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汇 词义的引申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词汇

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词汇

1、同义连用

双音词形成过程中,大多数都经历了同义 临时连用的阶段。具体表现为组合没有固 定的形式,古人对同义单音节词常加区别。
名词+名词



①殷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诗经*大雅*大明》 ②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学而》“
(郑玄注《周礼*地官》,朋,同门曰朋,友:同志曰友。)
通論(四)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词的本义

本义,也就只是文献语言能够证明的最初 意义。

纲 1、网上的总绳 若网在纲,有条有紊。(《尚书盘庚上》) 2、事物的总要 为政贵当举纲。(《北史源贺传附源怀》) 3、国家的法纪 近习用事,渐乱国纲。(《晋书五行志下》
(二)、探求词的本义依据

(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 是就词义系统讲的。
(2)词义的发展的,同义关系是可变 的。
“窮”和“貧”在今天是同義詞,但古代 “窮”是 指的仕途坎坷不順,是與“達”相對的一個 詞。
(3)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 别。


一個詞的泛指和特指會決定它與別的詞的 同義關係, 例如,頁92舉到的“禾”,泛指與“穀” 同義,特指與“粟”同義,“稻”泛指與 “米”同義,特指卻是“糯米”。
2、偶辞偏指、偏义复词

由上面连用现象同时产生还有一种特殊的 语用现象,即古代汉语中的偏义现象,在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两个近义或反义语素 组成,其中一个语素在本来意义成为该复 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注意

上古这种偏义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体现 一类:缓急、得失、休祲、长短、利害 另一类:面目、风雨、国家、市朝、车马、 园圃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同义词的辨析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同义词的辨析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 王焕玲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关于词的本义
二、关于词的引申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四、词义引申的类型
一、关于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是指词的 本来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 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 义。
(一)掌握词的本义
1、使纷繁复杂的词义变得有头绪
2、使解释的词义准确有序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所指内容不尽相同
例:肤、皮 “肤”和“皮”是一对同义词,但所指称的对象时不同的。在先秦时代, “肤”指人皮,“皮”指兽皮,区别是很严格的。
2、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例:饥、饿 “饥”指一般的饥饿,指吃不饱,肚子空虚,含义轻。“饿”在上古 是指根
本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含义重。
3、所指范围不尽相同
4、临近引申
也称关联引申。这种引申是指原词义所指称的事物和所要 表达的新事物相临近、相关联,人们通过联想推衍,由原词义 自然地引申出新义。
例:领:本义是脖子。《说文》:“领,项也。”《左转· 昭公七年》:“引 领北 望。”是说共王伸长脖子北望。由于脖子与所穿上衣的衣服邻近, 于是引申出衣领的新义。
1、要借鉴前人的辨析成果
例:《尔雅》:“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 石 谓之磨。”又“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这里区分了“镂、
刻、
切、磋、琢、磨”和“澜、沦、径”等两组同义词。
2、要区分词义的时代性
例:“局”和“住”,早起不是同义词,“局”指定居,而“住”指暂住, 没有“定居”的 意思,“定居”义较晚才出现。
1、放射型
这是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次上的向不同方 向的直接引申。

浅谈词义引申的方式和特点

浅谈词义引申的方式和特点

浅谈词义引申的方式和特点【内容摘要】古代汉语辞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

多义现象的形成源于词义的派生,即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是如何实现的?词义的引申有着如何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借鉴其他学术论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有关理解和熟悉,谈谈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及其规律。

【关键词】词义引申方式规律汉语的历史超级悠长,几千年来,汉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转变进程。

汉语的辞汇也是如此,多少年来,除一些个别的辞汇大体意义不变外,其他大多发生了转变。

常常所见的一个词有几个、乃至几十个意义。

这个词众多的含义之间并非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字,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词义的引申表现了词义的发展转变,知道一个词的本义、引申义的区别,理解词义就会更深刻、更准确。

一、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转变的最多见的方式,也是词义内部运动的大体形式。

词义从不同角度去看,引申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来看,词义引申可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

从引申义的发展方向和引申范围看,又分为辐射式引申和连锁式引申①。

这里主要谈谈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引申义是由本义发展衍化而来的,可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许多引申义,从本义直接引申叫做直接引申,由引申义再引申就叫做间接引申。

