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及参考书目
西方文化史课程结业论文【可编辑】
跨专业选修课《西方文化史》结课论文姓名:学号:院系:中西思想文化对其政治制度的影响思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我这里讲到的思想文化是狭义上的文化,指的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西方国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几千年来专制制度为什么会如此根深蒂固,通往现代民主政治之路发展如此漫长?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与之对应的政治制度也有巨大的差异,这两者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呢?首先,我们从中西两种不同文明的社会历史方面来分析。
古代的中国,远在封建时代初期,国家权力集中在一家一姓之间,因此这使得氏族和血缘关系在政治上显得格外重要。
血缘关系的扩展,又使得宗法制得以产生,从此“公天下”彻底变成了“家天下”,这也就锁定了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专制集权。
古代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贵族和皇帝只能是附属关系,受皇帝控制而无法做到相对独立,想搞独立的一律被定为“反贼”,并予消灭。
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为了维护本民族的权利,必须消灭流失于外邦的利益,因而古代中国始终向往大一统的时代,认为这样才会有安全感,这种思想在无形中增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的合法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种对促成国家统一力量的颂赞,在另一种程度上导致了人民对这种力量的盲目崇拜。
追求国家统一的这种民族历史心态,纵容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存在。
另外,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自古以自然经济为主,这种经济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因而也就具备了长期延续的基础。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具有不可避免的脆弱性,很多时候是“看天吃饭”,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们变得柔弱而苟且,天子都不例外。
在荒年,天子往往会颁布“罪己诏”以求上天宽恕,就是个例子。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及参考书目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托马斯.内格尔(美),宝树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哲学的邀请》,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林 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挪威),萧宝森译, 作家出版社。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年至今》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1500年至今》,雅 从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年至今 巴尔赞( ),林华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 林华译, 克·巴尔赞(美),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巴尔赞 。 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 余丁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余丁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 。 帕斯卡尔思想录》 帕斯卡尔( 何兆武译, 《帕斯卡尔思想录》,帕斯卡尔(法)著,何兆武译,陕 西师大出版社, 西师大出版社,2003。 。 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 从文艺复兴宗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 《第一周波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 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 ,马林 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参考书目
沃尔夫林(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瑞士)著,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海因里希 沃尔夫林 瑞士) 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朱龙华著,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朱龙华著,人民出 版社,2004。 版社, 。 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 爱德华·傅克斯 傅克斯( 《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爱德华 傅克斯(德) 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著,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 欧洲文艺复兴史》丛书(已出版宗教卷、哲学卷、 《欧洲文艺复兴史》丛书(已出版宗教卷、哲学卷、艺 术卷、教育卷、科学技术卷、城市和社会生活卷), ),人 术卷、教育卷、科学技术卷、城市和社会生活卷),人 民出版社, 民出版社,2008。 。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设计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设计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对西方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介绍,通过对西方文化起源、发展、演变、影响等方面的探究,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等基本知识;2.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文化体系和流派;3.熟悉西方文化在今日全球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分析文化现象;2.能够阅读、分析、评价西方文化的主要作品;3.能够在交流中运用西方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具有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2.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西方文化概述2.希腊罗马文化3.基督教文化4.文艺复兴文化5.启蒙运动文化6.当代西方文化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讲授法2.研讨法3.辩论法4.观摩法5.作业法6.文献阅读法7.课外活动法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包括听课、参与讨论、提问、展示等方面;2.作业质量,包括平时作业和论文等方面;3.期中、期末考试。
参考书目1.《西方文化通史》约翰·贝蒂斯2.《古希腊罗马文化史》约翰·贝尔曼3.《基督教思想史》约翰·哈伯纳4.《文艺复兴及其后文化》 Jacopo Mazzeo5.《当代西方文化简史》夏尔·波迪依尔德6.《西方文化导论》郑振铎等总结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具有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和创新意识。
西方文化概论选修课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中西方文化差异课程名称:西方风俗概论授课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成绩: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一、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 (2)二、交际语言的差异 (2)三、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3)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4)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处理事务的不同态度 (4)六、结语 (4)参考文献[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中国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与客体对象的融合,从而达到无我无对象的水平;西方文化传统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为我所用。
