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
卫星通讯在我国灾害应急体系中的应用需求

了与嘉鱼前 线的联 系。
例 如 , 9 6 在云 南丽 江地震 中, 19 年 由于通 讯 中断 ,
目前 , 地震通信 网络建设 在遍布全 国各地 的4 0 0多
0多个前兆观测 台网和 千余个地 7 使 得灾 区灾 情信 息 4 8小 时后才 报 告 到北京 ,极 大地 个地 震监测 台站 、1 0 部分 已通过卫星进行 数 延 误 了救 灾工作 的进行 。 果有 完善 畅通 的灾 情通讯 方地震机构 之 间的数据交换 中, 如
建设基 系统 ,及 时采取 救 灾措施 , 民生命 与财 产 损失就会 据 的实 时传输;中国气象局通过租 用通 信卫星 , 人
小得 多 。
于 VA S T卫星通信技术 的覆盖全 国地 市级 以上气象局 的
37
维普资讯
集群技术 篇面 mino  ̄ C 而 —a ut T o ni d m cs a o
2半个 K 波段 转发器(7 H ) u 2 M z带宽)进 行语音 、高速 数 现数据共享 。 据 、图像等信息 的传输业务 。
“ 1 ”事件发 生后 , 9 1 美国开始全面 重新考虑其应急
鬻
三峡库 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是我国在 三峡库区 救 助通 信体 实施 的一项重大减灾工程 。到 2 0 年 , 已在全 库 区基 系 的 结 构 、 04 本建成 了Q S三级控 制监测 网站 ,建 立各类监测 网 点 P 网络 部 署 、
能 是 固定 网 , 可 也
19 2年 ,飓风把美 国佛 罗里达 州南部 刮得一片荒 9
能是移动 网、 卫星 凉 , 也把地面 电话设施 一扫而 光。 窝 网络和 无线 电广 蜂 网络、互联 网。 但 播塔 都处于瘫痪 状态 。而 惟一可 以使 用 的就是 卫星 网 卫 星 通 讯 却 是 地 络 。 因此 , 罗里达 州 的急救管理部 门便在全州增设 了 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减灾救灾方面的应用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0年第22期·117·文章编号:2095-6835(2020)22-0117-0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减灾救灾方面的应用邓亚男,余妍霓,谢鑫(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就减灾救灾方面来说,北斗的地质监测、短报文和导航追踪功能都为这一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2008年对汶川大地震的援助救灾中,北斗就为抗险救灾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救援部队使用北斗的短报文功能进行了应急通讯,使得宝贵的救援时间每一秒都花在了刀刃上。
2020-06-23,最后一颗北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运行标志着中国全面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如今已经覆盖全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斗系统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也能更好地参与减灾救灾工作了。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然灾害;减灾救灾中图分类号:TN967.1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0.22.0501引言2020年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新冠肺炎、森林火灾、风雹灾害、冷冻雪灾、降雨洪涝、地震活动的连续发生使中国人民受尽了苦难。
这些事件的发生凸显了针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发现、救援的重要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目前所不能避免的,所以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监测灾害的发生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能及时撤离人员并减少财产损失。
除了灾害监测,应急预警信息和救援行动是挽救生命和避免灾害产生更严重后果的高效手段。
然而,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发现、救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自然灾害的发生充满不确定性,突发性自然灾害更会导致断电、通信线路中断等使得政府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其存在并对灾害地区进行救援。
所以,有必要对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在自然灾害的减灾、救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
农村抗灾救灾体系如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农村抗灾救灾体系如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农村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显得更为脆弱。
因此,构建和完善农村抗灾救灾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灾害监测预警能力1、完善监测网络在农村地区,应建立起更加密集和全面的灾害监测网络。
这包括气象监测站、水文监测点、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等的合理布局。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监测的精度和频率,确保及时获取灾害的相关信息。
2、提高预警精度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和历史灾害数据,运用先进的预测模型和算法,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
同时,要明确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村民手中。
3、增强村民的预警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村民了解灾害预警的信号和含义,提高他们对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定期的灾害演练,让村民在实践中熟悉预警流程和应对方法。
二、强化农村应急救援队伍建设1、组建专业救援队伍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一支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装备的应急救援队伍。
队员可以包括消防队员、医护人员、民兵等,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2、发展志愿者队伍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
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支持,使他们能够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3、加强队伍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各队伍的职责和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在救援过程中,能够迅速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救援合力。
三、完善农村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1、合理规划物资储备根据农村地区常见灾害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规划应急物资的储备种类和数量。
储备物资应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照明设备等基本生活物资,以及救援工具和防护装备等。
2、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在农村地区设立多个物资储备点,确保物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受灾区域。
遥感卫星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思考

遥感卫星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思考摘要: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卫星数量种类不断增多,应用领域也得到极大拓展。
