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语文小说复习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六大考点(表格版)简单实用!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六大考点(表格版)简单实用!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六大考点(表格版)简单实用!小说六大考点表格版(一)技巧概念 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表现手法 比喻、排比、夸张、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不同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各种描写(见人物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常用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小说结局※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

② 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

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 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高考语文复习及必背知识点:百年孤独

高考语文复习及必背知识点:百年孤独

高考语文复习及必背知识点:百年孤独2019高考语文温习及必背知识点:百年孤单?课文鉴赏说明一、题解《百年孤单》以马贡多镇为背景,描写了布恩地亚家属七代人的命运,折射出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一个多世纪的汗青历程,探究了拉丁美洲地区贫困掉队的原因。

作者以生动、富于幻想的笔触,勾画出这片神奇大陆上丰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反应了纷乱、多变的社会生活,深入展现了该地区人民的物质特性,小说因而成为一部魄力恢宏的史诗性作品。

本篇课文作为《百年孤单》的第一章,既具有与整部长篇小说相勾连的艺术与思想特质,同时又具有独立成章的表述本性。

在这一章里,布恩地亚与吉卜赛人的交往成为主体内容。

随着吉卜赛人每一次带来的新奇的工具的不同,布恩地亚举行科学钻研和探险的内容也随之产生变化。

受其影响,布恩地亚甚至想率领众人整体迁移,离开马贡多。

虽然由于乌苏拉的阻拦最终没有实现,而且眼光开始转向现实生活,但布恩地亚对科学、知识的痴迷,一如既往,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减弱。

应该说,作者对布恩地亚痴迷于科学实验的描绘,夸大了马贡多人对外来科学与文明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他们的积极进步物质。

二、人物形象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他富于幻想,敢于实践,具有惊人的毅力和智慧。

他领导人们创建了马贡多镇,建立了幸福的生活。

他向往外来的科学与文明,痴迷于各种科学实验,纵然失败或受伤,也从不灰心,终于靠观象仪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的科学真理。

在闭塞掉队的马贡多,布恩地亚代表着马贡多人对科学与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步的物质。

只是这种向往和进步随着布恩地亚后来的发疯而夭折。

乌苏拉:她是一个检朴能干、善良宽厚的拉丁美洲劳动妇女形象。

她是马贡多的创建者,也是马贡多理性秩序的中流砥柱和维护者。

她终日操劳,任劳任怨。

她意志坚毅,疾恶如仇,不仅阻止了布恩地亚的搬迁筹划,而且扭转着一切使布恩地亚家属混乱的偏向,是家属的守护者。

因此,她去世后,布恩地亚家属也迅速地走向了衰落。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小说阅读考点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语言、主题。

具体考查角度: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赏析环境描写; 4.概括小说主题;5.分析写作技巧;6.品味语言特色。

一、小说基本知识概述小说的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描写手法]情节[构建方法]环境[自然社会]把握形象特点把握主题思想鉴赏写作技巧(1)情节结构的特点;(2)环境或人物描写方法;(3)作品的表现手法;(4)文章构思技巧;(5)文章语言特色。

人物形象1.“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是什么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特别提示: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

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2.人物描写的方法——怎么写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注意概括介绍)⑵侧面描写:景物或环境烘托、他人衬托。

3.常见题型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完整版)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点总结.doc

(完整版)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点总结.doc

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明、抒情、2、表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卒章志、象征、托、想象、想、景哀情、渲染、虚合、正面描写、面描写、直接抒情、接抒情、叙、倒叙、插叙、用典、欲先抑、欲抑先、借古今、以小大、以写静、烘托、比等3、修辞:比、人、夸、偶、排比、反复、互文、借代、双关等4、材料安排:主次、略、繁5、构:承上启下、照、、伏笔、首尾照、开山、卒章志、先后分、念小3 . 白描:用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以小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了性格、主。

D、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比、借代、夸、比、排比、、反、偶、引用⋯⋯)2、表手法(烘托、象征、托、比、、欲抑先、先抑后⋯⋯)3、构方式(前后照、造念、埋下伏笔、上文、点)小之情情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的境。

②刻画人物性格。

③ 后面的情展作或埋下伏笔。

④表主旨或深化主。

⑤ 置念,引起者的趣。

⑥照前文或上文。

⑦ 索或推情展。

3、情安排价的解技巧①就全文来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扣人心弦,增故事的性、可性。

