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热能发电
地热电站尾水的综合利用 地热电站 发电后排出的尾水,温度都在60-70度 左右或更高,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可以作为生活热水,也可以与冷水混 合后灌溉农田。还可以提取有用的化 学元素。 地热电站的运行 地热电站的热惯性 小,起停一般比火力发电站方便,但 在运行中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注意。 包括,背压异常,最佳蒸发工况的维 持,系统的密封性保护等。
• 总热能 内部是一个高温高压世界,蕴藏 着巨大的热量。值约1.25×1028KJ。 • 地热资源 10km内的地热资源约 1.45×1022 KJ ,相当于4.95 ×1015吨标 准煤,是煤炭资源的1.7亿倍,若能大规 模应用,可供人类用几十万年。
地热能的来源??? 1、地热能来源于地球物质中的放 射性元素衰变在衰便过程中不断 释放热能,这些元素有铀 238 、铀 235、钍232和钾40等。
地热田的形成
• 地下热水的形成 源型两种。
分为深循环型和特殊热
• 深循环型 一般认为90%的地下热水 来自大气降水,仅有极少量是从岩浆 释放的“原生热水”。地表水在重 力作用下渗入地下,在渗流过程中吸 收岩石热量成为地下热水,受热膨胀 后又沿另外的岩石缝隙向地表移动, 甚至成为热泉。
一边冷水下降,一边热水上升就构成了地 下水的循环。岩层断裂缝隙是形成热水聚集的 必要条件。
双循环地热发电
• 双循环又称低沸点工质地热发电或中间介 质地热发电 , 也称热交换法地热发电。主 要目的在于利用低沸点工质在地热水温度 下能够产生较高压力的蒸汽,更有效地推 动汽轮机发电,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 系统的效率。 • 常用的低沸点工质: 氯乙烷 沸点=12.4℃,正丁烷:-0.5 ℃, 异丁烷 :-11.7 ℃; 氟里昂 -11 :24 ℃, 氟 里昂-12 :-29.8 ℃ • 采用双循环后 , 地热水不再进入发电设备 内,而仅作为一种热源,可以使发电系统更 紧凑 , 效率更高 . 但低沸点工质成本高 , 常 常有毒,而且易燃易爆,维护费用高。
地热
地热能地热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洁净能源、可再生或部分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成本低、易于开采、洁净及可直接利用等优点。
如能充分利用,则可节省大量的常规能源,缓解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
相对于地壳内蕴含的地热能总量而言,限于目前所能达到的技术,人们利用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国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中低温地热资源(25-150oC),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及全国。
全球地热资源基数为140YJ/a,我国为11YJ/a,占全球的7.86%。
我国的地热资源以对流型资源为主,全国近3000处温泉和几千眼地热井,地热井出口温度绝大部分低于90℃,平均温度约54.8℃,但是,从开发利用总量来说,我国地热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地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还不足0.5%。
据估计,全国主要沉积盆地距地表2000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相当于250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全国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热水总量约为68.45亿立方米,折合每年3284.8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
目前,地热水直接利用是我国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我国地热水直接利用中采暖占18%,医疗洗浴及娱乐健身占65.2%,种植养殖占9.1%,其它占7.7%。
其中地热采暖主要采用抽取地下热水,经取热后再回灌到地层的利用方式,而回灌量的多少则取决于地层的实际水文地质条件。
众所周知,多数地热水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种有害化学元素,如硫化氢气体等,同时,经过取热降温后的地热水温度通常仍高于环境温度,因此,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及由于回灌不利带来的地热水排放将对地表造成环境污染和热污染。
此外,地壳中被抽取的地热水如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其原始压力平衡将被破坏,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起地面下沉。
由于回灌水质标准高,需要超细过滤装置,因此需要的回灌电功率可能很大,而能否有效回灌仍取决于地层的水文地质特性,由于目前回灌在技术及管理上仍存在的问题,在实际中实现完全回灌难以做到。
另一种地热供热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冰岛地热
前言
地热资源在全球的分布主要集中在3个地带:第一个 是环太平洋带,东边是美国西海岸,南边是新西兰, 西边有印尼、菲律宾、日本还有中国台湾。第二个是 大西洋中脊带,大部分在海洋,北端穿过冰岛;第三 个是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包括意大利和我国西藏。全 球来说,由于地热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各国利用利用 情况也不同。 冰岛所拥有的地热资源在全球排名第14 位,但 在利用地热方面,它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如果按照人均使用量计算,冰岛的地热利用是世界第 一,被视为全球地热开发的楷模
