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8fad1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5.png)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实际上,小学德育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教育方式单一:许多小学将德育教育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教学之外,造成德育教育的形式单一。
教师往往只是通过课堂讲授、阅读材料、说故事等方式来传授道德知识,而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教育方式。
2. 教材过于抽象:许多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课程内容过于抽象,难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这种教材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无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
3. 培养方式没有个性化:小学德育教育的培养方式比较固定,教育内容、方式、评价标准相对统一,没有个性化,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指导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1. 倡导多样化德育教育方式:小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讨论、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来传授道德知识,以便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道德水平。
3. 引导个性化学习: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进行适当地教学调整,引导学生在德育教育领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热情,提高道德水平。
4. 大力加强师资建设: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
他们应该学习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并掌握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们需要去调整,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让我们共同努力。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ca0d3e5a8102d276a22fbf.png)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总体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一)“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
一些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
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
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二)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现在的智育评估措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学校也没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有的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年级高低、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脱离学生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
很多学校没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没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德育网络。
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是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
有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硬的多、软的少,罚的多、奖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批评多、表扬少,扣分多、加分少,强迫多、引导少,对后进生态度粗暴,动辄训斥、体罚甚至停课,致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联系,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399d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7.png)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德育素质成为了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调查1. 德育教育内容单一在当今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知识掌握,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德育教育内容单一,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德育教育方式呆板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方式以道德说教为主,缺乏生动的形式和互动的氛围。
学生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更多持无动于衷的态度,导致其对于道德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不高。
3. 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目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还未形成一套科学而完善的制度。
对于学生的德育素养也缺少科学的衡量标准,难以对学生实际的德育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小学德育教育对策研究在了解了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后,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进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 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教育内容。
包括在校园生活、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创新德育教育方式传统的道德说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形式,如德育教育专题班会、德育教育社团、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等。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3. 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及时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奖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
以上对策的提出,是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具体化改进措施。
希望能够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小学德育教育实施对策的难点与解决途径1. 德育教育内容设计难点在实施德育教育对策时,可能会遇到内容设计难点。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a90b3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c.png)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一般而言,中小学德育教育滞后。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
断提高,以往以注重学习成果为主的中小学教育模式正在出现重大的变革,但德育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的地位。
与书本知识教育模式相比,德育教育更
少的注重注重学生的道德建设,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程序的学习,从而
导致学生缺乏法治意识。
2、中小学德育教育缺乏活动性。
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和内容多以比
较抽象的形式存在,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
握知识,更多的接受理论性的教学,缺少能够让学生推进知识融合,让学
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导致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一些方面
缺乏活动性。
3、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学校缺乏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没有有效地确保学生行为、改进学生行为等有效的管理,以及维持校园秩
序和道德氛围的完善机制,学校管理机构缺乏严格的教育政策,学生的行
为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这导致了德育工作的滞后。
二、改善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1、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建设。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70ec6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b.png)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小学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学生品德修养,更关乎学生终身发展。
然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合适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学生道德观念淡薄。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导致道德观念淡薄,容易出现不良行为。
2.因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缺乏德育教育资源。
有的学校可能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科课程上,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德育教育资源匮乏。
3.教师德育水平不高。
有些小学教师自身缺乏德育素养,无法给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影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
二、对策建议1.强化德育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德育课程时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加强德育师资培训。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让教师成为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引领者。
3.建立德育评价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道德问题,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德发展道路。
