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合集下载

《普通园艺学》教学大纲

《普通园艺学》教学大纲

普通园艺学》教学大纲学时:108学时学分:6 学分理论学时:72 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18 学时适用专业:园艺等专业大纲执笔人:李玲大纲审定人:高东升、说明部分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本课程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调控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技术措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以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的概念、基本理论及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课程讲授中及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术。

3.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种子学、遗传学等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是以上各课程的后续课程。

二、大纲内容第一部分果树篇(36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果树学的范畴、果树学的概念、果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果树生产的意义一、生活必需二、高产高效三、保障加工四、食疗保健五、绿化美化六、果树文化第三节果树业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一、世界果树业的形成二、我国果树业的兴起与发展三、我国果树业对世界的贡献四、我国果树业发展现状第四节果树的种类与分布一、果树植物的分类二、果树植物的分布基本要求: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历史、现状与发展、特色;果树的特点、栽培学分类和分布;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难点:果树学的定义、果树生产的意义及果树业发展的现状思考题:果树的特点;简述我国果树业发展的现状及对世界的贡献第二章果树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果树根系一、果树根系发生、生长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二、果树根系的分布三、调节根系的基本措施第二节果树枝芽特性一、果树的芽二、果树的枝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一、果树花芽分化的概念、果树花芽分化的类型三、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四、果树花芽分化的机理与学说五、果树花芽分化的必须条件六、果树花芽分化的特点第四节开花坐果特性一、花(序)的类型二、花的构造三、花的败育四、开花五、授粉受精六、落花落果的动态及原因七、提高坐果率的措施第五节果实生长与发育一、果实发育曲线二、果实生长过程三、果实品质的构成基本要求:花芽形成的条件;调控技术;引起花败育的原因;授粉树的条件;人工授粉的方法;疏花疏果的意义及方法;生理落果期及原因;影响果个增大因素;提高品质的措施重点难点:花芽分化机理及促花措施;提高果实品质的机理与措施思考题:简述根系最适分布层;果树根系的作用;根系的类型和功能;影响根系发生和生长的因素;授粉树;异花授粉;自花结实;异花结实;花芽形成的条件是什么;调控技术;各种果树的管理重点;引起花败育的原因;授粉树应具备哪些条件;简述人工授粉的方法;疏花疏果的意义及方法;生理落果期及原因;影响果个增大因素;提高品质的措施第三章果树育苗第一节果树种苗繁育概念一、意义二、我国种苗繁育的发展历程三、存在问题第二节苗圃地的规划、苗圃地的选择二、苗圃地的区划第三节实生苗的培育一、实生苗的定义及特点二、实生苗的利用三、实生繁殖技术第四节嫁接苗的培育一、嫁接苗的特点和利用二、嫁接繁育的生物学原理三、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影响四、砧木的选择五、接穗的采集和保存六、嫁接准备七、嫁接方法八、嫁接后的管理第五节自根苗的培育一、自根苗的特点二、影响扦插与压条成活的因素三、自根繁殖技术第六节组织培养和无病毒苗的培育一、组织培养繁殖二、无病毒苗的培育第七节苗木出圃一、出圃前的准备二、起苗三、苗木分级四、苗木检疫和消毒五、苗木包装运输六、苗木假植基本要求:掌握实生苗、嫁接苗、自根苗、组培苗及无毒苗的繁殖原理及方法重点难点:实生繁殖技术;嫁接成活的原理;自根繁殖技术;无病毒苗的培育思考题:简述嫁接苗培育程序;扦插苗的培育;无病毒苗的培育;优质苗的标准第四章果树建园第一节园地的选择和改良一、园地类型及特点三、土壤改良第二节园地规划与设计一、园地基本情况调查二、果园的土地规划第三节树种、品种选择与配置一、树种、品种的选择二、授粉品种的选择和配置第四节栽植技术一、栽植密度二、栽植方式三、栽植时期四、栽植技术第五节栽后管理一、栽后覆膜二、及时定干三、涂油保护四、捆绑支架五、防金龟子、浮尘子六、加强肥水管理基本要求:掌握果树建园园地选择、品种配置、果树栽植的原理与技术重点难点:掌握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技术思考题:现代化果园常用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简述挖穴和施肥回填技术要点;的意义简述起垄栽培和操作第五章果树土肥水管理第一节果园土壤管理、优质丰产果园土壤的特征二、土壤管理的目的三、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原则四、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具体措施第二节果树营养与施肥一、果树需要的营养元素及作用三、施肥原则四、施肥时期五、施肥量六、施肥方法第三节果园水分管理一、水分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二、需水的关键时期三、果园灌水时间和灌溉量的确定四、节水栽培五、果园灌溉方式基本要求:掌握果树根系发生及生长与果树优质丰产、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的关系;果园土肥水管理的原理及方法重点难点:土壤管理方法思考题:如何培养健壮的根系;优质丰产果园的土壤特征有哪些;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原则是什么;适度深翻、熟化土壤(作用、时期、深度、注意事项);简述地膜覆盖技术(作用、时期、注意事项);穴贮肥水技术(作用、时期、操作、注意事项);简述果园覆草技术(作用、时期、厚度、注意事项);果树施肥原则;果树土壤追肥时期;根外施肥与土壤施肥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简述果树几次重要的灌水期第六章果树整形修剪第一节概述一、定义二、目的三、整形修剪的作用四、整形修剪的原则第二节树体结构及常用树形一、果树群体结构二、果树个体结构三、主要树形介绍第三节修剪方法及作用一、长放二、短截三、回缩四、疏剪五、拉枝六、刻芽七、抹芽、除萌八、摘心九、扭梢十、拿枝十一、环剥第四节修剪技术运用一、不同年龄时期的修剪二、调节生长强弱三、调节枝条角度四、调节枝条疏密五、调节花芽量六、保花保果七、枝组的培养与修剪八、老树更新基本要求:掌握果树枝芽特性;修剪原理与技术重点难点:掌握果树枝芽特性、影响因素;基本树形、修剪方法思考题:简述刻芽、抹芽、摘心、环剥(割)、开张角度技术的意义及操作;如何通过调控枝类调节树势;短截修剪的类型及操作。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5)微型与巨型的种类和品种;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2、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 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大学园林专业花卉学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园林专业花卉学复习资料整理