Doubtfire猜想:中国文化的境界的确是比较高。
或者是中国人的追求(理想)比较高。
要达到中国文化所尊崇的至高境界,其负载形式通常都是比较柔和的“琴棋书画”等“高雅”技术。
而排斥经世致用的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
目标太高又无法实现,“圣人”不是上学可以产生的,而是“顿悟”出来的。
“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实际上是不能从“教育”这种手段中得到助益的。
于是教育无法系统地发展起来。
西方的情况恰恰相反,西方人定的目标比较合适。
可以通过学习,发挥人的智能,达到控制自然的目标。
并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已有的知识不断积累,并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极具操作特征,可以很好地推广教育,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西方文化概论小论文
中西方悲剧比较摘要:一直以来,悲剧就被喻为艺术的“最高阶段”,以其所蕴藏的深切的内涵和无尽的魅力成为艺术库的一枚瑰宝。
不论是中国的悲剧还是西方的悲剧,其内容中总是包含正义势力与邪恶势力的斗争。
但在悲剧的主体,悲剧的冲突和悲剧的过程和结局上,中西方具有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悲剧西方悲剧差异比较引论:自古以来,因为生产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从而铸就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人保守,注重内敛;西方人开放,注重表达,这些差异也造就了东西方在戏剧的编剧手法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反观,这些在戏剧中突出的不同性,也正是深入研究东西文化不同的突破口。
正文: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节——为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举行的宗教仪式,其原名为“山羊之歌”是酒神赞美歌的序曲。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并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在中国,戏剧的发展是迟缓而漫长的,悲剧没有具体的起源,也有学者认为最早的一部悲剧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最富盛名的中国古典悲剧是《窦娥冤》,其作者关汉卿有着自己鲜明的写作特点,也是中国式悲剧特点的写照。
一、中西方悲剧主体的差异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悲剧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悲剧,另一种是以命运本身为主的悲剧。
我认为莎士比亚悲剧属于第一种,而中国的古典悲剧则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这两种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对悲剧的主体的刻画不同。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悲剧由上层人物组成,而喜剧由下层人物组成。
”这句话体现了西方戏剧的主体差异。
西方悲剧中的主体通常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并且是多为男性,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是一名复仇的丹麦王子,但他所处的境遇却与之身份十分不符,作者就是利用这种强烈的身份和境遇的对比,来铸造震撼。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古希腊-罗马文化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既抑制了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寻求,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和升华。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以后欧洲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两希”文学中对人性追寻的这种对立和互补,构成了西方文学人性探索的基本价值核心,也是西方文学贯穿始终的人文主题。
三、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人类智慧的象征。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渊源,她以其独特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世界,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古代希腊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神话、政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大放异彩,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古典文化。古希腊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就是因为古希腊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由此,古希腊文化及以后作为希腊文化继承者的罗马文化,启迪了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希腊文明始于公元前二十世纪,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之后,古希腊人民创造出了无数夺目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艺术瑰宝。古代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对其后的西方文明乃至当今的世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那时候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直到现在还能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而哲学、科学思想则奠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的基础。
《西方文化概论》推荐阅读书目(实用应用文)
《西方文化概论》推薦閱读书目文档信息主题:关于“研究生考试”中“辅导咨询”的参考范文。
属性:F-OTW2A3,doc格式,正文1425字。
质优实惠,欢迎下载!适用: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目录 (1)正文 (1)2、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5、晏绍祥著《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正文《西方文化概论》推荐閱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纲》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三联书店2003年版;3、[法]基佐著《欧洲文明史一自罗马帝国败落起到法国革命》程洪逵沅芷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4、R ·H·巴洛著《罗马人》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法]库朗热著《古代城邦一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谭立铸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美]罗德尼·斯塔克著《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黄剑波高民贵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7、依迪斯?