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关键词:摘要:

工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在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紧密联合的有效手段,能够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Etzkowitz等学者指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地区,产业界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科研和创新政策的基石。Baldwin、Link等学者以美国为研究对象,提出产业界和大学的合作研究不仅在由工业界支持的学术研究份额中不断增加,而且合作联盟和其他研究开发伙伴关系的数量也不断增长。Fransman、Geuna等学者提出在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欧洲也出现了相同的趋势。

产学研多年来的发展使得大学、产业界及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作用机制已经形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作为新知识的来源之一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1 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工程教育起步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继颁布,表明了国家决心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

2 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从工程教育诞生至今,所培养的工程人才为世界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产业转型和升级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当前的工程教育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但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主要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未来中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而产业升级的根本在于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根据工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和需要改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我国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

张 瑾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随着科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和

实现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现状以及存

在的问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政府全面服

务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工程教育 政产学研用 创新

31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1

32

中国高校科

2012?11

已经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

3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用”

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与意义,已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共识。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UNISPAR 计划(University-Industry-Science Partnership),即我国通称的产学研结合。我国1992年起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就联合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使得在1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强调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资源整合、开放与共享,加强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提出,说明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功能现在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产学研用”说法还不够完整,“政府”作为“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介入。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学研”,这并不是说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不需要政府的参与,相反,当前政府的“服务”作用对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至关重要,“政府”作为“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介入,只有“政产学研用”的密切合作才能更快地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4 基于工程教育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4.1政府的服务作用

“政”代表主体“政府”。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政府的主要任务应从服务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定科技计划,完善政策环境,加强评价机制,解决利益分配等问题,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风险较大,

提高本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政策、法律方面,政府应制定合作过程中扶持、投入、评估、税收、技术转移、人员流动、激励等多方面的政策,为“政产学研用”的密切合作提供支持。同时,可以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解决目前政策和法律滞后的现实问题,“政产学研用”合作各方才能够实现共赢、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评价方面,政府一直以来都在为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合作项目上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没有评价机制, 合作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应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对合作的目标、条件、内容、形式、经费、运行、管理、验收等方面进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评价。特别是针对高校连年的大跃进扩招,定期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很有其必要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情况纳入到大学评估的项目中,调动高校参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规范管理、促进教育改革都有现实意义。

利益分配机制对于我国“政产学研用”的密切合作相当重要,涉及到政府的资金投入短期内难以看到回报,企业考虑到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成本,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难以保证为自己服务,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条件有限,以及忽视用户需求等问题。各方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对“政产学研用”密切合作要有全局意识,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既可以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增加高校的资金投入,使就业率

提高和科研成果增加,促进学校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提升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外部的企业形象,既可以得到政府优惠政策和补贴又可以引进高校的科研成果,企业的效益和参与热情都会提高。同时,随着学校就业率的提高,大批高素质的工程人才进入产业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用户需求的引导下确定科技研发方向,同时整合各方资

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制造出市场所需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效益。从了解用户的需求到产品研发成功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企业效益的提高必然会使国家税收增加,国家财政就可以给参与“政产学研用”合作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减税以及补贴。

4.2产业界的主体作用

“产”从宏观的角度指的是产业界,从微观的角度指的是企业。无论是从产业界还是从企业出发,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工程人才, 已经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的企业基本上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主要集中在产品加工制造,既缺乏链条上游的科技研发、战略规划、品牌策划,又缺乏链条延伸部分的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产品差别化程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导致拼成本、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循环困境,造成产业规模“大而不强”的特点,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界的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在科研投入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2~2009年高校、科研机构及大中型工业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额增长了近3621.8亿元,达到4663.8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增长了2651.4亿元,达到3211.6亿元,占总额的68.9%;2002~2008参与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增加了61.6万人,达到125.5万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了48.5万人,达到79万人,占总人数的62.9%。由以上数据可知,近几年工业界在R&D经费支出和人才投入上远远高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显示出我国不断提升产业界创新能力和改善产业结构的需求。

