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合集下载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一、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相同点都是"问---答"互动式交谈,都属伦理谈话,都激发了对方积极的思考。

二、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不同点(一)就"问---答"交谈的地位来看,《论语》的基本性质是"独白性的","问与答"只是其中辅助性的一部分。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大抵是采取这两种形式:单纯的"子曰"和针对于"某某问"的"子曰"。

前者相当于"独白",其具体语境被完全抽掉了,后者才类似于"问与答",则部分地保存了当时的语境。

从全篇来看,"子曰"出现的频率远高于"问与答",据陈桂生考证,前者在《论语》中,共204章,约占总章数(521章)的39.8%,后者中师-第对话68章,仅占总章数(521章)的16.8%。

而"问与答"在苏格拉底思想的生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对话集》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

(二)就"问---答"交谈的方式来看,"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而"启发式"则以第子问、先生答为主。

据陈桂生考证,在《论语》师-第对话68章中,第子问、先生答或不答65次,总75.6%,先生问、第子答或不答21次,仅总24.4%。

而"产婆术中的"问---答",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其原因大凡与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理念有关,即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概括的: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更为他本人求知欲所驱使。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异同相同点: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生活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世界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不同点: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使用的教材是六艺。

苏格拉底传授的主要是逻辑推理和辩证法,逻辑推理和辩证法都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十分重视理性。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1.维护与批判现存制度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

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

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权威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最神圣。

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2.德性为首与知性为先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内圣之道,“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

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

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3.偏感悟与重逻辑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

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

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同与异苏格拉底(469—399BC)与孔子(551—479BC)分别是古代西方与东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

千百年来他们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他们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们的思想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

尽管他们分处地理的两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中度过。

苏格拉底曾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过轰动一时的雅典将军案件;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里底亚的暴政。

孔子年轻时也曾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并且政绩卓著。

两位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都对政治问题抱有自己的理解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伦理性的,同时伦理也是政治性的。

人世间至高至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

政治美德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艺术。

正是借助这种管理艺术,人们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首长、家长,而对自己和国家的其他公民都有益处。

同时,这种至高至大的美德在人们的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根据这种艺术和知识来管理相应的事务。

一个好主人或好管家的本领类似一个好统治者的本领,而且前者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事后者的工作。

苏格拉底曾对一个名叫尼各马希代斯的人说,“管理私事与管理公事只是量上的'区别。

在其它方面,二者完全相同。

所以,你不应该轻视善于管理家务的人。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Ⅲ,Ⅳ,12)苏格拉底还指出,雅典有一万多个家庭;如果连一个家庭都料理不好,那么又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一万个家庭呢?具备有关事务的相应知识和处世本领的人,必将是一个优秀的首长,而不管他是管理家庭还是管理军队或国家。

孔子也是一个伦理政治的提倡者。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来感化人民,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前来归附,好象满天星斗都环绕北斗运行一样。

同时治理国家的人本身也必须是一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

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

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

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与苏格拉底

孔子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对二者进行比较,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因而意义十分重要。

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的地位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二者是相似的,他们堪称是同时代又同样强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典范人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活境况有几点惊人的相似:1、他们生活的时代相距不远,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只比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早出生80年;2、二人均出身低微,非名门望族。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孔子的父亲虽然是贵族,但却很贫穷,因此没有社会地位;3、二人虽然都结婚建立家庭,但是可能都没有通过婚姻而建立起牢固的家庭关系。

家庭对他们均不重要,相反却与弟子们紧密联系在一起;4、二人均不重视物质上的享受和成功,因此能够承受罢官、嘲讽和批评。

然而苏格拉底的承受力可能要强于孔子,他不得不忍受同时代人拒绝其讲学和人生目标失败(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邦主的幕僚)的痛苦;5、二人均生活在他们的国家(周朝和雅典王国)走向政治衰亡的时代;6、二人均是被谋害的目标,理由是“腐化青年人”。

孔子在公元前493年(宋国桓魋对他进行)的那次谋杀中大难不死,而苏格拉底却成了谋杀的牺牲品:他没有对指控他腐化青年和亵渎神明进行辩护就被处以死刑,并且通过自愿服毒而很快自我执行。

