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教学设计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6d3f7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4.png)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学习基本吹奏方法,熟悉音阶指法。
2. 第二周: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掌握基本节奏。
3. 第三周:学习音阶吹奏,提高音准和指法熟练度。
4. 第四周:练习吹奏简单曲目,培养音乐表现力。
5. 第五周: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吹奏练习,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指法的熟练运用,节奏的准确把握。
2. 教学重点:基本吹奏方法的学习,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电子琴、音响设备。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①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葫芦丝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优美音色。
②基本吹奏方法讲解与示范。
③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吹奏。
④随堂练习:吹奏基本音阶。
2. 第二周: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②学习基本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节奏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旋律。
3. 第三周:①复习音阶和节奏。
②学习音阶吹奏,进行音准和指法训练。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大自然中的声音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音阶。
4. 第四周:①复习前三周所学内容。
②学习吹奏简单曲目。
③例题讲解:分析曲目结构,讲解吹奏技巧。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曲目。
5. 第五周:①综合复习。
②进行小组合作,吹奏曲目。
③展示环节:每组进行吹奏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基本吹奏方法。
2. 第二周:节奏训练。
3. 第三周:音阶掌握。
4. 第四周:简单曲目吹奏。
5. 第五周:综合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每天练习音阶和节奏。
②吹奏所学曲目。
③收集生活中有趣的节奏,模仿并分享。
2. 答案:①音阶和节奏练习:根据教材进行。
《葫芦丝》教案范文
![《葫芦丝》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74e4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6.png)
《葫芦丝》教案范文
一、教师准备内容
二、教案内容
一、课前准备
1、准备一些关于葫芦丝的资料、相关乐句以及图片等;
2、到网上一些关于葫芦丝的视频,以备听例;
3、准备一些小型葫芦丝比如小提琴等,便于学生接触;
二、导入
1、以问题引导学生的兴趣,通过发问让学生认识葫芦丝;
2、给学生表演一些葫芦丝的曲目,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魅力;
三、翻译
1、通过图片和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葫芦丝的结构特点;
2、对葫芦丝各部件的名称进行介绍;
四、演奏
1、教师可以将葫芦丝的演奏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自学它;
2、教师可以介绍葫芦丝的乐曲,让学生可以学习,运用葫芦丝美妙
的发音,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五、小组活动
1、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比如模拟拉弦等;
2、学生之间可以交流经验,可以让学生增加对葫芦丝的熟悉程度。
六、归纳
1、介绍葫芦丝的历史,它的发展,以及它在民间传播;
2、总结葫芦丝的特点,它在民族乐器中的地位;
七、评价
1、根据学生在活动中所学到的。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f725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1.png)
分析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重要性和学 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评价标准中 各项指标的权重。
制定评价标准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 可测评性的原则,制定具体的评价 标准,如音准、节奏、技巧、表现 力等。
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如考试、表演等)
01
02
03
考试评价
通过定期考试检验学生的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演 奏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
葫芦丝教案、备 课、教学设计
目录
• 葫芦丝基本知识与技巧 • 教案编写与备课策略 •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 课后作业与辅导安排 • 评价方式与标准设定
01
葫芦丝基本知识与技巧
葫芦丝起源与特点
葫芦丝的起源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 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 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的特点
教师可以录制针对作业难点的讲解视 频或音频,供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和拓展
强调自主练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如定时练习、分段练习、慢速练习 等。
引导学生尝试拓展学习,如探索不同风格的葫芦丝曲目、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等,以丰富个人 的音乐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升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实践练习:分组或个人演奏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或 个人演奏练习,让学 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演奏技巧。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学习和合作,提高演 奏水平和团队协作能 力。
巡回指导,及时发现 和纠正学生在演奏中 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葫芦丝由天然葫芦做音斗,三根竹管 做音管,经匠人精心制作而成。其音 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 ,深受人们的喜爱。
葫芦丝优质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
![葫芦丝优质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243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1.png)
葫芦丝优质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葫芦丝基础教程》进行设计,教学章节包括:第一章《葫芦丝基本知识》,第二章《基本音阶与指法》,第三章《简单乐曲演奏》。
详细内容包括葫芦丝结构、演奏姿势、基本音阶、指法练习以及三首简单乐曲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基本知识,解其结构和演奏姿势。
2. 学会基本音阶与指法,能演奏简单乐曲。
3.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转换、指法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基本音阶、指法掌握,简单乐曲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葫芦丝基本知识(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解葫芦丝结构。
(2)讲解:介绍葫芦丝演奏姿势、口型、吸方法等。
(3)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基本演奏姿势。
2. 第二周:基本音阶与指法(1)讲解:教授基本音阶,演示指法。
(2)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音阶与指法。
(3)例题讲解:讲解音阶转换技巧。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音阶与指法。
3. 第三周:简单乐曲演奏(1)讲解:分析乐曲结构,教授演奏技巧。
(2)实践: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奏乐曲。
(3)例题讲解:讲解乐曲中难点与重点。
(4)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奏乐曲。
4. 第四周:巩固提高(1)复习:回顾前三周所学内容。
(2)实践:学生自主练习演奏乐曲。