其次,产业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除了加大在科技R&D上资金和人才上的投入,还可以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通过地方政府的牵线搭桥,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形成密切合作。企业既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大学、科研院所成熟的科研成果,也可以通过合同委托的方式,与高校组成联合项目组完成某一项目或在学校建立常驻机构就某一领域进行力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非常注重合作教育为企业带来的短期利益,希望学生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大型、中型及小型企业对合作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其中中型企业由于自身处于发展期,对合作教育有着较强烈的需求。鉴于此,高校应扩展思路、拓展渠道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合作需求,调动各类企业合作的主动性。

第四,在企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上,高校可以根据行业需求、岗位需求和市场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产业界和高校的合作不应是局部性,而是全方位的,在高层方面建立和推广高校董事会机制,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要同高校一起共同设计、推动和实施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工作。在基层方面,高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应加强双向培训、联合技术攻关、共同编撰教材,联合授课等方面的合作,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3学、研的基础作用

“学”指的是学校,“研”指的是科研院所,对于高校和具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科研院所,尽管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工科生源和巨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市场,但是,我国的工程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众多方面都存在着与产业和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而且现在工科院系普遍不再培养工程师,而是转向培养科学型研究人才,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在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工程人才上任务艰巨。

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最重要的是改变当前我国“大一统”的教育体制。所谓的“大一统”教育制度,就是教育中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由教育主管部门来决定和管辖。这种计划经济思维对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又牢固的,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计划,从研究经费分配到成果的奖励,从教授资格的审定名师的授予到级别、待遇和岗位津贴的规定无所不包。教育领导部门应当转变职能,从控制功能转向服务功

33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1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摘要:本文从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的具体做法、效果与经验。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

基于企业视角的政产学研用合作

基于企业视角的政产学研用合作 [摘要]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基于企业视角,从经费投入、技术创新链条上企业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分析了政产学研用合作现状,建议企业从选择适合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完善合作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合作;技术创新;企业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055-03 一、政产学研用的涵义 政产学研用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与企业面向应用的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耐德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单位的优势资源,实现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近些年来,国家在宏观战略层面上一再强调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产学研用结合增加了一个“用”字,从本质上明晰了产学研结合的本质,进一步强调了用。用主要指应用和用户,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学研结合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二、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一)企业是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经费主体 表-1和表-2是关于R&D经费支出的数据。表-1按照经费执行部门分类,数据显示2007-2011年5年中,企业是全国研发经费的最主要执行部门,每年用于研发费用的金额逐年上升,并且占全国研发总费用的比例均超过70%。表-2是按照经费来源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1年5年中,在政府、企业、国外和其他资金四类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的金额逐年上升,并且占全国总研发费用比例均超过70%。历史数据显示,企业无论从研发费用的投入还是实际支出上,都处于主体地位。 (二)企业是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技术创新主体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应该担当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或主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试、工业试验、形成产品和商品的过程只有企业可以承担,所以技术创新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参与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前期技术开发工作,企业可以参与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向市场的应用过程,或者参与技术应用过程,所以在技术创新中企业具备了不可或缺的主体地位。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和竞争,具备整合创新元素的优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具有最强烈的动力和需求,确立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完成高技术的产业化过程。

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的基本结构范文

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的基本结构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利益, 以各自拥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开拓等一系列开发、经营活动。这也是企业界、学术界、技术开发领域为了共同实现创新目标而形成的合作交流活动。产学研合作是基于创新而进行的合作, 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融合。 基于产学研创新的分析,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所采取的不同合作方式、合作类型的标识。显然这种标识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一个复杂系统, 也是产学研结合研究中的一种范式。 产学研结合的主体要素是直接参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动性因素, 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是产学研结合中不可或缺的3 类主体, 这3 类主体的角色各不相同: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创新知识的源泉和人才的主要输出者,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造者; 企业是科技的主要输入者, 是技术创新的的主体,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现者。但由于以上3 类主体的目标存在着不一致, 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充当推动、沟通、调和和监督的角色, 这样产学研结合的主体要素就包括: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和政府。 产学研结合的环境要素是指构成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之环境系统中的诸要素。它包括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

