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 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 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是指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或组织,是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控制全国货币供给、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与社会体系之中、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和发展、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矛盾(银行券差异大、票据交换与清算业务需求增长,银行破产倒闭使信用体系和经济受到冲击、缺乏统一的竞争规则)·第一家中央银行——瑞士银行(1688)、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1694)德意志联邦银行(1876)、法兰西银行(1894)、日本银行(1899)·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政府融资、信用货币的发行、票据交换与清算、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与最后贷款人、对金融业的监管·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发展(英格兰银行)、政府直接组建(美联储[1914])·1920,布鲁塞尔会议建议建立中央银行,1922日内瓦会议重申推广特点:政府组建、稳定币值、严格和增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制度变化的特点(制度规范化、经济目标统一化):国有化、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进一步成熟、中央银行成为各国政府进行政策协调窗口的作用越来越大2、中央银行的性质: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中央银行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控制权、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国库和向政府提供融资,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货币发行机构)政府的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代理国库、参加国际金融活动)银行的银行(最后贷款人、存款准备金、票据交换与清算)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是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志、是统一货币发行和流通的保证、是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是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1、管理职能:制定金融政策、法令集规章制度,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定期公布于金融有关的信息资料2、服务职能:政府、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3、调节职能: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和社会信用规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部门。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详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详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

2、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3、最后贷款人:又称最终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

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4、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5、银行的银行:(1)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汇、贷”业务的特征;(3)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表现: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6、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7、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央银行学第一章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制度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 发行的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 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 政府的银行: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履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为国家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第三节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中,英,日)(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构成。

(美,德)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家集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准中央银行制度: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若干个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1 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中、英、法、德)2 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日)3 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美,意)4 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5 资本为多国共有(欧盟)第二章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责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一、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答: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集中他们的准备金,为它们提供信用,办理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等。

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金,首先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其次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最后是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

2.最后贷款人,通常采用再贴现和抵押贷款两种形式。

目的是,首先当个别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使,提供贷款,防止挤兑以及信用危机;其次增加金融机构短期头寸的调剂渠道;最后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

3.票据交换和清算。

二、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答: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包括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3.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和地区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一种是没有建立中央银行的数个国家组建一家联合中央银行;另一种是联合建立跨国中央银行的各国本来就建立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各章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各章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各章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一、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一)政府融资的需要(二)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银行券的分散发行制度具有诸多弊端:1、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同业挤兑破产产生的银行券不能兑现问题2、同一地区多种银行券同时流通产生问题3、银行券跨地区使用问题(三)保证银行支付能力的需要(四)票据清算的需要(五)金融监管的需要二、央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了解)(一)初创时期(17世纪—20世纪初)1、瑞典银行2、英格兰银行(1)产生背景:英法战争,1694(2)英格兰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的差别: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 (2)美国第二银行(1816-1836)(3)自由银行时期(1837-1863)(4)国民银行制度(1863-1913)财政部:通货监理署,政府债券担保(5)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4、初创时期的特点:普通商业银行的自然演进;货币发行权的逐步集中;政府控制的不断增强;为商业银行提供服务;与法制建设并存(二)普遍推行时期(20世纪初-二战)1、背景:一战之后的金融混乱:金本位制度崩溃;银行券过度发行,通货膨胀严重2、特点:人为创设和政府推动;活动重心在于稳定币值;集中存款准备金成为稳定金融的手段(三)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之后)1、政府控制的增强:国有化2、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3、由货币政策的单一运用向综合运用转化4、国际合作加强IMF WB 1974 十国集团;1976巴塞尔委员会;1988巴塞尔协议;1997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2004新巴塞尔协议;G8 G20 巴塞尔协议Ⅲ三、央行的性质:1.特殊的国家机关2.特殊的金融机构四、央行的基本职能:1.发行的银行,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3.政府的银行: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③向政府提供信用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⑤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⑥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管管理,维护金融稳定⑦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五、央行的作用:1、稳定货币、稳定金融: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2、调节经济3、组织资金清算、加速资金周转4、加强国际合作六、央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型1、一元式代表国家:英日法中2、二元式代表国家:美国德国美国中央:美联储理事会、公开市场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地方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二)复合型:没有专门的中央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履行央行职责,也履行商行职责(三)跨国型: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国家共同组建中央银行,由它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责其职能是发行统一的货币、制定相同的货币、金融政策等。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罗剑朝)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罗剑朝)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罗剑朝)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罗剑朝)第一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高潮①第一次高潮(1656年至1914年),从1656年最早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瑞典银行起,到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建立为止,早期的西方中央银行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这一时期是中央银行发展史极为重要的时期。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后,之后是1800年成立的法兰西银行。

