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中国文学作品译出的启示_陈振东(1)
① 刘和平 :《中译外 :悖论 、现实与对策 》 , 《外 语与外语教学 》 2008年第 10期 。
② 徐德明 :《老舍译事》 , 《博览群书》 2009年第 3期 。 ③④ 胡德香:《对译入译出的文化思考》, 《海南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3期 。 ④⑦ 伍凌 :《思考与启示 ——— 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
一 、 中国文学作品译出的必要性和现状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想要在世界的舞台上彰显自我 , 通过同世界各 个文化的交流交融发展壮大自身 , 那么很大程 度上就必须借助英语这一工具。 因此 , “译入 ” 英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要议题之一 。由此也 引发了中国文学作品是应由中国译者 “译出 ”, 还是由英语译者 “译入 ” 的争论 。
而就视域的形成来看, 虽然每个人的视域 有所不同 , 但是毕竟有共性 。同时由于视域的 形成受到时代背景 、 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 因此在相同或相似文化影响下的理解者 , 视域
理 论 视 野
的重合度较高 , 对彼此视域的认同度也较高 。 英语译者的视域同英语读者的视域之间相
互重合处较多 , 英语译者在同原文视域进行融 合的过程中 , 其所形成的新视域必然同译文读 者的视域有所交集 , 而这个交集也使得译文读 者同译文视域的融合成为了可能 。然而 , 中国 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时候 , 更加注重的 是原文的视域 , 而在视域融合过程中也更多地 倾向于原文视域 。同时中国译者同外国读者的 视域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 原文视域同译文读 者的视域差距更是巨大。 在视域融合过程中 , 中国译者如果过多地顾及同原文视域融合 , 那 么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 最终产生的新译文 视域同译文读者自身视域差距过大 , 译文读者 会觉得译文难懂晦涩 , 觉得不可接受 。而这也 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国译出的文学作品 , 在中国 读者中反而更受欢迎 。因为虽然这是译成英文 的作品 , 但由于中国读者自身的视域同原文和 译者的视域都有很多交集之处 , 因而与其二者 融合而成的译文视域也拥有众多交集之处, 两个 视域能够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得到顺利的融合 。
《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一、引言《真理与方法》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一部代表作,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该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重要论述,对我国哲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真理”和“方法”这两个核心概念,并通过对它们的深入剖析,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二、全书概述《真理与方法》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真理的本质和意义,伽达默尔认为真理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存在于人的理解和解释之中,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语境性。
第二部分讨论方法,作者提出“对话”作为理解真理的基本方式,认为对话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生成性。
第三部分涉及方法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如文学、艺术、法律等领域。
三、具体方法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详细阐述了对话法、诠释法等研究方法。
对话法强调在对话中达成理解,通过倾听对方的声音,发现文本或现象背后的意义。
诠释法则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揭示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内在逻辑。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学者在研究中更加贴近真理,实现主客观的交融。
四、书的价值和影响《真理与方法》自出版以来,对我国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提出的哲学解释学和对话理论,为我国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同时,书中的观点也对文学、艺术、法律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强调的理解的历史性和语境性,使得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背景和历史的传承。
五、结论总之,《真理与方法》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哲学著作。
伽达默尔在书中提出的真理观、方法论以及对具体学科的启示,为我国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该书不仅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追求真理的启示。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
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
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
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
自从19世纪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
最新-伽达默尔对运用哲学和解释学结合 精品
伽达默尔对运用哲学和解释学结合伽达默尔以哲学解释学创始人的身份闻名于世,《真理与方法》是其代表作,也是其公认的哲学贡献所在。
不过伽达默尔的研究兴趣并不局限于解释学,他自称解释学和希腊哲学是他工作的两个重点,而在希腊哲学研究中他最关注是实践哲学方面。
伽达默尔曾宣称自己只写过三本书《柏拉图的辩证伦理学》1931、《真理与方法》1960、《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善的理念》1975。
可见他把这三本书作为自己思想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除《真理与方法》外,另外两本书都是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的著作。
在《真理与方法》发表后,由于和哈贝马斯等人论战,他的兴趣逐渐转向了社会和现实问题,同时也结合着他长期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心得,在晚年出版了《科学时代的理性》、《赞美理论》等著作和文章,阐发了自己的实践哲学。
一般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研究集中在后期发表的这些作品。
