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试的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刺法灸法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

刺法灸法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九针记载于()。

A:《左传》B:《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难经》答案:B2.根据《内经》记载,灸法起源于我国()。

A:东方B:北方C:中部D:南方答案:B3.导热最快的针具是由什么制成的?()A:金B:铁C:铜D:银答案:D4.砭石最初主要用于()。

A:排脓B:刺痈肿C:放血D:点按穴位答案:ABC5.五夺、五逆的危重症候不宜针刺。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针刺风池、肾俞、双侧环跳穴时一般以何种体位最佳?()A:侧伏坐位B:俯卧位C:俯伏坐位D:仰卧位答案:B2.以下是双手进针法的是()。

A:舒张进针B:提捏进针D:管针进针答案:ABC3.目前用的毫针主要以银制成。

()A:错B:对答案:A4.行针手法的作用包括()。

A: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B: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C:补虚泻实D: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答案:ABD5.出针顺序一般而言按“先下后上,先外后内”进行。

()A:错B:对答案:A6.“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出自:()A:《标幽赋》B:《针灸大成》C:《灵枢》D:《素问》E:《金针赋》答案:A7.晕针发生后,第一个处理的步骤是()。

A: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B:针全部拔出C:给予患者温开水D:让患者平卧,头高脚低E:严重者按急救处理答案:B8.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晕厥现象,叫()。

A:弯针B:其余选项均不正确C:晕针D:断针E:滞针答案:C9.晕针的表现包括()。

A:脉沉细C:恶心欲吐D:四肢厥冷E:面色苍白答案:ABCDE10.滞针的表现包括()。

A:医师捻转困难B:患者感觉疼痛C:医师出针困难D:医师提插困难E:患者针感强烈答案:ABCD11.血肿是针刺异常现象之一。

(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指采用下列哪种灸法?()A:化脓灸B:太乙神针灸C:雷火灸D:灯草灸答案:A2.患者,男,57岁。

7年前开始腹痛泄泻,现黎明之前腹痛肠鸣,泻后痛减,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胖淡苔白,脉沉细。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二)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二)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是()A.针尖B.针身C.针根D.针柄E.针尾2.针刺双侧环跳穴的体位是()A.仰靠坐位B.俯卧位C.侧伏坐位D.俯伏坐位E.侧卧位3.高压蒸气灭菌法要求用高压蒸气锅内灭菌。

一般在()A.1.0~1.4kg/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B.1.0~1.4kg/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10分钟C.0.5~1.04kg/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D.1.0~1.4kg/cm2的压力,100℃~110℃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E.0.5~1.04kg/cm2的压力,100℃~110℃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4.印堂穴应用何种进针法()A.爪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5.用毫针从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捻转提插行针,将针提至皮下,配合关节屈伸活动。

此法为()A.直针刺法B.半刺法C.分刺法D.合谷刺法E.恢刺法6.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在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A.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B.进针后,为加强针感,一般可进行较大幅度的提插捻转C.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D.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E.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7.下列晕针处理方法,哪项是错误的()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B.注意通风、保暖C.予饮温开水或糖开水D.将针迅速取出E.可灸百会、关元、气海8.以下处理皮下血肿错误方法是()A.微量出血及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B.当局部血肿迅速增长时,应立即予以热敷,以促使血肿消散C.出血停止后,可以局部轻轻按揉D.血肿过大,在出血停止后,可用注射器抽吸瘀血E.出血初期可用冷敷,血止后,改用热敷9.灸疮自行痊愈脱落,一般在灸后()A.1~3天左右B.3~4天左右C.1周左右D.30~40天左右E.60~70天左右10.头针的针刺的头皮层次是()A.帽状腱膜下层B.颅骨膜层C.头表皮层D.头皮下层E.帽状腱膜层11.拔罐法古时称为()A.吮血疗法B.排脓疗法C.排气疗法D.角法E.罐法12.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的头皮针治疗线是()A.顶颞前斜线下2/5 B.额旁l线C.额旁2线D.顶旁2线E.枕上正中线13.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的头皮针治疗线是()A.顶颞前斜线B.额旁l线C.顶颞后斜线D.顶中线E.枕上正中线14.用三棱针刺肘窝、腘窝部静脉时,可采用()A.挑刺法B.点刺穴位法C.割治法D.深刺血络法(结扎泻血法)E.散刺法15.皮肤针应用强刺激叩刺时,局部和患者的反应是()A.局部皮肤略见潮红,患者无疼痛感觉B.局部皮肤潮红出血,患者无疼痛感觉C.局部皮肤可见出血,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觉D.局部皮肤潮红,但无出血,患者稍觉疼痛E.局部皮肤潮红出血,患者稍觉疼痛16.暑热天皮内针埋藏的时间应为()A.1~2天B.2~4小时C.3~5天D.6~7天E.20分钟左右17.下列属于行针的基本手法是()A.捻转法B.飞法C.震颤法D.刮法E.循摄法18.耳穴神门位于()A.三角窝前1/3的下部B.三角窝后1/3的下部C.三角窝中1/3处D.三角窝前1/3的上部E.三角窝后1/3的上部19.腕踝针进针后以出现下列哪种感觉为宜()A.痛感B.胀感C.无任何不适感觉D.重感E.酸胀感20.临床最为常用的磁片的磁场强度是()A.300~500GS左右B.500~2000GS左右C.1000~2000GS 左右D.1500~3000GS左右E.3000GS左右21.过敏性疾患首选的耳穴是()A.风溪B.肩C.肾D.胃E.三角窝22.临床上对于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性疾病,常选用的针刺方法是()A.火罐法B.三棱针放血法C.皮内针法D.灸法E.泻法23.三棱针是由古代九针当中的什么针具发展而来()A.锋针B.毫针C.长针D.鍉针E.铍针24.主治心、肺等上焦病症的头针线是()A.额旁2线B.额中线C.顶颞前斜线D.枕上正中线E.额旁1线25.芒针在进针、运针、出针的操作时,最常用的是()A.提插B.弹法C.盘法D.飞法E.捻转(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晕针B.刺伤了脾脏C.针后异常感D.刺伤了脊髓E.弯针26.在针刺过程中,患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至神志昏迷,说明出现了()27.在针刺的过程中。

刺法灸法学-答案.docx

刺法灸法学-答案.docx

《刺法灸法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E 3・ C4・ D5・ E6・ A 7. D 8. E 9. A 10. D 11. E 12. A 13. C 14. A15. B二、名词解释1、迎随补泻法:是根据针尖与经脉循行方向之顺逆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2、结扎泻血法:用三棱针针刺静脉放血的操作方法3、水针:将微量约物注入耳穴,通过针头的刺激与药物的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4、灯草灸:用灯心草醮油点燃,在患者穴位上焊烫的治疗方法。

5、行气法:针卞得气后,用特定手法使针感向病所传导扩散,称为行气.常用的行气法有循摄法、逼针法、推气法和按截法四种6、烧山火:烧山火法是一种以提插补泻为核心,包括徐疾补泻、九六补泻、开阖补泻等方法的复氏补法。

