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节 骨折 概述

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节 骨折 概述
(1)休克:出血、疼痛、合并伤
(2)血管损伤:可致组织缺血坏死
(3)周围神经损伤:出血相应症状
早期 (4)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部位截瘫
(5)内脏损伤:
(6)脂肪拴塞
(7)感染
(8)骨筋膜室综合征:定义、表现、好发部位、转归
(1)压疮
(2)坠积性肺炎
(3)缺血性肌挛缩:前臂掌侧可形成特有的“爪形手”
晚期 (4)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5)关节僵硬
(6)创伤性关节炎
(7)缺血性骨坏死
三、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
四、护理目标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生活护理
3.对症护理
4.并发症的防治
5.功能锻炼
1.骨折的晚期并发症包括 压疮坠积性肺炎缺血性肌痉挛 骨化性肌炎 关节僵硬 创伤性关节炎 缺血性骨坏死。
(3)骨痂改造塑形期:恢复骨的原形和结构
2.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3.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①全身;②局部;③治疗因素
(五)骨折的急救
1.抢救生命 2.处理伤口 3.妥善固定 4.迅速运送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一般症状 ①创伤处畸形
(2)专有体征 ②假关节活动
③骨擦音、骨擦感
3.并发症 有早期与晚期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教案
第次课
授课课题
第三十四章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授课时数
2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解、讨论、点评
教学目的
1.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与分类;
2.熟悉骨折的并发症、骨折愈合过程与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徐州医学院教案讲授章节第四十四章骨折病人的护理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授课日期2016年4月教学时数3学时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1.掌握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2. 掌握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3.熟悉骨折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四肢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外伤的处理原则;脊椎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4. 了解骨折的成因、移位;手外伤的检查;关节脱位的概述、病因。

教学重点1. 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2. 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教学难点骨折的愈合病理过程、骨筋膜室综合症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一、教学方法与设计用骨折病例的X照片及损伤手术图片介绍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比较直观、易理解。

用提问法介绍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对临床新进展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环节1.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为什么容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三、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1)用骨关节解剖生理功能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骨折的发生机制。

(2)用典型病例的护理程序方法指导学生向骨关节损伤、骨关节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骨折(fracture)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 fracture)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

了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护理技术。

熟悉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等骨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能够运用正确的护理技术进行骨科患者的护理,如伤口护理、石膏固定、牵引护理等。

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3. 情感目标:培养对骨科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骨科基本概念:介绍骨科的定义、分类和疾病特点。

2. 骨科护理原则:讲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3. 骨折护理:介绍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重点讲解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4. 关节置换护理:介绍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5. 矫形手术护理:介绍矫形手术的类型、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例,讨论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骨科护理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的深度和护理措施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提供具体的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视频资料:播放骨科护理操作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内容:6.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介绍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7. 骨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讲解如何对骨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8. 骨科患者的营养支持:讨论骨科患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45+骨折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45+骨折病人的护理
凳、不跷二郎腿、不洗盆浴,翻身时应在两腿间夹 一枕头,以防股骨头脱出。 4.活动:不做剧烈运动 如打球、爬山;不做长途旅行。 5.预防感染: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要及时治疗。 6.定期复查。
第三节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
一、脊柱骨折 二、脊髓损伤 三、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一、脊柱骨折
又称脊椎骨折,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6%。 (一)分类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
血流缓慢、血液的粘稠度高而引起。
缺血性肌挛缩
髌骨骨折
足开放性骨折
桡骨远端青枝骨折
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椎体压缩骨折
肱骨干骨折成角畸形
骨折后的畸形
骨折段移位
骨折的治疗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骨折复位的标准
解剖复位:即对位线良好,恢复正常解 剖学位置。
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平卧硬板床, 腰部垫高3日后锻炼腰背肌,第3个月可下地活动; 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3者,应予以闭合复 位,固定3个月。 ⑵颈椎骨折:稳定型,用颌枕带牵引复位,复位后头 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
二、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胸腰 段损伤使下肢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受 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 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时称不完 全性截瘫。 (一)分类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 折、骨骺分离。 (二)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开放性骨折;2.闭合性骨折 (三)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患者的护理教案

