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doc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1.认识凸透镜透镜的种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具有汇聚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
2.凸透镜基本概念光⼼与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每⼀个透镜都有主光轴。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字母O表⽰。
焦点与焦距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这⼀点叫做焦点,⽤字母F表⽰。
凸透镜两侧各有⼀个焦点。
焦点到光⼼的距离叫焦距,两侧的焦距相等。
⽤f表⽰。
凹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的光线通过它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的⼀点,这⼀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它是虚焦点。
因为它不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点。
3.三条特殊光线平⾏与主光轴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虚焦点);过焦点(虚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平⾏于主光轴;经过光⼼的光线不改变传播⽅向。
【重点提⽰】平⾏过焦,过焦平⾏,光⼼不变。
光经过透镜折射后,总偏向“厚”的⽅向。
4.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到光⼼的距离叫物距(u),像到光⼼的距离叫像距(v)实验时,先调节烛焰的中⼼、透镜的中⼼和光屏的中⼼,使三者⼤致在同⼀⾼度,⽬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则光屏必须向远离凸透镜的⽅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如果只调节蜡烛,应把蜡烛往上调;如果只调节光屏,应把光屏往上调;实验过程中,如果有⼀只⼩⾍⼦落在透镜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仍然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已经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若把近视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的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远离透镜的⽅向移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已经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若把远视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的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靠近透镜的⽅向移动;实验中在不改变物距的情况下,换⽤焦距较⼤的凸透镜后,要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实验中,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应当让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向移动,同时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向移动;实验中,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应当让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向移动,同时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向移动;⽆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像的原因:①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不在同⼀⾼度②u≤f。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本文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特点。
首先,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总结出了五条规律,包括实像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虚像正立放大和不成像。
其次,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即2f点和f点,以及薄透镜成像公式。
最后,提供了一个记忆口诀,方便记忆。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记忆口诀: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需要注意的是,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剔除格式错误并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改写如下: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简单记忆。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例如照相机。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例如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例如放映机、幻灯机和投影机。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无法成像,只能形成平行光,例如探照灯。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例如放大镜。
透镜成像还有其他规律需要记忆。
当物体离透镜越近,成像越远,成像也变大;当物体离透镜越远,成像越近,成像也变小。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时,成像为虚实分离;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大小分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

18.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 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 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 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 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f1<f2)
11.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
况中,正确的是 (
A. 像始终变大。
) D
B. 像始终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先变大后变小。
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
(1)对于实像(u>f):物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2)对于虚像(u<f):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像变小。
8.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将蜡烛分别置 于主光轴上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况如图 (a)、(b)所示。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由图(a)或(b)可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2)由图(a)和(b)可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是一个定值 ; (b)分析比较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是不同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4、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难点:1、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知识要点与相应例题】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F),焦距(f)。
例1 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一个凸透镜有个这样的点;叫做焦距。
2、典型光路(如图1)例2 如图2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4、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如图3)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例3 请在图5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应用举例:照相机等。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此点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应用举例:投影仪等。
4、当u=f时,不成像。
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应用举例:放大镜等。
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原卷版+解析)

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重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凸透镜考查较为难些,有时还以多选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整章内容,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物距(u)u>2f u=2f f<u<2f u=f u<f 像距(v)f<v<2f v=2f v>2f 不成像 v>u 正倒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大小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虚实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 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 强光聚焦手电筒、平行光线 放大镜 特点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物像位置关系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同侧 成像作图 也可以结合下图记忆:2、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或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越靠近透镜,像变得离透镜越远,像变得越大;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变得越靠近透镜越,像变得越小。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或物远像远像变大):蜡烛越靠近透镜,像越靠近透镜,像越小;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越远离透镜,像越大。
(2)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透镜:当移动后的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原来成倒立、缩小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放大的像;原来成倒立、放大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缩小的像。
3、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眼镜(或透镜)(1)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透镜(或眼镜)后,为使光屏上仍成清晰像时光屏或蜡烛移动方向判断:①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远视眼镜(凸透镜):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凸透镜时,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成在光屏前方)。
②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近视眼镜(凹透镜):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凹透镜时,会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光屏后方)。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版)

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成像性质与投影仪成像性质相同的是()A.B.C.D.【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物距等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判断凸透镜焦距,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不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因此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服务生活,科技改变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模拟制作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
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动”驾驶。