这两家中央银行成立间隔了一百多年。

从180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英、法两国,成立自己的中央银行,而形成了中央银行成立的第一次高潮。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②第二次高潮(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严重的通货膨胀,1920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国际经济会议。

会议要求尚未设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护国际货币体制和经济稳定。

这股国际压力推动了又一次中央银行成立的高潮。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③第三次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经济落后的国家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原来的殖民地、附属国也纷纷独立。

虽然这些国家的经济仍不发达,银行体系也不健全,但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中,它们认识到成立中央银行有利于更好的管理本国的货币流通,推动本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这些国家也视中央银行的建立为巩固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一大标志,所以纷纷建立本国的中央银行。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早期的西方各国中央银行名字第一家中央银行的产生:瑞典银行最先真正地全面发挥了中央银行的职能: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国国家银行日本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中央银行的职能①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特权而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纸币都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

一般硬辅币的铸造、发行有的由中央银行经营管理,有的则是由财政部负责,发行收入归财政,然后由中央银投入流通。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1. 中央银行的性质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业务对象特殊;经营目标特殊;中央银行拥有一系列特有的业务权力)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看,它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央银行履行职责主要通过特定金融业务进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它在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2.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 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货币流通混乱- 保证全国货币市场统一- 保持币值稳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来灵活调节货币流通量“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人;票据交换和清算“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职责时法律赋予和实际拥有的权力,以及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独立性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1. 中央银行享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2. 中央银行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 独立监督、监测金融市场第二章:3. 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限制- 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不得向任何个人、企业或单位提供担保,不得直接向他们发放贷款- 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 不得从事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一般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1. 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意义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有利于实施国内的资金清算2. 存款业务的特点存款的强制性存款动机的非盈利性存款对象的特定性与存款当事人的关系的特殊性3. 准备金存款业务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自存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①存款准备金率及其调整幅度的规定②按存款的类别规定准备金率③按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的不同规定不同比率④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资产的内容⑤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第三章(看书)第四章:二)货币政策目标1. 币值稳定2. 经济增长3. 充分就业4. 国际收支平衡5. 金融稳定6.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关于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1、论述1949年以来中央银行处于强化时期的基本特征。

人为发展型是强化时期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①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加强;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加强;③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能力增强;④中央银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2、简述20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制度改革的四件大事。

(P25)①1993,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②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③1998年,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改革了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撤销省级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同时,成立人民银行系统党委,对党的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干部垂直管理。

④20XX年,按照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同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人民银行的“三定”调整意见。

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3、与商业银行相比,央行业务有哪些特殊性?(P32)①从业务的法定权力和法定限制来看,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主要有七项,同时为了确保中央银行能够认真履行职责、有效制定并实施各项金融政策,各国中央银行法又对中央银行业务活动进行了必要的限制(6条)。

②从业务经营的目的来看,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这一点与商业银行大有不同。

③从业务服务的对象来看,中央银行主要是直接同各商业银行、政府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从而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履行其他管理监督职能。

中央银行学重点(删减后版)

中央银行学重点(删减后版)

中央银行学重点(删减后版)中央银行学重点一、名解(7*3)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能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时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的反映在中央银行同政府的关系上。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的业务。

3、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从事的业务。

4、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例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5、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是货币从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通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6、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发展需要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发行。

10、财政发行:是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11、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13、国际储备: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14、主权风险:是指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对方国家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使我方资产难以调回的风险。

16、清算:又称银行间清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支付服务组织和支付系统,实施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对账与确认、收付金额的统计轧差等一系列专业程序。

