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是ABC内任一点,PD AB,PE BC
++=____cm.
∥,若ABC的周长为12cm,则PD PE PF
PF AC
【答案】4
【解析】
【分析】
先说明四边形HBDP是平行四边形,△AHE和△AH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得到一系列长度相等的线段,最后求替换求和即可.
【详解】

解:∵PD AB,PE BC
∴四边形HBDP是平行四边形
∴PD=HB
∵ABC为等边三角形,周长为12cm
∴∠B=∠A=60°,AB=4

∵PE BC
∴∠AHE=∠B=60°
∴∠AHE=∠A=60°
∴△AHE是等边三角形
∴HE=AH
∵∠HFP=∠A=60°
∴∠HFP=∠AHE=60°
∴△AHE是等边三角形,
∴FP=PH
∴PD+PE+PF=BH+(HP+PE)=BH+HE=BH+AH=AB=4cm
故答案为4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在△ABC和△DBC中,∠A=40°,AB=AC=2,∠BDC=140°,BD=CD,以点D为顶点作∠MDN=70°,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
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延长AC 至E ,使CE=BM ,连接DE .证明△BDM ≌△CDE (SAS ),得出MD=ED ,
∠MDB=∠EDC ,证明△MDN ≌△EDN (SAS ),得出MN=EN=CN+CE ,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延长AC 至E
,使CE=BM ,连接DE .
∵BD=CD ,且∠BDC=140°,
∴∠DBC=∠DCB=20°,
∵∠A=40°,AB=AC=2,
∴∠ABC=∠ACB=70°,
∴∠MBD=∠ABC+∠DBC=90°,
同理可得∠NCD=90°,
∴∠ECD=∠NCD=∠MBD=90°,
在△BDM 和△CDE 中,
BM CE MBD ECD BD CD ⎧⎪∠∠⎨⎪⎩==,

∴△BDM ≌△CDE (SAS ),
∴MD=ED,∠MDB=∠EDC,
∴∠MDE=∠BDC=140°,
∵∠MDN=70°,
∴∠EDN=70°=∠MDN,
在△MDN和△EDN中,
MD ED
MDN EDN
DN DN


∠∠




=,

∴△MDN≌△EDN(SAS),
∴MN=EN=CN+CE,
∴△AMN的周长=AM+MN+AN=AM+CN+CE+AN=AM+AN+CN+BM=AB+AC=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当△AO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角度为______
【答案】110°、125°、14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DAO=5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O=AD,则∠AOD=∠ADO,②OA=OD,则
∠OAD=∠ADO,③OD=AD,则∠OAD=∠AOD,分别求出α的角度即可.
【详解】
解:∵设∠CBO=∠CAD=a,∠ABO=b,∠BAO=c,∠CAO=d,
则a+b=60°,b+c=180°﹣110°=70°,c+d=60°,
∴b﹣d=10°,
∴(60°﹣a)﹣d=10°,
∴a+d=50°,
即∠DAO=5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AO=AD,则∠AOD=∠ADO,
∴190°﹣α=α﹣60°,
∴α=125°;
②OA=OD,则∠OAD=∠ADO,
∴α﹣60°=50°,
∴α=110°;
③OD=AD,则∠OAD=∠AOD,
∴190°﹣α=50°,
∴α=140°;
所以当α为110°、125°、140°时,三角形AOD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110°、125°、140°.
【点睛】
本题是对等边三角形的考查,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3),(2,0),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
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使∠BAC=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1
2
),且
△ABP和△ABC的面积相等,则a=_____.
【答案】-8
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OB的值,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ABC的面积;连接OP,过点P作PE⊥x轴,由△ABP的面积与△ABC的
面积相等,可知S△ABP=S△POA+S△AOB﹣S△BOP=13
2
,故可得出a的值.
【详解】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3),(2,0),∴OA=3,OB=2,
∴22
3+213
AB==,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

1113
•1313
222 ABC
S AB AC⨯⨯
===,
作PE⊥x轴于E,连接OP,
此时BE=2﹣a,
∵△AB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