不可否认这些作品是他实践哲学的最成熟的表达。
然而从伽达默尔整体思想发展来看,对实践问题的思考其实一直贯穿了他的学术生涯。
在《真理与方法》发表之前,他的作品就已多以古典政治学为研究内容。
研究伽达默尔早期思想的舒立文.甚至认为伽达默尔早年就是个政治哲学家。
可以说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比他的解释学成型更早。
在他那里不仅解释学影响了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也影响了解释学,实践哲学和解释学在他的思想发展中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启发的关系。
他如何将解释学和实践哲学融合起来,最终发展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则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一、早期实践哲学研究在伽达默尔早期的柏拉图研究中,他关注的就是伦理和政治问题。
这一时期发表的短著《柏拉图和诗人》1934和《柏拉图的教育国家》1942都是对柏拉图国家学说的研究。
伽达默尔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实际上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批判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城邦的理想,柏拉图重视哲学对话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教育意义,以及辩证法在培养公民正义的政治态度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理想城邦实现的条件。
浅析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浅析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摘要: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向了译界,对传统的“文本忠实”的翻译标准进行了冲击,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角度。
根据德国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的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分析翻译中的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和重译三种现象。
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产物,文化过滤现象则产生于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的永远无法融合,而效果历史又为不同时代对同一文本重译提供了解释。
本文试图从伽达默尔的三大哲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标准的影响。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译者;读者;主体性;文学翻译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译家与译作。
但与此同时,令人遗憾的是,鱼目混珠的劣译、伪译与滥译也触目可见。
为此,一些正直的译家纷纷站出来对此现象进行揭露、抨击并深切呼吁文学翻译批评的建设。
诚然,文学翻译离不开文学翻译批评的监督与鞭挞,文学翻译质量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建设性的文学翻译批评的指导与推动。
可喜的是,近年来,翻译评论文章在涉及翻译的各种期刊和文集中的确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是,纵观我国文学翻译批评,我们会发现其模式一直并没有多少的改进,这种从文本到文本、以译者为唯一终极关注目标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是有悖于文学翻译自身特点的要求的。
文学翻译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包含了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以及读者在内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
相应地,文学翻译批评除了关注原作和译作以及原作者和译者外也应该关注读者(包括译者作为原作的读者以及译作可能的读者)的反应与需要。
20世纪以后,海德格尔实现了解释学由一般解释学向本体解释学的转向,他提出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
任何理解和解释活动都基于理解者的“前理解”,理解活动就是“此在”的前结构向未来进行筹划的存在方法。
伽达默尔继承海德格尔的思想,解释学发展为哲学解释学。
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角对翻译本体论的再探
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角对翻译本体论的再探
首先,伽达默尔哲学主张语言是人类体验和理解世界的基础,即语言是本体的表达。
在这个意义上,翻译本身就是语言与世界之间的转换。
翻译没有一个独立的“本质”,而
是来源于和回应于语言和文化的交织关系。
翻译的“本质”不是一个静态的内在特征,而
是一个不断流动和变化的过程。
其次,从伽达默尔哲学的角度,翻译中的主体与客体是互相依存的,翻译不是单纯的
客观呈现,而是主体性的行为。
翻译者的主体性与文化、历史、情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翻译的结果。
因此,翻译的本体论纠结于翻译的对象,而忽视了翻译者的主体性,是片面的。
最后,伽达默尔哲学认为词汇、语法等语言单位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具有意义和价
值的,这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
因此,翻译不应该只看待表层的翻译结果,而是
将其置于语言和文化的语境中去理解,从而把握翻译背后的深层意义。
综上所述,翻译本体论不应该固守于本质特征的思考,而应该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的角度,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过程,重视翻译者的主体性和语言、文化上下
文的内在联系。
解释的开放性――迦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魅力
解释的开放性――迦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魅力摘要:基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迦达默尔也对于人的“理解”进行了检讨。
他认为,人们在进行文本解释之前,必然已经具备了一个“前观念”,而这个“前观念”依赖于由人的解释所构成的传统。
相对于文本解释,传统是一种“过滤器”,它影响着人们“前观念”的形成,影响着人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
不过,迦达默尔拒绝了黑格尔关于“进步”的观念,他否认文本解释之间存在着“进步”的关系。
迦达默尔的解释理论使得文本永远处于“开放”的状态,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对于不存在单一的、最终的、正确的或“真正的”答案感到欣慰。
当然,依照迦达默尔的逻辑,我们也必须同时要理解这些答案可能也会改变。