4.提倡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科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加深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5.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德育主题演讲比赛、德育主题演出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体验,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解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不断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希望各方能够尊重道德、培养德行,共同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的建设。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1143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a.png)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小学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道德素质和社会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问题一: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解决对策:为教师提供德育教育的培训机会,包括参加相关培训班和研讨会,提升其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学校还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和交流,培养更多专业的德育教育师资力量。
问题二: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和机械化。
解决对策: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割裂。
解决对策: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科教育的内容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质。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入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问题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脱节。
解决对策: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家访活动等,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德育情况,共同制定和实施家庭德育计划。
问题五:评价体系单一,重视成绩而忽视品德。
解决对策:改革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品德纳入评价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学校可以设立德育奖励制度,逐渐改变学生和家长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引导他们注重品德的培养。
问题六:学生德育教育的参与度不高。
解决对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开展富有情感和互动的德育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德育主题班会、讲座、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问题七:缺乏有效的德育教材和资源。
解决对策:加强德育教材和资源的研发和开发,提供多样化、富有启发性的德育教育内容。
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德育教育的资源渠道,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
要解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ce46b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2.png)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
问题一:教育资源短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但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德育工作存在短缺情况。
有些学校德育教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些学校设备不足,无法开展富有实践性的德育活动。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德育教师的招聘和培训。
同时,学校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覆盖面和效果。
问题二:应试教育压力过大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的倾向使得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科目上,对德育教育产生了冷淡的态度。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增加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鼓励并赞赏学生的道德行为。
问题三:家庭教育责任缺失随着社会变革和快节奏生活的推进,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子女的教育责任缺失,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策: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与支持,鼓励家长通过亲子互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对学生的德育辅导。
问题四: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评价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认同感。
同时,德育评价的标准也不够明确,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的道德素养。
对策: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评价,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将德育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f793a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8.png)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小学生德育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1. 德育目标单一化、机械化现在的小学德育目标普遍偏向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德育目标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德育工作过于“灌输式”在德育过程中,有些学校过分强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抵触情绪。
3. 师生矛盾冲突一些学校的师生关系存在紧张和矛盾,甚至出现了师生之间的冲突。
这种矛盾冲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德育效果。
4. 社会环境影响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良信息、诱惑性环境不断冲击着小学生,对他们的德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对策1. 完善德育目标体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小学德育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推进多元德育内容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方位的开发学生的才艺,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3.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凝聚师生情感,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互信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4. 建立家庭与学校的互动机制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当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提供与学校合作的支持,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5. 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助人为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伦理的认识,培养学生勤劳、守纪、自强和自立的品质。
6. 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机制和管理规定,规范学生行为纪律,培养学生的行为自律能力、学习自觉性,健全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困难与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困难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5e7d1e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d.png)
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困难与对策2023年,小学德育教育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尽管小学教育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困难和应对措施。
困难一:知识难以传递首先,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困难是知识难以传递。
尽管老师们会努力让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观,但学生们往往缺乏实际的经验和理解。
这使得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限,这也给知识的传递带来了困难。
对策一:创设互动机制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可以尝试创造一些互动机制,如小组讨论、班级展示,鼓励学生自由交流。
通过这些互动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可以利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案例、故事来减少知识传递的难度。
例如,把小学生们关心的主题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困难二:课程设置难以衔接其次,小学德育教育的另一个主要困难是课程设置难以衔接。
由于课程设置分散、不连贯,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德育教育。
此外,许多学校在德育教育中仅仅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缺乏关注学生的心理课程。
这样,学生容易出现内心的矛盾和不稳定的情绪。
对策二:实现德育与普通课程的协调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对策。
首先,可以通过课程的再设计,实现德育课程与普通课程的协调。
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种其他课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的核心概念。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心理刻画和应对。
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自信而坚定面对生活。
困难三: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最后,小学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专业知识。
一些小学教师在教学德育课程时,常常缺乏权威性和实际操作性。
存有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缺乏让学生真正地“听得懂,理解得了”实际效果。
