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子 病 理 学

合集下载

分子植物病理学

分子植物病理学

分子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是21世纪一门崭新的学科,它将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综合的生物学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以发现植物的病原体、植物对病原体的抗病机制以及宿主对植物病原体的免疫防御机制。

分子植物病理学以解析植物病原体作为起点开展研究,并且利用定量分子和生物技术来分析植物病原体以及受植物病原体影响的宿主植物的分子机制的变化。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发现新的植物病原体、研究植物病原体的分子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植物病原体的毒力机制及其影响的植物的变化、植物宿主的免疫机制、植物病原体的检测和植物抗病性的改良等。

植物病原体的发现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是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精髓所在,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受损植物样品收集、植物病原体的病原菌种鉴定、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以及分子病毒诊断等。

为了发现新的植物病原体,可以采用新型分子技术,如比较分子生物学技术、单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免疫学技术和分子信号转导研究等。

通过对宿主植物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可以发现新的植物病原体。

研究病原体的毒力机制和受影响的植物的变化,是分子植物病理学重要的研究研究内容。

病原体的毒力机制主要在于分子水平上的非特异性的致病和特异性的毒力因子,以及噬菌体等病毒性因子,这些因子可以通过拟南芥等实验模式植物,以及其他受病原体影响的植物来研究。

此外,还可以利用分子技术研究宿主植物抗病机制,具体可以采用基因组学技术、转录组学技术、抗原组学技术等来研究植物的基因组水平和蛋白水平,从而得出植物在植物病害方面的适应性改变。

分子植物病理学也涉及植物病原体的检测和植物抗病性改良,通常采用分子诊断技术来检测植物病原体,具体手段可以采用PCR检测,以及其他分子检测技术。

此外,为了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可以通过分子育种、转基因或突变培育等一系列技术,来获得抗性品系,从而改善植物的抗病性,达到植物的病毒防护的目的。

综上所述,分子植物病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结合了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综合的生物学研究方法,以发现新的植物病原体、探索植物病原体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探讨植物病原体的毒力机制及其对植物影响的变化、研究宿主植物的免疫机制、植物病原体的检测和植物抗病性的改良等,从而促进植物的病毒防护和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

病理学

病理学
10.阿少夫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肉芽肿性病变,亦称风湿小体,是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阿少夫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共同构成。‘该小体体积甚小,多位于心肌间质、心内膜下或皮下结缔组织的小血管周围。
11.环形红斑:是皮肤局灶性微隆起的淡红色环状红晕,红晕中央肤色正常。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渗出性炎。它是风湿活动的特征病变和表现之一,具有诊断意义。
2.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与其起源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所存在的差异。即异型性包括细胞异型和结构异型两方面。
3.癌基因:是指含有导致细胞发生肿瘤转化信息的基因。
4.转移:是指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肿瘤的过程。
7.假小叶:是指小叶内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将原有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组织学特点是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通常结节肉眼观大小在0.1~0.5cm之间、形态较一致而弥漫,是门脉性硬化的特点。
1.淋巴瘤:是指原发性淋巴组织的一组恶性肿瘤,通常是指初始阶段以局限性肿瘤性结节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细胞性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瘤细胞所处分化阶段、免疫表型、遗传特征和临床表现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性和T细胞性或NK细胞性两组。
11.炎性息肉:是指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肉样肿块。
12.炎性假瘤:是组织的炎性增生所形成的一个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发生在肺和眼眶。
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4.动脉瘤:是指动脉管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张,膨胀变薄。

病理学学习目的要求

病理学学习目的要求

绪论一.病理学学习目的要求病理学主要叙述各项疾病是组织器官形态的一门科学,要想牢固地掌握它和深入地理解它,必须在课后,亲自进行标本的观察与分析,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到手,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为达到此目的,特提出以下几项具体要求。

1.对学习工作应该严肃认真,积极地按时完成。

2.实习前要认真地复习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及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应预习每次实习内容。

3.实习时应仔细地全面地观察标本,认真地分析其发生机理,以便真正地掌握它和理解它。

4.每次实习作业,在实习完毕时交给带课的教师。

5.要求同学爱护实习室内一切公共财务,特别是显微镜,大体标本与镜下切片标本。

如有损坏,按教研室规定赔偿经济损失。

二.病理学实习方法与注意事项病理学实习内容,包括大体标本,镜下切片标本,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检查示教与课堂讨论能几个方面。