花卉学复习资料整理花卉学名词解释5*2=10花卉:除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温室观花、观叶植物等。

花卉种质资源: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花卉资源的总称。

初生起源中心(原始起源中心):指遗传类型多样、分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性状并出现原始栽培种,近缘野生种的地区。

次生起源中心:指一部分物种被引入新的地理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杂交后产生新的类型或品种,形成栽培种和品种的次生起源中心。

一、二年生花卉:指种子发芽后,在当年便开花结实或者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到翌年春夏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而枯死的花卉。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的根或茎发生变态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等的多年生花卉。

春化作用:许多越冬性花卉和多年生木本花卉必需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的现象。

光周期现象: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它控制着某些的植物的花芽分化和发育开放过程,并影响植物的其他生长发育现象。

长日照花卉:要求14-小1时6日照,12小时以上开花,为春季开花的植物。

如金盏菊、天竺葵、唐菖蒲等。

短日照花卉:要求8-1小2时日照,12小时以下开花,为秋天开花的植物。

如一品红、秋菊等。

有性繁殖:利用植物种子进行繁殖的方法称为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营养体(根、茎、叶、芽)的一部分进行繁殖而获得新植株,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法。

分株:将植物带根的株丛分割成多株的繁殖方法。

扦插:切取植物根、茎、叶的一部分,插于基质中,促使生根,长成新植株。

压条:将枝条埋入土中或包裹在生根基质中,生根后切离母株形成独立植株。

嫁接:把植物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立个体。

模纹花坛:以精细的图案为表现主题的花坛。

立体花坛:即标题式花坛,通过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多为立体化的模纹花坛。

花境:以树丛、林带、绿篱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大量花卉成丛植的自然式的花卉布置。

花卉多样性与分类

花卉多样性与分类
第二章花卉的多样性与分类
第一节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 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即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包括3个层次:
• 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遗传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各种 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既包含了同一种的不同 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 差异。
例如:
&
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
三色堇Viola tricolor
桂竹香Cheiranthus cheiri
羽衣甘兰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圆叶)
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雏菊Bellis perennis
风铃草Campanula medium L.
• 如 蕨类植物、天南星科、竹芋科、 凤梨科、秋海棠科、百合科等。
•&
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
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 Presl.
巢蕨Neottopteris nidus J.Sm.
鹿角蕨Platycerium sp.
彩叶凤梨
等。 &
蜀葵Althaea rosea
五、其他分类依
• 观赏部位分类: • 观花类 • 观叶类 • 观果类 • 观茎类
• 观芽类&
五、其他分类依
• 依花卉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分: • (一)按温度因子要求分 • (二)按光照因子要求分 • (三)按水分因子要求分 • (四)按土壤因子要求分 •&
复习思考题
例如

花卉学考点全览

花卉学考点全览

花卉学考点全览花卉学考点全览绪论1、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一)物种多样性丰富中国是一个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古老孑遗植物多。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中国有243个特有属,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有7500多种,中国是很多观赏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1.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多季开花的植物主要表现在一年四季或三季能开花不断。

这是培育周年开花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及难得的育种材料。

2.早花种类及品种多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这是一类培育低能耗花卉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与育种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很多植物的科或属缺少黄色的种,因此这些黄色的种和品种被世界视为极为珍贵植物资源,而中国有着很多重要黄色基因资源。

如中国的金花茶及其相关的20余个黄色的山茶花种类,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由于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达到数千年,花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

2、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十大名花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卉学的定义、花卉的作用等)花卉学是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花卉的作用:1.花卉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园林绿化中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

它可以用作盆栽和地植。

盆栽装饰厅堂,布置会场、点缀房间。

地栽布置花坛,花境、花带等。

丛植或孤植来强调出入口和广场的构图中心,点缀建筑物、道路两旁、拐角和林缘,在烘托气氛、丰富景观方面有它独特的效果。

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二篇 第七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第二篇 第七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中国气候概况
中国气候类型及植物区划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