对策三:多元化德育教育模式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a1c1f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0.png)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领域也正经历这一场深刻的革命------当我们打开窗户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偶尔也有一些苍蝇飞进来,诸如:网络恶搞、仇恨凶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步步侵蚀着我们的思想领域;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小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中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呢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跟得上呢该如何应对呢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教育心理健康众所周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譬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孝悌为先、尊老爱幼、大气包容、相敬如宾”的中华美德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学校的德育现状如何呢传统的美德和儒家思想能否抵制住西方歪风呢一、中小学生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重视不够,学生观念淡薄经调查:现在的农村学校,由于领导教育观念作祟,仍大力奉行“应试教育”-----比比比----排排排------罚罚罚,再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90%的学校只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排在课程表上的德育课、体育等副科只是供上级检查而已,直接造成中小学生只知享受,不思进取: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知爱幼,不知敬老:只知爱己,不知爱国;缺乏民族自尊心,仁爱之心者比比皆是;经统计:中小学生100人中2.思想严重落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个火红年代的豪情壮语对现代的青少年起不了大的激励作用了,一切的“长大要当科学家、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西方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以致言行上有些“出格”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生存观念发生改变,缺乏精神支柱,思想空虚,品德下降;比如捐款,有的同学说上级借机骗钱的;比如组织上敬老院打扫卫生,有的学生发牢骚说脏话;比如组织劳动,有踌躇不前,懒洋洋的,甚至问:“学校的活儿为什么叫我们干”;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无论学习、劳动、爱心、文艺、理想、志向…..比着落后者,五十步笑百步者,比比皆是,令人堪忧;3.厌学学生呈蔓延之势古人“学而优则仕”,诚然,随着我国高考两轨制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风靡全社会;他们觉得上学无工作、无出路,不如早早打工赚钱;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38%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教师虽屡屡家访,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也无济于事;4.行为准则跑偏“富二、三代”将要主导潮流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有的唱着小沈阳的“大笑江湖”,有的唱着杨青的西门庆的眼泪,有的甚至是一些黄色小调…..脏话臭话随口流露,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金耳环、金手镯比比皆是,比赛车比名牌蔚然成风;5.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校园里近年来颇不平静,流血事件频频发生;经调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青少年抢劫杀人案件令人触目惊心;例如,开封县大李庄中学刚毕业学生同校园内学生的“武斗事件”,“3死9伤”震惊全国;网上披露某校一学生由于在考试中多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砍伤,某学校学生为在网吧上网,没有钱就抢劫;还有洛阳的3学生上网几天几夜不给钱被杀事件----这些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细细思量,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或是网络时代的魔咒,或是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低俗文化的影响等;另外,是国家教育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真正走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形成“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忽视德育重智育,不求人文重评比”;造成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部分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眼不见为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教师怕“引火烧身”有的教师确实也管不了,长此以往,思想品德教育形势显得十分严峻;二、应对之策略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根本和前提条件,如果实施了素质教育,开齐课程,少些排名;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从整体上深化教育的改革;使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形成整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施;教师“充电”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手段,“打铁还需身板硬”,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现在,很多教师总认为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了“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关心,所以应提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不定期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德育不能仅仅依赖思品和思想政治课,还应在其它学科中加以渗透;针对学科特点,思品和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式,要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诸如:让学生每天播报一个新闻;每天讲一个中华美德故事或成语故事;或请公安派出所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或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或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的故事片;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顺便启发他们学习的必要性与目的,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道理;2.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德育网络当前的德育环境令人堪忧,这些主要来自于学校的主导,社会的干扰和家庭的阻挠;中小学必须优化德育工作环境;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具体地说,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没有远见的教育,也是危险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3.更新德育内容与时俱进转观念除了坚持升国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阵地外,教材中还可以注入一些“国学内容”——诸如: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或弟子规、三字经等,同时,引人“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两弹一星”、“航母潜艇”等等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首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墙上标语、花坛里标牌标语要文明和谐;板报和宣传栏要多换,让学生“喜闻乐见”;“元旦、五四、六一”汇演要成为学生的舞台;这是心理的隐形教育,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应成为心理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理论武器;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亲密接触,同学生一起谈谈话、唱唱歌、做做游戏、踢踢毽子、跳跳绳子、拔拔河,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除师生间的心理屏障;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朋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坚持不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三个面向”的要求为指针,以创建一流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为指导原则,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才能使美德之花越开越艳,使民族之魂愈挫愈坚;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一玫瑰的故事一对小姑娘走进;不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呐,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儿;”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呐,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儿下都有花;”母亲听了沉思起来;:世间万物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二开灯的故事有一个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这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的一句,意思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这样;.三三个小男孩的故事有一位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的一间房子里居住;一天,走来三个男孩子,把一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老人受不了这种噪音的折磨,便出去与这些小学生谈判;他说:“看到你们踢桶玩,我很高兴;如果你们每天来踢,我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三个男孩子很高兴,接受了老人的要求,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对他们说:“物价上涨了,我的收入减了一半,所以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角钱”;孩子们很不开心,但放学后,仍坚持来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又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从明天起,我每天只能给你们两角钱了;”三个小男孩立刻脸色铁青,连连说:“不干了不干了谁会为了区区两角钱,在这儿浪费宝贵的时间”;从此老人的房前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哲理:人生是短暂的,青春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四棺材的秘密在我国古代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两个穷秀才一起去进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见一只黑乎乎的大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刻凉了半截;心想:完了,完了,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他走进考场,脑海中仍挥不去那黑乎乎的棺材;结果文思枯竭,最后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虽然也看到了棺材,但心里却想,棺材不就是又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于是,他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哲理:一个人的心情好与坏,有时的确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得失成败;五马戏团的故事一座城市来了一个马戏团;六个小男孩穿戴得干干净净,手牵手排队在父母身后,等候买票;他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即将上演的节目,好象是自己就要骑着大象在舞台上表演似的;终于,轮到他们了,售票员问要多少张票,父亲低声道:“请给我六个小孩和两个大人的票”;母亲心颤了一下,她扭过头把脸垂得很低;售票员重复了一遍价格;父亲的眼里透着痛楚,他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身旁的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们的钱不够;一位排队买票的男子目睹了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自己的口袋,将一张5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然后拍拍那个父亲的肩膀,指着地上说:“先生,你掉钱了;”父亲回过头,明白了原委,眼眶一热,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钞票;然后,紧紧地握住男士的手;中文意思:有时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小小的善行,也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洗去自己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29a4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6.png)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个性的重要一环。