现将各项实习内容的观察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分别叙述如下。

(一)大体标本的观察是病理形态学观察的第一步。

通过对大体标本的观察,验证理论讲述的内容,并找出典型的病变区域,以便正确地从病变处取材,制作切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从形态上完整地掌握病理变化。

1.观察方法与步骤首先观察属于何种器官?如何切法?显示出器官的哪一部位?然后观察边面与切面的每个细微变化,有时需借用放大镜来观察。

最后根据观察所见,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大体标本的病理诊断。

2 .观察内容首先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重量,形状,颜色和硬度,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包膜情况以及切面有无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

3 .理论联系实际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标本的观察密切地结合起来。

标本所见只是病变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而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和推理的方法去加以分析和理解,既要看到它的现有变化及其成因,也要联想到它的过去变化及未来的发展及影响。

(二)镜下切片标本的观察观察病理组织切片时,应具有正常组织学知识,这样才能分清哪些是病理变化?哪些是正常组织结构?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实习前,应该将要实习的一些器官、组织的正常组织学进行复习。

scl-90各维度得分解释

scl-90各维度得分解释

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1.躯体化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躯体化”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躯体化”指标上得分正常。

2.强迫症状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强迫症状”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强迫症状”指标上得分正常。

3.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人际关系敏感”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人际关系敏感”指标上得分正常。

4.抑郁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抑郁”指标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抑郁”指标上得分正常。

5.焦虑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焦虑”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焦虑”指标上得分正常。

6.敌对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敌对”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敌对”指标上得分正常。

7.恐怖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恐怖”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恐怖”指标上得分正常。

8.偏执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您在“偏执”指标上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请您注意审查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建议您及时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因子分小于2。

则报告:您在“偏执”指标上得分正常。

动物病理学——精选推荐

动物病理学——精选推荐

动物病理学课件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学包括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解剖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一、动物病理学的性质动物病理学(Animal Pathology)是一门通过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其目的是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动物病理学的内容总论:论述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的表现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各论:论述各器官系统的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总论是各论的基础,各论是总论的具体应用三、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专业基础课、桥梁学科、应用课程四、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尸体剖检简称尸检,即对动物尸体或对发病动物扑杀进行病理剖检。

观察组织、器官和细胞的病变,明确病因。

动物实验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用实验动物复制动物疾病的模型,根据研究需要对其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和观察研究。

临床病理学研究是对自然发病动物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

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渗出物等做实验室化验分析。

活体组织检查运用切除、穿刺、钳取、搔刮等手术方法从发病动物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选定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观察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或某种病因作用下组织细胞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

五、动物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大体观察主要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衡器等对尸体、器官和组织中病变的大小、形状、重量、色泽、质度、表面及切面形态进行观察和检测。

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经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一、病例思考(水电)患者女性,16岁,因心慌、气短1年,咳嗽、咯血、腹胀和尿少2周入院。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

实验室检查:血K+4.6mmol/L,Na+144mmol/L,Cl-90mmol/L,HCO-329mmol/L。

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氢氯噻嗪25mg/次,3次/日)、抗感染治疗,并进低盐食物。

治疗7天后,腹胀、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心衰明显改善。

治疗18天后,心衰基本控制,但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唾、全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及尿少等,并有脱水现象;血K+2.9mmol/L,Na+112mmol/L,Cl-50.9mmol/L,HCO-335.7mmol/L。

立即给予静脉补充含氯化钾的葡萄糖盐水。

5天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肌张力恢复,尿量亦逐渐正常;血K+4.4mmol/L,Na+135mmol/L,Cl-91mmol/L,HCO-330mmol/L。

讨论题:1、引起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有哪些?2、哪些症状与低血钾有关?说明其理由。

为什麽需补钾5天后病情才好转?3、患者是否合并酸碱平衡紊乱?是何原因引起?为何种类型?二、病例思考(酸碱)限于篇幅,不再另加病例。

病例一、二、和三分别见A型选择题30、31和32。

请分别分析这些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

病例一、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8.9kPa(67mmHg),[HCO-3]40mmol/L,[Na+]140mmol/L,[Cl-]90mmol/L.病例二: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5.9kPa(44mmHg), [HCO3-]26mmol/L, [Na+]142mmol/L, [Cl-]96mmol/L。