冰岛国鸟——矛隼(máo sǔn ) 冰岛有白色型矛隼,数量极少, 非常珍贵
三色堇(jīn )为冰岛原产花卉,定为国花。三色堇还是波兰国花
冰岛国旗国徽
冰岛国旗于1944年6月17日冰岛
成为共和国时采用,呈长方形,长 与宽之比为25:18。蓝色代表大海, 白色代表白雪。蓝、白两色为冰岛 的国色,体现冰岛的自然环境特点, 即在蓝色的天空和海洋中,浮出 “ 冰的陆地”——冰岛。
4、地热广泛应用
除了建筑供暖和发电外,冰岛人还善于提高地热资源的使用效率, 把地热利用到一切可能的地方。从1924年开始,冰岛尝试建设地热绿色 室。发展生态农业,并一举获得成功。包括进行温室蔬菜花草种植、利 用地热水养鱼、建立全天侯室外游泳馆、在人行道和停车场下铺设热水 管道以加快冰雪溶化等甚至在冬天用热水灌溉 。还开辟游泳胜地,将地 热水大量排入以提高水温。电力生产还带动了以铝业为龙头的高耗能产 业的发展,使冰岛迈入世界铝业生产大国的行列
首都雷克雅未克就处在高温区,最冷时的温度只有零下十几℃ , 最高时可达25℃。共有50多个地热井,因此有“蒸汽海湾”的美称。 被各国游客评选为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最清洁的城市。一部分热水 是从城里的井里提取的,一部分来自首都北边的地热区。热水的温 度有80~140 ℃ ,是经由一条很长的管道输送到城里,然后与回收 水合在一起,水到达屋内仍有75至80 ℃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评估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评估地热能,即利用地壳内部热量转化为能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
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且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仍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资源评估的相关问题。
一、地热能的地理分布特点地热能的产生与地球内部的地热活动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地球上的地热带和地震带。
全球范围内,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理区域:1. 环太平洋地区:环太平洋地区是最大的地热资源集中区之一。
该地区包括太平洋火山带、日本、菲律宾、印尼、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这里存在着丰富的热液资源、高温地热储层以及火山地热等。
2. 大西洋沿岸地区:大西洋沿岸地区包括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格陵兰岛等地。
冰岛是一个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极高。
3. 美国西部:美国西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俄勒冈州等地。
这里的地热能主要来源于大断层带和热液系统。
4. 亚非大陆中部:包括东非大裂谷、中东以及中亚地区。
这里由于地球板块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5. 其他地区:在世界其他地区,如意大利、墨西哥、菲律宾、印度、中国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地热资源。
二、地热资源评估地热资源评估是指对地热区域的地热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可开发利用程度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资源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温度与流量: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流量要求。
对于热岩层的资源评估中,需要考虑热岩的温度、含水量以及裂隙等因素,以确保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潜力。
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地热能资源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地质因素包括断层、裂隙岩体、热稳定性等,对地热储层的可开发利用性起到重要的影响。
3. 经济效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
从经济角度出发,需要评估地热能开发的成本、建设投资、发电效益等,以确定地热资源的经济可行性。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和资源评估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和资源评估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指的是从地球内部产生的热能。
地热能的利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温泉浴场和温室暖房等。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在全球的地理分布以及对其资源进行评估。
一、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地热能的分布与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地区的地热能资源。
