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论文
日本茶道毕业论文欣赏
![日本茶道毕业论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4c7946050e2524de4187e96.png)
日本茶道毕业论文欣赏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摘要: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
它有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仅是社交手段,主要是通过茶会和茶礼来达到陶冶品性、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1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汲取、融合,形成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道。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
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
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仅局限在皇室周围。
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到了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茶道”这个概念,最早则是由15世纪的和尚村田珠光所创立。
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由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
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
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2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将茶道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茶道技巧、茶事礼法、茶“道”。
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即体现在这三者之中。
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插花与饰物、如何调制、如何点茶、如何敬茶饮茶等;茶事礼法即主客之间互敬之礼。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e841560010661ed9ad51f3a3.png)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日本茶道渗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它也体现了日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礼仪方式。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1浅谈日本茶道摘要:茶道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
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画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乐道为一体,是日本独特的生活文化。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自古以来,日本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既有皇室贵族政客大贾,更不乏地位低微的普通民众。
茶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是日本民众最为喜爱的饮用物,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众多的日本茶道修习者,或将茶道视为创造交友之缘的工具,或将茶道视为修行得道的指月之指,或将茶道视为其不为无益事且度有生闲暇的娱乐手段。
总之,日本茶道一直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
从茶道的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茶道; 茶艺; 文化一、历史起源及形成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的茶文化。
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
去中国学习佛教禅宗的日本僧侣在学习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把中国的茶种和喝茶的道具和礼仪一起带回了日本。
公元805年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籽,栽种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园”。
刚开始,这些茶叶作为一种贵重药物被利用,后来在日本栽培成功逐渐推广饮用,与此相对的符合日本人的茶道礼仪也渐渐制定出来。
茶道的发展经历了众多茶道大家的推广和发展。
茶道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三位是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
在室町时代,商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产品增多,竞争激烈,商业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
很多人为了享受宁静、闲寂的生活,追求“侘”的审美意识,往往找一块僻静的处所,过起了隐居的田园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村田珠光主张茶与禅在精神上的统一,提出了“谨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创作了“侘茶”这一茶道方式。
日本茶道的论文欣赏2篇
![日本茶道的论文欣赏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ae85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日本茶道的论文欣赏2篇千利休作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提出了四规七则,其中四规作为日本茶道的宗旨,高度概括了日本茶道的精神,简洁但是内容丰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论文欣赏1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摘要:日本茶道就是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汤道礼仪,日本茶道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饮茶艺术。
日本茶道自身讲究摒弃悦乐,甘于苦寂,日本茶人潜心探究精神修炼之道。
