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好句好段摘抄_
苏东坡传精彩句段
![苏东坡传精彩句段](https://img.taocdn.com/s3/m/f43d54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f.png)
苏东坡传精彩句段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风雨,难道就要退缩吗?不,我们应该像东坡先生一样,潇洒地哼着歌继续前行!比如在遇到困难时,想想这句话,就会有勇气去面对了。
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描写得多生动啊!这不就像是我们在春天看到的景象吗?那三两枝桃花绽放,鸭子在水中欢快游弋,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美好。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哇,这句话太有感染力了!就好像你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虽然相隔千里,但都能通过那一轮明月感受到彼此的思念,不是吗?就像我们和重要的人分别后,望着月亮就会想起他们。
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气势,多像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啊!那些英雄豪杰不都在时间的浪花中起起伏伏吗?想想看,那些历史故事不就是这样吗?5.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哎呀呀,把西湖比作西施,多么巧妙啊!就如同我们看到一个极美的地方,怎么看都觉得好看,不管它是什么样子。
比如看到一处美景,怎么欣赏都不够。
6.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多么洒脱的心境啊!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也想抛开一切,去自由自在地闯荡一番,不是吗?就像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7.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可不就像一场梦嘛!这不就和我们有时候感慨生活的虚幻很像吗?就像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会对着月亮感叹。
8.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多么豁达的态度啊!就好像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最后发现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如在经历挫折后,能有这样的心态该多好。
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话说得多在理啊!不就像我们有时候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是因为自己深陷其中吗?就像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时的困惑。
10.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是多么倔强的生命力啊!就像我们在困境中也要顽强坚持,不是吗?比如面对困难不放弃,像残菊一样傲立。
我觉得苏东坡的这些句段都非常精彩,充满了智慧和情感,能让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摘抄并赏析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摘抄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ec3d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b.png)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摘抄并赏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苏东坡传简介2.苏东坡的好词好句摘抄3.苏东坡好词好句的赏析正文苏东坡传是由林语堂所著的一部关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传记,书中详细描绘了苏东坡的一生,以及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卓越成就。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东坡的好词好句摘抄: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赤壁赋》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东坡好词好句的赏析: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词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豁达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他认为人生如梦,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这句词寓意深刻,表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诗表达了苏东坡对历史上才子的赞美,他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人才和风俗,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里独领风骚,成为历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句词描绘了春天的夜晚,月亮照耀着落花,表达了离人的忧伤和多情。
这句词以景喻情,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伤感。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通过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苏东坡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认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境界。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词以江水东流喻愁,表达了苏东坡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句词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通过阅读苏东坡的好词好句,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文学巨匠的才华横溢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苏东坡传优美词汇摘抄
![苏东坡传优美词汇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dc241a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4.png)
苏东坡传优美词汇摘抄
以下是 7 条关于苏东坡传优美词汇摘抄:
1. “清风徐来”,就像夏天里那一抹凉爽的风轻轻拂过脸庞。
比如,“在那炎热的午后,清风徐来,仿佛是苏东坡给予的慰藉”。
2. “超然物外”,这是多么豁达的心态呀!好比当你面对生活的繁琐时,你试着超然物外,不被琐事困扰,“就像苏东坡那样,纵使世事繁杂,也能超然物外,活得自在”。
3. “潇洒不羁”,哇,多酷的词汇!就好像看到苏东坡在雨中漫步,毫不在意,“他的一生潇洒不羁,不被世俗所束缚,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
4. “雅趣盎然”,给人一种特别有趣又有格调的感觉。
像在和朋友们聚会时,大家一起谈诗论词,雅趣盎然,“这不正是苏东坡所追求的那种生活情趣吗”?
5. “豁达乐观”,这简直是面对困难的法宝!当你遭遇挫折时,想想苏东坡的豁达乐观,“他在困境中都能如此,我们又为何不能豁达乐观些呢”?
