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表面形态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 地球表面形态

一轮复习   地球表面形态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力侵蚀: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 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雅丹地貌
(风蚀作用)
戈壁 沙漠 黄土
风力沉积
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唐宋时期,崇明岛仅是长江口的数片沙洲,明代以后开 始连接成陆,明末形成崇明岛雏形。1950年,面积约 600多平方千米,现在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50年来几 乎增长了一倍。
珠峰的许多岩石中埋藏着形成于几千万年前的海洋生 物的化石,据观测珠峰在以每年10毫米左右的速度在 长高。
向斜 下弯 中间新两翼老 下弯凹陷成谷 中部挤压成山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 断层构造与地表形态 典型 类型 地垒 地堑
岩层 两断块之间 两断块之间 位置 相对上升处 相对下降处 断块运 相对上升 动方向 典型 断块山 地貌 代表 华山、庐山 地区 相对下降 裂谷 断裂带
背斜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
泉水、湖泊分布地
断层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 水库等的回避处 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相互关系: 固结成岩
裸露岩石
侵蚀作用
侵蚀物
风化作用
风化物
搬运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三、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2、新老法。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 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
中心新两翼老
背斜
向斜
新 老新 老
向新斜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例如:
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
两翼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一.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地质 构造
背斜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构 造 地 貌 侵蚀后
地貌
褶皱
向斜
断层
常形成谷地或谷底
①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如东非大裂谷。②断层一侧上 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 地,如华山、庐山、泰山。③ 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 河谷地。④沿断层线常发育成 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
背斜常形成 谷地 ,形成谷地。
成因:主要受外力作用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⑤后期地貌: 向斜常形成 山地 ;向而斜形槽成部山受岭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成因:主要受外力作用
山岭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背斜

③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中心岩层 老 ,两翼岩层 新 ; 向斜中心岩层 新 ,两翼岩层 老 。


向斜
老新
④早期地貌: 背斜常形成 山地 , 向斜常形成 谷地 ;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 形 成 的 先 后 次 序 : 构 成 尖 顶 山 的 玄 武 岩 、 构 成 平 顶 山 的 玄 武 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 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 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 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 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 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形成沙滩等
性)
滨海地区
2.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 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 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主要是__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__。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有哪些?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 作用
温度、水、 __生__物__
使岩石发生_崩__解___、 _破__碎___;为其他外力作用 创造条件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侵蚀 水、_冰__川___、 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
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 发时期。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和类型划分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和类型划分
A. 711米 B. 712米 C. 713米 D. 714米
例题
读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 等高线地形图:
(1) 图中P等值 线的数值为( )
A. 711米 B. 712米 C. 713米 D. 714米
例题
读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 等高线地形图:
(2) 图示局部 地貌可能是( ) A. 风力侵蚀地貌 B. 风力堆积地貌 C. 流水侵蚀地貌 D. 流水堆积地貌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河漫滩
河口三角洲(河口平原)
河口三角洲(河口平原)
河流地貌发育过程 阶段一:侵蚀
沟谷流水常形成下 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 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 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 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 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 水补给,沟谷发育成河 谷。
发育初期的河谷集水 面积较小,横剖面呈 “v”形。
塔克拉玛干沙漠
黄土高原
冰碛丘陵
日内瓦湖
沙滩
【高考真题】(08年湖南卷)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16分)
【高考真题】(08年湖南卷)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16分)
①入海口附近, 泥沙不易沉积,因为 地势高差大,河流落 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 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 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 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例题
读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 等高线地形图:
(2) 图示局部 地貌可能是( ) A. 风力侵蚀地貌 B. 风力堆积地貌 C. 流水侵蚀地貌 D. 流水堆积地貌
冰川谷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7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7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十七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2·辽宁卷)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

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2.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 )A.海岸沙B.河流沙C.洪积物D.冰碛物(2023·天津模拟)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

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下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3~4题。

3.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花岗岩B.流纹岩C.沉积岩D.变质岩4.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