1. 环太平洋地区环太平洋地区,也称为“环太地区”是地热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一区域包括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的地区,如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加州等。
这些地区的地热能资源主要来自于地壳的破裂和构造活动。
例如,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地热能充足,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和发电领域。
2. 冰岛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冰岛位于大西洋中部的中大西洋脊,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
岛上火山和地热能资源丰富,因此地热能在岛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供热、发电和温室农业等都有使用。
3. 美国美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分布广泛。
最具代表性的地热能资源集中在黄石国家公园和草原州地区。
美国的地热能利用主要用于发电,它通过地下的热水和蒸汽来驱动涡轮机发电。
4.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地区也具备相当丰富的地热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智利和哥斯达黎加等地。
墨西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热发电站,而哥斯达黎加是拉丁美洲地区最早开发地热资源的国家之一。
二、地热资源评估为了充分利用地热能资源,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至关重要。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估方法。
1. 温度测量法温度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地热能最主要特征——温度的评估方法。
通过钻井和观测站,测量不同深度下地层温度的变化,可以推测地热梯度和资源的分布。
这一方法对于预测地下热水或蒸汽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地电法地电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不同物质导电性的差异来评估地下地热资源的方法。
通过埋设电极,并测量地下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变化,可以获取地下温热液体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3. 重力法重力法是一种利用地壳重力变化来评估地下地热资源的方法。
地热能简述
如果把地球上贮存的全部煤炭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作为标准 来计算、那么,石油的贮存量 约为煤炭的3%,目前可利用 的核燃料的贮存量约为煤炭的 15%,而地热能的总贮存量则 为煤炭的1.7亿倍。
Page 9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国际上的一般划分方 法为:150℃以上为高 温;90—150 ℃为中 温;如90 ℃以下为低 温。
中国地热勘查国家标 准(GBll615—1989)规 定,地热资源按温度 分为高温、中温、低 温3级,按地热田规模 分为大、中、小3类。
Page 10
地热在中国的分布
Page 16
(4)干热岩型资源
它是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石储 存的大量能量,比上述三种资源大的多。
高温热岩温度200—600摄氏度之间,深度为2— —12km。
提取干热岩中的热量,需要有特殊的办法,技术 难度大,是未来发展的 18
(5)岩浆型资源
(1)深循环型。一边冷水下降,一边热水上升,这就构
成地下热水的循环运动。形成过程图 深循环型地下热水的形成、运动和储存,与地质构造
密切相关。
(2)特殊热源型。数十亿年来地壳岩层一直在经历着断
裂、挤压、折曲及破碎等变化。每当岩层破裂时,地 球深部的岩浆就会通过裂缝向地表涌来。如果涌出地 表,即成为火山爆发。如果停驻在地表下一定的深度, 则成为岩浆侵入体。形成过程图
岩浆型资源是指蕴藏在地层深处熔融状和 半熔融状岩浆中的巨大能量,它的温度高 达600—1500℃左右。
开发需钻几千米的深井,抽取熔岩。缺乏 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的材料。
地热能简述.
2.地下热水发电
(2)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利用地下热水来加热某 种低沸点工质,使其产生蒸汽进入汽轮机工作。 (图) 双循环地热发电也叫做低沸点工质地热发电或中间 介质法地热发电,又叫做热交换法地热发电。 在这种发电系统中,低沸点介质常采用两种流体; 一种是采用地热流体作热源;另一种是采用低沸点 工质流体作为一种工作介质来完成将地下热水的热 能转变为机械能。所谓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即是由 此而得名。 常用的低沸点工质有氯乙烷、正丁烷、异丁烷、氟 利昂—11、氟利昂—12等。
Page 20
深循环水图
Page
21
特殊热源型地下热水形成过程
Page
22
地热发电
Page
23
地热发电类型
Page
24
1、地热蒸汽发电
(1)背压式汽轮机发电系统 首先把干蒸汽从蒸汽井中 引出,先加以净化,然后 就可把蒸汽通入汽轮机做 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做 功后的蒸汽,可直接排入 大气;也可用于工业生产 中的加热过程。 应用:这种系统大多用于 地热蒸汽中不凝结气体含 量很高的场合,或者综合 利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 生活的场合.
