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野外鉴定方法
土体野外鉴定
![土体野外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a41eee8856a561252d36f62.png)
碎石土的密实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钻进情况,看钻杆跳动情况,和进尺情况,跳动很厉害,进尺很快,那肯定是松散到稍密的。
二看孔壁情况,要是塌孔厉害,钻杆老是下不到原来深度,说明也是松散或稍密的1.从外表上看到的土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的固相的不同成分和不同含量。
红色、黄色和棕色,一般表示土中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铁,并说明氧化程度较高。
黑色表示土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或锰的化合物;灰蓝色和灰绿色的土一般含有亚铁化合物,是在缺氧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白色则表示土中有机质较少,主要含石英或高岭土等粘土矿物。
湿度会影响土的颜色的深浅,风干的土的颜色比较浅。
但是一般描述的土是在潮湿状态的颜色。
2. 切面光泽度:黏土光滑、细腻,没有砂面。
粉质粘土的切面不是很光滑、细腻,有的可以看出粉沙的存在。
黏土韧性高于粉质粘土,在手掰的时候有明显的感觉,在掰的过程中会有种藕断丝连的感觉。
在快断开的时候紧接着又有种突然断开的感觉。
当土被掰断的瞬间,很突然的断开,不象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断开的很均匀的。
黏土的颜色多深于粉质粘土。
但土的均匀性较好。
不象粉质粘土,含水量偏高、混砂、与粉土不均匀产出等。
3.填土和原状土的现场鉴别:从颜色上素填土偏暗或黑,土较松散,闻气味,填土多多少少会有点腐臭味的,存在水痕,填土力学强度差;粘性土偏黄或红,土较密实,粘性土裂隙面一般较规则,天然沉积粘性土强度高。
素填土含有杂质,粘性土较纯,只含氧化铁、铁锰质等,三看层理,四是填土近期堆积(了解原始的地形图及访问当地的人确认,最好调查堆积时间),含植物根茎。
填土其工程性质主要怕填筑时间短,密实程度不均匀对工程影响,填筑10年以上一般都密实了,承载力尚可。
土样浸入水中,一般来说填土大部分会变得稀软,其中所含的杂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之类的)会在水中单独出现。
还可以现场搓条,湿土的时候填土能搓成3MM条(杂质较少),但是很容易断。
软土的层理构造说下看法:要想看软土的构造,要用岩芯管取芯,用土皮或刀片将土沿深度方向切入一部分,再用手掰开土体,使土体成为两半,层理构造的话,层面一般很平滑,层面一般含粉砂或云母碎片,鳞片,那断面很像鱼鳞,。
土的野外鉴定方法
![土的野外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43fed7c1c708a1284a4423.png)
符合某一类土的条件时,既按该土定名。
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P>17
17≥IP>10
IP≤10
刀切切面光滑,刀刃有粘阻力
刀切切面稍光滑,切面规则
刀切切面不光滑,切面较粗糙
手捻有滑感,水多时粘手,无砂感
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类别
土的名称
观察颗粒粗细
干燥时的状态
湿润时拍击状态
粘着程度
碎
石
土
漂石块石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卵石碎石
粒径大于6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粗圆砾角砾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不能捏成饼,手捏压不易见手指印,易成碎块和粉末,8<N≤32,
0<IL≤0.5
能捏成饼,手指轻压可见手印,手捏稍有出水,
2<N≤8,
0.5<IL≤1.0
手捏表层出水,手上有明显湿印,土体坍流成扁圆形,N≤2,IL>1.0
粘土
不能捏成饼,
N >32,IL≤0
能捏成饼,边上多裂口,8<N≤32,0<IL≤0.5
摇振反应迅速、中等
具光泽
稍具光泽
不具光泽
干强度高,干土坚硬,锤击才能碎,不易成粉末
干强度中等,干土锤击易碎,
手难捏碎
干强度低,干土手易捏碎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2f5c0e0740be1e650e9a3f.png)
韧性试验
不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可以再揉成土团,但手捏即碎
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 条,手捏不碎
干强度试验 易于用手指捏碎和碾成粉末 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
捏不碎,抗折强度大, 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 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
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 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 1-1 进行土类鉴别。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 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
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பைடு நூலகம்分,形成
冻胀翻浆。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
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土的目力鉴别表 表 1-1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PPT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18cb06d0d233d4b04e691f.png)
谢谢观赏 谢谢欣赏
综合上述结果, ASTM 标准用目力鉴别的结果 划分土类的鉴别标准见表4。
4.光泽反应
光泽反应: 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 并用小刀抹过土面, 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的程度。
在国内的资料中, 1979 年出版的《土质学及土力学》 对土的目力鉴别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并给出如表5 所 示的目力鉴别划分土类的标准。
2.剪胀性—摇震反应