然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问题一:德育工作粗放化当前,一些中小学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存在粗放化的问题。
学校只注重开展形式主义的教育活动,重视宣传口号和标语,但缺乏真正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对策一:加强思想教育与德育结合学校应加强思想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能力。
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通过具体的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实践道德规范。
对策二: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只注重学生成绩和知识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道德行为。
问题二:德育资源不足目前,中小学德育资源不足,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学校面临缺乏专业教师、教材以及相关设备等问题。
对策一: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拥有一支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
通过招聘、培训、评价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稳定优秀的德育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对策二:加强德育教材和设备建设学校应加强德育教材和设备的建设,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编写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德育教材,开发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和教具,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
问题三:家庭教育缺失当前,许多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缺乏对子女的德育培养和引导。
家庭对学生品德的要求不高、不严格,甚至存在溺爱和纵容等现象。
对策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相关部门应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
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子女的德育培养。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4b02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5.png)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其现状和对策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1 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情况的学生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忽视了有关规则意识、法制观念等方面的教育。
对于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缺乏个性化的教育。
1.2 德育教育注重形式,忽视内涵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往往更加强调形式化的道德教育,让学生背诵、朗诵一些道德故事以及道德规范,重视形式,忽视深层的内涵。
这种教育方式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道德规范,形成一种虚假的教育。
1.3 家校联动不够完善小学德育教育还存在家校联动不够完善的问题。
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结合,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能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而家庭的德育教育也没有与学校进行有效的对接。
1.4 德育教师培养不足小学德育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到位,德育教育教师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成长阶段的学生进行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的制定,更加系统地规划和设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教育措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形式化的道德教育,更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等方面的内涵。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形成自觉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家校共育的机制。
学校要加强家长教育,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在家庭中延续相关教育措施。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bf78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8.png)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师资力量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多数来自当地的村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德育培训。
这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影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对策:1. 加强师资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德育培训班,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育能力,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德育理念和方法。
2. 落实以案例教学。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教师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对策:1.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2. 开展特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特色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通过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三、学校德育资源匮乏农村中小学德育资源相对匮乏,德育课程、教育活动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面临着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
对策:1. 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合适的德育教学资源,如德育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合理安排德育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和社会资源,开展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德育教育成绩评价不规范一些农村中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只注重学生成绩、升学率等硬指标,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导致德育教育的成绩评价不规范。
对策:1. 完善评价指标。
除学习成绩外,学校应合理设置一些德育评价指标,如学生的品德评定、参与社会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
中心小学德育质量分析报告
![中心小学德育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8365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e.png)
中心小学德育质量分析报告中心小学德育质量分析报告(精选3篇)中心小学德育质量分析报告篇1一、我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取得成绩1、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保证了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法制课教师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
2、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几年来,我校围绕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同时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兴趣和接受能力等特点,设定相应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方式方法,通过一系列学生易于接受的社会法制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使法制教育变成一种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
二、我校法制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虽然我校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法制教育专题课的内容设置上,计划性、系统性、自主性不足。
法制教育内容以《学法路上与你同行》课程为主,校本法制教育课程虽结合主题月活动开展,多以讲座为多,计划性、系统性、自主性不足。
2、由于经费的不足、交通安全等多种因素,法制教育多数是局限在课堂内,有举行法制演讲、手抄报、讲故事等多种比赛形式,但此类比赛,大部分较出色学生参加,而广大的小学生面对的是信息万变的社会,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诱惑无不影响着他们,学校的法制教育只局限于学校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这是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3、在校学生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网吧和游戏机室等营业服务场所的诱惑,部分学生家长的不良行为等,给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三、新形势下提高发展教育效益的措施1、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理念,强化法制教育队伍素质。