这便是迦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迦达默尔|解释|文本|传统|开放性THE OPEN SPECIALITY OF INTERPRETATION――The Enchantment of Gadamer’s Theory on InterpretationAbstract: As a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 Gadamer examines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builds his theory on human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rtin Heidegger. He thinks that interpreters must hold a “fore-conception” before they begin to start interpreting, which relies on a tradition constructed by human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This tradition as a kind of “filter” is actually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a “fore-conception”. Gadamer refuses Hegel’s concept “progress”,so he doesn’t think that one interpretation is better definitely than another. For Gadamer, texts are always open to interpreters. We should take comfort in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single and final,right or “true” answer, and at the same time understand that the above answers may change. The above is Gadamer’s theory’s enchantment.Key Words: Gadamer, Interpretation, Text, Tradition, Open Specialty一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Dilthey)等人的传统解释学认为,意义是文本自身所固的,它不以解释者的理解为转移,因而解释者的任务就在于清除自己的各种偏见,投入作者原有的处境,客观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意义。
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及应用-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
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及应用-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对话的前提条件1.辩证法与对话无论是古代中国,抑或古希腊,都曾经盛行过辩论,十分重视谈话的艺术。
例如,古希腊的智者,就以传授辩论的技巧为业,但苏格拉底嘲笑他们只会说不会交流。
类似地,在古代中国也有所谓的名家,但通常被史学家斥为诡辩之徒,不能登大雅之堂。
在历史上,苏格拉底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个真正重视并且掌握对话艺术的哲人。
他把对话看作是一种获得真理的方式,称之为助产术。
从词源上看,对话(dialogue)的拉丁文形式dialegomai和dialego 都是dialektikos的动词来源。
它的主体由dia和lek(1ee)两部分构成。
其中dia相当于英文through(通过)。
它的词根lek(1ee),意为谈论、言说。
因此辩证法的本意就是交谈、对话,是通过相互交谈和辩论来获得学问的方法。
所以,在古希腊辩证法就是对话,对话就是辩证法。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对话方法。
他把善于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人称为辩证法家。
他的着作也常常采用对话体的形式。
但是,在伽达默尔看来,柏拉图的后期着作虽然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独白,不是真正诠释学意义上的对话。
在诠释学史上,施莱尔马赫第一个将对话引入到诠释学中。
他将文本的理解看作是一种对话关系,是文本的言说与诠释者的倾听关系。
而狄尔泰进一步把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过程都看做是主体(理解者)与客体(被理解者)之间不断进行的一场对话。
2.对话的两个前提(1)前见伽达默尔的老师、着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不仅仅是对一首诗、一件事或一种生命表现进行认识的行为方式,而且是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
此在能够实现理解是有前提条件的,海德格尔将其称之为解释学情境(Hermeneufische Situation),亦称为理解的前结构或前理解。
他指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应用”问题
克思主 义哲学的科学理解和解释。也只有在 此基础 上,我 们才 能既 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 义哲学 ,又筹划和
开 创 我 们 民 族 自身 的 未 来 。
[ 关键词 ]马克思主 义哲 学 中国化
解释 学应用
( 中图分类号 j 2 ( B 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I0 7 2 (0 6)I 0 2 0 O0— 3 6 20 2— 0 5— 6
解 。理 解在这 里 已经是 一种应 用 。
从哲学解释学 的视角看 ,对任何文本或历史流传物的理解都要在应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 ,对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当然也不能例外 。不仅不能例外 ,而且必须更加强调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应用中去理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是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精神实质就在于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学问 ,不是侧身
于书斋或象牙塔中的学术 , 也不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本本 ,而是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人们认
为是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的哲学 ,它实现了从理论哲学 、思辩哲学 向 “ 实践哲学 ” 的转变。这
种 “ 实践转向”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将一切哲学思考 奠基于人的物质生产性 的实践活动之上 ,并
维普资讯
事J缔 右 20年第1期 { : 0 6 2
思 马 克 主 义 学 中 国 化 中 的 哲
‘ ‘
解 释 学 应 用 " 问题
◎皮家胜
[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过程 中,只有通过 当代解释 学意 义上 的应 用,我们 才能达到对 马