制备很软但不粘手的土膏, 做成饼状, 放在手掌中, 手 掌作水平摇动,并用这只手的手背有力地敲击另一只手, 记 下土膏的反应, 然后用手指侧向挤压土样并记下其反应。
ASTM规定的摇震反应的快慢评价标准见表2。
大家学习辛苦了Βιβλιοθήκη 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3. 塑性搓条试验—韧性
将做完剪胀性试验的土样搓成直径3mm 的土条, 然后将 土条折迭成团再滚搓, 至3mm 时如不断裂则继续折迭成团后 再滚搓, 直到土团碎裂, 记下滚搓时的压力大小和土条软硬 的手感。ASTM规定的韧性评价标准见表3。
一、经验法
土的种类 繁多,有时候让人 非常困扰,经过多 年的经验,人们总 结了一些碎石土、 砂土、粉土、粘性 土、新近沉积粘性 土、人工填土、淤 泥、黄土、泥炭、 红粘土、膨胀土的 野外简单的鉴别方 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 注解 翻浆【frostboiling】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
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2、粉土、黏性土鉴别方法
3、人工填土、淤泥、黄土、泥炭、红粘土、膨胀土的鉴别方法:
4、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鉴别方法
二、科学方法
塑制一个立方体或球形的土样, 在太阳下或空气中风干, 也可以在不超过110 ℃的烘箱内烘干, 用手指捏压的方法试 验土的干强度。如果土中有干的团块, 有经验的人员也可以 用以确定干强度而不必专门塑制土样。ASTM 规定的干强度 的评价标准见表1。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d061c6551810a6f424860f.png)
实验一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实验内容: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定名与描述●实验原理:钻探法在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
从钻机定位后由地表开钻到终孔为止,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与描述每一钻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并立刻写在记录表中,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
野外鉴别地基土要求快速,又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此鉴别。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等进行鉴别。
●实验仪器与主要设备:切土刀,圆锥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
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
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
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细粒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将粘性土分为粘土、粉质黏土和粉土。
细粒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
在描述颜色时、应注意其副色,一般记录时应将副色写在前面,主色写在后面,例如“黄褐色”。
表示以褐色为主,以黄色为副。
粘性土的状态是指其在含有一定量的水份时,所表现出来的粘稠稀薄不同的物理状态,它说明了土的软硬程度,反映土的天然结构受破坏后,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抵抗外力所引起的上粒移动的能力。
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
野外测定土的状态时,可采用重为76g、尖端为30°的金属圆锥的下沉深度来确定,2.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砂类土应描述其粒径和含量的百分比;颗粒的主要矿物成分及有机质和包含物,当含大量有机质时,土呈黑色,含量不多时呈灰色;含多量氧化铁时,土呈红色,含少量时呈黄色或橙黄色;含SiO2、CaCO3及Al(OH)3和高岭土时,土常呈白色或浅色。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579703a8114431b90dd871.png)
土的种类繁 多,有时候让人非 常困扰,经过多年 的经验,人们总结 了一些碎石土、砂 土、粉土、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淤泥、 黄土、泥炭、红粘 土、膨胀土的野外 简单的鉴别方法。
1、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
类 别 碎 石 土 土 的 名 称
卵(碎)石
观 察 颗 粒 粗 细
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粱粒大小)
一碎石土砂土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状态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细小米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颗粒超过025mm砂糖大小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粘着感觉砂土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表面有水印翻浆偶有轻微粘着感粉砂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二粉土粘性土鉴别方法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湿土搓条情况干土湿土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nn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粉质粘土稍有光滑面切面平整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到有少量粘粒土块用力可压碎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052mm的土条粉土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 动植物遗体,如草根、 小螺壳等。
野外采用湿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标准
![野外采用湿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7ee21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1.png)