骨折患者的护理教案

骨折患者的护理教案1. 引言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指骨骼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

对骨折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将介绍骨折患者的护理教案,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估和护理注意事项。

2. 护理目标- 促进骨折的愈合- 缓解疼痛-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提供心理支持3. 护理措施3.1. 骨折部位固定- 根据医生的要求,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例如石膏、外固定器等)固定骨折部位,以维持骨折的稳定性。

- 遵守固定装置的使用时间和方法,确保固定装置的有效性。

3.2. 疼痛管理- 及时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控制骨折部位的疼痛。

- 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 给予必要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和疼痛的缓解。

3.3. 皮肤护理- 定期检查骨折部位的皮肤,防止皮肤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避免污染和摩擦。

- 如有需要,使用合适的护肤产品,保持皮肤的健康状况。

3.4. 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适量的饮食,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素。

- 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等对骨骼健康有益的食物的摄入量。

- 如有需要,配合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给予合适的补充剂。

3.5. 康复训练- 在骨折固定期结束后,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 这包括肌肉强化、关节活动度恢复、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4. 护理评估- 定期评估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以便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 检查固定装置的松紧度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松动现象。

- 观察骨折部位的皮肤状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 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和需求。

5.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支持和理解。

-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问题。

- 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保持骨折部位的安静和稳定。

四肢骨折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四肢骨折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1. 知识目标:- 了解四肢骨折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分类。

- 掌握四肢骨折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 熟悉四肢骨折的康复训练方法。

2. 技能目标:- 学会观察四肢骨折患者的病情变化。

- 掌握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技能。

- 能够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四肢骨折的基本概念和病因2. 四肢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 四肢骨折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心理护理- 一般护理- 疼痛护理- 观察病情- 预防感染4. 四肢骨折的康复训练5. 护理案例分析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角色扮演法4.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骨折?骨折有哪些类型?2. 介绍四肢骨折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四肢骨折的护理1.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增强治疗信心。

2. 一般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 注意饮食卫生,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3. 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疼痛,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观察病情:- 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制动情况。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

6.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 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三)护理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病例,分析四肢骨折的护理要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护理方案。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四肢骨折护理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考察学生对四肢骨折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加重损伤。
05
骨折病人的营养与康复护理
营养护理
总结词
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详细描述
骨折病人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促进骨骼愈合,包括蛋白 质、钙、磷、维生素D等。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病人 的需求。
总结词
保持适当的饮食平衡
及时对开放性骨折部位进 行清创处理,清除异物和 坏死组织。
详细描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 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闭合性骨折的护理
详细描述
总结词:减轻疼痛、维持固 定、促进功能恢复
01
适当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

02
03
维持骨折部位的固定,防止 移位。
04
05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 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4
目录
• 骨折概述 • 骨折病人的护理原则 • 骨折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 特殊类型的骨折病人的护理 • 骨折病人的营养与康复护理 • 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

01
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多发性骨折的护理
总结词:全面评估、密切观 察、预防并发症
0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01 03
详细描述
02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 各部位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影 响。
脊柱骨折的护理
总结词:保持稳定、预防脊髓损伤、促 进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脊柱 功能的恢复。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脊髓损伤的症状, 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分类2. 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案例:骨折患者病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骨折的图片和动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的理解。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评估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 学会评估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

3. 熟悉骨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X线片、CT、MRI等。

2. 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评估: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等。

3. 骨折患者的局部症状评估:疼痛、肿胀、出血等。

4.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休克、感染、血管损伤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并发症。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评估流程。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投影仪:用于展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并发症的图片。

3. 评估工具:用于示范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评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

2. 评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评估流程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理解。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4. 骨折的诊断方法5. 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

2. 护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片、CT、MRI等检查。

2. 熟悉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a. X线片检查b. CT检查c. MRI检查2. 骨折的治疗方法a. 保守治疗b. 手术治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 实地演示:展示X线片、CT、MRI等检查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诊断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方法的运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患者的的一般护理措施。