例:“月”的本义是“月亮”,由月亮的阴晴圆缺的特点引申为计时单位,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王风·采葛》),这是直接引申;由“计时单位”引申为“每一个月,月月”的意义,如“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孟子·滕文公下》)对本义来讲,这就是间接引申。

有些直接引申义,不仔细考察就不容易发现,如“朝代”的“朝chao2”是“朝zhao1”引申来的,语音也变了,不容易发现。

关于古汉语的词义引申

关于古汉语的词义引申










颜 亨 福
对 词 义 引申的 研究 的成 就
, 、
,
秦汉 以 降 历 代 学 者 做 了 大 量 工作 特 别 在 清代

,
,
这方面 取 得 了 辉 煌

段玉裁 《 说 文 解字 注 》
,
说 文通训 定声 》 朱骏声 《
,

阮元 《 经 籍 井话 》
,
徐濒 《 说
.
文 解 字段 注 笺》

.
劝 学》
:


:
不 能 两 视 而明
.

鱼 网 的 网 眼 与 眼 睛形 状 相 似
.


网眼

诗谱 序 》 郑玄 《
举一 纲 而 万 目 张


( 提 起 网 上 的 大绳
: “
,
所 有 的 网 眼 都张开 了 ) 本义 是
, “


,
,
《 说 文》
.
如跳
,
六孔


竹 做 的 一 种乐 器


. ”

身腰
.
《 离 骚》
户 服 艾 以 盈 要兮


腰在 人 体 中间部 位
.
引 申为

半 道 上拦 阻

后汉 书 《
班 超 传》
” ,
:
乃 遣 兵 数 百 于 东界 上 要 之

人 体 的颈



脚 都可 以 引 申指

「古汉语词汇词义的引申」

「古汉语词汇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

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

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

除此之外,后有学者认为,词义发展的途径还有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

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到底何为词义引申,引申的类型,引申后对词义的影响等等,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

我就自己通过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几位学者对此的看法和研究,简单的论述一下词义引申。

其中会就自己较为了解和认同的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做出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引申,方式,规律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单是文字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而语言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有很多词汇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

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词汇的意义大多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意义发展为多个意义。

但词的众多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词的最初意义为本义,余下的都为引申义。

对于这一点,众家学者的看法大抵是相同的,没有本质上的歧义和分歧。

例如:“道”,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

”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

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

可见其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

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

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

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例如:
(甲骨文) 《辞源》前三个义项是:1、北窗。2、朝向,对着。 3、方向,趋向。 从文字体形看 “向”甲骨文,小篆 ,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窗口。 从文献资料看 《说文》:“向,北出牖也。” 《诗经· 豳风· 七月》“穹室熏鼠,塞向墐户。” 字形与文献相参证,可以判断“北窗”是“向” 的本义。 因为窗子是朝着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来 “朝向”、“对着”、“方向”、“趋向”等意 义,这些都是“向”的引申义。
探求词的本义,对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知识,提高古 书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探求词的本义,能帮 助我们以简驭繁地掌握词义系统。抓住了词的本义, 就好比抓住了这个词若干意义的纲,使众多面纷繁 的词义变得简单而有条理,易于掌握。不了解本义, 也就谈不上研究和分析引申义,也不能明白词的假 借义。 在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是 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 体,因此可以我们根据形、音、义统一的原则,从 分析字形、考究语音、考核文献等方面入手,来了 解词的本义。
(二) 引申义的种类
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两类:
A直接引申;B间接引申;
A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月:本义是月亮,人们根据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 这种周期现象,把从半月至晦称为一月,因此“月” 字产生了表时间的意义。 元:由“人首”引申为其它事物之首。如国家的最 高领导人叫元首,一军之首,即统帅全军的主帅称 元帅,在政界资格老的叫元老,考进士取得第一名 的人叫状元。坏人头子叫元凶。“元”用在时间上引 申为“第一”,每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每年的第一 天叫元旦。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改位的第一 年叫元年。
(1)分析字形
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时义寄于形,形体结 构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当字的早 期形体,为探求词的本义提供了极为有利的 条件。因此,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把分析字形 作为探求词的本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都可以 作为分析本义的手段。

王力古汉语0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王力古汉语0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引申义
•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 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 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 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 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 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在直接引申的基础上再引申。