野外采用湿测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标准
湿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质地的方法之一,其判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土壤颜色:根据土壤颜色的不同,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质地。
比如,黄色土壤一般为砂质土壤,灰色土壤为粉砂质土壤,红色或棕色土壤为粘质土壤。
2. 握土感观察:采集一些湿润的土壤样品,轻轻握紧,然后松开手指。
如果土壤松散流沙状,不粘手,不成团,大概率是砂质土壤;如果土壤成团、稍稍粘手,但又容易散开,多半是粉砂质土壤;如果土壤成块、粘稠,很难散开,则为粘质土壤。
3. 滚球法:取一小块湿润的土壤样品,将其滚成直径约0.8-
1cm左右的土球。
如果球能很容易滚开,不变形,多为砂质土壤;如果球能较容易滚开,但有些变形,多为粉砂质土壤;如果球几乎不能滚动,有很大变形,多为粘质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湿测法只能初步判断土壤的质地,准确性相对较低。
对于精确测定土壤质地,通常需要借助实验室测定方法,如悬浮液法、地蠹法等。
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cc953a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8.png)
漂石夹土(BSI) 卵石夹土(CbSI)
漂石粒>50% 漂石粒≤50%
漂(卵)石质土 巨粒含量 15%~50%
b.粗粒土
漂石质土(SIB) 卵石质土(SICb)
漂石粒>卵石粒 漂石粒<卵石粒
土中粗粒含量多于50%,属于粗粒土。其中,砾粒组质量
多于总质量5%的为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
卵石 碎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圆砾 角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第2页/共12页
b.砂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且塑性指数不大于1的土
第3页/共12页
c.细粒土
塑性指数IP﹥1的土
土的名称 粘土 亚粘土 粉土
塑性指数
IP>17 10<IP≤17 1<IP≤10
粘性土的分类:
按沉积年代分为:老粘性土(Q3及以前沉积的粘性 土);一般粘性土(Q4(文化期以前)沉积的粘性 土);新近沉积粘性土(文化期以来沉积的粘性土)
d.人工填土
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人工填土。物质 成分较杂乱,均匀性较差。
第11页/共12页
感谢您的观看(低)液限粉土 砾粒﹥砂粒
25%﹤粗粒组≤50%
砾粒﹤砂粒
MHG(MLG) MHS(MLS)
粘 高(低)液限粘土
CH
质 粗粒组≤25%
CL
土 含砾(砂)高(低)液限粘土 砾粒﹥砂粒
25%﹤粗粒组≤50%
砾粒﹤砂粒
CHG(CLG) CHS(CLS)
野外鉴别方法
![野外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e3b9fa5ef7ba0d4a733b80.png)
一、土的状态的鉴别1、极软:放手中握拳,土从指缝中挤出。
2、软塑:用手指很容易捏塑。
3、可塑:手指用力才能捏塑。
4、硬塑:手指用力可在表面按出凹痕。
5、坚硬:手指无法按出凹痕。
二、岩心长度描述碎屑:0.1×0.1cm~2×2cm;碎块:2×2cm~4×4cm;块状:岩心长度5~10cm;短柱状:岩心长度10~20cm;长柱状:大于20cm;三、岩心的破碎情况1、岩心完整:90%以上的岩心呈长柱状或柱状。
2、岩心较完整:50-60%以上的岩心呈柱状、长柱状。
3、岩心较破碎:50-60%左右的岩心破碎呈碎块4、岩心破碎:90%以上的岩心呈碎块状、碎屑状。
四、岩石坚硬程度的现场鉴别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无吸水反应;较硬岩:声较清脆,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轻微吸水;较软岩:不清脆,无回弹震手,较易击碎,指甲可刻印痕;软岩: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可掰开;极软岩: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
五、风化程度的划分1、未风化: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Fe、Mn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3、中等风化: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切割成岩块,不能用镐挖,岩芯钻方可。
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
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野外编录土的鉴别方法与描述
![野外编录土的鉴别方法与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cea02ac058f5f61fb7366657.png)
野外编录常用一、杂填土:杂色,松散,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粉土:(1)灰黄,很湿,稍密,含云母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2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三、粉砂:(1)黄色,饱和状态,中密,含云母片,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
(2)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3)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四、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含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有腐味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1):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2)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八、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九、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风化强烈,取芯呈砂土状,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较发育。
