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变化的月亮
变化的月亮【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月有阴晴圆缺。
2.科学探究:用较为长期观察的方法,获取月有阴晴圆缺变化的事实。
3.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坚持天文的爱好,坚持较为长期的观察。
4.月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剪刀、黄色卡片。
教师准备材料:各种月相的照片、录像等。
学生准备材料:活动手册、记录笔。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猜一猜:有人说它圆,有人说它弯,每月在变脸,请问这是啥。
二、新课学习。
(一)你见过什么样的月亮?1.你见过什么样的月亮?画一画,剪一剪,描述给大家听。
例如:月亮有时候是圆的,像盘子;有时候是半圆;有时候是月牙形的。
2.小结:我们看到的月亮的模样是变化的。
(二)观察月亮。
1.明确观察时间。
傍晚、晚上、黎明前。
(注意家长陪同)2.明确观察任务。
每一天,同一时刻,看到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3.领取任务。
按照农历时间,整理观察月亮记录单,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4.记录指导。
5.交代注意事项。
课后观察,坚持观察至少一个星期。
注意安全。
6.交流:整理观察记录,你有什么新发现?说一说月亮的形状有哪些变化?7.小结: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月相。
月相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三、知识拓展。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
进一步说,虽然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完全不重合,有时一小部分重合,有时一大部分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标要求
依照溶解观点判断物质能否简单溶解在水里。
单元小结
第1课它溶解了吗
一、教课目的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能判断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件。
2、经过察看实验,经历溶解观点建构的过程,培育学生察看、描述、比较、对照实验、抽象等研究技术。
明,食盐颗粒经历由大变小,最后看不见的过程。
3、对照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从而引起学生追问:盐“藏”到哪儿去了呢?教师再组织学生依
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4、教课中,教师要依照学情指导学生对照察看、做记录,演示并解说搅拌的操作规范。要修业生做到察看仔细,描述清楚正确,并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引学生深入思虑。
教师指引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对器械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2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材列举了生活中应用到的5种溶解均能解决生活中的不同需求。让学生找寻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实
例,领会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便利。
2、本活动的教课能够承接上个活动,厨房里有好多的调料品能溶解在水中,能够给我们生活带来些什么影
响?而后指引学生把视角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出溶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教师准备的图片能够依照学
6、指引学生类比推理:食盐进入水中也是平均分别在水中,要修业生说出推导依照。如胭脂红进入水中最
后平均分别在水中(红色平均散布于水中),食盐进入水中最后颗粒看不见,分别“藏”在水中各个部位(水杯中
不同地点均能尝到咸味)等凭证。
溶解观点:“像食盐和胭脂红那样,放入水中后会平均地分别,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这类现象叫溶解。”
3、掌握察看活动的基本步骤
四、增强安全防备意识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溶解1它溶解了吗2生活中的溶解3自制泡泡液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1观察兔子的反应2观察蜗牛的反应3有趣的动物反应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1发光发热的太阳2看太阳认方向3变化的月亮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1它在什么方位2它有多远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1做尺子2改进尺子第一单元溶解1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能判断食盐、胭脂红溶解于水和沙子不溶解于水。
2、学会用吸管取烧杯中任意地方的食盐水。
3、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认识溶解现象。
4、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等探究技能,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吸管取烧杯中任意地方的食盐水。
2、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认识溶解现象。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四、教学准备:每小组各2个加入水的烧杯胭脂红若干食盐若干沙子一份每小组各一个样杯(试吃杯)玻璃棒吸管实验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打开课件引入课题2、课件出示儿歌3、介绍烧杯、玻璃棒的名称(师在黑板上画烧杯)指着烧杯、玻璃棒走近学生,告诉他们,这个圆柱形透明的杯子叫烧杯,玻璃棒是用来搅拌的,边说边拿玻璃棒在烧杯中做搅拌状。
二)、授新课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1)师: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说沙子的样子食盐(同上)2)现在我把沙子和食盐分别请进烧杯中,同学们请看烧杯中的沙子和食盐和刚才一样吗?3)分别搅拌告诉学生“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撞到烧杯”为什么不能碰呢,再让学生观察搅拌后的沙子和食盐。
(沙子在哪?是什么样的?刚才的盐粒呢)2、食盐“藏”到哪里了1)、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办法找到他的“踪迹”吗?引出用吸管取水打开微课学习并操作用吸管取烧杯中不同地方的水,尝一尝取出来的水。
2)当学生说出他取烧杯哪个地方的水,我就红色粉笔在烧杯中标注,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3)、温馨提示:未知液体不能尝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请材料员发胭脂红记录单先观察胭脂红的样子,你们想看看他进入水中的姿态吗?2)请材料员把胭脂红放入(另一个)烧杯,不要搅拌3)请学生先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样子,让学生画一画。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全部知识点;2. 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兴趣和观察、实验的能力;3. 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 知识点: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体、动植物的生活性;2. 活动设计: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探究物体的特性,了解动植物的生活性。
第二单元:物体的测量1.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重量的测量、时间的测量;2. 活动设计: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秤量物体的重量,研究使用钟表测量时间。
第三单元:物体与材料1. 知识点:物体的形态、物体的材质;2. 活动设计:观察不同形态的物体,了解物体的材质。
第四单元:物体与能源1. 知识点:电能、光能、热能;2. 活动设计:探究电能的产生和应用,了解光能和热能的特点。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1.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2. 活动设计:观察物体的不同运动形式,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第六单元:物体的变化1. 知识点:物体的变化过程、物体的性质变化;2. 活动设计:观察物体的变化过程,探究物体的性质变化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物体,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