本文指出了遥感卫星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应用范围,详细分析了应用中的重点环节,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努力提高的方向,希望能够提升遥感卫星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遥感卫星;应急突发事件;应用1、前言遥感卫星是指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随着现代航天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遥感卫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种类、数量、质量均得到极大增加,应用单位不断拓展,其在面对应急突发事件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堰塞湖监测、洪水监测、冰凌监测、海啸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台风监测、火灾监测等。
2、应用中的重点环节通过了解到的各类遥感卫星在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应用情况,我认为要成功完成数据保障任务,应把握如下几个重点环节:2.1 充分利用卫星摄影接收资源。
一是做好摄影规划。
根据应急事件特点和保障需求,综合考虑卫星轨道、天气情况、接收资源、载荷性能等约束条件,合理选择卫星种类,充分利用卫星机动、中继传输等手段,做好任务规划,特别是要发挥好雷达卫星全天时全天候成像特点,确保及时摄影。
例如,某地区发生地震后,根据情况研判结果和历史经验,震区山地较多且震后天气多云多雨,不利于光学卫星拍摄,所以需要用雷达卫星进行拍摄。
二是加速摄影数据回传。
应急突发事件对于时间要求很高,从规划摄影到数据回传处理传输,每个环节都要争取流程最优,减少时间消耗。
对于数据回传环节,首先是确保第一时间能够传输到地面接收站,这就需要合理调度接收资源,并且充分利用好卫星本身的数传功能;其次是要优化地面固定接收站到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回传链路,通过部署自动回传软件实现端到端一站式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2 快速高效处理影像数据一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各类遥感卫星管控部门都有自己的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但是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装备老化导致数据存储恢复效率低下,数据处理算法亟需迭代升级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事件中的应用效果。
卫星通信在应急中的应用

轨道卫星等。
卫星通信的分类
静止轨道卫星
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约35700km高的圆形轨道上,覆盖范围较广,适合全球通信 和广播。
非静止轨道卫星
包括低地球轨道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适用于区域通信和移动通信。
02 应急通信的需求与挑战
应急通信的定义与特点
应急应用
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铱星系统能够快速恢复通信 ,为救援队伍提供关键的通信支持。
优势与挑战
铱星系统覆盖全球,但建设成本高,且在复杂地形和室内环境下信 号较弱。
国内案例
北斗系统概述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 导航和通信服务。
应急应用
在地震、洪涝等灾害发生后,北斗系统能够快速定位受灾区域, 为救援队伍提供准确的导航和通信支持。
优势与挑战
北斗系统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但建设和完善仍需时间。
企业案例:华为卫星终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华为卫星终端
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卫星终端,支持卫星通信和互联网接
入。
应急应用
02
在偏远地区或灾害现场,华为卫星终端能够提供稳定的通信服
务,保障救援队伍与外界的联系。
优势与挑战
03
华为卫星终端便携易用,但受限于卫星覆盖范围和容量。
卫星通信在应急中的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 卫星通信概述 • 应急通信的需求与挑战 • 卫星通信在应急中的应用场景
• 卫星通信在应急中的优势与限制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卫星通信概述
卫星通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 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 多个地球站之间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 。
北斗卫星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北斗卫星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全球卫星覆盖和高精度定位能力,使得它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应急救援领域,北斗卫星系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北斗卫星系统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自然灾害是应急救援的重要方面,北斗卫星系统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洪涝、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北斗卫星系统可以通过对灾区部署移动应急通信车,实现灾民的救援和救助。
在一些灾害救援行动中,移动应急通信车可以提供切实有效的援助,为灾区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同时,北斗卫星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明星医疗系统,将远处的专家医生和灾区的医务人员联系起来,实现远程医疗的支持。
这种远程医疗可以有效降低灾区的死亡率和医疗服务的难度,为救援行动取得更好的成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北斗卫星系统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在交通事故中,北斗卫星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位置信息,有助于快速定位事故位置和相关车辆信息。
在一些较为重大的交通事故中,公安交警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系统将警车、消防车等救援车辆迅速调度到现场,实现救援效果最大化。
此外,在车辆故障或者事故后,北斗卫星系统可以帮助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客实时确定位置,从而及时获得救援和支持。
这种自救、互救的模式,也是北斗卫星系统在交通事故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三、北斗卫星系统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北斗卫星系统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在突发事件、暴力抗法、炸弹威胁等重大事件发生后,通过被动定位和主动定位等技术手段,实时指引特警和公安部门的人员到场处置事件,并提供在场信息的实时传输。
同时,北斗卫星系统可以作为国家安全监测与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紧急定位和信息传输的支持。
在全国各地实施的公共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中,北斗卫星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北斗卫星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北斗卫星系统在灾害、交通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卫星通信在应急保障系统中的应用与建设

语 音 通 信 ,并 提 供 应 急事 件 现 场 与 指 挥 中 心 数 据 传 送 、静 止 或 者 运 动 图 像 的 传 送 。大 多 数 提
供 综 合 接入 功 能 的卫 星 站 基 于TCP I 实 现 数据 /P
通 信为主 的应 用 、综 合接 入和 中继 备份 3 方式。 种
卫 星 站 。从 该 角 度 卫 星 站 分 为 便 携 站和 车载 站
两 种 , 各 设 备 通 过 卫 星链 路 实 现 与 卫 星 固定 地
语音 通 信 为 主 的 应 用 方 式 主 要 通 过 移 动卫
星 业 务 终 端 实 现 ,通 常 可 以提 供 语 音 、短 信 、 低 速 数 据 、定 位 、漫 游 等 功 能 ,不 同 的 卫 星通 信 系统 功 能 略有 差 别 。 综 合 接 入 的应 用 方 式 可 以提 供 较 大 容 量 的
的混 合 网结 构 。
地 面 计 算 机 网 之 间 的 路 由寻 址 , 需 对