17、支付体系: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1、第一家中央银行----瑞典,最先发行银行券2、现在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最先真正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3、二战后最先国有化的银行---法兰西银行4、中央银行的法定性质:(1)中央银行是以特殊的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汇”业务,国家赋予垄断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代理国库、管理黄金和外汇准备、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2)中央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宏观管理部门。

(3)中央银行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

5、中央银行有哪些基本类型:单一、复合、准中央银行、跨国型6、中央银行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但又与一般的行政机关又有很大不同。

①中央银行履行职责主要是通过特定金融业务进行,对金融和经济管理调控基本上是采用经济手段,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国家机关有明显的不同。

②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调节金融机构的行为和金融市场运行,然后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影响到个各经济部门,市场的回旋空间很大。

③在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7、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①对象是其他金融机构。

②商行是以盈利为目的。

8、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①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②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以政府、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业务对象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仍具有办理“存贷汇”的特征,还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③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9、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作用表现:①集中存款准备金(加强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给量)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清算10、作为政府职能表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振幅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④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⑤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监督管理金融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中央银行学考前知识点复习

中央银行学考前知识点复习

中央银行学一、三大法宝目的、作用、优缺点定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优点:1、他对所有的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缺点:1、对经济的振动太大2、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二)再贴现政策作用: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3、告示作用4、防止金融恐慌优点: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2、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3、对货币供应总量、供给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微调性缺点:1、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2、具有一定的波动性3、缺乏主动性(三)公开市场业务定义: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作用: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3、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优点:1、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以较为准确地答道政策目标,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4、具有较强的可逆转型,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错误。

5、可迅速的操作缺点:1、操作较为细微,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2、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3、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二、三道防线定义:归纳起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预防性监管;二是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三是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在非常状态下提供的紧急救援。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充分就业: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找到适当的工作,但其并非追求零失业率。

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之和,是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

货币乘数:指中央银行每创造或者消灭一个单位的基础货币能够引起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M = Ms/B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并要求其执行。

联邦基金利率:指美国同业拆借的利率,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

它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洗钱: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它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征信:信用管理技术名词,指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实践中表现为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复合中央银行制:指在一国之内,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来同时执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职能。

如前苏联。

告示作用: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中,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通过媒体或其它正式渠道向公众传达政策意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

利率政策:指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的政策措施。

现金漏损率:又称提现率,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试题要点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试题要点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_____________与流通和_______的基本保证。

3.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要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应该由________承担最后贷款者的责任。

4.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其中________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

