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合理的护理方法。

结果:42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状,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出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常见的问题包括,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出现压疮,患者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等。

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多见情况为手术后疼痛和感染以及心理焦虑等,我们要针对性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减少不利情况的出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53-02胸腰椎结核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在出现该症状后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后稍有不慎就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次选取我院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16.5岁,最大年龄60.5岁,平均年龄42.13±4.35岁,患者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且表现为腰背和肢体局部,并且有低烧的现象,患者发病并确诊到接收本次治疗最短时间为2.5个月,最长时间为4.5年,平均时间为1.5±0.25年,其中胸腰椎病变7例,胸椎病变13例,腰椎病变22例,42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手术后多发症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方法。

1.2.1多发症状经过对42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常见的问题包括(1)患者容易出现疼痛的现象: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大小的伤口,而一般在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的效力会逐渐退化,伤口处的不适和疼痛便会显现出来,单这属于手术后的正常现象。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

方法将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围术期护理。

结果本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实施正确、优质、高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护理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护理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为脊柱结核。

占骨与关节结核的60% ,其中以胸腰椎段最多。

近年发病率持续上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病灶清除与植骨内固定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为了使病人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患者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和局部疼痛,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至65岁,胸腰椎段结核60例,胸椎结核18例,腰椎结核12例。

2 围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症状严重且病情漫长,因此患者经常存在负面情绪,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病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康复。

2.1.2术前准备2.1.2.1术前抗结核药物应用术前持续应用2周以上的常规抗结核结物,缓解结核相关症状,并促进红细胞沉降率下降后开展治疗,应观察患者肝肾功能,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1.2.2饮食支持治疗术前增加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

有贫血者先纠正贫血。

2.1.2.3呼吸道训练术前2周进行深呼吸练习和有效咳嗽、咳痰练习,增加肺活量,减少残余肺气量,促进术后痰液及时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

2.1.2.4卧床护理患者术前需绝对卧硬板床,其目的是防止脊柱变形,脊骨及马尾神经继发性损伤。

以利于恢复抵抗力,防止病灶扩散。

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胸腰椎结核予以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17年06月至2020年05月时间段内,对胸腰椎结核疾病需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共计80例患者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所纳入的40例运用本科室日常工作中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所纳入的40例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就各项护理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值,心理状况测评值、生活质量测评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

结果:观察组所评估的满意度所得结果97.50%相较对照组所评估的满意度82.50%更高,P<0.05。

观察组所评估的并发症所得结果2.50%相较对照组所评估的并发症17.50%更低,P<0.05。

心理状况在护理事宜开展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测评分值在护理相关事宜开展后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

生活质量各个维度测评分值在护理相关事宜开展前无差异,P>0.05;开展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胸腰椎结核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心理状况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升高,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发症;满意度;应用价值近年来,骨科疾病中常见疾病胸腰椎结核的患病率日趋升高,危害较大。

肺结核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患病后骨质被破坏,且存在椎体塌陷症状,形成肉芽组织压迫脊髓从而导致骨折和截瘫,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胸腰椎结核病的发病时间和治疗时间比较长。

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是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休息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在此期间配合使用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病情,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2]。

本文于2017年06月至2020年05月时间段内,对胸腰椎结核疾病需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共计80例患者予以选取,观察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有以下内容。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腰胸椎结核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手术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但手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将对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

1、脊柱稳定性评估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脊柱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脊柱稳定性。

如果脊柱稳定性较差,需要在手术时使用外固定器,术后需要注意外固定器的护理。

2、术前准备术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如清洁患者的背部及手术部位、穿上手术服和手术鞋、固定患者的头部等。

在术前需要提醒患者抬高臀部,保持下腰部曲度,以便于手术操作。

3、手术体位手术体位的选择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腰胸椎结核手术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

手术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压迫手术部位。

4、术后处理手术后要及时进行术后处理,如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饮食和生活护理等。

同时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1、能够减轻手术后的疼痛通过合适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同时,合适的体位还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时的创伤和损伤。

2、能够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通过合适的体位,可以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和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合适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容易恢复健康。

三、结论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适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体位的选择及细致的落实是非常重要的。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目的总结48例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48例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体位护理、疼痛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出院指导,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结论做好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

标签: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围手术期护理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40%~50%,其中以腰椎结核最常见,其次为胸椎、颈椎[1]。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病程长,常伴有死骨、脓肿、瘘管形成,愈后差、宜复发,康复训练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2]。