栓子名词解释病理学

栓子名词解释病理学

栓子名词解释病理学
栓子是指血管内的凝血物,通常由于血液凝固的过程中形成。

在病理学中,栓子通常是指血栓,即在血管内形成的凝结物。

血栓
可以分为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

白色血栓主要由于纤维蛋白和血小
板聚集形成,常见于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红色血栓
则主要由于红细胞和少量纤维蛋白聚集形成,常见于静脉,是静脉
血栓形成的主要类型。

在病理生理学中,栓子的形成可能导致血管的阻塞,从而影响
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栓子的形成也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心脏病、中风、深静脉血栓等。

因此,病理学研究中对栓子的形
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栓子在病理学中是指血管内的凝血物,对于了解血栓形
成的机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方法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

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方法1、病句成因⑴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⑵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⑶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⑷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⑸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⑹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分子生物学 疾病与人类健康

分子生物学 疾病与人类健康

Gag: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逆转录酶及整合酶基因; Pol: 逆转录酶及整合酶基因; env基因, env基因,病毒外膜糖蛋白基因 基因
HIV—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诱发人类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RNA病毒 反转录病毒 病毒-反转录病毒 病毒
在病毒颗粒带进来的反转录酶作用下, 该RNA在病毒颗粒带进来的反转录酶作用下,复 在病毒颗粒带进来的反转录酶作用下 制为DNA 制为 作用下将RNA降解掉 在RNase作用下将 作用下将 降解掉 以此DNA为模板,利用 为模板,利用DNA聚合酶指导合成第二 聚合酶指导合成第二 以此 为模板 聚合酶 条DNA链。 链 双链DNA整和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整和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双链 整和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被整合的反转录病毒DNA分子称为原病毒。 分子称为原病毒。 被整合的反转录病毒 分子称为原病毒
疾病与人类健康
现代科学认为, 现代科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在本 质上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因此, 质上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疾病都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疾病都是“基 因病” 因病”!
经典单基因病: 经典单基因病: 某个单个基因位点上产生了缺陷等位基 因。 多基因病: 多基因病: 多个基因及调控这些基因表达的环境因 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获得性基因病: 获得性基因病: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是病原 微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相互作用的结果, 微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相互作用的结果, 都涉及基因结构与表达模式的改变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科学。

2.活体组织检查: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

3.病理变化:患病时,机体局部或整体在结构、机能和代谢方面出现异常的变化,总称为机体的异常。

病理学家将所观察到的结构方面异常称为病理变化或病理损害。

4.脱落细胞学检查:又称为临床细胞学检查,主要是从有腔器官和管道获取脱落细胞进行检查。

最常检查的器官如胸腔或腹腔积液、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尿道、气管及食道的刮取物或冲洗液等。

一些内脏器官和体表肿物还可采用细针穿刺,将细针吸取物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

其优点是把对人体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5.大体检查:也称肉眼观察,主要用肉眼,必要时也可借助放大镜,对病变的器官和组织进行解剖学的大体观察,注意大小、颜色、形状、硬度、质地等变化,大小有时可用尺寸或重量单位来表示。

此为简单而易行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有经验的病理学家和临床医生凭此可作出初步的诊断。

6.萎缩:已经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引起其实质部分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7.再生:是指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受损伤破坏后,由局部邻近的并有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发生增生,填补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8.机化:较大的凝血块、血栓、炎性渗出物的纤维团块、组织坏死灶以及异物等,当其坏死不能完全被吸收时,则渐由周围组织新生的肉芽组织逐渐长入其中,最后使这些无活性的物质被有生命的结缔组织所代替,此过程称为机化。

9.增生:组织或器官内细胞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细胞数量增多,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10.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其所处环境的某些因素影响,而转化成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成熟的组织,称为化生。

11.凝固性坏死:常因局部缺血引起。

表现为:坏死区肉眼的正常组织结构模糊或消失,呈灰白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的凝固体。