早晨(本义)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日已出„„,而月又未没,是朝 也。”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 江 水》) 朝见(直接引申) 盛服将朝。(《左传· 宣公二年》) 朝廷(间接引申) 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 宣公二年》) 朝代(间接引申) 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 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 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

•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 在造字时代以前,一个词可能还有更古的意义, 但是我们却无从稽考了。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 的关系。因此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是从分析字形 入手探求本义的。 •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 •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 ,江水又东,迳 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 ,伐木不自其本, 必复生。树根,本义。
•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 ,堂上不粪,则 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 备,本义。 •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 、 朝 、射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 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 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 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 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 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汉字六体:指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的6个主要形体阶段,分别为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和楷书。

其中前4种被称为汉字发展的古汉字阶段,后2种被称为汉字发展的隶楷阶段。

汉字演变过程中,图画的特征越来越少,而符号的特征越来越多。

甲骨文:商代在占卜时刻写在龟甲、牛肩胛骨和少量其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于商代后期都城殷墟遗址。

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约有5千个单字,主要反映了商代利用占卜求得吉凶的迷信思想与社会面貌。

甲骨文是商代文字中一种不太正规的形体,而商代较正规的字体则是当时的金文。

隶变: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也叫“隶定”或“隶古定”。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它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成抽象的记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汉字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汉字构字方法,最早由汉代班固、许慎等人提出。

其中象形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制造汉字,指事是用一个象形字符和一个附加字符组成汉字,会意是用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成汉字,形声是用形旁和声旁合成汉字,假借是用借用已有的汉字记录某一读音和词义,转注是同一形旁、意涵的汉字相互成字。

象形字是中国文字构字的基础,形声字是中国文字中最多的一种。

四体二用:是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

“四体”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二用”则指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古今字:某个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或几个意义后来用另外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这个字与后来的另一个字便组成一队古今字。

古今字的概念最早由东汉经学家郑玄提出。

古今字可分为今字为古字的本义而造或借用、今字为古字的引申义而造或借用和今字为古字的假借义而造或借用三种关系类型。

异体字: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字,它们虽然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引我讲我们讲了词的古今词义的异同、我们在前两周讲了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有许多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语言发展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是要来探讨词义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大家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的关系,掌握词义变化的脉洛,深刻地理解、掌握词义。

这一讲我们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三、考察、推求本义的方法四、如何分析引申义五、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有好几个意义,其中有较原始的,有后来发展,变化来的,还有借假义,一般人说词的本义是指它最初的意义。

①什么是词。

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一个词由形式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它的读音,内容是它表达的概念。

不包括形体、字义同词义。

②词的产生就是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产生的几十万年前,我们如果说研究词的最初产生的意义,那么研究工作是无从作起的。

我们研究词的本义,往往要借助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来考察词较原始的意义。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为了记录表现语言、解决语言时空问题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词和字它们产生的时间差异,如果人类使用语言是一年的时间,那么文字则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借助文字资料来研究的词的本义并不是汉语最原始的意义,而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的最古老的意义。

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关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

例如:引:小篆写作,指事字,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

《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把弓拉开,形状变长,所以引申为长,延长,(还有拉、导领、后退等义)在“引申”这一词中用的是延长这一义申:甲文作,籀文作昌,小篆作,从甲文看象闪电形,申是古电字,后来假借为地支名和陈述义,作为伸展一义,有人认为是引申义,闪电光延申状由“引申”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2007-07-12 21:45:05)标签: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xiè 顿:叩头
颁:大头 颇:头偏 顾:回头看 项:脖子的
后部 硕:大脑袋
从行之字
本义:道路
从行之字举例
行:路。 遵彼微行
街:四通道。从行,圭声。 衢: qú四通道。从行,瞿声。 九省通衢 衝: chōng交叉路口。从行,重声要衝、首当其衝 術:邑中道。从行,术声。横术(大道)何广广兮《汉书》 衙:官署。从行,吾声。
字形义与词义的不同还在于“字形恐怕无法完 整的表达词义”。
如“牧”字,《说文》作“ ”,解释为“养 牛人也。”这是从字形上得到的最直接的启示。 甲骨文中,“牧”或从牛,或从羊,或从三羊。 然则马、牛、羊难以全部画出,只能以牛作代表。 其实,“牧”的词义放牧牲畜,“养牛人”只是 字形义。再如“牢”字,古文字中亦有从羊、从 马等之形,其义为牲畜圈,非独指牛。
《国语·吴语》:“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 尝 敢不分也。”