然而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上重大区别在于,前者在家乡开办私学无非是迫切希望作为影响力很大的诸侯的幕僚来实现其学说,从而改变世界,然而苏格拉底却没有自己的学校,他在大街或广场上同人们攀谈,与他们对话,从而使他们明白,他们所认为的那些固有的知识是多么不可靠。

接着,他们将思想与实践、知与行联系在一起,在求善、问善、迁善的道德实践中,至少共同涉及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以“人事”为哲学对象,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

在苏格拉底看来,思考世界本原、万物本性等间题的人是“愚蠢”的,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即人们的伦理道德问题,诸如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等等。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之处?(1)相同点:①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②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③都注重人的品德,都重视对人的教育。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2)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形成原因:1、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与此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趋向衰落,人的道德也在承受着考验。

2、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

3、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

在政治主张方面,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民主政治的思想,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

主张服从神的意志和寡头政治。

在哲学观点方面,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对立,他寻求和确定其一般的概念。

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苏格拉底还鼓吹灵魂不死或灵魂轮回。

他所说的概念在本质上并非来自具体事物,毋宁说是具体事物来自概念(灵魂中所固有的东西);人的认识即知识的获得,只不过是对此概念的回忆,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唯心先验论在对人的研究方面,苏格拉底将人类及其社会环境作为探究对象,将人类的幸福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的课题,提倡人文精神,但他心中的人与智者心中的人是有区别的,他站在智者的起点上,沿着与智者完全相反的道路发展,力求从思维的角度把握人,主张到“心灵世界”中去探求真理。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认为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有教养、崇尚理性的人,才是完美的人。

苏格拉底通过对“美德”的讨论,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论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概念的确定性。

他说:“对于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比较及其优点缺点
一、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他的学生大部分是平民阶层;这一点苏格拉底与孔子相似,都是广收学生,把受教育权扩展到下级阶层。

二、在实际教学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天赋能力进行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迪,他的精神助产术,对于知识不只是一味灌输,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导。

三、孔子提倡“仁”,要宽厚待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美德。

两者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

孔子打破了教育上的阶级性,使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它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孔子忽视自然科学,轻视农业,这也是其弊端所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把重要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引导学生的思辨。

2016级免费师范生一班2016100370。

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何异同

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何异同

首先、在教育目标方面。

孔子培养的是具有群体意识的行动者,个人服从群体、服从国家。

为此,他用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型的从政人员,希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

以此教育理念培养的“君子”“士”等从政人员,必然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成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斗士。

这点从孔子及其众多弟子的热衷从政及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行动便可见矣!苏格拉底的教育目标则不同,更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

在《会饮篇》里,他借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人之为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不朽,还必须要有自我意识,能够思维。

人有心灵和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它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

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

这样的心灵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

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

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吧”。

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

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虽多,亦蹊以为?”[1]显然,孔子走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

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旨在使所有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比如,当美诺在回答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时说:“美德就是男人懂得治理国家,女人善于治理家庭等等。

”苏格拉底则开导他说:“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着眼于这共同本性。

”[2] 可见,在教育目的上,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存在着差别,但是他们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之区别简述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之区别简述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之区别简述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各是东西方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们一个是中国的“圣人”,一位是西方的“智者。

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两位大家的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及政治思想这三个方面,对其作出一定的比较。

首先我们看道德思想方面,孔子的思想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一般认为“爱人”是“仁”的主旨,所谓“爱人”,积极地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正》)。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

“仁”的出发点就是承认别人和自己是一样的人,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孔子的“仁”人微言轻伦理思想,可以涵盖一切善良的品行,他提出的孝、悌、忠、信、恭、宽、敏、惠等许多道德规范,都从属于“仁”。