111
•••
222 ABP POA AOB BOP
S S S S OA OE OB OA OB PE ++
=﹣=﹣,
111113
3322
22222
a
⨯⨯+⨯⨯⨯⨯
=(﹣)﹣=,
解得a=﹣8
3

故答案为﹣8
3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象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S△ABP=S△POA+S△AOB-S△BOP列出关于a的方程.
5.如图,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长是 5,点 P 是 AD 上的一动点,则 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10
【解析】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点B关于AD对称的点为点E,连接BE交AD于P点,那么有PB=PF,PE+PF=BE最小,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三角形AP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可知BE 的长为10,即PE+PF的最小值为10.
故答案为10.
6.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
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AE=CF;
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EF=AB;

1
2ABC
AEPF
S S

=
四边形
,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②④
【解析】
试题分析:∵∠APE、∠CPF都是∠APF的余角,
∴∠APE=∠CPF,
∵AB=AC,∠BAC=90°,P是BC中点,
∴AP=CP,
∴∠PAE=∠PCF,
在△APE与△CPF中,
{?
PAE PCF
AP CP
EPA FPC
∠=∠
=
∠=∠

∴△APE≌△CPF(ASA),
同理可证△APF≌△BPE,
∴AE=CF,△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EPF=1
2
S△ABC,①②④正确;
而AP=
1
2
BC,当EF不是△ABC的中位线时,则EF不等于BC的一半,EF=AP,
∴故③不成立.
故始终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D.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直角三角形.
7.如图,将ABC
∆沿着过AB中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
1
A处,称为第1次操作,折痕DE到BC的距离记为1h,还原纸片后,再将ADE
∆沿着过AD中点1D 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DE边上的2A处,称为第2次操作,折痕11
D E到BC的距离记
为2h ,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2020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20192019D E 到BC 的距离记为2020h ,若11h =,则2020h 的值为______.
【答案】2019122-
【解析】
【分析】
根据中点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可得DA=DA ₁=DB,从而可得∠ADA ₁=2∠B,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ADA ₁=2∠ADE,可得∠ADE=∠B,继而判断DE// BC,得出DE 是△ABC 的中位线,证得AA ₁⊥BC,AA ₁=2,由此发现规律:01 2122
h =-=-₁同理21122h =-32
11122222h =-⨯=-…于是经过第n 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n-1 En-1到BC 的距离1122n n h -=-
,据此求得2020h 的值. 【详解】
解:如图连接AA ₁,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A ₁⊥DE, DA= DA ₁ ,A ₂、A ₃…均在AA ₁上 又∵ D 是AB 中点,∴DA= DB ,
∵DB= DA ₁ ,
∴∠BA ₁D=∠B ,
∴∠ADA ₁=∠B +∠BA ₁D=2∠B,
又∵∠ADA ₁ =2∠ADE ,
∴∠ADE=∠B
∵DE//BC,
∴AA ₁⊥BC ,
∵h ₁=1
∴AA₁ =2,

1
212
2
h=-=-

同理:
21
1
2
2
h=-;
32
111
22
222
h=-⨯=-;

∴经过n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 n-1E n-1到BC的距离
1
1
2
2
n n
h
-
=-

20202019
1
2
2
h=-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点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本题难度较大,要从每次折叠发现规律,求得规律的过程是难点.
8.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D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E,CD分别与BD,BE交于点F,G,连接FG,有如下结论:①AE=CD ②∠BFG= 60°;③EF=CG;④AD⊥CD⑤FG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⑤
【解析】
【分析】
易证△ABE≌△DBC,则有∠BAE=∠BDC,AE=CD,从而可证到△ABF≌△DBG,则有
AF=DG,BF=BG,由∠FBG=60°可得△BFG是等边三角形,证得∠BFG=∠DBA=60°,则有FG∥AC,由∠CDB≠30°,可判断AD与CD的位置关系.
【详解】
∵△ABD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BD=BA=AD,BE=BC=EC,∠ABD=∠CBE=60°.∵点A、B、C在同一直线上,∴∠DBE=180°﹣60°﹣60°=60°,∴∠ABE=∠DBC=120°.在△ABE和△DBC中,