十一、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取芯呈长柱状,锤击声哑、易碎,采取率92%,RQD81%。
无裂隙,具水平节理,岩石等级Ⅴ类。
十二、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采取率92% RQD81%.十三、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d23afbad5901020206409c8c.png)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野外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
![野外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6a26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9.png)
感觉主要是砂,稍有 土的感觉,搓时沙沙 作响
土块用手轻压或 抛在铁锹上很容 易碎
可成球,轻压 既碎
感觉有较多粘质颗 粒
用手压碎土块,相 当于压断一根火 柴棒的力
可成球,压扁 时边缘裂缝 多而大
感觉沙砾大致相当, 土块较难用手压 可成球,压扁
有面粉状细腻感
碎
时有小裂缝
干土块难用手压 可成球,压扁
感觉不到沙砾存在
碎
仍有小裂缝
全是细腻粉末状感 干土块手压不碎
湿时搓成土条(2m m 粗)
搓不成条
勉强搓成不完整的 短条
可成条,轻轻提起 即断
可成条,弯成 2cm 直径圆圈时易断 可成条和弯成圆 圈,将圆圈压扁有 裂缝 可成条和弯成圆 圈,将圆圈压扁无 裂缝
土壤质地 砂土 砂壤土 轻壤土 中壤土 重壤土 粘土
肉眼观察形 态
几乎全是沙 粒
以砂为主,有 少量细土粒
砂粒多,细土 约占二三成 还能见到沙 砾 几乎见不到 沙砾
看不到沙砾
野外土壤质地 指感法鉴定标准
手中研磨感觉
湿时搓成土 土壤干燥时状态
球(直径 1cm)
感觉全是沙粒,搓时 松散的单位
沙沙作响
不能或勉强 成球,一触即 碎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42328b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0.png)
野外鉴别与描述的重要性
准确鉴别与描述地基土,有助于确保 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了解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压缩性、渗 透性等参数,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 降低工程风险。
02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灰色、棕 色等。
观察地基土的粒度,可以初步判 断土的名称和工程性质,如砂土 、粘性土等。
含水量可以通过手感和实验来测定, 如将土块轻轻挤压后观察水分渗出情 况,或使用含水率测定仪进行测量。
孔隙比
孔隙比是指地基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它是评价地基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孔隙比越大,表示土的密实 度越差。
孔隙比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如使用孔隙比计进行测量。
粒度成分
粒度成分是指地基土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成和比例,它决定了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和分类。不同粒度的 颗粒组成对土的承载能力、压缩性和透水性等都有影响。
适应性评估
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 要求,评估各种地基处理 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方案比较与选择
在综合考虑地质勘察结果 、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的 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地 基处理方法。
地基稳定性分析
土压力计算
根据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于建 筑物或构筑物的土压力,评估地
基的稳定性。
滑坡分析
对可能发生滑坡的地基进行滑坡分 析,包括滑坡形成条件、滑坡类型 和滑坡稳定性评估。
评价方法
工程性质评价
根据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如承载能力、稳 定性、变形特性等,进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考虑地基土的环境影响,如污染程度、地 下水条件等,进行评价。
经济性评价
结合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和环境影响,综合 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
05
地基土的野外工程应用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f1d84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b.png)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工程地质勘察时,土的野外鉴别方法!整理编辑 By ccit kc1041 swiffer土的野外的目力/野外鉴别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野外勘探工作的组成部分。
在国外通用的技术标准中,通常都有目力鉴别的规定;在国内,《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给出了简易目力鉴别方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一2001)则规定了对黏性土和粉土目力鉴别的内容。
野外的目力鉴别方法要求简单易行,不需复杂的备就可仪器设以对土进行定性的分析。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3mm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1-1进行土类鉴别。
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
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水分,形成冻胀翻浆。