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
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
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
西北温带荒漠区域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 高寒荒漠区域
2. 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1) 物种丰富 2) 分布集中 3) 丰富多彩 4) 特点突出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观赏植物 种及品种的拥有量上堪称世界之最。
中文名:丝穗金粟兰 学名:Chloranthus fortunei (A.Gray)Solms-Laub. 英文名:Silkspike Chloranthus 科名: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 1. 2. 3. 4. 评价工作的原则 反映特定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 适应多学科研究需要 符合 IPGRI 标准 数量化、编码化、简便化、规范化
(三)种质资源的评价 1.任务和要求 2.内容和项目 3.方法和标准 4.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种质资源的考查
1、野生种质资源的考查 2、栽培种质资源的考查 3、考察方法 4、考察内容
4.意义及作用 1)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2)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 3)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1.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遗传类型极为多样而且分布比较集 中,具有地区特有性状,并且出现原始 栽培种及近缘野生种的地区,往往是某 一种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2.观赏植物原产地 1) 大陆东岸气候型 2) 大陆西岸气候型 3) 地中海气候型 4) 热带气候型 5) 热带高原气候型 6) 沙漠气候型 7) 寒带气候型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1、2008-2009年开展新疆、青海、甘肃、 宁夏、西藏调查工作,其中新疆共调查 观赏植物资源包括58科172属273种;青 海共调查54科128属205种;甘肃共调查 103科300属508种;宁夏补充及复查了11 科57属200种植物;
2、对吉林省的观赏植物资源共调查了60 科185属322种23变种及2个变型.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重点 保护的有:裸果木、梭梭、 膜果麻黄、胡杨等,可引 种栽培的固沙植物 30余 种。
柽柳、梭梭、拧条等 种类植物既有很好固沙防 沙作用,又是西北园林的 重要乡土树种。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对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地区进行了第三次野生植物 资源考察,在07、08年两次调查的基础上,共调查
第一章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问题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第一节:中国花卉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概念与范围 花 卉 种 质 资 源 ( 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 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 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花卉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和品种。 营养和繁殖器官:种子,块根、块茎、鳞茎等无性繁殖 器官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植物的组织与细胞:如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 子、原生质体 染色体和核酸片段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除此之外,四季开花的还有米兰品种‘四季米 兰’( Aglaia odorata ‘Macrophylla’)、
桂花品种“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cv. Everflorus)、
四季报春( Primula obconica)

举例说明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及在花卉育种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及在花卉育种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及在花卉育种中的作用第一篇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个气候型,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库。

据植物学家统计,全国有近3万种高等植物,已栽培的花卉植物,初步统计原产于我国的约113科525属,其中将近100属半数以上的原种原产于我国。

例如杜鹃花属植物,约81%原产于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约78%原产于我国;龙胆花属植物,约58%原产于我国;山茶花属,约89%原产于我国;兰属植物,约62.5%原产于我国;菊属植物,约70%原产于我国;蔷薇属植物,约67%原产于我国;百合属植物,约51%原产于我国。

有些属在我国所产数虽然不及半数,但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乌头属、银莲花属、楼斗菜属、唐松草属、构兰属等。

特有珍稀种类丰富远古的中国,气候一直比较温暖,植被也十分茂盛。

到第四纪冰川时,由于中国地形复杂,使中国没有直接受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比较稳定的气候,从而使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一些古老子遗植物,在中国一直被保存下来,成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银杏属、金钱松属、银杉属、木兰科的观光木属、腊梅科的S腊梅属、山茶科的金花茶属、百合科百合属、兰科兰属等中均有许多特产珍稀种类。

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花的国家之一,野生花并驯化历史源远流长,栽培技术精湛,为世界各国的花卉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公元5世纪,荷花经朝鲜传人日本,从公元8世纪开始,梅花、牡丹、芍药、菊花、茶花等相继传人日本。

从公元16世纪开始,各国植物学家纷纷来华,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湖北等地采集花卉资源。

从19世纪初开始有大批欧美植物学者来华搜集花卉资源。

100多年来,仅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栽培的原产我国的植物就达1500种。

从1899年开始,亨利·威尔逊受英、美委托,先后5次来我国收集花卉资源,历经18年收集乔灌木达1200种,标本6.5万份。

鲜切花栽培学复习题和答案

鲜切花栽培学复习题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1.花卉装饰:指用盆花或切花制成的各种花卉植物装饰品对室内外环境进行的美化和布置。

2.花卉产业:指将花卉作为商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储运、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3.花卉学:狭义指研究花花草草的一门科学。

广义指研究草本、木本、和观赏草类的一门科学。

4.花芽分化: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

5.花卉繁殖: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的植株后代,繁衍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和方法。

(6.有性繁殖: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合子发育成的胚再生长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7.花镜:花卉布置于绿篱、栏杆、建筑前或道路两侧的园林形式。

8.草坪:是地被的一种,特指用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的草本植物对地面进行覆盖。

9.生长:指植物体积的增大与重量的增加。

10.轮作:指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土地按照计划轮换栽植不同种类作物的种植制度。