在如何实现“仁”即道德修养的功夫方面。

同时坚持处事要坚持“中庸原则”。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知识即美德”。

他认为无知是万恶的根源。

对苏格拉底而言,知识和德性是同一个东西。

他将善与知识等同起来,他说,认识善就是行善,知识就是德性。

通过将知识和德性等同起来,苏格拉底也就认为恶行或恶乃是缺乏知识。

正如知识就是德性,恶行也就是无知。

这个推理的结论使苏格拉底确信没有人会作恶无度或者明知故犯地行恶。

他说,做错事总是不自觉的,是无知的结果。

把德性与知识、恶行与无知分别划上等号,这似乎有悖于我们关于人的最基本的经验。

当苏格拉底把德性和知识等同起来时,他头脑中考虑的德性概念有着特殊的含义。

对他而言,德性意味着履行一个人的功能。

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者,一个人的功能就是理性地行事。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关乎个人,但各又有所不同。

孔子注重人性的修养,苏格拉底注重个人知识的学习,将知识与道德挂钩,认为知识的渊博与否与个人德行成正比。

再看教育思想方面,我们都知道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 路》)
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 第六,君子应该心胸宽广。 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 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 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 而》) 得上大雅君子。”
第七,君子应文雅而朴实。
善是自由、自制、自主。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一个人自主地自 制而获得从事善的自由,而能够自主就是 智慧,就是健全的理智。 他说:“智慧是最大的美德,不能自制 就使智慧和人远离,并且驱使人走到相反 的方向去。”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仅指人的优良品质,也指任何 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 底将人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诸如 自 制、正义、智慧、勇敢、友爱、虔诚等, 都称为人的美德(德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 雍也》)
孔子把士分为三个等级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如君命。”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小人哉!抑亦可 以为次矣。”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目标
精神的善 身体的善 外在的善
本意义是“欺骗”、“说谎”,与危害破坏 对应起来用,就有“犯错误”、“错了”的 意义。 因此,这个命题的经验方面的含义就是: “没有人故意危害自己”,“人往好处
走”。 “因此,没有人自愿趋恶,或者接受他 认为是坏的(结果),趋恶避善事不合 人的天性的。”-----《普罗泰哥拉斯》
道德教育内容比较
道德方法的比较
共同的生活方式----道德理论与生
活实践相统一
(4)复礼,是仁的表现。
据《论语》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论语·颜渊》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

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

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孔子生活在乱世,苏格拉底生活在社会极盛将衰的转变期。

两人的际遇不同,但是都憧憬与社会长治久安则一,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实现其理想的方法:教育。

比较中西方两位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异同,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的不同点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

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相同点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都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还有,这种对话式教育都是在和谐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

二、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哲学家,他们对生死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孟子》中,孔子提出了“死生是也”的观点,强调了生命的可贵和珍贵,同时也提出了“小人以死惧之,大人以生畏之”的说法,强调了人们应该有正确的生死观。

而苏格拉底则提出了“死并不可怕”、“有志士之死无悔,无垠之生可荣”的观点,强调了人们应该有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本文将从两位古代哲学家的生死观出发,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进行比较,探讨两位哲学家对于生死观的不同见解。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在《论语》中曾有“死生人之常情也”的说法,他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人所面临的常态。

在孔子看来,死亡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人们应该正确面对生死。

而苏格拉底则提出了“死并不可怕”的观点,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知识的无知。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应该摒弃对死亡的恐惧,去追求真理和智慧。

可以看出,孔子更加关注生死的现实性,而苏格拉底更加强调人们应该超越生死。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死后世界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在《论语》中,孔子曾有“鲁人未免也,于予乎君也。

夫子其不望乎?”的说法,他认为死后有来世的存在,在来世中还会有一种永恒的存在。

而苏格拉底则提出了灵魂不朽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不朽的,死后会有一个非凡的存在。

可以看出,孔子更加着重于来世的存在,而苏格拉底更加强调了灵魂的不朽。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生死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孔子更加关注生死的现实性,强调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去追求真理和智慧;而苏格拉底更加强调人们应该超越生死,去追求真理和正义,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应该为真理和正义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孔子更加着重于来世的存在,而苏格拉底更加强调了灵魂的不朽。

两位古代哲学家对于生死观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对人们的生死观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一、苏格拉底问答法1.1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起源和基本原理苏格拉底问答法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灌输和传授而来,而是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得到的。