汉密尔顿著《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葛海滨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9、[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下)李增洪侯树栋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10、[英]麦格拉思著《基督教概论》马树林孙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1、[美]摩迪凱·开普兰著《犹太教:一种文明》黄福武张立改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 [美]施密特著《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 年版;14、[德]约阿希姆·布姆克著《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上下)何珊刘华新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15、[英]狄金森著《希腊的生活观》彭基相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16、[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17、[英]簡·艾伦·赫丽生著《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8、程志敏著《荷马史诗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9、罗伯特·福西耶主编《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陈志强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20、 [美]格莱夫斯著《中世纪教育史》吴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2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宋立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西方文化概论》结课论文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3级1班姓名:孙丽君学号:02130770我眼中的西方文化——希腊文明西方文化就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它包括了古典文化、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文化、新大陆与航海时代、二次大战后的欧美等等研究范围,而里面又可以细分很多的具体范畴西方文化有多种。
老师也在课上为我们介绍了许多,例如欧洲古代社会、地中海与古代希腊文明、罗马文化,我印象最深的西方文化就是希腊文明,古希腊就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下面我将以《特洛伊》这部影片为线索来表达我个人对希腊文明的理解。
一、希腊文明简介古希腊文明首先在克里特岛获得发展。
克里特文明以岛屿北部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弥诺斯统治时期臻于极盛。
显然就是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文明在这之后突然湮没,古希腊文明发展移向巴尔干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迈锡尼成为新的文明发展中心。
迈锡尼文明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同时在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达到新的繁荣,已见于克里特文明的线型文字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更多的使用。
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这一文明阶段的后期(公元前十二世纪初)。
战争结束后,迈锡尼文明衰落。
希腊社会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历史倒退后,继而进入主要以雅典为中心的新的文明发展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古典时期。
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希腊被新崛起的马其顿征服。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古希腊文明进入“希腊化”时期,在东方各国文明的影响下,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新的发展。
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二、特洛伊之战影片《特洛伊》以它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丰富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古希腊时期的辉煌历史,这部影片取材于人类最古老的长篇史诗《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它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两个主要人物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与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尔就是《伊利亚特》中塑造的最具有氏族贵族英雄性格品质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思想,体现了早期西方文化所颂扬的英雄主义思想。
《西方文化概论》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学分数3分,周学时3个小时,主要教授内容: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西方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
“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向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是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传统极其演进历程,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现状和特征,增强我们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认识;二是在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精神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手段为辅。
(建议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第一章导论(6学时)本章主要介绍西方文化精神,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征。
本章需要掌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征,这是本章的重点的难点。
第一节二希传统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两大源流,文化史上称为“二希”传统,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
欧洲近代文化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都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其中所蕴含的“人”的思想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同自然分离后,就产生了强烈的个体意识时,作为主体的人就处于高于自然与社会的位置上,主张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征服和改造,主体与客体呈分立态势。
希伯莱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含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后来的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早期希伯来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以后欧洲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基督教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两大文化传统的融合。
近代以来,为传统教义的反叛者的宗教思想家和教外思想家所重新解释的基督教日渐超出狭隘的宗教意义,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虽然近几个世纪以来宗教的外壳逐渐松动甚至解体,但宗教的内核仍深藏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文化方式之中。