二、填空:(20分,每空0.5分)1. 花卉按照生态习性来分,分为_二年生花卉;球根;宿根;多浆及仙人掌;室内观叶;兰科;水生木本花卉。

2. 依插穗的器官的来源不同,扦插繁殖可以分为_茎插____、芽叶插_、_叶插_____。

3. 组织培养繁殖是将_植物组织培养技术___应用于_孢子_、__营养__器官均可用组织培养发培育成苗。

4. 露地花卉防寒越冬的方法有-灌水_、培土、;浅耕_、_包扎_。

5. 无土栽培的方式有_水培_和__基质_栽培。

6. 花卉在园林上的应用可用做花坛、花台、花境__、岩石园;水景园;垂直绿化7. 根据球根的形态和变态部位,球根花卉可分为_鳞茎类;球茎类;块茎类;根茎类;块根类等五类。

8. 花卉按照对温度的要求分耐寒;喜凉;中温;喜温;耐热五类。

9. 兰花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组培等方法。

10. 影响嫁接成活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氧气等。

三、连线题。

把下列植物与正确的科连接起来。

(共8分,每题1分)百合毛茛科花毛茛百合科牡丹鸢尾科球根鸢尾芍药科蛇鞭菊天南星科马蹄莲菊科晚香玉蔷薇科月季石蒜科花烛旅人蕉科鹤望兰天南星科四、选择填空(8分,每空1分)1.一般每天的光照短于12~14h,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的鲜切花是(C )。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第2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第2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有典籍记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 我国有7000多年前的荷花花粉化石和1000年
的古莲子 荷花的起源中心在我国 荷花的栽培中心在武汉地区。 品种多样性明显,300多个品种
.
多姿多彩的菊花
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丰富的变异类型 多样的用途
.
.
.
.
.
.
翠菊
.
梅花品种(3000年的栽培历史)
.
兜兰属(Paphiopedilum 全世界约为65种 中国原产有18种 中国占全世界28%
石斛兰(Dendrobium) 全球约600种, 我国76种
.
杓兰属(Cypripedium) 全球有47种 中国原产32种 占世界总数70%
万代兰属(Vanda) 全球约40种 我国约10种 占世界总数25%
另,百合花世界总数为100种,中国约占 60%;
.
中甸杓兰
.
黄花杓兰
.
.
(二) 品种丰富 如梅花、菊、牡丹、芍药、凤仙花、杜鹃、竹等
都有上百种变异范围广、品质优良的品种 如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 牡丹品种共有500多个 荷花品种300多个; 菊花品种已达3000个。
.
荷花
四川、云南、西藏是野梅的原始分布中心 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为次生中心 梅花枝条有直枝、垂枝和曲枝等变异 花有洒金、台阁、绿萼、朱砂、纯白、深粉等变
异。 在宋朝就已有杏梅类的栽培品种,以后形成的品
种达到300多个,其品种类型丰富、姿态各异。 在木本花卉中是很少见的。
.
.
.
.
曹溪宫粉
• 英国爱丁堡植物园引种我国报春花160多种为收集研 究中心
.
龙胆花属, 中国原产的有230种, 占世界50%以上;

第二章花卉分类

第二章花卉分类
份,还有日本、北美洲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部、非洲东南角附近。
温暖型(低纬度地区)
包括中国长江以南、日本西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巴西南部、南非东南部、大洋州东部。 该地区是喜欢温暖的球根花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冷凉型(高纬度地区)
包括我国华北及东北南部、日本东北部、北美洲东北部等地区。
耐寒宿根花卉分布中心。
原产的重要花卉有:
绿绒蒿属(Meconopsis)
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细叶百合(lilium tenuifolium)
龙胆属点地梅属等。
第五节其他分类方法
按照栽培类型分类
按照水分需求分类
按照温度要求分类
按照光照要求分类
按照观赏部位分类
我国花卉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带,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 质资源极为丰富。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附近平原被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认为是栽培植 物最早和最大的独立起源中心,有着及其多样的温带和亚热带植物。
我国及日本原产的重要花卉有:中国水仙、中华石竹、蜀葵、报春花属、百合属、凤仙花属、
山茶属、杜鹃属、南天竹属等;
原产于北美的有福禄考属、天人菊属、半边莲属、堆心菊属等;
原产巴西的一串红、马鞭草属、马齿苋属、矮牵牛属、叶子花属;
原产非洲的松叶菊、非洲菊属、唐菖蒲属、马蹄莲属等。
2.欧洲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气温不高,一般不超过15-17C,年温差小;降雨不多,但四
地理范围:阿拉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等地的沙漠地区。
该区是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的分布中心。
常见的观赏植物有仙人掌属、龙舌兰属、芦荟属、十二卷属、伽蓝菜属、落地生根属等。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第四节 国内外花卉业发展概况
一、花卉业的涵义及范畴 花卉业属于第三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 指传统花卉产业,即将花卉作为商品进行研究、开发、生 产、贮运、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具体包含四个方面:
1.花卉产品生产。 2.花卉艺术加工产品的制作。
3.花卉相关配套产品的制造。4.花卉的售后服务工作。
第二节 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一、花卉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1.绿化、美化、香化环境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花卉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1.消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 2.赋予花卉精神内涵,给予人们以精神激 励和享受 3、标志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三、花卉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二、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花卉栽培简史 (二)中国花卉业发展现状 1.花卉种植面积和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花 卉经营实体数量明显增加。 2.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 优化。 3.花卉科研教育发展迅速。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5.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提高。
2.广义花卉 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经过人类精心栽 培养护,能美化环境、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统称。 包括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观花、观叶、 观果、观茎、观根及观姿等类的植物,如 各类草花、草坪草与地被植物、花灌木、 观花乔木以及树桩盆景等。
(二)花卉的研究范畴
1、草本花卉 2、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型室内盆栽木本花卉。 二、花卉栽培的目的
应用形式。
第一章 花卉的概述
第一节 花卉的含义
第二节 花卉 栽培的 意义和作用
第三节中国花卉 种质资源的 特点及对 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四节 国内外 花卉产业 发展概况