5.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2.最早的中央银行是(D )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B )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 )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5.什么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C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B.代理国库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D.依法金融监管三、多项选择题1.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ABC )A.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B.调节信用规模C.控制货币供应量D.为政府融资E.盈利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ABCDE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制度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E.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ABE )A.权力分配结构B.内部机构设置C.结算机构D.监管机构E.分支机构设置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ABCDE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5.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具体体现为( ABCDE ) A.代理国库 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二、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于(C )通过并开始实施。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4’简答题5×7’论述题1×10’+1×15’材料分析题1×20’第一章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⑴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国家以法律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银行券发行权的方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至最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⑵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能够快速清算银行间各种票据,从而使资金顺畅流通,保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⑶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以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性机构,适当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⑷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由于金融业监督管理的技术性很强,这个专门从事金融业管理、监督及协调的职能机构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手段,还要在业务上与银行建立密切联系,以便于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能够通过业务活动得到贯彻实施;⑸关于政府融资问题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2、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3、中央银行的职能⑴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⑵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①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②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③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⑶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①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②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③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具有政府的银行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体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⑤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第二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涵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2、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金融当局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经达成共识,结论是:中央银行应对政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一般分析◆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3、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4.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护货币的稳定2独立的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第四章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构成;2、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①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②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③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④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3、了解准备金存款业务⑴准备金存款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中数量最多、作用最大的一项;准备金存款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直接相关,主要目的是配合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⑵基本内容:①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②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③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A 如何确定存款余额B 如何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⑶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调整①按存款的类别规定准备金比率②按银行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比率③规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幅度④规定准备金中现金和存款的比例4、货币发行业务的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5、货币发行的种类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一般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两种;货币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货币财政发行,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A政府可以通过发行纸币直接弥补财政赤字;B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债,迫使银行额外增加纸币发行;6、货币发行渠道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是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将货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的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7、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⑴垄断发行的原则垄断发行的原则是指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这样才能统一国内的通货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便于中央银行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同时,由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得到发行钞票的经济利益;⑵有可靠信用做保证的原则有可靠信用做保证的原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黄金或有价证券做保证,即通过建立一定的发行准备制度,以保证中央银行独立发行;⑶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是指货币发行具有高度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不断适应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既要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因通货不足而导致经济萎缩,也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避免因通货过量供应造成经济混乱8、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连大类:一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等;9、货币发行准备金的比率简称“准备率”,指一国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各占多少比例;10、发行基金的含义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11、发行基金计划的含义发行基金计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发行或回笼货币的计划;它是一个差额计划,是通过货币投放与回笼相抵后的差额货币净投放或净回笼,反映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作为一个差额计划,发行基金计划是由货币投放、货币回笼、货币净投放净回笼三部分组成,它们与现金计划收支项目有密切关系;12、发行基金与现金的区别⑴从性质上看,发行基金是国家未发行的货币,而现金则是现实的通用货币;⑵从管理主体看,发行基金只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而现金则可以拥有合法现金收入的任何单位及个人管理;⑶从价值形态看,发行基金的价值体现在印制费用、调拨费用及管理费用三方面,而现金的价值则是以其购买力体现出所代表的社会一般劳动;⑷从流通形式看,发行基金的流通必须通过上级行的调拨命令来实现,而现金的流通则可以通过其任何拥有者的购买活动来实现;13、发行库和业务库的区别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发行基金的金库;业务库是商业银行基层行处、所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⑴机构的设置不同发行库是各级人民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垂直领导,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自身机构情况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的;业务库则是各家商业银行根据基层行处、所对外营业的需要而设立的;⑵保管的货币性质不同发行库保管的事发行基金;业务库保管的事现金;⑶业务对象不同发行库的业务对象是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库的对象是全社会,是与商业银行有业务关系的普通客户;⑷收付款项的起点不同发行库出入库的金额七点是以千元为单位,必须整捆出入库;而业务库收付现金则不受金额起点的限制;14、中央银行债券的含义是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15、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目的一是针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超额准备过多的情况,发行债券以减少它们的超额准备,以便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并为央行提供可供调度的资金来源;二是以此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16、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商业银行购买中央银行债券超额准备金减少可贷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17、中央银行债券的发行方式一种是信用发行;另一种是外汇质押发行18、中央银行需要多少资本金从技术上讲,中央银行可以零资本运作如韩国银行;实际中,中央银行大都或多或少持有一些资本,作为运作中风险承担的最后防线;第五章1、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⑵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2、贷款业务的内容⑴对金融机构的放款①对金融机构放款是中央银行放款中最主要的种类之一②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放款A对存款货币银行的放款B对特定存款机构的放款C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③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用途A流动性贷款,包括用于解决各个存款货币银行票据和联行汇差清算临时头寸不足的短期贷款,以及用于解决农民从事种养、农副产品加工储运、农村消费等的农村信用联社支农贷款; B专项政策性贷款,包括粮棉油受过与储备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资产收购贷款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有商业银行专项政策性贷款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C金融稳定贷款,包括仅用于兑付破产金融机构存款人、债权人本息的紧急贷款,及地方政府为治理农村信用社向中央政府申请的专项借款;随着金融经济中不稳定因素的出现,这部分放贷的占比将会上升;D 1999年开始,为有效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贷款服务,促进“三农”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再贷款品种中增加了“支农再贷款”项目;支农再贷款专门以农村信用社作为贷款发放对象,通过向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支持,壮大其经济实力,进而改善农村地区信贷资金不足的局面;⑵对政府的放贷A直接放款B间接放款——购买政府证券⑶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A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B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贷款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⑴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三大基本工具之一;⑵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4、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象⑴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⑵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等;5、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⑴回购交易①正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交易对手卖出有价证券收回市场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②逆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交易对手购买有价证券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交易对手的交易行为;⑵现券交易错误!