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改的意义和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泰勒原理的认识: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四个环节,是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原理”是课程研究中的经典范式,但“泰勒原理”毕竟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产物,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难免有不尽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泰勒原理”,唯其如此,我们在运用“泰勒原理”时才能扬长避短,使其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泰勒指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对于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我们要问:这三个来源到底是什么关系?虽然泰勒本人对此没有明确表述,但从序言中所画的图来看三者是呈并列关系的。那么如果三者呈并列关系,我们接着要问:这三者各占多大的比例呢?这恐怕是很难确定的。而且更麻烦的问题在于,如果这三者发生冲突怎么办?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可以依据重要程度对这三个来源排序,从而有所取舍。从泰勒对教育目标的确定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首先,对教育目标来源的选择取决于课程编制者的教育理念,而课程编制者的教育理念又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其次,泰勒并不是抽象地指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而是具体阐述了如何从中选择目标。虽然泰勒所指出的研究领域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但其思路和方法对我们还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其严谨的作风也是非常需要我们学习的。
“泰勒原理”的第二条是如何选择学习经验。泰勒特别对学习经验下了定义,“‘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1149但是恰恰是这个定义让我们感到困惑,因为这个定义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按照这个定义,既然“学习经验”是学习者与他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这种“学习经验”就应该是在学习中动态生成的,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泰勒关于选择学习经验的论述让人有些困惑,但对我们还是有很多启示。泰勒非常强调教育是种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身积极投入的过程。虽然我们不能肯定新课程改革关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完全受泰勒的影响,但两者的理念是非常契合的。因此,“泰勒原理”对新课程改革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泰勒评价模式产生最早、应用最广、影响最大,至今仍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评价模式。但由于评价本身的复杂性,使其难免有不尽完善之处,因而也遭到了一些批评。事实上,泰勒是很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他认为,目标是评价的准则,目标的界说是评价的初步阶段。用评价程序来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教育计划。不过,不得不承认,惠勒的图解把泰勒原理中的这层意思更加明确化了。
3 简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自然主义”教育的主要含义
“自然教育”主要就是指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卢梭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施加教育时必须遵守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的本性,具体来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自然的教育必须是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的教育。卢梭坚决反对压制儿童个性,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经院主义性质的封建教育强迫儿童服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他还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因为人的“内在自然”的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水平。另外,卢梭还认为男女两性在身心方面也是有区别的,必须对他们施以不同的教育。“男女两性的天性不同是自然决定,是必须遵从的。”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卢梭从尊重人的天性和归顺自然的理论出发,认为教育首先就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卢梭所讲的自然人是针对“公民”而言的。所谓“自然人”,是指身心调和发达的人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目前的教育由于受种种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的素质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与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相当的差距。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深入挖掘卢梭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可以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提出几点参考性的意见:
第一,把儿童看成为“儿童”。儿童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需要、个人权利的需要,作为教师、家长都不能忽视儿童个性特征、内心情感需要,不能让儿童过早地接受成人的教育,在不同的时期,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家长不能不顾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人为地揠苗助长,特别是在儿童教育的最初阶段,教师要避免盲目干预,否则有碍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第二,对儿童进行适时的“直观教育”,学会学以致用。现在很大一部分孩子,长期娇生惯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书本中的大量知识很难转换或自己的语言和想法,也不能真正了解书中知识的含义。因此,应适当地让孩子们“回归自然”,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和锻炼,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使他们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大自然联系起来。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直观教育”上做得很不够,所谓的素质教育事实上还是以书本知识为主,没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亲身体验。
第三.重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其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卢梭充分肯定了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地全面实施的综合实践课程,就能使孩子在整个课题的活动中很好地发挥其创新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其学习能力。
第四,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多种多样,主要是课堂教学,但又不仅仅只是课堂教育。在充分挖掘课堂教育的潜力之后,应对课外教育和校外教育给以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和身体素质训练已是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生活。正如卢梭所言,劳动是社会上的人不可避免的责任。
因此,对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2 第八次课改的意义和背景,如何理性看待新课改的问题
从改革的背景来看,其改革的宏观背景是只是经济的到来,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经济迅猛发展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其改革的直接背景是我国社会面临着两个深刻的转型变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向砂石厂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转型期社会需要转型形人才,转型形人才需要转型形教育。从改革的价值取向来看,十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重在教书育人。其中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并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协调统一起来。从改革的深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改革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将仅仅停留在课程内容的改革层面上,他以改革课程评价标准。从改革的目的莱卡,是要通过教学过程的改革,从整体上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其意义之重大,不可言喻。
作为一项自上而下、涉及全国教育整个领域的“专项社会改革”,新课改运行至今,其贡献有目共睹。没有人能否认,新课改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在这一乐章中,成千上百万的教育行政官员、理论工作者、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很多崭新的观念、全新的做法、新鲜的经验相继涌现,人们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一场伟大的改革之中。新课改以其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成就了许多可为之处。
首先新课改重建了中国教育文化精神,一定程度上具有启蒙、唤醒的意义。从根本上讲,新课改在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同时,比较早地提出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其核心要义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的充分发展,即个性化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其次,新课改为我国课程理论及课改理论提供了新元素,既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课程与教学,同时又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机制。就改造课程与教学而言,由于新课改吸纳了一大批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设计,他们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用世界主义眼光建构新课程,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些理念、观念,如建构、互动、对话、创生(动态生成)、多元、差异、体验等,这使得新课改在理念、观念及举措上更具“与国际接轨性”与“超前性”。再次,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使该项研究成为“显学”,备受全社会关注。由于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在客观上促使广大教师自我觉醒,努力与新课改一道成长,全国各地一大批名师、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尽管新课改取得了很大成绩,体现了许多可为之处,但它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为之难。首先,新课改无法根本解决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今天中国之教育,应试教育依然猖獗,学生学业负担依然过重,教师专业素质依然偏低,学校办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依然不均衡……凡此种种问题的解决是新课改无能为力的。这一无能为力是事出有因的,我们不能因为“新课程未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而由此否定新课改,让新课改承受不能承受之重。其次,新课改无法或甚少能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二律背反”难题。人们在考察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时,经常发现思想的理论形态与其现实形态之间的巨大反差,甚至矛盾对立。[3]这种矛盾对立的常见表现就是“二律背反”:人们启动某项改革当初,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但改革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惊讶地发现,那些特定问题非但未能有效地解决,反而变得越来越突出或尖锐。新课改也同样如此,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二律背反”的困境,比较突出的是教育机会均等、教师专业素质、利益集团博弈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