下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

据此完成5~6题。

5.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 )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6.“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奇特地貌,红色碎裂砂页岩构成一排排垄岭,像一条条蜿蜒起伏的巨龙腾跃在空旷的荒漠中,包围在巨龙四周的是一座座色彩艳丽的连绵彩丘。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知识清单-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知识清单-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解析)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容速览►高考考情·速览(三年考情分析)►知识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建构)►基础知识·清单(6大知识点)●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流水溶蚀与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冰川作用与地表形态●海浪作用与地表形态►关键能力·拓展(5个能力点)能力点一侵蚀基准面能力点二河流冲淤平衡能力点三风沙活动及防御措施能力点四地貌形成过程分析(答题指导)能力点五其它常见地貌景观形成分析(知识拓展)►素养提升·训练(模拟+真题)►核心概念风化、流水作用、流水溶蚀、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冲淤平衡1.风化作用的概念►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风化壳:是指由岩石风化产物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2.风化作用的类型类型分类影响分布物理风化 a.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温差风化;b.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冰劈作用;c.岩石卸载(释重)——层裂;d.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a.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残留在原地成为风化壳;b.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c.风化产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化学风化 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水解作用;d.碳酸盐化作用;e.氧化作用生物风化生物物理风化:a.植物根劈;b.动物钻洞、挖土。

生物化学风化:a.遗体腐烂分解,形成有机酸和气体,腐蚀岩石;遗体在还原环境中,形成腐殖质,促进岩石分解。

b.植物生长(选择吸收元素、分泌酸溶液腐蚀岩石)。

c.微生物分泌酸类3.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气候气温、降水寒冷或干旱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为主潮湿而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风化壳厚地形陡缓陡坡:基岩裸露,风化快速,物理风化活跃缓坡:植物生长茂盛,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坡向阳坡:物理风化作用强阴坡:化学风化作用更强烈岩石性质岩石的矿物成分矿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岩石的风化作用速度,形成差异风化岩石的结构、构造疏松多孔或粗粒多孔的岩石比细密而坚硬的岩石易于风化节理发育状况节理破坏了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增加了岩石的可渗透性,是促进岩石风化4.常见的风化地貌5.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差异1.河谷的演变2.流水侵蚀作用与地貌(1)不同河段侵蚀作用的差异影响流水侵蚀强弱的因素有哪些?提示①径流量的大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时3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影响深刻。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3.典型案例(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

思考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一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络状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高特别提醒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2.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1.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分布、形态、密度及成因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2.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表面形态 --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表面形态 --河流地貌的发育
16
三角洲
•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 • 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 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泥沙便会沉
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 体,称为三角洲。
16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慢 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
形成河口三角洲
活动
通过遥感影像图探究曲流变化规律
【材 料】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V 下蚀
字 减弱
形 峡
侧蚀
谷 加强


现 侧蚀 形
河 为主 河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河谷的演变
3、凹岸和凸岸
应用 (1)河流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 聚落点、淘金地。 (2)凹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堆积,可以筑港、建码头。
凸岸:堆积作用
河漫滩
凹岸:侵蚀作用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
VS
华北平原河网密度小,耕地连片, 聚落规模较大。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 的规模相对较小。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特别提醒
如何区分洪(冲)积扇和三角洲
区分时主要从两方面: 一是从位置上区分:洪(冲)积扇 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 (湖)口附近; 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洪(冲) 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一、河流的侵蚀地貌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变化典例1如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完成(1)~(2)题。

解答“地质构造类”试题的思维流程(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

根据河流阶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项C正确。

第(2)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产。

【答案】(1)C (2)B典例2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B .先侵蚀、后淤积C .持续侵蚀D .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 m 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 m 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

一轮复习22地球表面形态共58张

一轮复习22地球表面形态共58张
时 进行。在一 定的时间和

作用
不平
地点,往往 是某一作用

地球外部,
风化,侵蚀 ,
把高山削低
,
占优势,内 力作用对地

主要是 太阳
搬运,堆积,
把盆地填平
,
壳的发展起 主导作用
作能
固结成岩 使地表趋于

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 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C处c有处断计层划,修在建此一处座建水水库库,易请诱分发析断其层可活行动性,。产生地 震等地质灾害;另外断层破碎带还会造成水库漏水 。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分布: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火山口


堰塞湖
火山锥
火山岛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 震 形 成 的 地 貌
1、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 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 学块 说构