②就开尾来有首尾呼式。

作用是使构密、完整。

③就开来有倒叙式(把局放到开来写)④就尾来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⑤ 穿情的索,4、情安排序的解技巧① 叙:按(空)序来写,情展脉分明,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先后序,而是把某些生在后的情或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作用是使文章构富于化, 避免平直叙;造成念,引人入。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程中,了帮助开展情或刻画人物,中断叙述的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相关的回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作用是主要情或中心事件做必要充明,使情更加完整,文章脉清晰,构更加密、凑,内容更加充丰。

小说阅读之主题鉴赏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① .置了念。

② .就是小的索。

③ .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

④. 推情的展或推了故事情的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⑤ . 突出主,一双关,主的表起画点睛的作用。

小主方法1.从小的目入手思考小的主2.从情展看主,3.分析小的人物形象,4.分析小的境描写,5.是从小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

关于小说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关于小说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关于小说的高考知识点总结小说是高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

阅读理解和作文题中,常常会涉及到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等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与小说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以故事为主线的文学体裁,以叙事和描述为特点。

小说通常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来展现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小说作品通常具有虚构性、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二、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小说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包括社会生活、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科幻冒险等等。

根据内容和特点,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恐怖小说等不同类型。

三、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小说的结构是指整个故事的组织方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情节是小说的故事线索和主要发展方向。

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主线情节和支线情节,主线情节是贯穿全书的主要故事线,而支线情节则是在主线情节之外的副线叙事。

四、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是故事的核心,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性格、思想和行为。

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通常是故事的主角,而次要人物则是为故事提供支持和衬托的角色。

五、小说的语言和文学技巧小说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通常会使用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小说也可以通过对话、描写和叙事等手法,使情节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六、名家名作高考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著名小说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了解这些名家和名作对于理解小说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掌握了以上关于小说的知识点,对于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和作文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读经典小说,分析其中的题材、结构、人物等要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希望大家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说复习知识点总结

小说复习知识点总结

小说复习总结一、情节手法情节手法包括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叙述手法包括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叙述方式(倒叙、顺序、插叙、补叙、平叙);结构手法包括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线索。

例题1:(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侧重叙述手法)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例题2:《怀念战队》:小说在情节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①场景的设置。

挑选了“CS战队火拼”“军营射击”“两退网吧”“无声流泪”等几个典型场景,就把“他”前后的态度和成长的历程表述得清晰、感人。

②对比手法。

将网络游戏与现实军营两种人生相互映照,体现人生的不同境界,突出主题。

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更直白更真实,便于展开文章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矫情造作。

二、人物手法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直接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等;间接描写有环境衬托、人物衬托、物象衬托。

例题:(2019全国卷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外貌描写(肖像),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语言描写,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三、环境手法环境手法分为描写技巧和描写角度:描写技巧有白描和工笔、以动衬静、虚实、点面、修辞等;描写角度有绘形绘声绘色、移步换景、远近高低等。

例题:三维设计《除夕雪》第一段是如何描绘除夕雪景的?请简要分析。

1.比喻,将白雪覆盖的山比喻成刚出笼的白面馒头;2.以动衬静,用“咔擦”一声,枝桠的断裂声和雪沫扑簌簌的落地声衬托除夕夜的静寂;3.绘形绘声绘色,白雪覆盖的山写出了雪的颜色,雪沫扑簌簌的写出了雪的形状和声音。

高考一轮复习之小说常见考点

高考一轮复习之小说常见考点

③ 写景 开头
作用: 交待故事产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4、中间情节的作用:
补充叙述,揭示矛盾;照应上文、为下文铺垫 或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5、小说结尾的常见类 型:出人意、料的结局、;令人、感伤的。结局;令人欢喜的结局;
留空白的结局。
补叙式结局:这种结尾常有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 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 “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 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
“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 “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
地喝起来。
• 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
•小说是什么?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 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历 史、武侠、科幻、动物、悬疑、现代、都市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 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 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霎时,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
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 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开端,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
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 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好像聚集了全身的力 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

(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

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

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

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2019届语文复习 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基于理解与感悟的审美鉴赏阅读 专题一 掌握关键

2019届语文复习 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基于理解与感悟的审美鉴赏阅读 专题一 掌握关键

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基于理解与感悟的审美鉴赏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二、小说的种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高考所选小说体裁的文体特征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