各 关 口 站 路 由 器 的 I 地 址 进 行 统 一 规 P 划 。 如 果 有 若 干 卫 星 关 口站 ,原 则 上
目
21 卫 星 移 动 通 信 系统 。
目前 我 国 主 要 使 用 国 外 卫 星 移 动
卫 星 通 信 体 制 与 系 统所 采 用 的 基 带 信 号 类 型 及 复 用 方 式 、调 制 方 式 、 多 址 方 式 、 信 道 分 配 及 交 换 制 度 有 关 , 目前 VS AT技 术 体 制 的 选 择 主 要 集 中在 多 址 方 式 上 。 F M A/ D DAM A 和 M F TDM A方 式 是 应 急 卫 星 通 信 系 -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灾害和紧急事件的频发,应急通信成为一项刚性需求。
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战争等紧急情况下,通信设备是保障人们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而卫星通信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成为了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卫星通信技术的优点不难理解,可以说“天空中无障碍,通信无空难”,无论是在海洋、沙漠、山区等地形复杂的环境下,还是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城市中心,卫星通信技术都能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以便在时间紧迫的紧急情况下得到有效的救援和支援。
此外,卫星通信的频段和速度适应了今天社会信息崛起的设备,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包括军事通信、应急通信、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
其中,应急通信市场最为庞大,涉及国内外救援、抗灾以及维护社会安全的应急和紧急通信,而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二、卫星通信技术在自然灾害救援中的应用自然灾害发生后,救援部门要快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而这时候,通信支持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通信服务,能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全天候通信,避免通信中断而导致救援行动受阻。
以海难为例,海难救援发生在海中,脱离了地面的电信网络无法保障连通性。
而卫星通信遭遇海洋、海冰漂移、气象恶劣等各种复杂环境,它能够在不受地形,天气等因素影响下,实时地与舰船、飞机、地面通信站进行通信。
在海洋上,天气恶劣,通信设备容易故障,但卫星通信技术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海况中确保海上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三、卫星通信技术在恐怖袭击中的应用恐怖袭击是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遭受恐怖袭击时,通信对抗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
卫星通信在其具备的标准化、国际性以及独立性上,的高度保密性和专用性,让其不易被干扰、截获,从而在恐怖袭击中发挥更强的作用。
四、卫星通信技术在卫生应急中的应用全球卫生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让应急传染病实时通报和防范降低疫情的实时性至关重要。
消灭信息孤岛——卫星通信护航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度 系统 ,实现 上联 国务院 应急 平台 ,下
挂3 个省 级通信 管理局 和各基 础电信运 1
在 我 们 国 家 ,应 急 通 信 还 没 有 建 营企业 ,横 接各 相关 部委平 台的 总体 目
立 国家 层面 跨部 门的专 门指 导和 协调机 标 。平 台建 成后 ,有 指挥调 度 、会商 、
急指 挥 通信 的 顺 畅 、迅 速恢 复 灾 区通
信 、维护人 民生产 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
了难 以替代的重要作 用 ,是应急通信保
障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
可 以说 ,在巨大 的自然灾害面 前 , 地 面通 信 系 统 ,不 管 是 固 定 光缆 、移 动基站 、还是 通信 局房 ,都 是不堪 一击 的 ,雪 上加霜 的是 ,通信 基础设施 严重 受损之 时 ,往 往伴随的是 道路不通 、供 电中 断等等不 利局 面 ,所 以在这种 情况 下的 通信保 障只能 依赖卫 星通信装 备 , 小型 的发 电油机 ,太阳能 蓄电设备 ,备 用 电池这 些设备 。下 面以两 次大地 震的 应 急通信 保障 工作经 历 ,简 述一下 卫星
急宽带V A 网络 ,丰富和完善 涵盖卫星 联 邦 通 讯 委 员 会 ( CC)等 机构 。在 通信 网的 “ ST F 骨架 网 。当发生 大规模 灾 网 、短 波网 、各类 车载应 急通 信系统 、 D S H 颁布 的 《 国家响应框 架 》中所规 定 害时 ,或 因电信运 营商线 路中 断 ,或 因
小型便携卫星通信终端等在内的应急通 的 1 个 紧 急事态支 持功能 ”里 ,通信 民众 纷纷拨 打查询 电话 而造成 通信线路 5
信装备 系列 ,推动企 业增 加油 料发 电 、
北斗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太阳同步轨道中心导航卫星系统,不仅在军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民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防灾减灾。
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卫星信号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为灾害预警、灾后救援和灾情评估等环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探讨北斗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北斗导航系统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灾害预警系统需要准确的位置信息来进行灾害事件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北斗导航系统提供了全天候、全球覆盖的定位服务,能够实时获取地面目标的位置信息。
通过与其他传感器的结合,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灾害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
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快速传输紧急消息和指令,帮助灾害管理部门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
其次,北斗导航系统在灾后救援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灾害发生后,灾民的生命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被困群众的位置,实施精确的搜救工作。
在特殊环境下,北斗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精准的方位,引导救援人员避开灾害区域进行救援行动。
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可以与无人机、救援车辆等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协调。
此外,北斗导航系统还在灾情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灾害事件发生后,对灾害区域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对灾后重建非常重要。
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帮助灾后评估人员迅速了解灾害区域的变化情况和损失程度。
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灾害预警、灾后救援和灾情评估等环节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通过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未来,随着北斗导航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

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突发灾害和紧急情况的频率与复杂性不断增加,应急技术与管理成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应急技术与管理中,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应急场景下的运用。