适用于顽麻冷痹虚证、寒证。

7、耳针:耳针就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8、麦粒灸:先在穴位皮肤上标记,涂凡士林,安放麦粒大的艾炷,线香点火,灸3〜7壮,灸后不用膏药贴敷。

9、晕针:针刺过程中的晕厥现象,称为晕针10、电针法:在耳穴针刺后通上脉冲电流的一种方法11、偶刺法:指在压痛点处前后斜刺的针刺方法.12、皮肤针:是由多支不锈钢针集成一束而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叫皮肤针刺法。

13、夹持法:左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针尖露出3毫米左右,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针尖贴近皮肤时,左手下压,右手捻转,双手同时用力把针刺入皮下.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14、水罐法:利用竹罐加水煮沸后产生的热气,排除罐内部分空气,造成负压, 使罐吸附皮肤的方法.15、巨刺: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的刺法16、铺灸、(长蛇灸):铺灸又称长蛇灸。

取蒜泥500g、陈艾绒约200g。

患者俯卧,从脊柱大椎穴至腰俞穴铺2. 5厘米厚,6厘米宽的蒜泥1层,蒜泥上铺长蛇形艾炷1条,点燃头至腰俞穴铺2. 5厘米厚,6厘米宽的蒜泥1层,蒜泥上铺长蛇形艾炷1条,点燃头有蒜味为度•因蒜泥和火热的刺激,灸后局部易起水泡,应注意防护。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习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针刺起源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E.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A.圆针B.圆利针C.长针D.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B.《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D.《孟子·离娄篇》E.《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著作()A.《灵枢》B.《针经指南》C.《金针赋》D.《针灸大成》E.《神应经》(二)B型题A.艾条灸B.灯火灸C.间接灸D.温针灸E.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A.十二字手法B.下手八法C.阳中隐阴D.青龙摆尾E.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三)C型题A.间接灸B.实按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A.电针B.水针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四)X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A.圆针B.锋针C.大针D.长针E.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A.腧穴特种治疗技术B.灸法技术C.针刺技术D.推拿技术E.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2.《内经》主张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三、填空题3.比较成熟的特定部位刺法有耳针法、和。

4.《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中气穴则,中肉节则。

”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五、简答题1.列举九针的治疗作用。

六、问答题1.为什么说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第一章概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B 2.A 3.D 4.B(二)B型题1.B 2.E 3.C 4.D(三)C型题1.B 2.A 3.D 4.C(四)X型题1.ABCD 2.ABCE二、判断题1.√ 2.×三、填空题1.头皮针法;腕踝针法2.针游于巷;皮肤痛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刺法灸法学试题带答案(1)

刺法灸法学试题带答案(1)

刺法灸法学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决定毫针规格的部位是:针身◆药物消毒法,常用什么浓度的酒精浸泡,浸泡时间通常为:75%、30-60分钟◆现代毫针刺法应包括: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及出针法。

◆下面那种灸法属于非艾火类的灸法:天灸.◆全面总结上古以来的刺法与补泻手法的书籍是:《内经》◆针刺的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捻转法◆最早的拔罐法所用的“罐”是:兽角◆最早强调双手配合操作书籍为:《难经》◆大部分穴位的针刺深度,一般以什么为原则: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一般进针角度为45º时称斜刺◆如在临床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晕针时最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停止再针刺并将针拔出◆“得气”又称气至◆针下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以调节逆乱的气机,用于临床一时性的气血逆乱、经气失调,虚实不明显的病症的针刺方法为:平补平泻法◆在针刺过程中,病人感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心慌心悸,恶心欲吐,面苍肢冷,脉微细。

此称:晕针◆当出针后,局部出血青肿明显时,下面那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先冷敷,再热敷◆当病人在针刺过程中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末端放射,甚至引起肢体瘫痪时,说明针刺:刺伤了脊髓◆属于瘢痕灸的是:化脓灸◆雷火针属于:药条实按灸◆属于针法与灸法相结合的方法是:温针灸◆观察毫针刺入的深度及提插幅度的部位是:针根◆现代毫针刺法应包括: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及出针法◆大部分穴位的针刺深度,一般以什么为原则: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下面那种刺法不属于《内经》的浅刺法:短刺◆捻转补泻法的补法为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当针下得气后,用特定的方法使针感向病所传导扩散的方法称:行气法◆临床一般病症的毫针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在针刺过程中出现行针或出针困难,如果强行操作,病人感到疼痛难忍,此称滞针◆为防止“煮沸消毒法”对针具的损耗常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配成…2%的重碳酸钠溶液◆纸垫练针的主要内容为:指力和捻针法◆一般进针角度为15º时称:横刺◆应用刺激性中药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的方法称:天灸◆属于直接艾灸的方法是:A雀啄灸◆穴位注射在操作时最重要的步骤是:针下得气后,回抽一下无血,再将药液推入◆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行针的基本手法:提插法◆下面那种规格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规格:长25─75mm 粗28─32号◆针刺留针时,以针为中心进行拔罐的方法称:针罐法◆凡是能使机体亢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称:泻法◆毫针的规格是指:针身粗细和长短◆纸垫练针的主要内容为:指力和捻针法◆《内经》当中的先直刺入深处,然后退至浅层,再分别向两傍斜刺,形如鸡爪,治疗与脾相关的肌肉病症刺法是合谷刺◆进针后,先直刺提插捻转6数,得气后,将针斜向病所,令患者深吸气,使气至病所,可以止痛的方法是:运气法◆内经》当中的呼吸补泻法的补法特点是:患者呼气时进针运针,吸气时退针出针◆刺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针灸医生在针刺之前,用手指在穴位处循按、揣摸,找出指感强烈的穴位。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习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针刺起源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E.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A.圆针B.圆利针C.长针D.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B.《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D.《孟子·离娄篇》E.《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著作()A.《灵枢》B.《针经指南》C.《金针赋》D.《针灸大成》E.《神应经》(二)B型题A.艾条灸B.灯火灸C.间接灸D.温针灸E.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A.十二字手法B.下手八法C.阳中隐阴D.青龙摆尾E.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三)C型题A.间接灸B.实按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A.电针B.水针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四)X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A.圆针B.锋针C.大针D.长针E.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A.腧穴特种治疗技术B.灸法技术C.针刺技术D.推拿技术E.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2.《内经》主张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三、填空题3.比较成熟的特定部位刺法有耳针法、和。

4.《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中气穴则,中肉节则。

”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五、简答题1.列举九针的治疗作用。

六、问答题1.为什么说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第一章概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B 2.A 3.D 4.B(二)B型题1.B 2.E 3.C 4.D(三)C型题1.B 2.A 3.D 4.C(四)X型题1.ABCD 2.ABCE二、判断题1.√ 2.×三、填空题1.头皮针法;腕踝针法2.针游于巷;皮肤痛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树答案刺法灸法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刺法灸法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腧穴特种疗法包括答案:穴位埋线法;穴位注射法;激光针法;电针法2.针灸施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施术时间;患者体质;患者病情;施术部位3.最早记载补泻有大小的著作是答案:针灸大成4.首先提出十四字手法的是答案:针经指南5.古人常灸足三里用作保健时的操作方法是答案:化脓灸6.《难经》提出的补泻法是答案:营卫补泻7.“灸师”是指专门施灸的医生,这一称呼起于哪个朝代答案:唐朝8.《曹氏灸方》著于何代答案:魏9.病人做针灸治疗可以随时来随时做。