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B.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答案】B【详解】AC.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C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遇障碍物时,要想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故B正确;D.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摄像头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D错误。
故选B。
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
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A.B.B.C.D.【答案】C【详解】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人从平面镜看到蜡烛,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竞赛专题七凸透镜成像及应用【知识要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所示:物距u 和焦 距f 的关系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像距v 大小 变化规律 应用举例 u > 2 f f V v v 2 f u 增大,v ___ , 像变 ____ u = 2 f v = 2 f f V u v 2 f v > 2 fu = f不成像 u v fv > u u 增大,v ___ , 像 _____凸透镜成像公式:一+ - == u v f2.眼睛、眼镜和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如下:眼睛 照相机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 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 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 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成清 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 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的 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近视眼利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典例分析】 土例1、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 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 亍 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
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 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 .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 .凸透镜的焦点处。
D .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例2.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 向下并且向左移 B .向下并且向右移C .向上并且向左移D .向上并且向右移例3.如图2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3中的(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解读一、基本概念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2、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3、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二、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像物应用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异侧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异侧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异侧投影仪u=f 平行光不成像u<f |v|>u 正立、放大的虚像同侧放大镜1、一焦分虚实:u=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u>f成实像;u=f不成像;u<f成虚像。
2、二焦分大小:u=2f是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等大的实像;f<u<2f成放大的实像。
3、实像皆倒立,虚像皆正立。
四、凸透镜成像公式:典例·解读类型一透镜焦距判断例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cm【答案】D【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而实际物距为20 cm,由此推断焦距小于10 cm,故正确选项为D。
题型二透镜成像规律例2、对同一种色光,下列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u=2f时,v=2f。
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与物关于透镜刚好对称。
故应选C。
题型三透镜的前后调节问题例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中的蝴蝶的像小于乙图,即从甲图到乙图,像变大,则应缩小物距,将相机靠近蝴蝶。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在凸透镜内传播与成像的定律。
它指出,在凸透镜内,光线从任何一
个给定的点出发的,其偏折方向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点,都和以该点为中心的“聚光点”所形
成的法线方向相切。
凸透镜成像的参数有三个,即凸透镜的半径光路程`L` ,凸透镜中心点`F` 的位置以及聚焦距离`d`。
在使用凸透镜照射物体之前,我们必须根据根据凸透镜参数`L` , `F` 以及`d`来确定
物镜结构,以及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工业上得到较多的应用,包括光学仪器、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光学情
况时可以使用凸透镜,可以增强成像清晰度、增加焦距、改变光束大小等。
同时,凸透镜
也可以用来聚焦传感器的光束,如用于摄影术的胶片上,会获得更清晰、更具特征的图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看穿细微的结构,以便诊断和
设计机械装置。
另外,它也可用于检测和定位星体和星系。
例如,一种叫做“凹面透镜”的
凸透镜可以用来观测远离地球的行星、星云以及对恒星的观测研究。
总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重要的定律之一,其应用可以看穿细微的结构,用于观测
和定位远离地球的行星、星云,以及分析恒星的光学情况,也可以用于传感器聚焦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应用在照相机等方面。
凸透镜的应用
1、人眼
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呈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与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由于视觉错误,人眼认为光是由物体发出并直射入人眼。
2、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
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3、其他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放大镜,探照灯,摄像机和摄像头都应用了凸透镜,凸透镜完善了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应用在生活中。
远视眼镜就是凸透镜,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
另外凸透镜还用于:
1、拍摄、录像。
2、投影,幻灯,电影。
3、用于特效灯光(聚焦成各种花色)。
4、成虚像用于放大文字、工件、地图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高维度成像
高维度数据
利用多角度、多视点、多光谱等技术获取高维度数据, 以获取更丰富的场景信息。
计算成像
通过计算机算法和图形处理技术实现高维度数据的处 理和成像。
应用领域
高维度成像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医学影像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分光仪
分光仪是利用凸透镜将光线色散成光 谱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光谱 学等领域。
分光仪可以将太阳或其他光源发出的 连续光谱分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帮 助科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望远镜
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聚集远处物体的光线,并将其放大成像 的仪器。
望远镜在天文观测、军事侦察、野生动物观察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帮助人们探索宇宙和自然界的奥秘。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contents
目录
• 凸透镜成像规律 • 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 凸透镜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与验证 •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扩展与深化
01 凸透镜成像规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通过凸透镜 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的性质。
原理
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折射 作用,光线会聚于一点,即焦点,通 过调整物体、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可 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照相机
工作原理
01
照相机通过凸透镜将景物反射的光线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应用场景
02
旅游、聚会、纪念日等场合,记录美好瞬间。
注意事项
03
使用时需调整焦距,确保拍摄清晰度;注意保护镜头,避免划
伤。
投影仪
工作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祝雨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1. u f >2时,f v f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是照相机。
2. f u f <<2时,v 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的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幻灯机。
3. u f <时,初中不讨论此时的像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像物处于透镜的同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放大镜。
4. u 为无穷大时,即物体离透镜无穷远时(一般将物距远远大于镜头的尺寸或入射光为平行光时就认为物距为无穷大),v f =,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极亮极小的亮斑,该亮斑就近似为焦点;生活中常用此方法来测量透镜的焦距。
5. 两个特殊点u f =2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居在透镜两侧,此点为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u f =时,不成像,此点为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1. 由焦距、物距判断像距例1. 用一焦距为2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将物体放在距透镜50 cm 处,移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物体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解析:要求光屏与物体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必须知道像距的范围,然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题转化为求像距的范围。
已知焦距f cm =20,又已知u cm =50,即u f >2,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f v f <<2,即2040cm v cm <<,所以,光屏到物体的距离D 等于u v +,即7090cm D cm <<。
2. 由物距、像距判断焦距例2. 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 大于像距v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u ff v f ><><<<>2122代入数据为:80236024cm ff cm f ><><<<>解得:3040cm f cm <<3. 由焦距、像距判断物距例3. 将物体放在一焦距为12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27 cm 处得到一清晰的像,估算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解析:因为f cm =12,而v cm =27,所以v f >2,即f u f <<2,因此,1224cm u cm <<。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上课)