Page 15
(3)地压型资源
埋藏于地表以下2—3Km的深处沉积岩中有 压力的高盐分热水,并被不透水的盖层所 封闭,形成长1000km、宽数百千米的巨大 热水体。地压水除了高压、高温的特点外, 还溶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如甲烷等)。
所以,地压型资源中的能量 实际上是压力能、高温 热能和化学能(天然气) 3个部分组成的。
Page
11
地热在中国的分布
高温热源 全国已发现地热点3200多处,打成的地热 井2000多眼,其中具有高温地热发电潜力 有255处,预计可获发电装机5800MW,现 已利用的只有近30MW。中国的高温地热资 源丰富,可用于地热发电的合255处,总发 电潜力为5800Mw。主要分布在西藏、滇西 和中国台湾地区。
地热能
分布
地热能分布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 过补充的速度,那么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 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不过,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
据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统计,全世界共有78个国家正在开发利用地热技术,27个国家利用地热发电,总装机 容量为MW,年发电量GW·h,平均利用系数7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热电站是美国的盖瑟尔斯地热电站,其第一 台地热发电机组(11MW)于1960年启动,以后的10年中,2号(13MW)、3号(27MW)和4号(27MW)机组相续投 入运行。20世纪70年代共投产9台机组,80年代以后又相续投产一大批机组,其中除13号机组容量为135MW外,其 余多为110MW机组。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区 。
可持续性
岩浆/火山的地热活动的典型寿命从最低5000年到100万年以上。这么长的寿命使地热源成为一种再生能源。 此外,地热库的天然补充率从几兆瓦到1000兆瓦(热)以上。
人类第一次用地热水发电是在1904年意大利的拖斯卡纳。1958年新西兰的北岛开始用地热源发电(2013年为 212兆瓦);美国加州的喷泉热田,从1960年就开始发电,输出功率为1300兆瓦。显然,地热资源能够可靠、安全 和可持续性地运行。地热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可从存在于热库岩石(含热量85%~95%)中的热源判断。在美国加州的 喷泉热田,热含量保守估计至少相当于燃烧280亿桶石油或62亿短顿(1短顿=907公斤)煤所得的能量 。
怎样利用这种巨大的潜在能源呢?意大利的皮也罗·吉诺尼·康蒂王子于1904年在拉德雷罗首次把天然的地 热蒸气用于发电。地热发电是利用液压或爆破碎裂法把水注入到岩层,产生高温蒸气,然后将其抽出地面推动涡 轮机转动使发电机发出电能。在这过程中,将一部分没有利用到的水蒸气或者废气,经过冷凝器处理还原为水送 回地下,这样循环往复。
地热 调研报告
地热调研报告地热调研报告地热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地壳深部的热能来进行发电、供热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本次调研主要对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合研究。
一、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地热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主要集中在地球板块活动区、火山带和大陆板块边缘地区。
在国内,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北和华东地区,尤以西南地区最为丰富。
根据调研数据,西南地区的地热资源储量最大,包括云南、四川等省份,其余地区地热资源较为有限。
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供热、发电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在国内,地热供热的开发利用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暖气供应和温室养殖等领域。
发电方面,地热能通过热水或地热蒸汽驱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目前国内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较小,但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地热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例如温室种植、温泉养鱼等。
三、地热能的发展前景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稳定、持久的特点,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调研结果,地热能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技术水平、经济成本和政策支持等。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推动地热能的发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地热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地热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为丰富的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等。
目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供热、发电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并在供热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未来,地热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需要克服技术、经济和政策等问题,加强研究和投资,推动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
地热发电
我国地热发展趋势
近 10 年,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进展迅速,是 我国历 史上最快的时期,勘查,开发利用技术与管理逐步 走向成熟。 一.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目前钻 3000~4000m 的地 热深井已 不是难题,这就使得对地热资源的开发有了新 的思路。 二.油田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三.重视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梯级利用,提高地热资源 的利 用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四.重视采灌结合,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热能的利益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无疑会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 境效益。