一、应急通信的重要性应急通信作为应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信息传递、指挥调度、协作配合的关键角色。
在突发灾害或紧急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常规通信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或被破坏的情况,此时应急通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通信能够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服务,保障各类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应急通信在信息收集和传播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灾害发生后,各种信息如受灾情况、救援进展等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传递和汇总。
应急通信可以通过短信、广播等方式,将重要信息传达给受灾人员和相关方,使得信息能够迅速、广泛地传递,为各类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卫星应用在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地位卫星应用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手段,为应急技术与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覆盖和高质量的通信保障。
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使得卫星应用成为应急通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卫星应用能够解决地域性通信难题。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灾难发生地点,现有地面通信设施可能已经损坏或部分无法使用,此时通过卫星通信可以快速建立起起点到终点的通信链路,实现远距离通信,解决地域性通信的难题。
其次,卫星应用在紧急通信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灾难发生时,各类通信设施可能受损严重,应急机构需要迅速确定灾难情况和组织救援行动。
此时,卫星通信可以提供高质量、广覆盖的通信服务,保障应急指挥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在不同应急场景的运用1.灾害救援在灾害救援中,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当地面通信网络中断或无法正常工作时,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受损地区的通信保障。
通过卫星通信,抢险救灾人员可以远程传递救援信息、接收指挥调度,并与其他救援者协同行动,提高救援效率和减少损失。
基于卫星通信的防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及应用

r呵靠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
1 . 应 急通 信 车
网信号不好的情况下 ,义可以通过卫 通信 的现代化水平 , 确保 重要 信息传递 ,
淮委应急通信车是淮委防汛通信
挥调度等功能 ,从而提高防汛部 门的
应急联 动和快速反应能力 ,对提高防
2 . 无 线 单兵 系统
在汛情现场 ,机 动车可能无法行 信系统 。作为水 利卫星应用 系统 的一部
汛 指挥决策水平和推进水 利信息化 的 驶 ,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背负式无线单 分 ,水利部在七个 流域机构各配置 l 套
j l
愀
淮 河 防 汛 调 度 设 麓
应 急 通 信 网示意图
淮河流域应 急通信体 系建设 场实 时的视频监视 。
3 3 G 传输 系统
情 况
近几年 ,随着水利行业应急通信
应急通信 车系统 安装有 3 G网络
按 照水利卫星通信 应用系统建设要
系统 的发展 ,淮河流域应 急通信体 系 视频 服务器 , 在淮河 流域 1 1 个重 要水库建设卫 星 并接入到视频矩 阵中。 根 求 , 也加快 了建设步伐 ,初步建成 了卫 星 据决策需要 ,可以选择调用任何一路 综合小站 , 解 决水库 的水 文报 汛 、 应 急抢 通信 、无线单兵并融合公网的通信 体 图像上传到防汛会商室 ,既 可以通过 险机动通信 、 工程视频监视 、 互联 网接入
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 系统 以通信卫
星为传输通道 ,使 用水利部租用的亚
… …
洲 五号卫 星 K u波 段转 发器资 源 , 采
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现代社会,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越来越频繁。
如何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法。
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是不受限地域,无处不在的传输能力。
卫星通信能够在各种不可预测的环境中提供广泛的覆盖范围、高速传输、毫秒级响应等优点。
这使得它成为应急救援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了垂直和水平各个方面。
第一,卫星通信在救援信息的传输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例如,在山区或海岸线等地区,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基站信号无法提供充分覆盖,而卫星通信则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当然,卫星通信技术的广域覆盖也更适合灾区特殊情况下的通信,保证了灾害发生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成功率,大大地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第二,卫星通信在信息采集和追踪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卫星通信能够在广阔天空中实时地检测到各种灾害或危险信号,并及时向救援人员和机构发送相应的信息。
例如,在地震发生的时刻,卫星技术可以及时收集到地震的破坏情况,并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出预警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地进行预防和应对。
第三,卫星在救援人员通信上也具备突出的性能。
在现场应急救援中,通信是救援行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和复杂的灾害环境使得灾区内地面网络通信系统容易受到影响,难以通信,而卫星通信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基础通信服务,保证救援人员间的信息传递,为现场救援提供积极保障。
同时,在救援人员遇到危险时,卫星技术也可以及时跟进,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第四,卫星通信在先进人员培训上巩固了救援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向灾难区域提供高端技术培训,使灾区内的应急救援人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同时也对应有的设备进行重点培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事件的反应能力。
在应急救援中,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不能取代,因此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在此领域是必要且正确的选择。
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自20世纪以来,卫星通信系统因其广泛的覆盖面和高速的传输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应急救援方面,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二、卫星通信系统概述卫星通信系统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系统,主要由卫星、地面站、用户终端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有以下几个优势:1.广泛的覆盖面:传统的通信系统受到地域和建筑物的限制,无法实现全球覆盖。
卫星通信系统则可以通过多颗卫星进行覆盖,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2.高速的传输速度: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相比于传统的通信系统要快得多,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快地传达信息。
