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加宽改河处理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加宽改河处理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加宽改河处理施工方案

黔江区正阳至青杠公路复线工程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工程概况 0

三、施工准备 (1)

四、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6)

五、施工进度计划 (21)

六、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七、安全及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22)

八、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23)

九、改河施工应急预案 (23)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施工设计图及本项目区域地勘资料和现场实际踏勘掌握情况以及国家及交通部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等。具体如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98)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_D63-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1-2001)

二、工程概况

正阳至青杠复线公路ZK0+240-ZK0+360右侧右幅改河,(河对岸)为1:0.25浆砌防护墙。改河长120m,梯形断面,上底宽20.0米,下底宽17.5米,深10.0米,砌体顶宽1.3米。

黔江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多绵雨。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3.7~15.4℃,日最高气温达40℃(2007年7月21日),最低气温为-10℃(2008年1月20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90%。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204.8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75.5%。

区内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灾害性天气多,有旱灾、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1982年7月28日,黔江区内遭受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日降雨量为306.9mm,过程总降雨量为336.8mm,区内小时最大降雨量为60.9mm,年暴雨日数为3.8日,暴雨多集中在5~8月,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00mm。

李家溪河面一般宽10~15m,局部地段较宽缓,勘查期间水位在0.2~0.5m,局部凹凼地段水位约3m,水流较缓慢,水位高程459.90~544.20m,20年一遇洪水位较常水位高2~4m,洪水位高程为462~546m。河岸两侧多保持原有地貌,河床及河岸两侧基岩多直接出露,主要为岩质岸坡,岸坡高度1~5m,局部地段为第四系土层岸坡,岸坡坡角一般5~12°河水冲刷对岸坡影响小。

三、施工准备

本施工段位于正青复线工程公路路右侧(河对岸)为1:0.25浆砌防护墙。改河长120m,梯形断面,上底宽20.0米,下底宽17.5米,深10.0米,砌体顶宽1.3米。此处因路基加宽,故做改河处理。

(一)、施工围挡

为了安全文明施工的需要,从ZK0+170~ZK0+480段中桩左侧2米上用Ф48钢管扣件搭设施工围挡,每2米一根2米高立杆,水平横杆3根错节接长,每根立杆架设三角斜撑,彩钢板用铁丝与水平钢管捆绑。彩钢板顶上系警示安全带和警示灯,在施工进出口设置安全保卫。改河对岸开挖线外4米,新建改河便道全线设置施工围挡与公

路安全围挡连接,使整个施工现场形成封闭式的施工场所。具体围挡大样详平面布置。

(二)、施工用电

1、依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正青公路复线工程施工设计图,现场环境、交通等因素。

2、施工设备需用计划如下:

施工时根据业主提供电源点(宜就近布设箱变)进行配电设施安装和线路布设,对全部供电、用电设施进行保护。

根据用电容量,导线采用断面为175mm2的BV型铜芯橡皮线,并且电缆从电源点接出后采用立杆架空布设,电杆间距20?30m,在每根电线杆下设一二级开关箱。

再配备一台100kw发电机,保证停电时结构工程的连续作业,和前期箱变未及时安装的临时用电。

(三)、施工便道

施工现场需修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机具、车辆和材料运行。设计要求ZK0+190~410段路肩挡墙内回填透水性材料,河对岸的土石挖方在材料和数量上均能满足填方的需要,并且也符合就地取材就地利用的节约方式。由于场地条件限制,修筑此条道路是施工河对岸土石

方和挡墙的必经之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作临时施工道路修建,现方案如下:

1、以ZK0+170为起点至河对岸(详第一次围堰排水施工面布置图),道路长约130米,宽8米。在河道长15米区段用4排17CM厚、直径1.5米的混凝土排水管在清理整平河底后贴河底按自然坡度齐并埋设,棉麻编织土袋间隔缝隙填充。棉麻编织土袋叠至管顶上两层满错缝平铺,高度2.5米。占用河道面积:120M2,棉麻编织土袋300M3。上面再加2CM厚的钢板铺盖,钢板焊设间距20CM直径Ф12的防滑钢,未铺钢板便道铺手摆片石厚30CM。

2、ZK0+240~ ZK0+250段右幅河对岸道路(详第一次围堰排水施工平面布置图),约30米,宽5米,挖机挖出道路整平后,铺手摆片石厚30CM。

(四)、地基排水和围堰排水工程

1、地基排水

在挖方之前需根据施工设计图在开挖线5米外设置截水沟,对地表采取排水措施。

2、临时围堰施工

(1)、编制本措施依据和原因

本措施施工地段主要在青杠河沿河两岸,是长年性地表河流,由于该段河流乃是一条主要的灌溉干流,担负着当地农业生产、林业灌溉的重任,为了保证该路段主线的施工,同时为保证春季灌溉畅通,我们将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河道改造,将河道向南移位。为了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