答案:错10.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到灸法是源自北方的。

答案:对第二章1.围刺是由哪种针法演变而来?答案:扬刺法2.条口透承山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病症?答案:肩关节周围病变3.下列哪个穴位针刺时须闭口()答案:下关4.在针刺手法上,眼眶内的经穴应()答案:轻、慢,不宜提插捻转5.晕针的处理正确的是答案:平卧保暖;艾灸;重掐急救穴;出针;必要时进行抢救6.滞针的处理错误的是答案:强行出针;反方面捻回;周围进行围刺7.0.5寸针应用的持针法是答案:两指持针法8.小儿应用何种进针法答案:管针进针法9.以下何穴宜用斜刺法答案:肺俞10.在应用提插手法时,一般提插幅度以多少为宜答案:3~5分第三章1.《左传》所载”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攻”是指()答案:灸法2.下列各项,哪些应慎用灸法()答案:阴虚发热3.艾灸法的作用有()答案:温经通络;回阳固脱;温肾健脾;祛风解表、温中散寒4.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也。

生即多灸,熟即少灸。

答案:错5.雷火神针是()答案:一种艾条6.隔姜灸的确切作用是()答案:解表祛寒、温中止呕7.隔盐灸可用来治疗()答案:泄泻8.以下哪个部位不能用瘢痕灸()答案:关节活动处9.患者由于遗精、阳痿而施间接灸法,局部应放置()答案:附子饼10.属于非艾灸类的是()答案:药线灸第四章1.据文献记载,最早的火罐是用何物制成的()答案:兽角2.拔罐法具有()答案:两者均是3.火罐法可用()答案:两者均是4.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增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A型题(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针刺手法发展的鼎盛时期一般被认为是:()A.春秋战国时期B.隋唐时期C.金元明时期D. 明末清初时期2砭石在《内经》时代主要用于哪些病种的治疗?()A.内科病B. 妇科病C.外科病D.神经科病3.古代医家中提倡针药并用,曰“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的医家? ()A.孙思邈B.王焘C.葛洪D.张仲景4.徐疾补泻手法主要源于古代哪部著作?()A.《灵枢·九针十二原》B.《灵枢·口问》C.《针经指南·气血问答》D.《难经·七十八难》5.临床常用的毫针规格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针身的长短与粗细B.针根+针柄的长短与粗细C. 针柄的长短与粗细D. 根据腧穴定位的同身寸6.“候气”的含义是?()A.留针等待经气之法B.催促经气速至之法C.气至病所之法D.守气之法7. 醋调贴敷用药有何作用?()A.激发药性B.保持药性C.收敛药性D.引药归经8.“短刺”之“短”为何意?()A.接近“骨”的含义B.使用短针的含义C. 针刺浅表之义D.接近“皮肤”之义9.“齐刺法”主要适应于何种病症?()A.“寒气小深”之痹痛B. “寒气博大”之痹痛C. 病位表浅之痹痛D.各类疾病10.头皮针的主要适应范围是什么?()A.脑源性疾病B.外感性疾病C.传染性疾病D.感染性疾病E. 以上全不对11.头皮针中顶颞前斜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悬厘B.百会-前顶C.百会-悬厘D.百会-曲鬓12.头皮针中颞前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悬厘B.百会-前顶C.颔厌-悬厘D.头维-曲鬓13.头皮针中额旁2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神庭向前额方向1寸B. 眉冲向前额方向1寸C. 本神向前额方向1寸D.以上都不对14.头皮针中顶中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百会B.百会-前顶C.通天-正营D.前顶-后顶15.耳穴“神门”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舟16.耳穴“交感”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对耳轮上脚B.对耳轮下脚C.三角窝D.耳轮17.耳穴“屏间”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垂18.耳穴“风溪”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轮C.三角窝D.耳舟19.耳穴“肝”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舟20.下列哪类疾病适应于采用皮内针刺法?()A.急性病证B.慢性病症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C.热症以及原因不明类疾病D.寒症以及原因不明类疾病B型题(1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刺法灸法学试题带答案(2)

刺法灸法学试题带答案(2)