3.容易携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小巧轻便,容易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三、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1.灾害救援应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及时的通信手段。
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指挥中心进行联系,在紧急情况下向指挥中心传递救援信息,并将伤者的情况反馈给医疗救护人员。
此外,卫星通信系统还可以提供位置信息、天气预报和路线规划等辅助信息,帮助救援人员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
2.军事应用:卫星通信系统在军事应用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战时,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提供高速精准的通讯手段,使指挥员能够快速掌握战争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决策。
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军队还可以进行战地医疗救护,提高对士兵的伤员救护率。
远程光电报传输中,卫星通信技术也可以为信号传播提供重要的能力支持。
3.远程医疗应用: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为边远地区或灾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向专家远程咨询,进行诊疗指导。
而远程视频会诊技术的引入,使得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4.交通应急救援: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为交通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应急技术与管理领域,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应急响应、灾害评估与预警、资源调度与决策支持三个方面。
一、应急响应在应急事件中,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地表信息,为应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得受灾地区的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等,从而实现对灾情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全面的应急数据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多维度的信息支持。
例如,在一次地震灾害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迅速获取受灾区域的空间图像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这些图像与其他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形成灾情评估报告,为决策者提供灾后恢复重建的方案参考。
二、灾害评估与预警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灾害事件,如洪涝、地震、火灾等。
通过监测与分析,我们可以实现对灾害的评估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理信息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将卫星遥感数据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融合,构建灾害信息系统,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灾害信息、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决策支持。
这样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灾害防范预案,还可以提高应急部门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资源调度与决策支持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进行资源调度与决策支持,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可以用于资源调度与分配,使救援物资和人力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决策支持,借助于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灾害区域进行综合评估,预测受灾范围和潜在影响,并在灾害发生前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这些功能的应用可以使应急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的应急情况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应急技术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地震救援中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

地震救援中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救援行动的迅速展开和高效组织对于挽救生命和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震救援中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应用,并介绍其优势和挑战。
一、卫星导航技术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卫星导航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来确定接收者的位置。
在地震救援中,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受灾地区的准确位置、路径规划和救援队员的定位。
1. 灾区位置确定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大量的通信基站和电力设施被破坏,传统的通信手段无法正常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卫星导航技术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灾区的准确位置,为救援行动提供准确的目标。
2. 路径规划地震灾区道路交通常常受到严重破坏,传统的导航系统无法提供有效的路线规划。
卫星导航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为救援车辆提供最佳路径和避免拥堵的建议,提高救援效率。
3. 救援队员定位在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队员的准确定位对于救援行动的协调和组织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卫星导航技术,救援指挥部可以实时追踪救援队员的位置,了解其活动范围和任务进展,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优势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在地震救援中具有以下的优势:1. 全球覆盖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范围几乎覆盖全球,无论地震发生在哪里,都可以通过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定位和导航。
这使得救援行动不受地理限制,能够更好地响应灾害。
2. 高精度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的定位能力,可以在几米以内确定目标的位置。
这对于救援行动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更准确地找到被困者,提高生命救援的成功率。
3. 实时监控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受灾区域的情况,包括道路状况、气象信息等。
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救援指挥部及时做出决策,调配救援资源,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灾害频发的情况也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灾害应急救援的效率和精确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了应急救援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二、案例一:地震应急救援在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需要快速准确定位受灾区域,并迅速派遣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定位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灾害发生地的坐标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救援队伍。