禅、美、气以及型是其具有独特性的四大文化元素,是日本茶人经过百般冥思苦想才能够抵达无形的茶道境界以及茶道的规则,所谓的禅是指从茶自身的饮茶氛围、饮茶心境以及钢管特质来看,茶和禅的枯淡特性、幽玄特性以及寂静特性相结合,美是指实用茶具中散发出来不修饰、不刻意以及不拘泥自然之美,气是指客人和主人在茶室里面对于彼此的用心进行体会,隐现人和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精神,而型是指饮茶人通过反复思考才能够抵达无形茶道的境界以及茶道的规则。
本文中,笔者就探析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日本茶道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文化礼仪茶原产自于中国,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在我国古代时期,茶经由丝绸之路,经过汪洋大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国家所接受,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饮茶的文化。
比如英国的午后红茶、土耳其的浴室饮茶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独具一格,然而,在各种演变饮茶的文化领域中,日本茶道因为其具有繁复形式手法,具有神秘深奥精神文化内涵,而被世人所尊崇和瞩目。
我国的茶文化十分悠久,我国具有礼仪之邦之称,对于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研究,明确其人生哲学的文化体系,对于发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构建独特品位文化以及独特境界的文化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对日本茶道及其茶文化内涵进行探析。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日本相关文献已经明确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四月时,朝廷召集了百僧到禁廷讲传《般若经》的时候,曾经经历了赐茶之事,纵观日本茶历史,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的初期,弘仁年间已经成为了日本古代茶文化黄金的时代,学术界将其称为弘仁茶风,弘仁年间这一个阶段已经成为了日本茶道发展起源的阶段。
日本茶道论文有关日本茶道的论文
![日本茶道论文有关日本茶道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0c7278c5da50e2524d7fc5.png)
日本茶道论文有关日本茶道的论文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下面是WTT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日本茶道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日本茶道的论文1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日本茶道把日常生活和宗教、哲学以及伦理结合到一起,从而成为了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文化活动。
它在乎的不但是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可运用茶会来学习茶道礼仪,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道德观。
日本茶礼是一套能够表现出佛教禅宗思想的重要程序,立足于欣赏茶道表演,可以从中找到日本茶道所具有的含义。
本文论述了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日本茶道知识,并阐述了日本茶道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日本;茶道;文化中国茶文化为日本茶道之源头,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认可的经典性著作。
我国古代的佛、道以及儒等思想都会对日本茶道观念以及世界观具有极为深刻之影响。
所以说,日本茶道是在我国茶文化为基础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结合了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以及建筑等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
日本茶道并不注重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要运用茶会等方式,让大家学茶道增长见识,离开浮躁,提升审美能力与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日本茶道已经走向全世界,为多个国家所认可与赞赏。
通过研究日本茶道文化,能够让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日本茶道文化之精髓,推动中日茶道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一、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日本茶道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八百余年的历史,这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
茶道也就是品茶之道,这就代表了茶艺操作当中追求与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
日本和中国自古以来就一衣带水,两国一直具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长期联系,而茶文化则是两国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源自于我国的茶文化在往世界各地进行传播时,比较早地进入到了日本列岛。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交流可谓是源远流长,一千多年以来始终绵延不断。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2)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2)](https://img.taocdn.com/s3/m/8353b23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c.png)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2)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篇3浅谈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1.日本茶道的历史1.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
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
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
不过此时日本的饮茶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
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
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