刺法灸法学试题带答案二、多选题。

◆飞经走气法有(BCDE)A.龙虎交战B.青龙摆尾C.白虎摇头D.苍龟探穴E.赤凤迎源◆悬起灸中包括(ACD)A.温和灸B.太乙神针C.回旋灸D.雀啄灸E.温灸器灸◆闪罐法的适应症有(ABCD)A.风湿痹痛B.中风后遗症C.肌肤麻木D.肌肉痿弱E.急性热病◆耳穴的刺激方法有(ABCDE)A.埋针法B.灸法C.磁疗法D.电针法E.按摩法◆穴位贴敷法中,用醋调敷药起的作用是(ABC)A.解毒B.化瘀C.敛疮D.行气E.止痛◆进针法包括有(ABCD)A.单手进针法B.双手进针法C.管针进针法D.快速进针法E.中速进针法◆水罐法包括(BD)A.贴棉法B.水煮法C.抽气法D.蒸气法E.排气法◆皮肤针是在下列古代哪些刺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AE)A.毛刺B.齐刺C.浮刺D.短刺E.半刺◆在腕踝针的临床应用中,选点原则有(ABCDE)A.上病取上、下病取下B.左病取左、右病取右C.区域不明、选双上1 D.上下同取E.左右共针◆可以选择火针治疗的病症有(ABCDE)A.痹症B.阳痿C.痛经D.网球肘E.腋臭◆46.决定针刺补泻效果的主要因素有(ABD)A.腧穴特性B.针刺的手法C.医生的性别D.机体的机能状态E.气候◆47.与躯干四肢对应的耳穴分布在(ABD)A.对耳轮体B.对耳轮的上、下脚C.耳甲艇D.耳舟E.耳轮脚周围◆三棱针疗法主要适应于(ABDE)A.实证B.痛证C.虚证D.瘀证E.热证◆属于《灵枢·官针》刺肉之法的是(ADE)A.分刺B.毛刺C.关刺D.合谷刺E.浮刺◆艾灸时,下列哪种情形宜用大炷、多壮(BCD)A.老人B.青壮年C.初病体实D.腰背腹部E.四肢末端◆“迎随”后世发展为(ABC)A.深浅补泻B.顺逆针向的补泻C.随着经气流注盛衰时间补泻D.疾徐补泻E.呼吸补泻◆分天、地、人三部进行操作的针刺方法有(ABE)A.苍龟探穴B.透天凉C.挑刺法D.青龙摆尾E.烧山火◆棱针法古代又称(ABD)A.络刺B.赞刺C.半刺D.豹文刺E.扬刺◆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内脏器官相应的穴位在(AC)A.耳甲艇B.耳舟C.耳甲腔D.对耳轮E.耳垂◆头针线的额旁2线可以治疗(ABCD)A.脾B.胃C.肝D.胆E.肺◆属于局部多针刺法的是(BCDE)A.分刺法B.扬刺法C.齐刺法D.围刺法E.傍针刺法◆拔罐的作用主要有:(ABCD)A.温经通络B.行气活血C.祛湿逐寒D.消肿止痛E.升阳举陷◆皮肤针是从以下哪些古代刺法发展而来(ADE)A.扬刺B.巨刺C.输刺D.毛刺E.半刺◆疏波常用于治疗(ABD)A.肌肉、关节损伤B.痿证C.痛证D.韧带的损伤E.神经血管痉挛三、名词解释.◆迎随补泻法:是根据针尖与经脉循行方向之顺逆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A型题(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针刺手法发展的鼎盛时期一般被认为是:()A.春秋战国时期B.隋唐时期C.金元明时期D. 明末清初时期2砭石在《内经》时代主要用于哪些病种的治疗?()A.内科病B. 妇科病C.外科病D.神经科病3.古代医家中提倡针药并用,曰“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的医家? ()A.孙思邈B.王焘C.葛洪D.张仲景4.徐疾补泻手法主要源于古代哪部著作?()A.《灵枢·九针十二原》B.《灵枢·口问》C.《针经指南·气血问答》D.《难经·七十八难》5.临床常用的毫针规格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针身的长短与粗细B.针根+针柄的长短与粗细C. 针柄的长短与粗细D. 根据腧穴定位的同身寸6.“候气”的含义是?()A.留针等待经气之法B.催促经气速至之法C.气至病所之法D.守气之法7. 醋调贴敷用药有何作用?()A.激发药性B.保持药性C.收敛药性D.引药归经8.“短刺”之“短”为何意?()A.接近“骨”的含义B.使用短针的含义C. 针刺浅表之义D.接近“皮肤”之义9.“齐刺法”主要适应于何种病症?()A.“寒气小深”之痹痛B. “寒气博大”之痹痛C. 病位表浅之痹痛D.各类疾病10.头皮针的主要适应范围是什么?()A.脑源性疾病B.外感性疾病C.传染性疾病D.感染性疾病E. 以上全不对11.头皮针中顶颞前斜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悬厘B.百会-前顶C.百会-悬厘D.百会-曲鬓12.头皮针中颞前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悬厘B.百会-前顶C.颔厌-悬厘D.头维-曲鬓13.头皮针中额旁2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神庭向前额方向1寸B. 眉冲向前额方向1寸C. 本神向前额方向1寸D.以上都不对14.头皮针中顶中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百会B.百会-前顶C.通天-正营D.前顶-后顶15.耳穴“神门”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舟16.耳穴“交感”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对耳轮上脚B.对耳轮下脚C.三角窝D.耳轮17.耳穴“屏间”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垂18.耳穴“风溪”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轮C.三角窝D.耳舟19.耳穴“肝”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舟20.下列哪类疾病适应于采用皮内针刺法?()A.急性病证B.慢性病症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C.热症以及原因不明类疾病D.寒症以及原因不明类疾病B型题(1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刺法灸法学试题和答案大全

刺法灸法学试题和答案大全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用于针刺头顶、枕项、背部脸穴的体位是()A.侧卧位B.仰靠坐位C.俯伏坐位D.侧伏坐位E.仰卧位2.对于儿童和惧针的患者,宜采用()A•快速进针法B.缓慢进针法C.单手进针法D.双手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3.根据针体在穴位内转动的方向和用力的轻重来区分补泻的手法是()A.平补平泻B.提插补泻C•徐疾补泻D.捻转补泻E.开阖补泻4.折针的主要原因是()A.用了质量低劣或有隐伤的针具B.进针后患者体位有移动C.外力碰撞,压迫针柄D.强力提插捻转,引起肌肉痉挛E.弯针、滞针处理不当,并强力抽拔5.尿潴留、肠粘连的患者,在取腹部穴位时()A.宜深刺B.宜大幅度提插捻转C.宜留针拔罐D.不宜深朿UE.不宜针刺6.最适宜于隔盐灸的部位是()A.中皖B・气海C.天枢D.关元E・脐中7.可治疗蛇蝎毒虫所伤的灸法是()A.隔姜灸B.隔盐灸C.隔蒜灸D.隔附子灸E.温针灸8•针灸并用的方法是()A.太乙神针B.雷火神针C.温灸器灸D.温针灸E.温和灸9.瘢痕灸是指下列哪种方法()A.非化脓灸B.化脓灸C.直接灸D.间接灸E.灯火灸10.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拔罐法是()A.闪罐法B.走罐法C.刺络拔罐法D.药罐法E・水罐法11 •临床最常用的火罐法是()A.架火法B.闪火法C.投火法D.贴棉法E.滴酒法12.呼吸补泻法属于()A.飞经走气法B.平补平泻法C.单式补泻手法D.复式补泻手法E •针刺补泻的原则13.作用于经脉脸穴的辅助针刺手法是()A.刮B.弹C.颤D•循E.飞14.《内经》中的毛刺和半刺属于()A.刺肌B.刺筋C.刺皮D.刺骨E.刺脉15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语出:()A.《灵枢・九针十二原》B.《针灸资生经》C.《金针赋》D・《标幽赋》E.《针灸大成》16.对于高热抽搐、赤肿痛等症,最适宜的三棱针治疗方法是()A.点刺穴位B.挑刺法C.散刺法D.点刺血络深刺法E •点刺血络浅刺法17.可用作人工电动呼吸,配合抢救呼吸衰竭的电针波形是()A.断续波B.锯齿波C・疏波D.密波E.疏密波18.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OA.对耳轮上脚B.对耳轮下脚C.耳甲艇D・耳甲腔E∙耳舟19.消化道溃疡取耳穴“皮质下"的选穴原则是()A.按临床经验选穴B.按相应部位选穴C.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D.按脏腑经络理论选穴E.按经验取穴20.耳针治疗五官疾病一般取()A.耳舟部穴位B.对耳轮部穴位C.耳轮部穴位D.耳垂部穴位E.三角窝穴位21.头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刺激线是()A.额中线B.额旁1线C.额旁2线D.额旁3线E.枕上旁线22.主治肩臂手病症的头针刺激线是()A.顶旁1线B.顶旁2线C.枕上旁线D.枕下旁线E.额中线23.下列不宜用头针治疗的是()A.偏瘫B.高热C.失语D.高血压病E.胃痛24.齐刺是()A・二针齐用B.三针齐用C.四针齐用D.五针齐用E.六针并用25.脸穴注射法中,胸背部每穴注射剂量为()A. 0.3~0.5mlB. 0.5〜ImIC. l~2mlD. 2~5mlE. 0.1 〜0.3ml (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仰靠坐位E.俯伏坐位26.针刺环跳穴的适宜体位是()27.针刺中极穴的适宜体位是()A.齐刺法B.围刺法C.扬刺法D.傍针刺法E.合谷刺法28.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29.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A.行气法B.调气法C.催气法D.守气法E.候气法30.留针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为()31.按截法属于()A. “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B. “满则泻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C.“盛则泻乙虚则补之,,D. ςς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WE・“用针之服,必有法则”32.《灵枢•终始》载()33.《灵枢•小针解》载()A.生姜片B.蒜片C.黄土D∙附子饼E.食盐34.患者由于遗精、阳痿而施间接灸法,局部应放置()35.若疮疡初起,在施灸时局部应放置OA.三角窝前1/3的下部B.三角窝前1/3的上部C.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D.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E.耳轮脚处36.耳穴外生殖器位于()37.耳穴内生殖器位于OA.点刺法B.害!|治法C.深刺血络法(结扎泻血法)D.散刺法E.挑刺法38.三棱针法治疗咽喉肿痛可选取少商,采用()39.三棱针法治疗中暑选取曲泽、委中,采用()(三)C型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毛刺B.直针刺和半刺法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40.刺皮之法是()41.刺肉之法是()A.投火法B.闪火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2.火罐法可用O43.蒸气法可用OA.主治咳喘,胸闷B.主治皮肤瘙痒,尊麻疹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4.耳穴的肺可以治疗O45.耳穴的风溪可以治疗()(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6.飞经走气法有()A.龙虎交战B.青龙摆尾C. 口虎摇头D.苍龟探穴E.赤凤迎源47.悬起灸中包括()A.温和灸B.太乙神针C.回旋灸D.雀啄灸E.温灸器灸48.闪罐法的适应症有OA.风湿痹痛B.中风后遗症C.肌肤麻木D.肌肉痿弱E.急性热病49.耳穴的刺激方法有()A.埋针法B.灸法C.磁疗法D.电针法E.按摩法50.穴位贴敷法中,用醋调敷药起的作用是()A.解毒B.化瘀C.敛疮D.行气E.止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1.毫针的不同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而区分。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适合于经产妇腹部腧穴的进针法是()A.爪切进针法8.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2.“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