(3)互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演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1)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展示:学生进行葫芦丝演奏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周:葫芦丝结构、演奏姿势、口型、吸方法。
2. 第二周:基本音阶、指法、音阶转换技巧。
3. 第三周:乐曲结构、演奏技巧。
4. 第四周:复习内容、演奏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音阶与指法。
(2)演奏指定乐曲。
2. 答案:(1)音阶与指法练习:根据教材要求,完成相应练习。
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f0a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5.png)
葫芦丝教案标题:葫芦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葫芦丝的来源、特点及演奏技巧;2. 学习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演奏简单的曲子;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葫芦丝的来源和特点;2. 讲解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3. 教授葫芦丝的编码方法和基本的音乐知识;4. 练习演奏简单的曲子。
三、教学过程:1. 了解葫芦丝:引入:教师出示葫芦丝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的来源和特点;探究:教师讲解葫芦丝的来历和特点,强调它是中国的传统乐器;总结: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总结葫芦丝的特点。
2. 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示范: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葫芦丝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操练: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进行练习;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姿势和技巧进行纠正和指导;巩固:学生持续练习,熟悉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
3. 教授葫芦丝的编码方法和基本的音乐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葫芦丝的编码方法和基本的音乐知识;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编码方法演奏简单的曲子;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编码方法的练习;强化:教师扩展讲解音符的时值和节拍的概念,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4. 练习演奏简单的曲子:指导: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曲子给学生练习;指导: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奏这些曲子;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逐渐熟悉和掌握这些曲子;输出:学生独立演奏这些曲子,展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学习葫芦丝的态度和参与程度;2. 学生演奏曲子的准确性和表现能力;3. 学生对葫芦丝知识和音乐理解的回答。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或合唱,提升团队合作能力;2. 邀请专业葫芦丝演奏家来校进行指导,增加学生对葫芦丝的了解;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提升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葫芦丝的来源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和编码方法。
2024年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带附加条款)
![2024年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带附加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654fb5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4.png)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带附加条款)教案葫芦丝入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2.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吹奏姿势、口型和呼吸方法。
3.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音乐特点2.葫芦丝的吹奏姿势、口型和呼吸方法3.葫芦丝的基本音阶和简单曲目吹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口型和呼吸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掌握葫芦丝的音阶和曲目吹奏。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葫芦丝、教材、多媒体设备。
2.教学环境:安静、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的音乐,激发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音乐特点(1)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音乐特点。
(2)展示葫芦丝的实物,让学生了解其构造。
3.讲解葫芦丝的吹奏姿势、口型和呼吸方法(1)示范正确的吹奏姿势,强调身体的放松和自然。
(2)讲解口型的形成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口型。
(3)示范呼吸方法,讲解呼吸与吹奏的关系。
4.指导学生练习吹奏葫芦丝(1)带领学生按照正确的吹奏姿势、口型和呼吸方法进行练习。
(2)指导学生吹奏基本音阶,确保音准准确。
(3)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吹奏技巧。
5.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吹奏葫芦丝的基本技巧,如吹奏姿势、口型和呼吸方法。
(2)评价学生吹奏音阶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进行葫芦丝小曲目的吹奏展示,检验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培养他们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爱好,为后续深入学习葫芦丝奠定基础。
葫芦丝教案(目录版)
![葫芦丝教案(目录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4cb4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5.png)
葫芦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构造。
2.培养学生对葫芦丝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葫芦丝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构造介绍2.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3.葫芦丝的音阶练习4.葫芦丝的曲目练习三、教学步骤1.第一课时:介绍葫芦丝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构造a.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
b.讲解葫芦丝的构造,包括吹嘴、葫芦、簧片等部分。
c.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2.第二课时:学习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a.讲解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手型。
b.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c.引导学生练习吹奏葫芦丝的基本音阶。
3.第三课时:葫芦丝的音阶练习a.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葫芦丝的音阶。
b.练习吹奏不同调式的音阶。
c.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阶练习曲。
4.第四课时:葫芦丝的曲目练习a.选择适合初学者的葫芦丝曲目。
b.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曲目。
c.练习吹奏曲目,并进行合奏练习。
四、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2.运用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学生的演奏技巧。
3.运用合奏教学法,通过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葫芦丝演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音色、音准等。
2.评价学生在合奏练习中的表现,包括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资源1.葫芦丝乐器2.教学视频和音频资料3.乐谱和教材4.合奏练习曲七、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增加对葫芦丝音乐的欣赏和了解。