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
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
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
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
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的现状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论文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c5f437482fb4daa58d4bb6.png)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论文摘要: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到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两者之间的渊源。
另外,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是存在明显的异同之处的。
其中,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均追求以“和“为中心思想、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均以“茶”作为支撑点,进而将本土的精神理念融入进各种茶文化活动中。
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流派方面、构成要素方面以及制作工艺方面。
相信通过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的深刻认识,能够对两者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异同引言追溯历史,实际上茶道最早的起源地是中国,但在日本发展较为迅速,最终在日本形成了极具独特性的“茶道”[1]。
但是,中国的茶文化也非常具有历史价值,不但是我国的瑰宝,而且还是我国五千年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
目前,在知识产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对于“茶”这一瑰宝,日本称之为茶道,中国称之为茶文化,并且两者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异同。
鉴于此,本课题对“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中日茶文化渊源以相关报道作为依据,在1956年,日本福冈市市长说过,中国茶叶远在汉朝时期传入了日本[2]。
日本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长期的饮茶习惯而形成的,而饮茶习惯则是在七世纪从中国传入的。
换而言之便说明了日本茶道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中国。
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日本茶文化还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并且,日本茶文化的历史也是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日本人将中国的茶文化融会贯通,并融入到日本本土文化当中,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日本茶道。
由此可见,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并且还是茶人自我认识及完善的一个过程。
另外,对于日本茶道,在认识上需将它摆在一个修证的范围内,不但需要在理论上有所认知,而且还需要在茶事上进行修证,切不可只停留在理论的认知及研究层面。
对于中国而言,要深刻地认识到,茶道的起源地是中国,但是其发展及完善是在日本,茶道不仅是日本的文化,而且还融汇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历史瑰宝。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48d30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e.png)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日本茶道精神的主要体现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和理念是“和敬清寂”,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1浅析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审美观念摘要: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却不像中国茶道一样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综合影响,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以禅宗思想为主的新的审美观念和具有日本民族味的特有的内蕴。
本文主要根据日本茶道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来分析了的日本茶道精神里独特的“和”、“敬”、“清”、“寂”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日本茶道禅宗思想审美观念一、日本茶道的历史日本茶道有两种形式:“抹茶道”和“煎茶道”。
抹茶道诞生于四百多年前,而煎茶道则诞生于一百五十年前,在日本,人们把抹茶道称之为茶道,谈及煎茶道时要加以“煎”字,本文阐述的茶道是抹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日本本生并没有饮茶习俗。
唐朝时,805年,遣唐使者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带回了茶籽。
至今在日本还可以找到空海与嵯峨天皇一起饮茶的诗文,诗的名字叫做《夏日访大将军藤原冬嗣闲居院》,这个时候,饮茶在日本还未普及,只是在官僚僧侣之间进行。
宋朝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制茶工艺又有了新的突破。
宋代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人又将这种点茶法带回了日本,其中,荣西和尚的贡献是较有影响力的。
他从天台山回国后便写下了《吃茶养生记》。
他又把从天台山带回去的茶籽普及栽培,为以后日本茶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朝时,中国的茶叶生产发生了变革,把饼茶制造改成炒茶。
这时期,日本开了小茶架点茶之先河,因为点茶的过程要在将军面前完成,所以点茶人的整套动作便十分讲究,茶道具的摆设就开始有规定,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是千利休完成的。