救援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坐标信息,规划最佳救援路线,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果。
例如,在2013年发生的雅安地震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救援队伍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快速确定受灾区域的坐标信息,并实时更新救援进展情况。
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能提供地质环境信息,帮助救援人员避开悬崖峭壁等危险区域,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三、案例二:海上救援在海上,灾害的发生常常伴随着风暴和海浪等恶劣天气条件,导致救援任务的难度加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卫星信号的覆盖,可以提供精确而实时的船舶定位信息。
当船只遭遇灾害时,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时了解船只的位置和遭遇的困境,迅速派遣救援艇前往救援。
例如,在2018年发生的大连渔船遇险事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渔船遭遇大风浪后沉没,船上的船员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求救信号,救援人员很快获得了他们的位置信息,并派遣救援艇成功将船员救起。
四、案例三:山区救援在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传统的救援方法常常掣肘较多。
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在山区救援中则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
通过卫星定位,北斗系统可以为救援队提供地形地貌的信息,包括高程、坡度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救援队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减少救援过程中的风险。
例如,在2010年发生的甘肃舟曲泥石流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救援人员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到泥石流发生地的坐标信息,并实时更新泥石流的情况。
北斗导航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北斗导航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应急救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在现代化救援中,定位与导航技术日益成为应急救援的重要手段。
北斗导航技术自2012年底建成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以来,因为其覆盖面广、信号强、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应急救援领域和多种应用领域中广受欢迎。
一、应急救援定位需求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定位是难点和重点,尤其在地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医疗救护等应急救援工作中,定位及时准确的定位,对正确、迅速的开展救援行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北斗导航技术概述北斗导航技术主要由导航卫星、地面站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信号被地面接收站解算,通过无线电信道传输到用户终端,实现用户位置的定位、速度的测量和时间的同步。
北斗导航系统具有覆盖面广、信号强、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使用、定位成本低等优势,可以比其他几种导航系统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各种需求。
三、北斗导航技术在救援中的应用对于救援工作,北斗导航技术除了在定位和导航方面广泛应用外,还在其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快速响应。
在突发事件救援过程中,及时、快速的响应关系到救援效果的成败,而北斗导航技术可以快速定位事件发生地点,快速排查救援点位,有利于快速调度救援人员和物资,保证救援响应时间和效率。
2. 信息通信。
北斗导航系统中有很多的嵌入式应用和与其他平台的通信接口,可以为救援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准确、可靠。
3. 跟踪监控。
北斗导航技术在救援中,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监控,提高救援效率,同时提高安全性。
四、北斗导航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实践应用北斗导航技术的实践应用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应急救援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我国应急救援已经采用了北斗导航技术,在多起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医疗救护等救援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卫星信号在应急通讯中的应用与挑战

卫星信号在应急通讯中的应用与挑战摘要:本文探讨了卫星信号在应急通讯中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分析了当前的应急通讯系统和卫星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解决方案,以增强卫星信号在应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文章还强调了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以应对紧急情况。
关键词:卫星信号、应急通讯、可靠性、有效性、跨部门合作引言随着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人道危机的不断发生,应急通讯变得至关重要。
卫星信号技术作为一种可靠的通信手段,在应急情况下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尽管卫星信号的潜力巨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信号干扰、频谱竞争和成本问题。
本文将探讨卫星信号在应急通讯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提高应急通讯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卫星信号在应急通讯中的重要性(一)卫星通信的可广泛覆盖性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在地球轨道上部署卫星,实现了对地球各个角落的信号传输。
无论地理位置多么偏远或是灾害发生地多么偏僻,卫星通信都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迅速连接被灾害或紧急事件困扰的地区,为救援工作、信息传递以及协调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城市、乡村还是海洋上,都能够获得可靠的通信连接。
(二)可靠性和稳定性卫星通信在应急通讯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出色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
与地面基站不同,卫星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从卫星到卫星接收设备,这使卫星通信系统更加可靠,能够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继续提供通信服务。
此外,卫星通信系统通常具有备用通信链路和冗余系统,以确保在关键时刻不会中断通信。
卫星信号在应急通讯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可广泛覆盖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
