么要究竟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呢? 一、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良好的性格,才会知道怎么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帮助,才会知道怎样去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人的性格是个非常复杂概念,其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是放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人,就会有衡量的标准。我觉得最基本的好性格就是开朗乐观,这样孩子的一生无论在什么景况下都有健康的心情,有幸福感,能够坦然面对,充满希望;同时强烈的自信心,饱满的热情,富有同情心,责任感也是良好性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家长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环。家长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也是最大的。那

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影响呢? 第一,家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出必行,做到始终如一。家长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能保持良好的习惯,孩子就也能在无形中学会保持良好的习惯。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其实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后也被他骗。家攻不要骗孩子,而且还刻意要他知道:我不会骗他,我说到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家长的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举个小例子:最初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他或许以为别人要把这件东西拿走。几次穿好衣服,如果都能主动把东西交回他手里,他以后便会很放心地把东西放下或主动交给出来。如果家长常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且他自己也会去骗别人,因为在他的概念里,人们之间是常常欺骗的,是不可信的,如果果真这样,家长对孩子的良好性格形成将是毁灭性的;至于始终如一,这是为了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孩子做事也是毫无章法。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第二,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交流,密切和孩子的关系。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早晨睡懒觉 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

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 0小时。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 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2.不爱洗脸刷牙 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孩子4岁半后才能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体验,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 3.不愿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

绘本阅读与幼儿性格培养汇总

amy: 八点纪老师会分享讲座欢迎提问 amy: 纪老师讲座马上开始! amy: 我: 各位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amy: 我: 非常高兴能来到群里和大家一同交流绘本阅读 我: 随便说一下,今天可是我的生日哦! amy: amy: 生日快乐纪老师 我: 赶快祝福我吧 李佩: 生日快乐哦 我: 谢谢啦! amy: 我: 大家都知道我吗? 我: 白问了,肯定又不认识我的,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amy: yan: 我: 纪念简介: 纪念老师是亲子阅读推广人、家庭亲子阅读指导师,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网亲子教育专家。200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现在合肥市少儿图书馆工作。纪念老师非常热衷于亲子阅读推广,拥有多年亲子阅读经验,致力于做一位播撒阅读种子的人。2008年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了亲子阅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此开始了亲子阅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纪念老师曾在本单位、屯溪路小学、红星路小学阳光分校、凤凰城小学、西园新村实验幼儿园、京狮幼儿园、家人爱心馆,以及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华益助弱、阅趣馆等公益组织、教育培训机构、社区讲座、培训300余场次,指导家长亲子阅读上万余次。2009