6. “逸兴遄飞”,一种充满兴致和活力的感觉。
假如去爬山,看到美丽的景色,心中逸兴遄飞,“就如同苏东坡看到那壮阔山河时的心情一般”。
7. “豪迈奔放”,太有气势了!当你站在山顶大声呼喊,那股豪迈奔放的劲,“不就是苏东坡诗词中所展现出来的气魄吗”。
我的观点结论:苏东坡的这些优美词汇,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品格和精神,让我们能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真的太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学习了!。
苏东坡传林语堂佳句摘抄
![苏东坡传林语堂佳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9c4e461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7.png)
苏东坡传林语堂佳句摘抄1. 《苏东坡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
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
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
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
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画家或是百姓挚友的伟人,他思想清澈,写作优美,作为勇敢,决不为功名利禄动摇,也不因世俗之见而违背自己的意向·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的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枷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此一巨大的扁圆石头,呈苔绿色,背上满是晶莹的小水珠。
青蛙尾尽处为一石洞,其中发出清脆的潺湲之声。
2. 苏东坡传林语堂摘抄50字左右苏东坡好句摘抄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是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那乌黑的饱墨之光。
在势如奔马的狂波中逆流而上,在沿江的岸边一步步俯首躬身向上跋涉而行。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苏东坡传精彩片段摘抄
![苏东坡传精彩片段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6b5822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8.png)
以下是《苏东坡传》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摘抄:
1.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学
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学更是重头戏。
另外还要苦学写诗和写文章。
2.苏东坡的诗才终于大发,以瑰丽多采之笔,写出前人没有写过的“泥上偶然
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那种精神两难的名句。
3.苏东坡原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富有正义感的政治家,是具有业余爱好
的大文豪。
4.他具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不但对佛学有深湛的研究,对瑜伽术也有精湛
的造诣。
5.他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的一股强烈的“八病说”表
示过激烈的反对。
6.苏东坡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华彩乐章,可与屈原《离骚》相媲美。
苏东坡传金句摘抄
![苏东坡传金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21289d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6.png)
苏东坡传金句摘抄
1、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
2、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3、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
4、他祖父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时常携酒一樽,与亲友在青草地上席地而坐,饮酒谈笑,以遣时光。
5、倘遇饭中有蝇,仍须吐出。
6、历史家在一片焦瓦废墟中漫步之时,不禁放目观望,胸头沉思,以历史家的眼光,先知者的身份,思索原因。
7、他挥动如椽之笔,如同儿戏一般。
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鬆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
8、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
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
苏东坡传精彩句段
![苏东坡传精彩句段](https://img.taocdn.com/s3/m/b1f1074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1.png)
苏东坡传精彩句段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句啊,就像是苏东坡在跟你说,别怕那些风风雨雨的,咱就慢慢走着,还能大声吟诗呢。
感觉他就是个特别洒脱的老大哥,带着你在生活的风雨里也能潇洒自如。
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句,真的是满满的人情味。
就好
像在中秋的夜晚,他坐在你身边,看着天上的月亮,跟你说,不管离得多远,咱们都能一起看着这月亮,思念着彼此。