他倡导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和探求真理,从而达到认识和学习的目的。

1.2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和作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是强调启发性、引导性和对话性,通过一系列有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辩论,促使他们在互动中逐步发现和建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深刻思考,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2.1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来源和基本原理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我国古代儒家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

孔子认为,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建构知识、培养品质和形成道德。

2.2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是重视启发性、人文性和价值导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品德,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尊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苏格拉底问答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3.1 区别苏格拉底问答法更注重对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倡导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发现真理;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更注重对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倡导通过启发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和情感。

3.2 联系苏格拉底问答法和孔子启发式教学法都强调启发性教学,都强调对学生思维和品德的培养,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它们都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都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可以融合这两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历史上地位上有什么区别?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历史上地位上有什么区别?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历史上地位上有什么区别?感谢邀请!手机回答,简单些吧!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历史总是很奇妙,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一大批闪耀古今的大思想家。

而同样在古希腊,则产生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思想家。

在孔子去世十年后,苏格拉底诞生。

他们虽然没有见面,但是他们的思想,分别影响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可以这么说,孔子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苏格拉底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二而要比较二人的区别,无异于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我认为,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下。

1.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强调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真理和学问。

而苏格拉底说过一句更为有名的话,他说,我比别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我自知无知。

咋样,是不是很相似?这是一种对世界和知识的正确态度,从哲学上讲,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

2.孔子更多用经验和感性的方式面对世界。

比如对仁的定义,就有很多种,这是出于他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识。

而苏格拉底则是理性的,他喜欢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

苏格拉底认为万物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和感知的东西,而是存在于表面背后的理念。

3.在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上不同。

苏格拉底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主要是从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上来说,带有一种哲学的真的求索。

而孔子及后来的儒家学说,认识人的价值,主要是要从自身的反思做起,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理念的范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

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学者飞铲重视人的反思精神。

曾子的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诸己,都是从孔子的对人的价值的思想中来的。

4.苏格拉底的思想,启发了西方的科学探索精神,而孔子的思想,启发了儒家学说的道德伦理精神。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

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异同点相同点:都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文化运动,打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的思想基础;不同点:文艺复兴披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进行文化改革,宗教改革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社会变革,启蒙运动彻底抛开伪装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实践了政治变革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因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而产生;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反对天主教会;③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条件。

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所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②时间和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

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③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异同点同:他们都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人生平等,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都痛斥了时政的残暴统治异:伏尔泰认为,因为农民不需要思考,农民需要贵族的统治,他的重心在于批驳残暴的宗教制度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在生死观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孔子强调人生短暂,提倡珍惜时间,充实自己的人生。

他认为人的生命应该有所成就,人们应该努力追求道德和智慧。

苏格拉底也强调人的生命有限,他认为人的时间应该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

孔子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他认为人的灵魂应该长存,用于指导和教育后代。

苏格拉底也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有种种形式存在。

他强调灵魂的重要性,认为人的灵魂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以使灵魂得到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关注人的品德和道德。

孔子提倡仁爱和正直,他认为人的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归宿。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也强调道德和正直,他认为人的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状态。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智慧和真理,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道德。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孔子曾经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他认为死亡是天意,人无法改变。

苏格拉底在面对死刑时,也表现出了坚定而勇敢的态度。

他拒绝逃离或者改变自己的思想,选择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遵循真理和正义是人应该做的。

他坚信自己的灵魂会在死后得到解放和完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都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的状态和品德决定了其灵魂的归宿。

他们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态度。

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的生死观都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和道德,实现自我完善和灵魂的升华。

孔子与苏格拉底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异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异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异同?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9年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一、对待神与宗教1、相同点都是有神论者。

孔子通过直接断言,把鬼神与人事区别出来。

苏格拉底则是通过论证的方法,启发人们理性对待神与人。

2、不同点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不谈鬼神,只谈世事。

苏格拉底,虔诚待神,既谈世事,也谈神事。

他还专门论证灵魂不灭。

二、思维方式1、相同点都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不盲目。

2、不同点孔子以个人直接体验作为思维的前提。

一切思考的出发点,都是人的直接感受与直接判断。

因此,他所分析的问题,看上去是零碎的,有时候是前后矛盾的,但背后有一条主线却是贯穿的,那就是每一个人的不同的体验背后,有着基于共同人性和集体无意识的相通性。

苏格拉底以唯灵论作为思维前提,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灵魂,即现象背后的本质,事物背后的原理,事情背后的理念。