产学研结合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就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言, 科技的进步, 教育的变革, 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就主体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而言,产学研联合是一个开放系统, 一方面, 主体要素与环境要素之间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另一方面, 主体要素结合的方式, 结合的紧密程度, 结合的持久性, 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要素的影响。从产学研结合系统结构中, 能清晰看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 , 如图1所示。 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模式 虽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论研究有很多, 但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产学研创新模式的科学分类,按照不同视角, 对产学研创新模式进行区别和划分,确立产学研不同模式的组织建制与实施方略, 对于促进产学研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产学研合作的阶段划分 确定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 对产学研合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是必要的。按照产学研合作时间、方式、核心内容可将产学研合作划分为6 个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字:协同创新高校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

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式上,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第二章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 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2014年01月07日19:37 来源:作者:程永波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51 “转型”与“创新”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只有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全面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创新资源布局分散、企业研发缺乏支撑、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中国提升创新能力的要求。从“封闭、割据、分散”到“互动、融合、协同”是科技资源整合的潮流,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基于协同学的思想,促成政、产、学、研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创新效率的质变,从而获得价值创造的过程。 相对于独立创新、开放式创新的浅层合作,协同创新追求的是一体化的深度协作,因而,清除政产学研之间互动的障碍,推动创新要素多维度、多层面的融合,尤为关键。 需要达成愿景协同。在协同过程中,各方必须准确判断自身的优劣,廓清彼此的责任及利益分割,特别是要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敏感问题上达成利益平衡点,以获得创新的内聚力。 需要促进知识协同。知识协同是创新各方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移、吸收、集成、再创造的过程。由于联盟与合作削弱了单个组织对创新的掌控,从而增加了知识产权的矛盾,提高了知识交易的费用。为此,政产学研各方需要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学术创业、人员互流、非正式研讨、共参会议等知识交流渠道,缩小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的落差。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组织间的学习效应、知识界面的管理等环节,以降低知识转移中的黏度。 需要推进组织协同。协同创新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的跨组织关系,政产学研各方都无法取得全部的控制权,因而,相得益彰的管理方式与组织架构,是创新系统能够形成合力的保障。为此,应根据协同学与系统学原理,建立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政府部门、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为辅助的网络化创新组织。通过组织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增强各方对新组织的归属感,促进创新资源的跨界扩散。 协同创新知易行难,主体的互动、形式的选择、目标的统一、利益的协调,都需要纽带与桥梁。因而,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者”与“推动者”的功能,以实现学科链、产业链、资金链的顺利衔接。 第一,建立利益风险平衡体系。政府有必要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各方投入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实施风险评估和跟踪监管,对可能产生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提早预见。督促各方使用市场研究、技术路线、技术搜索、技术路标等先进工具,在合作初期就达成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共识。着重减少协同创新中的信息分布不对称、信息披露不完全的问题,使创新各方能够科学评估创新所产生的技术价值,进行合理的技术交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知识产权评审、知识产权档案、技术管理计划来实施合同约束。 第二,形成多元资金供给体系。各级政府应设立协同创新专项基金,构建成果转化资金与创业风险投资的联动机制,发挥政府种子基金的“资本杠杆”作用。鼓励商业银行探索以联保联贷的方式对协同创新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以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进入创新创业活动。健全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登记系统,政府应给予创业活动长期贷款担保、简化手续贷款担保,通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措施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汇集,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发表日期:2010年5月17日共有4260 位读者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1)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2)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根据对上海部分科技企业的调查结果,“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是产学研