这些使卫星通信成为灾害响应、救援行动和紧急情况下的关键通信工具,能确保及时的信息传递和协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二、卫星信号应用中的挑战(一)信号干扰和阻塞卫星信号应用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来自各种源头故意的干扰、恶意的电磁攻击、自然现象(如太阳耀斑引发的无线电干扰)以及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如何进行应急救援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卫星通信技术成为了应急救援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一、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卫星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通信建立的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技术能够跨越地球,建立全球性的通信网络,能够提供语音通信、短信、数据传输等多种通信服务。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广播电视传输、远程教育、互联网接入、海上通信、空中通信等领域。
在应急救援中,卫星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信息传递和定位。
二、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1. 信息传递在应急救援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全球覆盖,能够在灾区内部、灾区与外界之间快速地传递信息。
如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灾民需要得到及时的救援信息。
卫星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传递救援信息,让更多的人知道救援情况,动员人们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
此外,在遇到人身伤亡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现场人员可以使用卫星电话与医院或其他救援机构联系,以便及时安排救援方案。
2. 定位卫星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定位。
在应急救援中,定位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快速找到受伤或被困于灾害现场的人员。
卫星定位技术可以通过手机、手持终端等设备实现,也可以通过卫星图像定位等方式实现。
三、卫星通信技术的优点相比传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覆盖范围广。
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全球覆盖,即使在山区、海洋等没有信号的地方,也能通过卫星通信传送信息。
2. 通信质量高。
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等服务,而且不受距离、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 通信速度快。
卫星通信技术具有快速传输信息的能力,信息传输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百万位。
4. 通信安全可靠。
卫星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性强、防窃听性强等优点,通信内容能够得到保密。
四、卫星通信技术的局限性虽然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中国通信讯】2008年9月26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08灾害应急与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议题为“发挥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技术优势,构建完善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主持人:朱德生(本文为速记整理,不代表发言者准确观点,谨供参考)圆桌会议主题: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主持人:朱德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下面我是根据通信学会的要求,7月份通信学会卫星委员会就做出了决定,并且向国家科技委做了一个报告,也批下来了,希望我们开一个这样的会议,第二给上级领导机关,也就是说国务院应急办公室或者科技委提交关于发展我国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报告,主要是针对这次汶川地震的报告,并且经过几次小型研讨会。
下面我就简单地把建议书内容和大家简单说一下,请大家根据建议书提出意见,尽快把这个建议书报到通信学会。
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交通信息通信中心的李主任建议把题目改一下,不要应急环境中这些词,就是抢险救灾中应用发展建议。
主要内容:概述一、卫星通信系统在抢险救灾等应急环境中的作用;二、目前我国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及应用存在的问题;三、对我国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发展建议。
概述我国自然灾害基本概况与相关数据。
大家报告中都谈到: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和62%的地级以上城市处于地震力度在七级以上的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的工农产值分布在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地区。
说明我们国家对抢险救灾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信息传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传输是抢险救灾,包括抗震救灾作用,也是最重要的关键。
对应急通信系统基本要求:1、机动灵活、可快速部署,并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进行高效运行工作,。
2、系统顽存性强,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工作,结构灵活。
3、支持多种业务,包括信息的传输、话音、数据、图像传输等都需要。
一、卫星通信系统在抢险救灾等应急环境中的作用。
主要包括汶川地震中卫星通信所发挥的作用,一个内容是汶川大地震使灾区变成了信息孤岛,道路中断、信息中断、电力中断等。
卫星通信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的作用;北斗一号、中卫1号通信卫星、海事卫星和美国铱星、美国全球性系统,卫星通信在抗震救灾发挥的作用,在这次汶川地震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
信息准确获取和实时传输是有效抢险救灾的关键。
卫星通信系统是在第一时间内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应急通信手段,这里面还要谈到一些具体的数据,包括汶川地震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五千多个基站全部毁掉了,不能通了。
电缆线全部没了,光缆也全部没了,卫星通信系统大家报告中也客观提到了,卫星通信系统在第一时间主要甚至唯一的应急通信手段。
但是事情要一分为二,起到的作用是要肯定的,但是目前我国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和应用存在的问题还是要说清楚。
1、对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应用模式的研究部够深入,认识不够全面。
应该怎么样用,怎么样才能用得好,在这里面我也是实事求是地说一下,包括北斗一号在应急通信里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建议中也客观地说了一下,北斗一号是以导航为主,只能传输短数据,所有的数据都必须由中央站进行处理,每个短数据处理是秒,短数据的每秒120字以内,是发挥了作用,但是由于速率、容量有限,作用还是有限的。
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应急通信保障管理体制与高效、高可靠的技术保障体系。
我们国家应该有完整完善管理保障体制,抢险救灾到底谁来管怎么样管这样才能使得高效,还包括信道的资源,设备的管理,设备的配置,怎么样才能高效,才能真正做到在第一时间里面应急救援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率。
3、各个部门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适应应急环境,具有统一标准技术体制卫星应急通信系统。
包括水利部、地质部等各种各样的部门,个人有个人的通信系统,既不能互联互通,管理上不能互联互通,技术体制也做不到互联互通,又没有合适的关口站,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的话,效果大家是很明白的,很难发挥效果。
