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侨光中学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专项训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b12c04693daef5ef73d51.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6分)1.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B.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C.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D.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2.下列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人拎着书包使书包沿水平匀速运动B. 人用力将弹簧压C. 人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D.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3.某人用20N的力将重为15N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来,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手对球所做的功为()A. 200JB. 150JC. 0JD. 350J4.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中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端的拉力F为270NB. 拉力F的功率功为270WC. 额外功为160JD. 有用功为1080J5.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 O 点自由下落,到 A 点处时弹性绳自然伸直,B 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 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O 点到C 点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在减小B. 从O 点到C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C. 从O 点到C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 从O 点到A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6.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加紧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1>F2 η1=η2 P1=P2B. F1<F2 η1>η2 P1>P2C. F1>F2 η1<η2 P1<P2D. F1<F2 η1<η2 P1<P27.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在a处的大B. 落在b处的大C. 两个一样大D. 无法比较大小8.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B.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9.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此实验还可以探究动能与高度的关系B.球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时,水平面对小球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球从高处滚下来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由实验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10.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B.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C.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 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11.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力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W2 ,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W1>W2 η1=η2B. W1>W2 η1<η2C. W1=W2 η1>η2D. W1>W2 η1>η21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球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增大B.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D.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3.下列因素中对机械效率没有影响的是()A. 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B. 机械自身的重力C. 容器的重量D. 机械功率的大小14. 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B. 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C. 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D. 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15.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一定越多B.机械效率低的机械做功少C.使用任何简单机械都不省功D.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是增加滑轮的个数17.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18.一根绳子绕过滑轮一端挂在重物G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重物,则()A. F1较大 B. F2较大C. F3较大 D.三个力一样大二、填空题。
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 4.1简单机械(2)滑轮(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 4.1简单机械(2)滑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f768d312b3169a551a489.png)
4.1简单机械(2)滑轮一、单选题1.学校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该滑轮在升旗过程中()A.可以省力B.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可以省功D.做的功都是有用功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A.核桃夹B.镊子C.起子D.动滑轮3.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B.F3=F4C.2F2=F1D.2F2=F4 4.用滑轮按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方式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绳子重力及摩擦力)则()A.F1>F2>F3B.F2>F3>F1C.F2<F1<F3D.F3<F1<F2 5.如图,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A.5N B.10N C.15N D.20N6.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A.钢丝钳B.动滑轮C.旗杆顶定滑轮D.斜面7.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1牛顿B.0.5牛顿C.2牛顿D.1.5牛顿8.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B.C.D.9.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100N,滑轮所受的重力是20N,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4N,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所受的重力是A.40N B.60N C.64N D.7N10.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A.F1=F2、F4、F3B.F1、F2、F3、F4C.F1=F2、F3、F4D.F1=F2、F3=F4二、填空题11.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力。
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省___________力。
12.如图所示,用200牛的力拉着物体A以3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不计滑轮的重力、绳的重力和物A与地面的摩擦,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沪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四章 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四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四章 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四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f3d62d5901020207409c45.png)
八年级下第四章《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四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食品夹B.撬棒C.瓶盖子D.定滑轮2、小车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0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为10000J B.人对车做功10000JC.人对车做功1500J D.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30N3、某同学将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1焦B.0.1焦C.1焦D.10焦4、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5、用剪刀剪厚的硬纸板时,用刀口中部比刀口头部较容易剪,这是因为( ) A.增加了动力B.增加了动力臂C.减小了阻力D.减小了阻力臂6、如图,用力F通过滑轮将重为20牛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若物体上升了1米,则关于拉力F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高度h的判断,正确的是( )A.F=10牛,h=0.5米B.F=10牛,h=2米C.F=40牛,h=0.5米D.F=40牛,h=2米7、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5N的拉力刚好提起4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一个杠杆B.一个定滑轮C.一个动滑轮D.以上三个都可以8、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明提包的情景,其中小明提包不做功的是( )9、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 ( )A、内能B、动能C、重力势能D、弹性势能10、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二、填空题(毎空1分,共28分)11. 动力是90牛,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5:3,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的大小是牛.12. 如右图是售货的手推车,若车内货物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13. 某人提着3千克的手提箱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此人对手提箱做的功为焦。