欧亚板块
板块挤压碰撞(消亡边界)
A、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形成 高大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 如喜马 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 脉等
外力作用 ——黄河泥沙堆积(上升) 内力作用 ——渤海地区地壳下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壳及其表面形 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力起主导作用。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 相互关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堆放矸石、废矿石
形成人造丘冈等
2.间接影响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
程。
人类活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破坏植被
会加速地表侵蚀
植树种草
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
大量引用河水
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使河流侵蚀、沉积状况发生改变
营造防护林 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少
[拓展延伸] (1)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 ①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较为肥沃。 ②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 ③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 如金、锡等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 ④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的关系。
知识 框图
0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特点
规模: 一般较大 人口:聚居的人口较多 形态: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特点 规模: 较小 人口: 较少 分布:相对分散,多呈带状分布
高三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SURFACE MORPHOLOGY AND HUMAN ACTIVITIES
复习 导航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和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 素养
2.人地协调观:结合典型案例,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自然环境与人 类活动的关系,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3.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状况,探讨其与地形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生长边界
【技巧点拨】六大板块图的常考区域 (1)属于亚欧大陆的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却属于印度洋板块。 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 形成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 (2)南极洲板块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最北几乎达到了北回 归线,这意味着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 撞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脉则是南极洲板块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 碰撞形成的。
有同学认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谷出口比干旱半干 旱地区更容易形成洪积(冲积)扇,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不对。 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岩石风化作用更显著, 山区有大量岩石松散堆积物,当山地降水较多时, 更利于洪积(冲积)扇的形成。
平原地形是外力沉积作用的结果,因此所有平原都 是特别平坦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
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 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 C.①③④ B.河道较浅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D.②③④ ( )
(2)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 第(1)题, 依据概念可知, ①说法不准确, D 项正确。 第(2)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 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 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
青藏高原地形图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 地表,使岩层发生水 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 凹陷 岩层运动 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方向
对地形的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 影响 脉 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 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 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十四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十四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

2024届高考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十四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中口玉人一、单选题(2023·浙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外力作用景观图。

完成下面1-2小题1.图中岩石的形态特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化作用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2.该地位于()A.多雨地区B.干旱地区C.高温地区D.高寒地区【答案】1.B 2.D【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岩石原地碎裂,结合所学可知,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与本图相符,B正确。

流水侵蚀会形成“V形谷”等,碎屑物会被搬运离开原地,A错误。

风力侵蚀会形成风蚀地貌,碎屑物会被搬离原地,C错误。

冰川侵蚀会形成冰蚀地貌,碎屑物会被搬离原地,D错误。

故选B。

2.读图可知,该地典型植被为苔藓。

高寒地区温差大,易形成岩石风化,且有苔藓分布,D正确。

多雨地区多为森林植被,与该地不符,A错误。

干旱地区多为荒漠植被,与该地不符,B错误。

高温地区且干旱的区域,温差大,易发生风化,但少有苔藓分布;高温且多雨的区域,温差小,森林或草原植被为主,风化不显著,C错误。

故选D。

【点拨】风化是使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义为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可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或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制约岩石风化的类型和速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断裂型式、气候、侵蚀和地形条件、时间以及人类活动等。

(2018·云南曲靖·曲靖一中校考模拟预测)2017年“魅力中国城”评选中张掖向世人展示了“地貌景观大观园”的独特魅力,图为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下面3-4小题。

3.图示地貌景观()A.在中国主要集中于干旱地区B.主要地质构造最可能是褶皱C.红色岩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变质作用D.形成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大气运动4.图示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A.具有薄板状片理构造B.喷出冷却而成C.形成的地质作用是球状风化D.可由变质岩转变而成【答案】3.B 4.D【解析】3.张掖为丹霞地貌景观,该景观一般是红色砂岩遭遇流水侵蚀形成的,因此主要集中于湿润地区,A错误;图示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且岩层发生倾斜弯曲,但是岩层连续,因此主要地质构造最可能是褶皱,B正确;其岩石属于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而不是变质作用,C错误;外力作用的根本动力主要来源于太阳能,大气运动不是该地貌形成的根本的根本动力,D 错误;故选B。

(四)、2地球表面形态(一轮复习)

(四)、2地球表面形态(一轮复习)