现券买断:现券买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买入有价证券,一次性投放基础货币;错误!现券卖断:现券卖断为央行直接从交易对手处卖出持有有价证券、一次性回笼基础货币;第六章1、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包括清算机构、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制度和同业间清算安排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1定义: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顺利完成,以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2主要内容:★组织票据交换★提供异地跨行清算服务★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净额清算服务★提供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服务3、支付清算系统的种类及其优缺点⑴按所有者/运行者划分:①由中央银行所有并运行②由私营清算机构所有并运行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有并运行的系统内支付系统⑵按支付系统的服务对象及单笔业务支付金额划分①大额支付系统②小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⑶按支付系统服务的地区范围划分①境内支付系统②国际性支付系统优点:错误!同城支付清算和结算的高度与安全性错误!支付清算系统的综合性及较高的自动化缺点:支付清算系统存在着系统相对独立分散,功能分割等明显缺陷;第七章1、国库制度1定义:国库制度系指对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安排;2两种基本的国库制度:错误!独立国库制度:指国家特设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职能机构,专门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工作;——少数国家采用错误!委托国库制度: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多数国家采用2、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重要意义:⑴中央银行经理国家金库符合对国家财富运用、保管及监督的特殊需要;⑵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便利于国家预算收入的及时入库和预算支出的按时拨付;⑶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利于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及相互监督,有利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⑷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助于扩大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对其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具有直接影响;⑸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利于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第九章1、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1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这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供求来实现的2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下面四个方面: 错误!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错误!总需求决定总供给;错误!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错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2、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⑴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货币供给决定公式的分析来说明;▲M s = m ·B其中:M s 为货币供给量;m 为货币乘数;B 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 和存款准备金R 这两部分构成,即B =C +R ;货币供给量是由通货C 和全 部存款货币D 这两部分构成,即: ➢ 式中:C /D 为通货──存款比率;R /D 为准备──存款比率;➢ 总体来看,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但也受中央银行政策调整的影响;➢ 准备──存款比率的大小特别是超额准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但中央银行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力;基础货币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运用政策工具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因此,货币供给虽然不完全是外生的,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基本上是可控的;★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作更细致的划分,其基本结论仍是如此;⑵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①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通过AD-AS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进行分析;如图9-2所示:从AD-AS 模型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推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使经济的均衡点从原有的均衡点向新的均衡点移动来实现的;②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具有扩张或紧缩经济的作用,适当的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影响和货币政策使用时机、力度等掌握难度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不当也可能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③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适当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稳定,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将导致金融动荡;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是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和某种特定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等也可以充当中介指标;4、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如再作细分,还可以有法定储备、超额储备及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这些变量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动反应较为灵敏,是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变动的指标,也是在中央银行体系内首先变动的指标;D R D C DC R CD C B M m S ++=++==1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内容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客观条件一主要标准1. 相关性2. 可测性3. 可控性4. 抗干扰性二客观条件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贷款量和汇率亦可作为中介指标;一货币供给量优点:其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且能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绝对的;二利率✓优点✓缺点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能否同时作为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这两个指标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同时选择两个指标,可能使中央银行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四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孰优孰劣货币供给总量目标和利率目标是互不相容的;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呢根据前面的选择标准对二者进行一些比较;✓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总之,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指标孰优孰劣很难从选择指标的标准直接比较;五其他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指标★除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外,还有一些指标可以充当中介指标,主要有贷款量和汇率;▲贷款量◆优点:数据较易获得;具有可测性、较好的可控性;◆缺点: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弱;▲汇率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一准备金✓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基础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也不是完全的;✓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还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基础货币也是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第十章1、货币政策工具⑴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①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②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③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优点: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缺点: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⑵再贴现政策作用:①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②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③再贴现率的升降可影响公众预期;告示作用④防止金融恐慌;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缺点:其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其二,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三,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缺乏主动性⑶公开市场业务作用:①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②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③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优点:①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②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③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④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⑤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缺点:①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②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③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复合中央银行制度不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由一家国家大银行兼行。