上海市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专项综合训练
![上海市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专项综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a83060d7f1922791788e868.png)
上海市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专项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O为轻质硬直杠杆OA的支点,在杠杆的A点悬挂着一个重物G,在B点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与杠杆成ɑ角度的动力F,使杠杆从竖直位置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动力F始终在变大B.动力F先变大再变小C.杠杆始终为省力杠杆D.杠杆始终为费力杠杆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
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3.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
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4.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甲=W乙,P甲=P乙B.F甲>F乙,η甲>η乙C.W甲=W乙,P甲>P乙D.F甲=F乙,η甲=η乙5.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6.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撞击锤柄,锤柄停止运动后,锤头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下运动便紧套在柄上B.近视眼原来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佩戴凹透镜以后得到了矫正C.竖直挂在小车顶部的小球与车厢壁刚好接触,小球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球只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2个力的作用D.每个滑轮重3牛,物体重6牛,不计绳力和摩擦,物体静止时拉力F为3牛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 B.25N C.30N D.35N8.一个刻度准确的杆秤,如果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则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A.F A=8NB.F A=20NC.F A=14ND.F A=7N1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A.A端将逐渐上升B.始终保持平衡C.B端将逐渐上升D.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二、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 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_______A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500N,若搬运2000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该滑轮组的效率η甲=_______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考虑实际情况,则F甲________F乙,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1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挂一个重为60N的物体,物体G的底面积为200cm2,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测试题(培优)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测试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d458cff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6.png)
一、选择题1.如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 )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η甲>η乙D .无法比较B解析:B 【分析】在额外功相同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时,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大,相同的滑轮组额外功相同,所以提升两个物体的乙机械效率大,故B 正确。
故选B 。
2.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80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10N ,绳重和摩擦不计。
则手的拉力F 甲、F 乙及机械效率η甲、η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 F =甲乙 ηη<甲乙B . F F <甲乙 ηη>甲乙C . F F >甲乙 ηη<甲乙D . F F >甲乙 ηη>甲乙D解析:D由题图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使用该滑轮不省力,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拉力:80N F G ==甲;乙滑轮是动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拉力:80N 10N42512N F G G +=+==乙动();所以手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 F 甲乙>;两幅图中的有用功都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设提升高度相同,由W Gh =有可知有用功是相同的;绳重和摩擦不计,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则乙图中做的总功更多,由机械效率公式100%W W 有总η=⨯可知,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故ηη>甲乙;故选D 。
3.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h ,斜面长为s ,且s=2h ,物体所受重力为G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 和f 表示,则( )A .F =16G , f =23G B . F =23G ,f =16G C . F =23G , f =38G D . F =12G ,f =23G B 解析:B有用功:W 有用=Gh ,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 总=FL ; 由倾角为30°的斜面可得:L =2h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总=Gh Fs =2h Gh F =2GF, 代入数据,75%=2G F, 解得:F =23G , 额外功就是克服摩擦所做的功:W 额=W 总-W 有用=FL-Gh=fL =FL-G ×2L =fL ,由FL-G ×2L =fL ,约去L , 所以可得;f=F -2G =23G -2G =16G . 故选B .4.中国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人们称之为盘山公路.若一辆车在盘山公路上保持40千米/时的速度向山上行驶,则下列有关该汽车和盘山公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B .汽车的牵引力与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盘山公路可以使汽车提高机械效率D .盘山公路可以使汽车减小所需的牵引力D 解析:DA.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汽车向上行驶过程方向发生了改变,故A项错误;B.盘山公路上汽车做匀速曲线运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牵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项错误;C.山高一定,车行驶到山顶,做的有用功是一样的;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车做的总功会增大,则斜面越缓(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斜面越缓)机械效率越低,故C项错误;D.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就是在斜面高一定时,增加了斜面长,所以更省力,这样车辆向上行驶可以减小汽车所需牵引力,也就是减小了阻力,故D项正确;【点睛】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同时还要知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5.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 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A解析:A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重物的速度为:2×2m/s=4m/s此时拉力应该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F=2G=2×5N=10N故选A.6.如图所示是一根“工”字型杠杆,已知上下、左右相邻的悬挂点位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重0.5N,此时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左侧挂上4个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刚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A.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B.将左侧钩码减少1个并向左移一格,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C.只将右侧弹簧测力计的悬挂点下移一格,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D.只将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方向转动30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C解析:CA.根据杠杆平衡可得⨯=⨯G L F L424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G220.5N1N故A不符合题意;B.将左侧钩码减少1个并向左移一格,此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3324G L G L若使杠杆仍保持水平方向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只将右侧弹簧测力计的悬挂点下移一格,此时阻力、阻力臂及动力臂均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C符合题意;D.只将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方向转动30度,此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上海侨光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侨光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c153bd0d233d4b14e69b9.png)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3.3cm/s=0.033m/s 3s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4)[8]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sv t=算出的平均速度AC v 偏大。