目前,许多地热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好的国 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冰岛、新西兰及印尼、 菲律宾等,其地热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冰岛,其首都雷克雅未克及其它几个声调供暖全 部地热,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1.3亿美元 (与燃油供暖 相比)。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虽小,但羊八井地热电 站年发电量超过1亿kW· h,在解决拉萨供电方面起着很 大作用,基本上解决了工、农、牧业和人民生活日益 增长的用电要求;另一方面,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消 灭无电县方面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西 藏目前仍有无电县22个,其中大部分地区有高温地热 资源,若能在这些无电县当中发展小功率的模块地热 电站,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二、世界地热资源
10 全世界地热资源总储量,据初步估算,约为 1.45* 15 10 J,相当于4.948* t标准煤,数量十分巨大。
26
在各大板块的皎洁处形成了有丰富地热资源的地热带 。从世界范围来说,主要有如下4个地热带:
1. 环太平洋地热带 2. 大西洋洋中瘠型地热带 3. 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型首先流经热交换 器,将地热能传给另一 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 使之沸腾而产生蒸气。 蒸气进入汽轮机做功后 进入凝汽器,再通过热 交换器从而完成发电循 环,地热水则从热交换 器回流注入地下。
第十章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主讲内容:
一、有关地热的基本概念 二、地热资源的分布 三、地热资源勘查 四、地热资源评价
一、有关地热的基本概念
(一)地热增温率
变温带:地球表层热能来自太阳辐射,表层以下约15-30m的 范围内,温度随昼夜、四季气温的变化而交替发生明显变化。 恒温带:从地表向内,太阳辐射的影响逐渐减弱,到一定深 度,这种影响消失,温度终年不变,即达到所谓“常温层”。
岩浆活动以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有关。
• 近代火山岩浆活动区增温率一般在6-8℃/100m; • 正在喷发和不久前喷发的活火山区地热增温率达每百米几十度;
• 地壳活动不活跃的古老结晶岩区则<1℃/100m;
• 由沉积岩组成的近代沉降地区和年轻山地区增温率2-4℃/100m; • 绝大部分地区增温率2-5℃/100m。凡地热增温率超过某一正常值的地 区,我国规定为3.5℃/100m,统称为“地热异常区”。
当地下热流体沿着一定通道上升至地表或赋存于地下浅部,由于温度 和压力条件的变化,在地下深循环运移过程中,曾一度溶解矿物质于其中, 这时又从流体中沉淀下来,形成色彩和形态各异的沉积,通常称泉华。泉 华的各类在高温水热活动区主要为硅华、硫华,低温区有时也常有钙华。 中国的藏、滇高温地热带中某些泉区常见到多彩多姿、景观秀丽的泉华。
电阻率可显示地热异常;
岩石孔隙率对弹性波传播的速度不同,人工地震反射波P波的速度变化, 可用以探测构造破碎带、储水层及岩体位置。
高温热田具有较大地噪声和微震反应,籍此可获得地下热水循环深部信
息。
2.化学异常
以地热田的微量元素作为指标,以其含量判断地热田性
质及圈定地热田规模。
如高温地热田中,Hg、As、Sb、Bi、Li、Rb等含量会出现异常;而 中低温地热田,土壤中的Hg、As、Sb、Bi、B、Be、Li、Rb、Cs、W、Sn、 Pb、Zn、Mn、Ni、Co等微量元素也会出现异常。此外,放射性元素Rn、 Th、U及其同位素,也是反映地热异常的重要标志。
最新中国及世界能源分布情况
Made by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9
地热资源分布温泉几乎 遍及全国各地,多数属中低 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福 建、广东、湖南、湖北、山 东、辽宁等省。中国400万 km2的沉积盆地的地热资源 也比较丰富,但差别十分明 显,除青藏高原外,总的来 说盆地的地温梯度是由东向 西逐渐变小。
新型能源
核能资源 1986年世界铀矿总储量为397.2万吨, 其中北美储量占20.4%;拉美储量占7.5%,西欧储量 为占8.1%;非洲储量占30.8%;亚洲储量占25%;计 划经济国家储量占8.2%。西方90%的铀矿资源集中在 澳大利亚、南非、尼日尔、加拿大、美国、巴西、纳米 比亚、法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据1987年底统计、澳大 利亚铀矿资源最多,其次是南非、尼日尔、巴西、加拿 大、美国。
中国及世界能源分布情况
概述
通常把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 新能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石油、 煤炭、天然气和水力等,后者包 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 能和核聚变能等。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 下浅层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中国煤炭资源 的种类较多,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动力 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 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 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高硫煤主要集中 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 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水力发电
新型能源
太阳能资源分布:中国地处 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 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 的太阳能资源。
风能资源分布:中国10m高度 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 kW,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 能资源储量为2.53亿kW。东南沿 海及其附近岛屿;新疆北部、内 蒙古、甘肃北部 ;黑龙江、吉林 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是风 能资源丰富地区 。
地热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热资源概述(一)地热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地热资源是指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其分类方式多样。
根据储存形式,可分为水热型、干热岩型和地压型等;根据温度高低,又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地热资源。
(二)地热资源的分布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但在不同地区的储量和品质存在差异。
我国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四川等地的构造活动带。