每次读到这,就觉得心里暖暖的,他把那种思念亲人、朋友的感情,用这么美的句子表达出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哇,一读就感觉特别有气势。
感
觉他站在江边,看着滔滔江水,然后给你讲述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在写景色,更是在缅怀过去的那些传奇人物,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看,他被贬到岭南那么偏远的
地方,还能因为荔枝这么开心。
他就像个老顽童一样,发现了好吃的东西,就觉得待在那也不错啦。
这也能看出来他乐观的心态,不管境遇多糟糕,总能找到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儿。
他写自己的生活也是很有趣的。
像“自笑平生为口忙”,自嘲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吃的忙乎。
这让我们觉得他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诗人,而是像身边的一个朋友,也会为了吃的发愁,也会因为美食而开心。
《苏东坡传》里这些精彩句段啊,就像一个个宝藏,每次读都能发现新的乐趣,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真的特别棒。
《苏东坡传》的摘抄句子
![《苏东坡传》的摘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854f499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e.png)
《苏东坡传》的摘抄句子《苏东坡传》的摘抄句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不同的句子类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句子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苏东坡传》的摘抄句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东坡传》的摘抄句子1▲ 有登龙之术,也有谦退之道,而苏东坡不愧为谦退大师。
现在苏东坡的情况是,不追求政治,而为政治所追求,颇为有趣。
当年王安石得势之时,他在政坛坎坷不达,不足诧异;可是如今他的同党既然当政,他仍然失败,则确属可惊了。
苏东坡永远不够为一个好党人,因为他过于孤高,非常人可及。
现在他的同党当政,他自己有声望,受人爱戴,有皇太后佩服他的学问人品,可是他却一直想摆脱一个颇为人羡慕觊觎的政治地位,却没有立即如愿。
但是了解他气质的人,都知道他的宦海生涯不会太久的。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可是苏东坡现在,在他所谓“奸小之境”的官场,却有过多的情绪上的烦扰。
政治这台戏,对有此爱好的人,是很好玩;对那些不爱统治别人的人,丧失人性尊严而取得那份威权与虚荣,认为并不值得。
苏东坡的心始终没放在政治游戏上。
他本身缺乏得最惨的,便是无决心上进以求取宰相之位,倘若他有意,他会轻而易举弄到手的。
做为皇帝的翰林学士——其实是属于太后——他与皇家过从甚密,只要肯玩政治把戏,毫无问题,他有足够的聪明,但是倘若如此,他就是自己断丧天性了。
▲ 宋朝的政治制度最容易酿成用党之争,因为大权集于皇帝一人之手。
甚至在神宗元丰元年(一0 七八),政府制度改组简化以后,仍然是宰相无有专责。
内阁共同负责也没清楚划分的原则,以使宰相及阁员大臣能协力一致。
我以前指出过,在当政者及反对者之间,也没有职权的严格划分。
朝廷由多数党统治的办法,根本毫不存在。
所以政治上的活动只不过是私人之间的斗争,这一点较西方尤有过之。
但是政治的规范,则东西毫无二致。
所以这种制度是使庸才得势的最好制度。
苏东坡传摘抄及赏析
![苏东坡传摘抄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5a96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c.png)
苏东坡传摘抄及赏析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
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
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
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
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2.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
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赏析: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
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3.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4.承受幸福。
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
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
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
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5.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
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
苏东坡传经典段落摘抄
![苏东坡传经典段落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dfbf01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段落编号
经典段落
1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5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苏东坡说:“对你们海量的人我并不羡慕,我喝完一杯就醉,不是和你们一样得其所哉吗?”