西方文化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概论3.学时/学分:51/3.04.开课系(部)、教研室:人文教育系综合教研室5.先修课程:西方哲学、中国文化概论6.面向对象: 人文教育专业全体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西方文化概论》是人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课程,其内容涉及欧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文化领域。
通过对欧美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西方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以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先进文化的吸收。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西方文化主要文化领域的基本状况和重要成果获得概略的了解,并帮助学生建构欧美世界精神文明方面的相关知识。
通过掌握西方文化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和成就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在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中,更加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文化意识。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文化”的内涵,以及世界文化的几种类型,形成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认识,正确认识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具体内容第一节关于“文化”的界定1、中外学者对“文化”的解释2、本课涉及“文化”的范围第二节世界文化的几种类型1、不同类型文化的形成(环境、民族、时代)2、印度文化佛学雅利安人3、中国文化儒学华夏民族4、西方文化理性日尔曼人、斯拉夫人5、阿拉伯文化伊斯兰阿拉伯人第三节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认识1、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的立足点2、西方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西方文化是了解西方社会的重要途径4、西方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土壤5、西方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1)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糟粕(2)个人主义在文化中的表现以个人为核心的价值标准;放纵“自我”的生活方式;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寻求感官强刺激的音乐;宣扬个人英雄的影视(3)个人主义思潮的评价第四节中国当代民族文化中的西方因素1、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2、中国当代民族文化成份分析3、西方因素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表现4、马克思文化的表现(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化”的界定和内涵;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认识教学难点:西方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中国当代民族文化中的西方因素(四)思考题1、简述世界上主要的文化类型,并说明各种类型文化覆盖的地域、民族及其核心精神。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西方文化概论论文2000字[修改版]
选修课“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西班牙与墨西哥万圣节姓名:李安学号:[1**********]1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西班牙语年级:2012级摘要之所以将论文题目定为“论西班牙与墨西哥万圣节”,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我的专业是西班牙语,对西班牙和拉美文化比较了解,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其二是发现这两个国家的万圣节与中国的清明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且与其他西方国家的万圣节习俗有很大的不同,十分独特神秘,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通过对西班牙和墨西哥万圣节习俗的阐述,分析对比这两个国家与其他西方国家万圣节习俗的不同之处,与中国清明节的类似之处。
从而更加了解西方万圣节文化。
关键词万圣节亡灵节文化习俗正文万圣节(all saints" day)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
10月31日被称为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中国国内直接用“万圣节”指“万圣节前夜”,而用“万灵节”或“诸圣节”表示11月1日的万圣节。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1]。
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会贮备南瓜派、苹果、糖果,有的地方还会准备上等的牛羊肉,很多小孩都会挨家挨户去“敲诈”糖果,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习俗都是这样。
而对于西班牙来说,万圣节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西班牙人怀念逝去亲人的日子,在习俗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区别。
万圣节那天,西班牙人习惯去墓地祭扫已故的亲人,献上康乃馨和菊花,点上几盏灯,寄托哀思。
晚上,各村镇丧钟齐鸣。
按西班牙传统,这一天各个剧院上演何塞·索里雅的名剧《堂璜·提诺里奥》。
第二天是万灵节,教徒们当天三次去教堂望弥撒[2]。
这一天对于西班牙人来说,心情较为沉重,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占满了整个心灵。
但同时这一天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扫完墓,做完弥撒,西班牙每个家庭都会聚在一起吃饭,这一天对于西班牙人的意义就像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一样,所以不管工作学习有多忙,西班牙人在这一天总会设法团聚在一起。
西方文化论文参考选题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参考选题一、说明:1. 论文题目只做参考,具体题目请自行拟定。
2. 请选择工作量适中的题目,切忌空泛大。
2. 论文题目可以与教师协商,教师会给与一定指导。
3. 论文具体要求请见论文摸版。
二、参考选题1.浅析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体系与法律体系2. 雅典的兴衰和古希腊的反民主思想3. 西方“爱智求真”的传统与西方文明的发展4. 西方理性传统与浪漫主义5. 西方“怀疑批判”精神与科学理论的创新6.中西方“以人为本”理念对比分析7.西方中世纪文化的功过评说8.西方文化传统与西方后现代思潮9. 全球化与西方文明10.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区别11. 关于堂吉诃德的反思与断想12. 20世纪西方企业“”文化的渊源13. 中古西欧骑士文学的爱情婚姻观14.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辨正15. 伊壁鸠鲁学派与老庄学说功过分析16. 解读伯里克利的政体:三权分立的雏形17. 谈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8. 谈宗教宽容与科学理性的勃兴19. 谈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20. 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殊路同归21. 浅析奥林匹克精神22. 西方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23. 论古希腊神话的童稚情趣24. 浅析西方的神权与王权25. 再论苏格拉底之死26. 论古罗马的英雄主义27. 论地理大发现极其影响28. 论伏尔泰的启蒙思想之现实意义29. 浅析中古世界的骑士文学效忠主题30. 浅析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的途径31. 中西方之“和谐”概念辨析32. 论西方“海盗”情结33. 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初探34. 犹太人对西方中世界文化复兴的贡献之我见35. 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36.