BD BA
ABE DBC
BE BC
∠∠
=


=

⎪=

,∴△ABE≌△DBC,∴∠BAE=∠BDC,∴AE=CD,∴①正确;在△ABF和△DBG
中,
60
BAF BDG
AB DB
ABF DBG
∠∠
∠∠
=


=

⎪==︒

,∴△ABF≌△DBG,∴AF=DG,BF=
BG.
∵∠FBG=180°﹣60°﹣60°=60°,∴△BFG是等边三角形,∴∠BFG=60°,∴②正确;
∵AE=CD,AF=DG,∴EF=CG;∴③正确;
∵∠ADB=60°,而∠CDB=∠EAB≠30°,∴AD与CD不一定垂直,∴④错误.
∵△BFG是等边三角形,∴∠BFG=60°,∴∠GFB=∠DBA=60°,∴FG∥AB,∴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证得△ABE≌△DBC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已知30
AOB
∠=︒,点P在边OA上,14
OD DP
==,点E,F在边OB上,PE PF
=.若6
EF=,则OF的长为____.
【答案】18
【解析】
【分析】
由30°角我们经常想到作垂线,那么我们可以作DM垂直于OA于M,作PN垂直于OB 于点N,证明△PMD≌△PND,进而求出DF长度,从而求出OF的长度.
【详解】
如图所示,作DM垂直于OA于M,作PN垂直于OB于点N.
∵∠AOB=30°,∠DMO=90°,PD=DO=14,
∴DM=7,∠NPO=60°,∠DPO=30°,
∴∠NPD=∠DPO=30°,
∵DP=DP,∠PND=∠PMD=90°,
∴△PND≌△PMD,
∴ND=7,
∵EF=6,
∴DF=ND-NF=7-3=4,
∴OF=DF+OD=14+4=18.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定理,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
△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a,则△A7B7A8的边长为______.
【答案】64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2B2=2B1A2,进而得出A3B3=4B1A2=4a,A4B4=8B1A2=8a,A5B5=16B1A2…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
∵∠MON=30°,∴∠1=180°﹣120°﹣30°=30°.
又∵∠3=60°,∴∠5=180°﹣60°﹣30°=90°.
∵∠MON=∠1=30°,∴OA1=A1B1=a,∴A2B1=a.
∵△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
∵∠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
∠5=∠8=90°,∴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4a,A4B4=8B1A2=8a,
A5B5=16B1A2=16a,以此类推:A7B7=64B1A2=64a.
故答案为:64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 3B 3=4B 1A 2,A 4B 4=8B 1A 2,A 5B 5=16B 1A 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
11.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记为第1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1个正六边形,取这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边中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第2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2个正六边形(如图),…,按此方式依次操作,则第6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A .511a 32⨯
() B .511a 23⨯() C .611a 32⨯() D .611a 23
⨯() 【答案】A
【解析】 连接AD 、DB 、DF ,求出∠AFD=∠ABD=90°,根据HL 证两三角形全等得出∠FAD=60°,求出AD ∥EF ∥GI ,过F 作FZ ⊥GI ,过E 作EN ⊥GI 于N ,得出平行四边形FZNE 得出
EF=ZN=
13a ,求出GI 的长,求出第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3a ,是等边三角形QKM 的边长的13;同理第二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等边三角形GHI 的边长的13
;求出第五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乘以
13
即可得出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 连接AD 、DF 、DB .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 ∴∠ABC=∠BAF=∠AFE ,AB=AF ,∠E=∠C=120°,EF=DE=BC=CD ,
∴∠EFD=∠EDF=∠CBD=∠BDC=30°,
∵∠AFE=∠ABC=120°,
∴∠AFD=∠ABD=90°,
在Rt △ABD 和RtAFD 中
AF=AB {AD=AD
∴Rt △ABD ≌Rt △AFD (HL ),
∴∠BAD=∠FAD=1
2
×120°=60°,
∴∠FAD+∠AFE=60°+120°=180°,
∴AD∥EF,
∵G、I分别为AF、DE中点,
∴GI∥EF∥AD,
∴∠FGI=∠FAD=60°,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QKM是等边三角形,∴∠EDM=60°=∠M,
∴ED=EM,
同理AF=QF,
即AF=QF=EF=EM,
∵等边三角形QKM的边长是a,
∴第一个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是1
3a,即等边三角形QKM的边长的
1
3

