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分析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首先,国际贸易地理教学需要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史和现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了解过去和现在国际贸易的形式、特点、规律和趋势,以及当代的主要贸易国和地区,了
解它们之间的贸易结构和合作关系,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应变能力有深刻的认识。
其次,国际贸易地理教学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
理论,理解商品的贸易购买与销售,以及影响贸易的市场、政治、经济等因素。
在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并帮助他们建立贸易方面的核心思维和能力,为未
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再次,教学应注重国际贸易地理的实践应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实际贸易案例,
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协议、双边和多边协定的实现情况等。
学生应该了解贸易关系
的不同形式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应对和适应改变。
最后,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培养。
因为贸易和国际贸易涉及的是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学生需要学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和习俗。
这不仅有助于学
生了解不同的市场和国家,也能使学生在进行业务时更贴切、更成功。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意识,提高他们对国际贸
易和贸易地理的理解,让他们具备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能力,并注重科技与
文化的培养。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国际贸易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世界各地商品、服务和资本的流动,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地域特征和地理规律。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以全球化、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视角,综合考虑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而深入探讨国际贸易在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可以从地域分工和资源禀赋的角度入手,简单介绍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地理位置对贸易的影响。
而在高中阶段,可以在初中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讨论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地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分析方法,培养他们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国际贸易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国际贸易展览、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实训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国际贸易的真实环境和氛围,从而增强他们对国际贸易的认识和理解。
国际贸易地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
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注重灌输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国际贸易的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国际贸易地理作为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对于了解全球经济格局、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地理教学中,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机制,促进学生提高世界观和国际经济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做好准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方法与途径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浅议。
一、重要性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进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认识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关系和竞争现状,了解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认识。
2. 提高国际经济意识通过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各国间贸易往来和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国际经济意识,提高对国际经济形势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做好准备。
3. 培养国际视野和世界观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开拓他们的眼界,培养国际思维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4. 促进地理知识的应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方法与途径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丰富的案例和资料,使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实际运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2. 实地考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国际贸易地理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
3. 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资源,例如国际贸易地理的相关网站、资料和论坛,以及国际贸易地理相关的案例和新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国际贸易地理的了解。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国际贸易地理的相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案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案(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rade)制定单位:经济学院制定人:何金旗审核人:郎永峰(系主任)编写时间:2011年8月一、课程信息本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课,2个学分,共计划32课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布局的规律,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分布和生产发展水平为基础,了解和研究它们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各自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输状况,吸收和借鉴国外某些成功的经验,为健全和拓展我国市场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文献阅读及讨论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与国际关联;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根据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与分布,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障碍;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贸易流向及我国石油贸易动态;世界煤炭分布和贸易格局及我国煤炭出口贸易;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谷物贸易格局与小麦、玉米、稻米的贸易结构;世界旅游贸易的主要形式,旅游资源的发开发与利用;世界海运通道与主要航线走向;世界海运港口、口岸分布、类别与功能熟悉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世界铁路分布与大陆桥运输线;各地区经济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历程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确定贸易活动安排;三大经济区域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障碍;根据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贸易格局,讨论我国应如何改革、完善现存的贸易制度、方式和策略;根据世界海陆空运输基本情况进行实例分析;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各洲主要大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与各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及潜在的发展机会;能运用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结合各国各地区特别是经济贸易发达国家的贸易情况,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新编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设计
新编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设计引言国际贸易地理是一个涉及区域经济、贸易政策、跨国公司和投资、货物和服务流通、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众多方面的领域,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全球化视野和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新编的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开展更为丰富、有趣、互动的地理课堂教学。
设计目标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
这一新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和互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批判思维能力。
设计内容第一阶段:勘测不同国家的地理信息在本阶段,学生不仅要获取关于各个国家地理信息的基本知识(例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口和文化),还要学习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形势。
为了鼓励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研究一个特定的国家,并在班上发表他们的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分析并比较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本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两个国家的地理和经济基本信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例如不同国家间进出口货物的价值、贸易政策的限制、关税和配额、经济合作等。
学生需要以自己的分析结果为基础发表演说,并针对特定的问题参加讨论。
第三阶段:角色扮演在这一阶段,学生将以自己选定的贸易国家的代表身份组成一个模拟贸易委员会。
学生需要讨论贸易政策、潜在的贸易障碍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可能的贸易协定,以实现自己国家的利益。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展示合作和谈判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实践。
最终,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表演并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的结果。
数据来源这一业务场景的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数据来源的基础之上的,包括世界银行、世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所发布的公共数据、新闻报道、行业报告和学术研究等。