2.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
3.鼓励学生参加葫芦丝比赛和演出,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自信心。
4.加强与其他乐器的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
一、吹奏姿势正确的吹奏姿势对于吹奏葫芦丝非常重要。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ea8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教案名称:葫芦丝吹奏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吹奏教程》第一章,主要内容包括:葫芦丝的构造与演奏姿势、基本吹奏技巧、音阶与音准、简单的葫芦丝曲目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掌握基本的吹奏技巧。
2. 学生能够准确演奏简单的音阶,培养音准意识。
3. 学生能够学习并演奏至少一首简单的葫芦丝曲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与演奏姿势,基本吹奏技巧的掌握。
难点:音阶的准确演奏,简单曲目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演奏示范视频、音频设备学具:葫芦丝、乐谱、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葫芦丝音乐,引导学生对葫芦丝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讲解:讲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和基本吹奏技巧,配合示范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3. 练习:学生跟随示范音频进行音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姿势和吹奏方法。
4. 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教学曲目:学习并演奏《小星星》这首简单的葫芦丝曲目,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葫芦丝基本构造与演奏姿势图示2. 基本吹奏技巧要点3. 学习曲目《小星星》简谱七、作业设计1. 熟记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能够独立展示。
2. 准确演奏《小星星》曲目,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3. 回家后练习吹奏技巧,第二天上课分享进步。
作业答案:1. 葫芦丝基本构造与演奏姿势(具体内容见教案板书设计部分)。
2. 《小星星》曲目演奏(具体内容见教案教学过程部分)。
3. 学生回家后练习情况,第二天上课分享(教师根据学生分享情况进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基本吹奏技巧的掌握情况,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
3. 学生对学习曲目的掌握程度,音准和节奏感的表现。
葫芦丝教学设计
![葫芦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52c0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0.png)
葫芦丝教学设计一、引言葫芦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远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葫芦丝作为一种简单易学且适合儿童的乐器,往往被用于音乐课堂的教学。
本文将针对初学者,设计一套葫芦丝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本次葫芦丝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葫芦丝的发展历史和乐器结构;2. 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口气控制;3. 学习简单的指法和演奏技巧;4. 合奏基本曲目,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葫芦丝基础知识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演奏特点,让学生了解葫芦丝在中国音乐中的独特地位,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和音频。
2. 吹奏姿势和口气控制教授正确的吹奏姿势,包括坐姿和站姿两种方式,并重点讲解口腔的吸气和发声技巧,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正确的吹奏方式。
3. 指法和音阶练习介绍葫芦丝的基本指法,包括开口、抬指、控制气流等,通过简单音阶练习加深学生对指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手指灵活度和协调性。
4. 曲目演奏选取一些简单易学的葫芦丝曲目,如《茉莉花》、《小白杨》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曲目的演奏技巧,并进行个人和小组的演奏训练。
5. 合奏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奏训练,让他们在相互配合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人数安排不同的合奏形式,如二重奏、三重奏等。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奏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帮助他们理解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指法。
2.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和分段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 知识链接法:将葫芦丝教学与音乐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吹奏姿势、指法准确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葫芦丝课程教案
![葫芦丝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18b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2.png)
葫芦丝课程教案教案标题:葫芦丝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介绍葫芦丝的起源、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奏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奏活动促进学生的社交交流和协作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视频,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 介绍葫芦丝的起源、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让学生对葫芦丝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解释葫芦丝的音域和音色特点。
3. 演示葫芦丝的吹奏姿势和音准调整方法。
三、技巧训练(15分钟)1. 指导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手指控制技巧。
2. 练习基本的音阶和音程,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指法灵活性。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演奏练习,提高他们的演奏技能。
四、合奏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葫芦丝音域。
2. 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应的乐谱,让他们合奏一段简单的曲子。
3. 引导学生在合奏过程中相互配合,注意节奏和音准。
五、创作活动(15分钟)1.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葫芦丝曲子。
2. 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元素和和弦进行,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或个人完成创作,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合奏和创作成果。
3.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案评价与调整: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50cc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9.png)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单元“指法练习”。
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基本指法”,第5节“全按指法”和第6节“活按指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的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的了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的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的演奏要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教学光盘、音乐播放器。