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优秀课件

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优秀课件

卡特兰
六、沙漠气候型
周年气温高,雨量少,干旱
多浆多肉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芦荟,光棍树,龙舌 兰
库拉索盆栽芦荟
光棍树
七、寒带气候型
气温较低,夏季短,生长期有限,花卉生长缓慢
细叶百合 雪莲
绿绒蒿 点地梅
龙胆
龙胆
大丽花 晚香玉 白日草 波斯菊 一品红 万寿菊
一品红
波 斯 菊
五、热带气候型
气温高,温差小,雨量大,有雨季、夏季之分。
1、亚洲、非洲及大洋州热带
鸡冠花 虎尾兰 彩叶草 猪笼草 万带兰 非洲紫罗兰
2、中美州、南美州热带
紫茉莉 花烛 长春花 大岩桐 美人蕉 卡特兰
鸡冠花
猪 笼 草
紫茉莉
美人蕉
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 布Biblioteka 花卉的分布一、中国气候型
1、温暖型(低纬度地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降雨量较多。
中国水仙 杜鹃
百合 报春
山茶 唐菖蒲
百合
杜鹃1
杜鹃2
中国水仙
2、冷凉型(低纬度地区) 四季分明,气候冷凉,降雨量较多。
菊花 荷兰菊
芍药
鸢尾
翠菊 荷包牡丹
芍药
荷包牡丹
二、欧洲气候型
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雨量较多且均匀。
三色堇 霞草
菊 勿忘我
矢车菊 紫罗兰
矢车菊
紫罗兰
勿忘我
三、地中海气候型
冬无酷暑(6-7 ℃ ),夏季凉爽(20-25 ℃ ),夏季气 候干燥。
风信子 水仙 白头翁
郁金香 仙客来 花毛茛
仙客来
郁金香
四、墨西哥气候型 (热带高原气候型)
气温较高(年均温14-17 ℃ ),雨量分布不均, 花卉喜冬季温暖夏季冷 凉

1花卉种质资源与分布

1花卉种质资源与分布

二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 我国植物资源
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因我国土地辽阔、地势 地形多变、气候多样、故植物资源相当丰富。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单位面积种类丰富。仅云南 省就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近1/2(18,000多种)
具体到某一个种的数量,则南方热带、亚热带地 区单位面积上一个种的数量少,而北方温带地 区数量多。
• 如 月季 约1万个品种;郁金香 约8000个品种;鸢尾 约4000个品 种,大丽花 约7000个品种,菊花 约15000个品种
• 园艺育种的主要方向: 花色 人们想要育出一切能想到的颜色 株型 矮化 抗性 如抗病虫,抗旱,抗寒,耐盐碱等 花形 大花型,重瓣 等 花期 提早或延迟花期
五 、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
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分科属的方 法,初步估计,世界上全部园 林植物约170科870属,共约30, 000种。(陈俊愉)
其中,蔷薇科、菊科、含羞草 科、蝶形花科、山茶科、景天 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秋 海棠科、木樨科、玄参科、唇 形科、木兰科、毛茛科、仙人 掌科、百合科、禾本科、兰科、 石蒜科、鸢尾科等20个科最为 丰富,观赏价值最高。
(四) 墨西哥气候型 (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
本区是不耐寒、喜凉爽的一年生花卉、春 植球根花卉及温室花木类的自然分布中心。
气候特点:四季如春,温差小;四季有雨或集中 于夏季。
分布范围:墨西哥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非 洲中部高山地区及中国云南等地。
代表种类:百日草、波斯菊、万寿菊、旱金莲、 霍香蓟、报春花属、大丽花、晚香玉、球根秋 海棠、一品红、香水月季等。
(六) 沙漠气候型
本区是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 气候特点:周年少雨; 分布范围:阿拉伯、非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