他将茶会整合成一套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示了日本生活文化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今天,日本拥有茶道人500万,从日本的教学内容上不难看出茶道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ef00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4.png)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日本茶道的由来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的茶道,最早起源于唐代。
唐代的茶道主要是贵族阶层的活动,追求茶的精致和品味。
到了宋代,茶道逐渐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茶文化的传入,日本也开始了茶道的发展。
在日本,茶道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最早由日本僧侣德川家康引入后,茶道逐渐流行开来。
16世纪中期,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四体性”概念,强调茶道的礼节和精神内涵。
之后,茶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如表千家、裏千家、决定流等。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茶道成为了贵族、武士和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精神升华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茶道的礼仪、服饰、道具等都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髓。
茶道已经不只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通过研究日本茶道的由来,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茶道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深入探讨日本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茶道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2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在日本,茶道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
自茶道从中国引进日本后,逐渐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仪式。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不仅体现在其历史传承的悠久性,还体现在它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茶道被视为日本文化的瑰宝,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社会中,茶道被视为一种精神修养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喧嚣与繁忙的现代生活,沉淀心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礼仪和仪式,更体现在人们对茶道的崇敬和尊重。
茶道茶室被视为一种圣地,参与者需要遵守严格的礼仪,体现出茶道对于纯洁、自律和谦逊的追求。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茶道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仪式,具有强烈的精神涵义。
茶道的仪式和礼仪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谐和平静的崇尚,也体现了日本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信仰的表达方式,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
日语演讲稿茶道
![日语演讲稿茶道](https://img.taocdn.com/s3/m/0b08b2105901020207409cfb.png)
日语演讲稿茶道篇一:日本の茶道原创日语作文日本の茶道――茶道から見出された日本の文化茶道の歴史抹茶は中国から日本へ来たのは、鎌倉時代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鎌倉時代のお坊さん栄西が日本に伝え、僧侶の間で睡魔を取り除く薬として広まりました。
室町時代になると僧侶の村田珠光(むらたじゅうこう)が内面的な心を追求した「わび茶」をはじめ、その後、その心を受け続いた武野紹鴎(たけのじょうおう)が禅の奥義にも徹し、その弟子利休がこれを推し進め、新しい茶の在り方を開きました。
珠光から紹鴎、さらに利休によって日本の伝統的な詩情を加えた茶道が大成したと言えます。
茶道の道具茶道の席には「掛物」「茶花」が飾られます。
そしてお茶を点てるために「釜」「風炉」「水指」「茶入」、または「茶器」「茶碗」「建水」「茶杓」「茶筅」などさまざまな道具が不可欠であります。
そして道具へのかかわり方は実用性を超えています。
歴史的には茶の湯の成立期禅宗の影響を受けて中国の器物、いわゆる唐物に対する関心が高まり、唐物数寄の時代もありました。
しかしおよそ15世紀後半から数寄の対象が和物へ移行し始めました。
立派な唐物よりも素朴な和物のほうがかえて味わいがあると思われます。
村田珠光が「月も雲間の無きはいやにて候」といった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した。
雲ひとつなくこうこうと照る月よりも雲の中に少し隠れている月のほうがもっと情調があります。
このような素朴なものへの数寄がさらに徹底され現れるのがわび数寄であり、わびの美意識でもあるのです。
茶道の精神日本の茶道は「日常茶飯事」という言葉をもとずいて発展しました。
茶道は日常的な行動と宗教、哲学、倫理と美を一体になって、総合的な文化活動でもあります。
そして茶道は物質的の楽しむだけではなくで、茶会を通して茶礼を学ぶ、性情を陶冶し、審美眼と道徳観の育成にとっても、とても大事なことだと思われます。
茶道のお茶は「わび茶」と呼びます。
わびは静寂意味があります。
论日本的茶道-茶道文化-日语专业-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
![论日本的茶道-茶道文化-日语专业-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74b4d88bd63186bcebbcca.png)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日本的茶道姓名:0000班级、学号:0000班、000号系(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000000开题时间:2009-4-25完成时间:2009-11-192009年11 月19 日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2)答辩申请书............................................................3-4正文.................................................................. 5-15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16)答辩过程记录表 (17)课题论日本的茶道一、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发展2.日本茶道的形式与内涵2.1日本茶道的形式2.2日本茶道的内涵2.3日本茶道形式与内涵的联系3.