2. 熟悉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a. 病情观察b. 休息与活动c. 饮食护理d. 疼痛管理2. 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a. 的石膏固定护理b. 牵引护理c.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

2. 模拟演练:进行石膏固定、牵引等护理操作的模拟演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的掌握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5. 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骨折概念、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2. 熟悉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2. 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3. 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急救处理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骨折的康复护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

2. 掌握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

二、教学内容:1. 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2. 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3. 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骨折康复训练的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护理目的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训练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常见骨折的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二节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二节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教案第次课(一)原因1.伸直型:(Colles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2.屈曲型:(Smith)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又称“反科雷氏”(二)临床表现(侧面观:餐叉样;正面观:刺刀样)四、股骨颈骨折(一)分类1.按骨折线分类(1)头下型骨折(2)经颈型骨折(3)基底部骨折2.按骨折线角度分(1)内收型骨折:>500,接触面小,易移位,为不稳定性(2)外展型骨折:<300,接触面大,不宜移位,稳定性骨折3.按骨折程度分(二)临床表现(伤侧下肢:屈曲、内收、外旋、缩短畸形)(三)治疗原则五、股骨干骨折六、胫腓骨骨干骨折二、护理(一)常用的牵引1. 皮肤牵引:牵引重量不能超过2~3公斤,最好在两三天内逐渐加量,皮肤牵引很难维持超过3~4周。

牵引期间要经常检查,以免滑脱,影响牵引。

此法适用于(4~ 5岁以下的幼儿),儿童及老年肌肉软弱,骨折无移位者。

2. 兜带牵引:1.枕颌带牵引:适用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型颈椎病2.骨盆带牵引:适用腰椎间盘突出、腰神经根刺激症状3.骨盆悬吊牵引:适用骨盆骨折有明显分离移位或骨盆环骨折有向上移位和分离移位者3. 骨牵引:重量一般用体重的1/7~1/8,对位后要减重量保持对位。

牵引时间也可延长到2~3月,适用于一切有移位的成人骨折精讲点拨表现特点说明股骨颈血供特点比较几种牵引的特点、应用、注意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小结:参考资料及教具: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一、引言骨折是人体骨骼受到外力冲击、被压等作用而断裂或折断的一种损伤,常见于事故受伤、跌倒、运动等。

骨折病人需要在医院接受外科护理,进行护理前要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对骨折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本文将围绕骨折病人的护理展开,制定一份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以提高外科护理师对骨折病人的护理水平。

二、骨折病人的护理步骤2.1 骨折病人的评估骨折病人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是确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基础,评估包括病史、现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等。

病史中要了解是否有肝肾疾病,是否有需要长期服药等慢性病等。

现病史中要详细了解骨折发生的场合和情况,包括外伤机制、疼痛情况、出血情况、有无突出、畸形等。

体检部分包括生命体征、全身和局部体检,重点是对骨折部位进行检查和评估。

辅助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检查,对骨折部位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2.2 骨折病人的处理对于骨折病人,首先要进行止血处理。

出血量较多或无法止血的可通过给予输液、血管加压绷带等方法进行处理。

其次是进行疼痛缓解,因为骨折病人通常处于剧烈疼痛状态,可以给予镇痛药物。

骨折病人的患肢需要固定,可通过石膏、气垫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2.3 骨折病人的护理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骨折病人在长时间卧床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压疮、尿路感染等疾病,需要及时给予护理,包括换床位、翻身、按摩、肢体的活动等。

②皮肤的护理骨折病人的患肢需要放置在高垫上,保持肢体抬高,以减轻肢体肿胀、疼痛和感染的发生。

另外,要对患肢进行清洁、按摩、涂抹防腐剂等护理,以防止皮肤的感染或损伤。

③饮食的护理骨折病人需要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保证抵抗力。

推荐饮食包括乳制品、瘦肉、鱼、蛋、豆类、蔬菜等。

3.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3.1 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骨折病人进行全面、规范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恢复健康。