我科通过对2014年1 月~2016年3月48例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椎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科室48例胸及腰椎椎体结核手术患者。

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5~75岁,平均(39.3±5.4)岁;疾病类型:胸椎结核15例,胸腰椎结核8例,腰椎结核25例;入院时已有2例截瘫,伴寒性脓肿6例;手术方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13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5例,经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0例。

植骨块均取自髂骨,术后继续卧床休息6个月,经X片证实椎间植骨融合,遵医嘱方可下床活动。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胸腰椎结核患者一般身体虚弱,病程长,出现截瘫症状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经济负担重,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及治疗缺乏信心等因素,都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消极情绪。

护士要根据患者心理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疏导,如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安排同类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逐渐树立占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椎体结核,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在手术期间,正确的体位护理对于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

一、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1. 保持适当的体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台上保持一定的体位,以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在腰胸椎结核手术中,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同时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

2. 定时翻身手术时间通常较长,患者需要定时翻身以减少压力和减轻不适感。

医护人员应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同一体位造成身体不适或损伤。

3. 使用支具在腰胸椎结核手术中,为了保持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稳定性,有时需要使用一些支具来固定患者的体位,减少手术风险,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支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在手术中正确使用支具,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

4. 术后康复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床上休息和进行康复训练,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体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效果研究1. 降低手术风险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适当的体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和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患者满意度正确的体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在手术期间和术后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合作和积极配合治疗。

三、结语腰胸椎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正确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于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有所启发,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结核,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体位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和手术的成功。

本文将介绍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

1. 手术前的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需要做好麻醉准备,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苦。

需要给患者做好术前体位指导,指导他们采取正确的体位,以便手术医生能够更好地操作。

2. 手术期间的体位护理: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

体位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手术的需要,如腹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还要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并定时调整体位,以避免压迫肌肉和神经,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3. 手术后的体位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做好术后体位护理。

这包括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压迫手术部位,并定时转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还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以上的体位护理方法都是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手术的成功。

通过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合理的体位选择和调整,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康复进程。

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

研究表明,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手术期间保持适当的伪装位可以减少脊柱运动,减少血液流量和组织损伤,促进骨骼的愈合。

一些研究还发现,手术后适时调整体位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呼吸道感染、尿潴留等。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和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体位选择和调整,可以有效地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体位,定时调整体位,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占全部结核的3%-5%,其特征为2个或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2个以上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椎体的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截瘫,对人体危害很大,其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

脊柱结核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为继发病变,约95%继发于肺结核,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同时伴有全身性结核症状,经过早期诊断和治疗一般均可痊愈,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往往会造成脊柱畸形和下肢瘫痪,因此,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1. 早期诊断脊柱结核主要由血行播散引起,首先引起椎体骨炎,对椎体破坏并可形成骨内小脓肿,继而在椎旁和前纵韧带下形成冷脓肿并可累及椎间盘,使椎间隙狭窄,多数病例X线平片诊断不难。

但早期结核往往没有明显的X线表现,有时CT表现也不明显,而MRI在早期炎性水肿就能有异常的表现,并能做出定性诊断。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由于脊柱结核隐匿性发病的特点,多数患者就医时已处于中晚期,患者常面临疾病的威胁和痛苦,会产生很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由于病程长,症状重,身体消瘦,用药时间长,大多经济条件差,故心情复杂,心理负担重。

表现为:焦虑、恐惧、烦躁、悲观和绝望等。

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抗结核药化疗护理患者术前必须进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抗结核药物治疗需要早期、联合、足量、规律及全程,术前均进行2周以上的规范抗结核治疗[1];以免手术造成结核扩散,伤口不能愈合以及避免术后复发,由于抗结核药具有较多的副作用,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以及皮肤和巩膜的颜色等,及早发现相关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3 饮食于体位护理由于多数患者及家属了解结核病为消耗性疾病,告知患者加强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营养。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概述:
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体位护理是很重要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为腰胸椎结核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选择40例腰胸椎结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密切观察和随访,了解患者手术前的情况。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位护理方法,即一般要接受头低脚高30度左右的体位、翻身体位、侧卧体位等。

观察组采用改进的体位护理方法:手术后首24小时内,要采取卧床休息,尽量保持头低脚高20度左右的半卧位,同时患者的头部和躯干要涂上热敷贴,以保持热敷效果。

手术24小时后,患者可以逐渐进行活动,但需要保持侧卧体位,切勿扭曲腰部和颈部,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体位护理前后的体征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反应、血压、心率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

同时,在手术恢复期,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有效避免了手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等情况。