三、项目所在地地热资源情况(一)地质构造项目所在地处于_____地质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地热形成条件。
(二)地热储量通过地质勘探和分析,初步估计该地热田的储量较为丰富,能够满足一定规模的开发需求。
(三)地热温度测量数据显示,地热流体的温度在_____摄氏度左右,属于中温地热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四、地热利用方式(一)地热发电利用地热蒸汽或热水驱动涡轮机发电,是一种高效的利用方式,但对地热资源的温度和流量要求较高。
(二)地热供暖将地热流体直接用于建筑物的供暖,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优点。
(三)地热温泉旅游开发地热温泉,打造温泉度假村等旅游项目,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地热农业利用地热资源进行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五、市场需求分析(一)电力需求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地热发电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二)供暖需求冬季供暖是当地的重要民生需求,地热供暖具有替代传统供暖方式的潜力。
(三)旅游市场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地热温泉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四)农业发展高效的地热农业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六、技术可行性分析(一)地热勘探与开采技术目前已经有成熟的地质勘探技术和地热开采设备,能够有效地探测和开发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的概念、来源及分类
地热资源的概念、来源及分类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寇伟前言:地热资源是近几年国家倡导大力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很多人对于地热资源的概念、来源、分类、开发利用等还不够了解。
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VCT成像深部地热构造探测仪的研制厂家,有义务为大家系列介绍有关地热资源的知识、助推地热能的加速开发利用。
一、地热资源概念“地热”是地热资源的简称,常指能够经济地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量资源。
地球内部蕴藏有由放射性物质衰变作用等原因所产生巨大的热,地核本身就是一个由地壳和地幔层包裹着的“大热球”,时时刻刻通过各种方式向地球表面传播热量并散发到大气中。
地球表面上可看到的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o C~1300o C,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 o C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 o C~140 o C。
这足以说明地球内部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
这种热能传播到地表或传至人们可以采集到的地壳上层,就形成了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热能,传播到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壳深度以上就成为了地热资源。
和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它传统矿产资源不一样,地热能与太阳能、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相对而言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而且,地热能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都在、到处都有。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二、地热来源假说关于地热的来源,有多种假说。
主流假说认为,地热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热能,有人估计,在地球的历史中,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亿卡路里。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地热来源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以及重力分异、化学反应,岩矿结晶释放的热能等。
除此之外,在地球形成过程中,这些热能的总量超过地球散逸的热能,当形成巨大的热储量上升到低温、刚硬的岩石圈底部时,受到岩石圈的阻挡而逐渐积累起来,使地壳局部熔化形成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从而导致该部位最终形成温度高达1300 o C以上的软流层。
地热能的全球资源分布哪些地区拥有巨大潜力
地热能的全球资源分布哪些地区拥有巨大潜力地球上存在着丰富而广泛分布的地热能资源,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全球各地区的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地区拥有巨大的潜力来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
本文将探讨全球地热能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拥有巨大潜力的地区。
1.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地热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冰岛作为欧洲地热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地处地壳断裂带上,地热能资源非常丰富。
据统计,冰岛约有25%的电力来自地热能。
除了冰岛,意大利也是欧洲地热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瑞典等也都有一定的地热能资源。
2. 亚洲地区亚洲是世界上地热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亚洲地区,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拥有巨大的地热能资源潜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冰岛,该国90%以上的能源来自地热能,为国内供暖和电力供应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来源。
此外,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都有相当规模的地热能资源。
3. 美洲地区美洲地区也拥有一些潜力巨大的地热能资源。
美国是地热能利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等地。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地热能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20%以上。
此外,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也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热能资源。