中日茶道的对比3.1中日茶道的相同之处3.2中日茶道的不同之处3.3透过茶道看中日文化的差异4.总结二、内容摘要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中国的茶艺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赵州从棯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花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三、参考文献[1] 赵丽君译日本纵横[K]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G]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3] 爱茶网[4] http://www.gakken.co.jp/jit[5] 茶语堂:/teablog[6]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中国网2002年7月3日[7] /chadao/teal/200611/14894.html论日本的茶道0000中文摘要: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7170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6.png)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日本茶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它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哲学,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它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并在日本得到了独特的发展。
在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茶的品尝,更是一种细腻、深沉的宗教体验与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日本茶道的历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这项古老的艺术,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茶道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唐朝的文化开始进入日本。
茶的传入带动了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茶道的兴起。
在日本,茶叶开始被用于宗教仪式和贵族社交活动。
公元12世纪,茶道的雏形逐渐形成,但真正的茶道艺术要到15世纪才开始正式确立。
在15世纪,日本的战国时代,茶道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当时,室町幕府的第八任将军足利义政成为了茶道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并将茶道与武士道结合在一起。
他将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并将其引入武士阶层,并逐渐将茶道推广到整个社会。
他还邀请了一些茶道大师,如千利休、小堀遠州等,他们不仅在茶道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更在审美与美学上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道在室町时期的发展,标志着茶道逐渐走向成熟。
在这一时期,茶道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艺术品味。
茶道也融入了诗歌、绘画、陶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在室町时期,围绕茶道的礼仪、器具和建筑等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从而使茶道更加完备。
在江户时代,茶道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
当时,茶道不仅是贵族与武士的享乐,更成为了庶民的日常。
茶道的仪式也逐渐简化,强调“宁静、清净、淡泊”的修身养性之道,以及“自然、朴素、随缘”的美学追求。
茶道也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形成了庞大的茶道文化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茶道在日本近代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的艺术和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茶道也不例外,曾经一度受到社会上流行的西方文化的冲击。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8542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6.png)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日本茶道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1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却拥有自己的特色。
它拥有自己的的发展过程及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过品茶和茶道来达到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茶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发展、变化、融合形成了具备大和民族韵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最澄将中国的茶叶盒种子带回日本,并种植在大阪一带。
茶叶刚刚出现在日本的时候属于贵族用品,只有权贵、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用茶叶。
茶道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仅局限在权贵的身边。
但到了镰仓时代,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茶道有权贵和僧侣发展到了平民中间。
等到了室町时代,以种茶为生的茶农开始对茶叶进行品评和开办品茶会,逐渐的这样的集会变成了平民的娱乐活动,并由此发展成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对于“茶道”这个名词,最早则是由和尚村田提出来的。
他把对佛法中的领悟融汇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于“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并借由此发展成为了最具自然气息和朴素的茶风。
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则把日本茶道进行改进并提高到了艺术层次。