组织成立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综合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教务处等多部门力量,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班主任为中坚,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人人都是法制教育者,全面开展法制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ba5d2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f.png)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行为规范,还涉及到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个性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行为偏差较多以及家校合作不够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做出一些对策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下面将就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一进行探讨。
一、问题:1. 师生关系不和谐:由于一些老师教育方式不当,导致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2. 学生行为偏差较多: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导致其行为偏差较多,容易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家校合作不够:一些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够重视,也不够积极地参与导致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
二、对策: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老师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强调教育方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
2. 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采取诸如加强班级管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家庭教育等措施,推动学生行为规范的提升。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合作才能够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希望未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ac2c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f.png)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德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塑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德育教学内容抽象、知识性强,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将德育教学生活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1. 德育教学内容单一、抽象目前,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培养、法律法规学习等,这些内容属于抽象知识范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直接联系,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2. 德育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灌输知识的方式进行,缺乏生活化的情境设置和实践性的体验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德育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现有的德育教学往往是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问题的联系,难以激发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尊重。
三、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对策研究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置和实践性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亲身体验、感受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性,使道德观念和规范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升华。
2. 关联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德育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理解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道德教育的力量,并由此产生对规范的自觉遵守。
3. 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讲解和灌输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模式,如情境模拟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 教师的角色转变德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辅导、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能力,而非简单的传授知识。
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好引导学生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5. 树立积极健康的德育氛围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德育氛围,通过校风、师德、家风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在健康的德育氛围中成长,增强规范意识。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c771c3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2.png)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人们对于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小学德育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家庭问题1.父母缺乏教育意识和方法。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很多父母缺乏时间和方法来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2.父母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往往受到父母的影响。
如果父母自身的行为不端,比如大声喧哗、酗酒等,孩子也容易模仿。
对策:家庭是孩子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家长应当重视德育教育。
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注意修养和言行。
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家庭作业、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为家长提供德育教育方法和指导。
二、学校问题1.课程设置和德育教育脱节。
在一些学校中,德育课被当作一种附加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教师德育教育能力不足。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他们只关注知识的传递,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和培养能力。
对策: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校要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
三、社会问题1.社会道德观念不健康。
在一些社会环境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可能偏差,比如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等。
2.社会环境不健康。
一些媒体、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比如暴力、色情等,对于还在成长的小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对策: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公众道德观念的引导和教育。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媒体和网络的监管,减少不良信息的扰动。
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培养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德。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可以从教育家长、提高教师水平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和监管等方面入手。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e762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f.png)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小学德育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多数是以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的,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难以形成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
2. 德育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小学德育教育内容主要注重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缺乏现代化的、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德育需求。
3. 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小学德育教育方式大多数是以传统的讲授和灌输为主,缺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取的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式。
二、对策建议:1. 建立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当建立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确定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规范德育教育的方法和评价体系等,使德育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现代德育素养,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