学具:葫芦丝、乐谱、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播放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导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2)邀请学生分享对我国民族乐器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全按指法的演奏要领,示范演奏,让学生跟随示范练习。
(2)讲解活按指法的演奏要领,示范演奏,让学生跟随示范练习。
3. 例题讲解(15分钟)(1)选取一首简单曲目,分别用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进行演奏示范。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指法的不同,并讨论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音乐实践(10分钟)(1)分组进行葫芦丝演奏,让学生自由选择全按指法或活按指法。
(2)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奏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全按指法2. 活按指法3. 演奏技巧4. 课后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完成指定曲目的演奏。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演奏情况进行评价。
2. 拓展作业:了解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全按指法和活按指法的演奏技巧。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ca1d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 备课,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教学目标,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备课的内容与方法
备课内容
备课应包括对教材、学生ຫໍສະໝຸດ 教法、作业等方面的准备。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 学设计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Contents
• 葫芦丝简介 • 葫芦丝教案 • 葫芦丝备课 • 葫芦丝教学设计 • 葫芦丝教学实例
01 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的起源与发展
葫芦丝起源于中国云南地区,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葫芦丝逐渐 流传到全国各地,并发展出多 种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现代葫芦丝在传统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为演奏者提供了更加 广阔的表现空间。
葫芦丝的结构与特点
01
葫芦丝主要由葫芦、簧 片、管身和调音管等部 分组成。
02
葫芦作为共鸣腔,能够 让声音更加悠扬,同时 起到美化音色的作用。
03
簧片是葫芦丝发声的关 键部件,通过气息的吹 奏,使簧片振动产生声 音。
04
管身则是控制音高和音 长的部分,通过调整调 音管可以改变音高。
,纠正错误姿势和技巧。
互动交流(10分钟)
05 小组间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
评总结。
作业布置(5分钟)
06 布置相关练习曲目,要求学生
课后自主练习。
03 葫芦丝备课
备课的含义与重要性
备课的含义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 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 学生有效地学习。
音乐课教案模板小学葫芦丝
![音乐课教案模板小学葫芦丝](https://img.taocdn.com/s3/m/05ec80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b.png)
音乐课教案模板——小学葫芦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 熟悉葫芦丝的音域和演奏方式; - 学会演奏简单的乐曲; - 发展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PPT•葫芦丝•乐谱•音乐播放器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前置知识激活(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同时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葫芦丝的认识及了解程度。
然后,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方式。
2. 学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10分钟)通过PPT展示葫芦丝结构和演奏要点,讲解葫芦丝的音域和音阶。
教师可以示范并让学生尝试吹奏葫芦丝,引导学生正确握住葫芦丝并使其发出音符。
3. 学习简单的乐曲(20分钟)教师发放乐谱,让学生阅读简单的乐曲并尝试演奏。
教师可以示范演奏,并分解乐曲的节奏和音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多次练习,逐渐熟悉曲目。
4. 小组合作演奏(2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有较简单乐谱的曲目进行合作演奏。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演奏。
在合作演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合作演奏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分享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展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结合了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和合作精神培养,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演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在实施教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对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困难,或者合作协调能力不足的情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葫芦丝教学设计
![葫芦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3211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a.png)
葫芦丝教学设计《葫芦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和发音原理。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如指法、气息控制等。
学生能够吹奏简单的葫芦丝曲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葫芦丝的吹奏技巧。
通过欣赏葫芦丝音乐,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葫芦丝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如指法、气息控制等。
简单葫芦丝曲目的吹奏。
教学难点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吹奏技巧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解葫芦丝的构造、发音原理、吹奏技巧等知识。
演示法 教师示范吹奏葫芦丝,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和吹奏技巧。
练习法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葫芦丝的吹奏技巧。
欣赏法 欣赏葫芦丝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小组合作法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吹奏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葫芦丝音乐,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1. ◦ ◦ ◦2. ◦ ◦ ◦3. ◦ ◦ ◦ 1. ◦ ◦ 2. ◦ ◦ 1. 2. 3.4.5. 1. ◦ ◦讲授新课介绍葫芦丝的构造和发音原理。
讲解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如指法、气息控制等。
示范吹奏葫芦丝,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吹奏技巧。
练习巩固学生分组练习吹奏葫芦丝,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拓展延伸欣赏一些著名的葫芦丝曲目,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等,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介绍葫芦丝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文化内涵。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葫芦丝的吹奏技巧和注意事项。
葫芦丝教案6篇
![葫芦丝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cb608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0.png)