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语出()A.《灵枢》B.《金针赋》C.《针灸大成》D.《标幽赋》E.《素问》3.“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语出:()A.《灵枢•经脉》B.《素问•宝命全形论》C.《灵枢•邪气脏腑病形》D.《灵枢•本神》E.《标幽赋》4.“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语出()A.《灵枢•官能》B.《灵枢•九针论》C.《说文解字》D.《名医别录》E.《医学入门》5.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A. 一粒B. 一棵C. 一壮D. 一枚E. 一个6.灸法选择陈艾,是因为()A.灸时火力过强B.所含挥发油太多C 生硬不易团聚D.温和持久的热度E.湿润难以点燃7.无瘢痕灸属于()人.直接灸8.间接灸C.艾条灸D.实按灸E.温针灸8.治疗急性吐泻最好用()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E.温针灸9.艾灸的泻法操作是()A.小炷多壮B.大炷多壮C.大炷少壮D.小炷少壮E.点燃艾炷并频吹其火令其速燃10.拔罐法古时称为()A.吮血疗法B.排脓疗法C.排气疗法D.角法E.以上均不是11.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的耳穴为()A.肾B.肺C,心D.脾£.三焦12.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的头皮针穴线是()A.顶颞后斜线B.额旁3线C枕下旁线D.额旁2线E.额旁1线13.头皮针针刺手法中抽提法属于()A.平补平泻B.小补小泻C补法D.泻法E.大补大泻14.皮肤针强刺激适用于()A.年壮体强者B.小儿C初诊患者D.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E.年老体弱者15.运用皮肤针法治疗顽癣等皮肤病是多选用()A.循经叩刺B.局部叩刺C穴位叩刺D.络脉叩刺E.挑刺法16.电针的选穴方法可用神经干通过和肌肉神经运动点取穴,如尺神经麻痹可取()A.颈夹脊6〜7、天鼎B.青灵、小海C.环跳、殷门D.阳陵泉、冲门£.手五里、曲池17.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可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A.身体同侧B.身体两侧C.身体的一前一后D.均在身体的前部或均在身体的后部E.没有明确的要求18.近红外线波长为()A. 0.76〜100 H mB. 0.76〜1.5 H mC. 0.76〜400 H mD. 1.5〜1000 H mE. 0.76〜50 H m19.常用芒针的长度为()A. 1〜5寸B. 1〜3寸C. 2〜3寸D. 5〜8寸E.3〜5寸20.芒针的持针采用()八.指持针法B.两指持针法C.双手持针法D.四指持针法£.持针身法21.用以下何种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润肤生肌()A.酒B.油C.醋D.水E.姜汁22.用腧穴敷贴治咯血可取穴()A.涌泉穴B.神阙穴C.病变局部穴位D.身柱穴E.肺俞,心俞,膈俞23.临床最为常用的磁片,其磁场强度为()A. 500〜2000Gs 左右B. 3000GS 左右C. 1000〜2000Gs 左右D. 300〜500Gs 左右E. 1500〜3000Gs 左右24.磁疗剂量中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A.500〜1000Gs 左右B. 300GS 左右C.1000〜2000Gs 左右D. 200〜1000Gs 左右E.2000Gs 以上25.二氧化碳激光仪可发射激光,其波长为()A. 106000埃B. 6000埃C. 6328埃D. 3280埃E. 6228埃(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斜刺或平刺0.5〜0.8寸8.向下方斜刺0.5〜1寸C.直刺0.5〜1.5寸口.向上斜刺0.5〜1寸E.斜刺或平刺1.0〜1.5寸26.胸部月俞穴一般可()27.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穴位一般可()A.晕针B.滞针C.针后异常感D.损伤脑脊髓E.弯针28.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29.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是()A.按穴闭气B.标记穴位C.单一方向搓捻D.出针指压,扪闭穴孔E.小幅度提捻,如颤之状30.扪法的作用是()31.按法的作用是()A.青龙摆尾B.白虎摇头C苍龟探穴D.赤凤迎源E.烧山火32.“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的操作手法是()33.“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的操作手法是()A.温和灸B.药线灸C 回旋灸D.雀啄灸E.实按灸34.用药和艾结合施灸的是()35.属于非艾灸类的是()A.三棱针挑刺法B.三棱针点刺穴位法C三棱针浅刺血络法D.三棱针深刺血络法E.三棱针散刺法36.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3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采用()A.浅B.可稍深,深过皮下C深达其根基部D.很深E.以上均不是38.火针治疗腋臭,进针宜()39.火针治疗网球肘取肘部阿是穴进针宜()(三)C型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沿皮刺B.斜刺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40.治疗脱肛取长强穴,其操作方法是()41.治疗脱肛取百会穴,其操作方法是()A.小儿惊风、脐风B.腮腺炎C 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2.灯火灸可治疗()43.药线灸可治疗()A.针尖对准穴位直刺B.针尖对准穴位平刺、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呈90度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4.图钉型皮内针使用的方法是()45.麦粒型皮内针使用的方法是()(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6.属于局部多针刺法的是()A.分刺法B.扬刺法C.齐刺法D.围刺法E.傍针刺法47.临证中,粗艾绒常用作()A.艾条灸8.直接灸C.太乙神针口.间接灸E.雷火针灸48.拔罐的作用主要有:()A.温经通络B.行气活血C祛湿逐寒D.消肿止痛E.升阳举陷49.皮肤针是从以下哪些古代刺法发展而来()A.扬刺B.巨刺C.输刺D.毛刺E.半刺50.疏波常用于治疗()A.肌肉、关节损伤B.痿证C痛证D.韧带的损伤E.神经血管痉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1.夹持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刺法灸法学A卷及答案