其特点有:①篇幅短小,②立意奇特,③选材小中见大,④情节完整,⑤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考的体裁之一.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四、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1.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而小说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情节。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知识清单一、小说基本构成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小说塑造是典型形象,即个性+类型(共性)。

在微型小说中,一般塑造的是共性(类型)人物。

典型形象:个性化和概括化高度统一的形象。

个性:指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特征。

共性:形象具有概括性,揭示人物所共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描写方法:①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主要包括环境烘托和其他人物的烘托)。

(2)情节设置:误会、巧合、矛盾等。

(3)第三者叙述、议论、介绍等。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3.小说的情节结构(1)构成: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2)情节的特点:①完整,②紧凑集中,③自然推动发展,④一波三折,⑤将情节推向高潮。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二、小说的一般要求: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小说各要素作用:角度一般是4+1:人物、主题、情节、结构+读者(引起阅读兴趣、感染力强,引起共鸣、发人深思、使人身临其境、留白,留下想象的空间等)(一)分析重要情节(细节)的作用(角度4+1)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高考语文小说题知识点汇总

高考语文小说题知识点汇总

高考语文小说题知识点汇总高考语文中,小说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考察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分析和评判能力。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小说题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供考生备考参考。

一、小说概念与特点1. 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展示作家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小说具有真实性、艺术性、综合性、言之有物等特点。

2. 小说的分类:按体裁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按表现方式可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等。

二、小说的背景知识1. 文艺复兴中的小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鼻祖。

2.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神话传说、志人小说、谈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阶段。

3.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王小波、莫言等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

三、小说的基本结构分析1. 小说的结构:小说通常由开头、承接、转折、高潮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

2. 高潮的分析:高潮是小说情节的最高点,一般有心理高潮和外在行动高潮之分。

3. 结尾的解读:结尾是整个小说情节的收束部分,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

四、小说的人物塑造1. 人物的性格特点:要具备真实性和独特性,同时要与小说情节相匹配。

2. 人物形象的构建: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为等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3. 主、次人物的关系:主人公通常是故事的核心,次要人物则是为主人公服务或与主人公形成对比。

五、小说的语言运用1. 描述的技巧:描写环境要精准准确,描写人物要突出特点。

2. 对话的技巧:对话要贴切生动,能够展示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

3. 比喻的运用:比喻是小说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增添文学性和形象感。

4. 叙述的方法:叙述可以采用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两种方式,具体要根据情节需要来选择。

六、小说的主题与意义1. 小说主题的判断:通过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的命运可以判断出小说的主题。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汇总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汇总

高考语文小说知识点第一部分环境描写一、环境作用分析(一)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二)自然环境1.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2.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4.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5.展开、推动、情节发展;转换、暗示情节变化;6.揭示或深化主旨;7.象征和暗示。

(三)景物(环境特点):恬静安谧、幽静恬淡、和平、雄浑壮阔、瑰丽、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繁华热闹颓败肃杀、荒凉、凄惨、萧条、悲壮苍凉、旷远、沧桑、虚幻飘渺、(四)景物描写的特点1.从视、听、嗅、触、感觉等多角度写景2.分层次写景(远、近、高、低)3.色彩鲜明、点染4.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5.虚实结合6.一般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7.从大处落笔,小处刻画二、题型类型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3.就指定的环境(场景)描写说出其作用。

4.赏析环境(场景)描写的句子。

三、场景描写常见作用1.从环境角度看: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③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等。

2.从人物角度看:①引导人物出场,②烘托人物心理、情感、性格,③暗示(象征)人物命运等。

3.从情节角度看:①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情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使情节的发生、发展更为合理④调整节奏,舒缓情绪,转换情节等。

4.从主题角度看:①暗示或象征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②暗示主题。

第二部分小说物象一、小说物象(就是某个事物)小说中的物象虽说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小说阅读的常考点。

在复习训练中,要重点把握好物象的作用,且不能脱离文本内容泛泛而谈的问题,做到能“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点(共八方面)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点(共八方面)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必备知识点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畜林》。

高考小说阅读重要知识点汇编

高考小说阅读重要知识点汇编

高考小说阅读重要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叙述谁来说:1、谁来说就是给小说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叙述的立足点,它决定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是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和不可理喻,决定了小说是现在进行时的叙事,读者和人物一起经历着成长的阵痛。