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文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37.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比分析38. 试论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39.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40. 超越与创新——论西方文化的思辨精神41. 浅谈西方的自由主义42. 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初探43.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44. 中西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45. 西方文化霸权的运作程式和理论形态46.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词汇汉译47. 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差异48. 论中世纪对现代西方文明生成的文化价值49. 西方文化的寻根思潮50. 论西方君主立宪制与君权神授51. 西方教育体系的文化价值观探析52. 浅析但丁的人文主义精神53. 圣经原型解读《佛洛斯河上的磨坊》54. 圣经原型解读《了不起的盖兹比》55. 浅析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56. 浅谈基督教的两希传统57. 浅析西方契约文化——由“摩西”说开去58. 《出埃及记》的文化隐喻59. 浅析西方的“清教传统”60. 启蒙时代的文化巨擎——科学与理性61. 中西方“和谐”概念的异同62. 中西方英雄人物塑造的异同63. 中西建筑理念的人文内涵64. 浅析奥林匹克精神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65. 中西方创世神话对比66. 浅析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及其意义67.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节日差异68. 论基督教在西方女性婚姻地位变化过程中的影响69. 基督教在明末清初的传播及对当时文化的影响70. 浅析中西方穿越剧的区别71. 浅析西方君主立宪制与君权神授72. 浅析中国公案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的区别73. 《出埃及记》的文化隐喻74.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第一篇:《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两希”文化对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两希”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础,它们以独特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世界。
“两希”文化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就是因为古希腊罗马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
由此,古希腊文化及以后作为希腊文化继承者的罗马文化,启迪了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代希腊罗马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对其后的西方文明乃至当今的世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那时候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直到现在还能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而哲学、科学思想则奠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的基础。
下面谈一下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一、古希腊罗马神话文化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说就是古希腊的各种神灵信仰是神话传说的思想基础,而神话传说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宗教,神话是宗教的核心。
继《荷马史诗》之后的《神谱》,把古希腊诸神纳入一个单一的世系,创造了以宙斯为首的12位主神谱系。
由此可见,古希腊宗教体系的确立以及宗教教义的充实与完善,神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希腊以神话为根基的宗教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古希腊宗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教会组织及神职人员,这种宗教的世俗性是希腊城邦理性主义的萌芽。
从根本上说,希腊重视现世生活,宗教活动在他们看来只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并不要求来世灵魂的解脱。
其次,“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希腊及以后的西方世界创作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题材。
概论论文西方文化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旅游学院期末考试卷《西方文化概论》学号: 201121060106 姓名: 单藉锐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成绩:评语:文艺复兴的成就与作用我以前对西方文化基本上没什么了解,西方文化概论课使我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他让我了解了西方文化的特点,发展,希腊神话的源起、古典、文明,古罗马的历史……古代西方经过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逐渐深入人心。
人文主义不仅把西方人和西方社会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下彻底地解放出来,而且还重新激发起西方人探索自然界的热情,扫清了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各种思想障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
十四世纪初至十七世纪上半期在西欧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出生就有罪的说法,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
著名意大利诗人和学者波特拉克(1304—1374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基督教教会抗争的这种进步思想,因此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文艺复兴使西欧社会由中世纪转向了近代社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来自拉丁语,是受世俗教育人的含义。
它注重人的尊严,赞扬认得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不仅是古代文本和视觉艺术品的恢复,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政治体制、宗教观念、战争与外交、以及法学、史学、世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两个世界的发现时这个时代的本质,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人性的发现主要特点和本质特征是个人主义,个人的发展和世界的发现成为可能。
哲学史家文德尔班说:“因为人文主义哲学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这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
西方文化概论阅读书目