刺法灸法学A卷及答案

烟台水木培训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7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刺法灸法学》考试试卷(A 卷)姓 名: 学 号: 班 级: 考试时间: 补(重)考:(是、否)----------------------------------------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3页,完成答卷时间8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20分)1.九针包括鑱针、______、铍针、锋针、______圆利针、______、毫针、大针。

2.风池穴应向______方向进针。

3.悬起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火针法具有温经散寒、______、祛腐生新的作用。

5.徐疾补泻法操作时,补法要求______,泻法要求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九针中长4寸,形如剑、锋利,用于切开排脓的是() A .铍针 B .锋针 C .圆利针 D .毫针2.患者由于遗精、阳痿而施间接灸法,局部应用()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3.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浅、中、深三层逐步加深,目的是向不同的方向寻找最佳针刺感,或加大刺激量以加强得气感,此法称为()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苍龟探穴 D.赤凤迎源4.全面总结明代以前的针灸书籍是()A.《针灸甲乙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问答》 D.《针灸聚英》5.雷火针属于()A.艾条灸 B.温针灸 C.天灸 D.先艾灸再针刺6.针具发展的前身是()A.骨针 B.竹针 C.铁针 D.砭石7.“刺浮痹皮肤也”是()刺法A.浮刺 B.毛刺 C.半刺 D.短刺8.耳穴神门位于()A.三角窝前1/3上部 B.三角窝中1/3处C.三角窝后1/3上部 D.三角窝前1/3下部9.下列头皮针治疗线正确的是()A.顶中线:自百会穴至后神聪 B.颞前线:自颔厌穴至悬厘穴C.颞后线:自率谷穴至玉枕穴 D.枕下旁线:自脑户穴至天柱穴10.可刺激膈神经,配合抢救呼吸衰竭的脉冲波形是()A.密波 B.疏密波 C.断续波 D.锯齿波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滞针: 2.扬刺法: 3.灯火灸: 4.挑刺法: 5.灸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呼吸补泻的操作手法 2.影响得气的因素有哪些。

%3c刺法灸法学%3e试题及答案

%3c刺法灸法学%3e试题及答案

%3c刺法灸法学%3e试题及答案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1. 刺法灸法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针灸治疗技术- B. 中药学- C. 西医内科- D. 外科手术答案: A2. 针灸治疗中,针刺的深度应如何决定?- A. 根据患者的年龄- B. 根据患者的体质- C. 根据穴位的位置- D. 根据针刺的目的答案: D3. 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禁忌?- A. 孕妇的腹部- B. 皮肤破损处- C. 饱食后- D. 感冒初期答案: D4. 针刺治疗时,针刺的角度通常有哪几种?- A. 平刺- B. 直刺- C. 斜刺- D. 以上都是答案: D5. 灸法中,艾条灸和艾炷灸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A. 艾条灸使用艾条,艾炷灸使用艾绒- B. 艾条灸温度较高,艾炷灸温度较低- C. 艾条灸时间较长,艾炷灸时间较短- D. 艾条灸是直接灸,艾炷灸是间接灸答案: A6.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针刺? - A. 身体虚弱- B. 孕妇- C. 皮肤感染- D. 以上都是答案: D7. 灸法治疗中,下列哪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A. 灸后皮肤发红- B. 灸后皮肤起泡- C. 灸后皮肤无反应- D. 灸后皮肤发痒答案: B8. 针刺治疗时,下列哪种手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 - A. 捻转- B. 提插- C. 刮针- D. 以上都是答案: D9. 灸法治疗中,下列哪种灸法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疾病? - A. 温灸- B. 热灸- C. 冷灸- D. 冰灸答案: A10. 针刺治疗时,下列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针刺?- A. 患者感到疼痛- B. 患者出现晕针- C. 患者出现心慌- D. 以上都是答案: D。

刺法灸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和、。

2.三棱针刺法包括、和挑刺法三种。

3.头针顶中线主治病症。

4.《灵枢·官针》中治疗筋痹的刺法有、。

5.《金针赋》中列为飞经走气第二法的是。

6.对于化脓灸法的作用,《针灸资生经》中说:“凡着艾得,所患即瘥,,其病不愈。

”二、名词解释1.押手2.腧穴注射法三、简答题1.简述化脓灸的定义、操作方法和适应症四、问答题1.眼部腧穴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一、填空题1.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2.点刺法;散刺法3.腰腿足4.恢刺;关刺5.白虎摇头法6.灸疮;若不发二、名词解释1.进针前,临床常用左手按压爪切穴位,称为押手。

针刺时押手的正确运用,有揣穴定位、爪切固定、减轻疼痛、激发经气等实用意义。

2.称为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三、简答题1.艾炷直接放置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

操作方法:直接在穴位上施灸,灸满壮数后,保持局部清洁。

待5~7天后,灸处出现无菌性化脓现象,有少量分泌物。

避免污染,防止并发其他炎症。

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可留有瘢痕。

该方法适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适于灸法者,如哮喘、肺结核、慢性肠胃病、关节病等。

四、问答题1.刺眼部腧穴时应作到:(1)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

(2)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

(3)针后,一般不提插捻转。

(4)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

(5)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2~3分钟,防止出血。

(6)局部出现青紫色,应先冷敷止血,24小时后改用热敷。

(7)眼区穴针尖刺过皮肤、眼睑后,针下有空松感。

如针下有滞针感,则是刺中眼球壁外层十分坚韧的巩膜表层,此时应立即退针。

(8)针超过1.5寸,有可能伤及视神经或造成颅内出血,须格外谨慎!。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刺法灸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适合于经产妇腹部腧穴的进针法是()A.爪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2.“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