7
杭州人有南方人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苏东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力,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他的心神。
2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3
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4
苏东坡这时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但是弟弟则沉默寡言。父亲则深沉莫测,对事对人,一概不通融假借,因此处世则落落寡合,将身旁这两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疾驰而奔。
10
苏东坡最重要的消遣,是他的“戏墨”之作,因为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非此不足以得到自由发挥而给中国艺术留下不朽的影响。苏东坡不仅创造了他有名的墨竹,他也创造了中国的文人画。
8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9
在苏东坡的看法上,感官的生活与精神的生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人生的诗歌与哲学的看法上,是并行而不悖的。因为他爱诗歌,他对人生热爱之强使他不能苦修做和尚;又由于他爱哲学,他的智慧之高,使他不会沉溺而不能自拔。
苏东坡传笔记摘抄句子(3篇)
![苏东坡传笔记摘抄句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a85c6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第1篇第一章:少年苏轼1. “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公元1101年,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之一。
”- 这句话概括了苏东坡的基本信息,为读者介绍了他的身份和时代背景。
2. “苏东坡的童年充满了书香气息,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母亲程夫人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
”- 这句话说明了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为他日后成为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入仕之路1. “苏东坡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的文章、诗词、书法都堪称一流,因此受到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的赏识。
”- 这句话展示了苏东坡年轻时的才华和皇帝对他的认可。
2. “然而,苏东坡的仕途并不平坦,他曾多次被贬谪,但每次都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并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 这句话反映了苏东坡的政治生涯中遇到的挫折,以及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章:文学成就1.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被誉为‘文坛巨匠’。
”- 这句话强调了苏东坡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2. “苏东坡的诗词,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赤壁赋》更是千古绝唱,被誉为‘词中之龙’。
”- 这句话具体分析了苏东坡诗词的特点,并引用了《赤壁赋》这一代表作。
第四章:艺术修养1.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他的书法独具特色,被誉为‘东坡体’。
”- 这句话说明了苏东坡在艺术领域的多才多艺。
2. “苏东坡的画作,以其意境深远、线条流畅著称,他的《寒食帖》更是被誉为‘画中诗’。
”- 这句话具体分析了苏东坡画作的特点,并引用了《寒食帖》这一代表作。
第五章:人生哲学1. “苏东坡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乐观、豁达、自强不息’。
他认为,人生充满了变数,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 这句话总结了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体现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
2. “苏东坡曾说过:‘人生如梦,岁月如梭。
’他教导我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苏东坡传 陈鹏 摘抄
![苏东坡传 陈鹏 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6d2bf21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9.png)
苏东坡传陈鹏摘抄一、好词摘抄:旷达小片段例子:嘿,你知道吗?我最近读《苏东坡传》,里面苏东坡那种旷达的劲儿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好比你在生活里遇到一堆糟心事,工作不顺心,和朋友还闹别扭,感觉天都要塌了。
但是人家苏东坡呢,被贬到这又被贬到那,那可是真惨啊。
可他呢?写写诗,种种地,还能和当地老百姓谈笑风生。
你就想啊,这得是多旷达的心境啊。
就像一阵风,不管遇到啥障碍,都能吹过去,不纠结,不抱怨。
这旷达的态度,咱真得学学,生活里那些小烦恼在旷达面前,那都不是事儿。
二、好词摘抄:洒脱小片段例子:我跟你讲哦,《苏东坡传》里的苏东坡超级洒脱。
有一回啊,我朋友小李和我说他在工作里被领导批了,就愁眉苦脸的。
我就和他说,你看看人家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官职说没就没。
但他洒脱得很,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
他不在乎那些官场的得失,今天在这喝酒写诗,明天又跑到那去研究美食了。
他那种洒脱就好像是告诉我们,生活不要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束缚住,想做什么就去做,洒脱地面对一切。
小李听我这么一说,好像也有点开窍了呢。
所以啊,这洒脱的境界真的很吸引人。
三、好句摘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小片段例子:读《苏东坡传》的时候,看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句诗,我就像被雷击中了一样。