沪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四章 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四章 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71585f18583d048645960.png)
八年级下第四章《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一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A.a方向的拉力最小B.b方向的拉力最小C.c方向的拉力最小D. 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2、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直的硬棒B.动力和阻力必须方向相反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和阻力不一定在支点的两侧3、如右图所示,作用在A点的各力中,不能使杠杆平衡的力是( )A.F1B.F2 C.F3D.F44、有两个工人进行比赛,如果甲工人所做的功是乙工人的2倍,而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的时间的2倍,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关系是( ) A.P甲:P乙=1:4 B.P甲:P乙=4:1 C.P甲:P乙=1:1 D.P甲:P乙=2:15、如图所示,重物重力是100牛,滑轮质量和摩擦不计,用力F拉滑轮,使滑轮水平匀速移动2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20牛,则拉力F做的功为( )A.20焦B.40焦C.80焦D.120焦6、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为s,如下右图所示。
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关系(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 )A.2F1 =F2,W1=W2B.2F1 =F2,4W1=W2C.4F1 =F2,W1=W2D.4F1 =F2,4W1=W27、关于功的单位,1牛•米就是( ) A.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移动1米所做的功B.把重力为1牛的物体移动1米所做的功C.在1牛的力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所做的功D.以上说法都不对8、2008年8月14日,中国射箭老将张娟娟在奥运女子射箭个人赛决赛中以110比109击败韩国的卫冕冠军朴成贤,为中国夺得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射箭金牌。
如图所示,当她在射箭前拉开弓的过程中,所做的功是用于 ( )A.增大弓的重力势能 B.增加箭的动能C.增大弓的弹性势能 D.增加箭的内能9、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A.一直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0、如图所示,绳子一端系一物体,另一端跨过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使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A.拉力F一定逐渐增大 B.拉力F一定逐渐减小C.拉力F的功率一定逐渐增大 D.拉力F的功率一定逐渐减小二、填空题(毎空1分,共24分)11、如右图,OA是轻质杠杆,已知OB=2OA,B点所挂物体重6牛,A端竖直向上拉着,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______牛.这时的杠杆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保持作用点不变,当力F向左倾斜时,为使杠杆仍然保持静止,则力的大小需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2、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13、如右图,用力F通过滑轮来使物体匀速向左运动,若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10牛,物体的重力为50牛,则拉力的大小需要牛。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2b66ca2fd0a79563c1e728a.png)
第十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1.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A.开瓶器B.镊子C.钳子D.自行车手闸2.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筷子B.核桃夹C.镊子D.面包夹3.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4.歼20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飞行员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机械能总量不变 D.机械能总量增加5.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B.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越快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D.有用功越多,机械的效率越高8.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19题 20题 21题21.如图所示,(1)请画出图中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以B点为作用点,画出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最小的拉力(要求保留画图痕迹).22.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28.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 35.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 、B 、C 、D 四个铅球,其中A 、C 、D 三球的质量为m ,B 求质量为2m ,让A 、B 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 静止下落,C 球从距沙表面高2H 静止下落,D 球从距沙表面高2H 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 、B 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 1和h 2,C 、D 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 3,且h 1<h 2<h 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2)比较A 、B 两球,发现B 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3)比较A 、C 两球,发现C 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4)比较C 、D 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36.拖拉机耕地时以1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若拖拉机1min 做功为4.8×106J ,那么此拖拉机受的阻力为多少?37.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在15s 内将重1000N 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 ,人用拉力的F 为4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1)动滑轮的重;(2)绳子自由端拉力F 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若将重物的重力增加200N 后,用这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结果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38.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 ,动滑轮重20N ,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求:(1)拉力F 的大小;(2)拉力F 做功的功率;(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39.小李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离地面6m 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kg ,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kg ,动滑轮的质量为2kg .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 )求:(1)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0.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为72km/h ,在通过160m 路程的过程中做功8×105J . (1)汽车牵引力为多少?(2)汽车发动机功率;(3)汽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测试题(培优) (2)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经典测试题(培优) (2)](https://img.taocdn.com/s3/m/979a1b7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8.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高h=1m,长s=5m,小车重50N,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不计斜面和小车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做的功大小等于50JB.斜面对小车支持力做的功大小等于50JC.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D.斜面一定不能省功B解析:BA.不计斜面和小车之间的摩擦,拉力做功等于小车重力做功为W=Fs=Gh=50N×1m=50J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支持力垂直于斜面,与小车运动的方向垂直,做功为0,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斜面是一种费距离省力的简单机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根据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斜面也一定不能省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