印度洋板块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B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
D
〔2010· 海南地理〕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 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完成下 题。
外力作用
地球内部某 地壳运动、 内力作用形 些元素衰变 岩浆活动、 成高山盆地, 产生的热能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把 高山削低, 地震 凹地填平, 两者同时进 地球外部的 风化、侵蚀、 行,一般内 太阳能 搬运、沉积、 力作用起主 固结成岩 导作用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各有哪些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内力作用
3.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 B
读某大洲(局部)图,回答下题。
4.最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D )
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读图分析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 海岸山脉 岛弧 喜马拉雅山脉
红海
马里亚纳海沟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
①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②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Ⅰ.两陆块相撞-- 巨大的褶皱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
Ⅱ.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0 级地震。下图为这次地震震中及周围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和经过震中 EF 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3~4 题。
3.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板块张裂引起的 B.震级大是本次地震损失大的唯一原因 C.因山高谷深,地震引发滑坡、泥石流 D.汶川县城就在震中,所以破坏特别严重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块碰撞-- 山脉 Ⅰ.两陆块相撞-- 巨大的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Ⅱ.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珠峰形成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 的基本面貌。 (见下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 海陆变迁 岩浆只有 喷出地表 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 平行于地球表面
垂直于地球表面
使地层发生水平位移
表现形式 和弯曲变形
岩层的隆起和凹陷
产生结果 褶皱山系和断裂带 地势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实例 喜马拉雅山、大西洋 青藏高原、台湾海峡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安第斯山脉 D.阿特拉斯山 (2)该半岛由距今7 100万年至距今1 000万 年间,向北移动大约
A.2 460千米 B.3 540千米 答案:(1)A (2)D (3)D C.4 730千米 D.5 280千米
(3)图示范围包括的板块有 A.1个 B.2个C.3个 D.4个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3)内外力作用的关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水平
地壳 运动 运动 垂直
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绵长的 断裂带 和巨大的褶皱山系
关系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二)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分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 相互关系 影响
地壳运动, 形成高山 同时进行, 岩浆活动, 或低地, 朝相反方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
韩国济州岛玄 武岩柱状节理
天坑
思考: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 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2014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 素 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2013高考导航
命题热点
1.多以景观图、流程图、示 意图的形式考查
4.关于图中所示地区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旱涝灾害对农业威胁较大 B.夏季台风损失大 C.春季沙尘暴危害大 D.冬季常受寒潮侵袭
(C) (A)
假如开心超人住所的地理位置是(30°N,120°E)。有一 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甜心超人,并决定“遁地” 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完成5~6题。
(1)图1中①、②、③所对应
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C )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2)与பைடு நூலகம்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 D)
B.b图
C.c图
D.d图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共性
横、纵波的传播速度均随所通过地层的性质的变化 而变化
意义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内部圈层;研究地震的能量 和震级的划分
2.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特点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 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突然发生变化。科学家将地震波突然发生变 化的面称之为“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 面。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并以此将地球内部划分为 三个圈层。如图所示:
• 右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岩体的相互关系。读 图回答1~3题。
D
•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岩浆岩1、沉积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3 • B.沉积岩3、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 C.沉积岩3、岩浆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1 • D.沉积岩3、沉积岩2、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1
C.甲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乙处有河流发育
练习题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2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B)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 C)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常被侵蚀成谷地
易被侵蚀,常形成山
构 造 图示(侵蚀后)


实例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2、断层
地质构造
断层
地垒
地堑
断层构造带
概念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断 图示(未侵蚀) 方

未侵蚀的地貌 两 条 断 层 之 间 岩 两条断层之间岩 岩石破碎,沿断
构 侵蚀后的地貌 块上升,两边下降, 块 下 降 , 两 边 上 裂 线 常 发 育 成
地 外核 古登堡面 纵波速度

突然减慢
,横波消
内核
失。
2900 6371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依纲梳理夯基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基础: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之质生岩间成浆2物岩的.相岩互浆转及原化三物。质大类岩石的冷形却地凝成质固作用作用
岩浆
外力作用( 风化 、
沉积岩
岩浆岩、变质岩 和已生成的 沉积岩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8.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 A)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应用闯一关] 1.(2012·温州十校联考)读某半岛(板
块局部)向北俯冲示意图,回答
(1)~(3)题。
(1)该半岛向北俯冲形成( )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
河谷发育
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
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
水库等的回避处
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

图文分析地质构造的应用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10岩层年龄由老到新)。 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请对下列问题作一简要 分析。
3.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构造名称 实 践 意 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向斜 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 造”,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 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 “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 力
造 地
图示(侵蚀后)
形成地垒,表现 为断块山
升,形成地堑, 表现为凹陷地带
沟谷,有时有泉、 湖泊形成

实例
庐 山 、 泰 山 、 华 渭河平原、汾 死海、贝加尔

河谷地

华山断层
动画演示
圣安德列斯大断层
【真题8】(2011·江苏)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 进,进行野外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 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中abcd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 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5.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到达的位置为下图中的( D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开心超人始终保持匀速“遁地”前行,则他在地下耗时
最长的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
D.地核
7.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波技术 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所罗门群岛及所处板块位置示意图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归纳如下表所示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地震波速度 深度(Km)
(由上到下)
物质组成及特征
地壳
地 上地幔 莫霍面 幔
下地幔
横波纵波 速度均加 快。
平均17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厚薄不一,平均厚度17千 米,大洋部分薄,大陆部 分厚。地势高的地方,厚 度大。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 的主要源地。
侵蚀、 搬运 、堆积、固结
成岩)
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 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 压力)
作用(温度、
岩浆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 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 岩浆岩 ;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 是 变质岩 (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 冷却凝固 ;② 外力作用 (或变质作用); 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 重熔再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