葫芦丝教案6篇葫芦丝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慨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峻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一、激情导入,提醒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日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订正读音:芦:字音是l*,其次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教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诞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精确的地方准时订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展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展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状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展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让学生观看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6、教师让学生进展板演,进展评价。
四、总结本课学习状况。
五、布置作业一、复习稳固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二、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比,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认识乐器)葫芦丝》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认识乐器)葫芦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05db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3.png)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认识乐器)葫芦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乐器-葫芦丝》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结构、演奏方法以及基本技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葫芦丝的历史、种类、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等,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各种乐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葫芦丝这一民族乐器,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葫芦丝的兴趣。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模仿练习,他们可以较快地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结构、演奏方法及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和音乐欣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葫芦丝曲目。
四. 教学重难点1.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指法、呼吸方法等。
2.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音色和音准的把握。
3.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葫芦丝的演奏技巧表现音乐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等。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葫芦丝演奏。
3.实践法:学生亲身体验演奏葫芦丝,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欣赏法:聆听葫芦丝曲目,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葫芦丝乐器,确保音准、音色正常。
2.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葫芦丝曲目、教学视频等。
3.安排适当的教学场地,保证学生演奏和观看的需要。
4.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以便播放葫芦丝曲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葫芦丝曲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对葫芦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葫芦丝乐器,详细讲解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方法等基本知识。
葫芦丝教案全套完整版
![葫芦丝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0e7a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6.png)
葫芦丝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指法练习以及简单的旋律吹奏。
重点讲解葫芦丝的音阶练习和《小星星》曲目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了解葫芦丝的音乐特点。
2. 学会基本的葫芦丝指法,能够熟练吹奏简单旋律。
3. 通过学习《小星星》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法练习和气息控制。
教学重点:葫芦丝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和《小星星》曲目的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音响设备。
2. 学具:葫芦丝、乐谱、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葫芦丝音乐,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知识讲解:a. 讲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功能。
b. 演示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强调吹奏时身体各部分的要求。
c. 讲解基本指法,指导学生进行指法练习。
3. 例题讲解:以《小星星》为例,详细讲解曲目演奏的指法和节奏。
4. 随堂练习:a. 学生跟随老师吹奏《小星星》曲目,注意指法和气息控制。
b. 学生自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构造及演奏姿势2. 基本指法及练习3. 《小星星》曲目演奏指法和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吹奏《小星星》曲目,要求熟练掌握指法和气息控制。
2. 答案:正确、流畅地吹奏《小星星》曲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乐器,拓宽音乐视野。
推荐学生观看葫芦丝演奏视频,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葫芦丝的基本构造与演奏姿势2. 指法练习3. 《小星星》曲目的演奏教学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葫芦丝的基本构造与演奏姿势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包括吹嘴、葫芦、簧片和音管。
吹嘴是葫芦丝的发音部分,需保持干净、光滑;葫芦是共鸣腔,影响音色和音量;簧片是振动部分,决定音高;音管则负责发出不同音调。
2024版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
![2024版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4740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a.png)
葫芦丝教案、备课、教学设计目录•葫芦丝教学基本概述•备课准备工作与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技巧提升与拓展延伸•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搭建葫芦丝教学基本概述葫芦丝简介与历史背景葫芦丝是一种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葫芦丝音色柔和、甜美,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抒情的乐曲,又能表现欢快、热烈的场面。
音色特点技巧优势文化优势葫芦丝演奏技巧相对简单,容易上手,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学习。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学习葫芦丝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030201葫芦丝特点及优势分析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要求通过葫芦丝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师需具备专业的葫芦丝演奏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目标与要求设定学员群体定位及需求分析学员群体定位葫芦丝教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学习,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成人及老年人等。