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D解析:D因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而甲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甲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1>W2,η1<η2。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
3.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方式分别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绳自由端的拉力比乙的大B.甲绳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比乙小C.两种方式,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D解析:DA.由图知道,甲是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乙是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由于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且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所以,绳自由端的拉力是:F甲=F乙=12G总,故A错误;B.由于甲乙做的总功都是克服钩码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由s=nh知道,s甲= s乙=2h,即两者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相等,故B错误;C.由于不知道两者做功的时间,由WPt=知道,不能比较两者的功率大小,故C错误;D.根据W=Gh知道,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相等,由WWη=有总知道,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故D正确。
精选上海市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精选上海市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8d2e5bc011ca300a7c390b0.png)
精选上海市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
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2.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以A为参照物,B是静止的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增大3.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2cm/s 的速度向右匀速速运动,当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经过的时间是( )A.25s B.30s C.35s D.40s4.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甲的密度为2×103kg/m3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5.用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350 N的箱子,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不仅省力,还省距离B.箱子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C.箱子上升的速度等于绳子自由端伸长的速度D.此过程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58.3%6.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A.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略空气阻力)B.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C.同名磁极(S)的磁场方向D.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L18.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 .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9.用F 1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 的物体A 匀速提升h (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为F 2 ,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 (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A .有用功为F 2hB .额外功为F 2L -F 1hC .总功为(F 1+F 2)L D.机械效率为12F F 10.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了不同的高度h 1和h 2(h 1<h 2),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以下4个结论:①F 1做的功等于F 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 1做功的功率大于F 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 B 是个杠杆,O 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 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_______A 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500N ,若搬运2000N 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 ,该滑轮组的效率η甲=_______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 乙 , 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 , 考虑实际情况,则F 甲________F 乙 , 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12.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ea04a0a8956bec0975e3f0.png)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图 61.如图6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牛的物体A 以1。
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 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 ,拉力F 1的功率为P 1 ,在10s 内拉力做功为W 1 。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 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2的功率为P2,在20s 内拉力做功为W2。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A .F 1=100N ,P 1= 450W;B .W 1 :W 2=3 :2 , P 1 = 3P 2C .F 2=210N ,P 2=35W ;D .W 1 :W 2=1 :2 , P 1 = P 22.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1=100N 、F 2=50N 、F 3=200N B 。
F 1=30N 、F 2=60N 、F 3=15N C. F 1=100N 、F 2=50N 、F 3=50N D 。
F 1=30N 、F 2=15N 、F 3=60N 23.如图11所示装置,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 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上海侨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训练
![上海侨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9f29b3e998fcc22bdd10da1.png)
上海侨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 将()A.先变大后变小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因为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所以机械能一定不变B.木块沿斜面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用食品夹夹取蛋糕时,食品夹属于费力杠杆D.擦地板时,增加拖布对地板的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强G=,拉力大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力10N 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60%,则小车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为()小15NA.27N B.36N C.18N D.270N4.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甲的密度为2×103kg/m3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5.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6.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C.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D.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8.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9.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10.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 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 N,动滑轮重100 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A.1 000 N B.1 200 N C.900 N D.1 100 N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为探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装置,每个钩码重2N。