最终,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腰胸椎结核手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在手术恢复期的治疗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改进的体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等情况。

因此,在腰胸椎结核治疗中应该尽可能地采用改进的体位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病,其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后的围手术
期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方法的围手术
期体位护理对腰胸椎结核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

一、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本院接受腰胸椎结核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实验组与对照组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实验组采用特定体位护理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3. 护理方法
实验组的护理方法为患者侧卧时,将手术侧反侧的腰背部块状垫物刚好抬高20°~30°(以脊柱为中心),同时患者下肢保持伸直。

手术侧上肢可放在头下方,下肢保持屈曲放置。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采用传统的手术后体位护理方法,即患者侧卧时将手术侧腰背部
垫高10°~15°,下肢微屈。

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手术效果评价、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

二、效果分析
1. 术后疼痛程度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说明实验组的特定体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三、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特定体位护理方法进行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
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腰胸
椎结核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特定体位护理方法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护理措施。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将围术期护理方式运用在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中的效用价值表现。

方法:在院内选取与该病症相符的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并分为65例两组,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在对数据观察后得出,实施围术期护理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幅度下降。

(P<0.05)。

结论:在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中采取围术期护理方式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围术期护理引言: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介入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护理效果也与治疗疗效有着密切关联。

本研究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a.一般资料在院内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中选取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为65例。

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及年龄分别为38、27,(60.12±13.89)岁,35、30(59.77±12.6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对较为均衡。

(P>0.05)。

1.a.方法对照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遵从医嘱在患者服药、饮食、休息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应当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根据后期手术需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为了方便对比,观察组患者可实施围术期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此来提高护理的全面性,从根本上降低各种不稳定因素给患者所造成的影响[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因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者需长期卧床,这也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并且因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未知性,因此存在恐慌、担忧心理,而这也会对后期手术造成相应的影响。

在此护理人员就要及时展开相应的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以及成功案例,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2]。

②用药、饮食、休息指导,为了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及耐受力,还应在饮食上适当增加营养,同时遵从医嘱指导患者服用相应的药物,并告知每种药物的作用、剂量、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展开相应的救治处理。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中脊柱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

脊柱结核主要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其最常见的表现为腰部或胸部的疼痛和僵硬。

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手术后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1. 术后第一天起床活动为避免对手术部位的创伤,患者术后第一天应该逐渐起床活动。

在起床活动前,我们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疼痛状况和身体感觉。

患者应该首先坐在床沿,然后缓慢下床,一旦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直到能够适当地站立,行走。

2. 术后体位护理在腰胸椎结核手术后,术区会产生一定的肌肉僵硬和疼痛,因此围手术期体位护理非常重要。

手术后一般建议将患者保持半坐半卧位,使患者的颈椎和胸椎部位保持在一定的角度。

此外,为了避免术区的紧张和疼痛,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支撑和保护,如使用床垫和枕头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改善其术后的舒适程度,促进术后恢复。

3. 术后运动脊柱结核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康复。

适宜的运动包括早期腹肌收紧和背部肌肉收紧等,通过这些运动,能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减轻术后肌肉疲劳和僵硬的症状。

腰胸椎结核手术后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特别是对于腰背部或背部术后的患者,半坐半卧位不仅能够减轻创伤感,降低手术后的疼痛,还能避免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不起,促进肠胃蠕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地运动和锻炼还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减轻肌肉疲劳和僵硬的症状,促进术后康复。

总之,腰胸椎结核手术后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适当的体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术后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摘要: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变,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中,正确的体位护理对于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前言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病变,常见于青壮年人,病程缓慢,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腰胸椎结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术前体位护理在手术前,为了保持患者的身体状态良好,术前体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首先要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休息,避免因为身体状态不佳导致手术前的不适。

术前体位应该采取适当的睡姿,保持腰部和胸部的舒适度,避免因为术前体位不当导致手术时的难以操作。

在手术中,正确的体位护理对于手术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要保持手术区域的干净和整洁,避免因为手术区域的不洁导致感染的风险。

要根据手术的部位和程度,合理选择患者的体位,使得手术操作更加便利和有效。

手术后的体位护理工作是康复的关键。

首先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和饮食,避免因为术后体位不当而影响康复的效果。

术后体位应该以舒适为主,避免因为术后体位不当而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改善手术效果通过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改善手术的效果,使得手术操作更加便利和有效。

合理的体位护理可以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 促进术后康复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合理的体位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康复期间的痛苦和不适。

