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
贺君【内容摘要】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是搞文字学和研究古代典籍文化者常常遇到的问题。其难点主要是如何给这些文字定义,并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各类文字的具体判定原则。古今文字学家对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成就上,有必要对这些文字的研究做一下总结并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拟从最基本的问题做起,对以上文字从概念,成因,特点及判断原则方面做一些探讨。【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何谓古今字,最早提到这一名称的是《汉书·艺文志》“六艺一百三家”中的“孝经十一家”,内有《古今字》一卷,然而由于该书失传,至于对古今字有什么解释就不得而知了。东汉郑玄在古书注释中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礼记·曲礼下》:“予一人。”郑注:“余、予古今字。” 可见古今字这一概念,是古人在注释经籍中文字的意义时提出来的。以后古籍中古今异字的现象引起训诂学家的较多关注。到了清代,古今异字的现象已引起广泛注意。有关古今字的论述散见于各学者的著述中。如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卷三下谈“予”、“与”二字的关系时说:“盖古今异字,必以此释彼而其义始明。”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古今人用字不同”,“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清代另一位学者王筠则有“分别文”的说法:“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只分其一义也。”1王氏虽未说分别文就是古今字,但从他分析的字例看,他的分别文大体上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古今字。稍后,徐灏揉合段、王二家之说,提出:“古今字有二例:一为造字相承,增偏旁;一为载籍古今本也。”2近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概念。王力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古时汉字数量少,一字多义现象较普遍,后世为了区别,以古字为基础另造一个或几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一或某一些表义功能,如“辟”字本义为“法”,引申指“君”,又假借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义,后世造“避”、“僻”、“嬖”、“譬”,分别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语义,“辟”字和它们分别构成古今字。380年代初学术界曾就古今字问题展开过一场讨论,经过讨论,多数学者倾向王力的意见,洪成玉说得更为细致,他总结了古今字的三个特点:(1)古字和今字有着造字相承关系,两者是历时的关系。
(2)在语音上都是相同或相通的。(3)在意义上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4张劲秋认为为了区别同源字,应再加一条,即:今字表示的意义在今字未产生之前一直是由古字承担的。5 综上所述,所谓古今字就是文字的
一种孳乳现象,它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古字数量较少,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字仅九千三百五十三,因而一字多义的现象就比较多,为了区别古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再造新字表示新的意义。古今字的例子比较多,聂中庆在其所撰《郭店楚简<老子>古今字、同源字研究》中举了不少例子,如冬、终二字,“冬“字简本《老子》出现两次,一次用为本字,即简甲本8简“如冬涉川”;另一次用为“终”,即简甲本11简“慎冬如始”句。《说文》:“冬,四时尽也,……古文冬从日。”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中)冬字多见,但均用为终。”盖“冬”为四时之末,故引申出“终了”、“结束”义,此义后为“终”义取代。“冬”为端母冬部字,“终”为章母冬部字,二字迭韵,端章双声。冬、终古今字。何茂活、程建功在其所撰《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中也举了一些实例,如莫、暮二字,医简83乙中提到“莫吞十一丸,服药十日知。”“知”意为好转。《说文》:“莫,日且冥也。”因“莫”字借为虚字,故加日为“暮”。“暮”是“莫”的后起区别字,即古今字。又如直、值二字,医简91甲、乙有“黄芩一斤直七十,黄连半斤直百。”按此牍中“直”字凡八见,均指药物价格。《正字通·目部》:“直,物价曰直。”“值”字原本是放置的意思。在价值、价格意义上,“直”为正字,“值”为后期“俗字”。其实更准确的说,二者应是古今字的关系。(二)异体字相对于古今字,异体字要好理解一些。王力在其所著《古代汉语》中指出: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与此相关,著者还特别强调“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第一,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例如“寘”和“置”。因为二字意义不完全相同,“古音也不一样”。“第二,有些字,它们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例如“雕”、“雕”、“凋”,三字本义不同,“雕的本义是鸟名(又写作鵰),雕的本义是雕琢、绘饰,凋的本义是凋伤、凋零”。“第三,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的……例如‘亡’和‘无’相通……”。郭锡良、唐作藩等继承了王力的说法,在其所著《古代汉语》中指出: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朱振家也认为异体字是“所记的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这些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误”。李秋新进一步总结认为,异体字有三个基本要素: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读音完全相同。二、在任何情况下这一对或一组字都可以互相代替,而词义不变。三、这一对或一组音义相同的字字形、结构不同。6但有的学者也提到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说:“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字,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
异体字。”李义琳认为裘锡圭的说法比较妥贴、完备。把异体字分作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这样既肯定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是全同异体字,又容纳了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部分异体字。7这一相对合理的定义,就可以解释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寘、置等字收入其中的道理。总的来讲,异体字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这些字用法、音义相同但字体不同,也有一些字只有部分用法相同,也把它们称为异体字。我国规范汉字以后,异体字有所减少,但在古代典籍中还是会常常出现,如異、异二字。徐莉莉在《武威汉代医简异体字考》举了不少例子,如桮、杯,医简80乙中有:“温饮一小桮,日三饮。即药宿,当更沸之。不过三、四日,逾。按:桮,今作杯。《说文》作“桮”。江陵楚简、睡虎地秦简、马王堆帛书、武威医简均写作“桮”。传世文献也多有作“桮”的例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三》:“晏子奉桮血,仰天叹曰。”《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吾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作杯当为书写的简省。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三)繁简字所谓繁简字,即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合称,较之古今字、异体字要更好理解一些。繁体字,辞海解释为:“简化字的对称,原来笔划较多、汉字简化后已有简化字代替的字”,也就是古籍中所使用的汉字。简化字是指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月以来分期颁布施行的《简化字总表》所规范使用的减少了笔划的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统一和规范汉字,减少汉字笔划,在大陆地区推广使用简化字,但港台地区和其它国家的华语地区仍旧使用繁体字。现代的汉字简化运动始于20世纪初年,到简化字最终取得正体字的地位,其间历时近百年。于繁体字相比,简化字在减省笔划,便于学习和书写,提高阅读的清晰度等方面体现了它毋庸置疑的优越性。但由于文字的简化,使一些繁体字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对解读古代典籍就造成了困难。这是因为古籍图书中包含大量的繁体字,所谓古籍,一般是指1911年及其以前在中国书写或者印刷的汉语文书籍,以及1912年及其以后在中国或国外产生的用繁体字及中国古典装订形式(线装、经折装、蝴蝶装等)的汉语文书籍。中国的古籍文献由于年代久远,除了装订形式与现代文献完全不同之外,用繁体字记录也是一个区别于现代文献的显著特点。所以研究古代典籍文化,就必须会识别繁体字。同时在使用繁体字和进行繁简字转换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比如简化过程中,把原来同音不同形的字简化成了一个字,古文中有皇后的“后”,也有前後的“後”,简化后就就都成了一个“后”。裏外的“裏”和邻里的“里”也都简化为一个“里”,诸如此类还有不少。简化中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在于,现行的简化字,绝大部分源自古代的简体字或“俗体”,有的还是“古本字”或“古文”。关于简化字的来源,据李乐毅统计,“其中来自先秦、两汉时代的竟占三分之一左右。”8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