分子生物学诺贝尔奖获得者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诺贝尔奖获得者ppt课件
1928年入巴黎大学生物系,1931年获科学学士学位,1941年 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任巴黎大学动物学助理教授,从事 过原生动物的研究工作。193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到美 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曾在摩尔根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曾获得铜星勋章。胜利后,入巴斯德研究所工作。 1953年任该所细胞生物化学部主任,1967年受聘为法兰西学院教 授(兼),1971年任该所所长。
.
医学奖
发现引起疯牛病的朊病毒: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普鲁西内尔因发 现引起疯牛病的朊病毒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疯牛病与朊病毒:英国自1985年发现疯牛病到1996年 ,已确诊有16142头牛患病,数以万计的牛被扑杀、焚烧、 处理,使英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欧洲其它国家如 丹麦、法国、爱尔兰共和国等也有疯牛病发生。特别是英 国连续出现12个青年患新型克雅氏病(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nvCJD),人们怀疑该病是食 用患疯牛病的牛肉引起的,在欧洲引起了极大的恐慌,疯 牛病已成为欧洲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
.
化学奖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测定:英国科学家肯爵和佩鲁兹由于测定 了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高级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 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 血红素占4%。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 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 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 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 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 形态。
.
James Dewey Watson
James Dewey Watson: 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生于美国 芝加哥,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获得一九六二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谓DNA之父。美国生物学家。美国科学 院院士。

分-子-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关键措施 1.优化操作流程 2.优选放大系统
〔2〕 体外酶促核酸扩增技术演进
凝胶电泳 ELISA样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 FRET方法 〔荧光共振能量交换〕
Real-time PCR Assay
TaqMan Adjacent Probes Scorpion Molecular beacon
一管操作 定量功能
二.分子病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分子病理学是在蛋白质和核酸水平,应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过程的 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分子病理学是在研究生命现象的分子基 础上,探索疾病状态及其愈复过程中出现的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现象
第二节 分子病理学的 研究内容
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转归 功能变化
〔3〕 Sequencing
Manual Automatic
〔4〕 Immunohistochemistry
高温修复 修复液 酸碱度
附II. 国外病理实验室
安德森癌症 研究中心
主要组织学实验室
冰冻切片实验室
乳腺癌标本巨检
病理和血液病理科
专项检查实验室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学 FISH 〔HER-2,
第三节 目前的研究现状
病因学研究 多基因疾病
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分子问题 病理诊断中的分子问题
附:分子病理诊断 技术简介
A. 分子诊断方法
DNA和RNA:PCR、Real-time PCR、 RT-PCR、ISH、DNA测序、 DNA微阵列
蛋白质: 蛋白组学、组织阵列、 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检查
分子病理学


第一节 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 的概念和性质
一、病理学的概念和性质
①研究疾病的原因〔病因学〕

(完整版)《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完整版)《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1.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

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2.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

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

13. 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4. TDM治疗药物: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生物遗传学口诀

生物遗传学口诀

生物遗传学口诀在生物学中,遗传学是一个充满奥秘和规律的领域。

对于学习遗传学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实用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遗传概念和规律。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遗传学口诀的世界。

一、遗传物质基础相关口诀“DNA 双螺旋,碱基互补配。

A 对 T,G 对 C,稳定结构要靠此。

”这句口诀形象地描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碱基之间遵循严格的互补配对规律,这是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的基础。

“转录用一条,U 替 T 来跑。

核糖核苷酸,合成 RNA 好。

”在转录过程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此时,碱基中的胸腺嘧啶(T)被尿嘧啶(U)所替代。

“翻译三字母,密码定氨基酸。

起始有甲硫,终止是 UAG、UAA 和UGA。

”遗传密码由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

同时,也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控制着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和终止。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口诀“孟德尔定律妙,基因分离要记牢。

杂合子自交后,显隐性状比例高。

”这说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子在自交时,后代会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比例为 3:1。

“自由组合真奇妙,两对相对性状瞧。

双杂合子自交后,9331 比例到。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

“显隐判断不难找,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亲代子代仔细瞧。

”通过观察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

如果亲代没有某种性状,子代出现了,那么该性状为隐性;反之,如果亲代有某种性状,子代中没有出现,那么该性状为显性。

三、伴性遗传相关口诀“伴 X 隐,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在伴 X 隐性遗传中,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会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

“伴 X 显,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对于伴 X 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

分子生物学整理名词解释1.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指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方式在体外选择性地将DNA某个特定区域扩增出来的技术。

2.c-DNA文库:把一个细胞中某以时刻所有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它们的互补DNA(cDNA)。

然后所有的cDNA克隆至大量载体上导入大量细菌,而得到的一个cDNA集合体,就称为cDNA文库。

3.基因文库:用DNA重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总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连接在某些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再将它们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的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当这些克隆多到可以包括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时,这一批克隆的总体就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文库。

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指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在两种(或以上)不同核苷酸且出现频率大于1%的现象,并起始特定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5.RACE技术:快速分离基因的方法,在已知cDNA序列的基础上克隆出5‘端或3'端缺失序列的技术。