中央银行职能充当银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担当最后贷款人监管商业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道义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特种存款特种存款是指中央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出现过剩超额储备时,要求其按一定比例把这种超额准备缴存中央银行冻结起来的一种存款方式。

金融监管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拉德克里夫报告“拉德克利夫报告”指出,流动性才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重要环节。

社会总支出取决于社会的流动性。

拉德克利夫报告又指出,利率变动对总支出有间接的影响。

利率的变动,特别是利率结构的变动是流动性变动的主要原因。

货币政策指在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准中央银行制度没建立中央银行,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及其授权某些商业银行综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非介入准备金功能监管存款性公司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中央银行的存在形式、法律地位、业务集合、与政府的关系、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

充分就业有能力并志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中介目标(相对)短期的、数量化的、比较精确的金融数量指标,又称为中介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信贷规模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度。

信贷规模的数量构成包括存、贷款总额两大部分,且存、贷款总额一般表现为同增同减的变动趋势。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最早的中央银行:最早成立,瑞典银行;最早履行央行职能:英格兰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司央行职能时间. 1984年,工商银行成立。

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中国、英格兰等大多数国家;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日本、墨西哥;3、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大利和瑞士;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国;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银行的银行"职能: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2、对金融业实施监管;3、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资产:国内资产、国外资产。

负债: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他项目。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利率控制;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百分比准备制度;2、两级约束制度;3、最高发行额限制制度;4、伸缩限制制度;5、外汇准备制度;6、有价证券保证制度。

货币发行的原则:1、垄断发行的原则;2、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

构成国际储备的主要是黄金、外汇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

外汇储备的性能要求:安全性、收益性和灵活兑现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优点: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中央银行学的重点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的重点复习资料
� 经理国库:为政府开立各种账户,� 经办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划拨与清算业 务,� 执行国库出纳职能,� 为政府代办国债的发行、还本付息事宜
� 临时的财政垫支:提供无息或低息信贷;从证券市场购买债券或以贴现方式间 接购买政府证券
� 作为政府的国际金融活动的代表:保管金银、买卖黄金、参加国际金融组织、 出席国际金融会议
第 一 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7世纪的欧洲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1587)
1656年,瑞典银行成立;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其他银 行发行的钞票逐步收回,瑞典银行此时才真正成为中央银行。
-5-
·典型国家:英国、日本 3.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特点: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指令,货币政策的制定及采取的措施要经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 止、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 ·典型国家:意大利、法国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是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公认的中央银行鼻 祖。 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见下图)。--货币信用关系的普遍存在和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
� 银行券的分散发行使得被社会接受的程度差异很大; � 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的迅速增长使交换和清算的速度减缓; � 缺少统一规则的竞争使金融秩序经常出现混乱; � 银行的破产倒闭使信用体系和经济运行不断受到冲击。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中央银行既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 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管理一国金融事业、调控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为:

中央银行学各章考试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各章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一、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一)政府融资的需要(二)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银行券的分散发行制度具有诸多弊端:1、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同业挤兑破产产生的银行券不能兑现问题2、同一地区多种银行券同时流通产生问题3、银行券跨地区使用问题(三)保证银行支付能力的需要(四)票据清算的需要(五)金融监管的需要二、央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了解)(一)初创时期(17世纪—20世纪初)1、瑞典银行2、英格兰银行(1)产生背景:英法战争,1694(2)英格兰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的差别: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 (2)美国第二银行(1816-1836)(3)自由银行时期(1837-1863) (4)国民银行制度(1863-1913)财政部:通货监理署,政府债券担保 (5)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4、初创时期的特点:普通商业银行的自然演进;货币发行权的逐步集中;政府控制的不断增强;为商业银行提供服务;与法制建设并存(二)普遍推行时期(20世纪初-二战)1、背景:一战之后的金融混乱:金本位制度崩溃;银行券过度发行,通货膨胀严重2、特点:人为创设和政府推动;活动重心在于稳定币值;集中存款准备金成为稳定金融的手段(三)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之后)1、政府控制的增强:国有化2、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3、由货币政策的单一运用向综合运用转化4、国际合作加强IMF WB 1974 十国集团;1976巴塞尔委员会;1988巴塞尔协议;1997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2004新巴塞尔协议;G8 G20 巴塞尔协议Ⅲ三、央行的性质:1.特殊的国家机关2.特殊的金融机构四、央行的基本职能:1.发行的银行,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3.政府的银行: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③向政府提供信用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⑤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⑥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管管理,维护金融稳定⑦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五、央行的作用:1、稳定货币、稳定金融: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2、调节经济3、组织资金清算、加速资金周转4、加强国际合作六、央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型1、一元式代表国家:英日法中2、二元式代表国家:美国德国美国中央:美联储理事会、公开市场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地方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二)复合型:没有专门的中央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履行央行职责,也履行商行职责(三)跨国型: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国家共同组建中央银行,由它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责其职能是发行统一的货币、制定相同的货币、金融政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1949年以来中央银行处于强化时期的基本特征。