本义:砍伐 树木的工具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本义:人的头
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指事——本

本义:《说文》: “木下曰本”。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一、从个别到一般:
颠:人的头顶
山顶
段注:颠者,人之顶也。
韩非子:是犹上高陵之颠。
形容词 阻山路难行 险山路不平

名 词 除殿阶
陛殿阶
与高
际两墙之缝 防堤坝
有关 动 词 陟登
坠从高处掉下
陨从高处落下 陷自高而入下
从邑之字举例

国名、邑名

郎鲁邑名 郢 邯郸

古代汉语(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下

古代汉语(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下

3、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 直接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直接 引申义。
➢ 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对本义 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
4、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形音全同。但有 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 语:言语、说话——告诉,改读yù ➢ 说:陈述、解说——劝说,改读shuì 引申义另造新字: ➢ 弟:弟弟—敬顺兄长“悌” ➢ 解:分割—懈怠“懈”
3、“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4、“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管子·法法》
5、“肩举驴上,引避道左。” 《中山狼传》
6、“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礼记·檀弓上》注:“牵引而进之,同于己子。”
7、“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战国策·齐策》
素 ❖
会意字,其中间为白缯之形,下部两侧为双手,意为
‘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水浒传》“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 名词——动词——介词
❖以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二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动词——介词—— 连词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由个别到一般
河:本义为黄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 引申为水道总称,泛指各种河流。
硕:《说文》:“硕,头大也”。 段注:“引申为凡大之称。《释诂》、《毛传》皆 曰:‘硕,大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3)由实词到虚词
❖即
本义为就食—走近、靠近—就、便、随即(副词)— 假若(连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2007-07-12 21:45:05)标签: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王力古代汉语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王力古代汉语

04
王力古代汉语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研究
王力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界定
词的本义
王力认为,词的本义是指词最初的意义,也就是词在语言产生时的原始意义。 这个意义通常是与词的语音形式同时产生的,是词义引申的起点。
词的引申义
王力指出,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出发,通过相似、相关或相反等途径派生 出来的意义。引申义与本义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 径。
语言内部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因素也会对词义引申产生影响 。如汉语中的双关语和谐音现象常常导致词义的引申。
人类认知因素
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是词义引申的重要原因。如人们通过联想、 类比等思维方式,将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词义。
03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本义是引申义的出发点
02
05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应用
准确理解词义,避免望文生义
区分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了解本义 和引申义的区别,有助于准确理解词义。
掌握常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需要重点 掌握。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一词多义现象,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 词义。
王力在古代汉语教材编写方面的贡献
王力编写的《古代汉语》等教材,系统介绍了古代 汉语的知识体系,为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 基础。
王力在古代汉语词典编纂中的成就
王力主持编纂的《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为 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捷的查阅工具。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性
词的本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和基础
特点
引申义与本义有密切联系,但又具有 相对独立性;引申义往往具有抽象性 、概括性和文化性。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源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一些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由于语境、文化背景、社会习惯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

例如,“妻子”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妻子和孩子,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仅指男子的配偶。

2. 引申义:引申义是指由一个词的原始意义或基本意义所联想或延伸出来的意义。

引申义通常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当人们在使用一个词语时,可能会由这个词所联想到的其他意思。

例如,“走”这个词的本义是表示走路,但可以引申出逃跑、离开等意义。

3. 关系:古今词义的异同与引申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一些词语的古今词义异同可能是由于引申义的发展和演变所引起的。

另一方面,一些词语的引申义也可能是基于该词在古代或现代的不同含义而产生的。

例如,“绝”在古汉语中有断绝、极、尽等含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主要表示极、尽等意义,而断绝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总之,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是语言发展演变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展历程和语言现象。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词义引申是指通过对词语的本义进行扩展和推演,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1. 相似性引申:通过与本义具有相似特点或属性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引申出新的意义。

例如,“手”的本义是人体的一部分,后来引申为“手艺”、“手段”等。

2. 相关性引申:根据本义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或关系,引申出新的意义。

例如,“水”的本义是一种液体,后来引申为“水平”、“水彩”等。

3. 比喻性引申:通过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将本义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引申出新的意义。