6.DNA印记法Southern blotting:Southern印迹杂交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

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7.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ting):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DNA印迹技术由Southern于1975年创建,称为Southern印迹技术,RNA印迹技术正好与DNA相对应,故被称为Northern印迹杂交,与此原理相似的蛋白质印迹技术则被称为Western blot。

8.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2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免疫应答,称为适应。

适应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3.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1)恶病质: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如糖尿病、结核病及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引起全身肌肉萎缩,称为恶病质(2)脑萎缩: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脑组织缺乏足够血液供应引起脑萎缩。

4.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5.化生:一中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通常只出现自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

6.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

7.变性(细胞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1)细胞水肿(2)脂肪变性: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

(3)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称为玻璃样变或透明变。

8.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9.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元整齐、无感染、经黏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10.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11.减压病: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气压环境,产生气体栓塞。

12.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13.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沿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1.变性:细胞可逆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即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或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1.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变现为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蛋白质变性。

2.凋亡:活体内单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形式,由于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学和生化特征上有别于坏死。

3.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是因为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可伴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

4.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导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和功能活跃。

5.萎缩:已经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

器官的体积缩小。

组织、器官的萎缩可伴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

6.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7.再生:组织或细胞损伤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修复过程,如果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称为完全再生。

若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以后形成瘢痕,故也成为瘢痕修复。

8.充血:器官或者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增多。

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是一个主动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加。

9.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腔逸出。

10.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1.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2.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一般由于动脉阻塞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静脉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止缺氧,也可引起梗死。

13.炎症: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造成器官、组织、细胞的损伤时,机体局部或全身会发生一序列复杂反应,以局限或消灭损伤因子,消除和吸收坏死组织或细胞,并修复损伤,机体这种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称为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实验室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
专项实验室
流式细胞学 分子诊断
接收和传递
诊断
记录, 归档和切片归还
Modern Pathologist
第四节 展望
首先,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多基因 疾病,人们过去无法对其深人研究,现在发现其中 许多疾病的发生本质上是由相关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异常所致 其次,致病基因和相关基因被大量发现,并将逐步 阐明其在疾病发病学中的意义 第三,肿瘤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发明的新技 术和新方法将在病理学中广泛应用,并导致出现更 加迅猛的知识增长趋势
第三节
目前的研究现状
病因学研究 多基因疾病 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分子问题 病理诊断中的分子问题
附:分子病理诊断 技术简介
A. 分子诊断方法
DNA和RNA:PCR、Real-time PCR、 RT-PCR、ISH、DNA测序、 DNA微阵列
蛋白质: 蛋白组学、组织阵列、 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检查
(2) 体外酶促核酸扩增技术演进 凝胶电泳 ELISA样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 FRET方法 (荧光共振能量交换)
Real-time PCR Assay
TaqMan Adjacent Probes Scorpion Molecular beacon
一管操作 定量功能
(3) Sequencing
分子病理学

第一节

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 的概念和性质
一、病理学的概念和性质 ①研究疾病的原因(病因学) ②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 ③描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见 的形态学变化 ④揭示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功能异 常
器官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病理学 微生物学和病毒学 化学病理学或临床生物化学 免疫学
B. 分子诊断应用于疾病的全过程
疾病阶段 危险度预测 检查目的 高危家族及一般人群中 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携 带者 症前诊断 预后、预测因素、协助 诊断及治疗 观察个体中治疗的反应并及 时调整
早期疾病诊断 疾病分期分级
疾病随诊及监督治疗
C.近年来的重大技术进步

(1)原位杂交:在保证高特异性的基础上提 高敏感性 关键措施 1.优化操作流程 2.优选放大系统
二.分子病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分子病理学是在蛋白质和核酸水平,应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 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分子病理学是在研究生命现象的分子基 础上,探索疾病状态及其愈复过程中出现的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现象
第二节 分子病理学的 研究内容
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转归 功能变化
Manual Automatic
(4) Immunohistochemistry
高温修复 修复液 酸碱度
附II. 国外病理实验室

美国安德森癌 症研究中心
主要组织学实验室
冰冻切片实验室
乳腺癌标本巨检
病理和血液病理科
专项检查实验室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学 FISH (HER-2, UroVysion) 图象分析 细胞遗传学 (FISH) 分子病理诊断 流式细胞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