人为发展型是强化时期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①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加强;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加强;③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能力增强;④中央银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2、简述20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制度改革的四件大事。

(P25)①1993,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②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③1998年,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改革了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撤销省级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同时,成立人民银行系统党委,对党的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干部垂直管理。

④2003年,按照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同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人民银行的“三定”调整意见。

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3、与商业银行相比,央行业务有哪些特殊性?(P32)①从业务的法定权力和法定限制来看,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主要有七项,同时为了确保中央银行能够认真履行职责、有效制定并实施各项金融政策,各国中央银行法又对中央银行业务活动进行了必要的限制(6条)。

②从业务经营的目的来看,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这一点与商业银行大有不同。

③从业务服务的对象来看,中央银行主要是直接同各商业银行、政府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从而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履行其他管理监督职能。

相比之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工商企业、其他单位以及居民个人。

④从业务的具体类型来看,世界各国通常都对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做出了详细、明确的法律规定。

鉴于中央银行独特的地位和特殊的职能,其业务的主要类型大致包括11条。

4、与政府机关相比较,央行管理有哪些特殊性。

(P33)中央银行经过一国中央政府的授权,享有各种金融管辖权,但它与一般的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又有很大的区别。

①中央银行的各项管理职能,无论是针对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业务、发行业务、清算业务,中央银行都是以“银行”的身份出现的,并且这些手段的运用更多地具有银行业务操作的特征,这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行使管理权力的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有所不同。

②中央银行通常是凭借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分层次来实现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的,行政手段往往居于次要地位。

这些政策手段的作用比较平缓,市场的回旋空间也比较大,这与一般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缺乏弹性的行政操作有着较大的区别。

③中央银行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具备相当大的独立性,处于超然地位,不会单独偏向于某一家金融机构,而是作为货币流通和信用管理者的身份出现,通过执行一定的政策手段,从而达到金融稳定的目的。

5、简述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的两种形式,代表国家以及发展趋势?(P74)(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的两种形式,代表国家:①一元式,它是指一国由独立中央银行及其众多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的总行或总部通常都设在首都,根据客观经济需要和本国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若干分支机构。

这种由总分行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是:权力集中、职能齐全、分支机构众多。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墨西哥、瑞典、芬兰、荷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央银行都采取这种形式。

我国自1984年之后也实行这种体制。

199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按行政区划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1998年开始改为以经济区划设立分支机构。

②二元式,它是指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和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受中央级机构的监督管理,但是在它们各自的辖区内,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金融监管和中央银行有关业务的操作方面有较大的独立性。

实现联邦制的国家多采用这种中央银行体制,如美国、德国。

(2)发展趋势:就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而言,单一式与二元式的实质性区别在逐渐消失。

随着时代的演变,区域性中央银行正在逐步沦为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独立性越来越小,权力也日益集中在中央机构手中。

6、论述设大区分行的改革内容、意义及缺陷。

(P78-80)(1)设大区分行的改革内容:1998年前,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行政区域来设立分支机构;199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的分支机构进行了调整。

根据经济区域设立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设立11家分支机构。

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重庆营业管理部和天津、上海、济南、沈阳、南京、武汉、广州、成都、西安九家大区分行。

(2)改革意义: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转向大区分行的方向是正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干预、维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与人民银行总行相比,大区分行掌握更多的地区实际情况,有利于中央银行因地制宜地推行结构性货币政策。