例如,“针”的本义是一种工具,后来引申为“针对”、“针尖对麦芒”等。

4. 抽象化引申:将本义中的具体事物或行为抽象化,从而引申出新的意义。

例如,“路”的本义是地面上供人行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人生道路”、“思路”等。

5. 情感化引申:将本义中的客观事物或行为赋予情感色彩,从而引申出新的意义。

例如,“花”的本义是植物的一部分,后来引申为“美丽”、“花费”等。

需要注意的是,词义引申的规律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词语可能会有不同的引申方式和规律。

同时,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词义也会不断演变和扩展。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

❖ 其上。”徐灏注笺:“木杪曰末,故于木上作画, 指事。”“木”是个指事字,是在象形字“木”上 加上一个抽象的指事符号来表示的,义为树梢。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摇 动)。”意即树梢太大必定折断,尾巴太大难以甩 动。由此,可以断定:“末”的本义是树梢。 秉——《说文》:“秉,禾束也。从又持禾。” 甲骨文作 ,正像以手持禾形,是一个会意字。
❖ 见,便引申出“章奏”之义。义项⑦“提”在意义 上与“题”无关,是音同借用。可见,只要抓住 “头额”这个本义,“题”的其余六个意义就不难 把握。
❖ 正因为本义在理解多义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古汉语研究者历来重视本义的探讨。我们在 学习中,必须牢牢掌握一些常用词的本义。 2、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前面谈到,本义是指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 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 得到证明的意义;因此,掌握词的本义可以从两个 方面入手:分析汉字的结构和寻找古书用例,并将 两者结合起来。
不能画等号。
❖ 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本义在它的所有含义中,居 于中心地位,其他含义多数是从本义派生发展出来 的,抓住了本义,其他含义也就容易理解。清儒江 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 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这是对本 义与引申义、假借义关系的深刻揭示。
❖ 例如,在新版《辞海》中,“题”字共有七个义项, 即:① 头额;② 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 “篇题”;③ 题目、问题;④ 书写、署,如“题 字”、“题诗”;⑤ 品评;⑥ 章奏;⑦ 通“提”。 在这七个义项中,“头额”是本义,《说文》: “题,额也,从页,
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由于词义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 不止一个意义,因此,词的多义现象是古汉语中十 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本节中,我们就来谈谈古汉 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义现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 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

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及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及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及引申义刘晓红【期刊名称】《邢台师范高专学报》【年(卷),期】1996(000)004【摘要】古代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多义现象的形成源于词义的派生,即词义的引申.如“兵”词.本指“兵器”,引申之,又具有了“兵士”、“兵事”义,使“兵”具有了多种意义,变成了多义词.问题是,词义的引申是如何实现的?词义的引申是随意的吗?仅从词义引申的途径、从词义引申的方式,从逻辑事理方面探讨词义引申的规律,至多让人知道某些条条框框,死记一些词的引申义发展的情况而不能让人举一反三,更没有能够回答上述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都缺乏深度,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我在教学中引进或强调了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的概念,实践证明这对学生整体把握词义系统、加深学生对汉语字词的理解都是事半功倍的.如“兵”本指“兵器”,兵器是战士打仗用的,所以它又指“战士”、又指“打仗”.三种意义是相关联的,“兵器”战士用来打仗.“战士”用兵器来打仗,“打仗”战士要用兵器.贯穿三个意义的线索是“战士打仗(的)兵器”.这就是“兵”一词的意义引申线索.说它是词义的引申线索,就是说只要把握住了它,就可以融会贯通“兵”的所有意义和用法;把握了它,就可以把“兵”的所有意义串连起来。

【总页数】4页(P75-78)【作者】刘晓红【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1【相关文献】1.词义引申误为假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釐"一词引申系列为例 [J], 王建军2.根据同义词词义平行的例证来区分“堕”的引申义和假借义 [J], 陈秀然3.论古汉语词义引申的语域变异类修辞引申 [J], 尹喜艳4.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底蕴——以《段注》词义引申规律为例[J], 杨运庚;郭芹纳5.《太平广记》中“料理”及相关词语的引申义探析——兼论日本语“料理”词义来源及发展 [J], 胡正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的引申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

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

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

除此之外,后有学者认为,词义发展的途径还有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

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到底何为词义引申,引申的类型,引申后对词义的影响等等,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