《西方文化概论》阅读书目(参考)1.文化与修养李亦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大国崛起唐晋主编人民出版社 20063.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海南出版社 2002理查德·札克斯著4.西方哲学死了黎鸣著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4.中国与基督教(法)谢和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5.罗马文化朱龙华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6.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钱乘旦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丁建弘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8.比较文化学方汉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西方文化史沈之兴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10.西方传统文化导论杨滨章编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412.西方文化史刘文荣著文汇出版社 201013.西方文化之旅——从阿波罗到“阿波罗”刘文荣著文汇出版社 200313.欧洲文化史(上下册)彼得.李伯庚著赵复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14.西方文化要义王曾才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5.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孟涵主编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816.美国社会文化王锦瑭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17.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李其荣著济南出版社 200518英美文化博览李常磊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19.《美国文化知识介绍及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20.《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1.《中国这边,美国那边:81个话题透视中美差异》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22.《当代美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23.《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徐新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4 《西方文化史》庄锡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5.《西方文化史鉴》叶胜年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26.《现代西方文化史概论》沈福煦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27.《西方文化史》(插图本) 姜守明洪霞著科学出版社 200428.《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邓晓芒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29.《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张从益等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30.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郑春苗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31.《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徐行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2.《孔子VS基督》蔡德贵著世界知识出版社33.《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蔡德贵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34.《中西文化比较导论》辜正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5《蛇与十字架》[日]安田喜宪著世界知识出版社36.《当茶遇到咖啡》吕志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7.《中国与西方:宗教、文化、文明比较》阮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38.《圣经密码》王少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39.《中西西绘画比较》吴菁著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840.《中西雕塑比较》黄宗贤, 吴永强著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841.《中国人的素质》(美)明恩溥著秦悦译学林出版社 200242.《中国结美国梦——中美文化差异趣谈》简.孙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43.《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陈俊森樊葳葳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44.《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的学问》关世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45.《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46.《〈圣经〉导读》孙毅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47.《〈圣经〉故事〈新约〉篇》全彩图本(法)米歇尔原著韩凌编译京华出版社 200348.《〈圣经〉故事〈旧约〉篇》全彩图本(法)米歇尔原著韩凌编译京华出版社 200349. 《圣母玛利亚的故事》全彩图本(意)威廉.帕森原著唐若琨编译京华出版社 200349. 《耶稣的故事》全彩图本(意)谢维亚.里托原著张之江编译京华出版社 200350.《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51.《金枝》(英)弗雷泽著。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概论学时/学分:32 /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化从起源到发展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代,只有学习、了解、掌握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放眼世界,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掌握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宗教改革、启蒙主义文化等各个时期文化的发生、发展、成就、特点,包括那些在历史上推动西方文明进程的思想、运动和成果,特别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巨大而深远历史影响的文化成就。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西方文化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概况、重要社会现象。
采用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在规定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补充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经过阅读思考,阐述个性化的见解。
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难点,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和调整。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爱琴文明的基本内容、希腊城邦文化的分期和主要特点以及罗马帝国的兴衰历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爱琴文明、城邦、公民、直接民主制、罗马帝国以及罗马法等概念或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教学难点是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制度。