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语出()A.《灵枢》B.《金针赋》C.《针灸大成》D.《标幽赋》E.《素问》3.“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语出:()A.《灵枢·经脉》B.《素问·宝命全形论》C.《灵枢·邪气脏腑病形》D.《灵枢·本神》E.《标幽赋》4.“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语出()A.《灵枢·官能》B.《灵枢·九针论》C.《说文解字》D.《名医别录》E.《医学入门》5.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A.一粒B.一棵C.一壮D.一枚E.一个6.灸法选择陈艾,是因为()A.灸时火力过强B.所含挥发油太多C.生硬不易团聚D.温和持久的热度E.湿润难以点燃7.无瘢痕灸属于()A.直接灸B.间接灸C.艾条灸D.实按灸E.温针灸8.治疗急性吐泻最好用()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E.温针灸9.艾灸的泻法操作是()A.小炷多壮B.大炷多壮C.大炷少壮D.小炷少壮E.点燃艾炷并频吹其火令其速燃10.拔罐法古时称为()A.吮血疗法B.排脓疗法C.排气疗法D.角法E.以上均不是11.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的耳穴为()A.肾B.肺C.心D.脾E.三焦12.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的头皮针穴线是()A.顶颞后斜线B.额旁3线C.枕下旁线D.额旁2线E.额旁1线13.头皮针针刺手法中抽提法属于()A.平补平泻B.小补小泻C.补法D.泻法E.大补大泻14.皮肤针强刺激适用于()A.年壮体强者B.小儿C.初诊患者D.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E.年老体弱者15.运用皮肤针法治疗顽癣等皮肤病是多选用()A.循经叩刺B.局部叩刺C.穴位叩刺D.络脉叩刺E.挑刺法16.电针的选穴方法可用神经干通过和肌肉神经运动点取穴,如尺神经麻痹可取()A.颈夹脊6~7、天鼎B.青灵、小海C.环跳、殷门D.阳陵泉、冲门E.手五里、曲池17.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可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A.身体同侧B.身体两侧C.身体的一前一后D.均在身体的前部或均在身体的后部E.没有明确的要求18.近红外线波长为()A.0.76~100μm B.0.76~1.5μm C.0.76~400μmD.1.5~1000μm E.0.76~50μm19.常用芒针的长度为()A.1~5寸B.1~3寸C.2~3寸D.5~8寸E.3~5寸20.芒针的持针采用()A.指持针法B.两指持针法C.双手持针法D.四指持针法E.持针身法21.用以下何种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润肤生肌()A.酒B.油C.醋D.水E.姜汁22.用腧穴敷贴治咯血可取穴()A.涌泉穴B.神阙穴C.病变局部穴位D.身柱穴E.肺俞,心俞,膈俞23.临床最为常用的磁片,其磁场强度为()A.500~2000GS左右B.3000GS左右C.1000~2000GS左右D.300~500GS左右E.1500~3000GS左右24.磁疗剂量中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A.500~1000GS左右B.300GS左右C.1000~2000GS左右D.200~1000GS左右E.2000GS以上25.二氧化碳激光仪可发射激光,其波长为()A.106000埃B.6000埃C.6328埃D.3280埃E.6228埃(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斜刺或平刺0.5~0.8寸B.向下方斜刺0.5~1寸C.直刺0.5~1.5寸D.向上斜刺0.5~1寸E.斜刺或平刺1.0~1.5寸26.胸部腧穴一般可()27.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穴位一般可()A.晕针B.滞针C.针后异常感D.损伤脑脊髓E.弯针28.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29.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是()A.按穴闭气B.标记穴位C.单一方向搓捻D.出针指压,扪闭穴孔E.小幅度提捻,如颤之状30.扪法的作用是()31.按法的作用是()A.青龙摆尾B.白虎摇头C.苍龟探穴D.赤凤迎源E.烧山火32.“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的操作手法是()33.“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的操作手法是()A.温和灸B.药线灸C.回旋灸D.雀啄灸E.实按灸34.用药和艾结合施灸的是()35.属于非艾灸类的是()A.三棱针挑刺法B.三棱针点刺穴位法C.三棱针浅刺血络法D.三棱针深刺血络法E.三棱针散刺法36.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3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采用()A.浅B.可稍深,深过皮下C.深达其根基部D.很深E.以上均不是38.火针治疗腋臭,进针宜()39.火针治疗网球肘取肘部阿是穴进针宜()(三)C型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A.沿皮刺B.斜刺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40.治疗脱肛取长强穴,其操作方法是()41.治疗脱肛取百会穴,其操作方法是()A.小儿惊风、脐风B.腮腺炎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2.灯火灸可治疗()43.药线灸可治疗()A.针尖对准穴位直刺B.针尖对准穴位平刺、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呈90度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44.图钉型皮内针使用的方法是()45.麦粒型皮内针使用的方法是()(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46.属于局部多针刺法的是()A.分刺法B.扬刺法C.齐刺法D.围刺法E.傍针刺法47.临证中,粗艾绒常用作()A.艾条灸B.直接灸C.太乙神针D.间接灸E.雷火针灸48.拔罐的作用主要有:()A.温经通络B.行气活血C.祛湿逐寒D.消肿止痛E.升阳举陷49.皮肤针是从以下哪些古代刺法发展而来()A.扬刺B.巨刺C.输刺D.毛刺E.半刺50.疏波常用于治疗()A.肌肉、关节损伤B.痿证C.痛证D.韧带的损伤E.神经血管痉挛1.夹持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中医药大学《刺法灸法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A型题(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针刺手法发展的鼎盛时期一般被认为是:()A.春秋战国时期B.隋唐时期C.金元明时期D. 明末清初时期2砭石在《内经》时代主要用于哪些病种的治疗?()A.内科病B. 妇科病C.外科病D.神经科病3.古代医家中提倡针药并用,曰“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的医家? ()A.孙思邈B.王焘C.葛洪D.张仲景4.徐疾补泻手法主要源于古代哪部著作?()A.《灵枢·九针十二原》B.《灵枢·口问》C.《针经指南·气血问答》D.《难经·七十八难》5.临床常用的毫针规格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针身的长短与粗细B.针根+针柄的长短与粗细C. 针柄的长短与粗细D. 根据腧穴定位的同身寸6.“候气”的含义是?()A.留针等待经气之法B.催促经气速至之法C.气至病所之法D.守气之法7. 醋调贴敷用药有何作用?()A.激发药性B.保持药性C.收敛药性D.引药归经8.“短刺”之“短”为何意?()A.接近“骨”的含义B.使用短针的含义C. 针刺浅表之义D.接近“皮肤”之义9.“齐刺法”主要适应于何种病症?()A.“寒气小深”之痹痛B. “寒气博大”之痹痛C. 病位表浅之痹痛D.各类疾病10.头皮针的主要适应范围是什么?()A.脑源性疾病B.外感性疾病C.传染性疾病D.感染性疾病E. 以上全不对11.头皮针中顶颞前斜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悬厘B.百会-前顶C.百会-悬厘D.百会-曲鬓12.头皮针中颞前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悬厘B.百会-前顶C.颔厌-悬厘D.头维-曲鬓13.头皮针中额旁2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神庭向前额方向1寸B. 眉冲向前额方向1寸C. 本神向前额方向1寸D.以上都不对14.头皮针中顶中线的定位是从哪个穴位到哪个穴位?()A.前神聪-百会B.百会-前顶C.通天-正营D.前顶-后顶15.耳穴“神门”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舟16.耳穴“交感”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对耳轮上脚B.对耳轮下脚C.三角窝D.耳轮17.耳穴“屏间”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垂18.耳穴“风溪”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轮C.三角窝D.耳舟19.耳穴“肝”位于耳廓表面的哪个区域中?()A.耳甲腔B.耳甲艇C.三角窝D.耳舟20.下列哪类疾病适应于采用皮内针刺法?()A.急性病证B.慢性病症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C.热症以及原因不明类疾病D.寒症以及原因不明类疾病B型题(1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用一次或几次或一次也不用。