我就自己通过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几位学者对此的看法和研究,简单的论述一下词义引申。

其中会就自己较为了解和认同的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做出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引申,方式,规律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单是文字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而语言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有很多词汇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

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词汇的意义大多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意义发展为多个意义。

但词的众多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词的最初意义为本义,余下的都为引申义。

对于这一点,众家学者的看法大抵是相同的,没有本质上的歧义和分歧。

例如:“道”,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

”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

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

可见其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

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

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

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

例如“信”有这样几个意义:①语言真实。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②对人真诚,有信用。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相信。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④的确,确实。

《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⑤凭证。

《史记·外戚世家》:“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⑥信使。

杜甫《寄高适》:“书成无信将。

”⑦音讯。

杜甫《得弟消息》:“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⑧书信。

白居易《谢寄新茶》:“红纸一封书后信。

”其中的关系如下:①语言真实:[ 言语]+ [ 真实]②对人真诚,有信用:[ 对人的态度]+ [ 真实]③相信:[ 确认] + [ 某种情况] + [ 真实]④的确:[ 某种动作/状态] + [ 真实]⑤凭证:[ 用以证明情况真实] + [ 物品]⑥信使:[ 携带凭证传递消息或命令] + [ 人]⑦音讯:[ 信使传递的] + [ 消息]⑧书信:[ 传递音讯的] + [ 文字材料]其中①——⑤都包含“真实”这一义素。

⑤——⑧,每个意义都是在前一个意义的义素上加上别的义素而形成(但有的意义一旦固定后,有些义素可能消失。

如“信使”,后来不一定携带有符信)。

又如“问”,包含如下意义:问:《说文》:“讯也。

”①克,公问其故。

(左传·庄公十年)②伯牛有疾,子问之。

(论语·庸也)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战国策·燕策)③淑问如皋陶。

(《诗经·鲁颂·泮水》)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

(晋书·陆机传)⑥恣所为不问。

(柳宗元《童区寄传》)其关系如下: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②问候、慰问③审问①询问④责问、追究⑤音讯⑥过问、干预这里每一意义和邻近的意义都有共同的义素,但隔得较远的意义就没有共同的义素了。

我们都知道引申是词义变化的一个途径,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关于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一节采取的是扩大、缩小、转移的说法,这是目前普遍的对词义变化的方式的区分。

但是对于这三种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并没有更多的阐释,只是对词义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所以《汉语史稿》在随后对如何证明词义发展的具体程序和阶段的困难做了简单的说明“由于词的来源很古,到我们所能接触的史料的时代,引申义久已通行,因此,我们并不能常常按照史料的先后,来证明词义发展的程序和阶段。

”这也说明了词义引申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上的困难性。

蒋绍愚先生在《古汉语词汇学纲要》中认为词义变化的途径有引申、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

对于传统的认为也是词义变化的途径的“假借”给予了否定的态度。

认为那只是文字的问题,与词义无关。

即字有“假借义”,词无“假借义”。

而对于引申的方式,传统训诂学家以解释古代文献语言为自己的出发点,植根于丰富的古汉语书面材料中,结合预言世界反映了韩民族语言的特点,没有系统的阐述引申的规律。

但从传统的训诂学材料中,我们可以将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知识。

如传统训诂学认为引申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理性的引申,指词义之间因本民族共同的理性认识而发联系,从而产生引申;二是形似的引申,它反映事物之间玩不得、偶然的形似;三是礼俗的引申,是由于汉民族古代礼制和习俗上的原因,或者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而产生的特异的民族心理,使某些意义发生了联系。

陆宗达和王宁两位学者对这种分类方式持赞同意见。

蒋绍愚先生则认为引申的方式大概有两种类型,一是连锁式,即一环套一环的引申。

如上面所举的“信”。

一是辐射式,即从本义出发,向不同的方向引申出几个引申义。

如上文中的“问”。

连锁式引申派生的每一个引申义都与前一个意义有相同的义素,但离得较远的两个意义就不一定有相同的义素,且不是没一个意义都与词的本义有相同的义素。

但辐射式的引申,每个引申义都是由词的本义从不同角度引申而来的,都和词的本义有相同的义素。

但每个引申义之间未必有共同点。

这时就引申的方式而言。

但实际上,一个词的引申往往是两种方式兼而有之。

如:信:《说文》:“诚也。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②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③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④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⑤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史记·外戚世家》)⑥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⑦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⑧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元稹《书乐天纸》)“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①言语真实:言语+真实..;②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③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④的确:某种状态+真实..;⑤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⑥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⑦音信:信使所传递的+消息;⑧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