千利休把室内富丽堂皇的的装饰简化到了非常朴素的程度,让日本茶道脱离了物质因素的纠缠,让日本茶道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与此同时千利休还特别要求“本心”的重要,并提出简化茶道的特殊动作,要随意的品茶并放弃外界的形式操纵,来达到用心体会茶道的高深意境。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5篇)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a1ce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3.png)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5篇)日本茶道文化论文(5篇)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
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宜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
不论古今中外,斯理皆一也。
这是由于,喝茶并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
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
史实证明,茶道生活中的大凡繁难之法,必被淘汰;大凡奢糜之风,亦必被涤荡。
从前唐代的饮茶,只缘其时所用的是饼茶,故有“九难”之说。
此种“九难”之法,一般百姓人家怎堪奉行呢!无怪乎待到明代,最终来了一场革命,干脆废黜饼茶,不再袭用那般繁难之法,而代之以叶茶的撮泡之法,随冲随饮,便利之极;并且亦富审美文化价值,更能体现中国茶道的自然之美并简约之美。
故尔明代以降,此种撮泡之茶则历久风靡而不衰,直迄于今。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这种简约之美的形成,当然离不开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就文化背景来说,这跟文人茶道有着亲密关系。
在我国,文人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理念颇具影响力,每每足以左右我国茶坛在审美文化方面的取向。
中国文人所秉持的审美理念包括诗论、画论、乐论、戏论、书论,大体上是根柢于道家的审美学说,即以表现简约、淡泊、虚静、清逸、幽玄之类为尚。
此类审美文化思潮,曾经一度澎湃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坛而形成主流;至于其时的茶道审美文化呢,自然亦被渲染于其中。
而在宋代文坛的审美理念中,则有苏轼的“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之说。
此外,刘克庄尚有“繁浓不如简澹”之说。
故尔宋代诗词中,则不乏“疏枝”、“疏影”、“疏篱”、“疏竹”的描写,并且对于疏景、淡景的诸般意象,即如清疏、空疏、枯疏、萧疏、疏朗、疏润、疏宕、疏落之类意象,则亦常被文人们所感悟,所赏鉴,乃至用来作为创作题材而被反映到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
他们的艺术创作是这样,茶道审美自然亦如斯也。
由是文人茶道生活中这种简约之美的茶风,即应运而生焉。
日本茶道论文
![日本茶道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d547d749649b6648d7475d.png)
日本茶道鉴赏11级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姓名:韩文秀学号:3011205291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人们通过饮茶可以休养身体,平静心情。
饮茶及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享受。
正因为此原因,茶自古就是人们所以爱的一种饮品,不仅仅是中华儿女,许多外国友人也深深被茶的魅力所吸引着。
茶最早以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当时由于南方气候温暖,适宜茶叶的种植,所以中国各大名茶均产于南方,其中尤以西湖龙井最为著名。
人们以茶来作为饮品,其苦中带甜,涩中有滑,清新淡雅,这也正是中国古人所见具有的优秀的比品性之一。
人们以茶招待客人,宋朝诗人杜耒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初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自古亦有“以茶代酒”之说,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写的《三国志.韦曜传》里,“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
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 足以见得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茶的重视。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唐朝时,大多以僧人饮茶,他们以求静气凝神的作用。
的确如此,茶和酒同时饮品,酒是刚烈刺激的,而茶是柔顺平和的。
酒是感性的,茶是理性的。
酒是好的,但少有人饮酒能浅尝辄止,故而饮酒过量,不能自制,喝到忘形而且癫狂,所以,僧人饮茶已表明他清净的心态;诗人饮茶以表明他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世人饮茶以表明他生活的自在与安逸。
再后来,查到进一步发展,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日本茶道论文日本茶道文化精神论文
![日本茶道论文日本茶道文化精神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8d31c010a6f524cdbf853a.png)
日本茶道论文日本茶道文化精神论文日本茶道论文千利休作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提出了四规七则,其中宗旨四规作为韩国茶道的宗旨,高度概括了日本茶道的精神,简洁但是形式多样。
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和睦,表现为主客彼此之间的和睦。
茶道十分讲究主客之道,主客之间的和睦亦是至关重要的。
整个茶道过程都应该是和睦地进行的,这也表达或进行了支配茶道进行的精神,只有在整个气氛和谐的生存环境下,才能达到真正的根本无法主客之间的和睦。
故而互相帮助是广义的,是整个茶道投资过程的和睦包括人与环境,人与人共处之间的和睦最终达致主客之间的和睦。
敬: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
对长辈,对同辈和对晚辈之间有著不同的礼仪。
还有主人与客人间有,客人与客人之间也有各自规定的礼仪,茶礼遵守这些礼仪也是对他人的第二种尊敬。
对比我们中国来说,日本丧葬茶道的这些礼仪可能显得比较复杂甚至繁琐,但却是日本茶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可以分明各种婚姻关系,体现自己的礼节,还可以使人的心安静下来,一步一步地全神贯注,减少心中的浮躁。
清: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
在茶道中,折扇和环境都必须是干干净净的,更重要坐禅的是人能的心里的清静,不应将尘世的西餐厅污垢带入茶室旺格县,这意味着人应该怀着纯洁无垢的心来进行茶事。
这也是茶道的目地所在,在进入茶室后,无论之前在干什么,之后要干什么都应该在呀此时暂时遗忘,让心净不仅是茶道的目的,也是对插花的一种尊敬,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茶道。
寂:凝神、摒弃欲望,身体和内心或者说地平静下来,茶室中的恬静气氛、茶人们表情庄重。