4.教学内容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三、赫西俄德的《神谱》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二、斯巴达与雅典三、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与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与喜剧五、希腊哲学的发生和演化六、希腊的科学第三节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三、希腊文化的凋敝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与发展二、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三、罗马帝国的衰亡第五节罗马文化的特征一、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二、罗马的宗教与文化三、罗马法四、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情况。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之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之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浅析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摘要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包含了较强的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而在其非理性精神中,希腊神话中许多神、英雄对冥冥之中命运之手的认同、反抗与超越生动的折射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
本论文将通过浅析希腊神话中与命运相关的故事,从多个方面讨论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一、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在希腊神话中,对于命运这一世间“最奇异之事物”的拷问和探究演绎出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悲壮故事。
命运三女神(the Fates)掌管着大地上所有食用五谷之人的命运,Clotho 负责纺织生命之线,Lachesis 决定生命线的长度,Atropos 负责切断生命之线。
她们的存在反映出在古希腊人看来,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预先设定的,神、半神、英雄和凡人都逃离不出命运之手。
然而,正如希腊神话中不断涌现出的反抗命运的悲剧,希腊人一方面通过特殊的方式和渠道去了解命运,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直面残酷命运的勇气和敢于抗拒的精神和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最后这样的努力往往以悲剧告终。
这一点可以在英雄们对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的抗争中体现出来。
这样的抗争和抗争的结局,揭示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要走向自由王国是要付出漫长而艰辛的努力的,但是这种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二、希腊神话中命运观的表现形式1、个人命运希腊神话中个人命运的表现大部分是通过英雄们的悲剧展现,也有一部分是通过诸神表现出来。
英雄们的悲剧中,Achilles的故事可以为例。
Achilles是武功盖世的英雄,他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命运。
一个是参加命中注定的特洛伊战争,叱咤风云而沙场捐躯,壮怀激烈而名扬千古。
另一个则是安居度日,平安无事,颐养天年却碌碌无闻。
他的母亲海洋女神Thetis为他选择了第二种,让他男扮女装,掩人耳目,避免参战。
然而,最后Odysseus使计让他暴露了身份,他毫不犹豫地参战了。
神谕兆示没有Achilles的参战,希腊人就无法获胜,所以命中注定希腊人会找到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世纪文化参考书目 世纪文化参考书目
海德·米奈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温尼·海德 米奈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 温尼 海德 ),孙小金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孙小金译, (美),孙小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 世纪艺术》 斯蒂芬·琼斯 琼斯( ),钱 《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斯蒂芬 琼斯(英),钱 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9。 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9。 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 卡尔·贝克尔 贝克尔( ),何兆 《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卡尔 贝克尔(美),何兆 武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武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詹姆斯·施密特 施密特(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詹姆斯 施密特(美)著,徐向 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
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理查 肉体与石头 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桑内特( ),黄煜文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黄煜文译, 德·桑内特(美),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桑内特 2006。 。 创世纪:传说与译注》 冯象著, 《创世纪:传说与译注》,冯象著,江苏人民出 版社, 版社,2004。 。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 冯象著,生活·读书 读书·新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冯象著,生活 读书 新 知三联书店, 知三联书店,2007。 。
罗马文化参考书目
罗马帝国衰亡史》吉本著,黄宜思等译, 7、《罗马帝国衰亡史》吉本著,黄宜思等译,商务 印书馆,1997年 印书馆,1997年。 罗马盛衰原因论》孟德斯鸠著,婉玲译, 8、《罗马盛衰原因论》孟德斯鸠著,婉玲译,商务 印书馆,1995年 印书馆,1995年。 古罗马人的欢娱》 诺埃尔•罗伯特著 罗伯特著, 9、《古罗马人的欢娱》[法]让-诺埃尔 罗伯特著,王 长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长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反思文艺复兴》,贝罗泽斯卡亚(美)著,刘新义译, 反思文艺复兴》 贝罗泽斯卡亚( 刘新义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欧金尼奥·加林生 意大利) 加林生(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 , 欧金尼奥 加林生 ( 意大利 ) 著 , 李玉成译,三联书店,2004。 李玉成译,三联书店, 。 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 世纪理性主义》 帕金森( 《 文艺复兴和 世纪理性主义 》 , G.H.R·帕金森( 美 ) , 帕金森 田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田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美第奇家族: 文艺复兴的教父们》 保罗·斯特拉森 《 美第奇家族 : 文艺复兴的教父们 》 , 保罗 斯特拉森 马永波、聂文静译,新星出版社, (美)著,马永波、聂文静译,新星出版社,2007。 。
参考书目
《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上 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 ),约阿希姆 布姆克( 约阿希姆·布姆克 何珊、 下),约阿希姆 布姆克(德),何珊、刘华新译, 何珊 刘华新译, 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2006。 。 中世纪美学》 塔塔科维兹(波兰) 《中世纪美学》,塔塔科维兹(波兰)著,褚朔 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雅克・勒戈夫(法)著, 张弘译,商务印书馆, 张弘译,商务印书馆,2002。 。 欧洲的觉醒》 菲利普·沃尔夫 沃尔夫( 《欧洲的觉醒》,菲利普 沃尔夫(英)著,郑宇 顾犇译,商务印书馆, 建、顾犇译,商务印书馆,1990。 。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西方文化概论》
1、古罗马为什么没有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发扬光大, 而是走向了君主专制? 2、基督教对于欧洲文化发展的价值 3、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对于欧洲的文化发展产生的重 要影响 4、比较希腊化文明与拜占庭文化在西方文化发展史 上的异同 5、论西方的三次思想文化变革运动的文化意义 6、论非理性哲学思潮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的影响