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e55cf126647d27284b7351e0.png)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质地特性肉眼观察干测法湿测法手指搓干土面手指压土块湿时搓成土球(直径1cm)湿时搓成土条(约4mm粗)湿时压成片(薄片)砂土几乎全是砂粒感觉全是砂粒,搓土面时沙沙作响不成土块为松散的单粒不能搓成球,强搓成,一触即碎搓不成条压不成片砂壤土以砂为主有少量细土感觉主要是砂粒,稍有土的感觉,搓时有沙沙声土块用手轻压或在铁铣上很容易散碎可以搓成球,轻压即碎强搓成条,但易断可成片,片面很不平整,易碎轻壤土砂多,细土二三成感觉有较多的黏质颗粒,搓时仍有沙沙声用手压碎土块相当压断一根火柴棒的力可以搓成球,压扁时边缘裂缝多而大可成条,用手轻轻提起即断可成片,片面较平整,边缘有裂口中壤土还可以看到砂粒感觉砂粒大致相当,有面粉状感觉用手较难压碎干土块搓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小裂缝可成条。
弯曲成2cm直径圆时易断可成片,片面平整,边缘有小裂口重壤土几乎见不到砂粒感觉不到砂粒的存在,土面细腻平滑用手很难压碎干土块可搓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很少小裂缝可成条及弯成圆。
压扁无裂缝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弱反光,边缘无裂口黏土看不到砂粒用手难以磨成粉面,土面细用手不碎干土块,锤击也不会成粉末搓成球,球面有光泽,压扁后边缘无裂缝可成条及弯成圆。
将圆圈压扁时有裂缝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强反光。
土的野外鉴别
![土的野外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0f7f93d650e2524de5187e68.png)
粉质粘土
粉土
5.2灰黄硬可塑粘,6.7灰黄软粉粘,10灰稍密粉砂
18.3暗绿黄褐硬粘, 20.0灰黄硬可塑粉粘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沉积环境 颜色 结构性 含有物
河滩及部分山 前洪冲积扇的表 层,古河道及已 填塞的湖塘沟谷 及河道泛滥处
深而暗,呈 褐栗、暗黄 或灰色,含 有机质较多 时呈黑色
结构性能差, 用手扰动原状 土样,显然变 软,粉性土有 振动液化现象
无自身形成的粒状结合 体,但可含有一定磨园 度的外来钙质结核及贝 壳等。在城镇附近可能 含有少量碎砖、瓦片等 人类活动的遗物。
• 土的结构(指结构单元的形态而言)分块 状或团粒状。 • 结构性指土的三相物质内部粘结强度而言。 原状土为硬塑、可塑状态,挠动后呈流塑 状态或感觉土的结构很敏感,用手稍一动 立即破坏土的天然结构叫结构性差。原状 土为硬塑、可塑状态,挠动后呈软塑状态 或感觉土的结构不甚敏感,用手稍一动不 会破坏土的天然结构叫结构性差。
粘性土的状态
粘性土的状态是决定该土工程性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分为坚硬、硬塑、可塑、 软塑、流塑。用刀切出一个新鲜面来观察,并用手指指加压的感觉来判定。 坚硬(用手捏不动) 硬塑(要用较大的力土才略有变形,并即碎散)、(手按无指印) 可塑(手指用力不大就能按入土中,土可捏成各种形状))、(手按粘土 有指印,粉粘成凹坑) 软塑(手指按入土中毫不费力,土可捏成各种形状)、(用力不大就能成 坑) 流塑(不能成形,放在手中不易成块)。
土中含有物
土中含有非本层土成分的其它物质称为含有 物,例如:碎砖、炉碴、植物根、有机物、 贝壳、氧化铁等。有些地区有粉质粘土或 粉土中含坚硬的姜石,海滨或古池塘往往 含贝壳。记录表中应注明含有物的大小和 数量。 • 含有碎砖、炉碴、新鲜的植物根一般为填 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粘着感
细圆砾角砾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砂
土
砾砂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25%~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粗砂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一起。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中砂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类别
土的名称
观察颗粒粗细
干燥时的状态
湿润时拍击状态
粘着程度
碎
石
土
漂石块石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卵石碎石
粒径大于6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粗圆砾角砾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完全分散
颗粒完全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既散
表面偶有水印
无粘着感
细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少加碰撞既散。
表面偶有水印(翻浆)
偶有轻微粘着感
粉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
有轻微粘着感
两手相压成饼状,粘于手掌,掌中有湿印,2<N≤8,
0.5<IL≤1.0
手捏粘于手上,
N≤2,IL>1.0
不能捏成饼,手捏压不易见手指印,易成碎块和粉末,8<N≤32,
0<IL≤0.5
能捏成饼,手指轻压可见手印,手捏稍有出水,
2<N≤8,
0.5<IL≤1.0
手捏表层出水,手上有明显湿印,土体坍流成扁圆形,N≤2,IL>1.0
粘土
不能捏成饼,
N >32,IL≤0
能捏成饼,边上多裂口,8<N≤32,0<IL≤0.5
注:在观察颗粒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图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级查对,当首先
符合某一类土的条件时,既按该土定名。
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
IP>17
17≥IP>10
IP≤10
刀切切面光滑,刀刃有粘阻力
刀切切面稍光滑,切面规则
刀切切面不光滑,切面较粗糙
手捻有滑感,水多时粘手,无砂感
摇振反应迅速、中等
具光泽
稍具光泽
不具光泽
干强度高,干土坚硬,锤击才能碎,不易成粉末
干强度中等,干土锤击易碎,
手难捏碎
干强度低,干土手易捏碎
韧性高
韧性中等
韧性低
粘性土(粉质粘土、粘土)塑性状态的野外鉴别方法
状态
名称
坚硬
硬塑
软塑
流塑
粉质粘土
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团,用锤击和手压土块易碎开,N >32,IL≤0
仔细手捻稍有滑感,粘滞感,砂感
手捻稍有细砂感,粗糙感,
湿土易粘着物体,干后不易剥掉
湿土能粘着物体,干后易剥掉
湿土不粘着物体
湿土能搓成0.5mm的土条,
长6-8cm
湿土能搓成0.5-2mm的土条
湿土能搓成2-3mm的土条
干土坚硬,锤击才能碎,不易成粉末
干土锤击易碎,手难捏碎
干土手易捏碎
无摇振反应
无摇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