A.斜针浅刺、摆动行气B.直针深刺、摇振行气C.浅针变向、多方行气D.直针深刺、上下行气21.“白虎摇头”手法的操作以及作用方式可以概括为何?()22.“青龙摆尾”手法的操作以及作用方式可以概括为何?()23.“赤凤迎源”手法的操作以及作用方式可以概括为何?()A.罐斑显示水泡、水肿与水汽状B.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C.罐斑微痒或者出现皮纹D.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24.提示湿盛或者寒湿的罐斑表现多为?()25.提示热毒郁结的罐斑表现多为?()26.提示虚寒症的罐斑表现多为?()A.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

B.促进代谢、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常用于外伤、关节炎等。

C.刺激性强、提高肌肉韧带张力、治疗痿症、肌肉韧带损伤。

D. 刺激性强,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常用于治疗痿症、瘫痪。

27.电针密波的主要作用和治疗范围?()28.电针疏波主要作用和治疗范围?()29.电针断续波主要作用和治疗范围?()A. 具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作用,治疗痈、疽、疮等病症。

B. 具有温中散寒、止呕解表,适于感冒、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C. 具有温肾壮阳作用,适应于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遗精等。

D. 具有回阳、救逆、固脱作用,适应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脱证。

E. 适应于顽固性疾病者。

F. 可抢救呼吸衰竭者。

G.以上全不对。

30.隔盐灸的作用?()31.隔附子灸的作用?()32.隔姜灸的作用?()D型题(4分):每题有两个最佳答案,选择备选答案中的两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33.电针的刺激作用以及强度主要与何有关? [ ]A.波形B.频率C.波幅D.波宽E.患者感受34.补泻手法的效应多通过哪两种方式判断? [ ]A.针感得气B.病人主诉C.皮肤变化D.刺激强度E.仪器测定35.决定针刺角度主要因素是? [ ]A.穴位解剖B.治疗要求C.患者年龄D.时令季节E.选穴数目36.齐刺法与傍针刺法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 ]A.针刺位置的深浅B.病变范围大小C. 针刺数目的多少D.手法轻重的不同E.针刺方向的不同X型题(4分):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以上是正确的。

37.可以融入“烧山火”手法操作的相关内容包括哪些? [ ]A.呼吸补泻B.徐疾补泻C.提插补泻D.开合补泻E.九六补泻F.针下求热G.一进三退H.三进一退I.押手重按J.针下紧涩38.针刺深度应当结合哪些因素综合考虑,以保证针刺疗效和安全?[ ]A. 腧穴部位B.症候性质C.体质强弱D.体格胖瘦E.经脉深浅F.补泻要求G. 季节时令H.敏感程度I.治疗经验39.晕针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可以有哪些症状? [ ]A.精神疲倦B. 眩晕C. 胸闷恶心D.面色苍白E.冷汗淋淋F.四肢厥冷G.脉微弱欲绝 H.猝然仆倒I.唇甲青紫 J.神智昏迷40.针刺气胸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哪些? [ ]A.胸痛B.胸闷C.气短D.心悸E.紫绀F.咳嗽G.呼吸困难H.血压下降I.休克J.冷汗淋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 针刺损伤脑脊髓的主要症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呼吸困难、休克、神智昏迷等。

2. 烧山火的基础针感应以_________为佳。

透天凉的基础针感应以_______为佳。

决定补泻效果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

3. 耳穴探查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4. 提插手法的刺激量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判定。

5. 临床选择体位的基本原则是患者应做到_________;医者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后异常感称___________,处理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三棱针疗法主要适应于瘀血证、实热证和急症。

()2.内经“乱气”指的是虚实不明显而表现为机能紊乱的病症,可用平补平泻法。

()3.任何一种针刺方法均可以实施补泻两种作用,但是以其中一种作用为主。

()4.明·杨继洲提出的“平补平泻”是从刺激量立论,相对“大补大泻”而言。

()5.辅助手法的作用与针刺基本手法的基本一致,只是应用时机略有不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辅助手法2、气至病所3、运动针法4、化脓灸法及作用5、行气法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灸法的主要分类以及温和灸的操作方法。

2、揣穴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任选3个阐述其作用?3、简述三棱针点刺放血的基本方法与适应范围?4、简要说明提插手法、提插补泻手法、徐疾补泻手法的异同。

5、简述得气的主要表现和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试述针刺基本操作步骤和要点?(10分)灸法刺法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A 5A 6A 7C 8A 9A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B 17A 18D 19B 20B 21B 22A 23D 2 4A 25B 26D 27A 28C 29D 30D 31C 32B多项选择题33 CD 34AB 35AB 36CE 37ABCDEFI 38 ABCDEFGH I39 ABCDEFGHIJ 40 ABCDEFGHI二、填空题1. 头痛恶心呕吐抽搐2. 热感凉感机体反应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3. 望诊法压痛法皮肤电阻测定法4. 幅度频率用力大小5. 舒适取穴正确施术方便6. 后遗感让患者休息局部循按艾条施灸三、判断题1 √ 2√ 3√ 4√ 5×四、名词解释1.辅助手法:辅助基本手法和补泻手法,促使针下得气,行气,气至病所,诱导凉热针感的针刺手法2.气至病所:通过一定手法使针感向病所方向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3.运动针法:针刺得气后,实施针刺手法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以调动患者自身潜能的一种针刺方法。

4.化脓灸法及作用:艾炷直接放置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即灸疮的灸法,适合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适合灸法者。

5.行气法:针刺后使气循经而行,达到病所的方法五、简答题1 简述灸法的主要分类以及温和灸的操作方法。

艾炷灸法:直接灸:华脓灸,非化脓灸间接灸:隔盐灸,隔姜灸,隔附子灸,隔蒜灸艾条灸法:悬起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实按灸:温针灸:温灸器灸:温和灸:将艾卷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20-30 分钟,皮肤红晕为度。

2.揣穴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任选3个阐述其作用?指切(一般穴位取穴法)、按压(肌肉丰满处)、分拨(肌腱血管处)、旋转(骨骼、肌腱、血管覆盖处)、滚摇(关节处)等揣穴法。

3简述三棱针点刺放血的基本方法与适应范围?基本方法有点刺、散刺、挑刺等操作。

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等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

4简要说明提插手法、提插补泻手法、徐疾补泻手法的异同。

相同:以提插手法为基本动作单式补泻方法不同:提插均匀操作提插补泻有轻重变化,以针刺点为中心,行上提下插手法徐疾补泻依据进针、退外为区分补泻方法5简述得气的主要表现和作用。

自觉指征(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反应):酸、麻、胀、重、凉、热、触电感、跳跃感、蚁走感、气流感、水波感和不自主的肢体活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疼痛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