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推动当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还
一直以为是《三字经》……)(《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相差很远了,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苏格拉底则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他说:“我也看到人们同样地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一样,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个人还是赞成后者)”①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
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为什么不是“知识即美德”呢?疑惑ing)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并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中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但却可以看得出他所揭示的教育之巨大作用。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孔子弟子子夏所说的“学而优则仕”(这个思想真的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使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金钱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热衷,但是做官是更诱人的吧。毕竟有了权力就代表拥有了一切。这也是中国官员的腐败屡禁不止的文化根源吧)(《论语·子张》)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所要培养的“君子”要有四个条件,第一,要有“仁者爱人”的思想境界,“均、和、安”的政治理
想;第二,要有“为政以德”的治国兴邦的才能;第三,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可能是中国官员最缺失的道德)的节操;第四,要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气度。孔子力争多培养这类高级人才,就是要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制度。“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我觉得这个思想很有道理,人民把权力交由国家,那么代表国家执行权力的必须是能是具备相关方面的能力、知识和职业道德的。)
“学而优则仕”,不仅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特产,也是苏格拉底育人的目的。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苏格拉底说,“君王和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大权、持王权的人,也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了签的人,更不是那些用暴力或者凭欺骗手法取得政权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②他的圣贤治国
思想后来成为柏拉图哲学教育思想的基础。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他在答复智者安提丰时说:“是我一个人独自参与政事,还是我专心致志要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政事,使我能够对政治起更大的作用呢?③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他认为培养从政人才,实际上是最大的从政。而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要义是,通过教育去影响执政者,就能很好地去为政治服务,何必亲自去做官呢?可见,东亚、西欧两千多年前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所倡导的关于从政主张何其相同!
二、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
在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
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意为,无论地域,无论民族,无论等级,只要是乐于接受教诲的人,孔子都积极地教育他。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是有史可考的。(呵呵,这是否就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呢?这应该是宪法中人人拥有受教育权的前身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却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济、晋、陈、宋、楚、吴、秦等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
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的义务教育家、知识的无私奉献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④对受教育者他不仅不收取报酬,有时还愿意倒贴钱,最大限度地奖励那些愿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没有一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