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造出一片净土,在的心中构造一个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样的理想世界,那是一种寂静的气氛下才能达到的。
这也是茶道所追求的最终境界。
寂在一定程度上也未有象征着无,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法门,让人们摆脱理想化思想的束缚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茶道的品茶思想也集中地体现出来。
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氛围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日本茶道论文
![日本茶道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84cdea102de2bd960588bd.png)
天津农学院《日本茶道艺术鉴赏》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姓名:杨小婧班级:09经管市营(物流)学号:0905134129成绩:浅谈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历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它是禅宗日本化以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式样。
从古至今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
在日本,茶道组织遍布全国,研究茶道的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多;在日本,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为追求茶道而终身不嫁的女子,为追求茶道而辞去公职的男人屡见不鲜。
那么日本茶道到底具有什么魅力呢?又为何具有如此魅力呢?然而站在外国文化的旁观者角度,对大部分人来说,日本茶道不过是多人共处一斗室,共饮一碗茶的枯燥过程,而且日本茶道的饮茶程式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和一个复杂的程序和仪式。
日本茶道的仪式都是严格经过精心提炼后形成的最周到、最简练的动作。
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不愿刻意追求而流于形上,一切顺其自然;日本拼命摹仿,追求各种境界而流于形下而不自知。
”但事实则不然,日本茶道其实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她通过烧水、点茶、饮茶的一整套过程,增进社交、修心养德。
她除了茶这一主题外,还涉及花道、书道、建筑、陶器、礼仪等多方面的复杂内容。
主人与客人之间对每一个动作的含义的领会,以及对每一件器物和环境的肯定和欣赏都是建立在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之上,而非仅仅是客套语委婉。
只有具有极高鉴赏水平的客人才能注意到茶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体会到茶事的不凡,同样只有具有极高修为的主人、茶师才能得到客人的认同。
而主客双方只有达到如此共同的境界,茶事的不凡才得以体现,这些都得源于他们对茶道真谛的不断追求。
然而,另一方面日本知名学者熊仓功夫先生把茶道定义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室内艺能。
她不同于日本其他传统艺术,她的艺术价值只能在室内进行的过程中得以具体表现。
日本茶道文化(5篇)
![日本茶道文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be87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2.png)
日本茶道文化(5篇)日本茶道文化(5篇)日本茶道文化1一、茶禅一味的思想日本茶道是在中日禅僧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寺院,日本茶本身也源于中国寺院。
在茶道大师千利休之前创立草庵茶汤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参禅而受禅旨印可。
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得到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一张墨迹,这一墨迹是与茶禅一味有密切关系的茶道界的宝物,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标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中的道理。
村田珠光把墨迹挂在茶室的壁龛里,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
一是表示对圆悟克勤的敬意,二是表明草庵茶的宗旨是与禅宗的思想相通的。
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
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之开山。
珠光在四张半榻榻米的小茶室里,面对圆悟克勤的禅语,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饮茶,形成了珠光自己独特的草庵茶风。
珠光把佛教空的精神融合于茶道中,要求茶人破除我执、切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
同时他也揉合进了当时流行的连歌中的冷枯之美,在当时一直以唐物为中心的完美豪华的茶道具中加入粗糙的日本本土之物,追求一种残缺的美。
珠光曾说明月也嫌无云时,比起一览无余的满月,于云中时隐时现的似乎模糊的月亮更给人一种朦胧美。
珠光茶室中还表现出了融合唐和(中日)的思想,他主张将唐物与和物合为一体,备前烧、信乐烧等日本的瓷器也都进入茶道。
珠光追随一休参禅,将茶禅一味的精神贯彻于饮茶中,把当时流行的禅院的茶礼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茶揉成一体,给其中注入禅的精神,并根据此精神,对茶室和茶具进行改良,使茶进人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异彩。
禅与茶道的结合,固然有僧人是茶文化传播者这种客观的历史背景,但禅与茶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应当说更为重要。
这种现象并不是日本所特有的。
中国禅宗也有相应十分生动的例证。
据传,有一天,唐代赵州从谂禅师问一位外来的僧人是否到过他这里,对方说曾经到过,他便吩咐:吃茶去!某日又一位僧人到来,赵州同样问他是否来过,对方回答没来过,他也吩咐:吃茶去!站在一旁的院主深感不解,问赵州为什么让来过的和没来过的都去吃茶,于是赵州便喊了一声:院主,吃茶去!僧人待客以茶,似乎并不仅仅是以茶解渴,其中当另有深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茶道论文
千利休作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提出了四规七则,其中四规作为日本茶道的宗旨,高度概括了日本茶道的精神,简洁但是内容丰富。
四规即和敬清寂;
和: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
茶道十分讲究主客之道,主客之间的和睦亦是至关重要的。
整个茶道过程都应该是和睦地进行的,这也表达了支配茶道进行的精神,只有在整个气氛和谐的环境下,才能达到真正的主客之间的和睦。