年起,在合肥市包河区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从事阅读志愿服务工作,曾兼职该公益组织项目部长、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并为各公益组织培训阅读志愿者千余人。两次被评为合肥市优秀志愿者,2013年又入围安徽省首届民间公益人物二十人之一,2014年被聘为阅趣馆项目督导、新安晚报、安徽网教育专家。2015年兼任阅趣馆阅读技术总监、爱汇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副理事长,被聘江淮晨报亲子教育专家。纪念老师对亲子阅读有一定研究,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亲子阅读指导体系,常年开展亲子阅读辅导公益课堂和亲子阅读绘本分享会。李佩: 李佩: yan: 我: 谢谢 我: 现在兼职阅趣馆的项目督导 我: 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同探讨绘本阅读 我: 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 我: 绘本阅读与幼儿性格培养 童心6岁126cm合肥: @合肥纪念纪念老师,我们现在读亳州路小学 我: 相信本群里的各位伙伴都对绘本阅读有一定了解吧 童心6岁126cm合肥: 想问您办的阅趣馆,小盆友们都可以去吗 童心6岁126cm合肥: 是在天庆大厦这吗? amy: 是的 amy: 在天庆大厦2楼 我: 都可以啊,这里是公益性质的,但是,为了补偿工作人员的薪酬和管理费,会有一些低偿借阅费 童心6岁126cm合肥: 小盆友喜欢听家长给她讲故事内容,不大愿意自己去看,这怎么办 童心6岁126cm合肥: @合肥纪念@amy谢谢 我: 亲子阅读强调的是亲子互动,家长讲给孩子听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孩子没事做, 我: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着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6—7岁的幼儿正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那么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1、要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包办太多,致孩子锻炼机会少,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从小懒懒散散、怕苦怕累的孩子长大后是很承受挫折的,极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业上也很难有所成就。 2、要鼓励孩子积极与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家长正确的教育会使儿童学会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权益,谅解别人短处和失误。这样的人格特征,就会使别人乐于与他交往。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事,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不与其他孩子接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对孩子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3、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优点应恰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孩子而贬低别的小朋友。同样,对孩子的缺点和失误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这样很容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4、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从小形成的。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另外,打骂儿童、苛求责备等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对人敌视、自卑、忧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儿童发表个人意见,尊重儿童的权益,从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5、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要增强适应性切忌娇生惯养。为了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应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性。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家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在六月份时为大家讲过一回课,今天再次与家长们见面感到很亲切。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与大家谈谈怎样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关于这个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发展得非常好。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性格的问题都很重视。但从我工作情况来讲也经常碰到一些孩子,在我接触孩子的过程中,也确实感觉到孩子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他们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都不同。比如说对待周围的人,有的孩子就非常热情、大方,特别愿意与别人交往,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围的人,就是把愿望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就表现得特别害羞,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表达出来。 在幼儿园里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孩子特别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认真负责任的;可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在劳动过程中偷懒、也不太负责任。对待玩具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对待玩具就特别爱惜,知道怎样保护玩具,这样的孩子对玩具不只是单纯的摆弄,还要探索,争取去发现玩具新的玩法,对玩具越玩越有兴趣,玩法也就越来越多;而有的孩子对玩具好象就无所谓,态度漠然,更不要提去努力发挥其它玩

法。对于公共财物,孩子也是表现出种种态度。有的孩子非常爱护公家财物,用完后放回原处;有的孩子则不是这样。对待集体活动也这样。有的孩子特别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如果活动没有参加上,他会感到非常惋惜,在集体活动中也是表现特别的积极主动;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对集体活动淡漠。孩子对待自己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对待自己比较谦虚,做什么事都愿意一起商量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有的孩子不是这样,而是把自己的意向强加给别人,特别愿意让大家都听自己的。在幼儿园表现得尤其突出,有的小朋友特别愿意统治大家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小领袖,如果大家不听,他就会很不高兴;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 上面所提到的表现实际上都是性格的表现。性格是人们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的稳定特征。幼儿园规程中提到: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就是说活泼开朗的性格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 到底活泼开朗性格是什么样?活泼指什么?开朗指什么? 我们说活泼就是孩子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开朗是指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周围的事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非常热情,而且乐于与别人交往。活泼开朗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反映德育成果的整体效应。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家长需要在孩子幼年时期努力培养孩子,使他朝气勃勃、具有积极的愉快情绪、能够主动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材料,并且用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

如何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亲子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调查显示,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较为健康(如癌症罹患率明显低于悲观抑郁者),而且婚姻生活较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塔尼可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一、给自己多一些自由选择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

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二、鼓励孩子多参与人际互动,结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三、教孩子与人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亲戚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四、物质生活避免奢华 物质生活的奢华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五、让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六、引导孩子学会摆脱困境 即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七、拥有适度的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发现其长处发扬光大,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八、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0-2岁幼儿教育、性格培养

绝招一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 声的孩子。 绝招二 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 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 奶!!!(三个感叹号是请妈妈们切记的意思) 绝招三