3.2 对象外科护理人员。

3.3 内容及实施方法3.3.1 骨折病人的评估对所有骨折病人进行病史、现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病因2. 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 骨折的诊断方法4. 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护理评估与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熟悉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了解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2. 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3.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2.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治疗原则2. 骨折的护理措施3.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功能锻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肢骨折护理教案模板及范文

四肢骨折护理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名称: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教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病情、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内容:1. 四肢骨折概述2. 护理评估与观察3. 护理措施与操作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5. 患者心理护理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病例分析,引出四肢骨折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 四肢骨折概述:讲解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等。

- 护理评估与观察:介绍如何进行患者的生命体征、局部肿胀、疼痛程度、神经血管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 护理措施与操作:讲解骨折患者的固定、抬高患肢、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4. 总结-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巩固-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讲解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讲解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感染、压疮等,以及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3. 患者心理护理- 讲解骨折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

4. 实际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骨折患者护理操作练习,如患肢抬高、固定、换药等。

5. 总结-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肢骨折护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病情、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分析一位因车祸导致下肢骨折的患者案例,引出四肢骨折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 四肢骨折概述:讲解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等。

骨折病人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骨折病人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掌握骨折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

2. 学会观察骨折病人的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处理并发症。

3. 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2. 骨折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3. 骨折病人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4. 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骨折病人的护理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骨折病人需要哪些护理?二、讲授新课1. 骨折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 骨折病人的护理原则- 骨折病人的观察指标- 骨折病人的饮食护理- 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2. 骨折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 固定- 观察病情- 饮食管理- 心理护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例骨折病人的护理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骨折病人的护理要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护理方案。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骨折病人护理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骨折病人护理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骨折病人有哪些并发症?二、讲授新课1. 骨折病人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感染- 疼痛- 肿胀- 活动障碍- 压疮- 血栓形成2. 骨折病人并发症的观察指标-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肢体远端血液循环- 肢体感觉、运动功能- 肿胀程度三、临床护理技能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骨折病人护理技能训练,包括:- 固定技术- 观察病情-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骨折病人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骨折病人并发症护理心得。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骨折病人护理心得。

2. 撰写一篇骨折病人并发症护理心得。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骨折的护理教案和课件

骨折的护理教案和课件

骨折的护理要点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骨折的预防措施
骨折的康复训练方法
课件设计要求
课件内容应与骨折护理主题紧密相关,包括骨折的定义、分类、症状、治疗和护理等。
01
02
课件应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用清晰的图片和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课件应设计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护理措施:包括固定、止痛、预防感染等
实践操作
模拟骨折场景:让学生模拟骨折场景,了解骨折的严重性和紧急处理方法
01
02
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骨折的护理技巧,如固定、包扎等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03
0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课件中的文字应简洁明了,避免长篇大论
课件中的互动环节应设计合理,避免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PART-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家长反馈: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提供改进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反馈机制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或专家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医学院
教案
讲授章节
第四十四章骨折病人的护理
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
授课日期2016年4月教学时数3学时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
2. 掌握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3.熟悉骨折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四肢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外伤的处理原则;脊椎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4. 了解骨折的成因、移位;手外伤的检查;关节脱位的概述、病因。

教学重点
1. 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
2. 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教学难点
骨折的愈合病理过程、骨筋膜室综合症
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
一、教学方法与设计
用骨折病例的X照片及损伤手术图片介绍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比较直观、易理解。

用提问法介绍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对临床新进展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环节
1.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为什么容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
三、教学中的创新点
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用骨关节解剖生理功能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骨折的发生机制。

(2)用典型病例的护理程序方法指导学生向骨关节损伤、骨关节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骨折(fracture)
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 fracture)
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3.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新进展。

(2)骨科微创手术。

教具或课件、或实验器材、或见习病例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1.请列举出骨折脱位的局部典型临床表现和急救原则。

2.脊髓损伤后创伤性截瘫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
概述40分钟
四肢骨折、脊柱骨折40分钟脊髓损伤、骨盆骨折40分钟
集体备课纪要
通过3个学时的讲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骨筋膜室综合症、骨折病例愈合过程、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教后小结
任课教师汤先萍
教务处印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