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关键词:摘要: 工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在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紧密联合的有效手段,能够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Etzkowitz等学者指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地区,产业界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科研和创新政策的基石。Baldwin、Link等学者以美国为研究对象,提出产业界和大学的合作研究不仅在由工业界支持的学术研究份额中不断增加,而且合作联盟和其他研究开发伙伴关系的数量也不断增长。Fransman、Geuna等学者提出在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欧洲也出现了相同的趋势。 产学研多年来的发展使得大学、产业界及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作用机制已经形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作为新知识的来源之一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1 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工程教育起步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继颁布,表明了国家决心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 2 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从工程教育诞生至今,所培养的工程人才为世界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产业转型和升级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当前的工程教育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但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主要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未来中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而产业升级的根本在于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根据工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和需要改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我国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 张 瑾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随着科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和 实现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现状以及存 在的问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政府全面服 务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工程教育 政产学研用 创新 31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1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_王安国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王安国1, 2 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本文阐述了政产学研用模式的由来,指出该模式是由产学研模式和政产学模式发展而来,分析了政产学研用模式的内涵。进而指出通过集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等各方资源优势,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政产学研用理论的协同创新模式。关键词:产学研;政产学;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9372 (2012)04-0040-04 收稿日期:?2012-09-20;修回日期:2012-10-20。 基金项目: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图(GZH200900504)。 作者简介:王安国,男,助理经济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及海洋地质学研究工作。 一.政产学研用模式的由来 政产学研用模式是在产学研和政产学模式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行业联系的不断紧密,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互利共赢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协同集成式的管理思维。 1.产学研模式 产学研模式最早开始于美国硅谷。二战前后,加州ISanta Clara 镇附近曾是美国军方的研究基地,产生了一些研究机构,二战后军方研究项目南迁,但很多研究人员留了下来,创办了一些高科技公司,因为周边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著名学府。高科技人力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当地政府出台了低价租赁办公场所的政策,公司运营成本具有优势,硅谷应运而生。 国际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实例除硅谷之外,还有美国128公路地区、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北京中关村、韩国大德科学城、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 [1] 。这些产学研合作实例有一些 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是在著名高校聚集之地,都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背景等。在现今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社会和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然而,产学研模式虽然强调了高科技知识的核心作用,但却忽视了在实践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政府的作用 [2] 。政府是产学研科学、 正确发展的保障,对产学研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的导向作用。因此,一种新的、更为全面的合作模式—政产学模式产生。 2.政产学模式 政产学模式或官产学模式,是分析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合作创新关系的相关理论。目前三重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是其主流理论 [2] 。该模型指出,实施产学研合作离不开政府 的支持和重视,政府应该在经济和技术创新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如财税、人才政策等应该向政产学合作模式倾斜,鼓励通过政产学合作来推动知识发展和产业进步。政产学合作模式在产学研模式的基础,强调了政府在其中的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作用,更为全面。 政产学模式虽然强调了政府的导向作用,也强调了研究工作要立足于产业实际情况而展开,但却忽视了创新过程中市场需求、用户需求的变化。政产学三重螺旋模型理论形成和发展于发达国家和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国企的创新实践中应当谨慎地吸收和采用,因此,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政产学研用关系分析 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了政府机构、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目标用户五个方面,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指导层面,企业集团、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具体的科研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目标用户代表了市场需求,是联系宏观与微观层面的中介,也是检验微观产品的试验田。 通过集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等各方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学术专栏

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规划政策措施

工程技术学院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规划、政策、措施 工程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实现了开门办学,提高了就业率,促进了学院的良性持续发展。 在学校不断深入开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大讨论的中,我院教职工普遍对如何办好应用型本科专业的途径和道路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建立适合我院特点的政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和模式,全面提升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工作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我院2010-2013年正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培养工程、技术及管理专门人才为核心,以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为动力,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服务于我院的工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的电子商务、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五个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突出应用性,积极主动的加强同企业、地方政府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具有真实职业岗位氛围的校外实训基地;(三)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应用型本科各专业实践