第1章花卉种质资源

第1章花卉种质资源

中华弥猴桃
南蛇藤
四照花
(二)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及其产业的 贡献 由于中国花卉资源具有很多重要特点,如四季 开花特性、早花性、高抗性、奇异性、花型、 枝姿多样性等。这些重要的基因资源为世界的 花卉育种和花卉产业化栽培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花卉育种的两大奇迹均是中国种质源创造 的 现代月季是世界花卉育种史上的奇迹之一,世 界已经登录的月季品种达20000多个现代月季由 于其一年四季开花不断,花大色香,类型丰富 多彩,倍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不仅是城市园林应用得最广的花卉,也是世界 切花贸易产值最高的花卉之一。现代月季最初 大约是由15个原种育成,其中来源于中国的原 种有10余个。
(二)种质资源的范围
(1)野生种一野生花卉资源 (2)栽培种一某种花卉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形成较多的 地方品种。 (3)引外地种一从国内其它地方或国外引入的品种或 类型,如北植从郑州引种桃花。 (4)半成品种一是指经过人工杂交和诱变产生的变异类 型。这些类型品不符合花卉生产的需要但往往具有某 些特殊性状的基因,可作为进一步育种的基础
罗伯特· 福琼(ROBERT FORTUNE)曾在从1839年
到1890年四次来华考察收集花卉种子、球根、 插穗、植株等,将中国大量的植物引种到英国。
英国的享利· 威尔逊(WILSON)从1899年至1911年四次
到中国
在湖北、四川采集的植物的种子,球根、插穗及苗木
达3500号、1000余种、70,000份植物标本。 1913年他写了一本书《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 (《A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向西方国家 展示了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花卉资源。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拥有 丰富的种质资源。在观赏植物种及品种 的拥有量上堪称世界之最。

花卉学

花卉学

1.花卉种质资源:携带一定可以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2.研究花卉种质资源的意义:①.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②.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紫源泉。

3.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①物种的多样性丰富:①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4.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①资源丰富,种类繁多②抗逆性强,适应性广③繁殖简单,栽培容易④应用成本低,收效大⑤群体功能强5.研究花卉种质资源的目的和意义:①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②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源泉6.气候型及特点:①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夏季降水量较大地理范围:中国的华北及华东地区、日本、北美洲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部、非洲东南部②欧洲气候型(大陆西岸气候型)冬季气候温暖,夏季温度不高,一般不超过15-17度。

雨水四季均有,而西海岸地区雨量较少。

③地中海气候型:自秋季至次年春末降雨较多;冬季无严寒,最低温度6-7度;夏季干燥、凉爽,极少将降雨,为干燥期,气温20-25度④热带气候型:常年气温较高,约30度左右,温差小;空气湿度大;有雨季与旱季之分⑤沙漠气候型:周年气候变化极大,昼夜温差也大,降雨少,干旱期长;多为不毛之地,土壤质地多为沙质或以沙砾为主⑥墨西哥气候型(热带高原气候型):周年温度约为14-17度,温差小,降雨量因地区不同,有的雨量充沛均匀,也有集中在夏季的。

7.花芽分化: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

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理标志。

分类:①夏秋分化类型②冬春分化类型③多次分化类型(一年中多次发枝)④不定期分化类型(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无一定时期)⑤当年产生枝条上仅分化一次花芽花芽分化理论:①营养物质理论,如C/N学说,C/N大,开花:C/N小,不开花②成花物质论或者成花激素论8.花期调控:认为的利用各种栽培设施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们的意志定时开放延迟措施:①温度处理:打破休眠、春化作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影响花径的生长②日照处理③药剂处理④栽培措施处理9.花卉与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温度:空气温度、叶片温度、介质温度对生存温度要求分类:耐寒性观赏植物、半耐寒性观赏植物、不耐寒性观赏植物10.花卉与光照:对光照长度要求分类: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性花卉11.花卉种子储存方法:普通干燥法、密封干燥法、水藏法、蹭积沙藏法、低温干燥密封、湿藏法12.种子萌发三个条件;①有活力②解除休眠③合适的环境种子萌发三要素:水分、温度、氧气13.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花卉在营养生长后期进入生殖期,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合子发育成的胚再生长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优点;种子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储存和大量繁殖,操作简便易行、繁殖系数大、寿命长;实生苗根系发达、生活力旺盛、适应性强缺点:变异性大、容易失去母本的优良特性、品种易退化;木本花卉及多年生草本开花结实较迟;不能用于繁殖自花不育的植物及无籽植物,成株年长14.无性繁殖:(1)分生繁殖:分株:分株从、吸芽珠芽及零余子、走茎、匍匐茎分球:球茎、鳞茎(有被、无被)、块茎、根茎、块根、分根茎(2)扦插繁殖; 叶插:全叶插、片叶插茎插:腋芽扦插、硬枝扦插、半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肉质茎扦插、草质茎扦插根插(3)嫁接繁殖;枝接法:切接法、劈接法(过髓心)、插皮接、腹接、舌接、芽接法:“T”字形芽接、嵌芽接、块状芽接、套芽接、根接法胚芽接(4)压条繁殖:单枝压条法、壅土压条法(堆土压条)、波状连续压条、高空压条15.花卉设施栽培:是指人为建造的适宜或保护不同类型的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建筑及设备16.保护地栽培的意义和特点:设备费用大。