4. 大洋洲地区大洋洲地区虽然人口较少,但拥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新西兰是一座火山岛国,地热活动频繁,这使得该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约80%的新西兰家庭使用地热能供暖。
此外,澳大利亚也有一定数量的地热能资源。
5. 非洲地区非洲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发展初期,但潜力巨大。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地热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许多地热能发电项目。
其他非洲国家如肯尼亚、冈比亚等也有潜力巨大的地热能资源。
综上所述,全球各地区的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各不相同,但很多地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来开发和利用地热能资源。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概括(图)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概括(图)中国地热资源分布概括(图)导读: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主要是直接利用,大中城市有地热资源的应优先列为详细勘查与重点开发区,城市地热供热和地热旅游则是首选开发的重点项目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
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①水热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的热水或水热蒸气;②地压地热能,即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③干热岩地热能,需要人工注水的办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④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体中的巨大热能,但如何开发利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上述4类地热资源中,只有第一类水热资源在中国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概括(图)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分布在中新生代大中型沉积盆地如华北、松辽、四川、鄂尔多斯等。
这类资源又往往跟油气或其他矿产资源如煤炭等处在同一盆地之中。
上述三类地热资源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并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面向21世纪,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主要是直接利用,大中城市有地热资源的应优先列为详细勘查与重点开发区,城市地热供热和地热旅游则是首选开发的重点项目,以此带动地热的综合利用。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和资源评估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和资源评估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来产生电力和供暖。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地热能作为一种可靠、低碳的能源选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和资源评估。
一、地热能的地理分布地热能的地理分布主要取决于地球的地热梯度和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全球来看,地热能的主要分布区域集中在地震带和火山区,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冰岛等。
这些地区正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更加丰富。
具体来说,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能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由于冰岛位于大西洋中部的裂谷地带,地热活动非常活跃,地热能占据了该国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
此外,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新西兰的罗托鲁瓦、菲律宾的菲尔顿等也是地热能丰富的地区。
二、地热能资源的评估对于地热能资源的评估是保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的重要环节。
资源评估主要包括地热勘探、地热地质解释以及资源量评估。
地热勘探是评估地热资源的第一步。
通过地质勘探、地热流体采样和研究地下温度梯度等方法,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适宜的热能储存条件。
地热地质解释是评估地热资源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地热地质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地下热储层的分布、岩石类型、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从而判断地热资源的运移和储存条件。
资源量评估是对地热资源可供利用量的评估。
通过对地下热储层的温度、体积和流体含量等参数的测量,可以计算出地热能资源的总量,并进一步评估资源的可开发潜力。
三、地热能的利用前景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地热能是一种持续且稳定的能源,不受季节和天气的限制,可以提供稳定的供暖和发电。
其次,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环境污染较少,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地热能还可以与其他能源形式相结合,如与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相结合,形成混合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然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热能的开发成本较高,需要进行深层钻探和设备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
世界各地地热能总储量与年平均地温
世界各地地热能总储量与年平均地温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热能总储量和年平均地温对于研究地热能的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世界各地地热能总储量和年平均地温的信息。
1. 亚洲1.1 中国-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150万兆瓦时(TWh)。
- 年平均地温:约为19摄氏度。
1.2 日本-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17万TWh。