教学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大批适销对路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以赢得地方、行业、企业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学校的社会信誉度,实现办学事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快速发展; (四)把政产学研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层次,坚持实践教学走政产学研合作育人之路,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提高就业率。 二、目标任务 (一)深入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学习,继续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变成自觉的行动,为改革和发展本科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高广大师生对本科教育特色、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的认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政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对照学院“评估指标体系”中政产学研基地建设的要求,对教研室及相应的专业、课程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落实,并对关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汇总、归类保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聘请有关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业知名专家、教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效地参与我院教育、教学重大事宜,关键环节的研讨与决策,指导专业开发,专业建设,承担教学指导、专题讲座等任务。 (四)继续保持和巩固我院过去几年间各专业在长期实践教学中与校

政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定稿

政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中共无锡市委讲师团吴建有 Ⅰ.引言 政产学研合作较之过去的产学研合作,更好地避免了因产学研分属不同的主体、单纯的研究与产业化的彼此分割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国家大量的研发投入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企业缺乏研发实力却苦苦寻不到新技术和新成果,它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制度创新。正因为如此,这种合作模式在各地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比如无锡市委、市政府高瞻远嘱,创造性地建立了“7+1”合作新模式①,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政产学研联盟中统筹规划、组织资源、优化环境、公共服务的调控作用。在构建以“七校一院”为重点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基础上,将这种“7+1”合作模式打造成为吸纳整合全国一流大学和顶尖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在锡转化的重要平台,弥补了自主创新面临科教和人才资源相对薄弱的不足,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和主要特色。 Ⅱ.政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竟,“政产学研”在中华大地上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1、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差 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主要是以项目为依托,学、研方负责产品研发与改进,而企业方则负责产品的工艺设计及生产。尽管双方的合作从大的角度讲都是为了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但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双方的利益出发点有所不同。学、研方在项目实施中一定程度上更着重项目完成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及项目对职称评审所发挥的作用,而对企业来注①:“7+1”发展到今天只是一个代称,无论在其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扩张性解释。

讲,看重生存与发展,更多地注重科研成果能否在所能承受的条件下迅速地形成批量规模,带来良好的市场利益。两种观念认识上的差异,使得相当数量的成果进入不了转化过程。而且,由于现实情况的原因,在合作初期双方可能比较容易达成一致,但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看得见的利益越来越明显时,常常会由于这种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分道扬鏣,或某一方独自干,或另寻其他合作者,许多项目失败的原因都来源与此。 2、沟通渠道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沟通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没有良好的沟通,信息就不能有效的交流。可不少合作项目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沟通障碍,在项目的接洽期往往比较平淡,很少会出问题,加之双方都有比较高的激情和期望,接触比较频繁,沟通也比较顺畅,但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深入,双方由于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做保障,往往会出现一些沟通不及时和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在有一些矛盾时,往往有一方不是积极沟通解决问题,反而会消极沟通、甚至抵制沟通。比如某地曾有一个合作项目,开始时双方都很积极,沟通也很及时,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对方人员调整及对利益的分配有所不满等原因,对方很少再主动沟通。尽管这种沟通不畅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可能是双方的,但其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影响项目的如期进行。 3、风险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政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创新,既然是创新就和其他创新一样,存在着创新失败的风险。一方面,对于学校和科研机构,自身不具备自我转化的资金能力和实力,必须借助企业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创新意味着资金的先期投入,当投入较大时,企业就面临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这就使得企业往往对很多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或者对于大多数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企业因为只愿意承担部分风险,不愿承担全部风险,当双方对于风险承担不能达成一致时,项目合作也往往会以流产而告终。