3. 多元化德育教育方式: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包括游戏体验、实践活动、情景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参与。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系统性、内容不够丰富、方式单一等,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建立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多元化德育教育方式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信随着这些对策的不断实施,小学德育教育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领域也正经历这一场深刻的革命------当我们打开窗户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偶尔也有一些苍蝇飞进来,诸如:网络恶搞、仇恨凶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步步侵蚀着我们的思想领域。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小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
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
但由于中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呢?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跟得上呢?该如何应对呢?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教育心理健康众所周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譬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孝悌为先、尊老爱幼、大气包容、相敬如宾”的中华美德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离我们已渐行渐远……。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学校的德育现状如何呢?传统的美德和儒家思想能否抵制住西方歪风呢?一、中小学生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重视不够,学生观念淡薄经调查:现在的农村学校,由于领导教育观念作祟,仍大力奉行“应试教育”-----比比比----排排排------罚罚罚,再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90%的学校只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排在课程表上的德育课、体育等副科只是供上级检查而已,直接造成中小学生只知享受,不思进取: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知爱幼,不知敬老:只知爱己,不知爱国。
缺乏民族自尊心,仁爱之心者比比皆是。
经统计:中小学生100人中2.思想严重落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个火红年代的豪情壮语对现代的青少年起不了大的激励作用了,一切的“长大要当科学家、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西方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以致言行上有些“出格”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生存观念发生改变,缺乏精神支柱,思想空虚,品德下降。
比如捐款,有的同学说上级借机骗钱的。
比如组织上敬老院打扫卫生,有的学生发牢骚说脏话。
比如组织劳动,有踌躇不前,懒洋洋的,甚至问:“学校的活儿为什么叫我们干?”。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无论学习、劳动、爱心、文艺、理想、志向…..比着落后者,五十步笑百步者,比比皆是,令人堪忧。
3.厌学学生呈蔓延之势古人“学而优则仕”,诚然,随着我国高考两轨制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风靡全社会。
他们觉得上学无工作、无出路,不如早早打工赚钱。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38%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
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
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教师虽屡屡家访,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也无济于事。
4.行为准则跑偏“富二、三代”将要主导潮流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
有的唱着小沈阳的“大笑江湖”,有的唱着杨青的《西门庆的眼泪》,有的甚至是一些黄色小调…..脏话臭话随口流露,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
金耳环、金手镯比比皆是,比赛车比名牌蔚然成风。
5.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校园里近年来颇不平静,流血事件频频发生。
经调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青少年抢劫杀人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例如,开封县大李庄中学刚毕业学生同校园内学生的“武斗事件”,“3死9伤”震惊全国。
网上披露某校一学生由于在考试中多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砍伤,某学校学生为在网吧上网,没有钱就抢劫。
还有洛阳的3学生上网几天几夜不给钱被杀事件----这些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细细思量,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或是网络时代的魔咒,或是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低俗文化的影响等。
另外,是国家教育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真正走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形成“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忽视德育重智育,不求人文重评比”。
造成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部分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眼不见为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的教师怕“引火烧身”有的教师确实也管不了,长此以往,思想品德教育形势显得十分严峻。
二、应对之策略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根本和前提条件,如果实施了素质教育,开齐课程,少些排名。
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从整体上深化教育的改革。
使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
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形成整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施。
教师“充电”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手段,“打铁还需身板硬”,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
现在,很多教师总认为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了“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关心,所以应提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学校要不定期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
德育不能仅仅依赖思品和思想政治课,还应在其它学科中加以渗透。
针对学科特点,思品和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式,要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诸如:让学生每天播报一个新闻;每天讲一个中华美德故事或成语故事;或请公安派出所的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或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或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的故事片;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顺便启发他们学习的必要性与目的,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道理。
2.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德育网络当前的德育环境令人堪忧,这些主要来自于学校的主导,社会的干扰和家庭的阻挠。
中小学必须优化德育工作环境。
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
具体地说,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
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
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
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没有远见的教育,也是危险的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3.更新德育内容与时俱进转观念除了坚持升国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阵地外,教材中还可以注入一些“国学内容”——诸如:《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或《弟子规》、《三字经》等,同时,引人“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两弹一星”、“航母潜艇”等等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
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
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
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首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墙上标语、花坛里标牌标语要文明和谐;板报和宣传栏要多换,让学生“喜闻乐见”;“元旦、五四、六一”汇演要成为学生的舞台;这是心理的隐形教育,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抓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应成为心理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理论武器。
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亲密接触,同学生一起谈谈话、唱唱歌、做做游戏、踢踢毽子、跳跳绳子、拔拔河,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除师生间的心理屏障。
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朋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坚持不懈。
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
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三个面向”的要求为指针,以创建一流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为指导原则,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才能使美德之花越开越艳,使民族之魂愈挫愈坚。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一)玫瑰的故事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呐,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儿。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过来。
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
“为什么呐,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儿下都有花。
”母亲听了沉思起来。
世间万物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二)开灯的故事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
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
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