用 。因为我们在理解一个文本时,应 当将这个文本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 、且来之于实践的。我们要理 解它就只有将其置入它所 由之而来的实践 中去才能获得理解。也就是说 ,只有结合我们 自己正在从事的实 践活动 ,将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情形一并带 到理解 活动 中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理解 。但是 ,长期以 来 ,我们在谈应用时,总是习惯于将它视为在获得对某一原理的理解和解释之后、再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实
伽达默尔诠释学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伽达默尔诠释学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伽达默尔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他的诠释学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心理学、社会科学、文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获得了广泛应用。
作为后传统的诠释学,伽达默尔的观点强调语言、历史和文化在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这些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经验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基本概念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建立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对话性。
他提出了“融合地平线”的概念,认为理解不是简单地将文本或历史重新解读,而是在个体与文本之间进行一种有限但相互影响的对话。
具体来说,这种对话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前理解:人们在接触任何文本或现实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历史背景和预先形成的理解。
这种预先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接收和解释。
对话与交流:理解是一种互动过程,个体与文本或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对意义更深层次的揭示。
通过对话,我们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视角,从而获得新的见解。
历史性:每一个解释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同一文本或现象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这些基本概念为伽达默尔诠释学在各个学术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伽达默尔诠释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文学研究领域,伽达默尔的思想主要通过文本分析、读者反应以及文化背景的考量来进行实施。
文学作品不仅传达情感和思想,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这些信息需要被充分挖掘和理解。
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伽达默尔强调每位读者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历史,这使得每一次阅读都是独一无二的过程。
文学作品所引发的情感共鸣、道德思考,都是经过读者个人经验过滤之后产生的。
通过这种互动,研究者可以分析不同读者群体对于同一作品所表现出的多样化解读,进而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例如,在研究某一现代派小说时,可以通过访谈不同年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获取多维度的信息,以此澄清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或心理状态。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中国法律解释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中国法律解释
杰克·亚伽达默尔(Jack amadore)是一位著名的法律学者,他在20世纪中期创立了解释学。
他把解释学作为法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解释与应用不可分割的重要理论,作为今天法律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释学对中国法律解释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中国国情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价值观念的分歧给法的解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受杰克·亚伽达默尔的启发,中国学者强调以求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解释法律规定,并且重视社会学意义解释、文化背景解释,努力实现法律解释的理性统一。
在作出解释时,中国法律者不会只看到法律原文,而是结合现实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同时综合考虑传统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因素,把相关规定与各项考虑因素结合起来,达到法律预期的解释效果,让法律更加生动有效地贯彻执行。
总之,杰克·亚伽达默尔(Jack amadore)的解释学对中国法律解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推进了中国法律解释的专业性,而且使中国法律解释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和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
第16卷第3期衡水学院学报Vol. 16, No. 3 2014年6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4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4.03.013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和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刘溪(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摘要:“视域融合”不是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解释文本,只有读者沉浸于文本所开启的境域中,达到与文本不分彼此的状态才能实现“视域融合”。
所以,在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过程中,训诂、考据以解读文本原意是实现视域融合的先决条件。
伽达默尔鼓励文本解释的多元性和创造性,但如果将“视域融合”误解为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改造文本的活动,就会将一切随意解释经典的行为看作正当的,这必然严重危害中国哲学的发展。
“视域融合”本身的局限是没有考虑视域融合的结果与文本原意之间的差异问题。
如果将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当做经典的原意,将损害现代学术的严肃性和求真精神。