过F作FZ⊥GI于Z,过E作EN⊥GI于N,则FZ∥EN,
∵EF∥GI,
∴四边形FZNE是平行四边形,
∴EF=ZN=1
3
a,
∵GF=1
2AF=
1
2
×
1
3
a=
1
6
a,∠FGI=60°(已证),
∴∠GFZ=30°,
∴GZ=1
2GF=
1
12
a,
同理IN=
1
12
a,
∴GI=
1
12
a+
1
3
a+
1
12
a=
1
2
a,即第二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1
2
a,与上面求出的第一个正六
边形的边长的方法类似,可求出第二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
3
×
1
2
a;
同理第第三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
2
×
1
2
a,与上面求出的第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的方法类
似,可求出第三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
3
×
1
2
×
1
2
a;
同理第四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
2
×
1
2
×
1
2
a,第四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1
3
×
1
2
×
1
2
×
1
2
a;
第五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
2
×
1
2
×
1
2
×
1
2
a,第五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1 3×
1
2
×
1
2
×
1
2
×
1
2
a;
第六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
2
×
1
2
×
1
2
×
1
2
×
1
2
a,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1 3×
1
2
×
1
2
×
1
2
×
1
2
×
1
2
a,
即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
3
×5
1
2
()a,
故选A.
12.如图,坐标平面内一点A(2,-1),O为原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如果以点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符合条件的动点P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
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x轴有两交点,这两点显然符合题意.以A点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与两点(O点除外).以OA中点为圆心OA长一半为半径作圆与x 轴有一交点.共4个点符合,
13.已知: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C和BC上,AE与BD相交于点F,给出下面四个条件:①∠1=∠2;②AD=BE;③AF=BF;④DF=EF,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取两个,不能判
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选取①②:
在ADF ∆ 和BEF ∆ 中
1=2
{12
AFD BFE
AD BE
ADF BEF
AF BF
FAB FBA
CAB CBA
AC BC
∠∠∠=∠=∴∆≅∆∴=∴∠=∠∠=∠∴∠=∠∴=
选取①④:
在ADF ∆ 和BEF ∆ 中 1=2
{12
AFD BFE
FD FE
ADF BEF
AF BF
FAB FBA
CAB CBA
AC BC
∠∠∠=∠=∴∆≅∆∴=∴∠=∠∠=∠∴∠=∠∴=
选取③④:
在ADF ∆ 和BEF ∆ 中
={12
AF BF
AFD BFE
FD FE
ADF BEF
AF BF
FAB FBA
CAB CBA
AC BC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关键是熟练地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4.在Rt ABC ∆中,90ACB ∠=︒,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可画几个?( )
A .9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以Rt ABC ∆三个顶点分别为圆心,再以每个顶点所在的较短边为半径画弧,即可确定等腰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也可以作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确定等腰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即得.
【详解】
解:①如图1,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 ,则∆BCD 就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图2,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 ,则∆ACE 就是等腰三角形;
③如图3,以C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交AC 于点F ,则∆BCM 、∆BCF 是等腰三角形;④如图4,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H ,则∆ACH 就是等腰三角形;⑤如图5,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G ,则∆AGB 就是等腰三角形;⑥如图6,作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I ,则∆BCI 就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通过作垂直平分线或者画弧的方法确定相等的边是解题关键.
15.如图,30MON ∠=︒.点1A ,2A ,3A ,⋯,在射线ON 上,点1B ,2B ,3B ,⋯,在射线OM 上,112A B A ∆,223A B A ∆,334
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11OA =,则201920192020A B A ∆的边长为( )
A .20172
B .20182
C .20192
D .2020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30MON ∠=︒,可求得1130∠=︒OB A ,进而证得11OA B ∆是等腰三角形,可求得2OA 的长,同理可得22OA B ∆是等腰三角形,可得222=A B OA ,同理得