上海侨光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简单机械经典测试题(培优)
![上海侨光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简单机械经典测试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3368387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5.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悬挂重物G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 点,取小的力为F A,若力施加在B点或C点,最小的力分别为F B、F C,且AB=BO=OC。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忽略O点的位置变化)()A.F C<G B.F B=G C.F A>G D.F B>F C2.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
质量为m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可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
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是皮带运动的阻力B.人相对于“跑步机”是运动的C.α角增大,人跑得更费力D.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
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5.如图所示,某工人在10s时间内将重为800N的物体提升2m,已知动滑轮的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人施加的拉力大小是300N B.绳端移动的距离是6m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8.9%D.拉力的功率为160W6.如图中杠杆l AB=2l OA,每个钩码重力为2牛.在B点用力F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大小一定为2牛B.F1大小可能为1牛C.F1大小一定为3牛D.F1 大小可能为20牛7.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8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起2m,用时5s;所用拉力F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
上海侨光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培优)
![上海侨光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3221be2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a.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3.如图所示,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采取的必要行动。
若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00m/s,飞机的速度为800km/h,已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4km,则从导弹发射到击中飞机只需()A.9s B.18s C.27s D.36s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A.在010s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C.在015s~内,乙同学的速度10m/sD.在010s5.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
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
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刘速度最大B.小韩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6.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8.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培优)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45e831d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b.png)
一、选择题1.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绕太阳公转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C解析:C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 不符合题意;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符合题意;D.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D解析:D【详解】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以小强为参照物,皮筏、小明、溪水相对于小强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相对于小强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选D。
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A.在010s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C.在015s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10m /s B 解析:B 【详解】A .在010s ~内,在相同时刻甲运动的路程大,由sv t=可知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慢,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两同学在运动15s 时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故B 正确;C .在015s ~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由sv t=可知二者平均速度相同,故C 错误; D .在015s ~内乙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0m 6.7m/s 15ss v t === 故D 错误。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经典测试题(培优)
![【单元练】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经典测试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987baa7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4.png)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B.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C.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D.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B解析:BA.由功和能的定义可知,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具有能,它不一定在做功,如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故B错误,符合题意;C.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解析:C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起来越快,而高度越来越低,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觉得不适,是因为山顶的气压较低,低于山脚下的气压,故C错误,符合题意;D.人潜入较深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尝试增加而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空中飞行的足球,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C解析:C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被脚踢出去的同时,脚也受到球的反作用力,故A错误;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C.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空气的阻力,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所以足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C正确;D.空中飞行的足球,上升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下降时动能越来越大、势能越来越小,故D错误。
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
![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1369889f242336c1fb95e1c.png)
上海侨光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一、选择题1.学校操场的跑道周长为200m,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方向在跑道上绕行,他们的速度v甲=4m/s、v乙=3m/s,当他们在同一地点再次相遇时,乙跑的路程至少为()A.300m B.700m C.600m D.800m2.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
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 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 相距20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B.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C.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3.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40km/h,则v1的值为()。