关键词:伽达默尔;视域融合;中国哲学;经典诠释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4)03-0049-04依据很多人所持的看法,“视域融合”的涵义是:读者有一个视域,文本有一个视域,读者的视域被称之为“前见”,读者的前见和文本视域的交集就是视域融合。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通过诠释经典来建构自己的体系,很多学者都用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去解释中国哲学的创造过程,他们认为,“我注六经”就是视域融合,而且,中国哲学诠释经典的著作就是视域融合的产物。
比如,朱熹的前见就是作为万事万物根据的“理”,这个前见和四书的视域融合之后,产生出《四书章句集注》,从而创立了朱熹自己的哲学体系;郭象的前见就是儒家化的“性分”观念,这种前见和《庄子》的视域融合后,形成了《庄子注》,从而创立了郭象自己的思想。
《四书章句集注》和《庄子注》都是视域融合的产物。
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朱熹经典诠释学
作者: 武娟[1];蔡方鹿[2]
作者机构: [1]四川省朱熹研究会,成都610066;[2]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066
出版物刊名: 现代哲学
页码: 109-11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哲学诠释学;经典诠释学;本体;前见;理解之蔽;实践智慧
摘要:伽达默尔是西方诠释学顶峰时期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经典诠释学也达到了中国经典诠释的高峰。
两者在理论上有着相似性,如哲学诠释学与经典诠释学的本体、伽达默尔的前见理论与朱熹关于理解之蔽的论述、实践智慧等。
由此分析并比较两位大师的诠释理论,从中找出共同之处与互补之处,可以促进中西方诠释理论的发展。
概念史的分析: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方法与实践
概念史的分析: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方法与实践【内容提要】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贯穿着三大方法,除了现象学和辩证法以外,就是概念史的分析。
将概念史的分析与论题的研究相结合是伽达默尔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表达风格,这最典型地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
伽达默尔对这一方法的解说在某些方面虽然同英美分析哲学有相似之处,但从根本上讲他的立场和角度是大陆哲学的,具体来讲,也就是本体论解释学的。
【关键词】概念史/解释学/伽达默尔笔者曾在拙着《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中较为详细地谈到过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两大方法,一个是现象学的方法,一个是辩证法的方法①。
现在看来,也许我们还应补充进第三种方法,那就是概念史的分析的方法。
如果我们将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的第2版序言和导论结合起来读,我们便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在伽达默尔那里是有根据的。
关于前两种方法,伽达默尔在第2版序言中讲得比较明确了②,而第三种方法则在导言的最后两段中有所暗示。
关于这一点,过去似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可能与伽达默尔自己对它缺乏集中、明确地阐述有关,而本文力图将这一点突出出来。
因为笔者愈来愈感到它对于我们理解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乃至其整个思想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相对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来说,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的结论性的东西并不太难懂,但它所展露的学术背景和理论的推论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运思过程却是比较复杂和难懂的,而这种运思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细密、频繁的概念史的分析中。
这种分析以及由此带来的表达风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展示了伽达默尔主要观点和结论的深刻的学术背景和文化底蕴,增加了其学术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未把握到他的基本思路之前,很容易被他的这种大量的概念史的分析弄得昏头转向,如坠五里云雾中,甚至最终会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然而,笔者认为,恰恰在这个方面需要读者的耐心,因为伽达默尔思想的深刻和耐人寻味之处以及学术价值往往正体现于其中。
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角对翻译本体论的再探
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角对翻译本体论的再探伽达默尔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深入探讨了语言、理解和诠释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
在翻译领域,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也对翻译本体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视角出发,对翻译本体论进行再探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观点主要包括语言哲学、解释学和理解问题。
在他看来,语言是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也是人与世界进行交流的媒介。
语言在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伽达默尔对翻译本体论的思考也相当深刻。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看,伽达默尔认为语言并非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而是包含了丰富的世界观、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载体。
翻译本体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差异。
伽达默尔的语言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转换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传递文化、情感和思想。
翻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交织。