3.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合理的体位护理可以使患者感到更加舒适和放心,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

儿童胸腰椎结核的围术期护理

儿童胸腰椎结核的围术期护理

儿童胸腰椎结核的围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护理。

方法对16例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切口渗液的观察。

卧石膏床的护理,及时予以健康教育指导。

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

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护理儿童脊柱结核的早期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多数可以治愈。

当椎体破坏严重,脊椎已经失稳或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要手术治疗。

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儿施行前路病灶清除术,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7岁(2-12岁),平均病程4-10个月(1-13个月),其中仅累及单个节段的5例,累及2个节段的6例,累及3个节段的5例。

16例患者合并有冷脓肿,无合并窦道及混合感染。

1.2 手术方式根据患儿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儿8岁以上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8岁以下行单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11岁以上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术。

1.3 结果伤口均为I期愈合,有2例脊髓损害者10~20周后Frankel分级相继恢复到E级。

2 围术期护理2.1 心理护理针对患儿不同年龄,我们采取不同方式的术前教育。

对较小的患儿,由患儿家长陪护,向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对较大的患儿,我们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清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2 抗结核药物化疗的护理化疗应早期、规律、足量、联合、全程。

术前化疗治疗不应少于3周,观察患儿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使病人结核中毒症状减轻,血沉下降,病灶相对静止,即是手术的良好时机。

术后系统化疗不应少于12-18个月,彻底消灭病灶中的残留病菌,以防病灶复发[1]。

2.3 支持治疗给患儿供给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疾病,手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而术后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50例患者,均患有腰胸椎结核,并接受了手术治疗。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围手术期体位护理。

实验组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方法为:将患者安置在侧卧位,并用枕头垫高患侧肢体,使患者保持侧卧位15-30分钟,然后换到另一侧。

每次护理间隔为2小时,连续进行48小时。

对照组不进行围手术期体位护理。

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以及康复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研究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对照组好,术后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的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有时还会出现术后感染和手术失败等情况。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护理体位的调整,可以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对于接受腰胸椎结核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体位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且研究方法较为简单,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本研究仅观察了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于腰胸椎结核手术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对于其他类型的手术的影响。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腰胸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结核,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

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舒适地恢复,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卧床休息: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和减轻术后疼痛。

2. 保持适当的体位: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体位对患者进行护理。

脊柱结核手术一般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以减少脊柱的负重。

对于腰胸椎结核手术,患者可以采用侧卧位,保持手术部位的平整,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

3. 使用护具:手术后,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护具,如颈托、胸托等,帮助患者固定手术部位,减轻脊柱的负重,并提供稳定的支撑。

4. 护理脊柱伤口:手术后,要及时清洁脊柱伤口,预防感染的发生。

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消毒液进行清洁,然后覆盖干净的敷料。

1. 促进术后伤口愈合: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保护手术部位的伤口,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保持手术部位的平整和稳定,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2. 减轻术后疼痛:腰胸椎结核手术后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合适的体位,可以减少手术部位的负重,减轻疼痛的程度。

3.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出血、感染等。

通过保持手术部位的平整和干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4. 促进功能恢复:腰胸椎结核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的恢复。

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有助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的愈合,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体位护理方案,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估。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腰胸椎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核病,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后的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关键。

本文主要研究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

1. 腰胸椎结核手术后体位选择手术后,患者的体位选择应根据手术的部位和切口的情况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腰胸椎结核手术后选择俯卧位或卧床位。

若手术部位较低,可选择俯卧位;若手术部位较高,需考虑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或胸闷等症状,应选择卧床位。

2. 俯卧位的护理方法俯卧位是腰胸椎结核手术后常用的体位,可以减轻手术部位的压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保持手术部位平整:在床上铺垫好平整的床单和枕头,使手术部位与床面保持平直。

(2)定期翻身:俯卧位容易造成皮肤压力溃疡,护理人员应每2-3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缓解压力。

(3)注意体位调整:患者的下肢应伸展,并用枕头垫高,以减轻腰背部的压力。

(4)观察手术部位情况:定期观察手术伤口的渗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卧床位的护理方法卧床位适用于手术部位较高或患者有呼吸困难的情况。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保证患者舒适:用足够的枕头支撑患者的头部和背部,使其保持舒适。

(2)观察呼吸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4)预防深静脉血栓:手术后卧床休息,患者静止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需定期按摩患者的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1. 减轻手术部位的压力腰胸椎结核手术后,采取适当的体位可以减轻手术部位的压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如采用俯卧位,可以使手术部位与床面保持平直,减轻术后疼痛和不适。