为此,逻辑推理成为其思考的下意识。

逻辑推理的最终指向,一定是形而上,一定是最高的神性。

三、思想体系1、相同点都有明确的思想体系,孔子是儒家思想,苏格拉底是2、不同点孔子的思想体系,是散乱的珍珠,他本人并没有刻意用一条主线去贯穿,使之成为珍珠项练。

但是,由于孔子的每一个思想点,都是珍珠,它们散乱的放在泥地上。

由于对比而出效果,远远看去,自然构成一个整体。

苏格拉底的思维体系,有明确的线贯穿。

苏格拉底所谈论一切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共性,并有逻辑连接。

也就说,他所谈的一切话题,都指向一个统一的“一”,一个统一的“神”。

或者说,他所谈的所有经验,都有普遍的共性作为背景和旨归。

四、对生活,对政治对神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对生活和政治的不同方式。

苏格拉底既不懂生活,也不参与政治。

而孔子“食不厌精”,且一生追求政治。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较孔⼦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

孔⼦是为古时奴⾪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强调个⼈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对⼈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孔⼦1、哲学与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那⾥有两层俗话说钱是⾃然的天,如其谓:“天何⾔哉?四时⾏焉,百物⽣焉。

天何⾔哉?“(《论语·阳货》)的这层意义的天道观上,孔⼦还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如”⼦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中就论述了“⾏”、“⽣”与“逝”的辩证关系。

但“天”在孔⼦的思想中更多的则是指具有⼈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类命运的赋予者,如其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吾谁欺?欺天乎?”(《论语·⼦罕》)孔⼦还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不知命,⽆以为君⼦也”(《论语·尧⽈》)。

在⼈性问题上,孔⼦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先天的⼈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习染不同⽽使之悬殊。

孔⼦敬重“天命”,但却怀疑⿁神,他⼀⽣“不语怪、⼒、乱、神”,强调“未能事⼈,焉能事⿁”,“未知⽣,焉知死”(《论语·先进》),主张“敬⿁神⽽远之”(《论语·雍也》)。

在认识论和知⾏观上,孔⼦虽然承认⼈有“⽣⽽知之”,但强调的是“学⽽知之”;他既重闻见,兼重思维,认为“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主张学⾏并重、学以致⽤、⾔⾏⼀致。

2、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思想结构中是核⼼部分。

孔⼦对“仁”含义的解释颇为宽泛⽽且多变,每次讲解都不尽⼀致。

因为在他看来,“仁”是⼀种主体的体验及实践问题,不必从要领上明确界定,也⽆需理论论证,他只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作出不同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

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

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推动当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还一直以为是《三字经》……)(《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相差很远了,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

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

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苏格拉底则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

他说:“我也看到人们同样地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一样,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

(个人还是赞成后者)”①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为什么不是“知识即美德”呢?疑惑ing)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并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

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中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但却可以看得出他所揭示的教育之巨大作用。

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孔子弟子子夏所说的“学而优则仕”(这个思想真的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使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金钱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热衷,但是做官是更诱人的吧。

毕竟有了权力就代表拥有了一切。

这也是中国官员的腐败屡禁不止的文化根源吧)(《论语·子张》)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他所要培养的“君子”要有四个条件,第一,要有“仁者爱人”的思想境界,“均、和、安”的政治理想;第二,要有“为政以德”的治国兴邦的才能;第三,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可能是中国官员最缺失的道德)的节操;第四,要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气度。

孔子力争多培养这类高级人才,就是要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制度。

“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

(我觉得这个思想很有道理,人民把权力交由国家,那么代表国家执行权力的必须是能是具备相关方面的能力、知识和职业道德的。

)“学而优则仕”,不仅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特产,也是苏格拉底育人的目的。

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

苏格拉底说,“君王和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大权、持王权的人,也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了签的人,更不是那些用暴力或者凭欺骗手法取得政权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