翻译本体论中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理解源语言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点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主观的,受到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更需要翻译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心灵,才能真正理解并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视角出发,对翻译本体论进行再探讨,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因素和理解问题,深入挖掘原文的内涵和背景,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相信通过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深入理解,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将迎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一、本文概述《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伽达默尔(Gadamer)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伽达默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他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对当代哲学和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概述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其核心观点、方法论以及解释学的核心概念。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交流活动,涉及到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理解和转换。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提供了一种理解文本和语言的独特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和再创造。
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可能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文章总结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和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过程,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概述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伽达默尔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语言性,认为理解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解读,更是一种语言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动态的、互动的,而不是静态的、单向的。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历史性是指理解总是受到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因此,理解者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来理解文本,而只能在自己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中去理解文本。
这种理解方式不仅使理解具有了历史性和文化性,也使理解具有了主观性和相对性。
伽达默尔还强调了理解的语言性。
他认为,语言是理解的主要媒介,是理解者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
语言不仅承载着文本的意义,还承载着理解者的主观性和历史性。
因此,理解者需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文本的意义,而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也受到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影响。
中国哲学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建构与借鉴
中国哲学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建构与借鉴
管宁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21)10
【摘要】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突破了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实现认识论向本体论的
转变,把意义世界的建构作为自己的主题。
而诠释学的这种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致性。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正是致力于建构意义世界(天人
合一),以及追寻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悟)。
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诠释学问题
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在真理的建构、方法的选择、国学的借鉴等三方面,中国哲学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页数】2页(P77,82)
【作者】管宁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16
【相关文献】
1.从经验主义到效果历史——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建构的一种解读 [J], 黄海峰
2.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未来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特征再研究 [J], 李
爱明
3.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过去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特征再研究 [J], 李
爱明
4.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现实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特征再研究 [J], 李爱明
5.诠释学中的存在接受性与意义创造性:从伽达默尔到本体诠释学(上) [J], 成中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伽达默尔与中国哲学的解释学效应意义
伽达默尔与中国哲学的解释学效应意义张能为【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年(卷),期】2014(67)5【摘要】作为"显学"的解释学的世界性传播同样得到了中国哲学界的积极响应,集中表现在力图"创建中国解释学"和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解释学运用于中国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上。