A.32 km/h B.50 km/h C.60 km/h D.80 km/h 4.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④0~40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③④正确C .只有②③④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5.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某一乘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该乘客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乘客坐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B .与乘客并排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C .一定有一辆列车开始运动D .两辆列车一定都开始运动 6.甲乙两人沿平直路面步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侨光中学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m,现将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拉力的功率为3W,则()A.拉力做的总功为4.8J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90%C.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 D.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用时2s2.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 将()A.先变大后变小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F的功率为24W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A.F 一定大于GB.F 一定等于GC.F 一定小于G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 A和G B(G A>G B),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6.用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350 N的箱子,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不仅省力,还省距离B.箱子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C.箱子上升的速度等于绳子自由端伸长的速度D.此过程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58.3%7.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 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A.1.0米/秒B.0.75米/秒C.0.5米/秒D.0.25米/秒8.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9.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滑轮组示意图。
滑轮组通过固定架被固定住,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0N.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块大理石的体积是1.0×10﹣2m3,升降机货箱和动滑轮的总重力是300N.在某次提升15块大理石的过程中,升降机在1min内将货箱中的大理石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15m,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拉力F的功率为P,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子的重力和轮与轴的摩擦,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40块大理石B.拉力F的大小为1300NC.拉力F的功率P为1125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85%10.一个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力()A.必须作用于动力的作用点上 B.必须作用在支点上C.必须作用在阻力的作用点上 D.可以作用在杠杆任一点上,但必须使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二、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 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_______A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500N,若搬运2000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该滑轮组的效率η甲=_______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考虑实际情况,则F甲________F乙,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12.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顶着的重物微微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
把摇臂向上复位时,抬起的重物可以保持不动,再按下摇臂时,重物又被微微抬起。
上下往复操作摇臂,重物便渐渐举高。
用这种千斤顶把某汽车的一个后轮顶起时,施加在摇臂上向下的压力为100N,每压一次,手向下移动的距离是20cm,则每压一次手对千斤顶做功_____焦,压120次后,后轮被抬高15cm,若汽车质量4×103kg,千斤顶支持其重量的30%,不考虑手使摇臂向上复位所作的功,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_____。
1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
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推重物时,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边长为5cm的正方体,所受重力为200N,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绳子另一端施加的拉力F为180N,该物体静止,则该物体此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15.如图所示,OA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力。
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AB⊥OB。
则线段_____(选填“AB”、“OB”或“OA”)表示力F 的力臂。
现在OA的中点挂一重力为20N的重物,力F保持水平方向不变,不计OA的质量及轴O处的摩擦。
如果OA与水平面成45°角静止,则F﹦____N;如果在力F的作用下OA从图示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则力F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国产165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直径为65毫米,活塞冲程长为55毫米,满负荷工作时,燃气平均压强为9.59×105帕,飞轮转速为1500转/分,则该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的功率为_____瓦.(不计摩擦)17.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力臂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支点O已在图中给出且支点O与圆心等高).18.如图所示,某人用一个定滑轮将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60 kg的物体往上拉,此人的质量为50 kg.当此人用450 N的拉力拉物体时,则物体________被拉上来(填“能”或“不能”),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若此人用650 N的拉力往上拉物体,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物体拉上来(g=10 N/kg).19.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20N,如果滑轮、绳子所受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20.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救援队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1)利用如图1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吧钢筋剪断,钢丝钳是杠杆.(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吧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2所示,若救援队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来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沿方向撬起石块1更省力.三、实验题2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后,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2)杠杆平衡后,小明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4)接着小明把支点选到B点,如图丙,在A点挂一个钩码,在C点挂3个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丁,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如果把钩码由A移至B,两次实验A点竖直移动相同距离,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将____,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1)如图是某街道路灯悬挂的情景。
画出斜拉钢丝对横杆拉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L(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先后做了如下两次实验:实验一:将重为G的物块A放在一水平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0。
实验二:再将上述木板一端垫起,构成一个长为s、高为h的斜面;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物块A,使它在斜面上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请你结合实验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如下问题。
(阅读图丙)①画出物块A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 N的示意图____________。
②物块A与薄木板之间摩擦力的比例常数μ=_________。
(用实验中的数据表示)23.小华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测力计、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1)由______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初步看出: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越大,所用动力越小;(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情况与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的关系可知:(a)当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__________时,杠杆不能平衡;(b)当________________时,杠杆__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