参考书目
《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英),(上卷)何兆 武,李约瑟译,(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 《哲学史教程》,文德尔班(德),罗达仁译,商务 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梯利(美),伍德(美),葛力译, 商务印书馆。 《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 尼思.布鲁德(美)、李宏昀、倪佳译, 上海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 。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美), 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罗马文化参考书目
剑桥艺术史(希腊和罗马/中世纪/ 4、《剑桥艺术史(希腊和罗马/中世纪/文艺 复兴)》苏珊·伍底福特等著,罗通秀等译。 复兴) 苏珊 伍底福特等著,罗通秀等译。 伍底福特等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 希腊罗马名人传》 普鲁塔克著, 5、《希腊罗马名人传》(上)普鲁塔克著, 陆永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陆永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著 何怀宏译。 奥勒留著, 6、《沉思录》马可 奥勒留著,何怀宏译。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7世纪文化参考书目 世纪文化参考书目
世纪17世纪不断扩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4卷):16世纪 世纪不断扩 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 卷 世纪 张的欧洲经济》 里奇( 张的欧洲经济》,E·E·里奇(英)著,经济科学 里奇 出版社, 出版社,2003。 。 剑桥艺术史: 世纪艺术 世纪艺术》 梅因斯通( 《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梅因斯通(英) 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 著,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9。 。 凡尔赛宫的生活( 世纪) 《凡尔赛宫的生活(17—18世纪)》,勒夫隆 世纪 王殿忠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法)著,王殿忠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
中世纪文化参考书目
沃伦·霍莱斯特 《欧洲中世纪简史》,C.沃伦 霍莱斯特(美) 欧洲中世纪简史》 沃伦 霍莱斯特( 陶松寿译,商务印书馆, 著,陶松寿译,商务印书馆,1988。 。 欧洲中世纪史》 朱迪斯·本内特 本内特( 《欧洲中世纪史》,朱迪斯 本内特(美),杨 杨 宁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宁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 中世纪的衰落》 赫伊津哈(荷兰) 《中世纪的衰落》,赫伊津哈(荷兰)著,刘 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 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著,人民出 赵敦华著, 《基督教哲学 年》让—皮埃尔·韦尔南著,秦海 鹰译。三联书店,1996年6月。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 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 《在橄榄树的故乡——希腊神话故事选》[意]弗朗 切斯科·贝利著,思闵译。北京出版社。1981年5 月一版、1982年3月二印。 《希腊罗马神话词典》鲁刚等编译。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4年10月。
参考书目
年至今》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1500年至今》,雅 从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年至今 巴尔赞( ),林华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 林华译, 克·巴尔赞(美),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巴尔赞 。 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 余丁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余丁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 。 帕斯卡尔思想录》 帕斯卡尔( 何兆武译, 《帕斯卡尔思想录》,帕斯卡尔(法)著,何兆武译,陕 西师大出版社, 西师大出版社,2003。 。 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 从文艺复兴宗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 《第一周波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 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 ,马林 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关于古希腊的著作
《光荣属于希腊》徐庆平等著。湖南美术出版社,“失落 的文明丛书”。1999年8月。 《古希腊文学史》吉尔伯特·默雷著,孙席珍等译。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8年5月。 《古希腊风化史》利奇德著,杜之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年10月。 《希腊的神与英雄》劳斯著,周作人译。海南出版社。 1998年11月一版。 《希腊神话》阿波罗多洛斯著,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1999年1月。
参考书目
布朗著, 《英国哲学与启蒙时代》,斯图亚特·布朗著,高新民等 英国哲学与启蒙时代》 斯图亚特 布朗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 以赛亚·伯林著 伯林著, 《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以赛亚 伯林著,孙 尚扬译,译林出版社,2005。 尚扬译,译林出版社,2005。 启蒙时代》 盖伊著( ),汪定明译 汪定明译, 《启蒙时代》,盖伊著(美),汪定明译,中国言实出 版社,2005。 版社,2005。 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陈乐民,史傅德著, 《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陈乐民,史傅德著,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
文艺复兴参考书目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丹尼斯 哈伊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丹尼斯·哈伊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英)著,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8。 。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 保罗·奥斯卡 奥斯卡·克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 保罗 奥斯卡 克 里斯特勒( 邵宏译,东方出版社, 里斯特勒(美)著,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雅各布·布克哈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雅各布 布克哈 瑞士) 何新译,商务印书馆, 特(瑞士)著,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 。
关于古希腊的著作
《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法]让—皮埃尔·韦尔南著, 杜小真译,三联书店,2001年9月。 《希腊的回声》[美]汉密尔顿著,曹博译。华夏出 版社,2008年3月。 《希腊精神》[美]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华夏出 版社,2008年3月。 《古希腊人和他们的世界》[法]皮埃尔·布吕莱著, 王美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