。的距离越近。
。
(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不同的透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 。 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成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越大。
11、在农村里,有时候为了防止雨淋湿草垛, 在下雨的时候用塑料膜给草垛搭一个棚子, 在雨停了太阳出来之后,一定要赶紧将棚 子上的塑料膜拆除,不然可能发生火灾, 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练习
1、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
则物体成像情况是(C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2、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 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
样调节(B )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其
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
用
应用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应用: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眼睛——神奇的照相机
晶状体—— 镜头
眼睛的主要结构
视网膜—— 胶片
视力缺陷与视力矫正
视力缺陷 对远处平行光会聚况 矫正的镜片 近视眼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__方 _凹__透__镜
矫正的镜片的作用
(成实像)物近像 __远__ 像变__大___
4. 当成实像时,用书将凸透镜遮去上半部分,观察光屏 上__能___(能/不能)成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暗___(亮/ 暗)。
凸透镜成像规律
5.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光屏上 _不__能___(能/不能)找到像,透过透镜_能___(能/不能)找 到像,此时成的像是_虚__像__(实像/虚像);当物距减小时, 像变____(近近/远),像变____(小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复习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的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等的工作原理以及眼睛的构造和视力矫正等二、 学习目标:1、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2、 探究并熟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眼睛、眼镜、显微镜、望远镜。
教学重点:光路图——会聚、发散、成像、光路可逆的光路图教学难点:利用凸透镜成像相关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三、基础自测(一)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 、 的中心大致在 。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 。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1蜡烛在焦点以内;○2烛焰在 ;○3 ○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 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二)睛与透镜(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透镜,眼球好像一架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 的 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由于晶状体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 ,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要在眼睛前放一个 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由于晶状体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 ,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要在眼睛前放一个 透镜来矫正。
(三)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具有 作用,被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______。
(2)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有增大 的作用。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_____,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_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注意问题: 一焦分虚实。
u=f 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u>f 成实像,u=f 不成像,u<f 成虚像。
二焦分大小。
u=2f 是成缩小的像与放大的像分界点,u>2f 成缩小的实像,u=2f 成等大的实像, f<u<2f 可成放大的实像, u<f 成放大的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件下载后可以自行修改编辑删除2018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选择题(共21 小题)1.( 2018?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分析】(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 2f。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当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错误;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 B 错误;C、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所以,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D、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故 D 正确。
故选: D。
2.( 2018?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 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40cm 处移到 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选: A。
3.( 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 A 位置逐渐移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 A 位置逐渐移到 B 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选: A。
4.(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 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 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分析】(1)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焦距的大小;(2)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3)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 f=10cm,故 A 错误;B、将蜡烛移动到 20cm 刻度处时,物距为 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35cm 刻度处, u=50cm﹣ 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 C 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45cm 刻度处, u=50cm﹣ 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 D 错误。
故选: C。
5.(2018?恩施州)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蜡烛置于 c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蜡烛置于 b 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蜡烛从 a 点向 b 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D.蜡烛从 b 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解答】解:A、蜡烛置于 c 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蜡烛置于 b 点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视线,故 B 错误;C、蜡烛从 a 点向 b 点移动,由于此时的物距都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故 C 正确;D、蜡烛从 b 点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6.(2018?通辽)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分析】(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 2)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 2 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解答】解: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 A 错误;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 2 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故 B 正确;C、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 C 错误。
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故 D 错误。
故选: B。
7.(2018?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若蜡烛放置在 4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分析】(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让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调出最小最亮的光斑为凸透镜的焦点,亮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 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满足 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 A 错误;B、若蜡烛放置在3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30cm=20cm,满足 u=2f。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 B 错误;C、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35cm,满足 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 C 正确;D、若蜡烛放置在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u=50cm﹣45cm=5cm,满足 u< 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 D 错误。
故选: C。
8.( 2018?菏泽)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解: A、当 u=10cm 时, 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 错误;B、当 u=20cm 时,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 正确;C、当 u=35cm 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 C 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故 D 错误。
故选: B。
9.(2018?福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cm,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放大的虚像【分析】(1)u=v 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 20cm,像距为 20cm,物距等于像距,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0cm,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成缩小的实像,故 A 正确。
故选: A。
10.( 2018?乌鲁木齐)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 2 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分析】首先根据“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 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判断出萤火虫是靠近放大镜还是远离放大镜;物体从二倍焦距远处移动时,像的范围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