2、上帝俯瞰和凡人眼光上帝俯瞰即全知视角,这种视角下,叙述者了解小说的全部人物和事件。

第三人称一般属于全知视角。

传统小说比较喜欢采用全知视角,比如莫泊桑的《项链》。

凡人眼光即有限视角,这种视角下,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不作评论和心理描写时)属于有限视角。

《桥边的老人》即采用有限视角的第一人称方式,“我”作为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比如老人的感受就只能揣测。

这样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角度发挥想像。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真实自然说话人是叙述者也是参与者不足之处是比较主观第二人称你亲切抒情有别于第一人称的二者合一,也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第三人称他客观灵活说话人是旁观者不足之处是比较疏离契诃夫的《万卡》是两种人称的巧妙结合,用第三人称的叙述向读者交代万卡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环境、背景等;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莫斯科鞋店里做学徒的悲惨遭遇以及内心世界的悲伤。

叙述腔调:1、腔调的背后叙述腔调是指叙述人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比如伍尔芙小说的睿智与抒情,海明威小说的深刻与蕴藉。

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2、讲述与显示讲述即主观叙述,比如《墙上的斑点》,显示即客观描写,比如《桥边的老人》。

速度控制:小说有自己的节奏,当概括性叙述时,小说节奏就快,当细致描写时,小说节奏就慢。

叙述知识:1、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

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高中语文文学类阅读知识总结(小说阅读)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文学类阅读知识总结(小说阅读)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文学类阅读知识总结——小说阅读知识点1现代小说常识·基本知识小说以叙述为主,是具休表现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意识流动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1.小说三要素和高考四考点·小说三要素:要素1—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表现作品的主题,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要素2—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3—情节:小说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高考四考点:考点1—人物:概括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考点2—环境:环境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的特点考点3—情节:概括小说情节;分析情节作用考点4—主旨:概括作品主旨;探究作品意蕴;探讨作者写作意图2.人物刻画的常见手法(1)肖像描写——凸显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显示人物性格特征。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5)细节描写——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

3.小说的情节组成(1)序幕:在小说中,序幕又称“破题”“交代”“引子”等,用于小说情节中矛盾冲突展开之前作者对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社会背景、主要人物及其关系的交代和说明。

(2)开端:开端是小说情节的第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又称“发端”“开场”或“起因”。

(3)发展:在小说创作中,情节开端之后矛盾的多方面展开也称之为“发展”。

(4)高潮:小说情节中矛盾发展的顶点(5)结局:作品中情节的最后部分。

(6)尾声:作品的最后一部分,交代结局。

一般和序幕相呼应,是小说基本情节的延伸和余波。

2019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理论知识

2019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理论知识

现代文之小说文本阅读一、概述(一)小说的文体特点及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1.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2.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3.对环境做具体、细腻的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

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

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二)命题情况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了绝对份量,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要低于散文。

然而,理论上说,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因此,今年的复习备考,小说阅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未雨绸缪。

高考小说知识点

高考小说知识点

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 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 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 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 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10
பைடு நூலகம்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 渡作用。2处于段末,起总结 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3对比 反衬。4伏笔铺垫 。 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严谨。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 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 3 启迪,令人回味。
句段
中间 结尾
2019/3/17
小说的形象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外貌、心理、语言、行 为、细节、正面侧面…… (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 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2)揭示或凸显主旨;(3) 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 贯串全文的线索。

情节的作用
环境的作用 人物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串联相关情节,成为文章线索; 为下文做铺垫,伏笔 (当物象与自然环境重叠)渲染气氛,奠定基 调

景物形象

象征着主要人物xxx的特点和性格;侧面衬托 主要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鲜明生动

主旨的作用
使内容更加充实,深化;深化文章主旨;增加 小说感染力
2019/3/17
次要人物
景物形象
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 (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成 为文章的线索,使结构更加严谨;衬 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4
2019/3/17
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人物形象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 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渲 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作用:细腻真实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反映人 物的性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

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

(1)本文的叙述角度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好处。

(2)文章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那么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4)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有什么好处?方法指导:首先,确认文中人称的运用和变化情况。

基本的叙述角度有三种,个别的文章可能采用几种叙述角度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情况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其次,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再次,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分析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来考虑。

场景场景就是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以人物为中心,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面”构成的。

对场景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种:(1)小说场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小说场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小说是如何用场景描写来深化主题的?(4)小说的场景描写与情节发展有何关系?方法指导:场景描写的作用,可按下面步骤进行: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处于不同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不同的。