学员需求分析学员学习葫芦丝的需求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文化传承、艺术修养、表演技能等方面。
针对不同学员群体的需求,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备课准备工作与策略选择适合学员水平的葫芦丝教材,确保内容系统、循序渐进。
对教材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学员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教材选择与内容梳理对葫芦丝演奏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握知识点的难易程度。
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葫芦丝教学设计
![葫芦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4be94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f.png)
葫芦丝教学设计《葫芦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发音原理和基本演奏技巧。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音阶和指法,并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葫芦丝,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通过欣赏葫芦丝乐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让学生通过学习葫芦丝,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音阶和指法。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如吐音、滑音、打音等。
简单乐曲的演奏。
2. 教学难点葫芦丝的气息控制。
演奏技巧的灵活运用。
乐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葫芦丝的构造、发音原理和基本演奏技巧。
介绍葫芦丝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和乐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葫芦丝的魅力。
学生示范演奏,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学习。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葫芦丝的基本音阶和指法。
学生通过练习简单乐曲,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葫芦丝乐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和乐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让学生讨论葫芦丝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葫芦丝乐曲,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独特魅力。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葫芦丝,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授新课讲解葫芦丝的构造、发音原理和基本演奏技巧。
介绍葫芦丝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音乐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难点】
(1)葫芦丝演奏姿势、呼吸、气息的控制、按孔方法。
(2)演奏技巧:单吐、打音。
(3)掌握乐曲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演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
(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葫芦丝录音指法图片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讲授、探究、拓展、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录音来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问题:1、乐器的声音特点?2、哪个民族的乐器?3、乐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
并把葫芦丝与笛、箫作比较,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探究①:气息的控制。
它是所有吹管乐器的演奏难点,也是葫芦丝演奏的难点。
葫芦丝与其他吹管乐器在演奏上所不同的是:吹低音时气流速度细而急、口劲大;吹高音时气流速度粗而缓、口劲小。
在练习吹高音sol和la时,学生认为音越高就越用力,结果事与愿违。
其实,越用力会越没声音。
为了让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收放自如,我采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安排了吹纸条的游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不同气流速度纸条的变化,然后用不同的气流速度来吹葫芦丝中的高、中、低音。
学生初次接触葫芦丝演奏,不容易把音色吹出来,开头和尾音常出现的“咕”音现象,听起来很不舒服。
教师要分析并示范,让学生认真体验并反复练习。
开头出现是因为气流速度慢,用吐音加强力度,快速吹出即可解决。
尾音出现是因为剩余气息推动所至,这时嘴快速张开就能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
这符合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探究②:练习曲。
为了更好地掌握葫芦丝气息的控制,以及指法的熟练,练习曲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学生在吹奏练习曲的过程中,常出现憋气或换气声响大,这都将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给予纠正。
要想获得柔和、优美的声音,按孔方法是演奏的重点。
手指按音孔时要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按满音孔。
学生由于手指伸得过直或拱得过高,容易出现按
孔不满、漏风以及手指过分紧张导致不灵活的毛病。
吹奏时必须做到“满而不紧,松而不漏”,否则就会出现音不准或声音很闷。
为克服手指紧张,也可让学生做一做手指操的练习。
设计意图:器乐学习中,呼吸、指法、技巧等都是通过练习曲的训练来完成,其训练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
探究③:乐曲。
我选用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
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作为练习内容,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地增添了他们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与力量。
演奏本乐曲用的演奏技巧有:单吐、打音,它是葫芦丝演奏广泛使用的技巧,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掌握。
演奏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乐曲的节奏型,我通过律动教学法:视唱、节奏练习,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唱一唱,拍一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律动中掌握乐曲节奏型,最后能完整地演奏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教学法来克服乐曲的节奏难点,这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律动性原则。
4、拓展:
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活动:才艺大比拼。
活动分小组进行,让每组根据乐曲《康定情歌》自己安排角色,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来安排角色。
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排
演。
同时,教师活动于同学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并进行协调与指导。
表演形式:(1)器乐合奏(可葫芦丝合奏:演奏能力强的学生吹主旋律,能力弱的学生吹伴奏音乐;也可与其他乐器或打击乐器等合奏);(2)为歌曲伴奏。
(3)为舞蹈伴奏。
最后,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展示。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采取开放式评价,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音乐活动的安排,这遵循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表演,使具有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音乐教育应遵守的一条原则。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符合音乐教学的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5、小结:。
通过自评、他评的方式,在民主的评价氛围中评选出优胜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加强课后练习与巩固。