“信”的引申线索如下:②诚信①言语真实③相信④的确⑤信物⑥信使⑦音信⑧书信从“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

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

引申使得词汇得到发展,而词义的发展通常还分为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

这是就词义引申产生的结果而言的。

即:一个义位引申出另一个义位,就这新旧义位比较而言,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

对于这三种情况的理解,一直存在这模糊不清之处。

一如“脸”由“面颊”义发展为“面孔”义,是不是扩大?“趾”由“脚掌”义发展为“脚趾”义,是不是缩小?“汤”由“热水”义发展为“菜汤”义,是扩大、缩小,还是转移?通常把“脸”作为词义扩大例,把“趾”作为词义缩小例,但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而“汤”究竟属于哪一种,似乎不大好回答。

造成这种模糊不清的原因是“扩大”、“缩小”、“转移”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我个人认为蒋绍愚主编的《古汉语词汇纲要》中提到的“试图用义素分析法给它们建立一个明确的标准”是具有可行性的,值得学习。

下面我就以《古汉语词汇纲要》中的观点为根基,具体展开谈谈词义引申产生的三种结果。

一)、扩大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了限定性义素,这个义位由下义位变成了上义位,这就是扩大。

例如:江:原来只是长江的名称,后来泛指一切江水。

河:原来只是黄河的名称,后来泛指一切河流。

嘴:原来只指鸟嘴,后来泛指鸟、兽、人的嘴。

琴:原是我国一种古乐器的名称,后来泛指一切以弦为主的乐器以及弹奏、打击或吹奏乐器。

瓦:古代指一切用陶土烧成的东西,现在专指铺屋顶用的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建筑材料。

汤:古代泛指热水,这个意义保存在“赴汤蹈火”、“汤泉”“汤池”等词语中现在一般指煮食物后所得的汁水。

爱:古代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现在所说的“爱”,一个是“舍不得”。

现在只用第一个意义。

问:古代有“询问”、“赠送”“音信”三个意义,现在只用第一个意义。

“结婚”,古代指“结亲、通婚”,并不仅仅指男女双方结为夫妻。

比如《汉书·张骞传》:“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

现在只能指男女双方当事人本人的行为、关系。

“丈夫”,原来泛指“成年男子、大丈夫”,现在指女方的配偶。

这些义位的变化,都可以用义素的减少和在语义场中上下义位的变化来加以说明阐述,符合之前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扩大”的条件。

只是要补充说明一点:“嘴”从“鸟的嘴”发展为“鸟、兽、人的嘴”,好像是限定性义素增加了。

为什么是限定性义素增加了呢?这是因为,这里的表述,用的是定义式的,实际上并没有分解到义素。

如果我们将“鸟”、“人”、“兽”分析义素,就会发现,定义式的“鸟、人、兽的嘴”,其义素不等于[鸟]+[人]+[兽]+[嘴],而是[动物]+[嘴],反而比“鸟的嘴”的义素[会飞]+[二足]+[有毛]+[动物]+[嘴]要少。

所以,事实上还是符合上面所说的条件的。

而像“脸”由古代的“面颊”义变为现代的“面孔”义,“眼”由古代的“眼珠”义变为现代的“整个眼睛”义,“身”由古代的“肚子”义变为现代的“全身”义···是不是扩大呢?我个人认为,这些归结到词义扩大是不太合适的。

以“身”为例,首先,很难想象“肚子”义是减少一个什么限定性义素而变为“全身”义。

其次,“肚子”和“全身”既不是一个欲以长中的上下位关系,也不是逻辑上的属和种的关系,而死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它与前面提到的“嘴”、“河”、“江”等不同属于一个类型。

那这些应属于哪一种呢?我认为,它们应是“转移”中的特殊一类,具体想在后文里展开说明。

二)、缩小“缩小”与“扩大”相反,从义素看,是原来的义位增加了限定性义素,从语义场的上下位关系看,是由上位义变为了下位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