4、目前我们国家所有的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基本上依靠终端,没有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海事卫星、铱星系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国家没有自主的,作用都有一些欠缺。
既发挥了作用,又存在问题,我就提出几个建议。
对我国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发展建议。
1、建立高效、适合我国国情应急通信的管理体制。
应急救援管理体制里边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应急通信的管理体制,包括应急环境下的指挥关系、组织模式、系统设备配置,频谱资源管理、系统具体应用的保障机制,在这里面也是谈到了西方国家管理体制。
特别是频谱资源,因为应急通信频谱资源,卫星的频谱资源不可能固定在那儿不用,频谱资源由国家出一笔钱给卫星拥有的公司,平时不用,但是政府一有紧急事情的时候,必须把频谱资源立刻让出来给应急通信使用,系统应用具体保障机制,一定要完善。
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在国务院应急办公室领导下,根据应用需求,制定我国应急通信系统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
首先对应用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在应急情况下,不光是抗震救灾,还包括其他的水利,包括公安、武警、交通、消防、农业、海洋、地质、气象等部门的需求展开深入研究,如果不研究需求的话,建立这样的系统,不一定能够满足要求。
各个部门的卫星应急系统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标准应一致,操作应规范,可以保证互联互通互操作。
应该建立卫星通信频谱资源管理和共享,利用自主卫星资源和国外的卫星资源有效结合。
比如大海将来发生问题,中国卫星覆盖不了怎么办,为了保障提高经济效益,现有的系统应用,也就是现在的卫星通信系统和未来发展的卫星通信系统相结合。
卫星通信系统还要和其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包括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怎么样互联互通,包括这次抢险斗争中卫1号提供卫星资源,使得救灾地区第一台GSM基站投入使用,这些都是非常管用的。
充分考虑军民共用,平战结合,信息安全的问题。
军民共用,因为卫星通信系统在军队的应用要远高于民用,所以军民共用,不光包括频谱资源和设备紧急的时候可以调用,平战结合包括通信卫星资源平时给他们用,政府要建立一个制度,到了紧急环境,要让出来,这是第一个含义;第二个含义,这次军队卫星通信系统在抗震救灾发挥了作用,非常遗憾,作用不大,为什么军队里面好的卫星通信系统,信道不好,紧急情况拿出来用的时候,效果很不好,为什么技术上不熟练,应用环境也搞不清楚,平战结合的第二个意思,应急通信系统不是只是在应急的时候用,平时也要用一些,这样才能够使得应急的时候能够熟练、高效应用通信系统,不能平时锁着不用,应急的时候拿出来,这也不会。
再一个信息安全,可以适当进行加密。
充分发挥现有卫星通信系统的作用,因为卫星通信的发展是有时间的,而且是滚动的,充分发挥现有卫星通信系统的作用。
3、根据应用需求,建设与发展我国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在刚才大家的发言里边,包括几次小型研讨会里面,包括曹老师早就提出这个建议,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
就是根据应用需求,建设和发展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卫星移动通信战略地位的认识,认识到不提高,真正发展的话是很难办的,加速发展S波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关键的关键是,如果再不考虑,S频段应用权、使用权就快没了,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由我国相关专业研究所和生产制造厂家借鉴我国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对卫星应急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统一的总体设计,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规划。
因为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静止轨道卫星没有十几米的大天线手持终端很难做到,静止轨道电路处理技术上都是非常复杂的,建设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和经营卫星系统,尽快制造并投入应用。
4、根据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及发展规划,安排相应的财务计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
这样的应急系统靠商业部门从商业的角度建设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知道铱星系统,投入70几个亿,最后因为商业运营的原因,申请破产保护,现在已经转了,没有破产,现在又开始发展了,用户量已经超过17万人,但是主要用在军队和政府部门一级相澳大利亚、非洲地广人稀的地方,为什么建立地面的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因为人少,建一个个基站投入更大,所以在这几个方面,现在又起死回生了,现在又开始在慢慢地发展,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支持包括经费、运行和卫星频率资源,对商业部门进行一些支持。
卫星的频谱资源共享策略、平战结合、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等,同时应大力支持商业运营部门对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因为不是纯商业的系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中国通信学会是中国通信领域声望很高的学术团体,在国际学术界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在我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中国通信学会也希望充分发挥学会的技术优势与影响力,积极参与,为系统建设出谋划策,为国家的决策机关提供技术支持。
但是这个建议书还有几个问题,坦率地和大家汇报一下。
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目前我国的包括抢险救灾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了解不够深入全面。
从这次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当中,基本上也能看到不足的地方,具体的处理机制了解也不是很深入全面。
二是对于各个部门,包括交通部等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未作深入调研,大体的情况建设不够全面,二是体制也不是一样,管理也是不统一。
建议书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在几次讨论会上,很多专家,包括曹老师、郝总都提出来,希望这样的建议书,尽快提交上去,因为汶川地震以后,大家实际上对应急通信系统的作用和需求都有这个感觉了,好多部门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作为通信学会,希望把这个建议书能够尽快地提交上去,给国家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使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更快、更好、更有效,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这个建议书大概就是十页纸,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尽快完善。
李耀东:我听了介绍以后,我提几条意见:第一,在概述里边应该补充,我国卫星通信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相当落后的。
今天会上提到的定位、卫星移动的技术,可以说是在国际上20年以前或者13、4年以前的技术,是人家开发的技术,双星定位技术是1998年美国交斯达公司提出来的,精度比较大,所以这家公司倒闭了,而这个频段在90年、91年让铱星和全球星申请了,这个频段原来就是交斯达的,我们还用双星定位的技术,部队下一代采用高轨和中轨结合的方案,也就弥补了这个问题。
大家提出来天线问题,我们现在在2008年再提出这个问题,差了十多年的时间,我觉得论述的时候应该强调,卫星本身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和国外相比的话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使得我们在卫星应用感到不足,应该继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