你想啊,就像你走在路上,突然下大雨了,周围人都慌慌张张地跑,就你一个人不慌不忙。
我有次和同学去爬山,突然下起雨来,大家都乱了阵脚。
我就想到了苏东坡,他面对风雨的时候多淡定啊。
雨滴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噼里啪啦的,他却还能慢悠悠地一边吟诗一边走。
这时候我就觉得,我们在生活里也应该这样,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和困难吓倒,要保持自己的节奏,从容地向前走。
四、好句摘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小片段例子:我读《苏东坡传》的时候,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印象特别深。
就像我和家人去西湖玩的时候,那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
晴天的时候,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苏东坡传佳句摘抄赏析
![苏东坡传佳句摘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59461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d.png)
苏东坡传佳句摘抄赏析1.苏东坡传的好词好句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是看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之后,更深地理解认识了这位诗人。
以下的摘自余秋雨的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
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苏东坡1至6章笔记摘抄
![苏东坡1至6章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37f3756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00.png)
苏东坡1至6章笔记摘抄以下是关于“苏东坡1至6章笔记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一、好词1. 旷达- 小片段例子:你知道吗?苏东坡这人啊,那叫一个旷达。
就像一阵风,吹过山谷,不在乎那些沟沟坎坎的。
别人要是被贬官啊,早就哭天抢地了。
他呢?被贬到黄州,还能乐呵地研究美食,写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
这旷达的劲儿,就像太阳不管乌云怎么遮,总能找到缝隙把光洒下来。
所以说啊,人要是有他这旷达的心,还有啥过不去的坎儿呢?我就觉得,旷达这词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2. 洒脱- 小片段例子:苏东坡洒脱得很呢!他就像一只自由的鸟,想飞哪儿飞哪儿。
在官场里,他不跟那些人勾心斗角。
比如说,他看不顺眼那些繁文缛节,就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有一次,朋友说他这样不合规矩,他就哈哈一笑说:“规矩是给那些没趣的人定的,我就想活得洒脱些。
”你瞧,他这洒脱的态度,真让人羡慕。
洒脱的人啊,就像在草原上奔跑的马,无拘无束,多自在啊。
我要是能有他一半的洒脱,那得多快乐。
3. 才情- 小片段例子:苏东坡的才情,那简直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
他写的诗词,随便一句拿出来,都能让人回味半天。
就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词儿写得多美啊。
他看山水能写出诗,喝酒能写出诗,就连和朋友聊天都能蹦出几句妙语。
他的才情像是一口永不干涸的泉眼,不断地往外冒灵感。
我就想啊,这人得有多聪明多有才华,才能这样呢?才情这东西,在他身上就像魔法一样,把平淡的东西都变得熠熠生辉,他真的是个才情绝世的大才子啊。
二、好句4. “若问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
”- 小片段例子: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最后总结自己的功绩,竟然是黄州、惠州、儋州。
这可太让人惊讶了。
你想啊,这几个地方都是他被贬谪的地方,在一般人眼里那就是倒霉的地儿。
可他呢?在黄州,他开垦东坡,研究美食东坡肉;在惠州,他还能苦中作乐;到儋州,更是传播文化。
他把这些别人眼中的苦地变成了自己的功绩所在。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沙漠里,别人只看到了荒芜,他却能种出绿洲。
林语堂《苏东坡传》名句及精彩片段摘录
![林语堂《苏东坡传》名句及精彩片段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a2b42d067c1cfad6185fa748.png)
林语堂《苏东坡传》名句及粗彩片段戴录之阳早格格创做·所谓华好靡丽的风格,但是道便是堆砌深邃深刻之辞藻与晦涩罕睹的典故以供文章之好.·深深印正在他写的每一止诗上,正如尔所瞅睹的他那二幅朱竹上那黑黑的鼓朱之光.·正在势如奔马的狂波中顺流而上,正在沿江的岸边一步步俯尾躬身进与跋涉而止.·苏东坡正正在思索人死的劳苦,忽然瞥睹一只苍鹰正在天空盘旋的那么悠然自正在,好像丝毫不为来日诰日费一些心情,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文化的死计受到桎梏镣铐的枷锁,是可值得?正在下空飘劳飞翔的苍鹰正佳是人类粗神解脱后的象征.·此一巨大的扁圆石头,呈苔绿色,背上谦是晶莹的小火珠.青蛙尾尽处为一石洞,其中收出浑坚的潺湲之声.·苏东坡那时沉快舒畅,好劳恶劳,才搞纵横而不可压造,一时骅骝少嘶,奋蹄蹴天,有随风飞驰,征服四家八荒之势.然而是弟弟则重默鳏止.女亲则深重莫测,对于事对于人,一致短亨融假借,果此处世则降降鳏合,将身旁那二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徐驰而奔.·苏堤战西湖之与杭州,正如好女花容月貌上的单眸.尔常念,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火——不苏堤那秀好的建眉战虹彩般的仙岛,一绘龙面睛删其神韵,那西湖该视之怎么样?几百年去的华夏游客,秋季到去之时,背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正在湖上泛舟垂钓,或者正在垂杨之下的堤上集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罗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正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喊“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面出一个角降不使游客感触优好出偶而感触荡气回肠的,阴天也佳,正在与寡也佳.·少辈下声朗读典范,老辈倚床而听,平铺直叙浑坚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死的一大乐事.那样,女亲不妨矫正女子读音的过失,果初教者读典范,自然有佳多艰易.便佳像欧阳建战厥后苏东坡皆那样倚床听女子读书籍,当前苏洵也共样倚床听他二个女子的悦耳读书籍声,他的二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末尾一箭而已能将鹿射中,好像拆上新箭,令女子再射一般.孩子的目光战朗朗之声使女亲疑赖他们猎与功名必定乐成,女亲果而回复了期视.。