”②他的圣贤治国思想后来成为柏拉图哲学教育思想的基础。

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

他在答复智者安提丰时说:“是我一个人独自参与政事,还是我专心致志要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政事,使我能够对政治起更大的作用呢?③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

他认为培养从政人才,实际上是最大的从政。

而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要义是,通过教育去影响执政者,就能很好地去为政治服务,何必亲自去做官呢?可见,东亚、西欧两千多年前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所倡导的关于从政主张何其相同!二、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

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

意为,无论地域,无论民族,无论等级,只要是乐于接受教诲的人,孔子都积极地教育他。

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是有史可考的。

(呵呵,这是否就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呢?这应该是宪法中人人拥有受教育权的前身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

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却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济、晋、陈、宋、楚、吴、秦等国。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的义务教育家、知识的无私奉献者。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

”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

”④对受教育者他不仅不收取报酬,有时还愿意倒贴钱,最大限度地奖励那些愿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没有一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

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

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成了他教育的对象。

他教无定所,体育馆、广场、街坊、商店成了自然的教室。

这与孔子周游列国时一直在搞教育,走到哪里,教育就办到哪里是一样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⑥可以确凿地讲,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在不同的地域都实行了“有教无类”,造就了一大批贤才、哲人,为东西方文化、学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均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孔子的教育内容虽包括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两部分,但以道德教育为主。

孔子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讲“仁”和“礼”,但内涵很大,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脸、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

所有这些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仁最基本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进一步是“爱人”,爱一切人,为天下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

其道德思想的主要观点是,“道德是一种善”,“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

这与孔子德育思想惊人地相似。

孔子几乎把一切知识的教育最终都落实在道德上,一切道德都被孔子看作是最好的学问。

苏格拉底所讲的“守法”与孔子的“礼”颇为相似。

礼是社会的规章制度。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遵章守法,就不能立于社会。

苏格拉底说的“自制”,即自我控制。

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一贯主张“君子必慎其独也”。

即自己独处,且有犯错误环境时,也能严格约束自己,决不犯错误。

可见,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道德修养的见解上极为相似。

但两者在内容上也有不同。

首先,孔子在教学中没有列入宗教科目。

《论语·述而》明确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非宗教性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中则有较多的宗教色彩。

另外,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主张修己之后要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强调的“认识自己”,“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⑥也有不同。

关于教育内容,还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比较重视身体锻炼。

他认为只有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使自己在平时和战时经得起严寒、酷暑、饥渴、疲劳困顿的考验。

他要求人们一方面要尽量向那些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的人学习;另一方面每个人自己要一生一世注意:什么食物、什么饮料和什么样的运动对自己有益处,以及怎样利用他们使自己获得健康。

实际上,孔子也是十分注重体育锻炼的。

他身体健壮,多才多艺,喜歌乐舞,文武兼备。

他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学生。

礼、乐、书、数是文,射、御是武。

他教文化的场所有杏坛,教武功的场所有射圃。

孔子的学生子路就被培养成了大将军。

孔子平常教育学生要经常锤炼自己。

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即要吃苦,要磨砺自己的意志。

但无论如何,孔子远不如苏格拉底更注重健康教育。

这有其国家文化背景的影响使然。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还有一个同于孔子的显著特点,即除了政事、道德之外,他还主张学一些天文学、算术、占卜术等等,以拥有广博实用的知识。

孔子所传授知识中的“数”即包涵天文、阴阳、算数、占卜术等。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

但孔子更重视道德、伦理的传授。

其实,中国与西欧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两地的统治者所好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主要不在孔子思想与苏格拉底思想对后世影响的不同。

当然,二者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绝不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四、均能熟用启发式教学首先,他们都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子与弟子们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语录。

其中,记载了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孔子及时而恰当地予以针对性很强的回答。

通过这一问一答,启发学生的思维,增进学生的学识。

苏格拉底施教时,不是以准备好的现成结论直接传授给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并根据对方的回答不断提出一连串问题,直到对方认识自己的矛盾、错误和无知,自然地达到正确的认识。

其次,他们都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孔子所主张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论语·述而)),强调的正是学生的主动思维。

他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以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教师才能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