培养幼儿情绪情感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快乐情绪 快乐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幼儿应当拥有的权利。但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人为的压制和其它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实践证明:快乐的孩子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力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呢?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幼儿。 1.教师的快乐情绪 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幼儿教师的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着孩子们心中的教师形象。也许我们某句话、某个动作会影响孩子一天的情绪,甚至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他们;应对孩子充满挚爱之情;应该能够自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要适合孩子的情感体验。教师本身应该对生活充满无限的乐趣,乐于敬业与奉献。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那么这种美好的感受就会溢于言表,从而感染到身边的孩子。 2.创设宽松的氛围 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要优美洁净,充满新奇感,使孩子能产生快乐感,从而在身心上得到愉快的满足。让孩子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环境中,对陶冶孩子们的性情起到很好的作用;经常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有一定的作用;给孩子讲一些笑话、小幽默,使孩子轻松愉快。 我们要时刻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度;经常与孩子做朋友似的沟通。在教育幼儿时,必须尊重他们,说服他们,采用正面教育。例如:“请你们去喝水”“请大家坐端正”“你真棒,画得真不错,如果再多选些颜色就更漂亮了。”等等,要让他们自然滋生积极情绪,在情感上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尊重,在心理上把他们当作孩子来理解,这就是我们每天应该给予孩子的关注和呵护。 3.恰当满足幼儿的需求 幼儿有生理和社会心理的种种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就应当给予满足,这样可使幼儿情绪稳定和愉快。有时幼儿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时,教师必须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良好的性格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过程中,就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泥土。如果没有钢筋铁骨的支撑,再多的混泥土也建不起高楼大厦。因而,完全可以说,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的良好性格。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成功的人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面对,用最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因为性格是你真正的主人!如今的孩子,要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情绪控制和处理能力也很差,易泄气、易消沉;有的孩子社交技能更差,易孤僻、易冲动。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最佳的时期是幼儿期。据专家介绍: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情商教育的敏感时期。根据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将人格和情感的培养贯穿在蒙氏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之中,使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信。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使其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提高,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及活动情境,提高幼儿自我调节的能力。 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幼儿成才的关键。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塑造而成

的。“以自我为中心”既是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同时也是弱点。孩子幼儿期时的活动几乎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于是老师肩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适当采用一些蒙氏活动来进行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走线——让孩子们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平静自己的心情,放下烦躁和紧张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倾听——让幼儿倾听高雅而又舒缓的音乐,闭上眼睛聆听老师对音乐轻如细雨的解说,这也是幼儿在文化领域中的一种学习和提升;情绪的放松——让幼儿随着柔美而宁静的音乐做肢体上的舞动,时而小鸟飞、时而柳树摇,让幼儿去体验艺术教育的美;“听听猜猜的游戏”——有时猜各种声音、有时看老师的口型猜小朋友的名字、还有时听轻轻地声音指五官,既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又锻炼了幼儿排除干扰,集中精神的意志;通过这些活动的长期训练之后,不但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连幼儿的行为举止也将逐步得到规范。 有些老师会认为:“采用蒙氏教育的孩子太过于自由散漫,一点礼貌都没有。”殊不知:“纪律来自于自由,自由靠纪律保证”。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纪律并不等于安静和不乱动”。所以在蒙氏活动室里,老师要充分认识日常生活练习的重要性,并开动脑筋增加各种各样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练习活动,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启迪和发展幼儿与家长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共同趣味性地制作操作材料。这样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有兴趣、有目的的自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摘要: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幼儿生活中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 之外发生次数最多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是对幼儿的生活或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的活动。幼儿时期,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能获得大量的爱、关怀和 激励,那么很可能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教育个性养成 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 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它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还有自我意识等。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 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每个幼 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映。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在各类活动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而不是压制孩子 个性的形成。孩子个性中的许多特征会影响他未来的发展,其中包括与人打交道、和他人共处的能力,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愿意埋头苦干的精神,观察、集 中注意力和询问的能力,使自己有创造性、全面、果断和雄心勃勃的能力。孩子 的个性就是在最初的几年里定型的。幼儿时期,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能获得大量的爱、关怀和激励,那么很可能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怎样才能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我觉得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幼 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适 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它接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理需要得到体验,所 以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个性易被幼儿接受。 3~6岁的幼儿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这些孩子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 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等特点,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游戏能满足他们 这些特点,有趣的体育游戏可以给予幼儿无穷的快乐。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注意 力容易分散,往往在玩一件玩具或者玩一项游戏玩了不久就会失去兴趣,把它们 扔在一边就跑去玩别的东西。 在幼儿阶段,游戏在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有不可忽 略的作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儿童在游戏中自主地活动,也是在游戏中学 习成长,所以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加以影响易被幼 儿接受。 游戏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游戏活动中积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 自主性即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能力,幼儿通过游戏能促进自主性的 发展,表现为自理能力提高、目的行为增强。另外,强烈的好胜心理在孩子们的 玩耍与游戏中也是十分常见的,这说明孩子们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时他们也很 希望自己在游戏中能够取得成功、能够有所成就并得到赞扬。在游戏中,应该多 以鼓励为主,让孩子做一些不太难的事情,让其有所成就,增强自信心促进其交 往能力的发展。孩子缺乏独立性,直接会导致对他人的依赖,这样的幼儿比较缺 乏自信心,自信心的缺乏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开 展有趣味的游戏则有利于逐步地让幼儿产生独立活动的意识,从而培养幼儿的独 立性及克服依赖的情绪,特别是一些平时不愿动手的幼儿。这样,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在游戏活动中便悄然建立起来了 二、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品质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良好的性格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过程中,就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泥土。如果没有钢筋铁骨的支撑,再多的混泥土也建不起高楼大厦。因而,完全可以说,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的良好性格。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成功的人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面对,用最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因为性格是你真正的主人!如今的孩子,要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情绪控制和处理能力也很差,易泄气、易消沉;有的孩子社交技能更差,易孤僻、易冲动。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最佳的时期是幼儿期。据专家介绍: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情商教育的敏感时期。根据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将人格和情感的培养贯穿在蒙氏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之中,使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信。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使其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提高,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及活动情境,提高幼儿自我调节的能力。