苏东坡传佳句摘抄
![苏东坡传佳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21d2d8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2.png)
苏东坡传佳句摘抄1.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词: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3.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8.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5.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9.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3.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1.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32.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3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4.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诗: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传中的摘抄文段
![苏东坡传中的摘抄文段](https://img.taocdn.com/s3/m/56afce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5.png)
苏东坡传中的摘抄文段
以下是《苏东坡传》中的一些摘抄文段:
1.“他的个性复杂而多彩,他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
他是一位大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与独特的魅力。
”
2.“苏东坡的人生,就像他的诗词一样,充满了变幻莫测的魅力。
他的一生,尽管饱经忧患,却始终保持着那份洒脱与乐观。
”
3.“他以天地为心,以生灵为念,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遇而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宽容。
”
4.“他的诗词才情横溢,尽显他的人格魅力。
他的作品,或豪放,或婉约,或激昂,或沉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
5.“苏东坡的人生历程,是一部充满坎坷与辉煌的史诗。
他的智慧与才情,他的人格与魅力,都在这部史诗中得以充分展现。
”
这些摘抄的文段展现了苏东坡复杂而多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在诗词创作和人生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和魅力。
林语堂《苏东坡传》好句好段份
![林语堂《苏东坡传》好句好段份](https://img.taocdn.com/s3/m/b7d7a26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7.png)
林语堂《苏东坡传》好句好段(一)份林语堂《苏东坡传》好句好段 11、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2、轮到我们钉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线浸了唾沫,捻了捻。
可是我一捻,把那几个小毛头捻得又细又长,穿针得时候,穿来穿去就是穿不进去。
我只好把毛头拽下来才穿进去。
接着,我在线得末端打上结,由于线上有唾沫,打结得时候,老是粘住手指,好不容易才把结打好。
3、好事不必做准备,来了就来了,最多是个喜出望外。
享用谁还不会;可对坏事总无思想准备,一旦突如其来,就会措手不及,天塌地陷。
因而,还属两句老话:“向最坏出准备,向最好处争取。
在补加一幅名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4、我俯身捡起一片银杏树叶细细的端详起来。
这片银杏树叶是金黄色的,只有叶子的边缘才只是有一点点的咖啡色;银杏叶像一个扇子一样,叶脉并不是很清楚了,银杏叶不管正面还是反面都非常柔软光滑,像一条金黄色的丝绸,闻起来还掺杂着淡淡的清香。
5、在这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努力过,失望过,兴奋过,丧气过,但是我都坚持下来了,一心想着只能考好,不能考坏。
当四十分钟跑过时,我的心跳似乎更加快了。
我的心一直悬着。
直到下午第四节课的时候,我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点。
6、月亮是金黄色的,时出时没,月的阴晴圆缺都各具风韵,这是月亮的表面,而大家是否知道,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呢?表面上,我们在看月亮时,感觉到月亮是会发出金茫茫的光,使陆地上也光,但这并不是月亮所发出的光,而是由太阳的光直射月亮所影响的。
7、像一个美丽缤纷五彩斑斓的梦,像一只在天空翱翔无拘无束的小鸟,像一棵结了许很多多快乐果实的树——童年,记载着我们数不清的纯真笑脸,汇成了一条条名叫“童年趣事”的小河。
让我来取一点儿最甘甜的河水,献给大家细细体味。
苏东坡传优美语段摘抄
![苏东坡传优美语段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0fb5255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2.png)
苏东坡传优美语段摘抄词句摘抄1:苏东坡的才情,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北宋的文坛。
小故事片段1:有一次,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诗论词。
有人说:“这北宋的文坛,谁能称得上传奇?”另一个人道:“那定是苏东坡!”大家纷纷点头。