但学界普遍认识和研究不足的是,作为解释学的当代最新形态——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既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解释学,从根本上说,更是实践哲学,而恰恰是在这种存在论和实践论意义上的解释学才真正能够赋予中国哲学以新的思想生命力和理论特色。
能否从悠久与丰富的解释史中提升创建出有中国特色的解释学以及立足于实践哲学来审视中国思想智慧,确立中西对话与融通真正"交合域"(mutual fusion horizon),推动中国哲学现代复兴和扩大世界性影响,可谓是中国哲学的解释学效应问题所蕴含的真正实质与意义所在。
【总页数】8页(P40-47)【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效应;实践哲学;中国哲学【作者】张能为【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相关文献】1.关于后海德格尔的思考--浅析海德格尔存在论、德里达解构主义和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不可知论倾向 [J], 史忠义2.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与日常语言哲学相通——介于伽达默尔与维特根斯坦之间[J], 张能为3.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与日常语言哲学相通——介于伽达默尔与维特根斯坦之间[J], 张能为4.重建生活世界——论伽达默尔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J], 苏振甲5.语言·真理·意义——国内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 [J], 李云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
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
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
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
自从19世纪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
随后海德格尔从其基本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解释学以本体论性质,而伽达默尔则将这种具有本体论性质的解释学上升为一门哲学解释学来研究。
这就表明,从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学”与“史”是分开的,有解释的“历史”不等于有解释的“学”(即解释理论)。
因为“一种‘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的对象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究的对象作为‘对象’来研究,并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①。
同样,中国的“解释学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甚至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套自觉地把‘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与西方解释理论有所不同的理论体系”②,其根本原因在于,尽管中国对本文意义的解释古已有之,也非常普遍,但始终没有将解释本身作为对象来加以研究,没有形成关于解释的一套基本原理和理论。
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存在着十分明确的解释实践活动,但却一直不曾有过独立的解释学理论,因而,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解释学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在中国解释学问题上,可以说,有漫长的解释史却无一般的解释学。
对于中国历史上解释现象的普遍性,可用“注疏经典”来表现。
中国人是崇尚解释经典的,孔子就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之说;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视历史传统的,就广泛流行着“六经皆史”之论。
应该说,在中国,对历史传统的重视与对经典的注释是密不可分的。
在注释经典上,中国没有解释学理论,但有着相对于每门具体学科的注释学问,如“训诂学”、“文字学”、“考据学”、“音韵学”、“版本学”、“目录学”等等,并将对经典的注释区分为“传”、“记”、“说”、“解”、“注”、“笺”、“疏”等等以及“通假”、“形似”之类解释之技法。
在我国着名学者汤一介看来,《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关于解释经典的一部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解释类书籍之一。
这意味着,解释问题在中国已有至少两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中国解释“史”可谓漫长悠久而普遍广泛。
汤先生认为,大体上说来,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事件的解释学,即为对原典或原着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式解释,它表明了叙述的历史和事件的历史是密切相联的,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对《春秋传》的解释;第二类是整体性的哲学解释,通过这种系统的整体的解释使存在于经典中潜在的哲学见解展现为一种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如《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这类解释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非常大;第三类是实际(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即从现实的社会政治需要和政治观点出发来对经典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服从和服务于人的现实的、生活的实际目的,如《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对《老子》的解释③。
对这三类解释方式,汤先生做了十分详细的考证,其基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解释“史”及类型的描述来提示人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解释学问题上,中国有“史”而无“学”,创建中国解释学有无可能,是否必要?虽然汤先生对此未作明确回答,但其内心意图在这一段话中还是有所表达的,那就是,“我认为大概还不能说中国已经有了不同于西方解释学的中国解释学的理论体系。
或者只能说,我们正在试图创建中国解释学,而且也可以说已经取得了若干极有意义的成果。
”④伽达默尔曾指出,“面对任何本文,我们都生活于一种直接的意义期待之中”⑤。
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期待意义”,“创建中国解释学”是蕴含在汤先生未置可否的表面文字叙述的前思想之中的。