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幼儿成才的关键。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塑造而成的。“以自我为中心”既是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同时也是弱点。孩子幼儿期时的活动几乎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于是老师肩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适当采用一些蒙氏活动来进行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走线——让孩子们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平静自己的心情,放下烦躁和紧张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倾听——让幼儿倾听高雅而又舒缓的音乐,闭上眼睛聆听老师对音乐轻如细雨的解说,这也是幼儿在文化领域中的一种学习和提升;情绪的放松——让幼儿随着柔美而宁静的音乐做肢体上的舞动,时而小鸟飞、时而柳树摇,让幼儿去体验艺术教育的美;“听听猜猜的游戏”——有时猜各种声音、有时看老师的口型猜小朋友的名字、还有时听轻轻地声音指五官,既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又锻炼了幼儿排除干扰,集中精神的意志;通过这些活动的长期训练之后,不但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连幼儿的行为举止也将逐步得到规范。 有些老师会认为:“采用蒙氏教育的孩子太过于自由散漫,一点礼貌都没有。”殊不知:“纪律来自于自由,自由靠纪律保证”。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纪律并不等于安静和不乱动”。所以在蒙氏活动室里,老师要充分认识日常生活练习的重要性,并开动脑筋增加各种各样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练习活动,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启迪和发展

幼儿健康性格该如何培养

幼儿健康性格该如何培养? 家庭育儿接受启蒙的地方,在这里幼嬉戏斗玩。孩子的健康性格,不但关系到儿童身体的准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性格健康发展呢?以下几点愿与各位父母共飨。 一、民主、和谐不可少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性格发展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准确地理解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不过,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不关心孩子。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有健康性格,才能去影响孩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但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里请家长无论如何也要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 二、尊重孩子是基石 孩子虽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愿望、兴趣和爱好。家长要慢慢学会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常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 万不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能因为孩子小,认为随意斥责或辱骂孩子无关紧要。更不要嘲弄、讽刺孩子。 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他们的心理压力、学习负担却重了,究其原因就是成人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要达到自己规定的目标,而且常用命令、指责的语气对待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儿童个性健康成长。对