故而和睦是广义的,是整个茶道过程的和睦包括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最终达到主客之间的和睦。
敬: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
对长辈,对同辈和对晚辈之间有着不同的礼仪。
还有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也有各自规定的礼仪,遵守这些礼仪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敬。
对比我们中国来说,日本茶道的这些礼仪可能显得比较复杂甚至繁琐,但却是日本茶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可以分明各种关系,体现自己的礼节,还可以使人的心安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减少心中的浮躁。
清: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
在茶道中,茶具和环境都必须是干干净净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心里的清静,不应将尘世的污垢带入茶室中来,这意味着人应该怀着纯洁无垢的心来进行茶事。
这也是茶道的目的所在,在进入茶室后,无论之前在干什么,之后要干什么都应该在此时暂时遗忘,让心净不仅是茶道的目的,也是对茶道的一种尊敬,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茶道。
寂:凝神、摒弃欲望,身体和内心完全地平静下来,茶室中的恬静气氛、茶人们表情庄重。
茶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造出一片净土,在人的心中构造一个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样的理想世界,那是一种十分寂静的气氛下才能达到的。
这也是茶道所追求的最终境界。
寂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无,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让人们摆脱思想的束缚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茶道的精神也集中地体现出来。
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时代在不停的发展,然而茶道的精神是不变的,它所制造的意境一直影响着人们。
利休七则则具体地指导着人们的茶道活动。
第一条是茶要浓淡相宜;感觉这是茶道核心要求。
第二条是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火候对茶的色香味都很重要,对茶的营养成分也有影响。
第三条是花要新鲜,要象野花一样自然;茶道中的插花也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得环境更加静谧,增加优雅之美。
第四条是茶室要冬暖夏凉,茶室的气候条件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条是遵守规定的时间;第六条是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这也体现了为他人着想的态度。
第七条是要照顾好所有的顾客。
这是主人最基本的待客之道,也是处理好主客关系的关键。
日本茶道渗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它也体现了日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礼仪方式。
茶道看似有着复杂繁琐的礼节,其实是通过这些将茶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上面来,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是个礼仪之邦,他们对礼节的规定之多也从侧面体现了他们对礼节的重视。
茶道的礼法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合理性的特点。
主客之间,客客之间甚至人与物之间都有规定的礼节,这也体现着日本社会的和谐,并且这个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茶道用位置、动作和顺序三要素将饮茶这一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化、系统化。
这不但没有体现它的死板,还使得这门艺术得以更大程度的普及。
相比较而言,不得不承认日本更具有纪律性,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
日本茶道从中国传播过去,而这个传播途径一般认为是通过佛教人士传播的。
茶道的发展也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从茶道的精神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喝茶与参禅有着相似性,喝茶正如参禅,当看似繁琐的规则不再令茶人感到厌烦而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候,当茶人信手而为就能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真正地领会了茶道的真谛,这是需要过程与时间的,正如参禅中的悟道般。
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
我们在扬弃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
尽管茶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但是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吸收日本对茶道的发扬中精华的那一部分。
当我们文化的各个层次及其核心部分之后,我们就可以明白茶文化与一般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茶道精神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们在品茗活动中一种高品位的精神追求。
对茶道精神的探索与继续发扬也是我们的责任。
人们品茶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是的一种文化上满足,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闲,可以说是一种高档次的文化消费。
这种文化在现在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中也显得十分重要,这对于我们文化素质和处事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茶道提倡尊重,对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
我们一直提倡的和谐社会,在茶道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发展着。
本期的日本茶道艺术鉴赏课基本上都是愉快地度过的,课上的图片和视频示例也生动地展示了日本茶道艺术的方方面面,再通过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茶道的社会背景,尤其是茶道体验课让许多人受益匪浅。
在课堂上同学们也有足够的展示自己的时间,同学们的讲解对于补充茶文化的知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们对除了日本茶文化之外的各种各样的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