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只有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国家将对特级建筑企业的资质进行重新审查,这将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校和企业发展壮大的很好机遇。这样就会调动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资源的协调统一。高校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此来获得报酬作进一步的科研;企业也有对高新技术迫切的需求,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创新实力。但是现在的现实是:许多研究成果往往在发表论文和获得奖励后就束之高阁。笔者以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高校要多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一、国外产学研的做法 1.国外高校产学研现状[1,3] 在美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方式有:一是单一的工业企业对大学研究计划提供资金,进行合作,该企业有权在大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制工作;二是公司联合对大学研究计划提供资金,联合研制,共同取得成果;三是设立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许多大学设立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为了加强跨学科与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80年代又在大学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四是工业和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并共用。 在这些合作研究中,大学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某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和工艺规程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要有利于加强工业界的竞争力,具有综合性,同时把基础科学交流知识作为重点,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吸收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参加研究工作。这种合作机制能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工业界。 在美国,大学已经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孵化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这种新知识、新技术的集中体现,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能够通过政府、高校与产业的有效合作迅速进行产业化,真正成为经济繁荣的“发动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商业化,不仅能够促进新知识发现、刺激技术创新、提高生活质量、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而且为美国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美国政府、企业和高校十分重视技术转让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根据美国大学技术管理人协会的统计,1980年美国颁布BAYH-DOLE法案以来,大学技术转让为全国经济作出了300亿美元的贡献,并每年提供25万个就业机会,市场上超过1000种产品来自于大学科研成果。在美国高校技术转让过程中,政府从宏观上进行控制,创造宽松的法规政策环境,高校则不断调整自身,努力开拓与外界的联系,共同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企业愿意采用新技术,高校也想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双方都盼着与对方结合。 2.我国建筑类高校得到借鉴和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研积极性提高很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在电子信息领域,高校“孵化”的高新企业日渐增多,有些已在国内居有品牌地位。但是在建筑界,高校的“孵化”作用却是很少的。美国高校通过技术转让所创造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建筑类高校技术转让提供的借鉴和启示主要有:一是严把科研立项关,鼓励具有专利的项目研究,将科研成果与专利结合起来;二是高校应该主动与企业联合,建立校企中心,将科研与工程紧密结合。解决工程中的科研问题,解决科研中的应用问题,避免那种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现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除政府法规和政策外,高校应该有详细的技术转让规定,以保护科研工作者在技术转让中的利益不受侵害;四是利用高科技产品,参与建筑市场的竞争,抢占市场的份额。 二、国内产学研存在的问题 1.零散自发 目前的校企合作,基本上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往往是某个教授或某个课题组与地方企业合作,合作的前期主要局限于提供实验材料、提供部分