2. 预防压力溃疡的发生俯卧位和卧床位的护理方法都可以预防压力溃疡的发生。

俯卧位时,定期翻身,改变体位,缓解压力;卧床位时,保证患者舒适,观察和处理压力溃疡的早期症状。

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包括俯卧位和卧床位,通过减轻手术部位的压力、预防压力溃疡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以及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愈合。

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围手术期护理使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及早康复,若有并发症发生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方法对36例胸腰椎结核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和营养支持。

结果36例胸腰椎结核病人33例无并发症发生,有1例出现I度褥疮,1例呼吸困难,1例切口渗血,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

结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改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1 资料本组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5岁。

主要症状是胸、腰背部疼痛。

DR片示椎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1】。

入院后积极全身营养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完善术前检查。

择期行结核病灶彻底清除+人工骨植骨术。

术后继续抗痨药物及精心护理,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 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新入院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多有焦虑心理,我们应该与之交流,使其焦虑心里减轻,并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的患者,请其讲解自己的手术经历,现身说法,让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

2.1.2 口服用药指导告知病人结核药应早期、联合、全程、适量、规律用药。

用药期间如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停止用药。

2.1.3 卧床休息脊柱手术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轻椎体间的压力,以防脊柱变形及神经受损进行性加重;同时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为手术后长期卧床做适应性准备。

2.2 术后护理:病人术后回监护室,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硬膜外麻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病人脑脊液漏,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全麻未清醒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窒息;观察各种引流是否通畅,伤口渗血的情况;定时翻身,做好监护记录。

2.2.1 褥疮的预防协助病人2到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翻身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翻身方法:将病人双手放于胸前,双腿屈曲,护士站于床的一侧,一手放于病人肩部,一手放于病人的臀部,双手同时用力,将病人一侧翻起,使病人侧卧[1],同时观察病人皮肤有无压红。

胸椎结核围手术期相关护理课件

胸椎结核围手术期相关护理课件

护理问题与诊断
术前护理问题与诊断: 1:焦虑恐惧 2:营养失调 3:睡眠紊乱 术后护理问题与诊断: 4:有窒息的危险 5:疼痛 6:有感染的危险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8:潜在的并发症 9:知识缺乏
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术后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及瓶,避免管道弯曲打折,指导患者
胸椎结核 是继发于肺、淋巴结核等的一种疾病,临床表
现为慢性消耗疾病,消瘦、贫血、精神不振、低烧、。当脓肿 病灶压迫脊髓时,可发生截瘫。局部表现为胸部疼痛、肌肉痉 挛,腰后伸。
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钉(GSS)是一种内固定器材,
分为GssⅡ代及Ⅲ代,用于退行性椎体不稳,腰椎滑脱,胸腰椎 骨折,胸腰椎畸形矫正及胸腰椎体肿瘤术后内固定。
⑤负压引流球保持负压状态,以引流出皮下积液、积血, 应经常检查负压球是否漏气,发现 漏气及时更换球体。
5.并发症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在拔出引流管后,仍需鼓励患者
咳嗽咳痰,防止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高热 患者及时擦净汗液更换衣被以防止受凉感冒,按摩受压部位和骨突部位以 防压疮的发生;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应防止尿路感染,术后2~3天即可拔出 尿管;做好饮食指导,防止便秘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感。
深呼吸,咳嗽,并间断挤压引流管。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 80cm,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cm.使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每小时挤压引流 管1次,鼓励并协助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重复进行,每日3次,每次 5~10min。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
水封瓶在使用前需先倒人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瓶上贴一长胶布注明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 GSS内固定患者的围手术S内固定术的定义 熟悉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掌握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胸椎结核是继发于肺、淋巴结核等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消耗疾病,消瘦、贫血、精神不振、低烧、。

当脓肿病灶压迫脊髓时,可发生截瘫。

局部表现为胸部疼痛、肌肉痉挛,腰后伸。

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钉(GSS)是一种内固定器材,分为GssⅡ代及Ⅲ代,用于退行性椎体不稳,腰椎滑脱,胸腰椎骨折,胸腰椎畸形矫正及胸腰椎体肿瘤术后内固定。

术前护理问题与诊断:
1:焦虑恐惧
2:营养失调
3:睡眠紊乱
术后护理问题与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2:疼痛
3:有感染的危险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潜在的并发症
6:知识缺乏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胸椎结核患者病程长,有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常常感到
恐惧不安,对治疗信心不足,加之人们对结核病人的偏见,使患者存在严重自卑心理。