- 年平均地温:约为24摄氏度。
2. 欧洲2.1 冰岛-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600,000 TWh。
- 年平均地温:约为87摄氏度。
2.2 意大利-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3万TWh。
- 年平均地温:约为11摄氏度。
3. 北美洲3.1 美国-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30万TWh。
- 年平均地温:根据不同地区而异。
3.2 加拿大-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25万TWh。
- 年平均地温:根据不同地区而异。
4. 大洋洲4.1 新西兰-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2,000 TWh。
- 年平均地温:根据不同地区而异。
5. 非洲5.1 肯尼亚- 地热能总储量:约为1,000 TWh。
- 年平均地温:根据不同地区而异。
以上是对世界各地地热能总储量和年平均地温的一些简要描述。
请注意,这些数据可能根据不同来源而有所不同,这里仅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范围。
详细的数据和具体信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
地热能的利用可以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充分了解各地的地热资源储量和地温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潜力,推动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导读:在全球的分布,主要集中在3个地带:第一个是环太平洋带,东边是美国西海岸,南边是新西兰,西边有印尼、菲律宾、日本还有中国台湾。
第二个是大西洋中脊带,大部分在海洋,北端穿过冰岛;第三个是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包括意大利和我国西藏。
就全球来说,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明显的地温梯度每公里深度大于30℃的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板块生长、开裂-大洋扩张脊和板块碰撞,衰亡-消减带部位。
在全球的分布,主要集中在3个地带:第一个是环太平洋带,东边是美国西海岸,南边是新西兰,西边有印尼、菲律宾、日本还有中国台湾。
第二个是大西洋中脊带,大部分在海洋,北端穿过冰岛;第三个是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包括意大利和我国西藏。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的“地热系统”和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地热田”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衰亡过程,绝对不是只要往深处打钻,到处都可发现地热。
作为地热资源的概念,它也和其它矿产资源一样,有数量和品位的问题。
就全球来说,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明显的地温梯度每公里深度大于30℃的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板块生长、开裂-大洋扩张脊和板块碰撞,衰亡-消减带部位。
环球性的地热带主要有下列4个:(1)环太平洋地热带它是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
世界许多著名的地热田,如美国的盖瑟尔斯、长谷、罗斯福;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的台湾马槽;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均在这一带。
(2)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热带它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
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中。
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也在这个地热带中。
(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这是大西洋海洋板块开裂部位。
冰岛的克拉弗拉、纳马菲亚尔和亚速尔群岛等一些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
(4)红海一亚丁湾一东非裂谷地热带它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地热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球内部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据估计,仅地壳最外层10公里范围内,就拥有1254亿亿亿焦热量,相当于全世界现产煤炭总发热量的2000倍。
如果计算地热能的总量,则相当于煤炭总储量的1.7亿倍。
有人估计,地热资源要比水力发电的潜力大100倍。
可供利用的地热能即使按1%计算,仅地下3公里以内可开发的热能,就相当于2.9万亿吨煤的能量。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不过世界各地的地热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国家地热资源特别丰富。
冰岛就是富地热资源的国家。
它地处北极圈附近,尽管气候寒冷,但地下却蕴藏着巨大的热能。
冰岛的岩流几乎占全球岩流的三分之一,近几个世纪里,平均每五年有一次火山爆发,有形成地热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统计,冰岛拥有温泉、热泉、蒸汽泉、间歇泉等达1500多个。
美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据地质调查表明,美国高温地热发电潜力相当于755~7297亿吨标准煤,或600~4750亿桶石油;可以直接利用的中、低温热能则相当于1606~9139亿吨标准煤。
此外,日本、新西兰、意大利、前苏联、印度、菲律宾、法国、匈牙利、墨西哥、肯尼亚等许多国家都蕴藏着地热资源。
我国的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
目前已发现的地热露头有2700多处(包括天然和人工露头),还有大量地热埋藏在地下尚待发现。
我国大多数省(区)都有为数不同的地热露头,地热点分布比较多的有:云南(345处),西藏(342)处,河北(320处),四川(295处),广东(229处)等省区。
我国地热资源大部分属于中低温热水,80℃以上的地热点只有600多处。
从我国地热分布情况来看,有从中部向东部大陆边缘和西南部地热数量逐渐增多和水温逐渐增高的趋势。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闻名世界,它在海拔4200米高处,两侧是5000~6000米的高山雪岭。
谷地平坦,热水沼泽星罗棋布,热汽喷口爆炸遍地可见,许多温泉、热泉和沸泉连成一片。
最引人瞩目的是热水湖,湖面7300多平方米,最深处达16米,水温常常在46~57℃。
北京蕴有多处低温地热田,它的总面积至少有600平方公里。
埋藏浅者只有400米,深者2500米,水温最低的38℃,最高可达70℃。
除西藏外,云南和台湾省属高温地热区;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属中、低温地热带;内地一些盆地蕴有低温地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