必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必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从美国的“再工业化”反观中国的“创新驱动” 马德秀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布局、组织和协调作用,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有选择地搭建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尽快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中国特色最核心的一点,是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大学的价值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 下一步,我们到底靠什么?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反思近10年来的“去工业化”,意识到新的经济增长必须回归实体经济,因此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它宣称,未来20年将以“指数倍”的速度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美国的制造业,击败中国的制造业。这一论调并非“危言耸听”,也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确保自己“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领先地位。 目前,尽管我国在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还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一是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以往,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带动,过度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从未来看,随着我国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要素成本上涨,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结构“未富先老”,“要素驱动”将难以为继,必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二是全面掌握核心技术的局面远未形成。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已有220余种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在需求增长趋缓的情况下,产能过剩;制造业还徘徊在中、低端,核心技术自给率低,高端设备大量进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受到能力不足和动力缺失的双重制约,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0.69%,远低于跨国公司的3%以上。我们必须尽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三是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远未突破。我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造成了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是重点关注未来科技竞争领域,促进企业与大学紧密协作,致力于解决明天甚至后天的战略技术储备。 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和新环境的挤压,面对自身发展的“内忧”,下一步,我们到底靠什么?唯有创新驱动,才能转型发展。 掌握核心技术,需要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 对此,我有以下几个思考—— 思考一:激活与释放 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高校集聚着各学科的大批优秀人才,沉淀着大量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一旦与需求紧密结合,将释放出巨大能量。比如,离子膜是氯碱工业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材料,曾长期被杜邦公司垄断。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经多年攻关,实现了技术研发的重大突破,而且现已初步实现产业化,仅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就达10多亿元。正因为有了国产离子膜,发改委于去年明令淘汰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产业由此升级换代。这个事例体现了核心技术突破的重大价值。 在高校,这样的原创型技术储备可谓比比皆是,但大部分“束之高阁”,很多时候,高校想把成果转化却转化不出来,激活这些成果的最后一把火还需政府来点燃。比如,针对我国船舶设计制造中的“卡脖子”难题,上海交大率先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内首个连接科研、设计、制造的公共数字化软件系统平台,能从根本上提升船舶设计制造水平。这个系统的推广应用与后续研发,如果能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利用市场机制,推动高校和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全可以加快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步伐。 思考二:体制与机制 最近,美国政府正在反思为什么很多发明在美国“开花”却在日本、韩国“结果”。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企业的产品研发之间存在创新断层,为此美国政府准备拿出10多亿美元,在大学周边建一批“制造转化工程”,填补大学与企业间的沟壑。这个思路与我们的做法不谋而合。在上海市的支持下,上海交大于2010年在学校周边成立了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谋求创新突破。比如,这个研究院的大飞机发动机核心部件研

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及其作用

近年来,我校大力培育创新群体和优势领域,坚持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资本为纽带,紧密依靠项目作为载体实现了我校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共生互动的“官、产、学、研、金”的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组织工程和中医药、天然药物等领域的亮点、聚集点和制高点,初步实现了成果转化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在进行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如下体会: 一、以原始创新为主线,拉动研发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校与“泛珠地区”科技战略联盟的建立 “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基因工程菌开发与应用”是我校生命科学技术 学院姚冬生教授历经13年所完成的国家“863计划”的重要研究成果,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源头自主创新性的研究成果。2006年课题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并分离到黄曲霉毒素解毒酶,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国际PCT专利;2005年开始,该项目产业化进程日趋成熟,2006年4月广州康采恩医药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与暨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及技术发明人共同组建广州科仁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开发重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系列产品。 我校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6月,是由我国名天然药物化学家姚新生院士任所长、我校投资1000万建立的,研究所拥有一流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试的先进仪器和设备,独立拥有400 MHz FT-NMR核磁共振波谱仪、LC-MS液相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

谱仪、旋光测定仪、显微熔点测定仪和十二套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理化分析测试设备等。该研究所的仪器和设备为满足中药提取分离、结构鉴定、质量检测及活性测试等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经过四年的运作,研究人员先后成功地研究和开发出银杏叶粉针、线麻注射液、匙羹藤总皂苷胶囊等多种新药,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2项已授权)。该所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大师级人物的指导,已为我校培养了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还吸引了国内外优秀学者来该所研究学习。 我校利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光机电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参加“泛珠地区”中药及天然药物等产业的成果推介会,为提高该地区科技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贡献,并促进了我校与“泛珠地区”科技战略联盟的建立。2006年10月,我校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与广东罗浮药谷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可可茶产业化工作。在暨南大学建立可可茶研究中心,开展可可茶的成分、药效及应用研究;在惠州市南昆山、罗浮山建立可可茶种植基地开展种苗、种植研究,使可可茶研究工作真正产业化、规模化。2007年3月,广东省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与福建三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共同建设“福建三明-暨南生物医药技术中心”协议,该中心将依托我校先进的生物医药研究开发设备与生物医药创新科技人才团队,为三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优惠的科技服务。该中心的成立将建设三明市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认证、咨询、检测、试制、攻关、市场开拓等服务,对于促进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运作和快速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