他的诗词文章,每每一出,便传遍大街小巷。
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让整个北宋的文学天空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结论:苏东坡的才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无人能及。
词句摘抄2:苏东坡的豁达,恰似广阔无垠的大海,包容了世间的一切苦难。
小故事片段2: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困顿。
妻子担忧地说:“这日子可怎么过?”他却笑着回答:“莫急莫急,有这清风明月相伴,已是极好。
”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他都能坦然面对,心似大海,宽广无边。
结论:豁达的心态,能让人生的风浪化作前行的动力,苏东坡便是最好的例证。
词句摘抄3:苏东坡的一生,宛如跌宕起伏的乐章,奏响了命运的旋律。
小故事片段3:朝堂上的纷争,让苏东坡多次被贬。
儿子问他:“父亲,为何命运如此不公?”苏东坡抚着儿子的头说:“这人生啊,就像一首曲子,有高音有低音,才动听。
”他在起起落落中,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结论:命运的起伏,成就了苏东坡不平凡的一生,也让我们懂得了坚韧的力量。
词句摘抄4:苏东坡的笔墨,仿佛灵动的舞者,在纸上跳出美妙的篇章。
小故事片段4:一日,苏东坡灵感突发,挥笔疾书。
友人在一旁看得入神,忍不住赞叹:“这字这词,就像舞者在尽情展现优美姿态。
”苏东坡微微一笑,笔下不停,一篇佳作就此诞生。
结论:苏东坡的文字,充满了灵动之美,令人陶醉。
词句摘抄5:苏东坡的胸怀,好比辽阔的草原,容纳了万千生灵。
小故事片段5:苏东坡在地方为官,面对百姓的种种诉求,他总是耐心倾听。
下属不解地问:“大人,如此繁杂之事,您不累吗?”他回答:“我这胸怀,就像草原,容得下万物。
”他一心为民,广受爱戴。
结论:拥有广阔的胸怀,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苏东坡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词句摘抄6:苏东坡的笑容,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传好句好段摘抄
以下是林语堂《苏东坡传》好句好段摘抄,希望大家喜欢。
苏东坡好句摘抄
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是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那乌黑的饱墨之光。
在势如奔马的狂波中逆流而上,在沿江的岸边一步步俯首躬身向上跋涉而行。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苏东坡好段摘抄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
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
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
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天下之理,戒然后有慧,盖慧性圆通,必从戒谨中入。
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也。
此一巨大的扁圆石头,呈苔绿色,背上满是晶莹的小水珠。
青蛙尾尽处为一石洞,其中发出清脆的潺湲之声。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
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
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
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
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
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
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
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
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
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
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
“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
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
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
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
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
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
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
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
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
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
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
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
“处贫溅易,处富贵难。
安劳苦易,安闲散难。
忍痛易,忍痒难。
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每一个革命在未得势之前,能表现出最大的力量与团结;但在既已得势,既已清除反对力量之后,则开始由内部的纷争而分裂,终至崩溃。
在力图推翻别人时,人性中的精华发挥作用;在企图控制别人时,则人性中之糟粕发挥作用。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
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
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
【延伸阅读——苏东坡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