(3)改革缺陷:①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在行政级别上是正局级,但省级中心支行却只是副局级,低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影响了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过去中央银行总行放权不够,很少赋予大区分行制定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权限,而大区分行在制定区域性货币政策时也不够积极。

③各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脱离实际、层层设置也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

7、论述中央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及其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P102-103)(1)中央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①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是履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责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业务行为。

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后,中央银行将严格审查贷款的数额、期限等,有的还规定用途。

中央银行通常定期公布贷款利率,一般借款都是短期,而且通常是以政府债券和商业票据作为担保的抵押贷款。

②对政府的放款。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放款一般也是短期的,且多是信用放款。

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时政府的正常借款;二是政府透支;三是债务投资性放款。

③对非金融部门贷款。

少数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包括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

非货币金融机构是指不吸收一般存款的特定金融机构。

④其他贷款。

中央银行的其他放款包括对外国银行或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贷款等。

这部分贷款数额列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国外资产”项下。

(2)与商业银行的区别:①贷款目的不同。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是为了维持金融机构或政府的正常运转,同时向社会提供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贷款是其主要的资产之一,为了赚取贷款利息作为利润。

②贷款对象不同。

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是个人、企业、单位等,而中央银行的贷款对象是机构类型的,其整体信用级别比前者要高。

③贷款作用不同。

央行向各金融机构贷款是为了向社会发放基础货币,维系经济运转和金融稳定,商业银行的贷款有利于其本身和贷款对象的发展。

8、甲银行将未到期天数为60天的银行承兑汇票2000万元到央行办理再贴现(月利率6‰),计算实付商业银行的金额以及央行扣留的利息数?解:央行扣除利息数=2000万×(6‰/30)×60=24(万元)实付商业银行的金额=2000万-24万=1976(万元)9、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有哪些风险?(P123-125)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非法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①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支付过程中因一方无法履行债务带来的风险。

该风险意味着一方无法履行债务带来的损失要由参加支付的各方进行承担。

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交易双方经济合同的达成与资金的转移不是同时进行,在支付命令发送后与资金转移实际发生的过程中,一方可能因种种原因陷入清偿力危机,导致在资金实际交割时无法履约。

②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在支付过程中一方无法如期履行合同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区别在于违约方不一定是清偿力发生危机,而仅仅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无法如期如数履行债务,但如果给予其足够的时间,该方可以通过变卖资产筹措相应资金满足清算的要求。

③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指支付过程中一方无法履行债务合同造成其他各方陷入无法履约的困境。

④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由于缺乏支付法或法律的不完善,造成支付各方的权利与责任的不确定性,从而妨碍支付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⑤非法风险。

非法风险指人为的非法活动,如假冒、伪造、盗窃活动对支付系统带来的风险。

⑥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由于现代支付系统运用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及通讯系统出现技术性故障而使整个支付系统运行陷入瘫痪,是一种潜在风险。

10、中国人民银行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作用?(P152-153)中国人民银行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作用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制定支付系统政策。

如规划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总体结构,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特别是与支付系统风险管理和保障系统安全相关的政策。

②监督支付系统的运行。

③运行支付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清偿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1)为金融机构提供结算账户服务;2)为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3)提供信贷服务。

11、简述犯罪洗钱的特征及危害。

(P164-165)(1)洗钱犯罪的特征:①它是一种“精英犯罪”或称“重要人物的犯罪”。

②低风险,高收入。

③洗钱犯罪不是一次性的,它有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连续性过程。

④具有极强的跨国流动性。

(2)洗钱犯罪的危害:①洗钱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声誉和效益,对金融市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引发整个金融业的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②通过地下钱庄进行的洗钱活动,不仅造成了非法资金的外逃,还对一国的外汇管理造成了损害。

③洗钱可能造成经济政策的失控。

④洗钱引发经济运行的不稳定。

12、简述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P187-189)英国的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是最先在理论上总结、分析物价(币值稳定)目标与充分就业目标之间矛盾的经济学家。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1861年至1957年美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即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简称PC)”,如图1所示。

按照这一理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率降低,失业率就会相应增高;反之,则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