规律333、
、=⋅⋅⋅=n n n A B OA A B OA ,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解:∵30MON ∠=︒,112A B A ∆是等边三角形,
∴11260∠=︒B A A ,1112A B A A =
∴1111230∠=∠-∠=︒OB A B A A MON ,
∴11∠=∠OB A MON ,则11OA B ∆是等腰三角形,
∴111=A B OA ,
∵11OA =,
∴11121==A B A A OA =1,21122=+=OA OA A A ,
同理可得22OA B ∆是等腰三角形,可得222=A B OA =2,
同理得23342==A B 、34482==A B ,
根据以上规律可得:2018201920192=A B ,即201920192020A B A ∆的边长为20182,
故选:B .
【点睛】
本题属于探索规律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等角对等边和探索规律并归纳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四边形ABCD 中,∠C=,∠B=∠D=,E ,F 分别是BC ,DC 上的点,当△AEF 的周长最小时,∠EAF 的度数为(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作点A 关于直线BC 和直线CD 的对称点G 和H ,连接GH ,交BC 、CD 于点E 、F ,连接AE 、AF ,则此时△AEF 的周长最小,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知,∠BAD=360°-90°-90°-50°=130°,即∠1+∠2+∠3=130°①,由作图可知,∠1=∠G ,∠3=∠H ,△AGH 的内角和为180°,则2(∠1+∠3)+ ∠2=180°②,又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2=80°.
故选D .
考点:轴对称的应用;路径最短问题.
17.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4,面积为3D 为AC 的中点,点E 为BC 的中点,点P 为BD 上一动点,则PE+PC 的最小值为( )
A.3 B.42C.23D.4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点A、点C关于BD对称,连接AE交BD于点P,由对称的性质可得,PA=PC,故PE+PC=AE,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E即为PE+PC的最小值.
【详解】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BC的中点,
∴BD⊥AC,EC=2,
连接AE,线段AE的长即为PE+PC最小值,
∵点E是边BC的中点,
∴AE⊥BC,
∴PE+PC的最小值是22
-=.
4223
AC E C
-=2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如图,P为∠AOB内一定点,M、N分别是射线OA、OB上一点,当△PMN周长最小时,∠MPN=110°,则∠AOB=()
A.35°B.40°C.45°D.50°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作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OP1,OP2.则当M,N是P1P2与OA,OB的交点时,△PMN的周长最短,根据对称的性质可以证得:∠OP1M=∠OPM=50°,OP1=OP2=OP,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
作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OP1,OP2.则当M,N是P1P2与OA,OB的交点时,△PMN的周长最短,连接P1O、P2O,
∵PP1关于OA对称,∠MPN=110°
∴∠P1OP=2∠MOP,OP1=OP,P1M=PM,∠OP1M=∠OPM,
同理可得:∠P2OP=2∠NOP,OP=OP2,
∴∠P1OP2=∠P1OP+∠P2OP=2(∠MOP+∠NOP)=2∠AOB,OP1=OP2=OP,
∴△P1OP2是等腰三角形.
∴∠OP2N=∠OP1M,
∴∠P1OP2=180°-110°=70°,
∴∠AOB=35°,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对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正确作出图形和证明△P1OP2是等腰三角形是.
19.如图,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当PA=CQ时,连接PQ交AC于点D,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PD=DQ B.DE=1
2
AC C.AE=
1
2
CQ D.PQ⊥AB
【答案】D
【解析】
过P作PF∥CQ交AC于F,∴∠FPD=∠Q,∵△ABC是等边三角形,
∴∠A=∠ACB=60°,∴∠A=∠AFP=60°,∴AP=PF,∵PA=CQ,∴PF=CQ,在△PFD与△DCQ
中,FPD
Q PDE CDQ PF CQ ∠=∠⎧⎪∠=∠⎨⎪=⎩
,∴△PFD ≌△QCD ,∴PD =DQ ,DF =CD ,∴
A 选项正确,∵AE =EF ,∴DE =
12AC ,∴B 选项正确,∵PE ⊥AC ,∠A =60°,∴AE =12AP =12
CQ ,∴C 选项正确,故选D .
20.如图所示,在四边ABCD 中,∠BAD=120°,∠B=∠D=90°,若在BC 和CD 上分别找一点M ,使得△AMN 的周长最小,则此时∠AMN+∠ANM 的度数为( )
A .110°
B .120°
C .140°
D .15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要使△AMN 的周长最小,即利用点的对称,让三角形的三边在同一直线上,作出A 关于BC 和CD 的对称点A′,A″,即可得出∠AA′M+∠A″=60°,进而得出
∠AMN+∠ANM=2(∠AA′M+∠A″)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作A 关于BC 和CD 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 于M ,交CD 于N ,则A′A″即为△AMN 的周长最小值.
∵∠DAB=120°,
∴∠A A′M+∠A″=180°-120°=60°,
∵∠MA′A=∠MAA′,∠NAD=∠A″,
且∠MA′A+∠MAA′=∠AMN,∠NAD+∠A″=∠ANM,
∴∠AMN+∠ANM=∠MA′A+∠MAA′+∠NAD+∠A″=2(∠AA′M+∠A″)=2×60°=120°,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内最短路线问题求法,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M,N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