患者入院后我们应热情接待、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详细
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手术治疗有效性,使患者均积极配合护理治疗。

2. 抗结核治疗与加强营养支持术前使用了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
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并行营养神经支持治疗,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以改善全身症状,同时指导患者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血沉下降(约
40mm/第一小时),贫血、低蛋白血症改善,食欲明显增加,睡眠质量好,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证明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3. 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增强呼吸肌功能术前劝患者戒烟。

患者术后
因插管、卧床等因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患者往往因害怕咳嗽引起切口疼痛,有痰不敢咳。

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咳痰及深呼吸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
呼吸肌功能。

4.限制活动与训练卧床大小便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加
重病情引起瘫痪。

对一般患者也要求不要随便离开病区活动,注意保暖、防寒、避免交叉感染而延误手术期限。

指导患者练习卧床大小便,以预防
术后患者因为不习惯所导致的床上大小便困难。

术后护理
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吸氧2L/分,密切观察意识、
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每30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同时观
察患者的面色皮肤黏膜色泽并做好记录,待生命体征平稳以后改为每1~2小时测1次。

2 加强呼吸道管理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备好吸痰机。

观察
呼吸频率、节律、两肺呼吸音,血氧饱和度,每小时监测1次。

术后痰液
粘稠不易咳出,及时给予吸痰,术后一天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阻塞、肺不张发生,为克服
患者对于切口疼痛的恐惧,必要时使用非阿片类镇痛剂。

此患者无肺阻塞
和肺不张发生。

3体位放置体位要求舒适,四肢置于功能位。

该患者留置胸腔闭式引
流管采用健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上。


免扭曲、旋转及患侧卧位,因患侧卧位时,引流管易被压迫致引流不畅,再者胸腔积液和引流管刺激壁胸膜,易引起反射性咳嗽、胸痛、胸闷等症
状,同时压迫切口可引起疼痛加剧,使患者呼吸动作幅度减小,有效气体
交换量减少,造成肺不张和胸腔积液。

故采取短时间的健侧卧位(≤20min)以使引流管仍处于较低位,而且由于健侧卧位时间仅为20min,不会影响胸腔积血和积液引流。

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术后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及瓶,避免管道弯曲打折,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并间断挤压引流管。

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cm.使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每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鼓励并协助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重复进行,每日3次,每次5~10min。

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

水封瓶在使用前需先倒入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瓶上贴一长胶布注明液面高度、倒入液体量、日期和开始时间。

密切观察引流量和性质。

手术后第一个5小时内,需每小时记录1次引流量,以后每8小时记录1次或按需记录。

正常引流量为:第一个两小时内100~200ml,第一个24小时内约500ml。

若引流量多且为血性时,应考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

引流量过少,应查看引流管是否通畅。

术后2~3天复拍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胸腔积液(气),患者无呼吸困难,顺利拔管。

5.伤口负压引流球的护理
①因负压引流球体积小随身携带方便,如放在床上。

②采用负压引流球引流,伤口勿需加压包扎,有利于病人的呼吸运动。

③便于观察创面,使用负压引流球引流创面只用敷贴覆盖,利于创口局部观察。

如有无渗血、渗液、皮下积液等。

④负压引流球入口为单向防逆流装置,可预防引流液逆流而发生感染。

球内液体达2/3 时及时倒去,不需更换球体,但需注意无菌操作。

⑤负压引流球保持负压状态,以引流出皮下积液、积血,应经常检查负压球是否漏气,发现漏气及时更换球体。

5.并发症护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在拔出引流管后,仍需鼓励患者咳
嗽咳痰,防止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高热患
者及时擦净汗液更换衣被以防止受凉感冒,按摩受压部位和骨突部位以防压疮的发生;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应防止尿路感染,术后2~3天即可拔出尿管;做好饮食指导,防止便秘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感。

6.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
关键。

术后指导患者床上作四肢屈伸运动,或由远及近按摩四肢肌肉,促进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拔除引流管后,疼痛减轻时指导患者作抬头扩胸运动,肩关节腕关节活动,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及踝关节活动,以增强四肢肌力及关节的灵活性。

每次20~30下,每日3~4次,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标准。

如术中内固定坚强,术后5天可协助患者取半坐位,若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再协助患者床上坐起。

恢复期,指导患者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同时在支具保护下进行离床锻炼。

然后行床边站立,最后可在护士或家属搀扶下进行床边活动,最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康复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