其次概括所描写的环境,归纳景物特点。

最后分析其作用,分析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

(4)推动情节发展。

(5)突出、深化主题等。

主题1.小说主题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地位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的主题具有模糊多义性和朦胧美,而“说不尽”的主题又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我们应学会透过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形象的具体材料(细节、情节),领悟和体味作者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寄寓的主题。

2.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 1 -3.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小说是立意的艺术,立意是小说的灵魂。

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是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小说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对小说主题的思考,常见问题有:(1)请总结小说的主旨(或概括小说的主题)。

(2)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3)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4)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5)你能举例说明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吗?另外,还包括小说题目双关意义的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对有关深化主题的语句的理解等。

分析主题的方法:1.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小说的主题还可以从小说的标题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3.抓住题材来进行细致分析。

作者在小说题材确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藏着小说的主旨。

如《药》以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揭示晚清社会普通民众由于长期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界;革命者为了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非但不理解,反而还吃他的血。

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还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悲哀。

4.从小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5.抓住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6.通过关键语句与重点段落来概括主旨。

小说中有一些关键的具有标志性的语句或段落能够体现或集中蕴涵着其主旨。

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1.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形象。

2.谈一谈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如何?4.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5.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鉴赏人物形象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入手: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首先,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 2 -5.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入手如《失街亭》中分别用司马懿和刘备对马谡的评价“徒有虚名,乃庸才耳”、“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揭示了马谡有名无实、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

情节情节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来解释社会矛盾,来告诉读者它要表达的思想。

情节是事件的总和,情节的变化决定着故事的发展过程和性质。

情节是向前运动的动态系统,其动力源自内部的矛盾。

此外,情节还是小说“感人”的秘密之一。

对情节的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的情节由几个事件组成?分别是什么?(2)本文的高潮是什么?(3)本文主要情节的层次变化如何?(4)本文的高潮部分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5)如果去掉本文的开头(或结尾)行不行?分析情节类题目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找出小说的情节结构方面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简称“5w”),弄清相对应的部分。

2.要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

3.理清线索,包括明线和暗线。

4.根据题目要求,概括总结成文,注意要点的全面性。

结构小说的结构,是指小说中人物、情节的编织方式,也就是所谓谋篇布局。

它把以情节为主的全部材料融会贯通,结成一体,使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完整的表现。

小说结构安排技巧如下: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节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情节的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即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而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一是“延迟”式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如《牲畜林》,多次使用“延迟”,其中较大的有五次。

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二是生活的横断面。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文中以“半张纸”为小切口,作出大文章。

情节简单,却含义丰富。

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

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在小说文体中都可以对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 -2.文中的某一段起什么作用?3.文中写到的某一事物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分析结构类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理清小说的线索、情节发展脉络。

2.理清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组合。

3.注意内容之间有无铺垫、伏笔、过渡、悬念、虚实、倒叙、插叙等方面的技巧。

4.根据题目要求,可从本个方面思考:(1)结构特点如何;(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的;(3)明确结构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情感情感是小说创作的动力,情感是一个作家创作得以维系的根本保证,情感也是作品与读者共鸣的基础。

一篇好的小说无疑浸透着作家的丰富的情感历程。

对于情感的思考有以下几种:1.文章表现的情感如何?(或文章表现的情感是什么?)2.文章是怎样表现作者自己的情感的?3.作者为了表现自己的情感作了哪些铺垫?4.作者对文章中的某个人物持什么样的态度?体会小说的情感,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心神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或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故事、人物和作者“相遇”,真正融入文本之中。

然后,用心揣摩作者对情感的处理艺术,关注融入作者情感的细节,品味表达情感的语言。

回答此类题目时,主要关注细节、情节与情感的关系,情感与人物的关系以及情感与主题的关系。

分析情感类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读全文,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个过程包括理解每段的大意,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审题。

题干中会提供很多重要的隐性信息,特别是有一些关键词决定了答题思想和要求。

3.思考。

依据前两步就问题本身找出答题的区间和重心。

4.答题。

在答案基本确知的情况下,尽量趋简避繁,无须过多修饰,以免不必要的信息干扰要点。

5.检查。

力避语病,完善细节,善始善终。

虚构对虚构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1)虚构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如何?(2)谈一谈虚实结合的好处。

(3)×××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