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文章来源:聪明象空中幼儿园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可是有科学根据的。研究指出,人格特质从幼年到老年基本上一样,关键期出现在小学一年级。根据最新研究,零到六岁除了是脑部发展的关键外,更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充分把握幼儿时期,给予最正确的教育方式,将造就出孩子长大后是自信或是自卑、乐观或悲观、主动或被动、合群或孤独、富同情心或无情,都与这时期的发展有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影响我们的孩子是否知道如何和别人好好相处?如何和自己好好相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影响我们的孩子是否身、心、灵都能健康。 ?养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这将影响我们的孩子当遇到挫折时,是否能勇敢面对并正向处理。 ?非常喜悦的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这跟发掘自己的潜能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的性格与其日后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聪明象空中幼儿园认为,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最佳时期之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A、给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 幼儿模仿性强,家长平时的言行对孩子诚实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B、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 孩子做错事是很自然的,家长要态度温和地鼓励孩子与出事情的真相,承认错误,帮助孩子找出做错的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美国正大力推动人格教育。"我们不仅要教孩子如何读写,更要有勇气教他们分辨对错"。英国从2002 年开始,更把公民教育纳入课程,来促进孩子心灵、人格,以及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澳大利亚教育当局特别要求学校,把公民教育放在跟英语、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日本的教改报告书也指出,"能否培养出人品情操和创造力,是日本年轻一代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人格教育"。世界许多国家已警觉到:有好人格,才有好未来! C、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与愿望。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长要尽量满足,如一时无法满足,也要向孩子说明原因。相反,如一味拒绝或迁就,容易造成孩子说谎和背着家长干坏事。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涟城中心小学幼儿园苗平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通过环境暗示和积极鼓励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 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 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 和结果。因此,在生活教育中,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 方面下了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盥洗室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之一,有些幼儿洗手时很马虎。特别是到天冷的时候,因为怕水冷,把手冲湿了就算完事了。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一方面把放大的细菌图片贴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让幼儿知道小手上有许多的细菌,必须用肥皂才能把它洗干净;另一方面,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贴在水龙头上方,幼儿洗手时就能看到。有了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幼儿自觉的就会按照图片上的方法去认真洗手了。在擦毛巾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小手帕,并写上“别忘记亲亲我”的字眼,孩子看了都很喜欢,就会主动地擦手。这样通过环境的暗示作用远比老师的繁琐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

培养孩子的完美性格 教案

培养孩子的完美性格 2012年—2013年第一学期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陈兴珠时间:2012年10月12日地点:六(4)班 授课教师:张卫胜上课时间:2010.10.21 地点:家长授课室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细微之处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3、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二、教学建议: 教给家长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和完美性格的方法。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育过程: 一、引用名人名言导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可见良好的性格是多么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完美性格的培养。那么性格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形成的呢?有的心理学家把性格形成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时期,这个时期孩子还未形成稳固的态度,因此性格还未定型;第二阶段是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孩子对周围事物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已逐步形成,但性格未完全定型;第三阶段是学龄晚期,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形成,性格改变较困难。这就说明培养一个人的完美性格,最有利的时机莫过于幼儿时期,这个时期,形成完美性格比较容易。一百年前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主要在幼年时期形成,人的性格中,在幼年时期形成的性格是非常巩固的。”虽然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完美性格的最有利时期,但小学阶段也很重要,只要给予关注,利用各种条件悉心培养,照样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作为家长,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二、教学过程:

学前教育电大专科毕业论文-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在这方面,许多家长与我们老师的意见是一致的,但谈到具体的方法,却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 一、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孩子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的时候要把握两点:1、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2、讲时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比如:“对人有礼貌”孩子对礼貌还不是很明白。老师就告诉孩子见到大人就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打招呼时不要直接叫大人的名字,小孩叫大人的名字也是不礼貌;早上来幼儿园、晚上离开幼儿园要和老师、家长问好、再见,如果不问好、不再见也是不礼貌的。必要时,老师还要将礼貌的用语做示范。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同时,老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得到相互配合,家园共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只重视幼儿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有的家长常常剥夺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有时看到幼儿在园里倒垃圾、捡废纸就感到心疼赶紧去帮忙。这样日后难以形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幼儿园,老师也往往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日活动中往往抓不住最佳的教育时机。幼儿期是一生的启蒙阶段,仅仅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智