第二节 观赏花卉植物资源

第二节 观赏花卉植物资源

29
资源植物学
兰花(Cymbidium spp.)
兰花由于受气候和地 理条件的限制,每类兰花 都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 我国地处亚热带和温带, 是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附生兰以分布在热带、 亚热带为主,以花大色艳 著称;地生兰以分布在温 带为主,以幽香秀姿取胜。
30
资源植物学
逸品春兰
兰花(Cymbidium spp.)
3
资源植物学
形成了以赋咏花卉为主体的“花卉文学”,对传 统名花如梅、兰、竹、菊和牡丹的题咏,导致了 我国观赏植物特色的形成。
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观赏 园艺著作。如《庭园草木疏》、《平泉山居草木 记》、《洛阳花木记》、《全芳备祖》、《学圃 杂疏》、《群芳谱》、《广群芳谱》、《花镜》 等。
32
资源植物学
兰花(Cymbidium spp.)
菊瓣蝴蝶春兰
这是春兰中经过精 心培育的新品种,其花 瓣似菊,高度特异化的 唇瓣似蝴蝶立于花中。
33
资源植物学
兰花(Cymbidium spp.)
卡特兰
这是洋兰的代表 品 种 卡 特 兰, 花 大 而 美丽。形态、色泽多 变的唇瓣形成丰富的 品 种 , 为 人 们 喜 爱, 是园艺花卉的上品。
36
资源植物学
月季(Rose )
梁武帝时代(公元502-547 年),宫中已盛栽月季。宋代(公 元960-1279年),月季盛栽于洛阳、 山东、两淮、苏州、扬州等地,品 种渐多。明代月季、蔷薇栽培更多, 品种更多。
此后,我国的月季却停滞不 前,终至一落千丈。现在国内栽培 的月季,90%以上的品种是国外的。
属兰科兰属。
兰花是一类地生或附生的多年生草 本植物,在形态构造上变化较大。 根为丛生须根,粗壮肥大,肉质, 分枝较少;茎有两种形式,根茎和花 茎;叶也有两种,假球茎上抽生的寻 常叶和生于花茎上的变态叶;花单生 或排成总状花序,花瓣结构复杂;蒴 果;种子微小如粉末状。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花卉资源的国家,这些花卉种质资源具有多
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首先,从多样性来看,中国的花卉种质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野生
植物和栽培植物两大类。

野生植物包括了不同地理区域和海拔高度的
草本、灌木和乔木花卉;栽培植物则涉及各类花卉树种和株型。

每一
个品种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且数量众多,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从丰富性来看,中国的花卉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多
样的用途。

不同的花卉品种通过不同的颜色、形态、香味和功能,赢
得了大众的喜爱和广泛的应用。

这些花卉除了应用于观赏、装饰之外,还包括食品、茶叶、药材等多个领域,丰富了花卉的应用价值和经济
效益。

最后,从独特性来看,中国的花卉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和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的花卉品种在品种上有所不同,且每个品种中
都包含着文化历史或地域风情,并通过相应的文化内涵而得到了独特
的魅力。

总之,中国的花卉种质资源是具有丰富多样性、多功能性和独特
性的,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动力。