在讲授这一业务场景时,建议教师给出适当的参考文献,让学生对数据来源和分析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查。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国际贸易地理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进行浅议,讨论其重要性、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际贸易地理涉及到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涵盖了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地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关系等信息,有助于理解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在教学内容方面,国际贸易地理应当涉及到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贸易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各国的经济基础。
三是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模式有所不同,有的国家以出口为主导,有的国家以进口为主导,有的国家以双向贸易为主导。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贸易特点和特色。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还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调研,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特点、贸易状况等情况。
也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以具体的事件、事例为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商品、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以及这
些流动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其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政策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商业意识,以适应不断改变、越来越复杂
的国际贸易环境。
一、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概况、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商业习惯等背景信息,帮助他们领会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掌握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异同,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和培养全球意识的目的。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介绍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知识,
还要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的应用能力。
三、强化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各国和地区的贸易政策趋势、掌握主要的贸易立
场和政策方向,分析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矛盾和风险,以及解决贸易问题的途径和方式,使
学生更加熟悉国际贸易的运作规则和形势。
四、注重教育实践与职业发展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注重教育实践和职业发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知识
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密切关联,例如使用思维导图或商业模拟软件让学生模拟真正的国际贸易,或者组织商贸考察等。
总之,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注重全球意识和政策分析,强调教育实践和职业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提高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和商贸反应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
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课程教学大纲二O一O年九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1、2课程任务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国际贸易与各国地理分布之间的联系,能够了解影响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的诸多要素。
初步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贸易区分布及主要贸易国的贸易状况,了解自然资源、经济部门结构、世界港口分布、现代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等要素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市场的分布情况由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对外贸易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中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2、1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1、了解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2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种类,掌握这两类要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2、掌握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学会甄别和分析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
2、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1、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了解产业革命前区域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熟悉并领会世界2、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地理大发现与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对该行程过程的作用与影响,能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障碍。
3、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2、4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1、区域贸易经济贸易集团概论,重点掌握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三大主要区域贸易集团,了解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以及组织内主要国家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领会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2、5世界经济特区1、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类型,掌握各种经济特区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在促使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编号1020401302二、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四、授课系(部)国际经贸学院物流系五、大纲说明1.学时、学分数、课程性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国际贸易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地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研究物流运输方式的构成及运输节点的分布、主要大宗贸易物资的产销格局、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概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世界经贸地理格局、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爱国主义热忱和国际主义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国际国内经贸大背景的前提下提高物流专业基本从业技能,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3.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后续课程:物流学概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物流运输管理六、教学内容第一章运输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运输、集装箱的概念,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过程;理解交通运输的性质及作用;掌握各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集装箱的特点,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口与航线。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集装箱运输的相关问题、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不合理运输方式难点:集装箱运输。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的性质及作用一、运输的概念二、运输的特点三、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四、影响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运输方式一、运输方式的产生及演变二、运输方式的种类及特点三、运输方式的选择四、运输业的发展趋势第三节集装箱运输一、集装箱概述二、集装箱运输的特点三、集装箱运输的关系方与交接方式四、集装箱运输的产生和发展五、世界集装箱运输主要航线及港口六、世界及中国主要集装箱运输公司第二章铁路运输【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要素、世界及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历史、我国目前铁路运输发展的情况;理解大陆桥运输的产生及发展;掌握世界主要的铁路干线及大陆桥运输干线、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的概况。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属于社会经济科学范畴,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在涉外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建立国际贸易空间(地域)的概念和意识,在了解不同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全球格局的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国际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理解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
本教材在编写中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本教材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学生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2)教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较好地体现了“实用性、时代性、发展性”特点。
本教材以介绍国际贸易交通运输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充分反映了国际贸易实践的zui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3)版面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4)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各章均配套设计了适量“知识拓展”和“技能训练”内容,附录部分设计了“填图操作题”内容,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本书既可作为大、中专职业院校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涉外经济从业人员培训的基础教材和自学用书。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贸易学科中重要的理论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影响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和相关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理论性的学科,也是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内容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等。