2. 实验活动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辨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观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3. 期末测试评价:通过期末测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
五、参考资源1.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2. 教学辅助资料: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安排详细的教学安排请参见教案附件。
七、其他事项如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教案的内容,请与教师联系。
2022年湘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2年湘教湘科版二年上册科学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件。
2.经过察看实验,经历溶解观点的过程,培育学生察看、描述、比较的能力3.培育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和仔细察看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溶解观点。
难点:学生经过察看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资料:烧杯,凉开水,3个试吃杯,两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教师准备资料:有关课件及“吸管取水”视频教学过程备注(一)、教课导入1.将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静置——察看——搅拌再三察看,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手册上。
2.让学生描述用眼睛察看搅拌前后的现象。
教师指引学生梳理食盐与水的变化特色:如食盐水向来无色透明,食盐颗粒经历由大变小,最后看不见的过程。
3.对照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从而引起学生追问:盐“藏”到哪儿去了呢?教师再组织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二)、教课活动活动1 食盐“藏”到哪里去了“吸管取水”拿出不同地点的水要告诉学生分别搁置到不同的杯子中,需要给每个学生备一根洁净的筷子去尝尝能否有咸味。
指明了盐分别“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活动2 察看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介绍胭脂红。
2.制定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沟通分享,师生评论。
3.实验。
4.报告沟通: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5.让学生找寻胭脂红与食盐放入水中后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如颜色、透明程度、颗粒大小变化快慢等;相同点:如颗粒大小均由大变小,最后都看不见颗粒)6.指引学生类比推理:食盐进入水中也是平均分别在水中,要修业生说出推导依照。
如胭脂红进入水中最后平均分别在水中(红色平均散布于水中),食盐进入水中最后颗粒看不见,分别“藏”在水中各个部位(水杯中不同地点均能尝到咸味)等凭证。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完美版)
科目科技年级二班级70 时间.9.7 课题新学期的话第1课时总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性。
并懂得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中需准备的、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及早准备。
4、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重点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难点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入学教育1、让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
2、重新交待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3、总结上期考评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发新书。
三、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自备的材料用具。
四、进行科学实验小组的分组,选定课代表及组长,并明确其工作职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一般为4-6人一组。
板书:后记:第一单元溶解科目科技年级二班级70 时间.9. 28课题1、它溶解了吗?第1课时总2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2它有多远∣湘科版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2它有多远∣
湘科版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它有多远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使用距离远近可以在确定方向后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体会到用远近、移动的格子数、走路的步数等,在确定方向后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在找地雷游戏中,体验有了对物体位置清晰准确的描述如何能找到它;并在活动中体会如何能清晰、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科学态度、STSE
初步体验描述位置的本领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的乐趣;
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篮球、钢球和乒乓球,以及能将三个球容纳的带网格的大纸。
如果篮球过大,可以变换为其他网球、玻璃球等进行替换。
教师准备:篮球、钢球和乒乓球的板贴,网格帖;或者与之相对应的PPT 投影。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看教材中的图片。
图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谁的回答更具体,怎样能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
1.是远还是近
(1)出示乒乓球、篮球、钢球,并按照教材摆放。
(2)引导学生使用远和近描述乒乓球、篮球、钢球之间的位置关系。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湘科版)
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实验採亢,知道什么是溶解。
2.科学探究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导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盐的溶解过程。
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会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类比分析的严谨性。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水加糖,就变甜:水加盐,就变咸。
藏在水中看不见,观察比较去发现。
(二)新课学习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1)出示食盐、沙子和水。
(2)提问: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3)实验并观察,记录食盐和沙子刚入水时、搅拌时、静止后的变化情况。
(4)说一说你的发现。
2.食盐“藏”到哪里了(1)讨论: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办法找到它的“踪迹”吗?(2)汇报:毫无疑问,食盐在水里。
看不到,可以用尝的方法找到并辨别。
方法:1.取杯中不同地方的水2.尝一尝从杯子底部、杯子中部、杯子上部取出来的水3.比较水的味道。
(3)思考:怎样用吸管取水?(4)吸管取水指导(观看微课)(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小结:充分搅拌后,食盐均匀“藏”在水中了。
同一个杯子中不同部位取的水味道都一样咸。
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取少量胭脂红放入水中,观察一会儿,然后搅拌。
(2)把观察到的过程画下来。
