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与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与弊端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与弊端
一.环境污染严重。
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例如,北京的雾霾就是环境污染的杰作
三.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作为中国人民的我们切身的感受就是经济上去了环境却恶化了。四.资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实现了年均增速超过9%的高速度增长,但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虽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却以消耗大量
资源能源为代价,不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且也无益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巨大的资源投入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三.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上升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
四.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
五.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沿海的,东部地区,还是广大的内陆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类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且在我国人民收入严重两级分化,长期如此会造成社会矛盾加剧,进而演变出种种问题。例如仇富等等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1单位:元
七.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八.一个简单的“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这说明了我过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现象严重,自主知识产权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并会造成国家创新地位下滑。一个国家如果在在高新技术领域不能实现自己的核心技术那将会是很可怕的,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国家的继续发展进步。但是,我国具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高科技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个人,在技术创新的起步阶段,都面临着筹资难、利润低的困难,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税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受到影响。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对于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没有明确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发明所获收入缺乏相应的税收激励,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1依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来,后文如无说明,数据一般引自《中国统计年鉴》。
征收等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
我国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已严重影响我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去的先污染后治理资源浪费道路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式,转变粗放型经济模式避免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