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贸易地理学、国际贸易地理和地区贸易地理等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理论和模型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地理的经典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地理经济学模型等。
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区位条件、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等。
这些内容既有理论性的部分,也有实证性的部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内容,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应该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传授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时,可以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名家经典著作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理论和模型时,可以采用论证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内涵和应用。
在讨论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时,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使他们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内容,把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WTO的组成与职能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主要职责。
WTO的规则与原则
解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WTO与全球化的关系
探讨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析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和选择。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评估不同贸易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回顾国际贸易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革。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贸易的主要 模式
• 比较优势 • 绝对优势 • 产品寿命周
期理论
贸易的主要 商品
• 原材料 • 制成品 • 高端技术产品
区域贸易的 分布
探究各地区在国际 贸易中的贸易模式 和商品分布。
国际贸易的 现状
分析当前的国际贸 易状况和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规 则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深入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探讨国际贸易的意义、模式与区域分布,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概述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探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 用。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 规则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职能,以及全球 贸易中的规则与原则。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研究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商品在全球的 区域分布情况。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分析国际贸易中政策的选择、对贸易的影响 以及实践中的管理。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1 国际贸易的定义
解释国际贸易的概念和范围。
2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阐述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3
国际贸易管理的实践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国际贸易地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研究国际贸易的时空分布
规律,揭示各种区域因素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的平衡和发展。
而对
于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既需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建设,也需要注重实践和案例
探讨,让学生真正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首先,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
除了贸易的概念和
发展历程,学生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方式,了解关税、配额等贸易障碍措施,以
及GATT、WTO等国际贸易组织的作用和影响等。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材的选取和编写,
结合国际贸易地理的发展动态,更新教材内容,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
其次,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实践和案例探讨。
通过实践活动,如地理实
地考察、模拟贸易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国际贸易的过程和影响;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
和探讨,如汽车贸易、电子产品贸易、文化创意贸易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具
体运作和实际应用。
最后,在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
国际贸易地理涉及的范
围广泛,需要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引
导学生开展国际合作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地理教学需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注重实践和案例探讨,以及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同时,拥有高素
质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分析
黄霜林国贸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阐明国际贸易的地域差异性原理,分析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流通与贸易地域组合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总结国际贸易对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便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经济区划、区域开发、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等各种经济地理问题,促使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和地域组合的不断合理化,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生意经”,并确保取得最佳的社会与经济效果。
学会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以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学会按国际惯例进行运作,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与国际接轨。
二、教学目标与课程任务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掌握要点;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市场条件及特点,以及它们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贸易对象等内容;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主要的开放带、开放地区、港口和主要运输线路;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加速发展我国的外经贸工作,为实现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制订的战略目标服务;掌握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任务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以下内容:
学习本课程,一要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二要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三要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我国经贸实践,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本课程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6部分:1.国际贸易概述;2.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3.国际贸易地理格局;4.国际贸易运输地理;5.国际商品贸易地理;6.世界主要国家经济贸易地理。
三、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自学内容:
对于以上注有“※”符号的章节为学生自学内容,教师可略讲或不讲。
2、教学方法:
(1)本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又是一门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进行实践操作,以使学生掌握该项业务的操作技能。
(2)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地拓展知识,扩大知识面。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又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案例分析引导法、案例讨论法及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熟悉相关业务的操作。
3、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学员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掌握要点;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市场条件及特点,以及它们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贸易对象等内容;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主要的开放带、开放地区、港口和主要运输线路;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加速发展我国的外经贸工作,为实现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制订的战略目标服务;掌握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学关系十分密切。
这些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是学习国际贸易地理必备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国际贸易地理也会加深对上述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总之本课程与上述课程之间的关系,必须按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处理安排教学,这样双方就可以互为补充,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