对于在中国花卉
种植和花卉研究的人员,应该更加珍惜这一资源,深入挖掘潜能,为
花卉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星桃、洒金桃、五宝桃、绯桃、碧桃、绛桃等多种类型和 品种。 李属(Prunus)中的杏花、樱花等也有此类似的变异类型和
品种 中国凤仙花,清初有233个品种, 有花大如碗,株高3米多的品种“一丈红”,有茉莉花芳香的“香
桃” 有开金黄色花的品种“葵花球” 有开绿花的品种“倒挂么凤” 其优良品种及其类型极为少见,品质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牡丹已有1000多个品种; 菊花有3000多个品种,明清时菊花就有10多个类型; 月季、蔷薇 山茶 丁香 紫薇 芍药 杜鹃 蜡梅 桂花等更是丰富多彩、名品繁多,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2002年我国花卉出口创汇仅8200万美元 国际上高度重视花卉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创新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古老孑遗植物多。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
– 中国有243 个特有属 – 527 个特有种(截止1991 年12 月)
黄色的梅花“黄香梅”在我国宋代就已存在,是极为珍贵的品 种,现在我国的安徽仍有黄色的梅花品种。
黄色的种类还有黄牡丹(Paeonia lutea) 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tea var. ludlowii)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黄色的香水月季(Rosa x odorata cv. Ochroleu-sinenesis) 黄色的月季花(R.. chinensis)以及黄花蜀葵 和新培育的黄花玉兰等 这些黄色花卉的资源对我国乃至世界花卉新品种育种起到了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有7500 多种 中国是很多观赏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
兰花(Cymbidium)
世界总数:50种
中国总数:30种
中国种占世界:62.5% 兜兰属(Paphiopedilum 全世界约为65种 中国原产有18种 中国占全世界28% 石斛兰(Dendrobium) 全球约600种,我国就有76种 杓兰属(Cypripedium) 全球有47种 中国原产32种 占世界总数70% 万代兰属(Vanda) 全球约40种 我国约10种 占世界总数25%
国的园林植物美化了世界,为世界各国的园林绿化作也了重 要贡献。
(二)、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及其产业的贡献 由于中国花卉资源具有很多重要特点,如四季开花特性、早花性、
高抗性、奇异性、花型、枝姿多样性等。这些重要的基因资源为世界 的花卉育种和花卉产业化栽培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花卉育种的两大奇迹均是中国种质源创造的 现代月季是世界花卉育种史上的奇迹之一,世界已经登录的月季品种 达20000多个现代月季由于其一年四季开花不断,花大色香,类型丰 富多彩,倍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不仅是城市园林应用得最广的花卉,也是世界切花贸易产值最高的花 卉之一。现代月季最初大约是由15个原种育成,其中来源于中国的原 种有10余个。
世界总数:25种
中国总数:15种
中国种占世界:60%
龙胆(Gentiana)
世界总数:400种
中国总数:230种
中国种占世界:59.9%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
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如梅花 梅花枝条有直枝、垂枝和曲枝等变异,花有洒金、台阁、绿萼、朱砂、
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花卉资源。 1929年他又写了一本书《中国,花园之母》(《China,The Mother
Of Gardens》),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
在这本书中他写道:“中国的确是世界花园之母,因为所有其 它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那里有优异独特的植物, 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夏季开花的牡丹、芍药与蔷薇、 月季,直至秋天的菊花,显然都是中国贡献给这些花园里的 珍宝,还有现代月季的亲本、温室的杜鹃、报春,吃的桃、 桔、柠檬、柚子等都是。老实说来,美国或欧洲的园林中无 不具备中国代表性的植物,而这些都是乔木、灌木或藤本中 最好的种类,假如中国原产的这些花卉全部撤离的话,我们
的花园必将黯然失色。” 威尔逊带走了许多当时世界上尚未定名的奇花异草传到世界
各地,如珙桐、银杏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18世纪以来,国外引种中国的花卉近3000 余种。
其中北美从中国引种的园林植物达1500种以上 意大利从中国引种的植物达1000种以上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从中国引种的树木约占该园的三分之一 美国加州的园林植物有70%来自中国。 现在,在世界各国的城市中,到处可见中国的园林植物,中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 2、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源泉 中国有直接开发价值的花卉有1000种以上 有发展潜力的有10000种以上 但目前我国城市中应用种类少,与发达国家在较大距离 切花市场上主流切花种类基本是从国外进口 90%以上的盆花种类是进口的 中国花卉业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中国花卉业在国际上影响力不高,很难占领较大的国际 市场分额,
第二章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
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
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 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和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 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曾在从1839年到1890年四次 来华考察收集花卉种子、球根、插穗、植株等,将中国大量 的植物引种到英国。
英国的享利·威尔逊(WILSON)从1899年至1911年四次到中国 在湖北、四川采集的植物的种子,球根、插穗及苗木达3500
号、1000余种、70,000份植物标本。 1913年他写了一本书《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 (《A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向西方国家展示了
(2)台阁类型品种 这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
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 央。 这类品种在梅花中较为丰富,比较著名的有“绿萼台 阁”、“台阁宫粉”等。 牡丹、芍药、桃花、麦李等也有大量台阁品种。
(3)天然龙游品种 。 (4)技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5)微型与巨型种类与品种 小月季等株高仅10-20cm,四季开花 碗莲株高仅20cm左右 深水荷花深达3米(普者黑) 微型杜鹃仅20厘米 大树杜鹃,株高达20多米,干茎达150cm 高大植物如巨花蔷薇(Rosa gigantea),其藤蔓长可达25米,
2. 早花种类及品种多 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 下开花,这是一类培育低能耗花卉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与育种的材 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我国早春开花的有梅花( Prunus mume)其花粉可在O—2℃发芽,在 6—8℃可完成授精过程。
低温开花的花卉还有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花径12cm左右, 这些种类和品种在现代月季和杜鹃品种群形成过程起到了重
要作用。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中国原产的紫薇具有抗寒、抗白粉病和抗空气污染的能力,
在中国的栽培分布达到华北地区,这是此属中最为耐寒的种 类。 西北原产的疏花蔷薇与现代月季杂交能耐-35C
第二节中国花卉对世界园艺的贡献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 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 多季开花的植物主要表现在一年四季或 三季能开花不断。这是培育周年开花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及难得的 育种材料。
四季开花的种类如月季花及其品种“月月红”、“月月粉”、“月月紫”、“微 球月季”、“小月季”等;香水月季(Rosa x odarata)及其品种“彩晕香 水月季”、“淡黄香水月季”。这些种或品种在温度适合时,四季开花不 断。
山茶花(Camellia)
世界总数:220种 中国总数:189种 中国种占世界:88.6%
杜鹃花(Rododendron)
世界总数:900种 中国总数:530种 中国种占世界:58.9%
世界总数:80种
百合(Lilium)
中国总数:40种
中国种占世界:50% 世界总数:200种
蔷薇(Rosa)
中国总数:8 桃花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栽培观赏。
公元5世纪,中国的荷花经朝鲜传到日本; 公元7世纪山茶花传到日本,然后从日本又传到欧洲和美国; 中国石竹(Dianthus chinensis)于1702年首次传入英国; 翠菊于1728年传入法国; 公元8世纪,中国的梅花、菊花、牡丹、芍药相继传到日本和
重要作用。
4. 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由于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达到数千 年,花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如月季品种“姣容三变”在我国1000 多年就已产生,该品种在一天之中有三种颜色的变化,从粉 白色、粉红色至深红色。我国还有牡丹、木槿、荷花、石榴、 扶桑、蜀葵等的变色品种。
一、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 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二、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起了 重要作用。
(一) 中国花卉对世界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 自古以来,大量花卉种类传到国外,特别是欧洲、美洲及亚
洲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城市与乡镇的园林绿化起到了巨大 的作用。
纯白、深粉等变异。在宋朝就已有杏梅类的栽培品种,以后形成的品 种达到300多个,其品种类型丰富、姿态各异。在木本花卉中是很少 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