他同时也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设:假定解释学就是解释学,不存在西方解释学与中国解释学之分,但仍然要说,加强对中国解释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充实、丰富与发展西方解释学即解释学本身的理论;假定需要创建中国解释学,那么,加强对西方哲学解释学发展史与发展理论的系统研究,加强对中国注释经典历史的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将成为我们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这表明,在汤先生看来,无论如何,加强对中国解释学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立“中国解释学”确立一个参照系,才能挖掘出中国解释学的特点,进而构建出既有解释学普遍特点又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解释学”。
对于“创建中国解释学”的具体理路,汤先生的构想是,“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理论’应是在充分了解了西方解释学,并运用西方解释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历史上注释经典的问题作系统的研究,又对中国注释经典的历史(丰富的注释经典的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发现与西方解释学理论与方法有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并自觉地把中国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也许才有可能成为一门有中国特点的解释学理论(即与西方解释学有相当大的不同的以研究中国对经典问题解释的理论体系)”①。
但不管哪一种假设都表明,在目前对中国解释学问题的研究亟须重视,亟待加强。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学界对解释学的重视,已经不仅在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运用于各门具体的人文学科研究,而且开始返回到解释学理论本身上来,试图通过对中国悠久的解释“史”的研究,总结出中国经典注释的性质、目的、类型和方法,发掘出能够充实、丰富、发展和完善解释学理论的新内容、新意义、新特点,并期望能够创建出不同于西方解释学而有自身特色的“中国解释学”②。
显然,这种来自中国哲学内部的“创建中国解释学”的解释理论本身建构诉求是基于中国悠久而丰富解释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性意向,深刻反映的是在西方解释学影响下,将中国解释实践经验与方法上升为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解释学”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的需要。
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其愿望也是符合伽达默尔解释哲学的根本性质的,因为世界的存在与意义问题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解与解释问题。
一种新意义的确立,一种新理论的完善,总是在自身的开放、交流与批判中向前推进的。
因而,不管从哪一个层面上看,中国解释学研究都必定会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我们不可能照搬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解释学的问题,但伽达默尔解释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却是任何一种现代解释学研究所必须重视与借鉴的。
钱锺书的《管锥编》、成中英的《本体与诠释》、德国海德堡大学瓦格纳(Wolbyang Wagner)对《老子》的解释等等都是在运用西方解释学理论并参照中国对经典注释的方法或某些原则所做出的较为突出的文本解释的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伽达默尔将解释学本体论化,从哲学层面上来理解解释学,把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这对于尤其欠缺于此的中国解释学研究与发展,将会起到一个完全崭新的研究“界面”的意义。
由此则会影响到中国思想史,从根本上,还必将影响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通过此种研究,既会改变中国哲学传统已有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总体看法,也会重新确立起对世界与人的真正存在之意义的新的理解,从而为中国哲学由传统走向现代,构建起现当代中国哲学开辟新的思路与方向。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中国开展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研究,展开对中国解释学问题的研究,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在解释学的理论上,而且还会在哲学的意义上改造一个旧世界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正是有鉴于此,汤一介先生以一种十分睿智和开放的心灵察识了这一点:“照我看,新的现代中国哲学的建立是离不开西方哲学的,现代中国哲学必定是经过西方哲学的冲击的洗礼,经过‘改造’(或新的解释)才有可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发展成为适应中国(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中国)现代生活要求的‘中国哲学’。
”③二、实践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重现和思想重建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一种哲学,并且是一种实践哲学。
西方实践哲学传统源自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首先在区分理论哲学、技术哲学与实践哲学基础上,将实践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
“实践”(Praxis)一词原指一切有生命体的活动,后来亚里士多德用此概念专指人的实践行为,但又不是专指人的具体的行事,而是在不同于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的实践知识上,将实践看作是关于人类实际活动与生活的反思行为,以此而建立起的实践哲学就是要通过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反思指明人类存在和生活的善的、合适的、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趋向目标。
这样一来,实践哲学就成为了专门探讨人类实际存在行为的一门理论反思性学问。
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一脉相袭,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明确指出,“实践意味着所有实践性事物,涵盖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组织自身的全部方式”①,“实践与其说是生活的动力(energe-ia),不如说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一切活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某种方式(bios)所引导的生活”②。
伽达默尔晚年在与杜特的谈话中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实践的含义和实践哲学。
他认为:“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Praxis)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