(3)食盐也是这样变化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4)小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
这种现象叫作溶解。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探究能通过实验观察,辨认不同物品能否溶解在水中:依据实验结果,按能溶解、很难溶解把物品(例如厨房的调料品)分类。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溶解1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建构溶解的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食盐,沙子,胭脂红,装有水的杯子(每组3个),搅拌棒(每组2个),透明小塑料杯,胶头滴管,PPT,板书贴纸。
3.学生准备:笔袋。
教学过程一、观察食盐与沙子1.观察食盐和沙子【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食盐和沙子都是小颗粒,但是它们颜色不同,颗粒大小不一样,以及它们的数量不同。
1.1谈话:①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样物品,一袋是食盐,另一袋是沙子。
②同学们平时肯定都见过它们,但是我猜你们肯定没有仔细研究过它们。
1.2教师出示ppt:食盐与沙子的照片。
谈话:①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两个小塑料杯,1号小塑料杯中装有食盐;2号小塑料杯中装有沙子。
②一会请每组同学先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注意是看到的)③注意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触碰实验器材。
1.3活动开始。
活动停止。
1.5提问:谁能说一说,沙子和食盐看上去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1.6小结:二者的相同点:都是颗粒状(固体)。
二者的不同点:颜色不同,颗粒大小不同,数量不同(观察事物)。
2•猜想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的现象【设计意图】通过猜测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提取学生前概念,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为后面在观察到它们放入水中的现象后形成认知冲突,激发进一步的研究兴趣做好准备。
教师出示PPt提问:①如果我们把沙子和食盐同时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量的烧杯中,此时你们预测会看到什么现象?②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后,静置几分钟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有的同学认为食盐放入水中后会…(飘在水面上,沉底等);静置后会…(融化,消失等)。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配套教案(全册)
第1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1材料,活动2材料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4.学生描述用眼睛观察搅拌前后的现象。
二、活动一:食盐“藏”到哪里了1.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盐“藏”到哪儿去了呢?2.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3.想一想:你们有哪些办法找到盐的“踪迹?”4.小组交流后,谈谈想到的方法。
5.师及时对可行的方法予以肯定和回应。
6.演示: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
7.学生实验,及时记录。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8.汇报、交流:从杯中不同地方取的水,尝一尝有咸味的是……师相机将各组的实验结果用红“●”标注在黑板上的烧杯图形中,集中展示盐分散“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9.小结:盐都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三、活动2 :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师:盐“藏”在了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大家刚刚用眼睛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老师有个办法能让大家亲眼见证!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介绍胭脂红。
(2)分组制订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交流分享,师生点评。
(3)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汇报交流: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水、烧杯、搅拌棒、粗盐、沙子、胭脂红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
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
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三、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
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
五、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食盐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教学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教学准备: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食用油、红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精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猜想。
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粗盐、糖块、食用油、红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精。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一材料,活动二材料。
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4.学生描述用眼睛观察搅拌前后的现象。
二、活动一:食盐“藏”到哪里了?1.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盐“藏”到哪儿去了呢?2.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3.想一想:你们有哪些办法找到盐的“踪迹?”4.小组交流后,谈谈想到的方法。
5.师及时对可行的方法予以肯定和回应。
6.演示: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
7.学生实验,及时记录。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8.汇报、交流:从杯中不同地方取的水,尝一尝有咸味的是……师将各组的实验结果用红“●”标注在黑板上的烧杯图形中,集中展示盐分散“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9.小结:盐都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三、活动二: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
1.师:盐“藏”在了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大家刚刚用眼睛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老师有个办法能让大家亲眼见证!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①介绍胭脂红。
②分组制订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交流分享,师生点评。
③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④汇报交流: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科版) 科学
二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学校:
年9月1日
第一单元溶解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板书:
蜗牛的反应
一、认识蜗牛
二、蜗牛对气味的反应
三、蜗牛与声音
四、蜗牛爬行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三、整理,下课。
板书:
变化的方向一、不同的月亮
○
二、观察月亮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