幼儿性格及其培养

第三节幼儿性格及其培养 教学目标:识记性格的概念, 了解幼儿性格的发展特点; 了解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理解并掌握幼儿性格的培养、 教学重点:幼儿性格的概念及其幼儿性格的培养 教学难点: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因素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案例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勤奋,学习、工作很认真努力;有的人懒惰,学习、工作拖延马虎、不负责;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对人热情,乐于助人,有的人对人冷淡,自私自利等等,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是人的性格差异。 什么是性格?在英语中性格一词(Character)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特点、特色、记号、标记。在现实生活中,既被用于标志事物的特性,也被用于标志人物的特性。 讲授新课: 一、性格的概述 (一)什么是性格 1、定义: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特征。性格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态度是各式各样的。例如,有的人待人热情,善于关心别人;有的人冷漠;有的人私心很重,只顾自己;有的人勤劳;有的人懒惰。这种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方面的差异,是人性格的一个主要方面。

(2)惯常的行为方式 惯常的行为方式区别于一时的、偶然的。例如,某人勇敢、坚强,只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表现出胆怯的行为,不能据此就说他有怯懦的性格特征。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 2、分类: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外倾型:重视外部世界,爱交际,活跃,开朗; 内倾型:重视内心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 3、幼儿性格不是先天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具有社会性。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现实态度体系的个性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对现实的态度是多种多样的,它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 积极的特征表现为:爱祖国,关心社会,热爱集体,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乐于助人,待人诚恳,正直等。消极的特征表现为:不关心社会与集体,甚至没有社会公德,为人冷漠、自私、虚伪等。 (2).表现为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积极的特征表现为:认真细心,勤劳节俭,富于首创精神。消极的特征表现为:马虎粗心,拈轻怕重,奢侈浪费,因循守旧等。 (3).表现为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积极特征表现为:严于律己,谦虚谨慎,自强自尊,勇于自我批评。消极特征表现为:放任自己,骄傲自大,自负或自卑,自以为是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如独立性或冲动性,目的性或盲目性,纪律性或散漫性;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如自制或任性,善于约束自己或盲动;对自己作出决定并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如有恒心与毅力、坚忍不拔或见异思迁、半途而废;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身体健康 1.1日常活动 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要注意一些游乐设施的摆放和使用规范,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会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每样新奇的东西都会想去碰触和抚摸,却不知道这样做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小朋友不会正确的使用幼儿园的游乐设施,比如滑滑梯,有的小朋友会反着身子从上边滑下,这样就容易造成摔伤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应该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导小朋友们学习日常娱乐措施的使用规范,重点表明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耐心指导和教育,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要采用过于严厉的教育措施,要循循善诱的耐心教导。中国的幼生体质比其他国家的孩子要差,平时应该多锻炼身体,日常一天至少要一个小时的室外活动,可以在幼儿园的室外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儿童健身操,这样不仅可以让小朋友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有个良性的互动,让学生更加喜欢教师,便于日常教学。 1.2食品安全 在幼儿的饭食中,菜单应该本着科学,安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安排饭食,每个步骤应该经过严格的筛选,有些学生因为本身体质的问题,对某一样食物过敏,应该特别标明出来,教师要牢记规范。同时不要养成幼儿挑食厌食的坏习惯,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告诫他们每一粒饭菜都是经过大人们劳动获得的,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培养起

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品质。食堂的卫生也要请专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清理食堂的大卫生,要挑选优秀的厨师,平时的碗筷使用要规范,最好不要使用带有锐利断的食用工具,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碗筷,最好设立一个小型的洗碗池,让孩子们自己锻炼洗碗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 1.3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养成幼儿定时、定点用餐,用餐注意个人卫生,引导幼儿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良好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洗手,提醒幼儿注意五官的健康例如不要用手挖鼻孔等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 2.1心理辅导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们的行为变化,有些学生和平常对比有明显的变化时,不要疏忽,要及时的和学生沟通,文明情况,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例如甲同学平时是个活泼向上的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起来,这就有问题,教师不应该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应该注意和学生们及时沟通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儿童的变化,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学生。幼儿园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培养课程,教导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的心理辅导,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2.2良好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